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硅藻土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

合集下载

污染土壤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污染土壤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污染土壤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近几年来,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

其中,污染土壤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污染土壤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制定科学的环境治理措施。

1. 什么是铜离子的吸附?铜离子的吸附是指铜离子与土壤中的微粒子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固定在土壤颗粒上的过程。

常见的土壤吸附剂有矿物质、有机物质、氧化物等。

铜离子与土壤吸附剂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吸附的关键因素。

2. 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在实际操作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

其中,土壤pH 值、土壤粒径、土壤结构、铜离子浓度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铜离子的吸附过程。

(1)土壤pH值:土壤pH值决定了离子在土壤中的电性,从而影响离子与土壤颗粒之间的电化学吸附作用。

一般来说,当土壤pH值低于6.5时,铜离子的吸附能力会增强。

但当pH值过低或过高时,吸附能力会下降。

(2)土壤粒径:土壤颗粒的大小也会影响铜离子的吸附。

一般来说,当土壤颗粒越小,吸附能力也越强。

(3)土壤结构: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会影响铜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

当土壤结构不稳定时,铜离子会更容易溶解在水中并发生迁移。

(4)铜离子浓度:铜离子浓度越高,越容易与土壤颗粒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但高浓度铜离子会阻碍土壤颗粒的吸附功能,导致铜离子进一步污染。

3. 如何控制铜离子的吸附?对于铜离子的吸附控制,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

(1)改变土壤pH值:在实战中可以采用如添加钙粉、石灰等方式,改变土壤pH值,从而调整铜离子的吸附能力。

(2)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含量:土壤有机质的加入可以增加铜离子的吸附速率,从而达到降低铜离子污染的作用。

(3)选择适合的吸附剂:根据不同种类的污染物,选用合适的土壤吸附剂,可以更好地控制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

4. 结语铜离子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硅藻土净化材料在旅游景区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硅藻土净化材料在旅游景区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硅藻土净化材料在旅游景区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各类旅游景区迅速涌现。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旅游景区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体环境,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和质量,研究并应用硅藻土净化材料成为了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的、无毒、无味的环保材料,它具有大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和强吸附能力等特性。

这些特性使得硅藻土成为一种优良的水体净化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旅游景区水体治理中。

首先,硅藻土能够吸附有机污染物。

在旅游景区,往往因人员过多及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造成水体中出现大量有机废物、化学物质等污染物。

硅藻土的大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使其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和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悬浮物、油脂和有机溶解物。

通过应用硅藻土净化材料,可以有效减轻水体的有机污染,保持水体的清澈透明。

其次,硅藻土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旅游景区的水体常常受到工业排放和废弃物的污染,因此容易出现重金属离子超标的问题。

硅藻土具有优异的离子交换能力,能够吸附和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铅、镉等。

通过使用硅藻土净化材料,可以显著降低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提高水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硅藻土还能够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和氧溶解度。

旅游景区的水体常常由于湖泊或河流来源的不同而导致水体的酸碱度和氧气溶解度不平衡。

硅藻土具有一定的酸碱中和能力,能够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保持水体的平衡。

同时,硅藻土的多孔结构和微细颗粒可以增加水体的氧溶解度,促进水中溶解氧的充分溶解。

通过应用硅藻土净化材料,可以优化水体的酸碱度和氧气溶解度,提高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价值。

此外,硅藻土净化材料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在旅游景区,水体中常常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和藻类,导致水体出现脏乱和异味。

硅藻土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通过释放二氧化硅的抗菌成分,可以抑制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改善水体的品质和卫生状况。

综上所述,硅藻土净化材料在旅游景区水体治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1 单因素优化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实验1 单因素优化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本科生课程实验(生物工程专业2010年级一班)实验名称单因素优化改性活性炭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姓名李晓萌同组人姓名刘学伟王晓婷程瑶李艳娟李丹玉马雪于宝张越唐二○一三年五月实验1 单因素优化改性活性炭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实验背景及原理:近年来,饮用水安全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系列的饮用水污染事件说明我国目前的饮用水还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

伴随着工业“三废”和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以及农药残留的普遍存在,重金属离子已成为饮用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也是饮用水质量衡定的重要指标。

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主要通过生产废水排放进入水环境,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体,过量的铜对人体有着严重的危害,能引起新陈代谢紊乱、肝硬化及肝腹水等症,甚至会引发癌症。

目前,含铜废水治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及活性炭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处理方法。

活性炭常常作为吸附剂用在水处理中,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碳物质, 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活性炭的多孔结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从而赋予了活性炭所特有的吸附性能,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的目的。

就像磁力一样,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具有相互引力。

正因为如此,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从而达到将有害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中的目的。

但由于活性炭的生产成本较高,再生过程复杂,限制了活性炭的广泛使用。

因此如何提高其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降低成本,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活性炭的改性主要包括表面结构改性和表面化学性质改性。

表面结构改性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表面化学性质改性主要有表面氧化法、表面还原法、负载原子和化合物法和酸碱改性法,本实验采用的是酸化改性的活性炭。

实验目的:考察不同因素(本小组为活性炭的浓度)对改性活性炭吸附铜离子体系的影响;测定不同浓度铜离子溶液在794 nm波长下的可见光吸光度,采用Excel 软件绘制铜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采用DPS软件对于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不同因素对体系影响的显著性;采用Origin或Excel软件绘制每个因素不同水平的趋势图(折线散点图),挑选出每个因素的3个最适水平,并用于下一步的正交试验设计。

硅藻土在废水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硅藻土在废水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量 、吸 附作用 时间 、温度 、溶液初始p H值 、C 初 u
始 浓度等 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 明,在一定 范 围内,增加硅藻土用量 、延长吸附作用时间 、升高
吸附温度 、提 高D H值均可改善对 C 的吸附去 除效 u
果 ,其 中p H值 是最重要 的影响 因素 。硅 藻土对 C u 的等温 吸附符合L n mur a g i方程 。侯燕等 研究 了利 用硅藻土静态处理含铜工业废水。去除工业废水 中的
叶力佳 等“ 采 用提 纯的硅 藻土 研究 了硅 藻土 用
于 国家排放标准,硅藻土对C 的吸附符合F en lh d ru d c i 吸附等温 式,并且处理废水后的硅藻 土可 以再生 。杜 玉成等 对硅藻土 吸附重金属C 离子进行 了动 力学 d
研 究。研究表 明,在特定条件下 ,提 高吸附温度 、增 加溶液 的p H值 、增大溶 液 中C 初始 浓度 、延 长吸 d 附时间、提高搅拌速度等 ,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硅藻 土对 C 离子的吸 附量及 相应 的吸 附率 。 d 夏士朋等 用碳 酸钙改性硅藻土来处 理废 水 中的 C 、C 、P 、Z 等4 u r b n 种重 金属离子 。研 究表 明,碳酸钙含量为3%的硅藻土是处理含重金属废水 的 5
制备 出具有高效吸附 l 生能的碳酸钙改性硅藻土 。通过 扫描 电子显微镜以及 比表面测试仪对改性硅藻土进行
了表征 ,确定 了最佳的改性条件为碳酸钙质量约 占硅
藻 土质量2 %,碳酸钠 浓度为0 5 l L 0 .mo/ 。改性对提
高吸 附l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碳酸钙改性硅藻 生
土对P 、C 、Z 、C 等重金属均具 有极好 的 b u n d
机理和影响吸附的条件 。研究表 明,最佳吸附条件 为

0735.几种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效果分析

0735.几种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效果分析

几种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效果分析近年来,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重金属离子随废水排出,即使浓度很小,也能造成公害,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

所以,研究如何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减轻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除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1];二是在不改变废水中的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吸附、浓缩、分离的方法;三是借助微生物或植物的絮凝、吸收、积累、富集等作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2]。

其中吸附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试验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研究几种吸附材料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效果,以便找出比较高效和便宜的吸附材料,为降低处理含重金属的废水成本和增加经济效益服务。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吸附材料实验所用吸附剂除黄褐土外均来自于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实验室,部分吸附材料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化学改性[3,4]。

所用的吸附材料包括改性硅藻土、酸改性高岭土、改性高岭土、活性炭和黄褐土。

改性硅藻土的处理过程为:将40g硅藻土加入到0.1mol/L的Na2CO3溶液中,边搅拌边慢慢地加入饱和的CaCl2溶液。

反应结束后,过滤,置于烘箱内105℃条件下干燥。

酸改性高岭土的处理过程为:将高岭土过100目筛,在850℃煅烧5h后,取一定量的高岭土加盐酸浸没,在90℃恒温下处理7h,4000转下离心分离30min,洗涤,120℃下烘干过夜。

改性高岭土的处理过程为:取5g高岭土加入2gSiO2,1gNa2CO3,1gKClO3放入研钵中研细,混匀,置于高温炉中,控制温度在800℃,恒温3h。

活性炭直接取自于资环实验室。

黄褐土采自于安徽科技学院种植科技园,土壤样品采集后,风干,过100目筛备用。

1.1.2含重金属废水本试验所用含重金属废水均为自行配制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溶液。

用硝酸铜、硝酸铬、硝酸铅和硝酸锌分别配制铬、铜、锌、铅摩尔浓度分别为0.10、0.05、0.01mol/L的重金属废水。

复合材料对废水中铜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复合材料对废水中铜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行 了实验研 究 .
不 同时间取样 , 分析铜离子的质量浓度 , 计算得 到一定 质量浓度下不同时刻 的吸附量 , 即得到吸附动力学数
据. 1 4 分析方 法 .
采 用 二 乙基 二 硫 氨 基 甲 酸 钠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2 结果与讨论
1 1 实验 材料 .
纳米分子筛 ( 实验室 自制 ) 硅藻土: D 2 C 0 、 , C 0 、 D 6
C 00 产地 浙 江嵊 州 ) J ( 地 吉林 ) 含铜 废 水 用 D 1( 、L 产 , C S ・ H 0和去 离 子水 配 制 而成 , 用试 剂 均为 分 uO 5 所
理水 中重 金属 离子 已取得 很 好 的效 果 . 实验 所 用 本
的复合材料是 由纳米分子筛 和硅 藻土按 固定 配 比组
成, 它同时具备 了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的优点 , 如孔 隙 率高、 比表面积大 、 吸附力强等. 笔者将复合材料用于 吸附去除含铜废水 , 并对吸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
生物 造成 很严 重 的危害 .
将一定量的纳米分子筛与硅藻土放人 10m 烧 0 L 杯 中, 加入 5 L的 c 质量浓度为 4 0m / 0m u 0 gL的含 铜废水. 将烧杯置于六联 电动搅拌 机下 以 2 0rrn 0 / i a 的转速搅拌 1 i, 0mn 然后将上层液转移至 5 L 0m 离心 管 中, 离心分 离 5mi( 0 mi) n 3 0r n 后取 适量 离心后 上 6 /
材料 科学 与 7 程 -
e I {
复 合材 料 对 废 水 中铜 离 子 吸 附性 能 的影 响
韩 非, 王银 叶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 , 天津 30 8 ) 0 34

改性硅藻精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改性硅藻精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生产废水和生 活污水的治理, 已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现今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有物理化学法( 即混 凝法) 和生化法两大类。混凝法采用格栅沉砂、絮凝 沉淀的简单工艺流程, 其优点是投资小、占地少、设 备简单, 去除重金属、磷, 色度效果好; 但缺点是对有 机物和氮的去除不理想, 特别是各种絮凝剂的加入 在水底形成浓液不能彻底分离取走, 最终排放仍然 造成二 次污染。生化法以 采用氧化 法 A2/ O、AB、 ICEAS、SBR 工艺为主, 其优点是工艺较为成熟, 去 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营养物质氮、磷等有良好 效果; 但缺点是 COD 去除率低, 脱色效果差, 而且投 资大、占地多、耗电高、设备复杂, 此外大量污泥难于 处置, 仍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 这二种工艺都不是 处理污水的理想工艺。要彻底治理污水, 就必须寻 求简单可靠、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均较低的新技术 和新工艺。这种工艺, 应该是处理后出水水质好、投 资少、耗电低、占地小、运营成本低、污泥能彻底分离
除率 78 7% ; T P 从 8 58mg/ L 减 少到 0 09mg/ L , 去除率 90 8% 。
表 3 盘龙卫生巾厂污水处理结果
项目
pH 色度( ) BO D CO Dcr SS
800m3/ d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去除率/ %
6 66 6 97
10 151 62 722 395 2 5 18 12 34 9 12 8
0 50
投 资 大, 占 地
适应性强, 有 多, 耗电高, 工
成 熟 可 靠 的 艺 流 程 复 杂,
设 计 参 数 和 操 作 严 格, 污
运 行 管 理 经 泥 处 置 困 难,

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净化功能研究

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净化功能研究

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净化功能研究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水体和空气的净化需求也日益迫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涉及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净化功能的研究。

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硅藻土和纳米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

硅藻土是一种由硅藻类遗骸形成的沉积物,具有大量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纳米材料则是指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将硅藻土与纳米材料进行复合,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并赋予新材料更好的净化功能。

制备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沉积法和共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是将硅藻土与适当的溶液混合,通过凝胶化反应形成复合材料。

沉积法则是在硅藻土表面沉积纳米材料,并使其牢固地附着在硅藻土上。

共沉淀法则是通过共沉淀反应在硅藻土中引入纳米材料。

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制备方法,还需关注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结构。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分散度对复合材料的净化功能有重要影响。

好的分散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活性位点的暴露度,从而提高净化功能。

另外,控制复合材料的孔隙结构也是非常关键的。

适当的孔隙结构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负载量和吸附能力,提高净化效率。

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净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和空气的净化方面。

在水处理方面,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

复合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可以与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并将其吸附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此外,复合材料的孔隙结构也可以起到过滤作用,从而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

在空气净化方面,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可吸附和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甲醛、苯、一氧化氮等。

这些污染物可通过复合材料表面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被去除,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除了净化功能,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还具有其他一些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性硅藻土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
发表时间:2017-11-07T19:19:12.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作者:薛丽君
[导读] 摘要:硅藻土是一种硅质岩石,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在我国储量丰富,由于它独特的理化性能,目前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实验表明用硅藻土处理污水的方法既简便又有效,而且成本低廉,但天然硅藻土吸附能力较差,必须经过改性处理。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农业和社会工作局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硅藻土是一种硅质岩石,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在我国储量丰富,由于它独特的理化性能,目前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实验表明用硅藻土处理污水的方法既简便又有效,而且成本低廉,但天然硅藻土吸附能力较差,必须经过改性处理。

本文利用天然硅藻土为原料制备出改性硅藻土。

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铜离子,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吸附温度、硅藻土增加用量、使作用时间延长、调节酸碱度均可改善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

关键词:硅藻土;吸附;铜离子;改性
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大量含重金属的有毒有害废水被随意排放,使不少江河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在近几年,硅藻土的吸附能力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既简便又有效而且成本低廉,基本没有二次污染,吸附后的硅藻土还可以再生,因此,研究利用其处理含重金属的废水具有可观的前景。

天然硅藻土的主要成分是无定形二氧化硅,疏松多孔,这种微孔结构是硅藻土具有吸附能力的主要原因[1],本实验采用天然硅藻土和改性硅藻土作为吸附原材料,对硅藻土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吸附铜离子的状况进行研究。

1.实验部分
1.1提纯
取200克优质长白山硅藻土原土,放入2000毫升的大烧杯中,加850毫升去离子水,搅拌溶解,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处理十分钟,取出烧杯,静置一夜,吸出上层溶液进行离心,转速为4000转/分钟,离心五分钟,把下层固体用烘箱烘干,取出研磨成粉末,密封保存备用。

1.2 酸化
称取上面提纯烘干过的硅藻土30克于烧杯中,加入300毫升浓度为2摩尔/升的氯化氢溶液,搅拌均匀,用酒精灯加热沸腾,保持5小时,然后放到离心机中以转速为4000转/分钟,离心五分钟,用去离子水将所得固体部分多次洗涤,最后,将固体物质烘干,研磨成粉末,密封保存备用。

1.3改性处理
天然硅藻土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着一定的吸附能力,但其吸附能力比较差,而且吸附效果受酸碱度的影响明显。

所以,要提高天然硅藻土的吸附能力,必须经过改性处理。

本实验采用烧碱进行改性,提高吸附能力。

改性步骤:在250毫升酸碱度为13的烧碱溶液中加入10克硅藻土,加热煮沸10小时,离心,用去离子水将所得样品多次洗涤直至溶液的酸碱度为7,取样品在烘箱中烘干,研磨,密封保存备用。

1.4吸附实验
用天平称取无水硫酸铜2.5克并溶解在1L蒸馏水中,玻璃棒搅拌溶解,得到铜离子浓度为1克/升,再用去离子水稀释20倍得到50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作为含重金属废水。

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1.4.1 酸碱度对硅藻土吸附铜离子的影响
取铜离子+浓度为50毫克/升的溶液于带塞的锥形瓶中,调酸碱度为2,3,4,5,6,7,8共七个样本。

吸附1小时
1.4.2 吸附作用时间对硅藻土吸附铜离子的影响
在25摄氏度、酸碱度=4、铜离子浓度50毫克/升、硅藻土用量为5克/升条件下,改变吸附时间对吸附铜离子的影响。

时间设为0、10、20、30、40、50、60、70、80分钟共9个样本。

1.4.3 温度对硅藻土吸附铜离子的影响
在酸碱度=4、铜离子浓度50毫克/升、吸附时间为30分钟、硅藻土用量为5克/升条件下,试验吸附温度对铜离子的影响。

从25摄氏度开始,每10摄氏度测一次,到85摄氏度为止,共7个样本。

1.4.4 硅藻土用量对吸附铜离子的影响
取铜离子浓度为50毫克/升的溶液,配制硅藻土的浓度分别为1、3、5、7、9、11、13、15克/升共八个样本。

在25摄氏度、酸碱度=5、吸附时间为6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硅藻土用量对铜离子吸附率的试验
以上所有样品均取上清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残余铜离子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液酸碱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在加入硅藻土之前,调节溶液酸碱度值在2.0–8.0范围内,固定铜离子初始浓度为50毫克/升,搅拌时间为两小时,在室温下进行实验。

在酸碱度<3.0时,吸附效果比较差,当溶液的酸碱度从3上升到5时,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增加较大。

当酸碱度值大于5以后,课件硅藻土对铜离子吸附容量快速上升,这是由于溶液的酸性减少,铜离子开始生成成氢氧化铜沉淀使吸附率升高,当酸碱度到达7时,溶液中的铜离子已完全沉淀。

从实验中发现,在酸碱度相同时,改性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优于天然硅藻土。

尤其是酸碱度为5时相差最大,而酸碱度大于5时,铜离子开始生成沉淀,所以确定5为最佳的酸碱度,接下来所有的吸附实验均在酸碱度为5的条件下进行。

2.2 时间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铜离子溶液浓度50毫克/升、室温条件下、酸碱度为5.、硅藻土用量为5克/升条件下,改变吸附时间观察吸附能力的影响,在吸附时间为30分钟以前,硅藻土快速吸附铜离子,吸附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吸附速率逐渐减缓,40分钟以后就更加缓慢,基本呈一直线,据统计,大约有七成的铜离子在最初40分钟内被改性硅藻土去除,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所以,硅藻土吸附铜离子的适宜时间为40分钟。


然硅藻土和改性硅藻土趋势基本一致,从实验中看出,改性硅藻土比天然硅藻土的性能要好。

改性的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量最高可达七成以上。

2.3 温度的高低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溶液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量也随着增加。

直至溶液沸腾。

2.4 硅藻土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在室温,酸碱度为5,铜离子浓度为50毫克/升、吸附时间60分钟的条件下,逐渐增加硅藻土的用量,开始随着硅藻土用量的增加,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去除率也随之快速增加,当硅藻土用量大于5克/升时,对铜离子的去除率增长放缓。

通过比较得知,在相同的用量下,改性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量比天然硅藻土大,当硅藻土用量为5克/升时,改性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量达七成以上。

3 结论
改性硅藻土和天然硅藻土都具有一定的吸附性,现总结如下:
第一,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受溶液酸碱度值的影响,酸碱度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酸碱度<3的酸性条件下吸附较差,在酸碱度>5.0时,铜离子开始产生沉淀,因此,在酸碱度=5的弱酸性条件下研究硅藻土对铜离子吸附效果较好。

此时,改性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可达八成。

第二,温度对硅藻土的吸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随之增强。

第三,时间对硅藻土吸附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半小时内,溶液中铜离子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增长而急速上升,但是吸附半小时后,硅藻土对铜离子的吸附速率逐步放缓,去除率随时间的延长也不再出现明显的增大。

第四,在一定范围内,硅藻土用量越大,铜离子的去除率越高。

参考文献:
[1]王泽民,董德明,马小凡等.利用硅藻土复合净水剂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J].非金属矿,1997(3):33.
[2]艾志敏.应用硅藻土处理污水的实验[J].云南环境科学,1999(1):36.
[3]郑水林,王庆中.改性硅藻精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非金矿,2000(4):36.
[4]杜玉成,张红.某低品位硅藻土提纯及作为污水处理的改性研究[J].非金属矿,2001(1):44.
[5]于乾,包亚芳.硅藻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2,11(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