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模拟试卷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模拟试卷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模拟试卷

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设备都是按一定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在这以标准下运行,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将达到最好,这一标准电压称之

3。负荷:电为额定电压。?

2. 分裂导线:引致损失发生或者增加损失程度的条件。?

力系统中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的总和。

4.变压器的变比:三相电力系统计算中,变压器的变比指两侧绕组空载线电压的比值s。

5. 标幺值:电力系统计算中,阻抗、导纳、电压、电流及功率用相对值表示,并用于计算,这种运算形式称为标幺制。一个物理量的标么值是指该物理量的实际值与所选基准值的比值。?6。电压降落: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是指元件始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是相量。

8. 电压损耗:7. 电压偏移:线路始端或末端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数值差,是标量。?

两点间电压绝对值之差,是标量。

9. 输电效率:线路末端输出的有功功率与线路始端输入的有功功率的比值,常用百分值表示。

10.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如果负荷始终等于最大值Pmax,经过Tmax小时后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全年的用电量,Tmax称之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11。最大负荷损耗时间τ:如果线路中输送的的功率一直保持为最大负荷功率Smax,在τ小时内的能量损耗恰等于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则称τ为最大负荷损耗时间。12.PQ节点: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给定的,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是

13.PV节点: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和电压幅待求量。通常变电所都是这一类型的节点?

14.平衡节点:它的电压幅值值是给定的,节点的无功功率和电压的相位是待求量。?

和相位已给定,而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待求量.

15。耗量微增率: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在该点的输入增量与输出16。等耗量微增率准则:按耗量微增率相等的原则在各机组间分配负荷,增量之比。?

17.电源有功功率静态频率特性:发电机组的原动机机可使消耗的一次能源最少。?

械功率与角速度或频率的关系。

18。单位调节功率:发电机组有功功率特性曲线的斜率称为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KG=-ΔP/Δf?19. 频率的一次调整:对于负荷变动幅度小,周期较短而引起的频率

20. 频率变化进行的调整称为频率的一次调整,采用发电机组上装设的调速系统完成.?

的二次调整:对于负荷变动较大、周期较长引起的频率偏移进行调整.采用发电机组上装设的调频系统完成。

21。无差调节:无差调节是指负荷变动时,经过自动调速系统的调整作用,原动机的转速或频率能够恢复为初值的调节。?22. 有差调节:有差调节是指负荷变动时,经过

23。有功功自动调速系统的调整作用,原动机的转速或频率不能恢复为初值的调节。?

率平衡: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应满足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和传送电功率时在网络中损耗的有功功率之和。电源所发出的有功功率应能随负荷、网络损耗的增减二相应调整变化,才可保证整个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

24。无功功率平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的基本要求是:系统中的无功电源可能发出的无功功率应该大于或至少等于负荷

25.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相当于空所需的无功功率和网络中的无功损耗之和。?

载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运行时,它向系统供给感性无功功率起无功电源的作用;在欠励磁运行时,它从系统吸取感性无功功率起无功负荷作用。?26.电压中枢点:指某些能反映系统电压水平的主要发电厂或变电所母线.

27.逆调压:在大负荷时,线路的电压损耗也大,如果提高中枢点电压,就可以抵偿掉部分电压损耗,使负荷点的电压不致过低.反之,在小负荷时,线路电压损耗也小,适当降低中枢点电压就可使负荷点电压不致过高。这种在大负荷时升高电压,小负荷时降低电压的调压方式称为"逆调压”.

28。顺调压:在大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低一些,但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2。5%;小负荷时允许其电压高一些,但不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107。5%。?29. 恒调压:逆调压和顺调压方式之间的调压方式是恒调压(常调压).即在任何负荷下,中枢点电压保

持为大约恒定的数值,一般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

30.无限大功率电源:指的是电源外部有扰动发生时,仍能保持电压和频率恒定的电源。

31. 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以iim表示.

32。短路电流的有效值:在短路过程中,任一时刻t的短路电流有效值是指以时刻t

33。短路容量:等于短路电流有效值与为中心的一个周期内瞬时电流的均方根值。?

34. 磁链守恒原则:电阻为短路处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用平均额定电压)的乘积。?

零的超导体闭合回路中,具有维持交链此回路的总磁链不变的特性。?

35.无阻尼同步发电机机端短路时,定子短路电流中包含哪些电流分量?在dq0系统中它们被变换成什么电流分量?定子中有强制基频电流分量和自由基频分量,自由直流分量和二倍频率分量.在dq0系统中,前者变换成强制直流和自由直流分量,后者变换成自由基频分量.

36. 强行励磁:强行励磁装置是自动励磁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发生短路或由于其他原因使机端电压显著下降时,强行励磁装置动作,使施于励磁绕组的电压增大,从

37.临界电抗:在临界电抗下发生短路时,机端电压而增大励磁电流以恢复机端电压。?

38。起始次暂态电流: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基刚好在暂态过程结束时恢复到额定值。?

39。计算电抗:归算到发电机额定容量的外接电抗的标幺频分量)的初始有效值。?

值和发电机纵轴次暂态电抗的标幺值之和。

40. 节点阻抗矩阵:是节点导纳矩阵的逆矩阵。

41. 序阻抗:各序电流和各序电压之间的关系。?

42.简单不对称故障:简单故障是指电力系统的某处发生一种故障的情况,简单不对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单相断开和两相断开等。

43.复合序网:根据故障处各序量之间的关系,将各序网络在故障端口联接起来所构成的网络称为复合序网。

44. 横向故障电力系统的短路通常也称为横向故障.它指的是在网络的节点f处出现了

45。静态稳定性:电力系统正相与相之间或相与零电位点之间不正常接通的情况。?

常运行状态下,受到某种小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的能力.?

46。暂态稳定性: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突然受到某种大干扰后,能够过渡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的能力.

47.简单电力系统:为一台同步发电机与无限大容量电源组成的系统。

49.静48.功角:发电机电动势Eq与受端电压U之间的相角差δ称之为功角。?

态稳定极限:当功角90°时,电磁功率对功角的变化率等于零,是静态稳定的临界点,称为静态稳定极限。

50.极限切除角:如果在某一切除角时,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与加速面积大小相等,则系统将处于稳定的极限情况,大于这个角度切除故障,系统将失去稳定。这个角度称为51.极限切除时间:为了判断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还必须知道转子抵达极限切除角。?

52. 电气制动:在系统发生极限切除角所用的时间,即所谓切除故障的极限允许时间。?

短路故障后,有控制地在加速的发电机端投入电阻负荷,则可以增加发电机的电磁功率,产生制动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暂态稳定的目的.这种做法称为电气制动。?

53.制动电阻:电气制动接入的电阻称为制动电阻。

1.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 电能质量

是指的是什么?

3。什么是电力系统?

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由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4。什么是电力网??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它包括系统。?

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5。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是什么??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系统备用容量的比重,可采用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可减少总负荷的峰值,可充分利用水电厂的水能资源。

6。有备用电源接线的五种接线方式是什么??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和两端电源供电网.

7。负荷的峰谷差指的是什么?

指日负荷曲线的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

8.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有哪些??分别适合哪些电压等级?直接接地,11

9。弧线圈0kV,220kV,500kV;不接地,10kV;经消弧线圈接地,35kV。?

的作用是什么??发生单相故障,中性点电压作用在销弧线圈上,将产生感性电流,

该电流与故障接地处的电容电流相抵消,减小接地点的电流,使接地电弧易于自行熄

10.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其故障相、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非故障相的电压如何变化??故障相电压为零,非故障相的电压变化与零序与负序网

对短路点的组合阻抗的比值K0=Z0Σ/Z2Σ有关,K0=1,非故障相电压不变,K0>

1,非故障相电压上升,K0 <1,非故障相电压下降。

11。架空线路的导线换位有什么作用??当三相导线排列不对称时,各相导线所交链的磁链及各相等值电感便不相同,这将引起三相参数不对称,需要利用导线换为来

使三相参数对称。

12.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什么?

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

13.三相电力系统中基准值是如何选择的?

14.标幺制有什么好处??易于选择视在功率和电压基值,算出电流和阻抗基值。?

比较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及参数,能够简化计算公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计算工

15.节点阻抗矩阵与电路中学过的回路阻抗矩阵有什么不同?

作。?

节点阻抗矩阵是节点导纳矩阵的的逆矩阵,描述的是节点电压和节点注入电流之间

16.线路的末端电压是否总是低于始端电压?为什么??不是。线路等值电的关系?

抗X消耗无功,线路对地等值电纳B发出无功。轻载时电抗X消耗的无功很少,线

路会发出无功,这时线路末端电压高于始端电压。

17.什么是潮流计算的功率分点?

18. 系统中有功功率不足,必定会造成什么结果??频功率由两个方向流入的节点。?

率下降。?19. 备用容量按用途分,可分为哪几种??备用容量按其用途可分为负荷

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可分为哪几种?

20。备用容量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哪几种?

可分为旋转备用(亦称热备用)和冷备用。?21. 频率下降,发电机进行一次调整,

22.频率下降,负荷有功功率其有功功率将会如何调整??随频率的下降而增加。?

将会如何变化?

随频率的下降而下降。

23。系统中的调频电厂应具备哪些条件?

足够的调整容量,较快的调整速度,调整范围内的经济性较好.?24。有功负荷

最优分配的目的是什么?

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使发电设备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单

25. 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会造成什么结果?

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源最少。?

电压下降。

26。在系统无功不足的条件下,是否可以采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的办法来提高电

压?为什么??不宜采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的办法来提高电压,因为当某一地区的电

压由于变压器分接头的改变而升高后,该地区所需的无功功率也增大了,这就可能扩

大系统的无功缺额,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电压水平更加下降。?

27。电力系统的

无功电源有哪些?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有发电机,同步调相机,静电电容器及静止补偿器。

28。电力系统常用的调压措施有哪些??改变发电机端压、改变变压器分接头、串联电容补偿、并联无功补偿。

29.根据统计表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以发生概率最大是什么类型的短路??单相

接地短路。

30.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电流中含有哪些分量电流??各有什么特点?周期分量电流——三相对称,幅值不变;非周期分量电流-—衰减。

31.计算冲击电流的目的?件?主要用来校验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电动力稳定

33。理想同步度。?32.计算短路容量的目的??主要用来校验开关的切断能力。?

发电机的假设条件是什么??①定子、转子表面光滑-不影响电感;②绕组对称性;

34.暂态电势Eq’有什么特点??它同励磁绕

③磁势呈正弦分布; ④磁路不饱和.?

组的总磁链成正比。在运行状态突变瞬间,励磁绕组磁链守恒,不能突变,暂态电势,也就不能突变.

35. 理想同发电机,q轴电抗的大小顺序是什么?

xq>xq″

37. 输电线路36.理想同发电机,d轴电抗的大小顺序是什么??xd〉xd′〉xd″?

38. 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是否与正序阻抗相

的负序阻抗是否与正序阻抗相等??是?

等?

不是,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大于正序阻抗。

39.短路点(f点)b、c两相短路时的相边界条件是什么?

Ifb=—Ifc,Ifa=0,Vb=Vc

40.单相短路时的复合序网是在短路点处是如何连接的??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

41. 两相相短路接地时的复合序网是在短路点处是如何连接的??正序、

序网串联。?

42。一相断线时的复合序网是在断口处是如何连接负序和零序三个序网并联。?

的??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序网并联。

43. 两相断线时的复合序网是在断口处是如何连接的?

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序网串联。

44. Y0/△-11双绕组变压器,在Y侧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正序分量电流为A1,与△

侧正序分量a1.的关系是什么??相位向前移动30°,即a1=A1ej30°。

45。Y0/△-11双绕组变压器,在Y侧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负序分量电流为A2,与△侧负序分量a2。的关系是什么?

相位向后移动30°,即a2=A2e-j30°

46. 小干扰法适用于简单电力系统的何种分析计算??静态稳定分析。?

47.提高系

统静态稳定的措施是什么?

采用自动调节励磁装置,减小元件的电抗,改善系统结构和采用中间补偿装置。

48.提高静态稳定措施之一是减少线路电抗,主要有哪三种措施来减少线路电抗?

采用分裂导线,串联电容补偿,提高线路额定电压等级。

49. 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确定系统的极限切除角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等面积定则。?

50。什么是暂态稳定极限?

51. 自动重合把刚好保持暂态稳定时所能输送的最大功率,称为暂态稳定极限。?

闸成功时为什么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自动重合闸成功,线路恢复运行,可以提高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增加减速面积,使减速面积大于加速面积,提高暂态稳定性。

52。采用减少原动机输出功率的方法为什么能够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减少原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也相当于减少过剩功率,增加减速面积,使减速面积大于加速面积,从而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模拟试题一:

1.构成电力网的主要设备有______和______。

一、填空(20)?

答:升降压变压器;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一般采用的补偿方式是______。

答:过补偿

?3. 110kV电力网的平均额定电压为______。

答:115KV

4.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______电纳。

答:减小

5.线路的电压损耗是线路首末两点间电压的______.

答:绝对值之差,是标量

?6。潮流计算中,PV节点待求的物理量是该节点的______和______。

答:无功功率Q、电压相角

?7.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的准则是按______分配。

答:等耗量微增率

8.电压中枢点指某些能反映系统电压水平的______或______。

答:主要发电厂、变电所母线

9.无限大功率电源指的是电源外部有扰动发生时,仍能保持______和______恒定的电源。

答:电压、频率

?10.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确定系统的极限切除角依据的原则是______。答:等面积准则

1.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是什么?

二、简答题(30)??

答: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系统备用容量的比重,可采用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可减少总负荷的峰值,可充分利用水电厂的水能资源.

2.有备用电源接线的五种接线方式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答: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和两端电源供电网。

3。电力系统常用的调压措施有哪些?

答:改变发电机端压、改变变压器分接头、串联电容补偿、并联无功补偿。

4。计算冲击电流的目的?

答:主要用来校验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电动力稳定度。

5. 两相相短路接地时的复合序网是在短路点处是如何连接的?

答: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序网并联.

6.什么是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答: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某种小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的能力。

三、计算题

(一)两系统由联络线连接为一联合系统.正常运行时,联络线上没有交换功率流通.两系统的容量分别为1500MW和1000MW,各自的单位调节功率如图所示。设A系统负

1)两系荷增加100MW,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频率变量和联络线上流过的交换功率:?

统既无一次调频,也无二次调频?

2)两系统参与一次调频,但均无二次调频

3)两系统依靠二次调频各增发50MW

4)A系统无二次调频,B系统二次调频增发200MW

5)B系统无二次调频,A系统二次调频增发200MW

答:

?

这种情况最严重,发生在A、B系统的机组都已满载,调速器受负荷限制器的限制已无法调整。由于两系统既无一次调频又无二次调频,没有调频措施,频率偏差很大,远超出允许范围,这时A系统增加的负荷功率200MW,一方面靠自身的调节效应KDΔf =45×(-2.8169)=126.7606(MW),另一方面B系统送来功率73.2394MW,形成在低频率水平上的功平衡,这是应当避免的情况。

2)两系统参与一次调频,但均无二次调频?两系统参与一次调频

??由于两系统均参与一次调频,频率偏差大为减小,如果想进一步提高频率质量,可采取二次调3)两系统依靠二次调频各增发50MW

频.?

??

?4)A系统无二次调频,B系统二次调频增发200MW

?

该系统的功率缺额由B系统供应,以致联络线上要流过可能超出限额的大量交换功率。此时联络线功率的增量最大,可能过载,要引起注意。

5)B系统无二次调频,A系统二次调频增发200MW

?比较以上几种情况,自然会提出,在一个庞大的电力系统中可采用分区调整,及局部的功率盈亏就地调整平衡的方案。即可保证频率质量,又不至过分加重联络线的负担。

?(二)三相短路分别发生在f1和f2点计算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已知(1) 系统对母线a处的短路功率为1000MVA, (2)母线a的电压为恒定值(15分)

?

答:取SB=100MVA,UB=Uav

(1)第一种情况,系统用电压源表示,它到母线a的电抗标幺值

各元件的标幺值为?线路L:

变压器:?电抗器:电缆:

?

?当f1点短路时

当f2点短路时

?

,?(2)在第二种情况,无限大电源母线接于母线a,电抗Xs=0?当f1点短路时

当f2点短路时

?,

?比较以上的结果可见,如果把无限大母线接于a点则短路电流的数值在f1短路时要增加21%,在f2短路时,只增大6%

(三)110KV电力系统如图3—17所示。线路的型号及长度已标在图中,每千米的参?线路1、3:

数如下:?

;;?线路2:;

;?变电所b变压器参数及励磁功率:

;;?变电所c变压器参数及励磁功率:

;;?电源A的母线电压保持117KV,电源的母

线电压保持在118KV。变压器负荷分别为、。求电力网的功率分布及各节点的电压(即潮流计算)(20分)

[点击查看答案]答:电力网元件的参数并制订等值网络?线路1参数:,

,?

线路2参数:,,

??线路3参数:,

,?

功率损耗

?(2)变压器(1)线路电纳中的功率损耗?

阻抗中的功率损耗计算对变电所b

?对变电所

c??

?

?在功率分点分解成两个辐射网

?

由A端求线路2中的功率?

线路3中的功率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部分) 14年和15年考过的题应该不会再考,今年考 调压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其次是潮流计 算,最优 网损,最优有功分配。不过每个专题的大题都应该掌握,以下列出最经典的题, 记住做题步骤,理解做题方法,掌握以后基本可以应试。 14年15年的考题的解答放在了 相应的板块中。 一.元件参数: 本节本质:只需要把公式记下来会算即可,知道算出来以后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线路的n 型等值电路 如何画。 1. 线路参数计算: 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电阻率p (铝31.5),导线截面积S (如LGJ-400,截面积 就是 400),导线长度(km ),直径d 或者半径r (公式里是半径),三相导线的几何平 均距离Dm (Dm 是三根导线互相之间距离乘积,开个三次根号,如ABC 三相相邻间隔4 米, 那么Dm=U X 4 X 8)。有了上述这些可以算出导线的等值电路。 先算出每千米导线的电阻r ,电抗X ,电纳b ,最后乘以长度。 公式如下: 电阻:r = p / S 亠丄、 Dm 电抗:x = 0.1445lg + 0.0157 r 用算出来的乘以长度,得出线路参数 R,X,B ,单位是欧姆Q 和西门子S 。 等值电路: 2. 变压器参数计算: 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额定容量S N ,短路损耗P k ,阻抗电压百分数U%空载损耗 P 。,空载电流 电纳: 7.58 弄X10

百分数I。%以及变比,如220kv/11kv。 直接带入公式计算: 厂P K U2 R T = X' 11000S N S N 2 7 U K% U N2 X T = X 1100 S N P0 S N Gr = X —2 I000S N U N2 I 0% S N B T = X —2 100 U N2 上述U N的选择:高压侧低压侧都可,按高压侧电压带入,算出来的参数是高压侧的,同理低压侧。比如220KV/11KV的变压器,如果末端电压10KV。变压器参数计算时,UN带入的是高压侧电压220,那么整条线路进行潮流计算的时候电压等级就是220,末端电压 需要归算,即乘以变压器的变比(归算只需看从这头到那头经过多少变压器,乘以变比即可),10X 220/11=200,在计算中,末端电压就是200kV。 等值电路: 注意是G-jB,线路是正的,这里是负的。 二?简单电力网潮流计算: 大纲中只要求开式网计算,但是14年15年都考了超纲内容,环网还是看一下比较好, 加了*号,有精力要看一下,实在没时间就舍弃吧。 本节本质:对于单电源线路运用三个公式求出每个节点的电压,功率。对于环网和双电源网络,还需掌握额外几个公式。有可能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来考,考到可能性较高。 题型有三种,已知首端或末端电压及此节点的功率(即电压功率在一个节点);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或末端电压首端功率(即电压功率不在一个节点);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1.数据库: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相关的数据组织在一起,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具有数据定义,管理和操纵功能的软件集合。 3.数据库系统3级模式体系结构: 外模式又称用户模式或子模式,对应于用户级,是某个或几个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 概念模式又称模式或者逻辑模式,它是介于内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层次,与结构数据模型对应,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各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它描述了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即数据库的“内部视图”。4.数据库系统两级映射功能 1)外模式与概念模式间的映射 外模式与概念模式间的映射功能,定义了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了逻辑数据的独立性,即外模式不受概念模式变化影响。

2)概念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射 概念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射功能,定义了内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了物理数据的独立性,即概念模式不受内模式变化影响。 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意义上来理解数据库系统,它一般由支持数据库的硬件环境,数据库软件支持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放工具软件,应用程序等)、数据库、开发、使用和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人员组成。 6.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是数据库设计的最初阶段。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设计数据库的整体概念结构,也就是把需求分析结果抽象为反映用户需求信息和信息处理需求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师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把概念模型转换成可由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4)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是针对一个给定的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一个可实现的,有效的物理数据库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的方法。 5)实施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是根据物理结构设计阶段的结果,建立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将原始数据载入到数据库中,并编写应用系统

系解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 1.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 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骨髓bone marrow:为骨的构造之一,存在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 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存在于松质和幼儿的骨髓腔内;5岁以后长骨骨髓腔的红骨髓被脂肪组织所代替,称黄骨髓,无造血功能。 3.板障diploe:颅骨的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4.肋弓costal arch:第(7)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连结形成肋 弓。肋弓是触摸肝、脾的重要标志。 5.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是连结相邻两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其 构造可分为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具有弹性垫样缓冲震荡的作用。 6.颅囟(xin)cranial fontanelles: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 与骨之间的间隙由结缔组织膜封闭,在多骨相交部位结缔组织膜较大称颅囟。 7.腱膜aponeurosis:阔肌的腱性部分呈薄片状,称腱膜。 8.Pterion(翼点)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 最为薄弱(该处骨板较薄),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骨折时柯道子颅内出血。 9.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al recess: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 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10.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 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11.肝门porta hepatis:在肝的脏面中部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 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12.肝蒂hepatic pedicle:出入肝门的结构,即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 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又称肝十二指肠韧带。

管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就是界定组织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术,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间复杂性的能力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组织使命的实践活动 管理人员是如何分类的 (1)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层次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2)根据管理者所负责的领域差异,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上有何区别? 高层管理者是对整个组织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配具体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管理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 柔性组织柔性组织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时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负的责任 简答题 简述企业环境的构成 企业环境由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微观环境构成 简述企业文化的结构 核心的精神层中间的行为层外在的形象层 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 消极功能:组织变革的障碍文化多样化的障碍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试述企业环境的新变化 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兴起 试述企业如何管理环境 (1)树立正确的环境管理观念 (2)选择合适的环境管理分析方法 (3)遵循科学的环境管理程序 (4)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试述企业管理环境的一般方法 广告舆论联合或联盟制定战略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程序化决策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德尔菲法这是一种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方法,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对方案作出评估和选择 简答题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特征有哪些? 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相对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特征(1)决策要有明确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存在决策 (2)决策方案要考虑可行性 (3) 决策的关键和实质是比较和选择

电路分析试题和答案(全套)

电路分析试题(Ⅰ) 二.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KVL体现了电路中守恒的法则。 2.电路中,某元件开路,则流过它的电流必为。 3.若电路的支路数为b,节点数为n,则独立的KCL方程数 为。 4.在线性电路叠加定理分析中,不作用的独立电压源应将 其。 5.若一阶电路电容电压的完全响应为uc(t)= 8 - 3e-10t V,则电容电压的零输入响应为。 7.若一个正弦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10cos(100πt+45°)V,则它的周期T 为。 8.正弦电压u1(t)=220cos(10t+45°)V, u2(t)=220sin(10t+120°)V, 则相位差φ12=。 9.若电感L=2H的电流i =2 cos(10t+30°)A (设u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它的电压u为。三.求下图单口网络的诺顿等效电路,并画等效电路图。(15分) a b 四.用结点分析法,求各结点电位和电压源功率。(15分) 1 2

五.一阶电路如图,t = 0开关断开,断开前电路为稳态,求t ≥0电感电流i L(t) ,并画出波形。(15分) 电路分析试题(Ⅱ) 二.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电路的两类约束 是。 2.一只100Ω,1w的电阻器,使用时电阻上的电压不得超过 V。 3.含U S和I S 两直流电源的线性非时变电阻电路,若I S单独作用时,R 上的电流为I′,当U S单独作用时,R上的电流为I",(I′与I" 参考方向相同),则当U S和I S 共同作用时,R上的功率应 为。 4.若电阻上电压u与电流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电导G的表达式 为。 5.实际电压源与理想电压源的区别在于实际电压源的内 阻。 6.电感元件能存储能。 9.正弦稳态电路中, 某电感两端电压有效值为20V,流过电流有效值为2A,正弦量周期T =πS , 则电感的电感量L =。 10.正弦稳态L,C串联电路中, 电容电压有效值为8V , 电感电压有效值 为12V , 则总电压有效值为。 11.正弦稳态电路中, 一个无源单口网络的功率因数为0. 5 , 端口电压u(t) =10cos (100t +ψu) V,端口电流i(t) = 3 cos(100t - 10°)A (u,i 为

数据库名词解释

1.游标:游标是与某一查询结果相联系的符号名,用于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 2.2NF: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 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是第二范式模式(注: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的一个属性,则称A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的非主属性。) 3.3NF: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 选键,则称R是第三范式的模式 4.BCNF:BC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 那么称R是BCNF的模式。 5.无损联接:设R是一关系模式,分解成关系模式ρ={R1,R2...,Rk},F是R上的一个函数依 赖集。如果对R中满足F的每一个关系r都有r=πR1(r)|X|πR2(r)|X|...|X|πRk(r)则称这个分解相对于F是"无损联接分解" 6.保持依赖集:所谓保持依赖就是指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在分解后仍在数据库中保持不 变,即关系模式R到ρ={R1,R2,...,Rk}的分解,使函数依赖集F被F这些Ri上的投影蕴涵。 7.事务:事务是指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什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 的工作单位,是数据库环境中的逻辑工作单位 8.封锁:封锁就是事务可以向系统发出请求,对某个数据对象加锁,此事务对这个数据对 象有一定控制,而其他事务则不能更新数据直到事务释放它的锁为止。 9.活锁:是指某个事务永远处于等待状态,得不到执行的现象 10.死锁:有两个或以上的事务处于等待状态,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它 才能继续执行下去,结果任何一个事务都无法执行,这种现象就是死锁。 11.串行调度:事务的依次执行称为串行调度。 12.可串行化调度:对于事务集(T<1>,T<2>,?,T),如果一个并发调度的结果与一个串行调度等 价,则称此调度是是可串行化调度。 13.两段封锁协议: 14.超键: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注意,超键是一个属 性集) 15.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或者是书本P24定义2.4.1 16.主键:被数据库设计者选择出来作为表T中特定行的唯一性标识符的候选键。 17.外键:某个关系的主键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键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 键, 书本上的定义:如果表T1中任意行的F值的组合,至少包含一个空值或与被引用表T2中为候选键或主键的列集合P的组合值匹配,则列集合F被定义为外键。 18.实体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 19.参照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其形式定义如下:如果属性 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R2的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20.第一范式规则:不允许有多值属性和含有内部结构的列。 21.兼容表:R和S有相同的标题,且属性是从相同的域中选择并具有相同的含义,则R和 S是兼容的。 22.投影:删除表上的某些列,包括标题以及对应列上的值。在结果集中只留下重复行的一

操作系统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多道批处理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 P 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2)分时系统:分时系统用于满足用户需求,使用户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还有共享主机与便于用户上机。 (3)实时系统:指系统能及时(或即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4)实时调度:为了满足实时系统对实时进程或任务的调度。(5)设备独立性: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6)系统调用:P261 (7)共享存储器系统:相互通信的进程共享某些数据结构和共享存储区,进程之间能够通过这些空间进行通信。 (8)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9)线程:将进程的两个属性分开,由操作系统分开处理。 (10)调度算法:根据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所规定的资源分配算法。 (11)局部性原理:程序在执行时将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一较短时间内,程序的执行仅局限与某个部分;相应地,他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局限于某个区域。(12)SPOOLING技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实现脱机输入、输出功能。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对数据的处理同时进行,我们把这种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称为SPOOLing。 (13)图形用户界面:P273 (14)程序并发执行:程序彼此互不依赖,则程序间可以并发执行。

(15)进程同步:是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进行协调,以使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的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 (16)信号量机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进程同步机制。 (17)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为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他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18)可重入代码:又称为纯代码,是一种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代码。(19)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其逻辑容量由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之和所决定,其运行速度接近于内存速度,而每位的成本却又接近于外存。 (20)Shell重定向命令:Shell向用户提供了这种用于改变输入、输出设备的手段,此即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出的重新定向。 (21)内中断:P179 (22)管道通信系统:P66 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是利用“管道”进行通信的系统,称为管道通信系统。 所谓“管道”是指用于连接一个读进程和一个写进程,以实现它们之间通信的一个共享文件。 (23)哈希算法:利用哈希快速查找的优点,以及空闲分区在可利用空间表中的分布规律,建立哈希函数,以实现最佳分配策略。

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名领导者所能够直接领导的下属人员是由一定限度 的,超过一定限度,领导者就不能做到具体、有效的领导。一个领导者所能有效地领导的下属人员数,称为有效管理幅度。 2.权变理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3.领导:见纸上。 4.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5.组织文化:见纸上。 6.正强化: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予以鼓励、肯定、奖赏,使之更加频繁地发生并不断强化。 7.德尔斐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就调查问题组织专家小组, 通过背对背地向小组成员书面征询意见,并多次归纳与反馈,最后形成 集中且具有权威性意见的定性预测方法。 8.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9.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指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类型。 10.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公式表示为:激动力量=期望值×效价,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 (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 (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2] 11.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由赫兹伯格首先提出。他认为,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保健因素)往往由外界环境引起,如,公司政策、行为管理和监督方式、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等,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等。 简答题: 1.所有的计划工作方法:见 2.沟通过程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与答案(经典题目)

三、简答题 31.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升高或降低电压,另外还起到将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相联系的作用. 32。简单闭式网分为哪些类网络? 答:简单的闭式网可分为两端供电网络(2分)和环形网络(2分)两类(1分)。 33.为什么说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充足时仅靠改变变压器变比分按头来调压并不能改变系统的电压水平? 答:通过调分接头实质是改变了电力网的无功分布,只能改善局部电压水平,同时却使系统中另个的某些局部电压水平变差并不能改变系统无功不足的状况因此就全系统总体来说并不能改变系统的电压水平。 34。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能够提高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进的暂态稳定性? 答:在输电线路送端的变压器经小电阻接地,当线路送端发生不对称接地时,零序电流通过该电阴将消耗部分有功功率起到了电气制动作用,因而是能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四、简算题 35。某三相单回输电线路,采用LGJ-300型导线(计算外径25.2m m),已知三相导线正三角形布置,导线间距离D =6m ,求每公里线路的电抗值. 解:计算半径:m 106.12mm 6.122 2. 25r 3-?=== 几何均距:D m =D=6m /km 403.0 0157.010 6.126 lg 1445.0 0157.0r D g l 1445.0x 3 m 1Ω=+?=+=- 36.。110KV 单回架空线路,其参数如图所示,线路始端电压为116KV ,末端负荷为15+j 10M VA ,求该电力线路末端电压及始端输出的功率。 解:

37.某系统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为740MW/Hz,当负荷增大200MW时,发电机二次调频增发40MW,此时频差为0.2Hz,求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 解: 38.网K点发生两相短路接地,求K点短路电流值。

数据库名词解释

Dn的子集叫做在域D1,D2,…,Dn上的关系表示为R(D1,D2,…,Dn) ,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些列,但保留了主码。称这类视图为 模式集合。这种过程叫 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成果 SQL语句嵌入程序设计语言中,被嵌入的程序设计语言成为宿主语言。简称主语言 SQL语句的执行结果,每个游标区都有一个名字 的工作单位 T1封锁了数据R,事务T2又请求封锁R,于是T2等待。T3也请求封锁R,当T1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首先批准了T3的请求,T2仍然等待。然后T4又请求封锁R,当T3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又批准了T4的请求……T2有可能永远等待,这就是活锁的情形。 T1封锁了数据R1,T2封锁了数据R2。然后T1又请求封锁R2,因T2已封锁了R2,于是T1等待T2释放R2上的锁,接着T2又申请封锁R1,因T1已封锁了R1,T2也只能等待T1释放R1上的锁。这样出现了T1在等待T2,而T2又在等待T1的局面,T1 和T2两个事务永远不能结束,形成死锁 (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故障恢复 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发法,3NF的设计方法,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40.设有一个记录各个球队队员每场比赛进球数的关系模式 R(队员编号,比赛场次,进球数,球队名,队长名) 如果规定每个队员只能属于一个球队,每个球队只有一个队长。根据以上信息完成如下任务: (1)写出根据该关系模式创建表“比赛情况”的SQL语句;(4分) (2)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和主码;(4分) (3)把R分解成2NF模式集。(2分)

重点!!《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问答题 1、列表说明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2、列表说明口腔的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3、胃由哪些动脉供血?这些动脉来源于何处?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10、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11、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分布规律。 12、膈位于何处?其上有哪些孔裂?它们分别平对何处?有何结构通过? 13、试说明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1、2、3略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入毛细胆管经肝内的各级胆管流入肝左、右管,出肝门后流入肝总管,未进食时则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储存浓缩,当进食时,Oddi…s括约肌舒张,胆囊平滑肌收缩,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流入胆总管,经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流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右心房的入口为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右心室的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 左心房的入口为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出口为左房室口。 左心室的入口为左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 三尖瓣附于右房室口;二尖瓣附于左房室口;肺动脉瓣附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附于主动脉口。(下腔静脉瓣附于下腔静脉口;冠状窦瓣附于冠状窦口)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 外耳门前方可摸到颞浅动脉;下颌底、咬肌前缘可摸到面动脉;环状软骨弓后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或摸到颈总动脉;锁骨上大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股二头肌内侧沟或摸到肱动脉;肘窝内、股二头肌腱内侧可摸到肱动脉;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摸到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处可摸到足背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通常起于第一腰椎前主的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后方沿脊柱右前方上行,至第5胸椎附近向左侧偏斜,向上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它收纳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它收纳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部的淋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由睫状体产生,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经睫前静脉回流至眼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第1级纤维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内上行称薄、楔束;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第2级纤维在延髓的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称内侧丘系;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上行投射至3、1、2区(中央后回)的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0、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至第三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至第四脑室,和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流入小脑延髓池,由池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沿该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入上矢状窦,以后再经窦汇、直窦、乙状窦回流至颈内静脉。 11、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分布规律。

周三多第二版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1.doc

周三多第二版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1 一、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可以调用的资源通常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等。 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得1:信息的收益较高,而其获得成本也更高2: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及调整过程。 量本利分析法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法,是通过考察产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 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组织层级---由于组织任务存在递减性,从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层次,这种层次便成为组织层级。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要求。 所谓权变的组织设计是指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思考和设计组织,它要求把组织看成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组织系统。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孔茨认为,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从组织范围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具体化为员工切实关心的问题——双因素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从社会文化的系统出发,对人的需要进行分类,通过提供一种为满足的需要的框架,寻求管理对象的激励效率,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 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利或职权授予下级。 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答案(完整试题)

自测题(一)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区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 2.5分,共50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A、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B、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C、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D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D、特级负荷( 3、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负荷都应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B、一级和二级负荷应当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C、除一级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外,其它负荷随时可以中断供电; D—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可 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随时停电。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A、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 B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 C、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 D、厂用电率、网损率、

电压畸变率 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A、配电线路; B、直配线路; C、输电线路; D、输配 电线路。 6、关于变压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电压进行变化,升高电压满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要,降低电压满足用电的需求; B、变压器不仅可以对电压大小进行变换,也可以对功率大小进行变换; C、当变压器原边绕组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发电厂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 D变压器的副边绕组额定电压一般应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 1.1倍。 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A、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 B 、燃料消耗率、建 设投资、网损率; C、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 D 、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8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能源; B、在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联合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可以减 少;

数据库中一些常用的名词解释

◆DB: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 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好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数据模型: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它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结构数据模型:它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系解复习--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食管: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含有3个狭窄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15cm; 第二狭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三个狭窄部均为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名解麦式点(McBurney点)。有时也以Lanz点表示,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由于阑尾的位置变化有常,所以诊断阑尾炎时,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非十分重要,而是在右下腹部有一个局限性压痛点更有诊断意义。 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肝脏面的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胆囊三角:胆囊管、胆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区域 名解4、咽隐窝:是位于咽鼓管哭后方的一个凹陷,是鼻咽癌好发部位之一 5、梨状隐窝:是喉口两侧与咽侧壁之间的深窝 呼吸系统填空 上呼吸道:鼻、咽、喉 呼吸道 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 1、组成 实质组织:支气管树 肺 间质组织: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神经 2、功能:交换气体、发音、嗅觉、内分泌协助静脉血回流入心 气管

一、分部:腹部abdominal part、盆部pelvic part、壁内部intramural part 二、狭窄: 上狭窄:肾盂输尿管移行处 中狭窄:小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 下狭窄:输尿管壁内部 第二节、尿道 一、大题男性尿道:细长,弯曲,有排尿、排精功能 分为三部分:前列腺部prostatic part、膜部membranous part、 海绵体部cavernous part 有三个狭窄:尿道内口interal urenthral orifice、尿道膜部、 尿道外口external urenthral orifice 有三个膨大: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舟状窝navicular fossa 有两个弯曲:耻骨下弯subpubic curvature:凸向下后方、 恒定、包括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 的起始端 耻骨前弯prepubic curvature:凹向下、可变直 而消失 名解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有一由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形成的三角区,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名词解释。 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可以调用的资源通常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等。 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得1:信息的收益较高,而其获得成本也更高 2: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及调整过程。 量本利分析法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法,是通过考察产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 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组织层级---由于组织任务存在递减性,从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层次,这种层次便成为组织层级。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要求。 所谓权变的组织设计是指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思考和设计组织,它要求把组织看成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组织系统。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决策确定的目标,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各个部门或组织成员的分目标,并为各分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授权管理 从组织范围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具体化为员工切实关心的问题——双因素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从社会文化的系统出发,对人的需要进行分类,通过提供一种为满足的需要的框架,寻求管理对象的激励效率,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 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利或职权授予下级。 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例题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 2012.10 3.1 电网结构如图3—11所示,其额定电压为10KV 。已知各节点的负荷功率及参数: MVA j S )2.03.0(2 +=, MVA j S )3.05.0(3+=, MVA j S )15.02.0(4+= Ω+=)4.22.1(12j Z ,Ω+=)0.20.1(23j Z ,Ω+=)0.35.1(24j Z 试求电压和功率分布。 解:(1)先假设各节点电压均为额定电压,求线路始端功率。 0068.00034.0)21(103.05.0)(2 2223232232323j j jX R V Q P S N +=++=++=?0019.00009.0)35.1(10 15.02.0)(2 2 224242242424j j jX R V Q P S N +=++=++=?

则: 3068.05034.023323j S S S +=?+= 1519.02009.024424j S S S +=?+= 6587.00043.122423' 12 j S S S S +=++= 又 0346 .00173.0)4.22.1(106587.00043.1)(2 2 212122'12'1212j j jX R V Q P S N +=++=++=? 故: 6933.00216.112'1212 j S S S +=?+= (2) 再用已知的线路始端电压kV V 5.101 =及上述求得的线路始端功率 12 S ,求出线 路 各 点 电 压 。

kV V X Q R P V 2752.05 .104.26933.02.10216.1)(11212121212=?+?=+=? kV V V V 2248.101212=?-≈ kV V V V kV V X Q R P V 1508.100740.0) (24242 2424242424=?-≈?=+=? kV V V V kV V X Q R P V 1156.101092.0) (23232 2323232323=?-≈?=+=? (3)根据上述求得的线路各点电压,重新计算各线路的功率损耗和线路始端功率。 0066.00033.0)21(12.103.05.02 2 223j j S +=++=? 0018.00009.0)35.1(15 .1015.02.02 2 224j j S +=++=? 故 3066.05033.023323j S S S +=?+= 1518.02009.024424j S S S +=?+= 则 6584.00042.122423' 12 j S S S S +=++= 又 0331.00166.0)4.22.1(22 .106584.00042.12 2 212j j S +=++=? 从而可得线路始端功率 6915.00208.112 j S +=

数据库名词解释整理

数据库名词解释整理 1.DBMS:把企业数据以记录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保存起来的一种软件产品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保护、数据维护、数据字典 2.层次数据模型/分级数据模型 层次数据模型中数据以树状结构组织 不同类型的记录通过层次结构相互联系 3.网状模型 某一级的一个记录集合在上一级中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包含层次 4.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被定义为表,通过键连接两个表,受关系规则约束。 (对象—关系模型是关系模型的扩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837548.html,ER数据库用户 DBM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缺乏经验的用户可以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这种类型的用户被称为“END USER”最终用户。 (1)Native user 初级用户 通过鼠标(monus)访问数据库 (2)Casual user 临时用户 通过SQL交互式语言访问数据库 (3)Application programmer 应用程序员 用嵌套式编程语言访问 (4)DBA数据库管理员 用SQL语句访问DBMS 6.数据模型 一个数据库模型或者数据库模型是一组描述如何用计算机化的信息表示现实中数据的定义。 7.数据库命名术语 A:表、列、行 B:关系、元组、属性 8.数据库 数据库是表或者说是关系的集合。(数据库是相关信息的集合,用一组表来表示) 9.数据库模式 表的标题被称作关系模式,即组成关系的属性的集合。 数据库的所有关系模式的集合构成了数据库模式。 表的航集合,也就是元组集合,被称作表的内容;表的行数被称为表的基数。 10.关系 关系是一种数学结构,被定义为一个笛卡尔集的子集,即符合条件的笛卡尔积中的元素为相关的。表中每一行都与不同的列上的值相关联,所以表中的行的完整集合才被称为一个关系。 11.关系规则 规则1 第一范式规则 在定义表中,关系模型不允许含有多值属性(重复字段)和含有内部结构的列,遵守这样规则的表被称为第一范式。 规则 2 只能基于内容存取行规则 说明航是没有次序的,只可以通过行的内容,即每一列中所存在的属性值来检索行。 规则3 行唯一性规则 要求关系中的任何两个元组(表中的行)的值在同一时刻不能是完全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