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完整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完整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单元在学生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本单元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还要建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

2、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律

3、合理运用相关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4、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并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的简便运算。

2、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加法与乘法运算定律。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运用规律简算,增强用规律验算得意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学习应用数学的兴趣。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根据解决问题实际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体验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律,减法的运算性质,以及乘法运算律。

五、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措施:

1、体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感知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课前准备了数学挂图,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上一改过去的单一的师问生答的授课方式,以小组讨论为主,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放手

学生,让他们在小组中通过探索理解乘法的运算定律。

3、促进学生主动性、个性化的学习。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探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的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4、注重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5、注重运算律的拓展延伸。

七、课时安排:

9——13课时。

四年级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单元在学生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本单元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还要建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 2、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律 3、合理运用相关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4、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并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的简便运算。 2、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加法与乘法运算定律。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运用规律简算,增强用规律验算得意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学习应用数学的兴趣。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根据解决问题实际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体验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律,减法的运算性质,以及乘法运算律。 五、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措施: 1、体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感知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课前准备了数学挂图,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上一改过去的单一的师问生答的授课方式,以小组讨论为主,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放手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过关检测题(含答案)西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分数混合运算》单元过关检测 一、填空。 1、一条公路长5千米,已修了,还剩下()千米,还剩。 2、一种液晶电视机降价,是把()看作单位“1”。 3、6吨增加它的是()吨,6吨增加吨是()吨, 6吨减少它的是()吨,6吨减少吨是()吨。 4、小明的年龄比小华大,小明的年龄是小华的。 5、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的,一件上衣多少元?数量关系式是()×= (),列出算式是()。 6、今年小麦总产量比去年增产,去年产量是45吨,今年小麦产量是多少吨?数量关 系式是()×(1 + )=(),列出算式是()。 7、红花有240朵,红花朵数是黄花的,黄花有()朵。 8、黄花有240朵,红花朵数是黄花的,红花有()朵。 二、判断。 三、选择。 1、一根绳子剪去,剩下部分与剪去的比较。() A、剩下的部分长 B、一样长 C、剪去的长 D、无法比较 2、一根绳子去剪去米,剩下的部分与剪去的比较()。 A、剩下的部分长 B、一样长 C、剪去的长 D、无法比较

4、 5、下列各式中,其中()与的值不相同。 四、怎样简便怎样算。 三、解决问题。 1、商店销售的一台彩电比原来降低了,正好降低了840元,这台电视机原价多少元? 2、商店销售的一台彩电原价24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现在的价钱是多少元? 3、(1)一根铁丝长米,若用去了,还剩下多少米?

(2)一根铁丝长米,若用去了,用去了多少米? (3)一根铁丝长米,若用去了米,还剩多少米? 4、果园里有李树480棵,占果园果树总数的,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5、新华小学中年级植树320根,相当于高年级植树棵数,中、高年级一共植树多少 棵? 6、(1)某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五年级做了420件,四年级做的好事件数比五年级少, 四年级做了好事多少件? (2)某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五年级做了好事420件,四年级比五年级多做,四年级做了好事多少件?

(完整版)分数加减法单元测试题一

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 一、填空: 1、178+17 6表示8个( )加上6个( ),和是( )。 2、计算47 +59 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先( )才能直接相加。 3、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4、1511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5、在○里填上“>”、“<”或“=”。 3 4○ 45 1.8 ○ 95 18 -(14 -18 )○ 18 -14 +18 6、95与3 1的和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 7、比45 米长320 米的是( )米。 8、一根铁丝长45 米,比另一根短 14 米,两根铁丝共( )米。 9、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 ) 。 10、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 13 ,第二天运走它的 2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11、三个分数的和是1511 ,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这三个分数是( )。 二、判断: 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 4、1-25 +35 =1-1=0 ( ) 5、一根电线用去 41,还剩下4 3米。( ) 三、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81+152+87 65+43-3 1 111 2 - ( 16 + 18 ) 11- 710 - 310 712 - ( 34 - 12 ) 12 -(34 -38 ) 四、列式计算 1、建筑工地运来2吨黄沙,第一天用 2、粮店原来有2013吨大米,卖出2 1吨后, 去它的52,第二天用去它的4 1,还 又运进107吨。粮店现在有大米多少吨? 剩几分之几? 五、解决下列问题 1、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52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4 1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1米、95米和18 7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3、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 4、一堆沙有23 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15 吨,还剩下多少吨? 5、服装厂本月计划生产一批童装,结果上半月完成了5 3,下半月和上半月产得同样多,超产了吗?如果超产,超产了几分之几? 六、智力冲浪(观察规律,写出答案) 12+14= 12+14+18 = 12+14+18+116= 12+14+18+116+……11024=

快乐农场 运算律简便计算2

数学整理与复习 姓名:家长签字: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例1.1:填上适当的数。 81 + = 62 + 81 184 + 168 + 32 = 184 +( + 32 ) a+b+c=a+ +b 练习1.2: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41+37+13=41+(37+13)②x+y=y+x ③35+(b+65)=(35+65)+b ④a+b+c=a+c+b ⑤32+45+55=32+(45+55) ⑥m+n+t=n+(m+t) 只应用加法交换律的是()。 只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既应用加法交换律,又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知识点二: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加计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例2.1: 69+75+25 78+(47+22) 387+98(多加要减) 387+102(少加要加) 387﹣98(多减要加) 387﹣102(少减要减) 练习2.2:99+124+201 380+345+120 9321+4523+972+679+5477+28

知识点三: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例3.1:324-58-42 670-25-75 159﹣(59+37) 268﹣(35+68) 加减的规律:(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练习2.6:325+41﹣25 268+45﹣68 268﹣45+32 325﹣41+75 知识点四: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例4.1:填上适当的数。 16×19=19× 35×8×4= ××8 a × 56 × b = (×)× 5616 × 4 × 25 = 16 ×(×)练习4.2:下面的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在括号里填一填。 76 × 40 × 25 = 76 ×(40 × 25)() 125 × 67 × 8 = 67 ×(125 × 8)() 知识点五: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例5.1:24×15×2 25×78×4 35×7×2 5×49×2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4_青岛版

快乐农场——运 算律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 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初步养成乐于思 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前面为校园绿化购进了花苗和化肥,我们到花圃去看看好吗?

请看屏幕,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课件出示数学信息)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 (1)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 (2)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既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又体现数学来源 于生活的理念。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1.观察发现 (1)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2)交流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法的理由。 A、先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棵数,再求它们一共有多少棵?

B、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再求9行一共有多少棵?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两种思路,出示算式: 12×9+8×9(12+8)×9 =108+72=20×9 =180(棵)=180(棵) 板书(12+8)×912×9+8×9 (3)观察两种解答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谈话:你能求出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吗?赶快解答一下。 学生列式,师随机课件出示:(15+10)×815×8+10×8=25×8=120+80 =200(平方米)=200(平方米) 板书:(15+10)×815×8+10×8这两个算式结果怎样?你能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5)仔细观察两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结果相等。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 一、计算题要仔细。 1、直接写得数。 13 ×0= 14 × 25 = 56 ×12= 712 × 314 = 45× 35 = 9×718 = 23 × 910 = 425 ×100= 18×16 = 411 × 114 = 2、能简算的要简算。 17× 916 ( 34 +58 )×32 59 × 34 +59 × 14 54 × 18 ×16 15 + 29 × 310 44-72×512 [ 12 ×(34 -35 )]÷710 43÷(43+83 ) 81×16-81×14+81 ×70 (56 +34 )×45 二、想一想,填一填。 1、38 +38 +38 +3 8 =( )×( )=( )

2、12个 56 是( );24的 2 3 是( )。 3、1013 的倒数是( );( )和 1 4 互为倒数。 4、12 ×( )= 3 5 ×( )=0.5×( ) 5、在○里填上>、<或= 56 ×4○ 56 9×23 ○23 ×9 38 × 12 ○ 38 910 ÷ 16 ○910 38 ÷ 6○ 38 34 ÷ 1 2 ○×2 6、边长 1 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7、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 5 ,女生有( )人,男生有( )。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 9 ,3天看了全书的( )。 9、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 5 ,吃了( )kg,还剩( )kg 。 10、比30多 1 6 的数是( );比36少 3 4 的数是( )。 三、对号入座。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38 ”,( )是单位“1”。 A 、小羊 B 、大羊 C 、无法确定 2、(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任何数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卷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数:12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1.填空(11分) ⑴一个数的27 是14,这个数的1 2 是( )。 ⑵( )米比12米长14 ,9米比( )米短2 5 。 ⑶15吨比( )多14 ,( )千克比28千克少5 7 。 ⑷一根15米长的绳子,剪去它的15 ,还剩( )米,再剪去1 5 米,还剩( )米。 ⑸7千克增加它的17 后,再减少1 7 千克,还剩( )千克。 ⑹甲数的34 比乙数的2 5 多1,乙数是20,甲数是( )。 ⑺一根钢管用去它的25 后还余6米,用去它的1 2 后,余下( )米。 ⑻打字员3天完成任务的1 5 ,照这样计算,还需要( )天完成任务。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⑴ 34 × 25 ÷ 25 × 3 4 =1 ( ) ⑵五月份比四月份节约用水16 ,四月份用水量是五月份的(1+1 6 )倍。 ( ) ⑶甲重32千克,乙比甲多1 4 ,乙重40千克。 ( ) ⑷今年产量42万吨,比去年增加1 6 ,今年比去年增加6万吨。 ( ) ⑸一件商品原价100元,先提价110 后,又降价1 10 ,现价与原价相同。 ( )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⑴一个数的521 是4,这个数的5 7 是( )。 ①10 ②12 ③14 ④21

⑵某校有男生480人,男生比女生多1 15 ,女生有多少人正确列式是( )。 ①480×(1+115 ) ②480×(1-1 15 ) ③480÷(1+115 ) ④480÷(1-1 15 ) ⑶一根钢管,先截下全长的15 ,再接上1 5 米,这时钢管的长度和原来相比( )。 ①比原来长 ②比原来短 ③和原来长度相等 ④不能确定 ⑷六⑴班有女生25人,比全年级人数少7 8 ,根据条件,可选择的问题是( )。 ①六⑴班有多少人 ②全年级有多少人 ③全年级女生有多少人 ④六⑴班有男生有多少人 ⑸一条公路,走了全长的1 3 ,离中点还有4千米,这条公路全长( )。 ①12千米 ②6千米 ③24千米 ④8千米 4.计算。(18分) ⑴直接写出计算结果。(6分) ×23 ×= 29 ×18+2= 15 ÷2÷1 5 = ( 12 +14 )×8= 15 +45 ÷2= 1-1 6 -5 6 = ⑵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分) 79 ÷115 +29 ×511 (34 -35 )÷34 (1-12 -512 )÷14 1549 ÷(57 -314 ×1 3 ) 5.看图列式计算(6分)

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供参考)

教师学生上课时间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课题名称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重点难点 1、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知识点 ) 7 4 13 5 ? ?) 6 1 5 3 ? ?) 26 6 8 3 14 13 ? ? ) 27 4 9 8 (+) 4 1 10 1 (+) 2 1 4 3 (+ ) 2 1 3 1 15 1 2 1 ? + ?) 6 1 9 5 9 5 6 5 ? + ?) 5 1 5 4 ? + ? ) 7 9 7 ? -) 9 16 9 ? -) 31 31 ? + ?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基本方法:将一个大数转化为两个小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或将一个普通的数字转化为整式整百或1等与另一个较小的数相加减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解题。 注意:将一个数转化成两数相加减的形式要求转化后的式子在运算完成后依然等于原数,其值不发生变化。例如:999可化为1000-1。其结果与原数字保持一致。 第六种:带分数化加式 例题:1)4161725? 2)351213? 3)13 5127?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带分数转化为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第七种:乘法交换律与乘法分配律相结合 例题:1)247174249175?+? 2)1981361961311?+? 3)138 1137138137139?+?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各项的分子与分子(或分母与分母)互换,通过变换得出公有因数,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进行计算。 注意:只有相乘的两组分数才能分子和分子互换,分母和分母互换。不能分子和分母互换,也不能出现一组中的其中一个分子(或分母)和另一组乘式中的分子(或分母)进行互换。 ? 分数简便运算课后练习一(能简算的简算) 59 × 34 +59 × 14 46×45 44 ( 34 +58 )×32 15 + 29 × 310 44-72×512 23 +( 47 + 12 )×725 6.8×51+51×3.2 (32+43-21)×12 53×914-94×5 3 2008×20062007 87748773÷+÷ 91929197÷-÷ 12 59412595÷+÷ 38 +38 ×47 +38 ×37 57535÷??? ??+ 2534 ×4= 54×(89 - 56 ) 229 ×(15×2931 ) 1113 -1113 ×1333 ( 38 -0.125)×413 241241343651211÷??? ??-+- 43×52+43×0.6 257×101-257 508 310019?? 1925214251975?+?+ 18×25253181???? ??+ ??? ??++÷??? ? ?++12191711259575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 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填空 ( 19分) 1、一种商品降价7 2,是把( )看作单位“1”,现价对应的分率是( )。 2、甲是乙的3 2,甲是24,乙是( ),如果乙是24,那么甲是( )。 3、一堆煤的52是60吨,这堆煤的6 5是( )吨。 4、一项工程,单独修甲要30天,乙独修要20天修完,甲、乙合作3天,完成了这项工程的) () (,还剩下) () (。 5、小牛头数比大牛头数少5 2,小牛与大牛头数的比是( )。 6、甲数的52等于乙数的7 2(甲乙均不为0),甲数相当于乙数的) () (。 7、74+( )=74×( )=74÷( )=( )∶7 4=1。 8、在盐水中,盐占4 1,盐与水的比是( )。 9、一项工程,单独修,甲要3 20天,乙要8天,甲、乙两队所用的时间比是( ),工效的比是( )。 10、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 1,是把( )的体积看作单位“1”。 12、有鸡兔同笼共35只,有94条腿,鸡有( ),只兔有( )只。 二、判断 (5分) 1、甲、乙两数的比是4∶7,甲数是乙数的7 4。……………………( ) 2、某班男生占136,男生比女生少7 1。………………………………( ) 3、5千的食盐吃了101后,又买进原数的10 1,结果与原数相等。…( ) 4、a 和b 都是非0自然数,已知a ×74=b ÷7 4,则a>b 。…………( ) 5、5 2的分子增加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3。…………( ) 三、选择 (5分) 1、9米增加31,又减少3 1米后是( )米。 ① 9 ② 8 ③ 113 2 2、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 1,冰化成水体积减少( )。 ① 111 ② 101 ③ 12 1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4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 一、计算题要仔细。 1、直接写得数。 13 ×0= 14 × 25 = 56 ×12= 712 × 314 = 45× 3 5 = 9×718 = 23 × 910 = 425 ×100= 18×1 6 = 411 × 114 = 2、能简算的要简算。 17× 916 ( 34 +58 )×32 59 × 34 +59 × 1 4 54 × 18 ×16 15 + 29 × 310 44-72×512 [ 12 ×(34 -35 )]÷710 43÷(43+83 ) 81×16-81×14+81 ×70 (56 +34 )×45 二、想一想,填一填。 1、一桶油20千克,用去54 ,还剩下多少千克? 2、剪去的是剩下的11 6,剪去的是全长的( );实际比计划增产31 ,实际是 计划的( );今年比去年节约5 1 ,今年是去年的( )。 3、15米的53比( )多32米;28吨的73是( )的3 2 。 4、20千克苹果,卖出他的101后又卖出10 1 千克,共卖出( )千克。 5、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4天完成,乙的效率是甲的8 7 ,乙的效率是( ), 乙独做需要( )天完成这项工程。 4、12 ×( )= 3 5 ×( )=0.5×( ) 5、在○里填上>、<或= 56 ×4○ 56 9×23 ○23 ×9 38 × 12 ○ 38 910 ÷ 16 ○910 38 ÷ 6○ 38 34 ÷ 1 2 ○×2 6、边长 1 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7、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 5 ,女生有( )人,男 生有( )。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 9 ,3天看了全书的( )。 9、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 5 ,吃了( )kg,还剩( )kg 。 10、比30多 16 的数是( );比36少 3 4 的数是( )。

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一、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请同学们认真审题,弄清运算 顺序,再细致计算。) 25 7)2174(107?++ [1-( 8 341+)]÷ 4 1 8 3 )89169(÷+ 48 1 8125??÷ 8 3758771+?+ 5 4)4365(512++? \f(2,5) × 3 4 - 错误!÷4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f(5,8) ×[1÷( 3 4 + 错误!)]

[ 1 6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1 - \f(5,8) ÷ \f(25,28) - 3 10 10713151321÷?? ???????? ??+- ?? ? ??+÷435252 465×错误! 14 × 37 + 47 ÷4 5 -( 67 ÷3 14 + 错误!) 12614121??? ? ??-+ 15 14 1781714159? +? 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 ×5 4 32.6×\f(4,5) +32.6×0.2 25×24 23

二、解方程。 53x=34 14 x=2 (1-\f(1,4) )x=3.6 1 2 -错误!X = 10 1 错误!×(X -错误!)=0 3 2 x-错误!x =3 x+错误!x =12 5 2 x=错误!+0.25 x-4 5 X=2.4 5x -3×215=7 5 三、列式计算。

四、解决问题。1、一根电线长8 1 20 米,剪去一段后.剩下10.5米,问剪去了多少米? 2、邮局与居民区相距1.25千米. 与工厂区相距3 2 1千米.邮递员骑自行车到居民区需121小时,他用同 样的速度骑自行出到工厂区需要多少时间? 3、操场跑道一圈长错误!千米,小华跑4圈用了错误!小时。他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4、一辆汽车\f(3,4) 小时行了45千米,照这样计算,\f(4,5)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5、师傅每分钟织布\f(1,5) 米,徒弟8分钟织的布和师傅6分钟织的布同样多,徒弟每分钟织布多少米? 6、李军买了错误!千克奶糖,每千克的价钱是18元。张强用了与李军同样多的钱买水果糖,每千克价钱是10元。张强买了多少千克水果糖? 7、修一条长错误!千米的公路,第一周修了错误!,第二周修了错误!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 8、 425千克甜菜可榨糖8 15 千克,照这样计算: (1)要榨10千克糖需多少千克甜菜? (2)1吨甜菜可榨多少吨糖? 9、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6天完成了这批零件的 5 2 ,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做多少天?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满分:120分) 姓名: 得分: 一、计算题要仔细。 1、(10分)直接写得数。 13 ×0= 14 × 25 = 56 ×12= 712 × 314 = 45× 35 = 9×718 = 23 × 910 = 425 ×100= 18×16 = 411 × 114 = 2、(24分)计算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7× 916 ( 34 +58 )×32 59 × 34 +59 × 14 54 × 18 ×16 15 + 29 × 310 44-72×512 二、(36分)想一想,填一填。 1、12个 56 是( );24的 23 是( )。 2、1013 的倒数是( );( )和 1 4 互为倒数。 3、边长 1 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4、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 5 ,女生有( )人,男生有( )。 5、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 9 ,3天看了全书的( )。 6、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 5 ,吃了( )kg,还剩( )kg 。 7、比30多 16 的数是( );比36少 3 4 的数是( )。 三、(18分)选择题。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3 8 ”,( )是单位“1”。 A 、小羊 B 、大羊 C 、无法确定 2、(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任何数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 10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 、110 B 、910 C 、11 10 4、12×(14 + 1 3 )=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分配律 C 、乘法结合律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 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 、20×34 B 、20× 34 +20 C 、20×(20× 3 4 ) 6、比35的 2 7 多9的数是( )。 A 、19 B 、14 C 、1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总结复习测试卷习题.doc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卷 (时间: 90 分钟 分数: 120 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1.填空( 11 分) 2 1 ⑴一个数的 7 是 14,这个数的 2 是( )。 ⑵()米比 12 米长 1 , 9 米比( 2 4 )米短 5 。 ⑶ 15 吨比( 1 5 )多 4 ,( )千克比 28 千克少 7 。 ⑷一根 15 米长的绳子,剪去它的 1 1 5 ,还剩( )米,再剪去 5 米,还剩( )米。 1 1 ⑸ 7 千克增加它的 7 后,再减少 7 千克,还剩( )千克。 ⑹甲数的 3 2 多 1,乙数是 20,甲数是( 4 比乙数的 5 )。 2 1 ⑺一根钢管用去它的 后还余 6 米,用去它的 2 后,余下( )米。 5 ⑻打字员 3 天完成任务的 1 )天完成任务。 5 ,照这样计算,还需要( 2.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10 分) 3 2 2 3 ⑴ 4 × 5 ÷ 5 × 4 = 1 ( ) 1 1 ⑵五月份比四月份节约用水 ,四月份用水量是五月份的( 1+6 )倍。 ( ) 6 1 ⑶甲重 32 千克,乙比甲多 4 ,乙重 40 千克。 ( ) ⑷今年产量 42 万吨,比去年增加 1 ,今年比去年增加 6 万吨。 ( ) 6 ⑸一件商品原价 100 元,先提价 1 1 ( ) 10 后,又降价 10 ,现价与原价相同。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5 分) ⑴一个数的 5 5 21 是 4,这个数的 7 是( )。 ① 10 ② 12 ③ 14 ④ 21

分数混合运算简算100道

分数混合运算简算练习 一.计算题(共30小题)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2×+×﹣× ××(+﹣)×36×× 2.能简算的要简便运算 (﹣)×(1﹣×)÷×+25%×. 3.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4÷(+)(+)÷ 59×+59×98×58×﹣×31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01×﹣(+)×54 60×[÷(﹣)] ×+×÷+×(+)÷. 5.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27×﹣11﹣+﹣﹣+ +×16+++×4+×4. 6.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7+××+÷ 7÷[1÷(4﹣)]+÷+. 7.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4﹣34× 2﹣÷﹣(+﹣)×25101× 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9.3+9.3×2.25 (+)×8+36×(+﹣) 9.怎样简便怎么计算. ×﹣÷(+×)÷56× 0.24×58+2.4×4.1+0.24 1﹣﹣÷+×.10.简便计算.

÷(+)×0.75+×(+)÷ 0.575×19+1.9×4.25 ×+0.375×2﹣3÷ (++)÷(++)33÷+×44+24÷﹣0.6. 1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要简算,并写出过程 55÷[(﹣)×]×39+ 36×(+﹣)98×0.2﹣89×+41×. 1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 ÷×÷24××

(+)×241﹣÷56× 1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要用简便方法. ×0.375÷÷(3﹣﹣)(0.75﹣)×(+)48×(﹣+)÷9+×87×. 14.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5 (+)×(1﹣) 4×0.8×2.5×12.5 ×÷×. 15.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

《三快乐农场——运算xx》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算xx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xx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演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结合律。(1)一共要购进多少棵树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比较: (56+72)+28 =128+28 =156(棵) 56+(72+28) =56+100 =156(棵) (56+72)+28○56+(72+28) (2)一共要购进多少棵花苗? 80+88)+112 =168+112

=280(棵) 80+(88+112) =80+200 =280(棵) 80+88)+112○80+(88+112)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2.加法交换律。 (1)问:加法运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 32+2○2+343470+1210○1210+3470 39+34○34+391210+790○790+121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最新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满分:120 分)姓名: 得分: 一、计算题要仔细。 1、(10分)直接写得数。 13 ×0= 14 × 25 = 56 ×12= 712 × 314 = 45× 35 = 9×718 = 23 × 910 = 425 ×100= 18×16 = 411 × 114 = 2、(24分)计算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7× 916 ( 34 +58 )×32 59 × 34 +59 × 14 54 × 18 ×16 15 + 29 × 310 44-72×512 二、(36分)想一想,填一填。 1、12个 56 是( );24的 2 3 是( )。 2、1013 的倒数是( );( )和 1 4 互为倒数。 3、边长 1 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4、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 5 ,女生有( )人,男生有( )。 5、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 9 ,3天看了全书的( )。 6、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 5 ,吃了( )kg,还剩( )kg 。 7、比30多 16 的数是( );比36少 3 4 的数是( )。 三、(18分)选择题。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3 8 ”,( )是单位“1”。 A 、小羊 B 、大羊 C 、无法确定 2、(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任何数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 10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 、110 B 、910 C 、11 10 4、12×(14 + 1 3 )=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分配律 C 、乘法结合律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 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 、20×34 B 、20× 34 +20 C 、20×(20× 3 4 )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课题: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⒉能举例说明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吗? ⒊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⒋谈话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简便计算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⒈出示算式。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启发学生思考: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⒉知道观察,发现规律。 ①第一组运用乘法交换律。 ②第二组运用乘法结合律。 ③第三组运用乘法分配律。

⒊总结规律。 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⒋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⑴出示例题7。 ⑵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指名板演: )561(53?? 12)4 165(?+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w W w .x K b 1.c o M ⒈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讲评。 ⒉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 这道题先算“100×50 1”会使计算更简便。 ⒊出示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第10、11、12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⒋出示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第13、14、15题。 这三道题都是解决问题的练习题,都是与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问题,前两道是连乘的问题,第三题是乘加混合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测试题

.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单元 一、计算题要仔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13 ×0= 14 × 25 = 56 ×12= 712 × 314 = 45× 3 5 = 9×718 = 23 × 910 = 425 ×100= 18×1 6 = 411 × 114 = 2、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30分) 58 ÷34 + 38 ÷34 ( 34 +58 )×32 59 × 34 +59 × 14 54 × 18 ×16 15 + 29 × 310 34 ×13 +1 4 ÷3 [ 12 ×(34 -35 )]÷710 43÷(43 +83) 81×16+81×14+81 ×70 (56 +34 )×45 二、想一想,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 1、( )÷8=3 4 =( ):16=( ) 2、男生人数的 15 等于女生人数的 1 4 ,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3、一项工程,甲单独10天完成,乙单独12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 4、小明看一本15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13 ,第二天看了 1 5 ,还剩下( ) 页没有看,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5、在○里填上>、<或= 910 ÷ 16 ○910 38 ÷ 6○ 38 34 ÷ 1 2 ○×2 6、棱长 1 2 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7、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 5 ,女生有( )人,男生 有( )。 8、一本书60页,6天看完全书,3天看了全书的( )。 9、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 5 ,吃了( )kg,还剩( )kg 。 10、比30多它的 16 的数是( ); 36比( )少 3 4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设计

单元备课第三单元课时共13课时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素材的选取真实新颖,有现实意义。教材以快乐农场为素材,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探索和理解运算律的过程中,教材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猜想、验证、 比较、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重视简算 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计算教学重点是对“计算技巧”进行训练,很少关注“选择 策略能力”的培养,本单元自主练习有关简便运算内容的设计,重视引导学生将简便计 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 法。单纯训练简算的式子题少之又少。这样编排,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提高解决 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加法、 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和理解乘法运算律。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课时安排加法结合律………………………… 3课时乘法结合律………………………… 2课时乘法分配律……………………………2课时我学会了吗……………………………2课时检测讲评………………………………4课时

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窗1课型新授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 用字母表示。 过程与方法 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测、归纳、比较等数学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 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 用字母表示。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概括、总结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正确的理解并会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计算。 教法 学法 谈话讲授练习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月日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谈话:校园绿化,要购进一批树苗和花苗。要购进冬青56棵,柳树72棵, 杨树28棵,月季80棵,牡丹88棵,茶花112棵。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1:一共购进多少棵树 苗?生2:一共购进多少棵花苗?....... (3)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二个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课: 1.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 ①应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板书:(56+72)+28=128+28=156(棵) ②还可以写成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72+28)=56+100=156(棵) 2.第二个问题怎样计算?指名回答,板书:(80+88)+112=168+112=280(棵) 80+(88+112)=80+200=280(棵) 3.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