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18年LED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8年Micro 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Micro 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Micro LED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Micro LED应用前景广阔 (5)1、Micro LED:打造微米级像素间距显示 (5)(1)对比Micro LED & 小间距LED,灯珠间距是核心差别 (5)2、MICRO LED应用:大屏显示切入利基市场,小屏显示潜在的替代方案 (7)(1)大屏应用 (7)(2)小屏应用:竞争优势突出,次世代显示技术 (9)①高光效,低功耗 (10)②画质好,轻易实现高PPI (11)③超高亮度,强光下实现良好的显示效果 (12)(3)看好Micro LED首先应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中小屏显示应用场景 (13)①高PPI&低功耗,契合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应用 (13)②低延时&视觉模拟,契合VR设备应用 (14)3、龙头布局,产业链推进加速,Micro LED商用在即 (16)(1)终端品牌,索尼&苹果先发制人 (16)①索尼瞄准大屏应用 (16)②苹果布局micro led中小尺寸显示 (16)(2)核心技术日渐成熟 (17)(3)内生外延,产业链上下游加码micro LED投资 (19)(4)Mini LED技术突飞猛进,推进Micro LED商用进程 (19)二、Micro LED显示技术解析:灯珠转移技术是核心 (21)1、Micro LED三种工艺,预计薄膜转移技术最快应用 (21)2、Micro LED芯片制备,倒装工艺是大趋势 (22)(1)蓝宝石衬底生长外延片(蓝绿光LED正装芯片) (22)(2)LED芯片处理 (23)(3)Micro LED极有可能采取倒装LED芯片工艺 (23)3、Micro LED芯片转移工艺:Micro LED工艺最难点 (25)(1)Micro LED芯片转移技术介绍 (25)(2)Micro LED芯片转移难点逐步攻克,技术稳步推进 (26)(3)MICRO LED彩色化:批量转移 (26)(4)MICRO LED彩色化的替代方案 (27)4、Micro LED驱动方式:主动+被动 (28)三、Micro LED替代赢家:芯片企业迎产业链整合良机 (28)1、Micro LED带来全新应用场景,大幅打开芯片企业增长天花板 (28)2、Micro LED重塑产业链 (29)3、LED芯片企业是micro LED升级浪潮中的最大受益方 (30)4、瑞丰光电 (31)(1)国内LED封装领军企业,新产品多元化布局 (31)(2)LED行业供需结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33)①Led照明市场前景 (33)②供需改善+集中度持续提升,产业链盈利能力改善 (34)(3)与深创投战略合作,长期发展前景可期 (35)5、三安光电 (36)(1)主营收入持续提升,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36)①公司主营 (37)②化合物半导体业务稳步推进 (37)(2)LED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有望持续高增长 (38)(3)与三星战略合作,有望引领未来市场 (39)龙头布局,Micro LED应用前景广阔。

2018年LED照明灯具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照明灯具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照明灯具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4)1、照明灯具制造业发展概况 (4)2、LED照明灯具发展概况 (5)二、行业上下游情况 (5)1、行业上游 (6)2、行业中游 (7)3、行业下游 (7)三、行业标准及相关产业政策 (7)1、行业标准 (7)2、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8)3、主要产业政策 (9)四、行业壁垒 (10)1、技术壁垒 (10)2、设计能力壁垒 (10)3、规模与资金壁垒 (11)五、行业市场规模 (11)1、全球市场持续扩大,LED渗透率提升 (11)2、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12)六、行业发展趋势 (14)1、LED照明走向智能化 (14)2、市场区域区分较明显 (14)3、产业资源进一步集聚,企业发展两级分化 (14)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1、有利因素 (15)(1)产业政策扶持 (15)(2)消费观念升级推动照明行业发展 (15)2、不利因素 (16)(1)行业发展需进一步规范 (16)(2)技术相对落后 (16)八、行业风险特征 (17)1、市场风险 (17)2、技术专利风险 (17)3、行业标准风险 (17)九、行业竞争格局 (17)1、辽宁中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9)2、浙江创盈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9)3、江苏吉山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9)一、行业概况1、照明灯具制造业发展概况照明行业主要指照明器具制造业,其下属三个子行业分别为电光源制造、照明灯具制造、灯用电器附件制造及其他照明器具制造业。

按应用领域,照明灯具分为通用照明灯具和特殊照明灯具;其中,通用照明分为家居照明、工业照明、商店照明、景观照明、办公照明等,特殊照明分为汽车照明、背光照明和应急照明。

按光源的发展历程,照明灯具经历了碳丝白炽灯、荧光灯、节能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LED 照明的发展过程。

从产品的光效发展历程来看,照明行业整体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白炽灯已经被陆续淘汰,LED灯日渐替代传统照明产品。

2018年Mini 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Mini 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Mini led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Mini LED优势显著,有望快速起量 (4)1、Mini LED多性能优异 (4)2、生产技术已获突破 (6)3、Mini LED背光和显示屏花开并蒂 (9)二、产业链齐心推动Mini LED快速量产化 (12)三、优势厂商有望快速切入Micro LED (15)1、LED芯片大厂布局Micro LED,主要聚焦外延片生产 (16)2、核心技术公司受关注,战略合作势在必行 (18)3、台湾厂商是驱动IC的主导力量 (20)4、国际大厂商积极布局下游领域 (21)四、相关企业 (25)五、主要风险 (25)1、Mini LED渗透率不达预期的风险 (25)2、新技术竞争的风险 (26)Mini LED优势显著,有望快速起量:Mini LED是小间距LED和Micro LED的过渡方案,承接了小间距LED高效率、高可靠性、高亮度和反应时间快的特性,但技术难度低于Micro LED,更容易量产。

与OLED相比,Mini LED在良率、成本、节能效果和显示性能等方面也具备优势。

目前,Mini LED的两种关键封装技术COB和“四合一”均已相继突破,将有力推动Mini LED在液晶背光源和显示屏领域的快速起量。

根据第三方数据,2018年全球Mini LED市场规模为8000万美元,2023年将达到10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产业链齐心推动Mini LED快速量产化:当前大陆和台湾LED芯片、封装、面板和下游应用厂商广泛进行跨领域上下游联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上游企业中华灿已经于今年第一季度进入量产,三安已进入三星供应链,晶电、隆达和乾照均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小规模出货。

中游封装厂商在今年迎来了生产上的集中爆发,亿光、国星、宏齐和瑞丰已经完成验收开始小批量出货。

下游应用广阔,华为、OPPO和小米采用Mini LED手机面板;中小尺寸方面,群创和JDI致力于产品车用曲面屏幕市场,友达、深天马和京东方瞄准电竞笔记本、手机和其他高端显示设备;大尺寸显示屏方面,奥拓封装技术取得突破,洲明、利亚德已经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

2018年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2月目录一、LED产业发展迅速 (4)1、LED概念及产业链 (4)(1)LED制作流程简述 (5)①蓝宝石衬底制作 (5)②外延生长 (5)③芯片制作 (6)④封装环节 (7)⑤下游应用 (7)(2)核心设备与材料逐渐国产化 (7)①MOCVD处于实现国产化关键期 (7)②MO源已经全部国产化 (8)③衬底国产化率达到80% (9)④各类高纯气体国产化率不高 (9)2、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技术进步快 (10)二、LED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龙头最受益 (12)1、LED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 (12)2、扩产主要来自行业龙头,行业集中度提升 (14)3、设备国产化加速老旧产能淘汰 (18)4、LED显示市场持续增长,Mini&MicroLED代表未来 (19)5、汽车照明市场迎来高速增长 (21)三、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25)1、过去一年行业景气度高 (25)2、展望2018年,LED行业继续分化 (28)3、重点企业 (29)(1)三安光电 (29)(2)华灿光电 (29)(3)国星光电 (30)(4)利亚德 (30)(5)洲明科技 (31)LED产品优点众多,产业迅速发展。

LED是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产品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一类,在最近20 年获得了快速发展,2016 年全球应用产值超过7000 亿元。

目前中国大陆是LED行业最大的制造基地,上中下游产值占比均过半,且关键设备与材料已经逐渐国产化,是半导体各细分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实现国产化的行业。

当前行业整体产值年均增速在20%左右,处于快速发展期。

LED行业持续向中国大陆转移,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

2016 年第三季度以来LED行业持续高景气,产品供不应求,行业内主要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LED行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将持续,市场份额向一线大厂集中的趋势也将持续。

2018年LED照明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照明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照明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政策支持+亲民价格”共促LED照明普及 (5)1、照明光源的发展历程 (5)(1)白炽灯与卤素灯的应用 (5)(2)荧光灯的应用 (6)(3)LED的应用 (7)2、政策大力支持,LED照明迅速普及 (8)(1)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禁白令 (8)(2)政府财政补贴助力LED行业发展 (9)3、LED灯价格亲民,性能优势突出 (10)(1)LED灯价格逐年下跌,价格逼近节能灯 (10)(2)LED灯性能优势突出 (11)二、LED照明行业稳步增长,通用照明潜力巨大 (12)1、LED产业链向下游延伸,通用照明潜力巨大 (12)(1)LED产业链概况 (12)(2)LED应用市场空间广阔,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13)(3)通用照明潜力巨大 (14)2、LED通用照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渗透率持续提升 (15)(1)LED通用照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15)(2)LED照明渗透率持续提升 (16)三、集中度有待提升,行业龙头将受益 (18)1、相比其他家电子行业和国外同行,集中度有待提升 (18)2、强者恒强,市场份额向行业龙头集中 (19)(1)行业并购整合加速,国际巨头相继退出 (19)(2)生产技术门槛降低,渠道品牌成为行业新壁垒 (20)①光源技术门槛降低 (20)②渠道为王,中小厂商无力支撑 (21)(3)通用照明消费升级,产品多元适应个性化需求 (22)①加大研发投入,引领照明行业潮流 (22)②OEM模式助力产品多元化 (23)四、主要LED照明公司对比 (24)1、行业内主要公司 (24)(1)飞利浦 (24)(2)欧司朗 (24)(3)GE (24)(4)欧普照明 (25)(5)雷士照明 (25)(6)佛山照明 (25)(7)阳光照明 (25)(8)三雄极光 (26)2、财务状况比较 (26)(1)成长能力分析 (26)(2)盈利能力分析 (27)(3)偿债能力分析 (29)(4)营运能力分析 (29)“政策支持+亲民价格”共促LED照明普及:由于LED灯较传统照明灯有环保、寿命长、电能转化效率高等诸多优势,世界各国政府相继出台禁用白炽灯的政策。

2018年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4月目录一、LED原理及产业链简述 (5)二、行业回顾:LED芯片行业整体波动向上 (7)1、长周期维度:“海兹定律”驱动成长 (7)(1)2002年之前:迷茫的技术探索期 (7)(2)2002~2009年: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应用推广 (8)(3)2010~2017年:高低潮交替的应用渗透期 (9)2、短周期波动:供给与需求的博弈 (9)(1)产能供给需求错配导致的短周期波动 (10)①2011~2014年的小幅波动 (10)②2015年降价:供给过剩下的行业洗牌 (10)③2H2016~4Q2017LED芯片涨价:部分产能加速出清后的龙头红利 (12)④2017年四季度的降价:扩产导致产能小幅过剩 (15)(2)产业链Over booking的放大效应 (16)三、短期观点:1H2018供需共振,芯片厂盈利相对稳定 (18)1、供需判断:1H2018供给和需求均有增长,整体供需相对平衡 (18)(1)供给端:龙头厂商理性扩厂+新产能淘汰落后产能,1H2018产能小幅增长 (19)(2)需求端:多点开花,增长动力十足 (20)2、LED芯片价格有内在的降价趋势:光效提升,抵消降价幅度 (22)四、中长期视角:LED应用继续扩张,未来价格下降将趋缓 (23)1、背光、照明、显示三大传统应用领域多点开花,铸就LED百亿市场 (23)2、Micro LED/Mini LED推广LED显示,有望打开LED成长空间 (25)3、光效提升趋缓,LED芯片价格下降趋于平缓 (29)五、产能转移,大陆LED芯片龙头强者恒强 (29)1、LED芯片产能向大陆转移,市场集中度提升 (29)2、MOCVD 国产化利于国内龙头巩固竞争优势 (31)3、向上整合衬底材料,芯片厂商构建长期领先优势 (33)六、相关企业简况 (34)1、三安光电:LED芯片龙头优势强化,化合物半导体积极拓展 (34)2、华灿光电:内生+外延,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35)3、木林森 (37)4、瑞丰光电 (37)5、洲明科技 (37)6、艾比森 (38)行业回顾:LED芯片行业整体波动向上。

2018年LED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LED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LED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上游供给侧改革完成,行业景气度持续 (5)一、从MOCVD机台补贴说开去 (5)二、判断景气度的关键:毛利率 (8)第二节新格局形成,行业告别草莽时代 (10)一、行业集中度由上至下蔓延 (10)二、产能向大陆转移,产品从国内走向国外 (13)第三节新需求应接不暇,带动行业继续成长 (16)一、照明:替换需求接近尾声,新型需求接力 (16)二、照明: 灯丝灯复古造型引发新潮流 (21)三、显示:小间距替换大屏幕,市场空间广阔 (23)四、显示:MicroLED崭露头角,争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 (26)第四节重点公司分析 (28)图表目录图表1:机型为K465I的MOCVD设备 (5)图表2:MOCVD是LED芯片生产前道工序的关键 (5)图表3:三安光电历年收到政府补助情况 (6)图表4:营业收入按照商品种类划分 (6)图表5:不同商品种类对应的毛利率水平 (7)图表6:历年MOCVD开机率与产能利用率 (7)图表7:各大LED芯片厂毛利率变化 (9)图表8:各大LED封装厂毛利率变化 (9)图表9:各大LED照明厂毛利率变化 (9)图表10:各大LED显示屏厂毛利率变化 (10)图表11:国内LED芯片前十大厂商市占率 (10)图表12:2016年国内芯片市场份额情况 (11)图表13:2016年以来各大封装厂商纷纷扩产 (11)图表14:芯片行业集中度提升传递至封装环节 (12)图表15:LED封装产业的两次转移 (13)图表16:LED封装产值地区占比 (13)图表17:全球主要LED封装厂2016与2015营收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14)图表18:中国LED显示屏月度出口规模. (14)图表19:2016年中国LED照明应用领域分布 (15)图表20:LED照明市场渗透率 (15)图表21:中国LED通用照明应用产值(亿元) (17)图表22:全球禁用白炽灯时间表 (17)图表23:整体车灯布局图 (17)图表24:车内外LED产值 (18)图表25:植物照明应用广泛 (18)图表26:智能LED照明网络. (18)图表27:智能照明和互联照明控制市场规模 (19)图表28:典型灯丝灯 (20)图表29:灯丝灯灯丝制作工序 (21)图表30:灯丝灯四大优点. (21)图表31:LED灯丝灯全球需求预计 (21)图表32:我国LED灯丝灯出口总额 (22)图表33:洲明科技P1.6小间距屏. (23)图表34:小间距显示屏产值(单位:亿元) (23)图表35:点间距和灯珠使用数量的关系 (23)图表36:小间距显示屏产值(单位:亿元) (25)图表37:点间距和灯珠使用数量的关系 (26)表格目录表格1:历年MOCVD装机量梳理折算54片机 (8)表格2:各大LED企业植物照明实例 (20)表格3:大屏幕显示主流技术对比 (24)表格4:LCD、OLED与MicroLED比较 (27)表格5:各大厂商MicroLED进展 (27)第一节上游供给侧改革完成,行业景气度持续一、从MOCVD机台补贴说开去MOCVD是Mete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的简称,即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它是外延生长的一项技术,利用特制的设备,以金属有机物源(MO源)作原料,用氢气或氮气作为载气,通入液体中携带出蒸汽,与Ⅴ族的氢化物混合,再通入反应室,在加热的衬底表面发生反应,外延生长化合物晶体薄膜。

2018年深圳LED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深圳LED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11.48亿美元,占比为16.92%;LED吸顶灯出口额为
10.78亿美元,占比为15.88%,出口规模居第二位; LED 面板灯次之 , 出口额为 7.27 亿美元 , 占比为 9.27%。前十大LED照明产品出口额均超过 2亿美元。
2017年深圳LED照明产品出口TOP10及其份额
深圳LED主要产品出口市场
2017年深圳12家LED重点上市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
LED上市企业整体利润率下滑
随着LED产业的扩张和企业自身规模的壮大,企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有所下 滑,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样有所回落,利润空间摊薄。LED产业产能和市场销 售规模虽大幅增长,龙头企业规模化效益亦逐渐体现,成本有所降低,但市场竞 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毛利空间收窄,公司新增规模效益较大程度上被 抵消。
澳大利亚 2.56% 韩国
马来西亚 2.80% 2.73% 加拿大 2.97%
其他 33.43%
美国 25.02%
中国香港 12.16%
荷兰 3.46%
德国 4.19%
新加坡 英国 5.63% 5.05%
2017年深圳LED重点领域产品出口市场分布
深圳LED出口企业TOP3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从产品大类来看,深圳市2017年LED照明产品出 口额为67.85亿元,占深圳LED产品出口总额的
76.31%,占广东比重为44.74%;LED显示屏出口额
为14.24亿元,占深圳比重为16.02%,占广东比重为 69.43%;LED芯片出口额为6.36亿元,占深圳比重 为7.15%,占广东比重为35.27%;LED灯箱、标牌 等产品出口额为0.46亿元,占深圳比重为0.52%,占 广东比重为30.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目录一、LED概述(一)LED基本原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也叫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利用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直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发光器件,当半导体芯片两端加上正向电压,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发生复合从而辐射发出光子,光子透过芯片即发出光能。

表1:LED特点特点(二)LED的应用领域LED 最初用于仪表仪器的指示性照明,随后扩展到交通信号灯,再到景观照明、车用照明和手机键盘及背光源。

由于LED芯片的细微可控性,LED在小尺寸照明上和CCFL有明显的成本和技术优势,但在大尺寸上成本仍然较高。

随着LED 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效率不断提高,大尺寸LED价格逐步下降,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目前笔记本液晶面板背光已经开始启动,渗透率有望在近几年内获得极大提高。

之后是更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最后是普通照明。

图1:LED应用领域广阔不同的LED 技术应用于不同的产品。

从大类上来看,按照发光波长可以分为不可见光(850~1550mm)和可见光(450~780mm)两类,可见光中又分为一般亮度LED和高亮度LED,目前发展的重点是高亮度LED。

在各种可见光中,红橙黄光芯片技术成熟较早,于上个世纪80年代即已投入商业应用,而蓝绿光芯片技术直至1992年日亚化学研发出适合GaN晶格的衬底才真正获得突破。

目前,红橙黄光芯片使用四元的AlGaInP作为材料,蓝绿光芯片则用三元的InGaN。

在蓝光技术成熟后,更具通用性的白光LED 也可以通过不同技术生成,为LED 进入各类照明领域铺平了道路。

表2:LED分类及应用领域LED分类材料应用可见光LED (波长为450—780nm)一般亮度GaP、GaAs、AlGaAs3C家电消费电子高亮度AlGaInP(红、橙、黄) 户外显示屏1、核心设备MOCVD设备将Ⅱ或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与Ⅳ或Ⅴ族元素的氢化物相混合后通入反应腔,混合气体流经加热的衬底表面时,在衬底表面发生热分解反应,并外延生长成化合物单晶薄膜。

图4 MOCVD工艺流程图目前,MOCVD设备生产商主要为德国爱思强Aixtron(70%国际市场占有率)、美国维易科Veeco和英国ThomasSwan(被Aixtron收购)、美国Emcore(被Veeco收购)、日本大阳酸素(Sanso,7%国际市场占有率,主要在本国销售),它们产品的差异主要在于反应室。

目前爱思强和维易科这两大厂商设备供应量约为180台/年(源自中投证券分析师王海军推算)。

由于维易科预估2010年全球MOCVD机台需求量将达400~500台以上,因此规划扩充MOCVD机台产能,2010年第1季将达45台、第2季目标70台、至2010年底提升至120台。

1欧美企业对材料的研究有限,因此设备的工艺参数不够完善。

而行业内最领先的日本企业对技术严格封锁,其中对GaN材料研究最成功的日本日亚化学和丰田合成(Toyoda Gosei)的MOCVD设备则根本不对外销售,另一家技术比较成熟的日本酸素(Sanso)公司的设备则只限于日本境内出售。

目前,国内LED厂家所需的设备必须进口,而此类设备每台约需1500万元,购置成本约占整个LED生产线购置成本的近2/3。

根据最新消息,国产MOCVD设备近日在广东昭信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功下线。

2009年1月,昭信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约研发LED外延芯片核心设备MOCVD,不到一年,这一设备成功推向市场。

但是,国产MOCVD设备的成功下线能否改变LED外延芯片核心装备市场格局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22、原材料:单晶片为制造LED 的基底,也称作衬底。

红黄光LED主要采用GaP和GaAs 作为衬底,未产业化的还有蓝宝石Al2O3和Si衬底。

蓝绿光LED用于商业化生产的为蓝宝石Al2O3和碳化硅SiC衬底,其他如GaN、Si、ZnO、GaSe尚处于研究阶段。

选择衬底需考虑的因素有:1、衬底与外延膜的晶格结构匹配;2、衬底与外延膜的热膨胀系数匹配;3、衬底与外延膜的化学稳定性匹配;4、材料制备的难易程度及成本的高低。

因此,不同材料的半导体芯片找到合适的衬底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

➢红黄光LED衬底GaAs是目前LED中使用得比较广泛的衬底材料,它用来生长GaAs、GaP、AlGaAs和AlInGaP等发光材料的外延层。

GaAs的优点是晶格常数非常匹配,可以制成无位错单晶,加工方便,价格比较便宜;缺点是它为吸光材料,影响LED 的发光效率。

➢蓝绿光LED衬底2目前常用的能发出蓝绿光的半导体材料仅为氮化物,因此必须选择与之配合的衬底。

用于GaN生长最普遍的衬底是蓝宝石,采用该衬底的厂商主要为日亚化学。

该衬底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好,不吸收可见光、价格适中、制造技术相对成熟。

缺点是晶格失配性差,硬度较高不易切割;导热性能较差,用于大功率器件的工作电流时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晶格失配性以通过过渡层生长技术克服;导电性差用同侧P、N电极克服;不易切割用激光划片解决;导热性能差用芯片倒装技术克服。

关于蓝宝石衬底详细内容参考《蓝宝石衬底行业研究分析》。

SiC作为衬底材料应用的广泛程度仅次于蓝宝石,采用该衬底主要为Cree。

其优点在于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能好、导热性能好、不吸收可见光等,缺点在于价格较高,晶体质量难以达到Al2O3的标准。

图3 采用蓝宝石衬底与碳化硅衬底的LED芯片Si衬底优点为晶体质量高,尺寸大,成本低,易加工,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热稳定性。

但GaN外延层与Si衬底之间存在巨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在外延生长过程中会形成非晶SiN。

此外,由于Si衬底对光吸收严重,LED的发光效率低。

目前国内的晶能光电采用的是该技术路线,该公司由淡马锡、金沙江创投投资设立。

外延片生产中另一重要的原材料为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针对不同LED芯片,该化合物成分有所不同,以InGaAlP外延片为例,所需源为TMGa、TEGa、TMIn、TMAl、PH3、AsH3。

国内有生产型MOCVD设备两百台左右,国内市场对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至少要有10000公斤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市场容量6亿人民币,目前国际有MOCVD设备五百余台,初步计算需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30000公斤/年,市场容量15亿人民币。

目前高纯度的MO源基本都由国外厂商提供,国内仅南大光电材料宣称能提供该原料。

(二)芯片制备中游厂商根据LED 的性能需求进行器件结构和工艺设计,通过外延片扩散、然后金属镀膜,再进行光刻、热处理、形成金属电极,接着将基板磨薄抛光后进行切割,并进行测试,最终完成芯片制备。

芯片制造的难度仅次于材料制备,同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仍然很高。

其技术上的难题主要包括提高发光效率、有效散热。

目前核心技术(芯片与电极间加厚窗口层、表面粗糙化技术、倒装芯片技术、剥离与透明衬底技术、微芯片阵列、异形芯片技术)仍掌握在大企业手中,如美国HP、Cree、德国Osram等。

各公司的技术路线略有差别。

1、芯片生产流程及对应设备1、LED封装的基本原理与分类LED封装是指将外引线连接到LED 芯片的电极上,形成LED器件,封装起着保护LED芯片和提高光取出效率的作用。

LED封装技术大都是在分立器件封装技术基础上发展与演变而来的,但却有很大的特殊性。

一般情况下,分立器件的管芯被密封在封装体内,封装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管芯和完成电气互连。

而LED封装则是完成输出电信号,保护管芯正常工作,输出:可见光的功能,既有电参数,又有光参数的设计及技术要求,无法简单地将分立器件的封装用于LED。

目前LED 产品的封装类型主要有直插式(又称引脚式,支架式、lamp)、表贴式(SMD)。

➢直插式LED(lamp)直插式封装是最先研发并成功投放市场的封装结构,品种繁多,技术成熟度高,封装内结构与反射层仍在不断改进。

典型的传统LED安置在能承受输入功率的包封内,其90%的热量是由负极的引脚架散发至PCB板,再散发到空气中,如何降低工作时p-n结的温升是封装与应用必须考虑的。

包封材料多采用高温固化环氧树脂,其光性能优良,工艺适应性好,产品可靠性高,可做成有色透明或无色透明和有色散射或无色散射的透镜封装,不同的透镜形状构成多种外形及尺寸,例如,圆形按直径分为Φ2mm、Φ3mm、Φ、Φ5mm、Φ7mm等数种,环氧树脂的不同组份可产生不同的发光效果。

目前直插式LED的设计已相对成熟,目前主要在衰减寿命、光学匹配、失效率等方面可进一步上台阶。

➢贴片式LED(表面组装封装,SMD)在2002年,表面组装封装的LED(SMDLED)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并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从引脚式封装转向SMD符合整个电子行业发展大趋势,很多生产厂商推出此类产品。

表面组装技术(SMD)是一种可以直接将封装好的器件贴、焊到PCB表面指定位置上的一种封装技术。

具体而言,就是用特定的工具或设备将芯片引脚对准预先涂覆了粘接剂和焊膏的焊盘图形上,然后直接贴装到未钻安装孔的PCB 表面上,经过波峰焊或再流焊后,使器件和电路之间建立可靠的机械和电气连接。

SMT 技术具有可靠性高、高频特性好、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2、LED封装流程及对应设备3、封装与测试设备LED主要封装生产设备包括固晶机、焊线机、封胶机、分光分色机、点胶机、智能烤箱等。

LED主要测试设备包括IS标准仪、光电综合测试仪、TG点测试仪、积分球流明测试仪、荧光粉测试仪等及冷热冲击、高温高湿等可靠性试验设备。

除标准仪主要来自德国和美国外,其它设备目前均有国产厂家生产供应。

固晶机4、封装材料除芯片外,在LED封装中的原材料还有LED支架,荧光粉(用于白光LED),导电银胶,环氧树脂,LED透镜,LED散热架,金线等。

其中芯片约占成本60%,框架(包括LED支架,散热架、透镜)约占成本的20%,环氧树脂约占6%,金线约占2%,荧光粉约占2%,其他约10%。

下图为 3528 SMD 封装的成本结构。

LED 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行业的进入门槛逐步降低。

上游为单晶片及其外延,中游为LED芯片加工,下游为封装测试以及应用。

其中,上游和中游技术含量较高,资本投入密度大,为国际竞争最激烈、经营风险最大领域。

在LED 产业链中,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利润,LED封装约占10~20%,而LED 应用大概也占10~20%。

图5 LED产业链各环节的平均毛利率三、全球LED产业状况(一)全球LED产业概况在过去的5年里,全球LED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08年底,全球LED 市场销售的总规模达到了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

我们认为,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LED市场增长率较2007年有所下降,但与其他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产品市场的个位数甚至负增长相比,仍然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