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治疗痔疮的药物药理和药效研究的方法有许多不同的途径。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1.动物实验研究:在动物模型中,可以使用小鼠、大鼠或其他动物来模拟人体痔疮发病机制,然后给予候选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疾病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等指标,评估药物的疗效和药理作用。

2.细胞实验研究:细胞实验主要用于研究药物对痔疮相关细胞的影响,如炎症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

可以通过细胞培养技术,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等药理作用。

3.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评估药物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最直接的方法。

分为前期的临床前研究和后期的临床试验两个阶段。

临床前研究包括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以及药物安全性评价。

而临床试验则是通过对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观察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等。

临床研究可以直接评估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并提供临床使用的指导。

4.变性实验:痔疮药物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对病理组织进行实验研究。

其中,变性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观察药物对痔疮病变的变性作用。

通过对痔疮组织进行联合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药物对痔疮病变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病变组织的修复作用。

5.化学组分分析:对于民间常用的一些传统中药或草本植物,可以通过化学组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其药效和药理。

通过采用质谱、色谱等技术,可以确定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而评估其药理作用和药效。

综上所述,治疗痔疮的药物药理和药效研究方法包括动物实验研究、细胞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变性实验和化学组分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全面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痔疮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肛门闭锁动物模型制作步骤及方法

肛门闭锁动物模型制作步骤及方法

肛门闭锁动物模型制作步骤及方法(1)复制方法体重为200~220g雌性成年大鼠与雄性大鼠隔夜同笼饲养交配,于次日晨检查交配后雌鼠阴栓脱落情况并作阴道涂片,将发现阴栓日定为妊娠第1日,然后单笼饲养。

在妊娠10~12d时称重,将1%乙烯硫脲溶液按125mg/kg体重的剂量灌服孕鼠。

待母鼠妊娠满20d时,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剖腹取出子宫内胎仔,测量其身长及体重,观察并记录胎仔外观形状。

然后用生理盐水处死,将其躯干笔直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对胎仔整体正中矢状连续切片,光镜下观察。

即可发现有不同类型的肛门闭锁。

(2)模型特点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胎仔肛门直肠畸形率约为40%,且雄性胎仔畸形率高于雌性胎仔,发生畸形的胎仔主要为高位肛门闭锁,其肛提肌未出现明显的发育障碍。

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种类与乙烯硫脲的剂量、给药时间有关。

模型制作方法简便,造模时间短,耗费低廉,畸形特点与临床上胎儿自发性肛门闭锁相似。

(3)比较医学肛门直肠畸形为临床上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之一。

由于其病因复杂,在手术治疗及其预后方面目前仍存在许多难题。

本模型采用致畸形药物乙烯硫脲诱导孕大鼠,可使孕鼠子宫内的胎仔产生多种肛门直肠畸形。

乙烯硫脲导致孕鼠子宫内胎仔引起畸形并不是其直接毒性作用,而可能与其对胚胎发育中的某些组织器官在特定时间内的诱导作用有关,其致畸机制可能和他巴唑的抗甲状腺素样作用有关。

孕鼠子宫内胎鼠消化管的发育过程在妊娠后8~14d,由于妊娠中后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其消化管出现分化的关键时期。

在这期间内给孕鼠剂量的乙烯硫脲,可诱发胎鼠发生产生多种肛门直肠畸形。

本模型对临床上先天性肛门闭锁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开展多学科手术研究方面具有较为理想的实用价值。

肛瘘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肛瘘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肛瘘实验模型研究进展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之一。

肛瘘实验模型研究是目前治疗肛瘘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建立肛瘘实验模型,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肛瘘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依据。

下面我们将对肛瘘实验模型研究的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肛瘘实验模型的建立1. 建立动物模型肛瘘实验模型的建立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大鼠、小鼠和兔子等。

在选择动物模型时需要考虑动物的解剖结构、生物学特征和实验操作的可行性等因素。

通过手术方法在动物体内建立肛瘘模型,常用的方法包括切割模型、缝合模型和化学诱导模型等。

建立的肛瘘模型应能够正确反映肛瘘的病理变化,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建立细胞模型利用体外培养的细胞来建立肛瘘实验模型也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通过培养肛门周围的纤维组织细胞或肛门炎症相关的细胞,通过不同的实验处理方法来模拟肛瘘发生时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实验结果。

二、肛瘘研究的进展1. 病因研究通过肛瘘实验模型的建立,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肛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的研究表明,肛瘘的形成与肛门周围组织的感染、炎症和创伤等因素密切相关。

建立肛瘘实验模型可以模拟这些病因,研究肛瘘形成的相关分子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为探寻肛瘘的病因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基础。

2. 治疗方法研究通过肛瘘实验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前治疗肛瘘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内窥镜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但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并不相同。

建立肛瘘实验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治疗方法对肛瘘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3. 新药筛选和开发利用肛瘘实验模型进行药物的筛选和开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建立肛瘘实验模型,可以模拟不同药物对肛瘘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并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一.直肠黏膜损伤(或溃疡)试验二.角叉菜胶致大鼠肛周肿胀试验三.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渍疡试验四.耳部炎症(或称耳肿胀)试验五.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六.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试验七.小鼠镇痛试验八.止血试验九.大鼠塑料环肉芽肿试验十.止痒试验十一.抑菌试验十二.安全性及毒性试验十三.痔疮模型附录一.皮肤刺激试验及皮肤过敏试验(《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P164、166)附录二.痔疮的主要药效学研究(《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P1083)一.直肠黏膜损伤(或溃疡)试验1. 大鼠直肠黏膜急性损伤[1]全麻下,以3%的乙酸棉签经大鼠肛门置入直肠30s,制备240只SD大鼠(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40g)直肠损伤模型。

将240只SD大鼠(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40g)将240只sD大鼠(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40g)直肠损伤模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损后30min至7d应用复方角菜酸脂栓20mg·只-1·次-1,每日2次,置人栓剂后按压大鼠肛门使栓剂融化;对照组不用药。

用药后30min和24、72、120h每个时间段处死1组(30只)大鼠,在15倍放大镜下观察大鼠直肠大体形态变化,记录黏膜损伤分数:点线状出血、小红斑(﹤1mm),计为1分;片状出血、大红斑(≥1mm)计为3分;糜烂和溃疡计为5分。

所有标本经常规处理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并照相。

电镜标本也取新鲜组织立即固定于2.5%戊二醛溶液,锇酸溶液后固定,丙酮梯度脱水,Epon812包埋。

经半薄切片定位做超薄切片,醋酸铀及枸橼酸铅双染色,JEM 型透射电镜观察。

染色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 法),对所有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

采用7种分别针对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8(IL-8)、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缺氧诱导因子la(HIF-l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单克隆抗体(Santa Cruz公司)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痔疮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痔疮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10年10月第18卷第5期中国实验动物学报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 October ,2010Vol.18No.5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殝殝殝殝综述·进展痔疮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马宗国1,2,江南1,余梦瑶1,许晓燕1,曹定知1,罗霞1(1.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成都610041;2.泸州医学院药学院,泸州646000)【摘要】随着对痔疮新药药效评价的需求,痔疮模型的建立有了初步的发展。

目前,大鼠、小鼠、家兔、卷尾猴等动物已被成功的用于痔疮模型的建立。

所用方法主要有:巴豆油法、醋酸法、感染法、创伤法、静脉阻断法等,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和合理应用将有利于推动痔疮新药的研发,本文将现有痔疮模型创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痔疮;动物模型;巴豆油;醋酸;创伤;感染;静脉阻断【中图分类号】R266.5,R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47(2010)05-0446-05Doi :10.3969/j.issn.1005-4847.2010.05.20Progress in Research on Animal Models of HemorrhoidsMA Zong-guo 1,2,JIANG Nan 1,YU Meng-yao 1,XU Xiao-yan 1,CAO Ding-zhi 1,LUO Xia 1(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boratory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Sichu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41,China ;2.College of Pharmacy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作者简介]马宗国,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中药药效及毒理研究方向。

肛瘘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肛瘘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肛瘘实验模型研究进展肛瘘是指肛管与皮肤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导致粪便和脓液等排泄物从肛管直接排出体外。

肛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其进行实验模型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肛瘘实验模型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肛瘘的实验模型研究主要分为动物模型和离体模型两种。

动物模型主要包括大鼠、小鼠、兔子、猪等不同动物的模型。

大鼠模型是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能够较好地模拟人类的肛瘘形成过程。

研究发现,施行肛瘘手术后,大鼠会在数周内形成肛瘘,并呈现出与人类肛瘘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小鼠模型则被用于研究肛瘘发病机制,如细胞因子的表达和调控等。

兔子模型是一种较大的动物模型,适用于研究肛瘘手术的技术难度和治疗效果。

猪模型是一种体积较大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较复杂的肛瘘手术和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离体模型是将人体的肛管、直肠等组织分离出来进行实验研究。

离体肠管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离体模型,可通过孤立取得患者的人体组织,使研究更贴近肛瘘的真实情况。

在离体肠管模型中,可以模拟肛瘘形成的多种机制,如感染、损伤、炎症等,以及测试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肛瘘实验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建立肛瘘模型,可以揭示肛瘘的发病机制。

如一些研究发现,瘘管形成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调控密切相关,通过在模型中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肛瘘发生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模型研究,可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如一些研究利用实验模型比较了传统手术和新型治疗方法的疗效,发现新型治疗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少的并发症。

还有一些研究利用实验模型验证了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的有效性。

肛瘘实验模型的研究也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和开发。

通过在实验模型中测试不同药物的疗效,可以找到对肛瘘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并加快其上市和推广的进程。

肛瘘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对于揭示肛瘘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方法、验证新药和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辣椒素纳肛制备大鼠痔疮模型方法

辣椒素纳肛制备大鼠痔疮模型方法

辣椒素纳肛制备大鼠痔疮模型方法流程图:方法:(一)动物模型的建立:(1)实验动物的准备与饲养选择同系交配的纯种SD无菌雄性大鼠,5周龄,200g±10g,适应性饲养一周。

饲养条件参数温度16℃~29℃空气相对湿度 40%~70%噪音 60dB以下光线自然光线辅以人工光照食物同种饲料和饮用水自由进食(2)建立动物模型2.1纳肛试剂的配置各组大鼠在培养七天后无异常,即可开始配置相应的实验试剂。

巴豆油实验组试剂成分含量总计蒸馏水 1ml吡啶 4ml乙醚 5ml6%巴豆油乙醚溶液 10ml20ml辣椒素实验组试剂成分含量总计蒸馏水 1ml吡啶 4ml乙醚 5ml1%辣椒素乙醚溶液 10ml20ml基质对照组试剂成分含量总计蒸馏水 2ml吡啶 5ml乙醚 18ml25ml2.2各组大鼠的纳肛将生长健康的大鼠分成四个组,每组六只,性别对半,准备洁净的医用一次性棉签,准备蘸取试剂进行纳肛。

2.3对大鼠直肠末端及肛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纳肛8h后进行大鼠的病理组织切片。

(1)各组在末次给药后8h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麻醉(50mg /kg)后,将大鼠固定在手术板上,肛周备皮,常规消毒。

(2)剪开腹部及肛周皮肤,逐层剥离,暴露直肠,连肛周组织一并切除,将直肠末端及肛周组织切下,沿矢状面平均剖开。

(3)剪下的组织一半置于新鲜配置的中性、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过夜(4℃),用于制作直肠末端及肛周组织病理切片,用于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一半组织4℃生理盐水漂洗,滤纸吸干组织水分,即刻放入预先装有1ml0.1%RNA酶抑制剂焦碳酸二乙酯(Diethy pyrocarbonate,DEPC)的冻存管,然后迅速置于液氮中冷冻保存。

(二)HE染色以及结果的分析和评价:(1)HE染色1.组织处理1.1 脱水试剂名称及浓度所需时间70%酒精 30min75%酒精 30min80%酒精 60min85%酒精 60min90%酒精 60min95%酒精 120min无水乙醇 120min1.2 透明过程:二甲苯2次,每次90min。

通过醋酸诱导大鼠肛肠黏膜损伤建立痔病模型的效果评价

通过醋酸诱导大鼠肛肠黏膜损伤建立痔病模型的效果评价

通过醋酸诱导大鼠肛肠黏膜损伤建立痔病模型的效果评价*吴琳琳1,刘朝阳1,田茂生1,张明全1,赵娜1,高记华2△1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2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摘要]目的评价通过醋酸诱导大鼠肛肠黏膜损伤建立痔病模型的效果,探讨更符合人类病理改变的肛肠黏膜损伤模型的创建方法。

方法选取SPF 级SD 大鼠40只,按重量随机分成4组,分别标记为空白对照组(每天用蘸注射用水的棉签操作1次,共3天,于第7天处死)、单次造模组(用蘸10%醋酸溶液棉签操作1次,于第3天与D3组同一时间处死)、D3组(每天用蘸10%醋酸溶液的棉签操作1次,共3天,于第3天操作后6h 处死)、D7组(每天用蘸10%醋酸溶液的棉签操作1次,共3天,于第7天与空白对照组同一时间处死),每组各10只。

观察大鼠肛肠黏膜大体形态、肛肠系数、肛肠黏膜病理情况,评估肛肠黏膜损伤情况,从而评价不同造模方法的效果。

结果用10%醋酸溶液诱导大鼠肛肠黏膜损伤的造模方法可使大鼠产生和人类痔病相近的局部症状及和类似的肛肠黏膜损伤病理表现,其中D3组的造模效果最好。

结论用10%醋酸溶液连续操作3天诱导大鼠肛肠黏膜损伤的造模方法可以有效建立接近临床痔病真实表现的肛肠黏膜损伤模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研究痔病各种治疗方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痔;肛肠黏膜损伤;动物模型;10%醋酸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1.01.005*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20108)△通信作者,E-mail :********************Establishment of hemorrhoid model by acetic acid-induced anorectal mucosal inju⁃ry in ratsWu Linlin 1,Liu Zhaoyang 1,Tian Maosheng 1,Zhang Mingquan 1,Zhao Na 1,Gao Jihua 2△1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 050091,Hebei,China;2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 050011,Hebei,China[Abstract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anorectal mucosal injuries induced by acetic acid to establish hemorrhoid model in rats and the methods to establish anorectal mucosal injury model which is representative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hu⁃mans.Methods Based on the weight,40rats were randomize grouped into four groups,each group have 10rats:control group (received aqua pro injection for 3days,1time per day,were sacrificed on the 7th day),single induction group (received 10%acetic acid for,1time per day,were sacrificed on the 3th day at the same time with D3group),D3group (received 10%acetic acid for 3days,1time per day,were sacrificed on the 3th day 6h after operation),and D7groups (received 10%acetic acid for 3days,1time per day,were sacrificed on the 7th day at the same time with control group).Anorectal mucosa macrostruc⁃ture,anorectal coefficient,pathology,and the severity of injury were evaluated to apprais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deling meth⁃ods.Results Using 10%acetic acid-induced anorectal mucosal injury in rats of model establishment could result in local symp⁃toms similar to hemorrhoids in human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anorectal mucosal injuries.Conclusion Using 10%acetic ac⁃id for 3days is a simple and stable method with high success rates to establish anorectal mucosal injuries model similar to those hemorrhoids in humans.It can be used as a foundation for various research in hemorrhoids,including finding an effective treatment.[Keywords ]hemorrhoids,anorectal mucosal injury,animal model,10%acetic acid痔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肛肠疾病,常有“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等说法,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人口老龄化等的改变,痔病愈发成为人们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在急性发作期间可出现大量出血、嵌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疮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贺鹏程(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080911-2 班 080911011)摘要:痔疮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静脉壁的薄弱,失去了正常弹性,临床表现为局部炎症、肿痛、便血、脱出等症状。

随着痔疮药物的深入研究,动物模型有很好发展和应用,本文分别从痔疮的疼痛、出血、肿胀、炎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痔疮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研究进展,以供参考选用。

关键词:痔疮、模型、小鼠、肿胀、炎症、醋酸、感染一、关于痔疮痔疮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静脉壁的薄弱,失去了正常弹性,兼因饮食不节,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负重、远行等,致使血行不畅,血流淤积,结滞不散而成。

临床表现为局部炎症、肿痛、便血、脱出等症状[1]。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三种类型。

目前,肛垫滑动学说已被医学专家们接受。

即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静脉壁的薄弱,失去了正常弹性,兼因饮食不节,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负重、远行等,致使血行不畅,血流瘀积,结滞不散而成。

随着对“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和移位”的新认识,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痔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症状,而不是消除痔体。

因此,痔的现代概念给痔非手术疗法展现了新的运用前景。

祖国医学认为,痔病的发生多由饮食不节、风湿热邪下迫大肠,热毒壅结,血热肠燥,结聚不散而成。

近来创建的一批实用性痔疮动物模型具有较多优点,本文简要介绍制备原理和方法,以供参考选用。

二、大鼠巴豆油肛门肿胀模型巴豆油是一种常用的致炎剂,巴豆油混合液用1份蒸馏水、4份吡啶、5份乙醚和1O份6%巴豆油乙醚溶液配制。

制作模型时把浸吸0.16 mL巴豆油混合液的棉球插入用乙醚浅麻醉的6周龄大鼠肛门内10 S,6 h后放血处死,检测指标:①直肠肛门湿重,切取从肛门皮毛边缘起13—15 mm长的直肠肛门部称湿重,并置于8O℃干热16 h后称取干重,计算直肠肛门系数作为炎症程度指标;②血管通透性,动物处死前30 min静脉注射1%伊文氏兰生理盐水20 mg/kg,测定直肠肛门组织中的伊文氏兰含量,计算占注入量的%,作为评价血管通透性指标。

③组织学观察[2]。

该模型对巴豆油混合液用量、棉球插入肛门留置时间、大鼠周龄等致炎条件及致炎后不同时间的指标测定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巴豆油涂敷后直线上升的炎症高峰在8 h,直肠肛门湿重与干重呈直线增加,此后至24 h增加减缓。

巴豆油涂敷前(即无处理对照)的平均湿重为140 nag,涂敷6 h、24 h后分别增加至340 mg、476 mg,24 h达最高值。

涂敷6 h后的湿重为最高时的6o%。

探讨巴豆油0.1 mL或0.16 mL的最适起炎时间,用巴豆油0.1 mL时,随插入时间延长,直肠肛门干、湿重增加,插入60 s重量达最高;用0.16 mL时,插入10 s引起的干湿重达最大值,延长时间反而下降。

比较0.1 mL和0.16 mL两种用量时得到的最高重量,与用0.1 mL与60 s相比,用0.16 mL与10 s的刺激条件可达到最高值,故以10 s为最适刺激时间[3]。

比较巴豆油0.10 0.19 mL的致炎效果,以0.16 mL最大,0.10 mL与0.13mL用量时虽有明显致炎效果,但由于巴豆油量小在棉球内不能均匀分布而使炎症部位不均。

用0.19 mL时对直肠组织有明显损伤,出现肌层暴露血栓形成组织黑色变性,直肠肛门重量低于0.16 mL组。

所以0.16 mL是适宜的致炎用量,涂敷巴豆油部位分布均匀,个体间差异较小。

比较不同鼠龄的致炎效果,发现4、6、8周龄大鼠的直肠肛门明显肿胀,湿重分别为对照组的1.9倍、2.5倍、2.5倍,表明均有炎症,但4周龄鼠病变过于严重,实验以6周龄鼠为宜。

用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该模型的药物反应,表明巴豆油所致血管通透性亢进可由预先给苯海拉明或美西麦角而阻滞,以巴豆油致炎后1 h 的作用明显,而8 h后的抑制效果则显著减弱。

戊酸二氟可龙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强于己酸氢化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4]。

直肠组织学观察表明,巴豆油0.16 mL处理6 h后直肠黏膜组织肿胀明显,黏膜下浆膜周围亦显著肿胀,正常黏膜皱壁消失,黏膜上皮细胞活性降低,粘模下血管扩张,并有白细胞与纤维蛋白浸润。

作者认为巴豆油痔模型复制方法简易,在短时间内可以复制大量动物,病变重复性好,程度适中,作为病变观察指标的直肠肛门重量变化显著,病变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且持续较长时间,组织学观察变化明显[5] 。

另有角叉菜胶致大鼠肛门肿胀法,大鼠麻醉后肛门内直肠黏膜下浆肌层注入1%角叉菜胶0.1 mL,分别于6、24、48、72、96、120 h用圆规测量整个肛门周围组织肿胀的直径,取长短两直径的均值。

作为所测量肿胀程度的指标。

可在致炎前或致炎后给药观察药物效果。

三、醋酸致肛门溃疡模型3.1 家兔法新西兰兔在乙醚浅麻下向直肠距肛口内0.5 cm处4或8点位黏膜下注射36%醋酸20 腐蚀直肠,造成溃疡面。

用千分卡尺测量溃疡面最大直径,并计算为面积mm2,作为药前值。

药后可每天或隔天测定1次,以溃疡面直径和愈合天数作为对兔直肠黏膜溃疡的治疗作用指标,对照组的愈合期约为12-16d。

3.2 大鼠法用内径为6 inln的打孔器制成大小相等的滤纸片,经99.0%醋酸溶液充分浸泡后放到肛门周围,使滤纸片紧密接触肛周皮肤及黏膜,每次用滤纸1片,每只鼠于0.5 min、1 min时换1次滤纸片。

第2天观察溃疡程度,按体重及溃疡程度随机分组给药。

于给药第3、5、7、9、11天观察溃疡愈合情况,评定溃疡程度[6]。

评定标准:见有溃疡渗液1分;见少许溃疡渗液2分;有焦痂,基本愈合3分;完全愈合4分 J。

另有报告给大鼠肛门外周注射冰醋酸0.05 mL/只,24 h后选取溃疡面8—10 nllll 的大鼠,随机分组涂药约0.1 g,3次/d,观察溃疡面红肿、组织炎性渗出及溃疡面的愈合时间(以伤口结痂脱落为痊愈)[7]。

3.3 小鼠法向小鼠肛门内推入20%醋酸0.05 mL/只,保持1 min后用棉签沾出。

此后随机分组肛门内给药,给药6 d后取直肠制片。

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有大量单柱状上皮细胞脱落,黏膜可见脓灶形成,腺体杯状细胞减少,腺体间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及大量或成片溃疡形成。

马应龙痔疮膏组未见脓灶,腺体问偶见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细胞间质水肿,杯状细胞减少,溃疡少或未见。

中剂量及大剂量组,黏膜可见糜烂、脓灶形成,杯状细胞减少,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细胞间质脱落,多见溃疡形成及单层柱状上皮细胞脱落。

四、家兔肛门细菌性溃疡模型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混合感染模型:取浓度分别为3.5×10 cfu/mL、5.2×10 cfu/mL的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按1:1混合,用直径为8 mm的粗糙玻棒粘取菌液后反复摩擦肛周黏膜并插入肛内3 em,直到玻棒带血。

再向肛内注入混合菌液1 mL。

造型后随机分组给药,阳性对照组用氟哌酸0.1 g,kg,给药体积为10 mL/kg,连续5日。

末次给药后次日剖取直肠造型部位作组织学检查,按“病理检验分级标准”分级,将各组分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作参比差值法检验。

[8]病理检验分级标准:一黏膜上皮正常;+黏膜上皮细胞部分变性,黏膜下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间质充血水肿;++黏膜上皮细胞部分变性脱落,形成小溃疡.黏膜下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偶有小脓肿形成,间质充血水肿,黏膜表面有较多脓细胞、纤维蛋白及坏死的组织碎片;+++黏膜上皮细胞部分变性脱落,形成较大溃疡,黏膜下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有较多小脓肿形成,炎细胞波及整个肌层,肌纤维部分变性,间质明显充血、出血、水肿。

黏膜表面有大量脓细胞、纤维蛋白及坏死的组织碎片[9]。

另法,肛门内、外消毒后用肛门扩张器扩张肛门,在肛门内1.5 cm 处注射大肠杆菌液3.5×108 cfu/mL,0.8 mL/kg,同时在肛门外注射相同剂量的菌液。

72 h后家兔肛门内、外均感染溃疡,此后随机分组给药,每天上、下午各给药1次,每次每只肛门内、外各涂抹软膏0.2 g,连续7 d。

观察给药前后感染溃疡情况,以有炎症渗透出物、脓肿、出血等作为感染溃疡的判定指标。

五、肛门周围皮肤创伤模型5.1 家兔法家兔静脉麻醉后脊柱两侧皮肤用剪刀造成直径1.8 cm深达筋膜的全层皮肤创面各6个,造成创伤动物模型。

创面纵向间距2~2.5 cm,横向间距3~3.5 cm。

随即分组在创面喷洒试验药液或阳性药物。

此后每天喷洒2次,并于造模后第1天开始。

每天用透明胶片画记创面大小,用AutoCAD软件计算创面面积,判定愈合速度;同时计数各个创面中分别滴人药液的滴数,待液体充满创面后记数滴数(35滴为1 mL),间接判定肉芽填充速度,记录创面愈合时间[10]。

于第4、7、10及14天各处死家兔2只,在创面全部愈合后处死其余家兔。

切取创面皮肤及皮下组织制片,在光镜下定点观察组织的愈复过程;每次处死时观察表皮侧及筋膜侧大体标本,在创面中心区贯穿全创面切取标本。

采用打格计量法记录毛细血管数、毛细血管腔内皮细胞数及成纤维细胞数,同时记录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裂象。

使用单克隆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应用ABC法。

DAB显色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用打格计量法,观察、计算造模后第7天的细胞核分裂指数。

5.2 小鼠法小鼠麻醉后,用小手术刀在小鼠右侧臀尾肛门部沿菱形模板作一类似于临床的“急性、开放、渗血、沾染”创面。

分别于术后1、3、5、7、9 d用“模板”引导沿原切口处剪取全部肉芽组织。

电子秤称量0.3g,用PBS作为介质,先冰冻15 min,再用匀浆机在高速匀浆,然后离心吸取上清液放人有盖试管中,保存待测。

用放免沉淀法标本中EGF含量。

并作病理切片观察,术后第9 d,每组取6只小鼠用模板引导,沿原切口创缘切取皮肤、肉芽组织,制片后显微镜观察,创面修复情况分为4级,即良好:成纤维细胞丰富,各种修复细胞生长活跃,肉芽中微血管含量丰富,上皮化明显;较好:成纤维细胞较多,各种修复细胞生长活跃,肉芽中微血管含量较多.上皮化尚可;一般:成纤维细胞与其它修复细胞含量、生长一般。

微血管少量,少许上皮化,有少量炎性细胞,炎性肉芽增生;差:成纤维细胞与其它修复细胞少,组织炎症浸润明显,充血,水肿甚至坏死[6] 。

六、大鼠食道静脉曲张模型根据食道静脉曲张与肛门黏膜下静脉曲张形痔病变相似的认识,可用来评价硬化剂治疗痔疮的效果。

Nishida等用9周龄大鼠作门静脉部分结扎以引起食道静脉曲张,结扎2周时10/20大鼠的食道静脉曲张突人腔内,10只有静脉扩张,1只大鼠有中等度突出的玫瑰花样静脉曲张,9只有轻微突出的线状或弯曲状静脉曲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