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兵--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合集下载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以及用印注意的事项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以及用印注意的事项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以及用印注意的事项以下是 6 条相关内容:
1.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之一就是字的大小呀!你看那笔画舒展的大字,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而小巧的字则如同伶俐的小兵,大小错落才好看呢!就好比一群人站在一起,有高有矮那才有意思嘛。

用印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啊!印太大了岂不是抢了字的风头?
2. 字距和行距也是超级重要的呀!字距太紧会感觉透不过气,行距太窄会显得拥挤不堪,这不就像是走在路上,太挤了可不舒服呀!想想看,如果字距行距安排得当,那作品多赏心悦目啊!用印的时候也要注意和字的距离,别靠得太近让人看着难受呀!
3. 落款也很关键哟!它就像是给自己的作品签个名一样重要呢。

一个恰当的落款能让作品更完整,就如同给一幅画加上完美的边框。

那在用印时在落款旁盖印一定要恰到好处,可别盖歪了或盖得含糊不清啊,那可就糟糕啦!
4. 书法章法里笔画的轻重缓急也很有讲究啊!重的笔画就像大力士的拳头,轻的笔画宛如微风拂过,有快有慢才生动呀!就好像一首动听的歌曲有高潮有平缓。

用印的时候也要如同音乐的节奏一样和谐搭配,不能突兀呀!
5. 墨色的浓淡变化也不容忽视呀!浓墨像是黑夜,淡墨仿佛白云,这样的变化多有意思呀!你想想如果全篇都是一个墨色该多单调呀。

那用印时也要考虑与墨色的协调,不然多别扭呢!
6. 整体的布局谋篇可是书法章法的核心呀!要像将军指挥打仗一样安排好每一个字的位置。

这就好像搭积木,要搭出好看的造型就得精心设计。

用印更是要为整体布局服务啊,不能破坏了这美好的画面!
总之,书法章法的三要素和用印注意事项都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对待,才能创作出精彩的书法作品呀!。

书法作品创作思路

书法作品创作思路

书法作品创作思路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便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与推崇。

在进行书法作品创作时,书法家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期达到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以下是我个人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选字与内容首先,在选择书写内容方面,我会根据创作目的、场合及受众来挑选适当的文字。

例如,若为庆典场合,可能会选取寓意吉祥、美好的词句;若为表达个人情感,则可能倾向于选择能体现心境的诗句或名言。

同时,我会注意文字内容的整体协调性,确保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在意义上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二、章法与布局章法,即整幅作品的布局和安排,是书法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我会根据所选文字的数量和内容,确定合适的幅式(如横幅、竖幅、斗方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布局。

在布局过程中,我会注重字距、行距的调整,以及字的大小、轻重、疏密等变化,以形成节奏感和层次感。

同时,我还会利用墨色的浓淡、润燥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三、笔法与线条笔法是书法艺术的灵魂,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在创作过程中,我会根据所写字的特点和个人审美追求,选择合适的笔法(如中锋、侧锋、逆锋等),并注重起笔、行笔、收笔的力度和速度控制。

此外,我还会特别关注线条的质量,力求做到线条流畅自然、有力有节。

在线条的呈现上,我会追求既符合传统规范,又能体现个人风格的独特美感。

四、墨法与色彩墨法在书法创作中同样不容忽视。

我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墨法(如浓墨、淡墨、枯墨、润墨等),以丰富作品的视觉效果。

在色彩运用上,虽然书法以黑白为主色调,但我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尝试运用彩色宣纸或添加印章、题跋等元素,为作品增添一抹亮色。

五、个人风格与审美追求将个人风格和审美追求融入作品是每位书法家的必修课。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

在风格上,我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既尊重古典书法的法度和韵味,又敢于尝试新的笔法和形式。

在审美上,我追求简约而不简单、自然而不做作的艺术境界,力求在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书法临摹的注意事项

书法临摹的注意事项

书法临摹的注意事项临摹书法就像是跟着一个很厉害的小伙伴学走路。

咱们先得选好要临摹的字帖。

这就像选小伙伴,要选那种字写得特别好看的。

比如说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他写的字呀,就像一个个很有力量的小士兵,方方正正的,看起来特别精神。

要是你喜欢那种很飘逸的字,就可以选赵孟頫的字帖,他的字就像在跳舞的小仙女,特别灵动。

选好了字帖,咱们就要开始看字的样子啦。

这就像看小伙伴走路的姿势。

你得仔细瞧,每个笔画是怎么写的。

像横画,有的横画就像一根小扁担,平平的,稳稳的。

你看“一”这个字,它的横画就是这样,不能写得歪歪扭扭的,不然就像小扁担断了一样。

竖画呢,有的竖画就像一根直直的小木棍,直直地立在那里。

就像“中”字中间的那根竖画,要是写弯了,这个字就站不稳啦。

临摹的时候,握笔也很重要。

握笔就像抓住小画笔的小把手。

不能握得太紧,太紧的话,手会很累,写出来的字也会很僵硬。

就像你抓着小玩偶,要是抓得死死的,小玩偶都会觉得不舒服呢。

也不能握得太松,太松的话,笔就不听话了,字就写得乱七八糟的。

还有呀,临摹的时候要慢慢写。

我有一次呀,着急去玩,就很快地临摹书法。

结果写出来的字,我自己都不认识了。

那字就像一群乱跑的小蚂蚁,完全没有字帖上字的样子。

咱们要一笔一划地写,就像小蚂蚁排队一样,整整齐齐的。

而且,咱们要多观察字帖上字的结构。

比如说“林”字,两个“木”字在一起,不能写得一样大,左边的“木”字要稍微小一点,右边的“木”字要稍微大一点,这样这个字看起来才好看,就像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很和谐的样子。

最后呢,咱们临摹完了,要和字帖对比一下。

看看自己写的字和字帖上的字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我有个小伙伴临摹完一个字后,发现自己写的字比字帖上的字胖了好多,原来是他有些笔画写得太粗了。

这样对比之后呀,下一次临摹就能写得更好啦。

只要咱们注意这些小事情,慢慢地,咱们临摹书法就会越来越棒,也能写出像字帖上一样好看的字啦。

浅谈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浅谈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浅谈书法的临摹与创作作者:陈维来源:《书画世界》2019年第02期临摹与创作是书法学习过程中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

可以说,书法与中国其他传统艺术一样,有着深厚的自身传统。

如何继承传统,并将传统中的优秀技法和理念进行提炼形成自我面貌,是每一个书法工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

较为典型的状况是,初学的爱好者,虽然知道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却往往找不到临摹的具体方法,有的人甚至在错误方法的指导下荒废了光阴。

几年前,书法圈流传一句话:“书法自學等于自杀。

”这句话虽然失之偏颇,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困扰书法爱好者的主要问题。

有的人技术不过关,临得不像,美其名曰“意临”,主动地放弃了接近古人的渠道,无意中也将传统的技法体系拒之门外,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有的人初学便追求粗野荒率的“民间书刻”,又因为较少的技法积累,无法做到“透过刀锋看笔锋”,以至于照猫画虎,始终找不到真正的书写感;还有人取法不正,以今人为临习的对象,或僵化不脱,或追逐时风,无法深入古人精髓。

结合历代卓有成就的大书法家的作品和经历,我们不难得出一条结论,即是:临摹古代经典法帖是学习书法必经之路。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学书必须摹仿。

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

六朝人摹仿已盛,《北史》赵文深、周文帝令至江陵影覆寺碑。

影覆即唐之响拓也。

欲临碑,必先摹仿,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

”其大意说的就是学习书法必须由临摹起步,而且在临摹的初始阶段,要以“形质”为重点,所谓“形质”指的就是字形轮廓与线条质感。

通过这段话,我们也可看出他所强调的是要重视临摹的“形似”。

这要求我们在临摹的时候深入观察每个字,甚至每个笔画的具体细微之处,不可以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实临能够让我们还原古人的书写状态,便于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提炼其书写规律。

实临,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四个角度切入:第一是文字外形,虽说汉字是方块字,但是具体观察经典的书法作品,或者把字帖中的单字外轮廓勾描出来,我们会发现,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多边形特征,这种多边形就是我们临帖需要着重把握的地方。

楷书字体的练字技巧与注意事项

楷书字体的练字技巧与注意事项

楷书字体的练字技巧与注意事项楷书字体是中国书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字体,也是最为规范的一种字体。

练习楷书字体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下面将为您介绍。

一、笔画结构楷书字体的笔画结构清晰、刚劲有力,因此在练字时要注重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形态。

首先,要按照上下、左右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这有助于保持字体的整体平衡。

其次,要注意每个笔画的长度和粗细,使得字体的笔画变化有节奏感,不要出现生硬和死板的感觉。

二、基本构造楷书字体的基本构造包括结构、布局和比例三个方面。

在练字时,要准确把握每个字的基本结构,例如头部、身体、尾部等。

同时,要注重字体的整体布局,使得每个字在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等方面保持平衡。

另外,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要根据具体的字形特点确定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避免字体显得过高或过矮。

三、用笔技巧楷书字体的用笔注重点画和弯曲处的收尾。

在练字时,要用力点画,使得笔画的开头和结束处有明显的粗细变化。

同时,在书写弯曲处时要注意笔画的顺滑和变化的自然过渡,不要出现生硬或不协调的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用笔的稳定性,控制好压力,使得字体的线条流畅而稳定。

四、字形规范练习楷书字体还需要注意字形的规范性。

要保持字体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每个笔画的形状要明确无误。

要注意每个笔画的起始点和结束点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笔画的连接方式。

此外,还要注意字体的整体协调性,使得每个字的每个部分看起来和谐统一。

五、常见错误及改正方法在练习楷书字体时,常见的错误有字体倾斜、笔画结构混乱、字形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正方法。

首先,要保持书写的垂直性,避免字体倾斜。

其次,要强化对笔画结构的掌握,确保每个字的笔画清晰有序。

最后,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及时纠正不准确的部分,保持字体的规范性。

总之,练习楷书字体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的笔画结构、基本构造、用笔技巧和字形规范的练习,可以逐渐提高楷书字体的书写水平。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能够在练字中获得更好的进步。

硬笔书法作品要注意的几大要点

硬笔书法作品要注意的几大要点

硬笔书法作品要注意的几大要点
硬笔书法作品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要注意的几大要点包括结构、笔画、布局和用笔。

首先,结构是硬笔书法作品的基础。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重每个字的结构,包括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等。

结构的准确性能够使作品看起来整体稳重,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笔画也是硬笔书法作品中需要注意的重要要点。

笔画要有起承转合,要有轻重缓急,要有虚实相间。

通过掌握好笔画的技巧,能够使作品显得生动有力,富有韵律美。

另外,布局也是硬笔书法作品需要注意的要点之一。

布局要考虑整体的平衡和谐,注重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和排列的美感。

合理的布局能够使作品看起来舒展自然,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最后,用笔也是硬笔书法作品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点。

用笔要有轻重缓急的变化,要有粗细浓淡的对比,要有干湿濡染的处理。

通过运用好用笔的技巧,能够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立体感。

总的来说,硬笔书法作品要注意结构、笔画、布局和用笔这几
大要点,只有全面把握这些要点,才能够写出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

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

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一、笔法笔法是中国书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书写时用笔的方法和技巧。

笔法包括执笔、运腕、用笔三个方面,其中用笔是最重要的方面。

中国书法中的用笔讲究“笔力、笔势、笔意”三个要素,即要求用笔有力、有气势、有意境。

1.笔力:是指用笔的力量感,是书法作品的神髓之一。

笔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书法的质感和表现力。

2.笔势:是指用笔的走势,是书法作品的生命线。

笔势的流动感使书法作品具有动态的美感。

3.笔意:是指用笔的意境,是书法作品的灵魂。

笔意的表现力能够使书法作品具有深邃的内涵和美感。

二、结构结构是指字体的构造和组织形式,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中的结构讲究“平衡、对称、呼应、统一”四个要素。

1.平衡:是指字体的左右、上下、内外等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平衡,是字体美感的基础。

2.对称:是指字体左右、上下等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对称,是保证字体稳定性的关键。

3.呼应:是指字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呼应,使字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4.统一:是指字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是保证字体整体美感的要点。

三、章法章法是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和安排方式,包括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排列等。

章法讲究“变化、统一、自然”三个要素。

1.变化:是指章法要有变化和对比,避免单调和乏味。

变化可以通过字体的粗细、大小、轻重等来实现。

2.统一:是指章法要统一和协调,保持整体的美感。

统一可以通过字体的风格、笔画的特点等来实现。

3.自然:是指章法要自然流畅,不拘泥于机械的规则和限制。

自然可以通过字体的动态、气息的流动等来实现。

4.布局:章法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布局,包括纸张的尺寸、文字的排列方式等。

布局要合理、美观,能够体现出书法的艺术性。

5.气韵:章法还要考虑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呼应,以及整个作品的气息流动。

气韵要流畅、贯通,给人以美的享受。

6.节奏:章法还应该注重节奏感,通过字体的变化、行间的排列等,表现出书法的节奏美。

写好楷书的四个要素

写好楷书的四个要素

写好楷书的四个要素一、笔画规范笔画是楷书的基本构成单位,规范的笔画是写好楷书的基石。

1. 起笔与收笔•起笔时要注意藏锋或露锋。

例如横画,若是藏锋起笔,要逆锋入纸,有一个含蓄的起始动作,如颜真卿的楷书横画起笔多为藏锋,使笔画显得厚重圆润。

而露锋起笔则更为直接,如欧阳询楷书部分横画起笔有露锋,给人一种爽利的感觉。

•收笔同样重要。

有的笔画需要回锋收笔,像垂露竖,要将笔锋向上回提,使笔画末端圆润饱满;悬针竖则是出锋收笔,笔锋要尖锐挺拔。

2. 笔画形态•每一种笔画都有其特定的形态。

比如捺画,有“一波三折”的特点,起笔较轻,行笔逐渐加重,到捺脚处再重按然后轻出锋。

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捺画为例,其捺脚处的处理非常精致,形态优美。

•横画要求平稳,不能有明显的倾斜。

在不同的楷书中,横画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如赵孟頫的楷书横画相对较为纤细流畅。

二、结构严谨楷书的结构关乎字的整体美感与稳定性。

1. 重心平稳•要确保字的重心落在一个稳定的位置。

例如“中”字,竖画要写在正中,使整个字上下对称,重心稳定。

在组合字中,也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重心协调。

像“谢”字,左边的“言”字旁和右边的“射”字部分要相互搭配,使整个字的重心平稳。

2. 比例协调•不同的字有不同的比例关系。

有的字是上下结构,如“景”字,上半部分“日”和下半部分“京”的比例大致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会让字看起来和谐。

左右结构的字,如“林”,左右部分基本等大。

而像“休”字这种左窄右宽的字,也要把握好宽窄的比例关系。

3. 对称与呼应•对称的字要写得左右或者上下对称工整,如“田”字,四条边的长度基本相等,内部的空间分布均匀。

同时,字内各部分之间要有呼应关系。

比如“心”字,三个点之间相互呼应,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使字看起来灵动而不呆板。

三、笔法熟练熟练的笔法能够体现楷书的韵味。

1. 中锋用笔•中锋用笔是楷书笔法的关键。

在书写时,笔锋要保持在笔画的中心运行,这样写出的笔画圆润饱满、富有立体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前言:今年,教育部发布文章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学习书法,并在学生中推广。

社会上再次掀起了学习书法的热潮。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

让它后继有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近日,在书法协会的活动中,许多人在进行创作时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结体、布局、章法、款识、用印方面。

这些问题虽然不大,但是严重影响我们对于书法的审美。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从传统中来,有所创新故然是好,但是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是不容质疑的。

对以上问题做以下浅谈。

一、什么时候进行创作书法的学习一般分为临摹和创作两个阶段,有时这两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区别和界线。

无论是书法家还是书法爱好者都必须进入到书法创作这个阶段中来,这也是学习书法的最大乐趣之一。

古人云:“先入帖,再出帖。

”此言不假。

任何人在进行创作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大量的临摹,尤其是古人的碑帖和作品。

这是一个长期、痛苦的过程。

当我们对一本碑帖或者作品达到相当熟练的时候,我们可以进入到集字的训练中去。

用所学的碑帖中的字进行创作练习。

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书法学习就完成了,就学好书法了。

我们还要上下求索学习同时代、同书体的作品和碑帖。

给自己的创作加入新鲜的营养和血液,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我常说的写字好的人不一定成书法家,写字不好的反而有可能成书法家的原因所在。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书法家都经历“临摹---创作----临摹-----创作”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

没有认真、扎实、刻苦的临摹,创作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创作的追求,临摹同样也失去了意义。

至于临摹的方法,前人的叙述备矣,不在重复了。

然而有一点必须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去读帖,有时间就去,大有所益。

古人读帖很认真。

曹操常常将梁鸿的书挂在军中的帐子中,有空就读。

钟鹞更是“坐则画地,卧则画被”。

欧阳殉路中见到索靖的碑帖,展转赏读三日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总之,读帖对于我们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锻炼我们的视觉记忆能力很有帮助。

许多书法家的实践证明,读帖胜于临摹。

但是切记:“先入帖,再出帖。

”做到“临摹——创作-----临摹-----创作。

”二、书写工具的选择书法创作离不开书写工具,我们熟悉的有文房四宝,那么我们该怎么去选择,有一定的讲究,书法家自然不必多说,对于一般书法爱好者来说我们应该知道。

首先,笔的选择,在几年来的书法创作中,以及采购笔的经验来说。

我们一般认为还是湖南的笔好一些,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江西造笔事业的发展,江西的笔也有许多很不错。

然而我们怎么挑选一支好笔,才是关键的地方。

一般来说,就是一句话:尖要齐,肚要圆,笔竿要直,发开之后没有脱毛的现象,或者在书写后清洗也不脱毛。

这样就可以基本算一支比较好的笔了。

不必太过讲究。

现在市场上这样的一支笔大概在几十到百元之间。

当然有条件可以选择更好的笔,不过价格就高。

好的书法家不必挑笔,但是有一支好的笔还是不错的,,就象好的武士有一件好的兵器,如虎添翼。

选择笔还要注意,根据自己喜爱的创作书体去选,一般行草书多用笔尖较长的,真、隶书、篆书,多用笔尖较短的笔。

前者用弹性较好的笔,便于字的牵连。

后者多用相对笨拙的笔,便于表现字的厚重、苍劲。

此外,小字用娇小的笔,大字用提斗。

其次,墨水的选择也比较关键,古人用的墨水是先磨在用,一般比我们现在的墨水还好,但是我们现在很少有人在用了。

众所周知徽州的墨最好,不必多说。

但是购买容易买假的,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可以借助嗅觉,,好的墨由于加入了松香,有一点清香。

而劣质的墨则发臭。

我们现在多用墨汁代替,方便。

市场上好的墨汁有一得阁和曹素功,价格不高,质量也不错,还有重庆产的渝江墨汁,但是由于假的过多现在我们用的比较少,近来日本有一种樱花墨汁,质量上乘,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过高。

我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用的时候,先闻一闻,倒出来后,看看水重不重,即墨汁的稠度。

再次,用纸也许留意。

书法练习,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任何纸张,都可以。

我们创作就不可以乱用纸,一般还是宣纸。

其中也是徽宣纸最好。

种类、尺寸都好。

有洒金宣纸、色宣纸、描金、花生宣纸、白宣纸等。

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一丈二。

形式上来说对联、瓦当、扇面、册页等。

非常方便选择。

其中,宣纸又分生、熟两种。

书法创作我们一般多用生宣纸。

另外有一种稍微厚的皮纸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的地方还发明了仿古宣纸、金箔纸等高档纸,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去创作。

对于仿古宣纸,我介绍一个方法,选好一张白色宣纸,浓茶染之,晾晒干即可。

别有一番滋味,我们也可以学习古人在竹简上进行创作,有些书法家还在绢上创作,这点我不提倡。

关于砚台的选择不作过多的阐述,市场上产品很多,可以自己选择,当然是端砚最好。

对于我们一般爱好者来说不必追求最好,使用是最好我们也可选取好的石头自制。

除以上所说之外,笔者认为,还有几种东西我们不可以少,是书法家必须有的东西。

镇纸一对,用于镇纸,价格一般不高,但上不可以缺,否则影响书写,另外笔洗可以准备一个,有是墨水过于干枯,可加水,以便于流畅的书写。

达到墨水与纸张的的和谐。

更好的表现美感,同样一张好的毛毡也十分必要,即有益于书写,又有益于卫生。

三、书法创作中的布局、安排有了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准备好书桌上的各种工具之后,便可以进行创作、进行书写了,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手中的纸怎么安排又是一个问题。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选择书写幅式创作一件书法作品,选定好内容,斟酌好每个字的写法之后,首先应定夺选择什么样的幅式内容。

传统的幅式内容有很多,有对联、中堂、条幅、条屏、横幅、斗方、扇面。

要根据内容、实际需要,选择幅式,裁定大小。

如果参加展览就要选择幅面大的条幅、条屏,要是书房、客厅之用。

则看空间的大小来决定,多用四尺对开的横幅、扇面、斗方。

是否得当关系全局。

我们分说如下:(1)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是书法创作中应用最多的一种。

其内容要求严谨,必须是对仗一致的诗句,文句。

并且上下联之间字的大小,宽窄、粗细、字数都必须一致。

四尺对开就可,也可以用现成的对联纸。

其落款比较特别,单款在下联即可,比正文稍微低一些,双款在对联的上下侧,上款在上联右边,稍微地一些,下款在下联的左边,也稍微低一些。

(2)中堂大副字画挂在厅堂中间故名中堂。

其形制较为宽大比斗方长,比条幅宽,比列大致为2:1或者3:1,一般用四尺、六尺整张宣纸。

有时也用较小的三尺宣纸。

书写内容来说一般表现恢弘,气势苍茫的题材、形式端正的整篇内容。

古人的名作中有学多,我们可以多去浏览、欣赏,学习其法。

(3)条幅条幅指直接挂的长方形字,形制和中堂一样,取纵势,一般用四尺、六尺对开。

条幅是参加展览的、赠送友人最多的、最普遍的也是最简便的一种表达形式,书写内容范围较广,行气贯通。

宜于发挥,便于创作,我们可以多加练习。

(4)条屏单幅的叫单条,条屏是条幅的组合,有四条平、六条屏、八条屏、十条屏,一般是偶数。

书写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内容,也可以是一个专题的多个内容。

注意书写时前后一致,整体呼应,协调。

常见的条屏书写可以是全用一种书体,也可以是多种书体,常见的是用四种不同书体创作的。

但是难度大,要求书写者对各种书体至少都有涉猎。

并非一日之工夫。

(5)横幅横幅也叫“横披”,即横向的长方形字画,是传统的书写形式之一,比较适宜书斋、家里厅堂的悬挂。

章法上要思考到“横”的要求,注意行与行之间的协调。

字数之间的统一协调。

字数少的横披接近于匾,应该写的厚重、有力。

横幅的创作对于书写者的技法要求也比较高。

(6)斗方斗方因为形状象斗而得名,形制为方形或近于方形。

这种形式较适合挂于书房、走廊及较幽雅的场所,其书写内容一般为诗歌的句子、格言等。

其布局有一定的难度,书写什么内容,章法上有什么变化,要反复琢磨,避免呆板。

创作的人比较少,我们可以参见齐白石的一些作品。

(7)扇面扇面因形同折扇、团扇而得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历来为大家所喜爱。

扇面形式多样,有圆形、梯形、菱形等。

但主要以扇面为主。

扇面在章法上有特点,字的中心位置须按照扇折行上半部分宽的部分来写,内容较长的可以按照长短行间隔的方式安排,但必须有环视之势,才显的协调。

文房店有卖扇面纸,也可以自己做,稍微复杂一些。

2、经营书写位置在决定了幅式之后,就要对所书内容、提款、用印作整体的设计安排,初学者可先用笔画好格子,或者折好格子。

书写时可采取有行有列,字行分明的排列方式,归整清楚,一目了然。

书写真书、隶书、篆书,一般用长方形的格子,并且字距大于行距。

其他书体用方行格子,草书则不必拘泥,随手为之,准备好后就可以书写了。

3、讲究提款、用印提款用印是字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虽然在作品中是陪衬,但对作品起调节作用,有相互关联,相互增益的作用。

所以要求严谨,不能正文是正文,款字上款字,印章是印章,不相互呼应。

题款主要包括:(1)说明正文出处,比如诗歌的作者,名称。

(2)受书人的名字称呼。

如某某验证,惠存。

(3)书写年月,一般写农历,特殊的时间。

(4)书写者的姓名,书斋号。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作品还可以阐述创作的过程、心情。

使别人对你的作品有更多的了解。

只写后两个为单款,有受书者的字为双款。

真、隶书、篆书的款一般用行书、草书写,静态书法和动态书法结合使作品更有活力。

款字的字号要小于正文,但不可以太悬殊,款字于正文的行距也要保持一致。

在题款后加盖印章,不仅会对整个书法作品祈祷锦上添花的作用,使用得当还期待调整重心,均衡章法的重要作用,必须慎重对待,印章的大小一般等于或者小于款字(宁小别大)。

钤盖的位置可看所留有的位置,位置小,用一个。

位置大用两个,但是不用三个。

次序为先姓后名,先名字章后号印。

最好一朱一白,上面的小,下面的大。

上轻下重,才符合审美要求。

引首章是否用要根据作品的气势来。

如果姓名章颜色重,要呼应可以用。

有时作品太单调也可以用。

此外,印章在书法作品中的作用很微妙,除了使用正确外,印章的风格和作品的风格协调,尽可能使内容、书风、印章达到完美统一。

我们最好选择名家的为我做印,否则字好印差,不但起不到增色,反而影响我们的审美。

特别是参加比赛、展览。

有没有好的印章很关键,我们不要求太好但是坚决避免低俗。

印泥的选择于是有讲究的,好的印泥,颜色没不跑色,差的则不是。

笔者认为西岭的不错。

我们不的不思考一下。

4.装裱完成好一幅作品后还要精心装裱,古人自己可以完成,而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办不到,我们可以借助于装裱店,好的装裱有增色的作用,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方面没有涉猎不敢多说。

四、结束语以上所言,书法爱好者都有所听闻,或者知道比我多,但是我们在实际创作中,真的都注意了这些细节了吗?我看未必。

不少书法家在创作时还经常犯错,何况我们这些爱好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