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树种培育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浅析珍稀树种的培育——银杏

浅析珍稀树种的培育——银杏

6 苗 木管理
61 追 肥 .
银杏生长期短 , 停止生长早 , 常规育苗年生长量只有 5 ~ 1e 为加大生长量 , 0m。 出现第 2次生长 , 需及早追肥 。当幼苗
长出 2 叶时, 片 进行 根 外 追肥 , 喷 01 素或 磷 酸二 氢 钾 可 . %尿 溶 液 , 隔 1 ~1d 1 , 度可逐 渐增 加 至 03 根外 追 每 0 5喷 次 浓 . %( 肥 , 孔 要 小 , 滴 要 细 , 孔 向上 , 叶 背 面才 能 很 快 吸 喷 雾 喷 喷
4 ~ 0h 尿素 10g m 对成 1 度浇 灌 , 完后 , 5 6t m 或 / 5k/ h %浓 浇 立 即喷 清水洗 叶 , 以防烧 叶 。 杏育 苗要 采取 低浓 度 、 银 勤施 肥 的 方 法 。切勿 浓度 过大 或用 颗粒 肥撒施 在行 间 , 以免烧 根 。
62 中耕 除草 .
54 播 种 方 法 .
腐 熟 的有机 肥, 混入 硫酸 亚铁 2 k, . g锌硫 磷 2 k 。采 用平 畦 5 .g 5 作 床 , 床 东西 走 向, 苗 畦长 1m 宽 1 .m 0, ~12 。作 畦 后灌 1 次 透 水 , 水渗 下后 搂平 、 细 。土 壤 田间持 水量 控 制在 8 % 待 耕 0 左右 , 以待 播种 。
53 播 种 量 .
2 整 地作床
圃地 应 于秋 末 冬 初 全 面 深 翻 3 0~4 e , 4 0 m 施 5~7 t m 5/ h
银 杏 幼 苗喜 阴不 耐 光 , 体 量 大有 利 于 苗 木 的 抗逆 性 。 群 因 此 , 年 生 小 苗 密 度 要 大 , 行 距 8m ×3e , 种 量 当 株 e 0m 播 15 ~10 k/ 2 0 0 20g m , 苗 3. ~4 万 株 /m。 h 可产 75 5 h

珍稀树种培育作业设计规定

珍稀树种培育作业设计规定

珍稀树种培育作业设计规定第一条为规范珍稀树种培育工作,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满足社会对珍贵用材等多种需求,保护和发展珍稀树种资源,根据《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珍稀树种是指纳入国家林业局颁发的《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办造字〔2006〕94号)的树种。

第三条珍稀树种培育通过新造和改培两种方式进行。

新造是指在适宜培育珍稀树种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边际土地,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的方式培育珍稀树种的措施;改培是指在适宜培育珍稀树种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中,通过定向抚育、补植改造、林冠下造林等方式培育珍稀树种的措施。

第四条珍稀树种培育要围绕良种选育、造林、抚育管护等环节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总结成功经验,筛选和组装配套实用技术,提高珍稀树种培育成效。

第五条珍稀树种培育作业区选择遵循适地适树、集中连片的原则,根据珍稀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综合考虑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现有林状况,合理确定新造作业区和改培作业区。

新造作业区应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小气候适宜等立地条件优良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或边际土地。

改培作业区应选择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有林地、疏林地或灌木林地:(一)珍稀树种株数比例不少于10%的天然幼龄林。

(二)珍稀树种株数比例不少于30%或每公顷不少于300株的天然中龄林。

(三)适宜培育珍稀树种的低质(效)林。

(四)适宜采用林冠下造林方式培育珍稀树种的林分。

(五)适宜培育珍稀树种的疏林地、灌木林地。

第六条新造作业技术要求除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外,还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尽量选用乡土树种,就地采种。

(二)尽量采用容器苗,就近育苗造林。

(三)根据立地条件和树种特性,适当保留原生植被,原则上禁止全面整地。

(四)《造林技术规程》没有规定初植密度的树种,各地应参照习性相近的树种合理确定初植密度,并应以营造混交林为主,珍稀树种比例不低于50%,其中,红木类树种不低于30%。

珍稀树种金钱松的培育与扩繁探析

珍稀树种金钱松的培育与扩繁探析

珍稀树种金钱松的培育与扩繁探析作者:陈蓓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1期金钱松属于松科,落叶乔木,树皮片状一般为红棕色或灰棕色,树皮表面粗糙,树干笔直,在树皮表面会形成不规则的鳞片裂片,树冠呈圆锥形,会有红褐色分枝,分枝呈淡黄色、无毛。

此外,金钱松的叶为长枝螺旋散叶,枝叶和硬币形状相似,因此称为金钱松。

1 珍贵的金钱松树种栽培和扩大繁育措施1.1 栽培技术金钱松树的栽培技术,要从种子的挑选开始,首先会采摘收获金钱松树10~11个月成熟的球果,将球果放在屋内并打擦果松,最后用过网筛选球果,然后将筛选后的球果储存到袋子里。

翌年2月下旬开始准备种植,正式种植在早春3月上旬为宜,需要注意的是,播种前应将种子在40℃的温水中浸泡24h,然后将种子放置土壤河床上,金钱松种子的繁殖,必须要保证土壤中的有机质,因此,要选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并在土壤深孔隙床中适当喷涂3%的硫酸亚铁(FeSO4·7H2O)的溶液。

此外,考虑到金钱松树本身属于菌根植物,因此在种植时,只需简单掩埋即可。

15~20 天后,种子开始发芽,金钱松树的幼苗较为脆弱,因此,在开始发芽时,一定要加强对幼苗的观察,且定期喷涂1%的波尔多液,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肥水管理。

幼苗不耐旱,如果不及时搭棚遮荫,就会造成大量幼苗死亡。

在6~9月都要注意遮荫和施肥,保证金钱松树可以正常生长。

1.2 繁育措施综上可知,金钱松的资源较少,因此想要扩大金钱松的繁育,就要从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理特性、装饰价值、药材价值、栽植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起完整的金钱松数据库。

此外,还要加强保护现有资源种源,为人工繁育奠定基础。

比如,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自然保护区,借助人工繁育的方式,扩大天然林的范围,还要加强学习金钱松等濒危物种繁殖遗传等方面,开发出更多的新品种植物,建立起金钱松新品种创新体系,推动新品种对金钱松的园林应用,意义较大,在传统育种方法的同时,加强研究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育种等方面,改良遗传特性,培育出更多的优良新品种。

珍稀树种培育基地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工作总结范文

珍稀树种培育基地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工作总结范文

珍稀树种培育基地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工作总结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生物物种灭绝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重视生态保护和多样性保护。

珍稀树种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珍稀树种培育基地试点示范项目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

一、项目背景珍稀树种培育基地试点示范项目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24年启动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示范珍稀树种的保护、繁育和培育,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0个试点城市进行实施。

二、项目目标珍稀树种培育基地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目标如下:1、保护和繁育珍稀树种,增加珍稀树种的数量和种群密度;2、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3、打造珍稀树种培育基地,为珍稀树种的繁育和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指导;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城市绿化和生态景观提供基础设施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三、实施过程1、项目选址项目选取了10个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和重庆。

这些城市都是国内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

各城市在选址过程中以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为主要考察因素,以确保培育出更多适合当地土和气候条件的珍稀树种。

2、种质采集种质采集是整个项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困难的环节之一。

为了保证珍稀树种的质量和纯度,项目策划人员在选取种子的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守相应的采集规范,并按照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如人工授粉和人工花粉传递等。

3、人工培育和播种项目的人工培育和播种工作非常繁琐,需要精确测定和调整培养土的配方和成分。

同时,也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数据反馈。

这是珍稀树种保育的最重要的保障之一。

4、科普宣传和教育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各项技术和管理工作外,还特别加大了科普宣传和教育力度。

珍稀苗木引种工作计划范文

珍稀苗木引种工作计划范文

珍稀苗木引种工作计划范文一、引种目标珍稀苗木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景观效果。

引种珍稀苗木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观,更可以保护和传承珍稀植物资源。

本次引种工作的目标是选择一批具有景观效果和生态价值的珍稀苗木,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使其在新的环境下生长茂盛,为市民提供更加美丽宜人的环境。

二、引种范围本次引种工作主要面向公园、景区、街道绿化等城市绿地,引入适宜的珍稀苗木种类,提升城市绿地的生态与景观效果。

三、引种工作流程1. 确定引种种类首先,通过调研和专家评估,确定适合引种的珍稀苗木种类,包括具有景观效果和适应性强的苗木,以及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性较好的品种。

2. 采集苗木经过选定的种类,组织专业人员前往原产地,进行苗木采集工作。

在采集过程中,需注意苗木的健康情况及数量,确保采集到的苗木质量良好。

3. 运输和栽种采集到的苗木需要进行合理的包装和运输,确保苗木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苗木到达引种地点后,需进行合理的排布和栽植,确保苗木可以立即生长并适应新的环境。

4. 管理和保养引种苗木后,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养工作,包括对苗木的浇水、施肥、修剪等,并且要及时发现和防治各类害虫病害,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5. 监测评估随着引种苗木的生长,需定期进行生长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引种苗木能够生长茂盛,融入城市绿地环境。

四、引种管理1. 选择合适的引种地点引种地点需要选择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价值的地方,同时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确保引种苗木的生长和生存条件良好。

2. 科学施肥和浇水对引种苗木需进行合理的施肥和浇水,按照苗木的生长需要进行管理,确保苗木有足够的养分和水分供给。

3. 定期修剪和整形定期对引种苗木进行修剪和整形,促进苗木的生长和美化植株形态,使其更加适应城市绿地环境。

4. 防治病虫害定期对引种苗木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避免病虫害对苗木的影响。

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

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

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是指针对我国珍稀濒危树种和特殊用途树种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和繁殖,增加其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提高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保护和利用我国森林资源。

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育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或种质资源;
建立科学的育种技术体系,进行种子收集、储藏、处理、筛选、繁殖等工作;
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如组织培养、遗传转化等,加速珍稀树种的繁殖和选育;
建立珍稀树种的保护和利用体系,包括建立珍稀树种保护区、制定珍稀树种保护规划、推广珍稀树种的种植和经济利用等;
加强珍稀树种的监测和管理,定期对珍稀树种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制定珍稀树种的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防止珍稀树种的滥伐和破坏。

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对于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五)

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五)

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一、实施背景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是我国传统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的资源日益减少,其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的培育和种植。

二、工作原理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促进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具体来说,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选择适宜的培育环境:根据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培育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光照等方面。

2. 优化培育技术:通过研究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优化培育技术,包括施肥、浇水、修剪等方面。

3. 创新培育模式:根据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市场需求,创新培育模式,包括组织种植、野外培育、温室培育等方面。

4. 引进新品种:通过引进新品种,丰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质资源,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三、实施计划步骤1. 研究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制定相应的培育技术方案。

2. 选择适宜的培育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光照等方面。

3. 优化培育技术,包括施肥、浇水、修剪等方面。

4. 创新培育模式,包括组织种植、野外培育、温室培育等方面。

5. 引进新品种,丰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质资源,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四、适用范围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适用于所有需要保护和利用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的场合,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

五、创新要点1. 优化培育技术,提高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2. 创新培育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培育模式。

3. 引进新品种,丰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质资源,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珍稀树种培育实施方案

珍稀树种培育实施方案

珍稀树种培育实施方案一、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而珍稀树种更是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为了保护和培育珍稀树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探讨珍稀树种的培育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目标和意义1. 目标:培育珍稀树种,增加其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确保其生存与繁衍。

2. 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培育实施方案1. 种苗采集与保存:根据珍稀树种的生物特性和生态需求,选择合适的采集时期,采集成熟、健康的种子或穗条,并进行种子或穗条的有效保存,以确保其后续的培育工作。

2. 人工繁育:将采集到的种子或穗条进行育苗,包括播种、定植、养护等环节,以获得较大数量的幼苗。

3. 野外引种:将育苗所得的幼苗引种至珍稀树种的原生生境或适宜的新生境,进行适应性培育和监测,提高其适应环境能力。

4. 栽植与保护:在合适的地点进行栽植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栽植后的珍稀树种,如设立保护区、防止环境污染等。

5. 监测与评估:建立珍稀树种的长期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遗传多样性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了解珍稀树种的生态状况和保护效果。

6. 宣传与教育:加强对社会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他们对珍稀树种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大众保护意识。

四、实施条件1. 科学研究支持:开展相关珍稀树种的科学研究,包括生态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为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政府支持与资金投入:政府要高度重视珍稀树种的保护和培育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 市场需求:调查市场需求,合理培育与经济价值相符的珍稀树种,增加经济收益,推动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预期成果1. 珍稀树种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得到恢复和扩大。

2. 珍稀树种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得到提高,生态平衡得到维护。

3. 相关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

六、总结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我们有望保护和培育珍稀树种,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珍稀树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
*****年
目录
1项目概要 (2)
2 项目建设背景 (2)
2.1项目承建单位简介 (2)
2.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2)
2.1.2气候特征 (2)
2.1.3 地形与地貌 (2)
2.1.4 地质土壤 (2)
2.1.5植被资源 (2)
2.1.6森林资源 (2)
2.2建设依据和背景 (2)
2.2.1 建设依据 (2)
2.2.2 建设背景 (2)
2.3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2)
3 建设方案 (2)
3.1建设目标 (2)
3.2建设规模与建设期 (3)
3.2.1 建设规模 (3)
3.2.2 建设期 (3)
3.3建设内容及进度 (3)
4.1林地选择主要条件 (3)
4.2树种选择依据 (3)
4.3改良培育现有林的技术模式 (3)
4.3.1 选用优良种苗 (3)
4.3.2 苗木需求量 (3)
4.3.3 整地 (3)
4.3.4 栽植 (3)
4.3.5 幼林抚育和管护 (3)
5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3)
5.1森林保护 (3)
5.1.1森林防火 (4)
5.1.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4)
5.1.3森林管护 (4)
5.2环境保护 (4)
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
6.1投资估算范围 (4)
6.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4)
6.3投资估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
6.4投资估算 (4)
6.5资金筹措 (4)
7.1组织机构 (4)
7.2项目管理 (5)
7.2.1资金管理 (5)
7.2.2工程管理 (5)
7.2.3技术管理 (5)
7.2.4信息管理 (5)
7.2.5档案建设 (5)
7.3政策保障 (5)
8 效益评价及结论 (5)
8.1经济效益评价 (5)
8.2生态效益评价 (5)
8.3社会效益评价 (5)
8.4综合评价结论 (5)
9 附图、附表、附件 (5)
********************* 珍稀树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1项目概要
2 项目建设背景
2.1 项目承建单位简介2.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2.1.2气候特征
2.1.3 地形与地貌
2.1.4 地质土壤
2.1.5植被资源
2.1.6森林资源
2.2 建设依据和背景
2.2.1 建设依据
2.2.2 建设背景
2.3 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3 建设方案
3.1 建设目标
3.2 建设规模与建设期
3.2.1 建设规模
3.2.2 建设期
3.3 建设内容及进度
4 主要培育技术
4.1 林地选择主要条件
4.2 树种选择依据
4.3 改良培育现有林的技术模式4.3.1 选用优良种苗
4.3.2 苗木需求量
4.3.3 整地
4.3.4 栽植
4.3.5 幼林抚育和管护
5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5.1 森林保护
5.1.1森林防火
5.1.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5.1.3森林管护
5.2 环境保护
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 投资估算范围
6.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6.3 投资估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4 投资估算
6.5 资金筹措
7 项目组织保障
7.1 组织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