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全世界7级以上地震
2000-2012全球七级以上地震

7.2 拉特群岛
2003/5/26 17:24:26
7 日本本州近海
2003/5/27 3:23:28
7 哈马黑拉岛以北地区
2003/6/20 21:30:42
7 中智利海岸
2003/6/23 2003/7/16 2003/8/4 2003/8/21 2003/9/22 2003/9/26 2003/9/26 2003/9/27 2003/10/1 2003/10/31 2003/11/17 2003/12/6 2003/12/26 2004/2/7 2004/6/28 2004/9/5 2004/9/5 2004/9/6 2004/10/8 2004/10/9 2004/11/11 2004/11/15 2004/11/22 2004/11/26 2004/11/28 2004/12/14 2004/12/23 2004/12/26 2004/12/26 2004/12/26 2005/1/1 2005/1/19 2005/2/26 2005/3/20 2005/3/28 2005/3/28 2005/4/10 2005/5/14 2005/5/19 2005/6/15 2005/7/5 2005/7/24 2005/8/16 2005/10/8 2005/11/14 2005/12/5 2006/1/2 2006/1/4 2006/2/22 2006/4/20
8 7.2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 34 7.2 洛亚蒂群岛东南[新喀里多尼亚] 10 7.7 所罗门群岛 10 7.9 所罗门群岛 42 7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 39 8.2 秘鲁沿岸近海 32 7.2 圣克鲁斯群岛[所罗门群岛] 31 7.1 巴拿马以南 15 8.2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 25 8.6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 10 7.7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 13 7.4 新西兰奥克兰群岛地区 20 7.1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南 60 7.9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26 7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33 7.3 中大西洋海岭 33 7.7 印尼苏门答腊 33 7.6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地区 33 7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地区 33 7.3 新疆于田县 96 7.3 洛亚尔提群岛 15 7.1 麦夸里岛地区 33 7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33 7.1 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 14 8 四川汶川县 10 7 日本本州东部 610 7.6 鄂霍次克海 33 7.3 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 30 7.1 日本北海道地区 33 7.2 克马德克群岛 33 7.1 汤加地区 33 7.1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 520 7.2 鄂霍次克海 30 7 克马德克群岛地区 33 7.5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群岛北部 33 7.7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群岛北部 30 7.3 千岛群岛地区 30 7.2 塔劳群岛
我国地震现状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地震现状分析及处理方法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就是地面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
强烈地震,会造成地面破坏和建筑物倒塌。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小,人感觉不到。
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5级以上地震近千次,7级以上地震约18次,8级以上地震1~2次。
我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具有地震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等特点。
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0%以上,1920年的海原8.5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7.8级地震,都曾使罹难人数超过20万,是名副其实的灾害之首。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又发生7.8级强震,再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地震难以避免,但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它、了解它,掌握科学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正确的应对方法,就可增强应对灾害的信心,提高抗震救灾能力,有效减轻地震伤害和损失。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做得更理智,处理的更加得当,让地震之后的损失降到最低.首先,我国的地震现状如下:1.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严重,.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2.我国的地震带分布于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和自治区。
其他省(区)虽然也有地震发生,但数量比较少,强度也不大。
3.我国地震的主要特点是分布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1、地震分布范围广:据1990年编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七度区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近三分之一。
2、地震频度高:据统计,1900年至1988年发生大于、等于8级地震9次;7.0-7.9级地震94次;6.0-6.9级地震446次;4.75级以上地震3700余次。
3、地震强度大:1900年以来,全球发生1200余次7级以大地震,我国有100余次,约占1/10;全世界发生3次8.5级以上特大地震,有两次发生在我国。
世界百年大地震一览

近年世界大地震一览1、2011年2月新西兰发生6.3级地震。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受损,城市遭受重创。
2、2010年4月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
3、2010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802人死亡,近20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
4、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
海地政府统计的数据显示,海地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48多万人流离失所,370多万人受灾。
5、2009年5月洪都拉斯里氏7.1级地震。
2009年5月28日,洪都拉斯北部海域发生7.1级地震,8人死亡,数千房屋倒塌,近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亿美元。
6、2009年4月意大利发生5.8级地震。
2009年4月6日,意大利罗马以东拉奎拉发生5.8级地震,近300人死亡,约6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严重。
7、2008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强震。
2008年10月5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吉中边境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至少72人死亡。
8、2008年10月巴基斯坦连续两次强震。
2008年10月29日,巴基斯坦奎达市附近连续两次地震,第一次震级5.0级,第二次6.5级,300人死亡,3.56万人受伤。
9、2008年5月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截至当年9月25日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10、2007年7月日本中部发生6.9级地震。
2007年7月16日,日本中部地区发生里氏6.9级地震,造成新潟、长野、富山三县9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11、2007年4月所罗门群岛8级地震。
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至少两个村落严重受灾,近20人死亡,多人失踪。
12、2007年3月日本石川县7.1级地震。
从地震频发看地球物理学研究地震的重点

Vo . N O 2 3
S IN C E CE
F N A S
教 育教 学 3
从地 震频 发看地球物理 学研 究地震 的重 点
沈
( 中国地 质 大 学
超
武汉 407 ) 3 04
湖北
摘 要 : 震 是 一 种 不 以人 的 意 志 为转 移 的 自然 现 象 , 地 它既 是 对 人 类 生 存 现 状 的 一种 破 坏 . 同时 也 是 造 就地 球 的存 在 和 发 育的 巨大 能量 。 就世 界 范 围来说 , 地震 预 报 仍 处 于 经验 性 的 探 索 阶段 , 体水 平 不 高。 地震 预 测 面 临 的 困难 既 是 挑 战 , 是机 遇 。 总 也
类 生 存 现 状 的一 种 破 坏 ,同 时也 是 造 就 地球 的存 在 和 发育 的 巨 大 能 量 。 震 是 在 地 下 释放 能量 的 过 程 , 般 以震 级 表 示 。 级 地 一 震 7级 的地 震 , 于 比较 大 的 地 震 . 放 能 量 已经 非 常 大 。 山地 属 释 唐 震是 7 . 。地 震 要 产 生破 坏 , 震 源 深 度非 常有 关 。一般 像 东 8级 和
的理 解 , 的 就是 固体 地 球 物理 学 。其 中 , 震 学 是地 球 物 理 学 指 地
研 究 的 重 点之 一 。
一
二
地 震 是 地球 运 动 的 自然 现 象 地 震 是 一 种不 以人 的 意 志 为转 移 的 自然 现象 ,它 既 是 对人
地 球 运动 十 分 活跃 . 世界 地 震 频 发 全
21 0 0年 4月 1 日 7时 4 4 9分 , 海 省 玉 树 藏 族 自治 州 玉 树 青 县 f 纬 3 ., 经 9 . 发 生 了 71 地 震 。从 地 质 构 造 上 看 , 北 31东 6 1 7 .级 玉 树 历 史上 曾多 次 发生 地 震 。 玉树 地 处 青 藏 高原 块 体 的中 部 , 板 该 块 的 地质 活动 较 为强 烈 , 中强 度 以 上的地 震 在 历史 上 持 续 不 断 , 因 此 玉树 地 震 不是 一 个 偶 然 的现 象 。台 湾 、 海今 天相 继 地 震 , 青 虽 然 属于 不 同 板块 , 是反 映 了 全球 地 震 活 动 进入 高 活 跃 期 。 但 从 20 0 9年 7月 1 5日至 今 的 9个 月 以来 ,全 球 发 生 7级 以 上 地震 共 2 4次 , 均 每 月 26次 ; 比 2 平 . 相 0世 纪 百 年 每 年 1 9次 , 月 每 1 . 的平 均 记 录 高 m不 少 。 77 以 上地 震 的 百年 平 均值 是 6次 而 .级
人和地球或来自黑洞

人和地
这 与两 国 房 屋 的 抗 震 性 能有 很 大 关 系 。智 利 与 墨 西 哥 同
射源 而 进入 天 文学 家 的视 野 。物 质 被吸 入黑
口 冯
卫
属地震 频发 国 ,而且历 史上都发 生过多 次 8级 以上的地
震 ,政 府 与 民众 的抗 震 意 识 都 很 强 。 智 利 政 府 曾要 求 所 有 新 建 房 屋 都 能 抗 9级 地 震 。 虽 然 本 文 开 头 提 到 的 “ 州 地 震 ”后 来 被 证 实 是 谣 加
的 家庭 应 急 计 划 , 是 很 有 必 要 的 。 也
用 贝腾豪 森 的话来 说 , 地震谣 言很可怕 ,但 是做好 “
防备将 可以帮 助你应对下 一次大 地震 。”
( 自《 界 新 闻报 》 摘 世 )
研 究 人 员计 划 在其 他 类 星体 周 围 寻找 尘 埃 的踪影 以进 一 步证 明他们 的发现 。他 们表 示, 也有可能类星体并不是早期宇宙中唯一的 尘埃 来 源 类 可能 就是 一坯 土 i 过 这拯 土 人 不 却最终 演绎 出 了一段 激 荡人心 的历史 。
。 曩 _
 ̄ CN URo6 IED LE1 鬻 E  ̄ o NA C 2l
勘 察 研 究 所 地 震 学 家 理 查 德 - 基 特 的 话 说 , 来 大 地 震 勒 近 频 发 , 可 能 是 媒 体 炒 作 的 结 果 ,从 统 计 学 上 来 看 并 没 很 “
现 代太 空 尘 埃 由 10亿 年 前 形成 的 恒 星 0
喷发而来 ,但 这些 恒星在 4 5亿年 前太 阳 系形 成 时都还 太年 轻 , 因此 不 可能产生 如此 多的 尘
物 、水 和 其 他 能 够 保 证 一 家 人 至 少 7 2小 时 生 存 的 必 需
世界前十一大最强烈的地震

世界前十一大最强烈的地震1 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级(又有报为9.5级)。
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
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此次地震为历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2、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8.8级。
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
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2(并列)、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
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
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2(并列)、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里氏8.8级。
5、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8.7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
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5、(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8.7级,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
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5、(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8.7级。
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8、(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
8、(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
地震引发高达1 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10、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5级。
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
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10、(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22536981_蠕滑断裂带岩石组成和构造特征分析:以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为例

1000 0569/2020/036(10) 3209 24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10 16蠕滑断裂带岩石组成和构造特征分析:以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为例何祥丽1,2 李海兵2,3 王焕2,3 张蕾2,3 孙知明4 司家亮2,3HEXiangLi1,2,LIHaiBing2,3 ,WANGHuan2,3,ZHANGLei2,3,SUNZhiMing4andSIJiaLiang2,31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北京 100085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 511458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1 NationalInstituteofNaturalHazards,MinistryofEmergencyManagementofChina,Beijing100085,China2 MNRKeyLaboratoryofDeep EarthDynamics,InstituteofGeology,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3 SouthernMarineScienceandEngineeringGuangdongLaboratory(Guangzhou),Guangzhou511458,China4 MNRKeyLaboratoryofPaleomagnetismandTectonicReconstruction,InstituteofGeomechanic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2020 05 20收稿,2020 08 28改回HeXL,LiHB,WangH,ZhangL,SunZMandSiJL 2020 Rockcompositionand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creep slipfaultzone:Acaseof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intheLongmenShan,China ActaPetrologicaSinica,36(10):3209-3224,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10 16Abstract Thefaultcreepcancontinuouslyreleasepartofthetectonicstress,butitmaystillcausemajorgeologicaldisastersandevenlargeearthquakes Faultrockisthedirectproductoffaulting Itsmaterialcompositionsandinternalstructurescanprovidethekeyinformationtorevealtheslipmechanismofthefaultzone 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oftheLongmenShanrupturedduringthe2008Mw7 9Wenchuanearthquake,whichhasthecreep slipbehavior,isthebestcasetoexplorethecreep slipmechanismwithincontinents Thisstudyfocusesonfaultrocksof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inthesurfacetrenchanddeepboreholebyclasticstatistics,X raypowderdiffractionmineralanalysis,andobservationsofopticalmicroscopeand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 Theresultsshowthatthecalstcontentandparticlesizesofthefaultgougearesmallerthanthoseofthefaultbreccia,andtheclaymineralcontentofthefaultgougeevenismorethan50% Additionally,thefaultrockscommonlydevelopmanykindsofpressuresolutionstructuressuchasfabricofclay clastaggregates,trailingstructureandanalogousS Cfabric Basedoncomprehensiveanalysis,werevealthatthematerialswithlowfriction,grainslipping,andpressuresolutionplayimportantrolesoncreepingdeformationof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andthethreefactorscomplementeachother Therefore,itisbelievedthatthecreepprocessof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ismainlycausedbythepressuredissolutionandthefriction grainslippingmechanismtogether ThisunderstandingcanbetterunderstandtheearthquakecycleandprovideascientificbasisforregionalearthquakepreventionandmitigationKeywords Faultrock;Materialcomposition;Structuraldeformation;Creepmechanism;Guanxian Anxianfaultzone摘 要 断裂蠕滑可以连续释放部分构造应力,但仍可能造成重大的地质灾害,甚至具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
别迷信“2012”,“2012”只是个传说

导刊:美国 地质调查局和南加 州大 学地震研究中心的专家于2008年4月联合 发布了一份地震预测报告。 报告指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未来30年内发生能造 成大面积破坏的强地震的可能性为99%, 现在地震频发是不是证实这 样一个预测
附表:世界M≥7.0级地震统计表
年
月
日
时
分
20 10
01
04
06
36
20 10
01
13
05
53
20 10
02
27
04
31
20 10
02
27
14
34
20 100306 Nhomakorabea00
06
2010
03
11
22
39
2010
03
11
22
55
经度
纬度
震级
157.30 -8.90
7.2
-72.50 18.5
7.3
128.60 25.90
张:智利地震和27日凌晨发生的海地
地震分别处在太平洋板块的 西边界及附 近,这些现象说明了太平洋 板块的运动 开始增强。一般来说,地震 活动作为地 球构造运动的一种方式,某 个时间段较 活跃,或某个时间段较少, 都是可以理 解的现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肖:从 地壳结构上分析,智 利地震 与海地地震没有什么关联。 智利大地震 因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到南 美大陆板块 之上所致。海地地震的力源 也来自太平 洋板块的向东运动,因此, 海地地震、 智利地震都与太平洋板块向 东运动加强 有关,即环太平洋沿岸地震 带的地震事 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北京时间2011-01-01 17:56 在阿根廷(南纬26.8,西经63.2) 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560.0公里。
北京时间2011-01-03 04:20 在智利中部(南纬38.2,西经73.3) 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0.0公里。
北京时间2011-01-14 00:16洛亚尔提群岛地区(南纬20.6,东经168.6) 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
2011年1月19日4时23分,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84公里。
2011年03月09日 10:45:16 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011年03月11日 13:46:21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2011年03月11日 14:25:52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
2011年03月24日 21:55:13 缅甸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20 千米。
2010年1月04日06时36分所罗门群岛(南纬8.9,东经157.3) 7.2级 1日望,2日近地潮,5日赤纬角最小,最慢1月13日05时53分海地地区(北纬18.5,西经72.5) 7.3级 15日朔,12日赤纬角最大,最快2月27日04时31分琉球群岛(北纬25.9,东经128.6) 7.2级。
28日近地潮,1日望和赤纬角最小,最慢2月27日14时34分智利(南纬35.8,西经72.7) 8.8级,28日近地潮,1日望和赤纬角最小,最慢3月06日00时06分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南纬4.0,东经100.8) 7.1级,7日下弦,8日赤纬角最大,快3月11日22时55分智利(南纬34.2,西经71.8) 7.1级。
12日远地潮,15日赤纬角最小,慢3月11日22时39分智利(南纬34.2,西经72.0) 7.2级。
12日远地潮,15日赤纬角最小,慢4月05日06时40分墨西哥(北纬32.3度;西经115.1度) 7.1级. 6日下弦,4日赤纬角最大,快4月07日06时15分苏门答腊北部(北纬2.4,东经97.1) 7.8级。
6日下弦,4日赤纬角最大,快4月11日17时40分所罗门群岛(南纬10.9,东经161.3) 7.0级。
12日赤纬角最小,慢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 7.1级。
14日朔,较慢5月09日13时59分苏门答腊北部(北纬3.7,东经95.9) 7.4级。
7日远地潮,9日赤纬角最小,慢5月28日01时14分瓦努阿图(南纬13.7,东经166.5) 7.0级。
28日望,29日赤纬角最大,最快6月13日03时26分尼科巴群岛(北纬7.7,东经91.9) 7.6级。
12日朔,12日赤纬角最大,最快6月16日11时16分印度尼西亚(南纬2.1,东经136.5) 7.0级。
15日远地潮,快6月26日13时30分所罗门群岛(南纬10.6,东经161.4) 7.0级。
26日望和赤纬角最大,最快7月18日21时35分新不列颠地区(南纬6.0,东经150.5) 7.0级。
18日上弦,16日赤纬角最小,慢7月18日21时04分新不列颠地区(南纬6.1,东经150.6) 7.2级。
18日上弦,16日赤纬角最小,慢7月24日06时51分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北纬6.5,东经123.6) 7.2级。
26日望,22日赤纬角最大,最快7月24日07时15分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北纬6.7,东经123.2) 7.1级。
26日望,22日赤纬角最大,最快8月10日13时23分瓦努阿图(南纬17.5,东经168.0) 7.4级。
10日朔,11日近地潮,12日赤纬角最小,最慢8月14日05时19分马里亚纳群岛(北纬12.5,东经141.6) 7.0级。
12日赤纬角最小,慢9月04日00时35分新西兰 (南纬43.2东经172.4) 7.2级。
2日下弦和赤纬角最大,较快北京时间2010-12-22 01:19 在小笠原群岛地区(北纬27.0,东经143.7) 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公里。
北京时间2010-12-25 21:16 在瓦努阿图(南纬19.7,东经168.0) 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公里。
2009年2009-11-***:44 7-17.1 178.5 540斐济群岛地区2009-10-24 22:407.1 -6.1 130.4 140班达海2009-10-8 16:28 7 -13.2 166.1 33瓦努阿图2009-10-8 6:18 7.2 -13.6 164.5 33瓦努阿图2009-10-8 6:03 7.7 -13 166.3 33瓦努阿图2009-9-30 18:16 7.7 -0.8 99.8 60印尼苏门答腊南部2009-9-30 1:48 8 -15.5 -172.233萨摩亚群岛地区2009-9-2 15:55 7.3 -7.8 107.3 60印度尼西亚爪哇岛2009-8-16 15:38 7 -1.5 99.5 50印尼苏门答腊南部2009-8-11 3:55 7.5 -14.1 92.9 33安达曼群岛2009-8-***:56 7.2-33.1 138.2 320日本本州以南地区2009-8-4 1:59 7.1 -29.3 -112.910加利福尼亚湾2009-7-15 17:22 7.8 -45.7 166.4 33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远海2009-5-28 16:24 7 -16.8 -86.2 15加勒比海2009-2-19 5:53 7.3 -27.3 -176.333克马德克群岛地区2009-2-12 1:34 7.2 -3.9 126.6 30塔劳群岛2009-1-16 1:49 7.3 -46.8 155.3 30千岛群岛地区2009-1-4 6:33 7.5 -0.7 133.5 33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群岛北部2009-1-4 3:43 7.7 -0.7 132.8 33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群岛北部20081 2008-12-9 14:247 -31 -176.8999930克马德克群岛地区2 2008-11-24 17:027.254.2 154.3 520鄂霍次克海3 2008-11-17 1:02 7.1 1.3 122.1 33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4 2008-10-19 13:107.1-21.7-173.8 33汤加地区5 2008-9-29 23:197.2-29.7-177.8 33克马德克群岛6 2008-9-11 8:20 7.141.8 144 30日本北海道地区7 2008-7-19 10:397.337.5 142.3 33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8 2008-7-5 10:127.653.9 153.10001 610鄂霍次克海9 2008-6-14 7:43 7 39.1 140.8 10日本本州东部10 2008-5-12 14:288 31 103.4 14四川汶川县11 2008-5-8 0:45 7.136.1 141.60001 33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12 2008-5-2 9:33 7 52 -177.6000133安德烈亚诺夫群岛13 2008-5-2 9:33 7 51.95-177.55 15安德烈亚诺夫群岛14 2008-4-12 8:30 7.1-55.6158.39999 15麦夸里岛地区15 2008-4-9 20:467.3-20.2168.8 96洛亚尔提群岛16 2008-3-21 6:33 7.335.6 81.6 33 XINJIANG于田县17 2008-2-26 5:02 7 -2.2 99.8 33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地区18 2008-2-25 16:367.6-2.4 100 33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地区19 2008-2-20 16:087.7 2.8 96 33印尼苏门答腊20 2008-2-8 17:387.310.7 -41.9 33中大西洋海岭2007年1 2007-11-15 15:05 7 -23.61 -70.82 26智利北部沿岸近海2 2007-11-14 15:40 7.9-22.03 -70.2 60智利北部沿岸近海3 2007-10-24 21:02 7.1 -4.61 100.94 20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南4 2007-9-30 5:23 7.4-49.64163.3613新西兰奥克兰群岛5 2007-9-13 3:35 7.7 -2.57 99.49 10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6 2007-9-12 23:488.2 -2.85 100.67 15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7 2007-9-12 11:108.6 -4.9 101.41 25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8 2007-9-10 1:497.1 3 -78 31巴拿马以南92007-9-2 1:057.2-11.1966.2132圣克鲁斯群岛10 2007-8-15 23:40 8.2 -13.4 -76.6 39秘鲁沿岸近海11 2007-7-16 1:13 7 37.42138.91 42日本本州西岸近海12 2007-4-1 20:47 7.7 -7.8 156.56 10所罗门群岛13 2007-4-1 20:39 7.9 -8.5 157 10所罗门群岛14 2007-3-25 0:41 7.2 37.14 137.47 8日本本州西岸近海15 2007-3-25 0:39 7.2 -21.28170.31 34洛亚蒂群岛东南16 2007-1-21 11:277.5 0.23 126.77 22印尼马鲁古海北部17 2007-1-13 4:23 8.1 46.29 153.8 10千岛群岛2006-12-26 12:34 7.1 21.87 120.73 10中国台湾地区2006-12-26 12:34 7.1 21.87 120.73 10中国台湾地区2006-12-26 12:26 7.4 21.86 120.6 10中国台湾地区2006-12-26 12:26 7.4 21.86 120.6 10中国台湾地区2006-11-15 11:14 8 46.69 153.27 9千岛群岛2006-7-17 8:19 7.4 -9.3 107.4 34印尼爪哇岛以南2006-5-22 11:11 7.5 60.77 166.22 17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2006-5-16 15:28 7.3 -0.1 97.04 22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南2006-5-3 15:26 7.9 -19.76 -173.72 54汤加群岛2006-4-29 16:58 7.4 60.54 167.26 4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2006-4-20 23:24 8.3 60.97 167.48 32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2006-2-22 22:19 7.6 -20.87 33.1 22莫桑比克2006-1-4 8:32 7.1 28.54 -111.76 12加利福尼亚湾[墨西哥] 2006-1-2 6:10 7.5 -60.9 -21.6 10南桑威奇群岛以东[大西洋]2005年1 2005-12-5 12:19 7.1 -5.45 30.32 22坦噶尼喀湖地区2 2005-11-14 21:38 7.3 38.33 144.53 11日本本州东岸远海3 2005-10-8 3:50 7.9 34.42 73.66 26巴基斯坦4 2005-8-16 2:46 7.2 38.15 141.89 30日本本州东岸近海5 2005-7-24 15:42 7.6 7.83 92.19 19印度尼科巴群岛地区6 2005-7-5 1:52 7.2 1.54 97.23 33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7 2005-6-15 2:50 7.3 41.3 -126 10 null8 2005-5-19 1:54 7.3 2.03 97.1 27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9 2005-5-14 5:05 7 0.34 98.4 51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10 2005-4-10 10:29 7 -2.13 99.53 45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11 2005-3-28 16:38 7 1.13 97.5 34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12 2005-3-28 16:09 8.6 2.03 97.05 34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13 2005-3-20 1:53 7.3 33.7 130.38 21日本九州岛14 2005-2-26 12:56 7 2.93 95.62 33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西岸远海15 2005-1-19 6:11 7 34 141.62 37日本本州东岸远海16 2005-1-1 6:25 7.1 4.72 92.25 28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西岸远海1 2004-12-26 1:48 7.1 5.32 94.42 58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2 2004-12-26 1:25 7.2 5.47 94.23 31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32004-12-26 0:58 8.9 3.15 95.79 40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西岸远海4 2004-12-23 14:59 8 -49.3 161.3 10麦夸里岛以北[太平洋]5 2004-12-14 23:20 7.5 19 -81.4 10洪都拉斯以北6 2004-11-28 18:327 43.08 145.14 41日本北海道地区7 2004-11-26 2:25 7.1 -3.79 135.83 30印尼伊里安查亚省地区8 2004-11-22 20:26 7.2 -46.45 165.24 5新西兰南岛西岸远海9 2004-11-15 9:06 7.4 4.7 -77.5 15哥伦比亚西岸近海10 2004-11-11 21:26 7.3 -9.16 125.41 10帝汶岛地区11 2004-10-9 21:26 7.3 11.4 -86.7 35尼加拉瓜沿岸近海12 2004-10-8 8:27 7 -10.75 162.04 19所罗门群岛13 2004-9-6 12:42 7.2 -55.4 -29 10南桑威奇群岛地区[大西洋]14 2004-9-5 14:57 7.4 33.15 137.16 15日本本州南岸近海15 2004-9-5 10:07 7.3 33.02 136.94 35日本本州西部南岸近海16 2004-6-28 9:49 7.2 54.87 -134.83 11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17 2004-2-7 2:42 7.5 -3.88 135.31 11印尼伊里安查亚省地区2002年1 2002-11-3 22:12 8.1 63.5 -147.4 4美国阿拉斯加州中部2 2002-11-2 1:26 7.8 3.14 96.04 14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3 2002-10-23 11:27 7.3 63.54 -148.35 5美国阿拉斯加州中部4 2002-10-10 10:507.5 -1.92 134.6 22印尼伊里安查亚省地区5 2002-9-8 18:44 7.4 -3.64 143.86 13新几内亚北岸近海6 2002-6-27 5:50 7.3 -7 104.2 11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南7 2002-3-31 6:52 7.4 24.22 122.22 31中国台湾地区8 2002-3-26 3:45 7.1 23.37 124.13 31日本琉球群岛西南部9 2002-3-5 21:16 7.2 5.74 124.53 50菲律宾棉兰老岛10 2002-1-2 17:22 7.5 -17.54 168.34 27瓦努阿图群岛1 2001-12-23 22:52 7.1 -9.36 160.41 34所罗门群岛2 2001-12-18 4:02 7.5 23.92 122.95 27中国台湾地区3 2001-12-12 14:02 7.1 -42.8 124.7 10澳大利亚以南4 2001-11-14 9:26 8.2 35.92 90.53 11中国青海省5 2001-10-19 3:28 7.1 -4.54 124.3 60印尼班达海6 2001-10-12 15:02 7.1 12.94 145.21 35马里亚纳群岛以南7 2001-10-8 18:14 7 52.85 159.83 28堪察加东岸远海8 2001-8-21 6:52 7 -36.44 -179.14 30新西兰北岛以东9 2001-7-7 9:38 7.7 -17.5 -72.1 33秘鲁沿岸近海10 2001-6-26 4:18 7.2 -17.7 -71.6 24秘鲁沿岸近海11 2001-6-23 20:33 8.4 -16.3 -73.6 33秘鲁沿岸近海12 2001-2-24 7:23 7 0.89 126.46 66印尼马鲁古海北部13 2001-2-13 19:28 7.4 -4.7 102.6 36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14 2001-2-13 14:22 7 13.7 -88.9 10萨尔瓦多15 2001-1-26 3:16 8.1 23.48 70.45 10印度南部16 2001-1-16 13:25 7 -4.45 101.4 57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17 2001-1-13 17:33 8.2 13 -88.7 60萨尔瓦多18 2001-1-10 16:02 7.5 56.94 -153.81 22美国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岛地区19 2001-1-1 6:57 7 7.02 127.01 36菲律宾群岛地区2000年发震时刻震级(M)纬度经度(°)深度参考位置2000-12-67.4 39.7 54.9820土库曼斯坦2000-11-177.3-5.6152.625 9新不列颠岛地区2000-11-16 7.8 -5.07 153.52 3 新爱尔兰地区2000-11-16 7.7 -4 152.2 33新不列颠岛地区2000-10-6 7.2 35.35 133.43 29 日本本州西部2000-8-4 7.4 48.86 142.552俄罗斯萨哈林2000-6-21 7 64 -20.8 10 冰岛2000-6-18 8 -14.6 97.13 10 南印度洋2000-6-17 7 64.8 -19.73 13 冰岛2000-6-7 7.1 -5.13 101.92 48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南2000-6-4 7.9 -5.26 102.03 64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2000-5-4 7.3 -1.7 124.06 26 印尼马鲁古海南部2000-2-25 7 -19.14 174.13 28 瓦努阿图群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