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整体护理
个案护理及整体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范艳军

个案护理及整体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范艳军发布时间:2023-06-15T07:52:10.476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范艳军[导读] 目的:个案护理及整体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方法:抽取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个案护理及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老年抑郁症患者个案护理联合整体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三科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目的:个案护理及整体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方法:抽取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个案护理及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老年抑郁症患者个案护理联合整体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关键词:个案护理;整体护理;老年抑郁症;心理状态老年抑郁症临床发生率较高,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主要为首次发作时年龄在60岁以上,且表现为长时间的抑郁症状,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无助、绝望等不良心理,甚至会影响睡眠质量,还有部分患者无法较好的控制自我情绪及行为,容易出现自杀行为[1]。
据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抑郁患者中,存在自杀观念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该病主要治疗方式为抗抑郁药物治疗,并且可用药物种类较多,但是具体治疗期间发现,抗抑郁药物使用不当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长时间的低落情绪、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以及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一些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提供支持和理解抑郁症患者通常感到情绪低落和孤独,因此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对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通过倾听、关心和接纳患者的感受来建立信任关系,并尽量避免对他们的感受进行质疑或评判。
同时,积极鼓励患者与他人建立社交联系,参与支持群体和社会活动,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增加自信心。
创造安全和舒适的环境抑郁症患者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容易感到疲倦和不安。
为了提供更好的护理,需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没有过多刺激的环境。
家居环境可以通过减少噪音、提供柔和的照明和温暖的氛围来改善。
同时,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也有助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态势。
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教导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绿叶蔬菜。
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帮助释放身体紧张,并缓解焦虑和抑郁。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是重要的,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刺激性食品和饮料的摄入。
定期监测病情和治疗效果抑郁症患者需要定期监测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评估和交流来了解他们的症状和体验。
同时,监测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定期的心理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能力。
预防自杀行为抑郁症是导致自杀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自杀风险评估,包括询问患者是否有自杀想法、计划和具体行动。
对于自杀风险较高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和监护,并迅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体会

2. 果 结
3 结论 .
哮喘已成 为儿童常见非传染性疾病 , 大多数患儿分散在家中治疗 , 多数 患儿家长对该疾病认识不够 充分 , 不能有效进行 哮喘发作的应急防护等 自 我护理措施 , 而近年 来 , 自我 护理 已经成 为个体 、 家庭的一个发 展趋势 【 。 5 ] 为了提高哮喘疗效 , 了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外 , 除 医护人员还应教授患儿及 其家属基本的健康教育 , 使其在哮喘预防 、 急性发作等时候 能够有效控制疾 病进程 。近年来 , 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护理过程 中对患者的疾病 预后 、 疾病 发生频率、 生存质量等的改善均有重要意义 , 其主要分为院内健康教育与 院 外健康教育。而 院内健康教育是 院外健康教育 的基础。
—
78 .
.
[ ] 陈虹 , 2 杨翠花 , 彭碧秀, 儿童哮喘长期 管理 与控制中健康教 育的效 等. 果评价[ ] 中国健康教育,05,i ) 8 4— 2 . J. 20 ( 1 :2 86 [ ] 计惠民, 归燕. 性疾病患者 的 自我护理 [ ] 国外 医学. 3 徐 慢 J. 护理 学分
作 者简 介 : 翠 龙 。 生 于 16 许 出 9 2年 6月 . 。 西 南 宁 . 科 , 管 护 师 , 女 广 本 主 主要 研 究方 向 : 年 护 理 。 老
医学信 息
护 理 园 地
ME IA F R o D C LI O MAr N N I
一
N 9 0 1 o0 2 1
本 研 究 主要 采 用 护 理 人 员 院 内教 育 , 推 动 家 长 对 患 儿 进 行 院 外 教 育 以 从 而增进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依从性 , 自我护理 习惯 , 良好 的生活习惯 , 自 我 管 理能 力 及 治 疗 效果 的 改善 。本研 究 中 的健 康 教 育 方 式 主 要 采 用 口头 讲 解哮喘相关知识及哮喘健康教育手册的发放两种方式 。 本研究结果显示 , 经过 医护人员 l a的健康教育后 , 观察组患儿在正确使 用干粉剂 、 坚持使用 峰流速仪 、 按期复诊及记 录哮喘情况等方面明显 优于对 照组 , 提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儿及家属 的依从性 , 帮助患儿建立 良好的 自我护理 习惯 , 提高患儿及家属 应对疾病措施 , 成 良好的生活 习惯 等 , 养 是 提高患儿 自我管理 能力及 治疗效 果的较好方 法, 明显 促进 了病人 与医护 及
老年期抑郁症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老年期抑郁症的特点和处理原则抑郁症是老年人很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研究发现老年人自杀率比较高,老年人自杀和自杀企图者中,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可能既与机体老化(特别是大脑的老年性j艮行性改变)有关,也与老年频繁遭受的精神挫折有关。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老年期抑郁症除了具备一般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外,往往还具有如下特点:①疑病症状:常常由一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以后虽然躯体症状好转,但抑郁情绪却日益加重。
②焦虑:担心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会大祸临头。
③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喉部堵塞感、腹部不适、体重减轻、便秘、胸闷、性欲减退、失眠、头痛和其他躯体各部的疼痛、周身乏力等。
此外,失眠也很常见,尤其是早醒,对诊断抑郁症有一定意义。
④迟钝:思考问题困难,行动迟缓。
⑤妄想:以疑病及虚无妄想最为多见。
⑥认知损害:严重时类似痴呆状态,但没有病理反射。
⑦自杀: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远大于其他年龄组。
老年期抑郁症的处理原则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对伴发的躯体疾病给予恰当合理的治疗,注意饮食护理。
2心理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理解力下降,语言交流能力不太好,给予非言语交流和支持对于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有效。
集体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消除患者的孤独感、无用感。
3药物治疗新一代抗抑郁药SSRIs、SNRIs类药物现在已经广泛用于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
SSRIs最大的好处是它对心血管系统副反应轻微,老年抑郁症患者可长期维持治疗。
老年抑郁症患者多伴有很多躯体疾病,对抗抑郁药物较敏感,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三环类抗抑郁剂对老年抑郁症有效。
但由于三环类抗抑郁剂药物有明显的心脏的毒性作用,应小心使用,避免出现严重的副反应。
4改良电痉挛治疗对于老年抑郁症中的自杀倾向明显者、严重激越者、拒食者以及用抗抑郁药无效者,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可以给予改良电痉挛治疗。
抑郁症患者日常该如何护理

抑郁症患者日常该如何护理抑郁症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比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但是多数的人对于这样的疾病认识都不是很深,往往无法加以重视。
那么如果家里有抑郁症患者的话该怎么去对其进行护理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抑郁症患者日常的护理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抑郁症患者日常的护理方法1、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或听听音乐等。
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2、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3、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4、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难以企及的目标,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5、不要急躁,对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时间。
6、病人在没有同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
7、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来独往。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1、性格因素遇事悲观,自自信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很轻易患上抑郁症。
它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
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2、遗传因素家中有患者患有抑郁,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急性很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
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
但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给并非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
3、环境因素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
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峻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经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
4、生物化学因素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老年抑郁症62例整体护理

果 。遵 医行为在 临床治疗 中十 分重要 , 具体 指患 者在求 医 后 其行 为( 服药 、 节食或 改变其他 生活方 式 ) 与临床 医嘱 的符 合程度 , 为遵循 医嘱 的执 行活 动。高血压 这种 慢性 疾病 的发
生发展 与患者的生活方 式关 系较 大 , 血压 的控 制与 患者 的遵 医行为又关系密切 , 良好的遵医行为 可有 效地控制 血压 , 延缓 对心 、 脑、 肾等重要靶器官 的损 害 , 减少并 发症 的发 生 , 提 高生 好转 , 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 明显 , 两组相比亦有显著 性差异 ( P < 0 . 0 5 ) 。说 明针对老年高血压患 者所具特点 , 予 以针 对性护
高血压 , 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率及 降低 并发症 的发生 , 改善患者
[ 1 ] 刘 丽芳, 王晓珊 , 李静音. 护理 干预对高血压 病患者 治疗
依从 性和 生活质 量的影响 [ J ] . 河北 医药, 2 0 1 1 , 3 3 ( 7 ) :
1 1 0 7 — 11 08.
[ 2 ] 欧阳雪莲 , 何美花.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 医行为的影响[ J ] . 中国医药导报, 2 0 0 9 , 1 8 ( 6 ) : 3 1 — 3 2 .
8l 1 8 .
本文编辑 : 徐
杰
2 0 1 3— 0 3—1 4收稿
老年 抑 郁 症 6 2例 整 体 护 理
费 婕。 王晓敏
(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2 0 0 0 3 0 )
【 摘 要】 目的 : 探讨整体护理方法应用于老年抑郁症 患者 的临床疗 效。方法 : 选取在 我 院接 受治疗的老年抑郁 症 患者 6 2例 , 按
抑郁症的护理常规

抑郁症的护理常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帮助抑郁症患者恢复健康,提供合理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护理常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重建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认识抑郁症在开始讨论护理常规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抑郁症的特点和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低落、无法感受快乐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倦、无助和无法集中注意力。
抑郁症也可能伴随着食欲改变、睡眠问题以及消极的自杀念头。
通过深入了解抑郁症,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护理。
二、提供温暖的支持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获得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亲人和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与其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关系。
同时,通过积极的肢体语言和鼓励性的言辞,传递给患者温暖和希望的信息。
三、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抑郁症患者常常在生活习惯方面存在问题,如失眠、不规律的饮食和缺乏运动。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身心健康。
鼓励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建议,并鼓励适量的锻炼。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症状。
四、教授应对压力的技巧抑郁症患者往往对生活中的压力无法有效应对,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想法。
护理人员需要教授患者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例如放松训练、正向思考和问题解决。
通过这些技巧的学习和实践,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的挑战,减轻抑郁症症状的影响。
五、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的结合应用对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的结合应用是常见的护理常规。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来缓解症状,而心理疗法则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处理内心的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协作,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引导和支持。
六、持续的关注和跟进护理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抑郁症患者需要得到长期的关注和跟进。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保持定期的沟通,关注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况,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摘要: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我国老年人抑郁症患者患病率,北京约为1.57%,上海约为 5.28%,并随老龄化社会的进展日趋上升。
抑郁症还可因反复发作,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导致精神残疾。
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杀和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
所以老年期抑郁症已构成全球性的重要精神卫生保健问题,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精神障碍;老年人正文:老年期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症(含青春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
它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间精神活动保持良好,一般不残留人格缺损,也无精神衰退指征,部分病例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
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多数病人具有数月的症状,如头痛、头昏、乏力,全身部位不确定性不适感,失眠、便秘等。
有些病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或有躯体功能障碍。
另外,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早年发病的抑郁症病人,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2)生化异常:增龄引起中枢神经ti质改变。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失调导致昼夜周期波动规律yun乱。
(4)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影响。
2.临床表现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症状与青壮年病人的基本相似,有三大主要症状,即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的“三低”症状,但也有某些特点。
(1)疑病性:病人常从一种不太严重的身体疾病开始,继而出现焦虑、不安、抑郁等情绪,由此反复去医院就诊,要求医生给以保证,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则抑郁症状更加严重。
(2)激越性:激越性抑郁症最常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搓手顿脚,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夜晚失眠,或反复追念着以往不愉快的事,责备自己做错了事导致家人和其他人的不幸,对不起亲人,对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均无兴趣,可出现冲动性自杀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护理研究与实践 】
老 年 抑 郁 症 患 者 的 整 体 护 理
邱 和 平
( 云南省精神病 医院老年科 , 云南 昆明 602 ) 5 2 4
【 关键词】 老 抑郁症; 年; 整体护理
di1 .9 9 ji n 17 o:0 3 6/.s .6 2一o 6. 0 02 .6 s 3 92 1 .0 06
进行护理服务时提供生理 、 理、 心 社会 、 精神 、 文化 、 生活 等方
33 鼓励 和支持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 .
鼓励患 者参加工娱
疗活动 、 日常生活能力训炼 。对重度抑 郁患者及 生活完全 不
能 自理 的患者 , 协助做好 日常生活护理工作 。 34 为 患者创造 良好 的睡 眠环境 . 严 格遵 守作 息制度 , 避 免看过于激动 、 兴奋的 电视节 目, 避免 饮用 刺激性饮料。
35 建立 良好 的护 患关 系 鼓 励 患者 抒 发 自己内心 的感 . 受, 护理人员 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 。交 流中努力选择 患者感 兴趣的话题 , 鼓励 和引 导患者 回忆 以往 愉快 的经历 和体 验 , 激励 其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
4 护理评价
面的全面帮助和照顾 。为老 年抑郁 症患 者提 供优质 的整 体
对 自己 的疾 病有 所 了解 , 正 4 3 患 者是 否有一定 自知力 .
确面对今后 的生活。
1 心理健康 . 3
包括患者 的感觉 、 知觉 、 记忆 、 思维变化 , 可
借助于汉密尔顿抑 郁量 表 、 自评 抑郁 量表 ( D ) 抑 郁状 态 SS 、
4 4 家属对疾病 的简单 知识是否有所 了解 .
饲。
老年性 抑郁症指 首次 发病 于老年期 、 以持久心境 抑郁为
主要特 点的精神 障碍 。随着我 国人 口平均 寿命的不断 增加 , 老 年人 的比例越 来越 高 , 年性 抑郁 症 的发 病 率也 越来 越 老
高, 因此老年性抑郁 症值 得重 视。据世 界卫 生组织 统计 , 抑 郁症老人 占老年人 口 7 一1 % ; % 0 患有躯体疾病 的老年人 , 其 发生率可达 5 % 。临床主要表现为抑郁综合 征 , 0 症状有晨重 夜轻 的变 化规 律 J 。患者 多有 治 疗 的要 求 , 少有 精 神症 很 状 : 程较 长 , 病 常影响家庭生活及社会功 能 , 甚至导致 自杀行 为 ] 。整体护理 是护理人 员视服务对象为一个 功能整体 , 在
21 0 0年 1 O月 第2 2卷 下 半 月 第 2 O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 a fC i e e P o l at d c l u n o h n s e p e S He h J l l
Oc . 01 t 2 O
V0 . 2 S 】2 HM No 2 .0
自责 、 性欲减退 。随着 医学模式 向生物 一心理 一 会医学模 社
行为反应迟缓 ; 自我评 价低 。 ③
24 睡眠障碍 .
3 护理措施
相关 因素 : ①焦虑 、 抑郁状态 ; ②情绪低落 。
3 1 将患者安置在 设施 安全 、 洁舒适 的病 房 护理人 员 . 整
式转变 , 强调心理 和社会 因素对 人类 健康 的影 响 , 定精 神 肯 关怀对健康 的意 义。在 老年 心理 健康 护 理 中 , 倡导 以人 为 本, 强调人文关怀 的护理理念 , 了解老年 人的忧郁 心理特征 ,
中图分类号 : R 7 .4 4 3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7 0 6 (0 0 2 2 5 0 6 2— 3 9 2 1 )0— 6 9— 2 2 3 生 活能力 下降 . 相关 因素 : ①兴趣 降低 ; ②精 力不 足、
我 国是世界上 老年人 绝对数 最多 的 国家。研究 资料 表 明, . % 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 的抑 郁症状 … 。忧郁是个 0 2 8 体失去某种他所重视或追 求的东西时产 生的情绪体 验 , 忧郁 的显著 特征是心 情低落 , 型症状 为失 眠 、 典 悲哀 、 行动 受 限、
患者 的方法 。
5 健 康 教 育
是 否掌握照Biblioteka 问卷 ( S) D I等心理评定量表 。
14 社会健康 .
2 护 理 诊 断
包括患者角色 、 家庭 、 环境 、 文化的评估 。 相关 因素 : ①严 重抑 郁 悲观 情
患者基本需求 是否得 到满 足 , 如睡眠充足 、
姻史 、 生育史 、 家族史 、 过敏史等 。 颈部 、 胸部 、 腹部 、 柱四肢 、 脊 泌尿生殖 、 神经反射等检查 。
饮食规律 、 生活 自理等 。 4 2 症状消失 . 无发生 白伤 自杀 、 伤人 、 冲动 意外行 为。
护理有助于建立新 型的医护关系和护患关 系 , 患者得 到更 使 好的护理服务。
1 护 理 评 估
1 1 健康 史 . 12 身体评 估 .
包括患者 个人 的现病史 、 往史 、 既 个人史 、 婚 包 括身高 、 重 、 力 、 体 智 意识状 况 、 面部 、 头
4 1 一般状况 .
进行有效的心理 护理干 预 , 尊重 老年人 的人 格 , 改善老 年人
要有高度责任感 , 格执 行交 接班巡 视制 度 , 严 对患 者做 到心 中有 数 , 重点巡视 ; 做好 危 险物 品的管理 和病 房设施 的安 全
检查 , 杜绝不安 全 因素 ; 密监视 服药 , 防藏药 ; 严 严 对严重 自 伤 自杀行 为的患者应设 专人护理 , 家属探视 时要 交待病情 及
抑郁心理 , 帮助老年人调整心态 , 老年人加强生活照顾 。 对
注意事项 , 取得家属配合 , 防意外 。 严 3 2 制定相应的护理 对 策 . 保 证患 者 的营养摄 入 , 选择 患 者爱 吃的食物 , 少食多餐 , 陪伴患者进 食 , 人喂食 。如 患者 专 拒食 , 分 析原 因 , 要 耐心 解释 , 效 时应 给予 静脉 输 液或 鼻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