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合集下载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1、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b:识记〕2、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知道〕3、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a:知道〕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2、基因重组的概念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教学用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教学方法教授法、商量法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了解了性状为什么能够遗传以及性状遗传时遵循的规律。

我们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由遗传物质确定的。

性状的表现除了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外界条件有关。

当性状由亲代传递到子代时,不会一成不变,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生物体不仅具有遗传还具有变异。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表现有差异的现象。

那么生物的变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生物的变异又有什么特点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类型生物的变异有这样两种类型,不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1、不遗传的变异什么状况下的变异不遗传,什么状况下的变异可遗传?生物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由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引起的〔不涉及遗传物质的转变〕这种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转变而引起的变异就是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类型。

它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突变那么,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怎么产生的?又怎么导致生物变异呢?下面我们以正常的红细胞基因突变形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为例来看一下。

1、基因突变的概念〔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我们知道,正常红细胞是圆饼样子的,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对其功能的完成有没有影响呢?〔有影响,运氧气力量降低,易裂开溶血造成贫血,严峻时会导致死亡〕那么又是什么缘由使正常的红细胞变成镰刀型红细胞呢?分子生物学讨论说明,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让我们来看课本p4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课题生物的变异年级八总计第课时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的变异,能准确判断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变异类型。

2、生物变异的意义。

3、生物的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的变异,能准确判断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变异类型。

生物变异的意义。

难点:生物变异的意义。

突破措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导入:有句俗语“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你想知道这其中有什么科学奥秘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生物的变异:(板书课题)探点一:变异的类型及意义一、自主学习自读教材87页变异的类型及意义,标记出下列知识点:1、后代与之间以及后代个体之间在的现象,叫做。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习探点一:变异的类型及意义探点二:遗传变异在2、由导致的,没有的改变,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不遗传的变异;由改变引起的,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3、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各种变异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强,变异被淘汰,使生物群体更周围环境,因此有利于物种的和。

二、合作探究:下列属可遗传的变异的是()A 小红暑假经常游泳,皮肤被晒黑B 动物园中的大熊猫比自然界环境中的大熊猫胖C 将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结出的是枳D 小云的父母有酒窝,而小云无酒窝探点二: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一、自主学习:自读教材,认同遗传变异在现实中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1.现在,你会观察到鸡的品种有很多,但它们的祖先都是同一种野生原鸡2.原鸡能成为现在种类繁多的良种鸡,原因是:①在不同的_条件下,原鸡产生了很多_,②人们根据各自爱好,对具有_的鸡进行了_3.现在的鸡与其祖先野生原鸡相比较,总有或多或少实践中的应用三、精讲点拨变异的类型及意义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的相似性,这种现象叫做_4.现在的鸡不管有多少个品种,品种之间却总有差异,这种现象叫做_,所以我们不难发现_现象是相对的,_现象是绝对的。

【归纳整理】作业设计【拓展提升】1.现有部分优良品种的大豆,试设计一个简单试验,探究其结实状况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认识环境作用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生物的变异》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有关遗传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后面基因组计划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了解了遗传的一些知识后,来了解有关生物变异的一些知识。

本节课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但是好在和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贴近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尽量直观,从学生自身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简单易懂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作用能力目标:通过有关变异和变异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感悟生命的独特,形成热爱生命的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变异和变异的类型教学难点: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作用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在生物变异类型的基础上对生物变异的应用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2.多媒体辅助法:将有关变异的类型利用图片形式展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3.小组合作法: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关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自主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区别,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的基本方式,融合讲授法、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实现生生互动,学习新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知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谚语导入,激发兴趣师:生活中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描述的是哪种生物现象?(遗传)同样还有这样一句“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的现象又叫什么?(变异)从而引出本节课。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版济南版
题,再由组长主持,“各抒己见法”讨论、记录答 案,并推选一位展讲代表。 (各组准备3分钟,展讲不超过3分钟)
1、2组 任务一:变异的概念及类型。
探究活动一:变异的类型和意 义
3、4组
任务二:观察玉米果实
1.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研读课本107-108页,先独立
思考任务单上的问题,再由组
长主持,“各抒己见法”讨论、 记录答案,并推选展讲代表。
2.诱变育种
2.诱变育种—化学诱变
幼苗 2n
秋水仙素处理
平常食用的西 瓜
பைடு நூலகம்无籽西瓜
探究活动二:生物变异的应用——育种
资料二: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 际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
最具影响力成就,实现中国超级水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 900公斤的三期目标。2013年,他启动了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 目标,计划到2020年前实现目标。
1.杂交育种
生物的变异
哈士奇
藏獒
牧羊犬
京吧犬
吉娃娃
狗是早期 人类从灰 狼驯化而 来,现在 世界上已 有犬种 1400余种.
黄乔伊
赛佛莲
红边白莲
红睡莲
蓝睡莲
莲在我国 的栽培历 史已有 2000多年, 有记录者 有700余种。
大明湖荷花园
探究活动一: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1.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研读课本107-108页,先独立思考任务单上的问
5、6组 任务三:观察太空椒果实
(各组准备3分钟,讲解不超 过3分钟)
7、8组 任务四:观察蒜黄、蒜苗
变异现象普遍存在
变异现象普遍存在
四姐妹
一家四口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生物的变异》PPT教学课件

《生物的变异》PPT教学课件

栽培
有益变异 有害变异 没有变异
新品种
(1)“黑农五号”大豆
黑龙江农科院用辐 射方法处理大豆,培育成“ 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含油 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5% ,大豆产量提高了16%。
(2)青霉菌高产菌株的选育
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 青霉菌只能产生青霉素20单位/mL。 后来人们对青霉菌多次进行X射线、 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成了 青霉素高产菌株,目前青霉素的产量 已达到50000~60000单位/mL。
(1)材料中涉及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______矮__秆__和__高__秆__、__抗__锈__病__和__不__抗__锈__病_;性状 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____遗__传___;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 病类型,这种现象叫做___变__异____。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 ____杂__交___育种,而后者是____诱__变___育种。
A.“杂交”的后代常常具有比亲代更优良的性状,这在科学上被称为“杂交优势” B.“竹稻”米饭不易变质发馊,说明它能较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竹稻”的培育属于无性生殖 பைடு நூலகம்.“竹稻”吸收土壤中钾元素的能力应该较强
6.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⑤主要指亲代与子代的差异
C)
A. ①②④⑤ C. ①③
B.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 )但抗锈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 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 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 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 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大 大降低。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生物的变异课件(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生物的变异课件(新版)济南版
普通甜菜 (2n)
化学药剂
高糖甜菜 (4n)
通过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培育出的新品种
观察一种变异现象 ——瓜子大小的变异
• 质量性状: • 同一性状的差异不存在连续性变化,
界限分明,容易区分。可以用文字描述。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兔的白毛和黑毛 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水稻的粳、糯 血型
数量性状: 同一性状的差异呈连续状态,界限不清楚,
不易分类。要用数字表示。
人的身高; 棉花的纤维长度; 奶牛的泌乳量
长度 5-7 8-
(毫 米)
10
个数
11- 14- 17- 20- 23- 26- 29- 3213 16 19 22 25 28 31 33
• 4.绘制曲线 • (1)互相参考对方的数据。 • (2)将两种瓜子在一个图中表示出来。 • (3)以果实的长度为x轴,样品的个数为y

(4)可以画成折线图、直方图等。
二、变异的特点
1、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达尔文记载的安 康羊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
2、变异是不定向的 绝大多数变异对生物来说是不利的;少数是
有利的,还有一些既无害也无利。 3、变异可分为两类
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
不可遗传变异: 环境条件
三、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实例1:良种选育
姐妹俩
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观察一种变异现象
观察实验材料,两个品种的瓜子有哪些差异?
瓜子底色有黑白之分,瓜子有大小之分 同一个品种瓜子的大小有没有差异?
瓜子颜色的区分和瓜子大小的区分哪个容易?为什么?

生物的变异 课件(15张PPT)

生物的变异 课件(15张PPT)

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A、变异现象 B、繁殖现象 C、遗传现象 D、进化现象 2、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变黑 3、判断下列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还是不遗传的变异 a、玉米粒有黄粒、白粒和红粒( ) b、2、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 c、3、种在肥沃土壤中的水稻颗粒饱满( ) d、4、人种的皮肤有白色、黄色、黑色之分( ) e、5、白种人在热带生活两年,皮肤变黑( )
3、航天育种
太空椒
4、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量加倍,产生新品种。
遗传与变异的联系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 遗传只能是简单的复制。没有遗传,变 异就不能积累,变异失去意义,生物也 不能进化。
小结
一、变异的类型 二、变异的意义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对生物个体: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对生物物种: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不同品种的菊花
பைடு நூலகம்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
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
授课教师:吴慧萍
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图片都反映了生物的变异
什么叫“生物的变异”?
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 间存在的差异现象。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变异的 现象?
小结: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下列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 ) A、一对夫妇中,丈夫对红绿色不能识别 B、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C、一对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后被诊断有先天愚型 D、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女儿是单眼皮 2、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 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3、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的肉质较佳的进行繁殖 4、同卵双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5、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由 引起的( ) A、个体生长很快 B、个体发育很好 C、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章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课件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章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课件 济南版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不同品种或 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可能 发生变化,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 高的奶牛选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 出现变异,再次选择繁育,经过数代, 就会有高产奶牛,并且保持高产奶量。
通过杂交,抗倒 伏基因和高产基 因组合到一起






杂 交



稻 之

三、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发生改变而培育的新品种
太空 失重 射线 育种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二、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1、不遗传的变异— —
仅由环境因素引起,没有 遗传物质的改变。例如: 断了尾巴的老鼠,温室里 的韭黄。
2、可遗传的变异——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 起的。例如:人类的白
化病就是由于基因的改
变引起的。
不遗传的变异
表现型

基因型 (内因)+来自环境条件 (外因)诱因
可遗传的变异 三个来源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石桥子初中康廷荣
导入新课:
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俗话说:“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一串葡萄上的每个葡萄也不完全一样,这些现象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区别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辨析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变异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辩证的观点看变异,通过学习遗传育种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产生影响
重点与难点:变异的概念和原因,变异种类的区分,变异的应用
温故知新:1.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
2.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3.一对双眼皮的夫妇能否生下一个单眼皮的孩子?
自主学习:
导学问题一:变异有哪些原因和类型?
认真阅读课本P87—88,完成以下填空。

生物学上把与之间以及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

(一)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1.引起变异的因素:有些变异是由于导致的,有些变异是由于的改变引起的。

2.变异的类型:
(1)根据引起变异的因素变异的类型分两种,一种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

一种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

(2)可遗传的变异产生的几种原因: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加倍或减半)
(3)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个体的生存,变异又分成两类,有的变异于自身的生存,这种变异称为有利变异;有的变异于自身的生存,这种变异称为有害变异。

(4)变异的意义: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和,因为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和,不利的变异会被,使得生物群体更加。

导学问题二:利用“遗传变异”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认真阅读课本P88—89,完成以下填空。

二、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
和,对其产生的变异进行逐代挑选,培育出优良品种。

如图所示:高产奶牛的培育过程,其培育过程是可遗传的变异不断积累的结果。

(2)如图所示: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的产生过程。

这是可遗传的变异重新组合的结果。

例如水稻新品种——矮脚南特就是广东农民育种专家在高秆水稻田
中,发现了两株。

经过选育、繁殖培育成的。

(3)太空椒的产生是利用这一特殊环境诱导
普通甜椒的种子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的结果。

讨论交流:(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将以上问题逐一进行落实,答案不明确的小组内讨论交流。

(2)每个小组一次提出问题的机会,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有价值,同时看哪个小组能回答这些问题。

问题展示:请各小组选派自己的代表为大家讲解有关问题,在一个小组展示完毕后,由其他小组同学给以点评。

总结提升:
自我检测
1.小红的母亲有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肥胖;父亲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较瘦;小红无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正常。

请你从①有无耳垂 ②大拇指能不能向背侧弯曲 ③体型胖瘦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1)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

(2)母亲的大拇指向背侧弯曲,小红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

(3)能遗传的变异特征是 ,不能遗传的变异特征是 (填代号)。

2.一对双胞胎(同卵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其原因一般是(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C.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D.隐性基因发生了变化
3.下列几项中对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
4. 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 )。

A. 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B. 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
C. 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 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
5.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
A. 两个品种杂交
B. 基因变化
C. 染色体发生变化
D. 环境影响
6.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 )。

A. 都是有利的
B. 都是有害的
C. 能遗传给后代
D. 不能遗传给后代
7. 不属于变异的是 ( )。

A. 同一株花生上结出大小不等的果实
B. 克隆羊多莉与其生母表现不同性状
C. 扦插繁殖的白月季仍然开出白花
D. 饱满种子种下去却结出干瘪种子
8. 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 ( )。

A. 有利、不遗传的变异
B. 不利、不遗传的变异
C. 有利、可遗传的变异
D. 不利、可遗传的变异
9. 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

A. 人类的血友病
B. 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C. 玉米的白化苗
D. 高杆水稻
二、 非选择题北京培育出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千克。

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千克左右。

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千克左右。

从甘蓝的引进过程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变异
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举例
说课:第四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环节一:导课。

本节课是通过列举生物变异的典型例子和谚语导入新课的,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对生物的变异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环节二:归纳、举例、理解、拓展变异概念。

引导学生根据典型例子和谚语体现出来的变异的特点总结归纳变异的概念,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概念,使学生明确变异包括后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和后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两个方面,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列举“人、植物、动物”的各种变异现象从而理解变异的概念。

使学生自然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差异都是变异不断积累的结果,这是对变异更深层次的认识。

环节三:了解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容易归纳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类,通过区分课本四例变异理解可遗传的变异是内在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本质变化,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外在环境因素引起的外在变化。

关于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区分要注意学生的易错点:将区分依据“是否对自身有利”误解为“是否对人类有利”。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环节四:遗传变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主要从育种方面使学生认识到遗传变异知识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利用航天技术育种将对未来农业产生更大的影响。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列举的遗传育种的实例,很容易形成“渴望成为育种专家的情感”。

环节五:课后作业。

搜集资料是一种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的习惯,这对开拓视野非常重要。

总之,这节课的总体思路就是以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以各种实例帮助学生对各知识点加深理解,将课本内容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挖掘各知识点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巧妙运用遗传育种知识培养学生形成热爱生物科技的美好情感,甚至对他们未来的择业产生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