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方舟》赏析
文学艺术中的女性形象赏析

17
据说司马相如看到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 之后,越看越觉愧对妻子,於是赶回故 乡,把卓文君接来长安一起生活。卓文 君坚强果决的个性,在当时可算是奇女 子,她富於浪漫色彩、敢於追求爱情, 但又能理智的化解婚姻危机,充满感性 又不失聪慧,这就是不一样的卓文君!
18
《白头吟》翻译成白话文
爱情应该象山上的雪一般纯洁 象云间月亮一样光明 听说你怀有二心 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 我缓缓地移动脚步沿沟走去只觉你我宛如沟水永远 各奔东西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 就不象一般女孩儿凄凄啼 哭 满以为嫁了个情意专一的称心郎 可以相爱到老永远 幸福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该象钓竿那样轻细柔长 鱼儿那样活 泼可爱男子汉应当以情认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 任何钱财珍宝所无法补偿
21
女性为何难以成为作家?
1、女性自身的生活处境。一个女人要想成为一 个作家,首先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一间自 己的房间”还指女性要有闲暇的时间和少量的 金钱,这样才可以坐下来专心写作。 2、男性中心社会的歧视和压制。“女子无才便 是德”“才思非妇人事,遂焚其集”“女子当 治织纫组训,以致其孝敬,词翰非所事也。”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四大女作家:简· 奥斯汀、艾 米利· 勃朗特、夏绿蒂· 勃朗特、乔治· 艾略特。 多为生活越出常轨的女性,没结婚、不生育等
6
在希腊的神话史诗中,英雄成长过程也是 征服女人、抵制女人的历程。女性成为 男性遭遇到的自然困境和道德困境的符 号。几乎每一个著名的英雄在他完成使 命的过程中,都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妖女。 女性以肉体、歌声、美食和舒适的生活 诱惑英雄,使其忘记使命。只有那些能 够抵挡各种 诱惑的人,才能最后成为大 英雄。特别是奥德修斯的历险。
5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十二)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十二)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ēng) 积攒.(zǎn) 豢.养(huàn) 锐不可当.(dàng)B.恪.守(kè) 称.职(chēng) 飞窜.(cuàn) 强.词夺理(qiǎng)C.诘.难(jié) 禁锢.(gù) 翘.首(qiào) 花团锦簇.(cù)D.桑梓.(zǐ) 箴.言(zhēn) 折.扣(zhé) 挑拨离间.(ji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抉择严峻捷报心无旁鹜B.苍茫彗星斑斓无精打彩C.帐篷幅射笼统翻来覆去D.治裁缅怀驾驭惟妙惟肖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毕业典礼上,校长风趣幽默的演讲让同学们听得出神入化....,从心灵深处受到莫大的启迪。
B.南充市政府因地制宜....,依托地区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C.娱乐行业个别明星言行无忌,而追星族却对他们的这些言行不以为然....,依旧痴迷和疯狂。
D.数据与人能作为产业变的重要驱动力量,二者间不容发....,正在走向一体化发展。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律诗,近体诗的一种。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B.《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是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
D.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在4月4、5 或6日。
民间习惯在清明祭祖和扫墓。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涵养环保理念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①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不小,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
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张洁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目录引言 (3)正文··········································一、“爱,是不能忘记的”——追求纯粹的爱 (5)二、“祖母绿”之无穷思爱,女性为爱做出巨大牺牲,坚持在爱情中保有自己的尊严 (6)三、爱的“方舟”,拒绝无爱婚姻,迎来心灵的自由.7 结论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2)谈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为例李得良摘要:张洁是我国当代文学中优秀的女作家之一,也是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先锋者。
本文旨在通过《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这三部作品,以及理论书籍《第二性》,对张洁笔下的婚姻爱情观进行分析论述。
在汲取已有的对张洁女性意识研究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婚姻爱情观——“宁缺毋滥,追求纯粹的爱,拒绝无爱婚姻,做真正的女人”这一点上。
关键词:张洁;爱情;女性意识;婚姻爱情观张洁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女作家,尤以擅长用细腻的笔尖描绘女性的本色,对中国的女性文学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无字》等作品更是对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识进行了深刻、透彻的阐述。
对张洁笔下女性意识研究的人有很多,多数都是赞扬张洁对女性解放的高歌呐喊,当然也有对张洁女性意识局限性的批判。
关于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这三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女性观”和“婚姻爱情观”两个方面,本文将着重对张洁的婚姻爱情观对当代爱情的影响进行探究。
女性文学的三类主题_从张洁_王安忆到林白

第29卷第5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29, No.5 2009年5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May. 2009, 066~067女性文学的三类主题——从张洁、王安忆到林白黎雪琴(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肇庆 526020)[内容提要]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呈现出三类主题,分别是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找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新定位、建构女性的内心世界。
张洁、王安忆和林白的作品分别反映了这三种主题。
同时,三位女作家在女性意识的觉醒上程度不同。
[关键词] 女性意识;女性价值;女性欲望;生命体验;个人化写作[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9)05-0066-02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腾起,在社会文化转型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下,女性作家开始用一种与传统叙事视角相区别的眼光重新审视所生存的这个世界,采取极端的文学形式对传统、现实、父权秩序进行颠覆,她们从性别角度出发,以纯粹的女性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她们宣称要用体现女人差别的创作方法来写作,通过女性经验的开掘来解构父权制的二元对立思维。
基于这种女性意识的整体自觉,出现了对被遮蔽的女性经验的自我解读和对身体、性的大胆表述,企图破解男性神话、颠覆男性中心社会建构的政治、历史、道德等方面的私人化的女性写作。
张洁、陆星儿、王安忆、张抗抗、铁凝、残雪、林白等一大批女作家涌现,张洁、王安忆和林白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们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的偏重和写作的主题有着不同的阶段,因此暂且可以把这时期女性文学主题总结出三种主题类型,即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找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新定位、建构女性的内心世界。
这三位女作家的作品也折射出女性写作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一、找回失落的女性在八十年代早期,当时的人们对妇女解放以简单化的理解,即男女平等,这是一种模糊性别差异的“平等”,不仅使女性们依旧失落了自己,而且使女性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使女性不得不在社会认同和女性自我认同的困境中辗转。
浅论张洁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婚姻观

2013.09学教育13浅论张洁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婚姻观陈海疆(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永安366000)[摘要]张洁作为当代文坛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本文主要选取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七巧板》、《沉重的翅膀》、《谁生活得更美好》、《波西米亚花瓶》等作品,分析论述张洁笔下的知识女性的婚姻观,从而深入细致地发掘张洁小说中知识女性婚姻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知识女性;婚姻观;进步性;局限性在封建社会里,丈夫是女性的全部。
在封建社会里的婚姻,无爱的很多,因为多数女性没有经济收入,也就失去了婚姻自主的权利,她们或受父母之命,或听媒妁之言,或迫于生存嫁入男性家里,相夫教子,传宗接代,依附于男人生活,成为他们的工具,过着无爱的婚姻生活,正如李有亮先生所言“婚姻,是传统社会指派给女人的命运”。
[1]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人的意识的不断觉醒,在不断地抗争中妇女逐渐摆脱“家”的牢笼,走入社会,获得了和男人一样的经济权和政治权利,但是仍有很多的妇女在思想上不觉醒,还认为应该“三从四德”,认为“丈夫就是自己的一切”,也正如张洁所言,“虽说人类社会进入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可在这一点上,倒也不妨像几千年来人们所做过的那样,把婚姻当成一种传宗接代的工具,一种交换,买卖。
而婚姻和爱情可以分离着的。
”[2]因此,张洁在她的小说中,通过两类知识女性的对比,提出了女性应该持有的婚姻观。
一、独立自强的知识女性独立自强的知识女性,主要以曾令儿、田野、钟雨、叶知秋、梁倩、荆华、柳泉和尹眉等为代表。
首先,这些知识女性是大多外表一般,甚至可以说有些丑。
例如《沉重的翅膀》中的单身女记者叶知秋,“浑身上下看不到一点儿女性的曲线和魅力”,“说不出她脸上的哪个部件有明显的缺陷,可是这些部件凑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几乎使她成了一千个女人里也难以遇到的一个顶丑的女人”。
方舟正稿

论《方舟》的女性意识与悲剧色彩[内容摘要] 张洁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先导,中篇小说《方舟》是张洁最富个人特色的作品。
《方舟》中张洁从理想走向现实,探寻知识女性现实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上的痛苦、绝望与奋争。
《方舟》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知识女性,她们曾是中学同学,带着不同的人生理想与追求,走进不同的大学,从事不同的职业。
曹荆华研究马列主义哲学,柳泉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做翻译,梁倩则是一位导演,她们都有过婚姻,经过漫长坎坷的人生道路之后,都是人到中年时告别了婚姻。
她们的命运都是不幸的,正如作品的“题记”所说:“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关键词]方舟;女性意识;觉醒;悲剧色彩张洁,当代女作家。
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
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翌年加入中国作协。
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
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
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
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拍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一、女性意识觉醒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
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论张洁小说《方舟》中的女性命运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观念中,婚姻,似乎是所有女性生命中唯一并且是一生的事业,所有的女人都必须寻找到一个男人安身立命,然后操持家务、繁育后代,这样的评价准则在经历了五四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等等之后,依然留有残余。
《方舟》讲的就是三个对待婚姻离经叛道的女人——荆华、柳泉、梁倩,她们所想要的只是离婚后的平静生活,可迎来的却是一场身败名裂、死去活来、身心俱疲的搏斗!小说中充满了一股火药味,因为作者几乎是用一种偏激的愤怒的笔调来对这个男权社会进行了强而有力的批判,并且一句“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让所有读者(不管是男性读者还是女性读者)都为之心悸,这句话道出了张洁作为一名女作家,对女性命运体验的深刻感悟。
荆华,一个理论工作者;柳泉,一个翻译;梁倩,一个女导演,她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却都无一例外地走向了失败的婚姻境地,她们也各自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性格特征:荆华的莽撞、冲动和坚忍;柳泉的柔弱、悲凄;梁倩的坚持与愤怒,却都陷入了离婚的沮丧、愤慨中不能自拔。
三个完全不同的女人,相似的命运,这似乎验证了一种宿命理论,殊途同归。
当这样三个女人相逢时,她们希望有一个避难所,能够容纳她们这三个可怜的人,于是一个小小的单元楼成了她们的“方舟”,成了她们的“寡妇俱乐部”,然而就连这样一片小小的地方都不被人所接受,不断地承受着周遭无尽的烦扰,居委会主任贾老太婆借发情的母猫来羞辱她们,市侩的白复山可以肆无忌惮地嘲笑和利用她们。
她们所住的单元楼,完全不像是三个女人住的,脏碗脏盘成堆,无人去洗,杂乱无章的生活使她们显得萎靡不振,流言蜚语渐渐地吸干了她们的激情与活力,使得她们“一个个像风干牛肉,包括梁倩在内,除非有人闲得实在难受,想找点什么东西磨牙”(引自小说《方舟》),这中挖苦自嘲式的比喻,无不渗透着她们心中的悲凉和愤怒。
小说中的三位女性,应该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完全依仗婚姻和男性才能生活的女性,如果她们像《伤逝》中的子君那样,那么她们所遭受到的就也许情有可原,但是她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以及事业,她们明白只有自信和奋斗才能实现她们自身的真正价值,从而改变她们的命运,因为这样的思想,她们才会在各自的事业中含辛茹苦地拼搏。
难以跨越的地平线——论《方舟》与《在同一地平线上》的女性书写

从五四时期开始 ,中国文坛上已逐渐显露 出女作 家的身影 ,她们为女性 的解放 事业 摇旗呐喊 、奔走呼 号。直到今 天 ,这一伟大 的事业仍 未完全 探寻出取得 胜利 的切实方法 ,但却有更多的女性作家接过 了前人 的旗帜 ,继续 奔走在探索 的道路上 。这其 中就包括了 张洁与张辛欣 。
“我”在婚否这栏“划了一道斜线”,似乎也暗示 了“我” 的同时 ,张洁对那些 年轻有姿色 、依附于男性 和婚 姻的
一 栏怎么填 时.无意中看到一个女孩儿的学历一栏填 偶尔出现的正面形象 ,也是软弱 、受欺压 ,经常被白复山
着 “高 中毕业 ”,另一个人的表演实践一栏竟填着“8 式 的人物踩在脚下 ,像朱祥祯 、安泰等人 ,荆华更是 直接
次”,这些 内容无形 中增加 了“我”的压 力 .最终促 使 评价安泰是不像个老干部 的人。在对男性进行苛刻批判
1980年代初期 ,在经历 了十年动乱之后 。中国的 社会秩序开始恢复正常 ,文坛也逐步复苏 。就在大家 忙于抚慰伤 口、反思教训 、规划未来的时候 ,张洁与张 辛欣 以独特 的女性姿态 出现在文坛 .开始 了为女性 呐 喊 的新征程 。她们试 图以 自己的方式表达新一代妇女 的觉醒与反抗 ,表现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和生存空间的 强烈愿望 。张洁的《方舟》和张辛欣 的《在 同一地平线 上》均是发表于1980年代初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篇关 于女性 的小说。两位作者分别对当下女性 的处境进行 了深刻的分析与思考 ,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出路 。 虽然 两人的努力最终未获得成功 。但她们 勇开先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内容分析】
·小说卷头标出醒目的警语“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这就定下基调和所要揭示的内容。从古代到我国解放, 社会对女性有一种传统的观念,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三从四德”,不知毁灭了多少女性。即使从我国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旧的传统道德仍然尸倒魂在,男性是主体,使一些富于思想有事业心的女性也无法避免悲剧的产生。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想】
作者写出了三位女性的生活和事业的矛盾, 表现了现实对女人的严酷和冷峻。她们的经历, 反映出了事业型女性在不良男人的占有和庸俗女人的忌妒的夹缝中,奋斗是多么艰难。事业与生活的矛盾, 女性较男性更显尖锐, 女性若要挣脱这现实的束缚, 必得付出沉重甚至惨痛的代价。
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写了一群与男性世界对抗的女性,还深入细致地刻画了中国新文学史上尚未出现过的知识女性群体形象。它更卓然的意义在于,它对女性独立的社会人格的前所未有的发现。“妇女要争得真正的解放决不仅仅止于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解放,还需要从充分的自信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她自有治疗悲哀的法儿,那就是对自己存在的价值的认识———对人类、对社会、对朋友,你是有用的”。这种女性自身价值的自信,无疑会增强女性的自尊或自强意识,从而发出一种向上的勇气和信心。
·小说塑造了荆华、梁倩、柳泉三个个性刚硬、独立自强的知识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同时三个独身女人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上都非常不幸。她们都真诚地爱过,但最后无一不感到彻底的幻灭。她们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于是同丈夫分居或离婚,这种举动使她们受尽了世人的嘲弄、冷眼和侮辱。
这三个人各有特点, 但却殊途同归。荆华, 这是一位思想与学识都很突出的理论工作者, 让很多男子汉也佩服的女性, 最后还是过着清贫而孤独的生活。柳泉, 是一位热爱工作、精明能干的翻译, 但是, 却在男女纠葛中伤痕累累。梁倩, 是极有抱负的才华出众的导演, 吃苦耐劳, 但仍免不了周围人们的讥讽、嘲弄。
·张洁笔下的三个女子是终于走出了无爱的婚姻围城却又得不到真正自由的女人。因为当她们终于挣脱了没有幸福可言的家庭束缚时,坠入的却是一张试图将她们吞没的世俗与偏见的罗网,而这张网更结实,更阔大,她们已无路可逃。她们要应付白复山、魏经理、谢昆生这样卑鄙下流的男人的骚扰和污辱,还要面对贾主任、“花蝴蝶”这类女人蛇蝎一般的舌头。她们与环境的矛盾是紧张而持久的,几千年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成为束缚她们的最沉重的枷锁。“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不属于自己的丈夫,那就属于所有的男人。”张洁用她犀利的笔将罩在男人身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虚伪的面纱揭去了,使我们可以对白复山们的肮脏灵魂一览无余。——“你会在男人怀里撒娇吗?”“你知道什么是男人的虚荣?”白复山这么问梁倩。他不希望这个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高材生去“拼死拼活”拍片,她“可以安心在家里当个太太,养得再胖一点。”梁倩提出离婚。“离婚?何必呢?咱不兴离婚这一套,不如来个君子协定,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对外还能维护住你我的面子,岂不实惠?”白复山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激动,与自由市场上和卖活鱼的小商小贩讨价还价一般,不禁令人想起安娜的丈夫,虚伪的卡列宁。当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公共电话亭里向有关部门诬陷妻子梁倩用全部心血拍成的电影片子后,遇到等在电话亭旁打电话的柳泉和荆华时,他不仅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丝愧色,反而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知道了又怎样?狗屁!这些个奶子像空布袋一样吊着的老母狗,牙口都不顶用了,敢上来咬一口?’白复山恨不能踹她们一人一脚,像踢开一切挡他的路障一样。这叫一报还一报,梁倩要是不管他死活,他照样给他一脚。”“他像不认识她们,或是没看见她们一样地走了过去。”面对这样一位伪善、凶狠的对手,她们一面感到愤慨,一面感到绝望。这里已没有人性可言,只有赤裸裸的以强凌弱,邪恶很轻松地占有着优势。我们看到离婚女人所处的尴尬境地,因为她们所受的侮辱谩骂是无形的,这个男人的良心已经死去。男权社会,男人可以以侵略者和野兽的身份出现,并以凌辱弱女子为快,请看这段描写:“魏经理斜躺在那张罩着大红平绒套子的沙发上,一条腿跨骑在沙发的扶手上,裤门的扣子一粒也没扣,露出了女人们才穿的那种花梢的内裤,手里拿了一份材料似看非看。”而柳泉“起初对这种侮辱,柳泉还尽力地抗争过,可是那点心力,慢慢地耗尽了。现在,她乖了,她懂得她越是挣扎,那个套子就会拉得越紧。说到底,那些面子啁,尊严啁,都像不堪一击的鸡蛋壳。”为什么魏经理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呢?因为柳泉是一个失去了男人保护的离婚女人,因为魏经理后面有几千年的封建道德这堵墙作依靠。那么,人的良心呢?于是,作者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究竟好人多,还是坏人多?”作者说:“我们认真地分析过,对比过,一致认为还是好人比坏人多。可是生活为什么仍然显得那么艰难?这是因为坏人虽少,可是他们的能力很大,而且他们常常是进攻型、侵略型的,而好人总处在防御地位。所以坏人总是显得很多。”作者笔下的好人的确是处在防御地位。“老董科长是忠厚的人,忠厚的人差不多都是弱者,缺乏进攻和防御的能力。这样的人,年纪再大也如儿童。”党支部书记安泰则是一个像佛一样平和、善良的人,在荆华眼里“老安不像个党支部书记,不像!就连他的名字,也透着一种平和、没棱没角、与世无争的劲头——安泰!”
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方舟》:
时间间隔仅两年,张洁对女性执著的关注显然向纵深发展了。《爱,是不能忘记的》关注的是女性独立的爱情人格,而《方舟》重在关注女性艰难的社会处境,它涉及女性独立的另一主题———女性社会人格,即女性价值的实现。在《方舟》中,张洁的女性解放思想开始向世俗观念提出挑战,其深刻性使挑战变得咄咄逼人。作品中的三个女主人公都是职业女性,却有着相同的失败,即事业追求和婚姻的失败。在小说中,张洁把事业看做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女性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怎样才能实现这一价值? 很显然,这一价值只有在事业追求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方舟》的女主人公们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切的认识,因此她们才竭尽全力地维护着自己投身于事业的权利,并为此付出了艰难的努力与巨大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