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测试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温湿度计实训报告

温湿度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温湿度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温湿度计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对温湿度计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通过实训,学员能够掌握温湿度计的测量方法,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对温湿度环境监测和控制的能力。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XX学院物理实验室实训设备:温湿度计、实验台、温湿度控制装置、记录表格等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原理温湿度计是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仪器。

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温湿度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电子温湿度计、水银温度计配合湿度计、毛发湿度计等。

本次实训主要使用电子温湿度计,其工作原理基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转换。

1. 温度传感器: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它们能够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子电路处理后显示温度值。

2. 湿度传感器:常用的湿度传感器有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等。

它们能够将湿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显示相对湿度值。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对温湿度计的基本原理、种类、结构及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学习。

2. 仪器认识: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对电子温湿度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了解,包括仪器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实际操作:- 温度测量:将温湿度计放置在已知温度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显示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进行对比,分析误差。

- 湿度测量:将温湿度计放置在已知湿度环境中,观察并记录显示的湿度值,与实际湿度进行对比,分析误差。

- 数据记录:将每次测量的温度和湿度值记录在实验表格中,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4.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测量条件下温湿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实训结果1. 温度测量:在室温条件下,温湿度计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温度基本吻合,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 湿度测量:在相对湿度稳定的环境下,温湿度计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湿度基本吻合,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温湿度检测报告

温湿度检测报告

温湿度检测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

温湿度是常见的环境参数,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检测将使用专业的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检测设备本次温湿度检测使用了一款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能够快速、准确地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数据。

3. 检测过程检测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待检测的环境区域,确保该区域没有明显的温湿度异常情况。

2. 将温湿度传感器放置在待检测区域的适当位置,并确保其与环境周围的物体保持一定的间隔,避免人为干扰。

3. 开始数据采集,并记录下每次采集的温度和湿度数值。

4. 采集足够数量的数据后,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4. 数据分析与结果经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的结果:采集时间温度(℃)湿度(%)09:00-09:15 25.3 60.209:15-09:30 24.8 59.509:30-09:45 25.1 59.809:45-10:00 24.9 59.310:00-10:15 25.4 60.1………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本次检测中,所采集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相对稳定,且未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

温度保持在24.8℃到25.4℃之间,湿度保持在59.3%到60.2%之间。

其中,温度的平均值为25.1℃,湿度的平均值为59.8%。

5. 结论根据本次温湿度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待检测的环境区域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正常稳定的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

2. 温度保持在24.8℃到25.4℃之间,湿度保持在59.3%到60.2%之间,整体来说较为适宜。

3. 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对该环境区域的温湿度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优化,以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条件。

6. 建议与改进基于本次温湿度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与改进方案: 1. 可以对检测区域的通风情况进行优化,以提高空气的流通性,让温湿度更加平衡稳定。

温湿度测量实验报告

温湿度测量实验报告

温湿度测量实验报告引言温湿度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气象参数,对于环境舒适度、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量温湿度成为了科研和工程领域的重要任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来测量环境的温湿度,并分析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装置1.Arduino开发板2.DHT11温湿度传感器3.杜邦线若干4.计算机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DHT11传感器通过杜邦线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上。

确保连接正确且稳固。

2.编写代码: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编写代码,将DHT11传感器与Arduino开发板进行通信。

在代码中实现温湿度测量的功能。

3.上传代码: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上,确保代码能够正确运行。

4.测试测量:将Arduino开发板连接到计算机,并打开串口监视器。

通过串口监视器可以实时查看DHT11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湿度值。

5.对比验证:测量环境中的温湿度,并使用其他准确的温湿度测量仪器进行对比,验证DHT11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

6.记录测量结果:将DHT11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湿度值以及其他准确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方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7.数据分析:将DHT11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湿度值与其他准确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DHT11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范围和稳定性。

8.结果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讨论DHT11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9.结论总结: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的建议,并展望未来温湿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DHT11传感器的实际测量以及与其他准确测量仪器的对比验证,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结论: 1. DHT11传感器在一定范围内的温湿度测量结果与其他准确测量仪器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性。

2. 随着测量温度和湿度的增加,DHT11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会逐渐增大,尤其是在极端的高温高湿环境中。

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3篇)

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湿度测量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XX大学物理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湿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熟悉常用湿度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性能。

4.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环境下湿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以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来表示。

绝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百分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露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1. 干湿球温度计2. 湿度计3. 恒温恒湿箱4. 数据采集器5. 计算器6.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器材的完好性,确保数据采集器的功能正常。

2. 环境测量:在实验室内使用干湿球温度计和湿度计分别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记录数据。

3. 恒温恒湿箱测试:将恒温恒湿箱设置为特定温度和湿度,放入干湿球温度计和湿度计,待稳定后记录数据。

4. 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器对实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记录一定时间内的湿度变化数据。

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实验结果1. 环境湿度测量:实验室内相对湿度为45%,温度为25℃。

2. 恒温恒湿箱测试:设置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实验过程中湿度稳定在设定值。

3. 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采集器,记录了实验室内湿度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发现湿度在早晨和晚上较高,中午较低。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发现湿度变化呈周期性,与室内外环境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了常用湿度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性能。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环境下湿度的变化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湿度变化与室内外环境因素有关,如温度、风速、湿度等。

2. 湿度对人类生活、工业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测量和控制湿度至关重要。

仓库温度湿度实验报告

仓库温度湿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仓库温湿度的基本概念及其对仓储物品的影响。

2. 掌握仓库温湿度测量的方法和仪器操作。

3. 分析不同仓储环境下的温湿度变化规律,为仓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仓库温湿度是指仓库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湿度是表征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物理量。

温湿度对仓储物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仓储物品发生霉变、锈蚀、变形等问题。

三、实验方法与仪器1. 实验方法:(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仓库作为实验对象;(2)使用温湿度计测量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仓库温湿度变化规律。

2. 实验仪器:(1)温湿度计:用于测量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2)记录本: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地点:某仓库2.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3. 实验步骤:(1)将温湿度计放置在仓库内,稳定一段时间;(2)读取温湿度计显示的温度和湿度值;(3)记录实验数据;(4)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位置和时间的温湿度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测量时间 | 测量位置 | 温度(℃) | 湿度(%) || -------- | -------- | -------- | -------- || 08:00 | A点 | 22 | 55 || 10:00 | B点 | 24 | 60 || 12:00 | C点 | 26 | 65 || 14:00 | D点 | 28 | 70 || 16:00 | E点 | 30 | 75 |2. 分析:(1)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仓库内温度随时间逐渐升高,湿度也随之增加;(2)不同位置的温湿度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由于仓库内部通风不畅或物品堆放不均等因素导致;(3)根据实验结果,该仓库温湿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仓储物品的影响较小。

六、实验结论1. 仓库温湿度对仓储物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2. 通过测量和记录仓库温湿度,可以了解仓库内温湿度变化规律,为仓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3. 在实际工作中,应关注仓库温湿度变化,确保仓储物品的安全。

温湿度检测仪实训报告

温湿度检测仪实训报告

####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温湿度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对温湿度检测仪器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我系信息工程系组织开展了温湿度检测仪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温湿度检测仪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温湿度检测仪器的原理和结构;2. 学会使用温湿度检测仪器进行实际测量;3. 了解温湿度检测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4.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介绍温湿度检测仪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实验操作:学习使用温湿度检测仪器进行实际测量,包括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参数的测量。

3. 数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4. 交流讨论:分享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学习经验。

####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指导老师首先介绍了温湿度检测仪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学生们对温湿度检测仪器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学生们按照指导老师的步骤,学习使用温湿度检测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首先,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分别测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参数,并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测量点的数据,分析温湿度变化规律,得出结论。

4. 交流讨论实训过程中,学生们分享了实训心得体会,交流学习经验。

通过讨论,学生们对温湿度检测仪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五、实训成果1. 学生们掌握了温湿度检测仪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学生们学会了使用温湿度检测仪器进行实际测量,并能够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3. 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 六、实训总结本次温湿度检测仪实训取得了圆满成功。

温湿度实验报告

温湿度实验报告

温湿度实验报告温湿度实验报告一、引言温湿度是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对于人体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温湿度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温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温湿度的变化规律,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有温湿度计、温湿度记录仪等。

实验材料包括室内空气、室外空气、水等。

2. 实验步骤(1)选择不同的室内和室外环境进行实验,包括室内温湿度较高、室内温湿度适中、室外温湿度较高等。

(2)使用温湿度计测量不同环境的温湿度,并记录数据。

(3)将温湿度记录仪放置在实验环境中,连续记录一段时间的温湿度数据。

(4)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发现温湿度对人体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人体容易感到闷热、粘腻,容易出汗,体力活动能力下降,甚至会引发中暑等问题。

而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中,人体容易感到寒冷,皮肤干燥,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喉咙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温湿度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而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湿度过低,容易导致皮肤干燥、鼻腔不适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室内温湿度来改善生活环境。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可以通过使用空调、电扇等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中,可以通过加湿器等设备提高室内湿度。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温湿度对人体舒适度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2. 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引发中暑等问题,低温低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等不适症状。

3. 调节室内温湿度可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体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六、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温湿度对人体的重要性。

温湿度检测报告

温湿度检测报告

温湿度检测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温湿度检测的原理、设备以及相关应用。

温湿度检测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气象、农业、建筑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通过精确测量和监控环境的温湿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改善所处环境的条件。

2. 检测原理温湿度检测是通过测量和记录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来实现的。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表现,常用单位为摄氏度(℃)或华氏度(℉)。

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汽含量的度量,通常以相对湿度(RH)百分比表示。

传统的温湿度检测仪器使用温湿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根据物理或化学效应来测量温度和湿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电阻温度计,而湿度传感器则可使用电容、电阻或电化学方法来测量相对湿度。

3. 设备和仪器温湿度检测仪器通常包括以下部分:3.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测量和记录环境温度的关键组件。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基于两种不同金属之间的热电效应,将温度转换为电压信号。

•热敏电阻:基于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来计算温度。

•红外线传感器: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测量温度。

3.2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

常见的湿度传感器包括:•电容传感器:测量空气中水分含量对电容值的影响。

•电阻传感器:基于湿度对材料电阻的影响,将湿度转换为电阻值。

3.3 数据记录器数据记录器用于记录温湿度检测仪器所测得的数据。

记录器可采用内置储存器或外部存储介质,如SD卡或电脑连接接口。

记录仪通常具备时间戳和数据分析功能,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 应用领域温湿度检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气象学气象学需要准确测量和记录大气的温度和湿度。

这些数据对于预测天气趋势、气候研究以及天气预报至关重要。

4.2 农业农业生产对环境温湿度有严格的要求。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助于作物生长和动物饲养。

温湿度检测可用于农田、温室和畜牧场等环境中,帮助农民监控和调节环境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环境参数测试仪设计总结报告
目录:
1.系统方案………………………………………………………………
1.1方案论证……………………………………………………………
1.2方案选定
1.3系统设计………………………………………………………………
1.4结构框图………………………………………………………………
2.理论分析与计算………………………………………………
2.1测量与控制方法…………………………………………………………
2.2理论计算……………………………………………………………………
3.电路与程序设计…………………………………………………………………3.1硬件电路各模块或单元电路的设计
3.2检测与驱动电路设计…………………………………………………………
3.3总体电路设计…………………………………………………………………
3.4软件设计与流程图……………………………………………………………
4.结果分析…………………………………………………………………………
4.1与设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1.系统方案
1.1方案论证
方案1:温湿度传感器采用传统的模拟式器件,使用光敏电阻测光照,利用单片机进行显示与按键。

方案2:温湿度采用集成式器件,使用光敏电阻测光照,利用单片机进行显示与按键。

方案3:温湿度传感器采用数字式器件,使用光敏传感器,再通过单片机进行显示与按键。

方案论证:比较三种方案,在传感器的选择上,模拟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要先经过采样、放大和模数转换电路处理,再将转换得到的表示温度值的数字信号交由微处理器或DSP处理。

被测量信号从敏感元件接收的非物理量开始到转换微处理器可处理的数字信号之间。

而且模拟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而产生误差。

而且魔术转换的精度不可能很高,存在一定的非线性,互换性较差。

直接采用数字数传感器就可以避免以上的问题。

数字传感器可以直接将被测模拟量直接换成数字量输出,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且具有高的精度和分辨率,稳定性好,信号易处理。

其次在光照方面光敏电阻达不到要求故选择光敏传感器。

1.2方案选定:选择方案三
1.3系统设计:以A T89S52 为核心的单片机。

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温度显示电路,上下限报警电路等。

温湿度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当DSl8B20 采集到温度信号后,将温度信号送至AT89S52 中处理,同时将温度送到LCD 液晶屏显示,单片机根据初始化设置的温度上下限进行判断处理,即如果温度大于所设的最高温度就启动风扇降温;如果温度小于所设定的最低温度就启动报警装置。

同时通过按键对温湿度进行调整与确认。

检测光照。

1.4结构框图
3.电路与程序设计
3.1硬件电路各模块或单元电路的设计
3.1. 1温度单元模块
DS18B20的特点:
(1)有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

DSl820 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接口
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l820 的双向通讯。

(2)多点功能简化了分布式温度检测的应用。

(3)DSl820 在使用中无需任何外围元件。

(4)可用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从3.0V 到5.5V。

(5)可测量的温度范围从-55℃到+125℃,增量值0. 5℃;华氏温度范围从
-67 到+257,增量值0.9。

(6)
(7)支持多点组网功能。

多个DS1820 可以并接在同一条总线上,实现多点
测温。

(8)位的温度分辨率。

测量结果以9 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

(9)用户可设定温度报警门限值。

(9)有超温度搜寻功能
同时DS18B20 的1 脚接地,2 脚(DQ 引脚)与AT89S52 的一根I/O 口线相连,3 脚接+5V。

在A89S52 的I/O 口线与+5V 之间连接一4.7K 的上拉电阻,以保证数据采集的正常进行。

若要组成多点温度检测系统,可在单片机的同一根I/O 口线上,以相同的连接方法并联多片DS18B20 芯片。

3.1.2. 湿度单元模块
DHT11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

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

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 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

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

每个DHT11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

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

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

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信号传输距离可达20米以上,使其成为各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最佳选择。

3.1.3.光照模块
BH1710FVC光照传感器,是一个六个引脚的芯片,是一个体积很小的芯片,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大概在-30到85摄氏度左右,对应大范围的输入光(1-65,536勒克斯相当,内置A/D转换器,无需外接部件消耗功率为同类产品的1/2,对分光感应特性非常灵敏。

3.1.
4.单片机模块
89C52是INTEL公司MCS-51系列单片机中基本的产品,它采用INTEL公司可靠的CHMOS工艺技术制造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属于标准的MCS-51的HCMOS产品。

它结合了HMOS的高速和高密度技术及CHMOS的低功耗特征,它基于标准的MCS-51单片机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属于80C51增强型单片机版本,集成了时钟输出和向上或向下计数器等更多的功能,适合于类似马达控制等应用场合。

80C52内置8位中样处理单元、256字节内部数据存储器RAM、8k片内程序存储器(ROM)32个双向输
入/输出(I/O)口、3个16位定时/计数器和5个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时钟振荡电路。

此外,89C52还可工作于低功耗模式,可通过两种软件选择空闲和掉电模式。

在空闲模式下冻结CPU而RAM定时器、串行口和中断系统维持其功能。

掉电模式下,保存RAM数据,时钟振荡停止,同时停止芯片内其它功能。

3.1.5.LCD1602 液晶屏
1602 液晶显示模块可以和单片机AT89S52 直接接口。

3.1. 6.蜂鸣器驱动电路
由于蜂鸣器的工作电流一般比较大,以致于单片机的I/O 口是无法直接驱动的,所以要利用放大电路来驱动,一般使用三极管来放大电流就可以了。

当所测的温度低于6 摄氏度时,报警。

3.1.7 电源模块
采用220V、50Hz交流电源供电。

采用此方案,必须搭建一个由变压器,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组成的电源电路,其复杂度会超出方案一的设计。

虽然220V的电源会带来一定的危险,但是此方案的优点是不用担心因电源电压下降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

3.2理论分析
同上
计算

3.3总体电路设计
原器件清单:
见附件
3.4软件设计
流程图:
主函数—显示—按键—温度—湿度—光照—蜂鸣器—继电器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