芸豆根腐病及防治

合集下载

9种植物提取物对红芸豆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9种植物提取物对红芸豆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red kidney bean root rot, plant extracts, botanical fungicide, inhibition effect
红芸豆是芸豆的一种,因其籽粒硕大、色泽鲜艳、具有较 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享誉国际市场[1]。自 20 世纪 90 年代 以来,根据国际市场上对红芸豆的需求,山西省多地开始种 植红芸豆,至 2019 年全省种植面积已达 3.3伊104 hm2[2]。忻州 市是山西红芸豆核心产区,红芸豆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岢岚 县、代县、五寨县等地,全市年平均种植 1.87伊104 hm2 左右, 年产量 6伊104 t[3],其中岢岚县被山西省农业厅确定为山西红 芸豆种植和出口基地,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华红 芸豆之乡”[4]。
红芸豆作为山西重要出口特色农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 者的青睐[5]。但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多年重茬种植,致使根腐 病发生日趋严重[6]。目前红芸豆根腐病主要依靠农业防治和
收稿日期 2019-03-20 基金项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8117);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03D221012-1) 作者简介 薛丽芳(1996-),女,山西人,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 郝晓娟,副教授,E-mail:xiaojuanhao@。
化学防治。农业防治以轮作、调节播种期、地膜覆盖为主,但 传统农业措施易被气象条件、土壤条件等因素影响,实施困 难。加强抗病育种是防治芸豆根腐病最有效的途径[6],但是抗 病资源的抗性容易因为品种退化和病原菌种群变化而下降 或丧失。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土壤微生物 组群,且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同时芸豆不耐药,对多种药剂 敏感,易发生药害[7],单纯依赖化学药剂难以长期有效防治红 芸豆根腐病。

日光温室芸豆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日光温室芸豆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日光温室芸豆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作者:孔令波等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1期日光温室栽培芸豆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锈病、细菌性疫病及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

在芸豆秋延迟栽培、越冬栽培及春早熟栽培中,由于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条件影响,加之轮作栽培的较少,上述病虫害经常发生。

现将这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一、常见病害1. 真菌类病害①芸豆根腐病。

表现为植株矮小,开花结果期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但不脱落。

拔出病株,可见茎基部和主根上部呈现暗褐色或黑褐色,并凹陷或开裂,侧根少,剖开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

严重时,主根全部腐烂,茎叶枯萎死亡。

潮湿时,茎基部会长出粉红色霉状物。

②芸豆枯萎病。

发病初期植株根系发育不良,侧根少。

发病中后期叶脉两侧的叶片组织褪绿黄化,叶脉呈褐色,以后叶片焦枯并自行脱落。

病叶大量枯死落下,结荚数量显著减少,豆荚两侧缝线处逐渐变黄,严重时植株成片死亡。

③芸豆炭疽病。

幼苗染病后子叶出现暗褐色近圆形病斑,凹陷成溃疡状;胚轴下部产生锈色斑点,连接成片,病部凹陷、龟裂,严重时幼苗茎部折断倒伏而死亡。

成株发病时真叶背面的叶脉上发生红褐色近圆形斑,以后沿叶脉扩展成黑褐色的三角形或多角形斑。

叶柄染病后整个叶片萎蔫。

豆荚被侵害后会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后扩大成直径4毫米左右的圆形病斑,边缘有红褐色隆起。

④芸豆锈病。

发病初期,叶面产生黄白色稍突起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到直径2毫米左右,形成黄褐色隆起的夏孢子堆。

孢子堆破裂后散发大量红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

发病后期在叶片、叶柄与茎上长出暗褐色椭圆形隆起的较大病斑,即冬孢子堆,表皮会露出黑色粉状的冬孢子,严重时叶片枯黄、皱缩、脱落。

2. 芸豆细菌性疫病叶片受害后出现暗绿色油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深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

严重时病斑扩大相连,叶片枯死似火烧状,不脱落;枯死的叶片薄呈半透明,叶质脆硬,易破裂。

芸豆根腐病

芸豆根腐病

症状:芸豆根腐病一般在播后苗期至初花期就可能发生。

主要侵染根部或茎基部。

病部呈现褐色或黑色病变,病变部稍下陷。

有时开裂,裂口可深入到皮层内。

纵剖病根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病根侧根少或多已腐烂。

当主根大部分或全部腐烂时,病株亦枯萎死亡。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征(病菌分孢梗及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芸豆根腐病由半知菌亚门的菜豆腐皮镰刀菌侵染所致。

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中存活10年或者更长时间。

借助农具、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病菌从跟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最适发病温度24℃左右。

要求相对湿度80%以上,特别是在土壤含水量高时有利于病菌传播和侵入。

如果地下害虫多,根系虫伤多,也有利于病菌侵入,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实行轮作,用无病菌土壤育苗或进行床土消毒。

②药剂防治:病害刚刚发生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药剂喷洒或灌根,每株灌250毫升药液,隔10天再灌1次。

山东省农业电视广播学校莘县分校。

豆科植物幼苗根腐

豆科植物幼苗根腐

豆科植物幼苗根腐豆科植物幼苗根腐?哎呀,这事儿一说,估计不少种过豆子的小伙伴都脸色一变,恍若中招了。

怎么回事呢?说简单点,就是这些豆科植物的根部一不小心得了“根腐病”,这病可是来得悄无声息,但给你的豆苗带来的麻烦可大着呢。

你要是没留神,这根腐病可能就像一场“隐形杀手”,让你种的豆苗一点一点没了气儿,直到最后死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不过呢,根腐病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知道了这些,咱们也不至于就这样束手无策。

豆科植物的根腐病最主要的原因呢,通常是土壤里的病菌作怪。

这病菌就像那种不请自来的“顽皮小鬼”,明明在土里藏得好好的,偏偏你一浇水,它就跑出来了,去找豆苗的根部窝藏。

这时候呢,这些病菌开始在根部捣乱,根系无法正常吸水和吸收养分,豆苗自然就开始垂头丧气,甚至会出现黄叶、萎蔫,最后干脆就蔫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知道自己的豆苗是不是中招了?这时候,你得拿出“侦探精神”来,仔细检查豆苗的根部,看看根是不是黑乎乎的、软乎乎的。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根是白色的、坚韧的,可要是根部变成了泥样、黑乎乎一片,那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根腐病了。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发现,豆苗明明种得挺好的,浇水也没少,但它就是长不好,甚至出现了萎蔫的现象。

这种情况也是根腐的征兆之一,得赶紧采取措施,不然就耽误了。

咱们要怎么预防这种事呢?土壤的排水要好,不能让水淹在根部,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容易滋生病菌。

这就像咱们平时出门,鞋子都得是干的,不然脚容易发霉,根系也是一样。

别让豆苗被水淋得像个“泡水豆”,记得给它们创造一个干爽的环境。

你看,咱们人吃饭也讲究清淡、清洁,植物也是一样,土壤不干净,或者过湿,都容易惹上病菌。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就会问了:“我能不能直接用药呢?”这个嘛,答案是可以,但要小心使用。

用化学药品,尤其是杀菌剂,要按照说明书来,不要随便加大剂量,别弄得像是给植物“做手术”一样。

说实话,如果你不小心给豆苗“治得太狠”,反而会适得其反,把植物给弄死。

日光温室芸豆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

日光温室芸豆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

日光温室芸豆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摘要日光温室芸豆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复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芸豆根腐病药效明显,防效达91.92%,与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30%根克威胶悬剂500倍液以及当前菜农常用药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相比差异显著,是当前防治日光温室芸豆根腐病较为理想的药剂,也是目前较好的防治药剂之一。

关键词日光温室;芸豆;根腐病;药剂防治;防效芸豆根腐病是由芸豆腐皮镰孢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

近几年,随着芸豆保护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轮作倒茬越来越困难,根腐病发生越来越重,导致芸豆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已成为芸豆生产的一大病害。

芸豆根腐病多发生在定植后,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植株矮小,先在茎基部和主根上部出现边缘不明显的红褐色斑块,后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

到植株开花结荚期,地上才有明显的症状,通常是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但一般叶片不脱落,待病情发展时,主根开始腐烂而不发生侧根,故病株侧根少。

病情严重时主根全部腐烂,茎叶枯萎,植株死亡。

芸豆根腐病除危害芸豆外,还危害豇豆、小红豆等。

为探索既能保证芸豆安全生产,又能有效防治日光温室芸豆根腐病的理想药剂,特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40%多菌灵胶悬剂,30%根克威胶悬剂,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

1.2试验设计试验在芸豆根腐病发生较重的老菜区日光温室内进行。

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A),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B);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C);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D);30%根克威胶悬剂500倍液(E);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F);空白对照(CK)。

各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2008年2月26日定植,缓苗后,分别于3月10日、3月20日、4月1日各灌根1次。

逐墩灌药,每墩250mL,正常田间管理。

芸豆红根、烂根巧防治

芸豆红根、烂根巧防治

芸豆红根、烂根巧防治
造成芸豆红根、烂根的主要原因是沤根、盐渍化伤根、多种病菌、线虫引起的根腐病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预防办法:由于芸豆自身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基肥应以生物菌肥、有机肥、氮肥含量较低的复合肥为主。

适时使用根施通于微肥配合灌根,能诱导植株对土壤中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消化、释放,提升果实发育正能量,优化果实品质。

旨在强壮根系,提高芸豆的抗病能力。

前期管理:小水勤浇,结荚前不追肥,结荚后建议冲施高钾促果型肥料;再喷施菜果壮蒂灵,使芸豆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循环坐果率强,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连连丰产。

治疗方法:在芸豆出苗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

适时用克粉霜25ml+碧护0.5克兑水15公斤灌根,7-10天后再灌*,基本不再会有病害发生,同时可将芸豆根际的线虫杀死,避免了线虫的危害,杜绝芸豆红根病的发生。

1。

芸豆烂根死棵原因及防治方法

芸豆烂根死棵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结词
芸豆病虫害防治不当,容易引发烂根死棵。
详细描述
芸豆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立枯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如果防治不当 ,这些病虫害就会导致芸豆烂根死棵。
防治方法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 方法相结合,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芸豆的抗病 能力。
芸豆品种的抗性是决定其是否能 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重要因素 。如果品种的抗性不足,就容易 受到土壤中病原菌的侵害,导致
烂根死棵。
防治方法
选择具有较强抗性的芸豆品种, 同时进行土壤消毒和加强田间管
理,以减少病原菌的侵害。
案例二:芸豆种植环境恶劣导致烂根死棵
01
总结词
土壤湿度过大、缺乏氧气、土壤板结等环境问题,容易导致芸豆烂根死
种子消毒处理
物理消毒
采用温汤浸种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化学消毒
使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拌种或浸种,预防芸豆烂根死棵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
根据芸豆的需肥规律和土壤肥 力状况,合理配比氮、磷、钾 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盐
渍化。
水分管理
保持田间适宜的湿度和水分, 及时排水防涝,避免土壤过湿 导致芸豆烂根死棵。
浇水
在发现芸豆出现烂根死棵后,应立即进行浇水,但需注意控制浇水量,避免过 度浇水导致土壤过湿。同时,在浇水前应先清除多余的积水。
施肥
适量施肥有助于恢复芸豆的生长,建议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并注意控 制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
芸豆植株残体清除
清除残留
一旦发现芸豆植株出现烂根死棵,应立即清除残留的植株,以免影响其他植株的 生长。同时,要清理干净残留的土壤和肥料。

如何从根本上防治芸豆红根病?

如何从根本上防治芸豆红根病?

如何从根本上防治芸豆红根病?你好楼主,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到你。

芸豆红根病,也就是常说的芸豆根腐病。

芸豆红根病是芸豆生产上经常见到的一种重要病害。

它主要危害芸豆植株的根部和茎基部,发病时较重,而且危害大,防治也困难。

芸豆红根病的发病率在25%∼40%左右,严重时会高达60%以上。

从芸豆出苗开始就可以发病,大约在3∼4周左右就进入发病高峰期。

发病时,首先从芸豆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黄,在病部会产生褐色或黑色的点状黑斑,并由支根蔓延到主根,使整个芸豆的根系腐烂坏死。

维管束呈红褐色,湿度大时,在病部会产生粉红色的霉状物,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土壤病残体和未彻底腐熟好的带病菌有机肥是芸豆发生红根病的主要原因。

又可以凭借雨水、园内浇水和农具等再进行传播,引起大面积的芸豆根部皮层腐烂。

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4∼28℃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

高温高湿、土壤水分大且排水不良以及连作重茬、地下害虫危害和根系有伤口等,是红根病发生的条件。

芸豆红根病的防治措施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用有机肥做底肥的时候,一定要彻底腐熟好再用,并及时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可以用99%噁霉灵可溶性粉剂2∼4克对水至1000倍液,对苗床进行消毒,浅耙后再播种,也可以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6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8克/㎡,并用细土20公斤拌匀,然后将三分之一的药土撒于畦面,再将剩余三分之二的药土在播种后盖土。

2,芸豆红根病发生后的防治,可以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750倍液+99%噁霉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也或者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875倍液+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以上,如有不对之处,请大家留言批评指正。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芸豆根腐病及防治
发布日期:2013-05-23 作者:信息来源:查看次数:260
一、症状
芸豆根腐病一般从复叶出现后开始发病,植株表现明显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逐渐明显,植株下部叶片枯黄,叶片边缘枯萎,但不脱落,植株易拔除。

主根上部、茎地下部变褐色或黑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

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

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茎叶萎蔫枯死。

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一、病原菌
芸豆根腐病是由因半知菌亚门镰孢属、芸豆腐皮镰孢真菌等微生物侵染导致的一种植物常见病。

三、侵染循环
根腐病是因半知菌亚门镰孢属、芸豆腐皮镰孢真菌侵染所致。

病菌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0年左右。

病菌主要借土壤传播,通过灌水、施肥及风雨进行侵染。

病菌最适宜生育温度为29-30℃,最高35℃,最低13℃。

土壤湿度大,灌水多,利于该病发展;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较重
四、预防措施
1.实行3—4年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选用抗病品种,播种时以50%四氯苯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种子消毒(药量为种子量的0.2%),4.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每10—15天喷施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或5000倍芸苔素内酯)连续喷洒4—6次,提高芸豆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减少发病
五、在药剂防治
1.播种前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667米2喷洒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2.5千克,或70%的甲霜灵锰锌2.5千克,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2.生长期防治:每10--15天喷洒1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

每2次波尔多液之间,喷1次600—1000倍“天达2116”(豆类专用型),与波尔多液交替喷洒
主要用药如下:
30%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50%超微多菌灵500倍液,
50%扑海因1000倍液,
70%敌克松1000倍液,
23%络氨铜400倍液,
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喷药时注意细致喷洒根部、茎基部、地面,
用以上药液灌根,每墩100-2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

为提高防治效果和植株自身的抗逆性,每间隔10—15天,药液中掺加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
3.拌种效果较好的种衣剂(药剂):30%豆迪安种衣剂药种比1:70 25%多克福种衣剂药种比1:50 35%多克福种衣剂药种比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