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制比较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及其效果分析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及其效果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财政体制也在不断优化和改革。
那么,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效果如何,以及其中的亮点和问题又有哪些呢?一、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效果1.提高了财政监管水平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以增强中央财政权力为核心,重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和职责分工。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财政监管的力度加强,对地方财政进行了更加细致和全面的监管。
同时,设立了新的监管机构,如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国务院金融委员会等,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管体系,提高了整个财政体制的监管水平。
2.加强了财政调控的能力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效果是加强了财政调控的能力。
中国政府在预算编制、财政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力,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发展。
同时,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得到了优化,市场化财政调节工具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帮助财政部门更加有效地开展财政调控工作,稳定了国民经济运行、促进了经济发展。
3.提高了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水平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还加强了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水平,规范了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行为。
为了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政府实施了“债券管理法”,对部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进行了规范,有利于减少政府债务风险,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
二、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亮点1.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平衡的机制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平衡的机制,推动了政府的分级财政体制改革。
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沉重的问题,政府提出了“中央与地方权责明确,分税制税制度完善”的政策,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摊及税收收入分配的方式,并不断完善和调整财政分配制度,实现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财政合理分配。
这一举措使得财政资源得到了更有效地利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2.推动了财政体制改革和财务招标制度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另一个亮点是推动了财政招标制度的实施。
国内外比较中谈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前景

1 各级 政府 之 间存 在着 事权 划 分不 清 、支 出责 任不 够 明确 的 . 政 ;在 财政 支出方 面 ,一些与 国 民经 济发展 关 系重大 的开支 项 目,
问题
中央和地方在事权和支出的范围方面存在着一些交叉。一方 术 支 出。美 国财政体 制 的集 中统 一趋 势还表现 为联 邦政府 对各 州和
、
财 政 体 制 改革 的必 要 性
近 年来 全 国财 政 收入迅 速增 长表 明我 国经济 发展 状况 良好 国 家对经 济 的控制 力逐步 增强 ,特 别是 中央对 社会 和经济 的宏观 调 控
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由于我 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初步确 现在联 邦 、州和地 方各级 预算 在全 国预算 总额 中的比重 方面 ,同 时
和谐社 会 。今后 我 国将进一 步推 进和深 化各 项财税 改 革 。完 善公 共 的形成 必然催 生腐败 。
财政体 制 ,不断增 强公共 产 品和公共 服务供 给能 力。
一
二 、发达国家财政体 制的借鉴经验
1 美 国的财政 体 制 美 国 是 一 个 联 邦 制 国家 ,行 政 结 构 由 联 邦 政 府 、州 及 地 方 ( 、市 、镇 ) 级构成 。美 国财政 体制 的集 中统一趋 势 ,不仅表 县 三
立和逐 步完善 的过 程 中 ,我 国财政 体制 不可避 免地 会存 在着一 些 问 也 变现 在各级 财政 预算 的收支 结构方 面。在 收入 方面 ,影响经 济最
题:
有 力 的税 收 ( 得税 ,尤其 是 个 人所 得税 )集 中在 联 邦一 级 的财 所 都集 中在联 邦一级 预算 ,如 国防支 出、国 际事务 支出 、空 间科 研技
面 ,一些 属于 地方 的事权 本来 应该 由地 方负担 支 出 ,中央 财政 却在 地 方政 府的 财政补助 ,这 些补助 主要 用于一 些关 系到整个 国 民经济
新加坡与美国财政制度之比较

新加坡财政体制与美国财政体制的比较分析学号:**********姓名:***班级:财务0803作为两种不同财政制度的代表:新加坡和美国,由于国情的差别,各自以单一及分级财政管理的形式维持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本文从财政收支、税收体制、社会福利等角度对这两种财政制度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寻求在当今世界开放经济的大环境下发展本国经济及建立适应本国特点的财政经济制度的经验和认识。
政府与财政职能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其国家财政也具有城市财政的特征。
首先由于新加坡政权结构层次单一,故其财政管理层次也比较单一,不存在分级财政管理的条件,也没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复杂的财政关系;其次,新加坡财政管理的范围比较宽泛,从机构设置上看,除政府公共财务活动展于财政部门管理外,政府的金融管理、邮政储蓄管理部分都下属财政部。
再次,新加坡是市场经济国家,其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安全、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第四新加坡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比重较小。
此外,由于新加坡实行盈余财政政策,政府预算收支多年保持盈余,放其国家债务很少,发行国债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主要是为吸收大量的中央公积金结余投资和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金融工具在调节经济中发挥作用。
美国政体实行的是联邦制。
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明确规定,宪法没有明确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利都保留给各州或人民。
因此,联邦政府在规范州和地方政府的行为方面权利是有限的。
但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相比,州政府在支配地方政府方面限制则少的多。
按照美国宪法,州和地方政府有责任提供政府服务。
它们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国内公共服务,如公共教育、法律实施、公路、供水和污水处理。
联邦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持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拨款、贷款和税收补贴。
美国财政实行联邦财政、州财政和地方财政三级管理体制。
三级财政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财政税收制度和专门法,各自编制、审批和执行本级预算,且程序复杂。
美国与法国地方财政体制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S NYANG HE UNI VERS TY I
Vo . 2, . 12 No 2
Ap . 2 0 10 r
文章编 号:10 —2 52 1 )20 4 —5 0 892 (0 0 0—0 60
美 国与 法 国地 方 财政 体 制 对 比及 对 我 国的启 示
陈 鹏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政 与税务学院 ,湖北 武 汉 40 6 ) 3 0 0
摘
关 键
要 :从政 府级次的划分 、 地方各级政府 财权 和事权的划分 以及转移支付制度 的确 定等方面 , 对美 国
词 :美国; 法国; 地方财政 ; 出责任 ; 支 转移支付
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为特征的分税制。
1 美 国地方 财政体 制 中的政府 级次划 分 .
在美 国 , 除了联 邦 和 州政 府 以外 的所 有 类 型 的政府都 可称 为地方 政府 。美 国地 方政 府可分 为
一
般 地方政 府 和特 别 地 方政 府 两 大类 : 一般 地 方
的职责, 则划为州或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责, 如州或 地方基础设施等。所谓效率原则 , 主要是考虑 由
充 和交 叉 。 .
美国是当今世界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 典型之一 。在联邦制的政治架构下 , 国的政府 美 体系是一个由联邦政府 、 州政府及 州以下的诸 多 层次和数量的地方政府组成 的三级政府体系。美 国联邦政府 与 州政 府 、 方 政 府之 间均 没有 行 政 地
隶属关 系 , 行 自主治理 , 实 各级政 府都 有 明确 的事 权 和财 权 , 行 以分别 立 法 、 源共 享 、 实 财 自上 而下
中国与俄罗斯财政体制改革的比较

关键 词 :财政 ; 体 制 : 分 权 中 图 分 类 号 :F 1. 822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J 0 — 0 7 (0 2 1 0 6 — 4 L 8 0 2 2 1 )O — 0 3 0
一
、
我 国财政 体制改革变迁
作者简介 : 杨峥 (9 1 )男 , 18 一 , 天津人 ,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系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财政理论与政策。
童
季 曩 彝 藉 篝
孽
兰
蓁
社
科
集 萃
18 2月 , 务 院颁 发 了《 于 实 行 “ 分 义 市 场 经 济 的要 求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 90年 国 关 划 国务 院 于
五次政务会议通过 了《 关于统一管理一九五零年 额 一经 确 定 后 一般 不作 调 整 , 收 或结 余 部 分 都 超 94 9 5 文化 大 革 命 ” 期 , 后 度财 政 收 支 的决定 》 全 国的各 项财 政 收支 统 一 由 归地 方 支 配 。 17 ~17 年 “ , 中央管理 , 高度集 中, 也称为“ 统收统支” 的预算体 经济 遭 到破 坏 , 财政 收 入大 幅减 少 , 成原 包 干体 造 改为执 行 “ 收 制。高度集权 的财政管理体制对缓解建 国初期的 峥 中而 不干 。在 难 以为继 的情 况下 , 杨 制包 国与 俄 罗斯 财 政体 制 改 革 的比 超 支 困难 局 面起 到 了重要 的作用 。 但地 方政 府 没 有任 入 按 国家 比例 留成 , 收另定 分 成 比例 , 出按 指
执行 一年后 , 方 所得 超 收过 多 , 地 应该 根据 第 一年 执行 的结 果进 行局 部 的调整 。 在 15 99~17 9 0年 期 间①, 始 执 行 “ 支 下 开 收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计划与市场!""!·#!"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王军表$、#、%分别显示了部分国家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比较情况,总体而言,我国政府支出中用于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比重还较低。
发达国家的教育支出比重普遍较低,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以及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一比重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我国对教育的支持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政府支持程度较低的水平上。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对此一、中国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国际比较&一’经济建设支出的国际比较表(显示,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
这说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尤其是生产性建设较多。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即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却不足。
欧美国家已进入经济成熟期,需政府扶持的基础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因而这一比重较低;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同时,又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因此,国家干预还是较多地反映在政府的直接支出上,这对于弥补市场缺陷、调整资金投入、带动民间资本、缓解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制约方面有其合理性。
&二’国防支出的国际比较表!显示,在九十年代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国用于国防支出的比重均较低,可以看出,一般均在#)(#*之间。
我国的这一比重属中等水平。
但由于各国国内政策、地区性矛盾等因素的客观存在,有的国家这一比重仍然较高。
&三’行政管理支出的国际比较表+显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反映了我国政府机构不合理膨胀、效率低下、权力相互牵涉、关系复杂、服务质量不高和人员经费增长迅速等问题。
中国与越南财政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20 0 8年 6月 第 2 卷 第 3期 1
广 西 财 经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Gu n x ie st f n n e a d Ec no is o r a o a g iUnv riy o a c n o m c Fi
— —
J n. 0 8 u 2 0
vo . 1 No 3 12 .
— . —
_ }中 与 一
一 策一 中 国 与 越 南 财政 管理 体 制 比较 分 析
古炳 玮 , 薛祝 宜
( 西财 经学 院 财政 系, 广 广西 南 宁 5 0 0 ) 3 0 3
b t e d t a efn n il y tm h a f e taia in o tt o r o h p bi f a c n r a i g r t a es e d d u n o h t n o t k a ca s e i t e f me o n r l t f a ep we ;b t u l i n e ic e s a eh v p e e p a d i s n r c z o s c n n
i c e n s mut l d o h i c e n eo ms h v r a fe t o h i a e t n h p o c l n e ta o e n n s o h s s n r me t l p i ;b t n r me tr f r a e g e tef cs n t e f c l l i s i fl a a d c n r l v r me t ;b t y — i e s rao o g t ms a o tt x d srb t n a e ftx t n.Th i ee c sa e h r r ifr n r cpe i i o f i a ca p we s i— e d p a i i u i si mso a a i t o t o ed f r n e r :t e ea ed f e t i il i d vs n o n n il f e p n s n i f o r ,df
国家财务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国家财务制度包括哪些制度一、国家财政体制国家财政体制是国家财务制度的基础,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架构。
在我国,国家财政体制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个层级。
中央财政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负责国家整体财政收支的调控和管理;地方财政则是各级地方政府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财政管理的层级,负责本地区的财政收支调控和管理。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又称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
国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制度、地方财政分权和自主权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有资本经营和监管制度等。
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体制的框架,为国家财政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和规范。
二、财政预算制度财政预算制度是国家财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
财政预算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总纲,是国家财政收支的最主要工具,也是国家财政决策和执行的基本依据。
财政预算制度包括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环节。
财政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年度财政预算编制制度、中期财政规划制度、财政预算执行制度、财政预算调整制度、财政预算公开透明制度等。
这些制度规定了国家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程序,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合理安排和有效管理,确保了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可持续。
三、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国家财务制度的基础,是国家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
会计制度规定了国家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记录和报告要求,保证了国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财政会计制度、国有资产会计制度、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审计制度等。
这些制度规定了国家各级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办法和规范,保证了国家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性,为国家财务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财务监管制度财务监管制度是国家财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财务监管制度包括对财政收支、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保证了国家财政管理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美国不同的是, 日本每一级政府都以两种税为主 体税种。中央财政的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和法人 所得税, 都道府县的主体税种是事业税和居民税, 市叮村的主体税种是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在1990 年财政年度中,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占国税总 额的比重分别为41.6%和31.4% ;事业税和居民税 占都道府县税收总额比重分别为28.4% 和28.8%, 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分别占市叮村税收总额的 49.4% 和3.4%。
三、美、法、日及我国财政体制的比较
(一)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模式 (二)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 (三)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
(一)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模式
法国是一种集权型财政体制。其特点是:
从财政收支角度看,中央财政控制着绝大部分税收,一些主 要税种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关税 等,全部划归为中央收入,地方不参与分成。同时,中央政 府也负担着绝大部分财政支出。 从税收管理权限看,60年代以前,法国地方税有40 多个税 种,地方政府税收管理权限比较大,经过60 年代和70 年代 初两次重大税制改革,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大大缩小。 目前地方税主要是那些收入弹性较小的税种,如土地税、房 产税、行业税等。 从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看,相当一部分是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 和专项补贴,大体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央对 地方财政补助主要是平衡补助。
日本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结合型财政体制。日本财政体制的明 显特征是:收入上集权、支出上分权。80年代以来中央预算 集中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0%以上,实际支出则不到40%; 相反,地方预算收入占预算总收入的40%左右,而实际支出 占预算总支出的60% 以上。中央政府集中大部分收入并控制 税收管理权限,体现了集权,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 控能力;地方政府安排着大部分财政支出,体现了分权,有 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日本税收也是实行三级管理(中央、都道府县和,市町村), 税法由国会制定,内阁为实施税法制定政令,都道府县和市 町村政有根据政令制定具体条例,各级税务机构通过制定内 部文件来统一贯彻税法和政令。当地方政府出现收不抵支情 况时,可以开征法定外普遍税,但该税的开征和调整必须经 过地方议会讨论通过,并要经过自治大臣批准。日本税务机 构分中央、地方两套税务系统,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都道 府县、市町村等地方税。
(三)分级包干财政体制
为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20 世纪80年代,通过 引入分级财政包干体制,改革了过去中央的集中财政管理体 制,即各级政府之间层层包干,超收部分可按一定比例分成。 这一阶段有三个标志性的改革,一是1980年开始的中央和地 方财政分灶吃饭;二是1985 年的利改税,即将国有企业的 上缴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三是1988年的财政包干制。 分级财政包干制使得中国的财政体制由高度集权走向高度分 权,在有效激活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得中央政 府的经济调控和行政管理能力大大下降, 给国家的治理带来 了一些问题。
二、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
(一)1949-1953:高度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二)1953-1979: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 制 (三)1980-1993: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四)1994以来:分税制财政体制
(一)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财政体制实 行统收统支,主要特征是收入支出两条线。地方政府负责组 织收入,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地方政府一切开支均需中 央统一审核,逐级拨付。因此, 地方政府只是作为中央政府 的一个派出机构,没有相应的事权和财权。中央政府高度集 权,所有的财政制度均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 实施。
我国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关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 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 享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 人所得税等。
3、税收征管机构 美国税收划分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管理。联邦政府的 基本课税权由宪法授予,主要税法由国会制订,财政部颁布 实施细则,并由国内收入局解释执行。州和地方政府的课税 权虽不需要联邦宪法直接规定,但宪法通过特殊条款或者通 过司法部门对宪法中与税务有关的其他条款的应用,对各州 课税权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州的课税权还要受其州宪法的 约束。地方政府这方面的权限由州授予。美国税务机构分 为国内收入局、州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三套系,分别负责各 自税收收入的 征收管理工作。
美国是一种分权型财政体制,其特点主要有: (1)联邦财政收支占全国财政收支的比重相对较低。 (2)地方预算收入来源于中央补助的比重也较低,1990 年 美国州预算收入来源于联邦财政补助的比重为20%。
(3)尽管立法权仍然主要集中联邦政府一级, 但是州和地 方都有各自独立的预算,在很大程度上拥有相对独立的税收 立法权和税收体系。
美国联邦财政补助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无条件补助,即 所谓“一般收入分享”二是有条件的专项补助,从历史上看, 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绝大部分都属专项补助 类型。1960年,专项补助资金为70亿美元,1982年为702亿 美元,占补助总额的81.6%,目前约占70%左右。三是分类 财政补助,针对专项补助易于产生中央集权的弊端,收入分 享又易出现地方行为失控的缺陷,1971年尼克松政府实行了 “专用收入分享”计划,将一百将百多个项目划归6个主要 补助领域,这类补助金都必须用于指定的6个领域,对其具 体用途则不加以限制。1972年这种补助金为28亿美元占各种 补助金的8.1%,1982年则达到145亿美元,占各种补助金的 13%。
目前,我国地方税收收入分配权尚未专门制定基本 法律制度,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分配按税种来划 分的。在国务院1993 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 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行政法规中,按税种明确划 分了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 享收入三大类。国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例大体保持 在70%左右。中央与地方的这种税收收入分配格局, 使地方税税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
我国现行税务机构设置是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正部 级),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 个系统。国家税务局系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 局,国家税务局系统采取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 地方税务局系统实施上级税务机关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 理模式,省级地方局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省级以下地方税 务局以上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
日本的共享税式分税制。即除划定中央税和地方税 之外,还设置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税种。目前日本共 有58 种税,其中国税26 种,都道府县税15 种,市 盯村税17 种。在26 种国税中,有8 种税为共享税, 即所得税、法人税、酒税、石油液化气税、地方道 路税、飞机燃料税、汽车重量税、特别吨位税等, 由三级政府分享,但征收管理权由中央政府掌握。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基本内容是,在中央统一政策、统一计划和统一制度的前提 下,实行分级管理。但地方政府权利较小, 构不成一级独立 的预算主体;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职责上有分工, 也明确了各 级政府的预算支出范围, 但支出指标由中央确定;地方收入 指标也由中央确定, 全部收入分固定收入和比例分成收入, 由地方统一组织征收, 分别入库;中央统一进行地区间的财 力调剂,收大于支的地方上解收入, 收小于支的地方由中央 补助。这种财政体制实行的期限是一年一定或几年一变,并 不是长期相对稳定。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相对于新中国成立初的统 收统支财政体制,事实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旨在激 活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美国的税源分率分享制。即各级财政对同一税源同 时按不同税率征。美国联邦和州都有独立的税收立 法权, 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都征收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销售税、遗产税、赠与税以及其他税 收, 而且都有自己独立的税收管理权限, 可以调 整税率和税目。这些税收实际是联邦、州、地方政 府的共享财源,但是,州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要 受到联邦政府的制约。
我国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行 统收统支,中央集中过多,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 性不够。随着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有所改善,但地 方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权限仍然有限,同时还存在地 方之间的不平衡,对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严重受阻。
(二)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
(1)税收收入分配 法国的固定式分税制。即完全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 来源, 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两大体系。具体做法是, 将一些大 宗税收都划为中央所有, 不与地方分成, 一些零星分散的税种 则划归地方。目前法国共设有50 多种税, 其中中央税有将近 40 种, 地方税有10 多种。
(三)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
以平衡补助为主体的财政补助制度。法国地方预算收支平 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央财政补助。1990年地方政府来自 于中央政府的补助为2072亿法郎,占其财政收入的37.8%。 中央对地方财政补助有两种形式: 一是一般性补助又称平衡补助,用于保证地方预算的收入 平衡。这种补助金一般是按市镇人口比例进行分配的,人 口越多,得到的补助金就越多。 二是专项补助,即中央对地方兴建的专项工程给予补助, 如市镇学校、铁路、托儿所建设等。这些资金拨付是按照 中央部门的规划来实施的。
以专项补助为主体的财政补助制度。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美国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规模 日益扩大,联邦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补助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由1950年的0.8%上升到1990年的2.2%,州政府对 地方政府的补助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90年达 到3.1%。 目前美国联邦对州、政府补助的范围很广,包括能源、自然 资源与环境、农业、交通、社区和区域的发展,教育和训练、 就业、社会服务、保健以及收入保证等。1990年联邦最大的 补助项目是卫生健康,而州政府的最大补助项目是社会保险 与社会福利。 专项补助是联邦财政补助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