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2-10-09T09:49:59.7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张冲[导读] 探讨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
张冲(常德市一中医院湖南常德415000)【摘要】目的探讨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瘢痕子宫剖腹产患者120例比较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3种麻醉的麻醉效果。
结果实施腰麻组和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组较硬膜外麻醉组效果好,术后反应轻,前两者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腰麻、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可作为手术的常规选择【关键词】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瘢痕子宫剖宫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瘢痕子宫剖腹产患者120例,麻醉前各项指标满足以下要求: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5.3岁;ASAI 分级在II级以下;控制血压在,须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畸形、外伤或结核、休克、败血症、靠近穿刺部位皮肤感染和心脏病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生命体征控制在达标范围。
麻醉成功后记录各项指标。
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 组、B组和C组。
1.2 方法麻醉开始前,3组病例均无术前用药,观测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血脉氧饱和度(SPO2),建立良好静脉通路,输入复方乳酸钠液300mL,三组产妇均选择L2-3椎体间隙穿刺,A组和B组分别采用腰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穿刺针,注射器内见脑脊液回流后,缓慢注入局麻药,A组选用0.75% 布比卡因1.2~1.5 mL,B组选用0.75%布比卡因1.0~1.2 mL。
C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选用2%利多卡因,可视麻醉平面以及实际情况调节剂量。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73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对对照组实施麻醉;采用腰硬联合和麻醉方式对观察组实施麻醉。
结果:观察组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瘢痕子宫;剖宫产【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22-02瘢痕子宫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剖宫产或反复人工流产等创伤性妇科手术操作而导致。
瘢痕子宫孕妇在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由于盆腔处于粘连状态,会使手术治疗的难度水平明显增加,使手术操作的时间有所延长,因此对麻醉操作所提出要求也就更高[1]。
本次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
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8±1.4)周;患者体重43-74kg,平均体重(54.7±1.1)kg;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5.6±1.3)岁;观察组患者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9±1.2)周;患者体重44-72kg,平均体重(54.9±1.2)kg;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5.8±1.4)岁。
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椎管内麻醉不同给药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

椎管内麻醉不同给药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椎管内麻醉(subarachnoid anesthesia,简称SA)是一种通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腔来产生骶麻醉和下肢麻醉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中。
目前常用的椎管内麻醉给药方法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鞘内连续加药,下面将分别讨论这三种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
腰麻是将局麻药直接注入鞘内腔,产生麻醉效果的方法。
腰麻具有起效快、麻醉深度易控制、麻醉效果持久等优点,因此在剖宫产术中广受推崇。
一项对比研究显示,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成功率高达98.3%,并且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良好,没有需要补救的情况发生。
腰麻后患者身体感觉麻木,但意识清晰,能够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感知的安全感。
腰麻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可能会造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术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
硬膜外联合麻醉,又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在椎管内麻醉的基础上,再在硬膜外腔注入少量局麻药,以延长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
研究表明,硬膜外联合麻醉可以显著减少局麻药的使用量,降低局麻药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使麻醉效果更加持久。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成功率达到了100%,所有患者都能在手术期间保持良好的麻醉效果。
硬膜外联合麻醉还具有剖后镇痛效果好、镇痛持久等优点,能够提高术后恢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鞘内连续加药是在腰麻的基础上,通过在封闭的导管内持续注入局麻药以维持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
研究发现,鞘内连续加药可以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减少局麻药的使用量,并且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相比,鞘内连续加药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较小。
一项对比研究显示,鞘内连续加药和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但鞘内连续加药的血压控制更好,且剖宫后恢复的镇痛效果更佳。
鞘内连续加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导管脱出、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并及时处理。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鞘内连续加药都是剖宫产术中常用的椎管内麻醉给药方法。
再次妊娠的瘢痕子宫行剖宫产不同麻醉方式效果比较

再次妊娠的瘢痕子宫行剖宫产不同麻醉方式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曾经接受过剖宫产的二次妊娠瘢痕子宫单胎产妇采用不同种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后不同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新生儿出生状态和血气分析。
方法:收集2017年 1 月 -2017 年 6 月在本院治疗的40例足月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硬膜外腔麻醉,对照组进行腰麻。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效果、产妇疼痛程度、新生儿血气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对比,对照组麻醉效果显著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相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以及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虽有差别但临床上应用于再次妊娠的瘢痕子宫行剖宫产麻醉时,均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关键词】瘢痕子宫;麻醉;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389-01随着剖宫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安全性也被广泛认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非常普遍。
如今,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剖宫产率已超过 40%,在某些地方甚至已经高达 70%~80%[1]。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已经很高,术后也有很大的概率存在瘢痕子宫[2]。
剖宫产率的提高也使瘢痕子宫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将会导致子宫破裂,胎儿窘迫和前置胎盘等严重不良后果,此时若再次进行剖宫产,将大大增加产妇以及患儿的死亡率[3]。
因此临床上安全实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剖宫产手术非常必要。
本研究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收集2017年 1 月 -2017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40例足月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
所有产妇的剖宫产史均为 1 年,年龄 24~40 岁,ASAⅠ-Ⅱ级,年龄在20~45岁之间。
医学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cea)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2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孕妇,asa ⅰ~ⅱ级,年龄25~40岁。
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
分别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观察两组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胎儿取出后1~5 min apgar评分。
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比连续硬膜外阻滞组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好,镇痛完善,患者和术者满意度高。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瘢痕子宫;剖宫产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28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产科情况复杂,手术粘连多,硬膜外间隙慢性炎症,组织增生和局部粘连,甚或形成隔膜使局麻药扩散受阻,少数出现斑状阻滞、单侧阻滞和阻滞范围较窄或平面不稳定。
腰硬联合麻醉集合了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优点,连硬外可持续加药,以应付手术时间长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的孕妇200例。
asa ⅰ~ⅱ级,孕周36~42周,年龄25~40岁,体重50~90kg,产科情况良好,无心血管病变、前置胎盘等情况。
随机分成csea 组和cea组,每组100例。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所有孕妇入院后行术前常规检查,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针0.5 mg,苯巴比妥针0.1 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麻醉前滴注300~500 ml复方氯化钠溶液。
监测ecg、hr、nibp、map、spo2。
穿刺部位均为l2~3间隙。
csea组(腰硬联合组)药物配方为:布比卡因10 mg混合10%葡萄糖重比重腰麻液2 ml,回抽脑脊液引流通畅,以0.2 ml/s的速度推注。
不同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及疗效比较

不同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及疗效比较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用于处理出现胎儿窒息、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紧急情况。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产妇的疼痛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剖宫产手术中主要采用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
本文将对不同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产妇的舒适度。
一、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通常用于产妇不能耐受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的情况。
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输注或吸入麻醉药物,使产妇完全失去意识和疼痛感,达到手术需要的麻醉状态。
全身麻醉的优点是作用迅速,麻醉深度易控制,一般情况下无需合作,适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
全身麻醉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产妇苏醒时间长,易出现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其次是全身麻醉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呼吸、循环功能,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全身麻醉还存在许多潜在的并发症,如过敏反应、呼吸系统抑制等。
对于已有过全身麻醉不良反应史、呼吸循环功能不全的产妇,禁忌选择全身麻醉。
二、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使产妇下半身失去疼痛感。
相比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不会使产妇完全失去意识,术中产妇能够与医务人员配合。
在椎管内麻醉中,单纯的硬膜外麻醉主要用于剖宫产手术,它具有简单易行、术后效果好、能够避免母亲全身麻醉产生的负面影响等诸多优点,同时也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感。
椎管内麻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是可能影响母体的血压,引起低血压或脊髓前缺血,并且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高,容易引起头痛、神经系统损伤等不良反应。
椎管内麻醉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如感染性休克、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硬膜外脓肿等。
三、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腰椎蛛网膜外腔或硬膜外腔内,以达到麻醉的目的。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能够将疼痛阻断在身体下半部,从而减轻了产妇的疼痛感,术中的舒适度相对较高。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剖腹产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目前有许多不同的麻醉方法可供选择,其中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是两种常用的麻醉方式。
在剖腹产手术后,病人需要进行镇痛治疗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以及提高术后康复的舒适度。
对于这两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既有理论意义,也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分析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将麻醉药物注入到硬膜外腔,使局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
其优势在于麻醉药物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避免对母婴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麻醉方式还可以减少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术后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镇痛效果,一些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在手术后24小时内提供有效的镇痛,降低病人的术后疼痛评分,并且相对于传统的镇痛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针对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分析,试图确定哪种麻醉方式更适合剖腹产手术。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
也有研究显示,硬膜外麻醉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上略优于腰硬联合麻醉,尤其是在术后24小时内,硬膜外麻醉可以提供更持久的疼痛缓解,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结果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都是有效的镇痛方式,可以为剖腹产手术后的疼痛提供有效控制。
在具体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手术部位、术者经验、病人对镇痛效果的要求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未来需要更多的大型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并进一步优化镇痛治疗方案,提高病人术后的舒适度和康复质量。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剖宫产是产科手术 中应用较为广泛 的一种 . 其 麻醉方式
要 求 良好 的肌松效 果 、 产妇无痛 、 为手术顺利 开展并从 子宫 内取出新生儿创造有利前提 . 同时还应控制药 物效果 对新生
收藕 日期 : 2 0 1 5 — 0 6 — 1 0
阴道 内射 精潜伏时 间和性交 满意度 的疗效 比较 ( P < 0 . 0 5 ) , 具
关于 阴茎背神 经显微 阻断术治疗 早泄方法 . 国外早 已有
腰一 硬联合麻 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 子宫剖宫产手术 中的效 果 比较
莫明表 , 符坎托 , 林金梅( 徐闻 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广东 徐闻 5 术后 1 2个月性功能评定结果 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4 。
3 讨 论
6 0例患者术后 1 2个月
[ 3 ] 施 问国, 王晓军, 梁小勤, 等. 选择性 阴茎 背神经分支切 断术治疗原 发性早 泄[ J ] . 中华男科学杂志, 2 0 0 8 , 1 4 ( 5 ) : 4 3 6 4 3 8 . [ 4 ] 王君龙, 张玉勤, 裴 军. 中西医结合综合 治疗 早泄的临床研究 [ J ] . 中国性科学。 2 0 0 8 . 1 7 ( 1 0 ) : 3 0 — 3 2 .
As i a — p a c i f i c i mp o t e n c e Me e t i n g , 1 9 9 3: 1 3 4 —1 3 5 :
道 内射精潜伏 时间和性交满意度 的疗 效 比较 ( P < 0 . 0 5 ) , 具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组、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各30例;对三组孕妇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与腰麻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结合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同时避免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缺陷,不但使孕妇低血压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而且还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
标签:瘢痕子宫;腰-硬膜外联合麻醉;麻醉效果
在临床妇科中,瘢痕子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致病机制包括反复多次剖宫产及人工流产等[1]。
瘢痕子宫在盆腔粘连的影响下,使剖宫产手术难度大大增加,同时手术时间过长。
因此,在麻醉应用方面便有着更高的要求。
本组抽取了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通过相关检测标准,无水肿、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症,另外也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2]。
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0.8±
2.1)岁;体重48~89kg,平均体重(66.9±6.8)kg。
分为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组、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各30例,三组产妇在性别、年龄及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麻醉前处理在进行剖宫手术之前,对产妇行常规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及心电图等情况的检查[3]。
进而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产妇使用相关镇静药物,同时给予纠正电解质等治疗。
1.2.2麻醉方法进入手术室后,产妇取平卧位,监测血压、心电,并采取吸氧措施,开通静脉,使用复方氯化钠行静脉滴注。
①硬膜外麻醉组:使用L2-3间隙进针,在穿刺完成后,向头侧置管3cm,使用2%利多卡因3ml,并对产妇情况进行观察,若产妇没有腰麻情况发生,添加5~8ml的利多卡因。
并且,将麻醉平面控制在小于T6水平范围内;②腰麻组:使用L3-4间隙进针,穿刺完成之后,向头端进行置管。
等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之后,为产妇去平卧位,使用2%利多卡因4ml,并对产妇情况进行观察,5min后行麻醉平面测试,添加2%利多卡因,直到平面满意,且控制面≤T8为止;③腰-硬联合麻醉:产妇行左侧卧位,使用18号硬膜外针从L3-4间隙穿刺成功之后,把笔尖腰穿针从硬膜外针孔向蛛网膜下腔刺入,使用0.75%布比卡因2.0ml加脑脊液1.0ml共3.0ml注入,将笔尖腰穿针快速拔出,进而置入硬膜外导管,并将其固定,行仰卧位20°~30°,
让麻醉平面控制在T6水平。
在手术时,以产妇实际状况给予多巴胺、利尿、硝酸甘油及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
1.3判定标准判定指标包括:麻醉效果、手术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4]。
其中,麻醉效果分为:①I级:肌肉松弛程度良好,无疼痛状况发生;②II级:肌肉松弛较好,有轻微疼痛感觉,可忍受;③III级:肌肉紧、疼痛感强烈,需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完成手术;④IV级:无麻醉效果。
1.4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组、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86±8.52)min、(37.21±2.64)min、(16.65±8.39)min;新生儿评分分别为(9.40±0.44)分、(9.39±0.42)分、(9.47±0.34)分,新生儿评分三组均无差异性(P>0.05)。
另外,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与腰麻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在剖宫产率上升的趋势下,瘢痕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也呈现了上升的势态[5]。
目前,该妇科病症以及成为剖宫产术后远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引发瘢痕子宫妊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①反复多次剖宫产;②人工流产。
另外,瘢痕子宫在盆腔粘连的影响下,使剖宫产手术难度大大增加,同时手术时间过长。
因此,在麻醉应用方面便有着更高的要求。
本组抽取了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组、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各30例;研究结果表明: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组、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86±8.52)min、(37.21±2.64)min、(16.65±8.39)min;新生兒评分分别为(9.40±0.44)分、(9.39±0.42)分、(9.47±0.34)分,新生儿评分三组均无差异性(P>0.05)。
另外,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与腰麻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结合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同时避免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缺陷,不但使孕妇低血压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而且还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
因此,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翟利平.徐公元.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
医疗前沿,2011,08:38-39.
[2]张成敏.高俊奇.李华锋.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06:15-16.
[3]曾凡乙,熊高钊.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06:111-112.
[4]程峰,郑立东,李家宽.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07:27-29.
[5]杨翠花.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