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三章地质构造

一、名词、术语解释题

地质作用;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褶皱构造,褶曲,背斜;向斜;褶皱的翼和核部;褶皱轴面;构造盆地;构造穹窿;断裂构造,断层;上升盘与下降盘;节理;平移断层;逆断层;冲断层;逆掩断层;纵断层;横断层;辗掩断层;剪节理;张节理;上盘与下盘;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整合;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相对地质年代;地层年代;地层

二、选择题

2.在野外的褶曲,一般向斜处为谷,背斜处为山的说法是(C )。

A、正确的------*

B、不正确的------*

C、不一定------

3.褶曲的基本形态是( A )。

A、背斜褶曲和向斜褶曲------

B、向斜褶曲和倾斜褶曲------*

C、背斜褶曲和水平褶曲------*

D、水平褶曲和倾斜褶曲------*

4.关于褶曲分类正确的是(D )。

A、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

B、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C、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

D、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7.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的断层是(B )。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推断层------*

D、冲断层------*

8.断层的上升盘一定是断层的上盘吗?(C )

A、是------*

B、不是------*

C、不一定------

11.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B )。

A、代、纪、时------*

B、代、纪、世------

C、代、纪、期------*

D、代、系、世------*

13 已知某岩层的走向,则该岩层的倾向

①可以知道②不可以知道

14 下图中的断层为

①正断层

②逆断层

③平移断层

15 下图中的断层为

①逆断层

②平移断层

③正断层

16 平移断层一般可以造成

①地层的重复或缺失

②褶皱核部岩层的变宽或变窄

③岩层的突然中断错位

17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的纵向断层,可以造成

①褶皱核部地层的变宽或变窄

②地层的重复或缺失

③岩层中断错位

18 二迭系(P)是指

①新生代的地层

②中生代的地层

③古生代的地层

19 平移断层属于

①没有地层的缺失与重复的断层

②断层两盘产生相对垂向位移的断层

③断层两盘产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20 第四纪在地质年代划分中是

①最老

②最新

③较老

21 已知岩层的倾向,则该岩层的走向

①可以知道

②不可以知道

22 如图所示,根据地层分布特征,分析哪种褶皱形态正确

①②

23下图为某地区地层分布示意,中部有一南北向断层,断层面倾向西,据此可以认为该断层是:

①平移断层

②正断层

③逆断层

24 某地发现岩层有对称重复现象,且两侧岩层的倾向相反,倾角不等,据此可以认为有褶皱,而且是

①直立褶皱

②倾斜褶皱

③平卧褶皱

④倒转褶皱

25 右图中的断层为

①正断层

②逆断层

③平移断层

26 右图中的断层为

①正断层

②逆断层

③平移断层

27 已知岩层倾向,则岩层走向

①可以确定

②不可确定

③不一定

28 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一致时,若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则岩层分界线弯曲方向和等高线弯曲方向

①相平行

②相反

③相同

29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①是

②不是

③不一定

30 在“ V ”字形法则中,当岩石界线的“ V ”字形尖端指向沟谷上游时:

①岩层产状为直立

②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

③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大于地形坡角

31 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与水库蓄水

①没有关系

②关系不明显

③有密切关系

32 在综合地层柱状图上不能反映的是

①地层单位及代号

②地层厚度及地层岩性

③褶皱和断裂情况

三、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已知岩层的走向,便可知道该岩层的倾向。(×)

2 已知岩层的倾向,便可以知道该岩层的走向。(√)

3 已知某岩层走向的方位角为NE50,据此可以得出该岩层的倾向方位角为NW320。(×)

4 已知某岩层的倾向方位角为NW330,据此可以得出该岩层的走向方位角为NE60。(√)

5 两翼岩层相背倾斜的褶皱为背斜,相向倾斜的皱褶为向斜。(√)

6 褶皱枢纽倾斜的背斜或向斜,称为倾斜背斜或向斜。(×)

7 枢纽水平的褶皱为平卧褶皱。(×)

8 某地区的地层出现重复,据此即可判定该地区必有褶皱存在。(×)

9 某地区的地层年代发生缺失,据此即可判定该地区必有断层存在。(×)

10 断层的上升盘叫上盘;下降盘叫下盘。(×)

11 逆断层的上升盘是上盘,下降盘是下盘。(√)

12 正断层的上盘是下降盘,下盘是上升盘。(√)

13 正断层的下降盘是上盘,上升盘是下盘。(√)

14 平移断层的上盘是上升盘,下盘是下降盘。(×)

15 在向斜核部发生横向断层,不论断层面的倾向和倾角如何,核部岩层变宽一侧为断层上

升盘。(×)

16 在向斜核部发生横向断层,不论断层面的倾向和倾角如何,核部岩层变宽一侧为断层下降盘。(√)

17 在背斜褶皱核部发生的横向断层,不论断层面的倾向和倾角如何,核部岩层变窄的一侧为断层的上升盘。(×)

18 在背斜褶皱核部发生的横向断层,不论断层面的倾向和倾角如何,核部岩层变窄的一侧为断层的下降盘。(√)

19 平移断层不能造成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20 平移断层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21 凡是正断层都造成地层的重复或变宽。(×)

22 凡是逆断层都造成地层的缺失或变窄。(×)

23 地震震级越大,则震害区烈度越大。(×)

四、填充题

1 某断层的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则该断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则该断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古生代的六个纪,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背斜核部发生横向断层时,核部岩层变宽的一侧为___________ 盘。

5 在背斜核部发生横向断层时,核部岩层变窄的一侧为__________ 盘。

6 在向斜核部发生横向断层时,核部岩层变宽的一侧为___________ 盘。

7 在向斜核部发生横向断层时,核部岩层变窄的一侧为__________ 盘。

8 当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而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正断层造成地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当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而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_________________ 造成地层重复,_____________ 造成地层缺失。

10 当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而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但断层倾角大于岩层倾角,则正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____ ,逆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________ 。

11 当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而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但断层倾角大于岩层倾角,则_____________ 造成地层重复,________________ 造成地层缺失。

12 当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而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但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则_________________ 造成地层重复,_________________ 造成地层缺失。

13 当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而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但断层倾角小于岩层角,则正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_____ ,逆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_________ 。

14 确定岩层相对年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地质年代单位,按时间长短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中生代中的三个纪,按新老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将断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19 正断层的上盘是______________ 盘,下盘是______________ 盘。

20 正断层两盘相对运动为______________ 下降,______________ 上升。

21 逆断层两盘相对运动为上盘_____________ ,下盘____________ 。

22 逆断层的______________ 上升,______________ 下降。

23 正断层的上升盘为______________ 盘,下降盘为______________ 盘。

24 正断层的______________ 盘为下降盘,______________ 盘为上升盘。

25 逆断层的上升盘为______________ 盘,下降盘为______________ 盘。

26 逆断层的______________ 盘为上盘,______________ 盘为下盘。

27 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______________ 时,与倾角大小无关,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28 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

_________ 。

29 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大于地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______________ ,但岩层倾角大于地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1 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 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______________ ,但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33 倒转褶皱的轴面______________ ,两翼岩层倾向______________ ,地层层序一翼______________ ,另一翼______________ 是其主要特征。

34 扇形褶皱的轴面______________ ,两翼岩层倾向______________ ,两翼岩层层序均

________ 。

35 断层面两侧的伴生张节理多与断层面斜交,其锐角尖指示_本盘__ 的错动方向。

36 断层面两侧的伴生剪节理中,以小锐角与断层面斜交的剪节理,其锐角尖指示_本盘

__________ 的错动方向。

37 当断层两盘错动时,断层面两侧岩层受拖拉形成的牵引弯曲中,弯曲弧突出方向指示___本盘__________ 的错动方向。

38 当岩层水平时,岩层的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9 当岩层_____________ 时,则岩层的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40 当岩层直立时,岩层的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

41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前者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地表主要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后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2地质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图件。一副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43常见的地质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六种。

五、问答题

1 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2 什么是地质作用?有哪两种类型?表现在哪些方面?

3 什么叫做背斜和向斜?

4 代、纪、世与界、系、统有什么不同?

5 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些种类?

6 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有什么主要区别?

7 正断层与平移断层有何区别?

8 逆断层与平移断层有何区别?

9 正断层与逆断层有何区别?

10 试述倒转褶皱构造的基本特征。

11 什么叫做倾伏褶皱构造,平面上其地层出露的特征是什么?

12 什么叫做岩层的产状要素?它包括哪些内容?

13 已如岩层的走向,能否确定该岩层的倾向?为什么?

14 已知岩层的倾向,能否确定该岩层的走向?为什么?

15 直立褶皱与水平褶皱有何不同?

16 倾斜褶皱与倒转褶皱有何不同?

17 倾伏褶皱与倾斜褶皱是否相同?为什么?

18 节理与解理有什么不同?

19 剪节理有哪些主要的地质特征?

20 张节理有哪些主要的地质特征?

21 什么叫做地堑?它的地质特征是什么?

22 什么叫做地垒?它的地质特征是什么?

23 什么叫做穹窿?它的地质特征是什么?

24 什么叫做构造盆地?它的地质特征是什么?

25 阶梯式断层与迭瓦式构造有什么区别?

26 试述断层造成地层重复(变宽)与缺失(变窄)的几种可能情况。

27 断层造成地层的重复与褶皱造成地层的重复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8 断层造成地层的缺失与不整合中的地层缺失有何不同?

29 按成因地震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30 何谓地震震级和烈度?地震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1 什么叫设防烈度?确定设防烈度的依据是什么?

32 简述野外识别褶皱构造的步骤与方法。

33 简述野外识别断层的步骤与方法。

34 断层的野外别标志有哪些?

35 试述倾斜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之间的关系(V字形法则)。

36 试述岩层的接触关系类型及特征。

37 简述劈理及其分类和特征。

38 节理与褶皱有何成生上的联系?

39 试述节理玫瑰图的绘制方法。

40 试述活断层及其分类,对工程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41 试述活断层的识别标志。

42 试述场地地质因素对烈度的影响。

43 地震对建筑物及场地有哪些影响?

44 试述水库地震及其特征。

45 试述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46 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

47 试简述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度关系的“V”字型法则。

48 简述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从地质构造控制地质结构和地质环境两个方面总结分析)。

49试简述岩层和地层两概念的差别?

50 简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及主要依据?

51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是怎样形成的?

52简述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六、分析作图题

1 用虚线恢复下列剖面图中褶皱的形态,并用点划线标出轴面位置。指出褶皱形态的名称,标出断层两盘相对的运动方向,并说明其类型。

2 用虚线连接剖面图中相应的层位,恢复褶皱的形态,并写出褶皱的名称。

3 根据平面图示,判别断层的性质。

4 阅读分析下面的平面地质图,指出图中有几条断层?说明断层类型名称,并在图上标出断层的位置。断层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平面图内有无褶皱构造?

5 分析节理(裂隙)玫瑰花图。

(1)共有几组节理(裂隙)?

(2)最发育一组节理的走向是多少?

(3)在最发育的一组节理中,指出影响坝基岩体稳定的节理倾向与倾角。

6 阅读下面地质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岩层与各岩层以及沉积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2)图中有几个褶皱,指出每个褶皱的名称(平面及剖面名称),标出轴线的位置。(3)指出断层的产状、位置和类型。

7 请分析图中有几个褶皱?几条断层?并说明褶皱在平面及剖面上的形态类型;断层是何种断层?用箭头在断层线两侧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同时分析J地层与其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

8 回答下列平面地质图中的几个问题:

(1)在图上画出褶皱轴线位置,并说明其类型。(平面)

(2)指出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3)剖切AB示意剖面图并指出褶皱具体形态(剖面)。

(4)判明褶皱发生年代,试分析该地区构造应力场。

9 根据下列剖面图,指出各坝址地质条件的优缺点。

10 阅读分析下面地质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有几个褶曲,褶曲形态(包括平面形态和剖面形态),并在图上标出褶曲轴线的位置。(2)图中断层的位置(用F1、F2等在图上标出),上、下盘及相对运动方向,断层性质。(3)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属何种接触关系?

①O与S地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与C地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与P地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P与J地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ab线两侧地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分析下面地质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褶曲名称,并用虚线标出褶曲轴的位置;

(2)各岩层的接触关系;

(3)褶曲核部是什么岩层?

(4)指出断层的名称;

(5)判别F1断层的走向、倾向及性质类型。

12 用虚线恢复下列剖面图中各褶皱的形态并标明褶皱的完整名称。

13 指出下列地质图中有几个褶皱?在图内标出其位置和名称;图中有几个断层?标出其位

置和名称。

14 阅读下面地质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有哪些时代的地层?接触关系是什么?

(2)各时代的地层产状如何?

(3)有些什么类型的褶曲?产生于什么地质年代?

(4)指出图中断层的位置,上、下盘,上升、下降盘,断层类型。

15 根据下面地质图,画出AB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有无褶皱?属何种类型?并标出褶皱轴线位置;

(2)指出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3)图中有无断层?如有,请指出属何种类型?并标出其位置。

识读下图,写出此平面图中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并判断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若同一构造类型有若干个,那么请在图上用①、②、③、④、⑤标出,然后分别描述)

第三章地质构造

3 地质构造(geologic structure) 一、地质年代概念㈠地质年代—表示地层(岩石)形成年代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概念㈡绝对地质年代—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同位素与稳定同位素(蜕变产物)的相对含量测定的地质年代,表示距今实际时间。如最 早地层40亿年,推算地球形成45?60亿年。误差较大。 概念㈢相对地质年代—根据与相邻已知地层的相对关系确定的地质年代。㈠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1.沉积岩:根据层序、岩性、接触关系及古生物化石进行确定。 ⑴层序:正常层序为先下后上。但受构造错位影响(如倒转褶曲),则出现层序被打乱现象。 ⑵岩性:根据标准地层进行对比,岩性相同或相近的地层系同一时期形成。 ⑶接触关系:根据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分为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的三类接触关系。见图 3-1 所示正常情况下,接触面下为老地层,面上为新地层⑷古生物化石: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同一化石的地层则为同一地质年代。根据标准化石进行确定。 2.岩浆岩: 根据⑴与已知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⑵本身穿插构造关系确定地质年代。 ⑴接触关系: ①侵入接触:有蚀变(变质),岩浆岩晚于沉积岩 ②沉积接触:无变质,岩浆岩早于沉积岩,后沉积,有侵蚀面。⑵穿插

构造: ①穿插的侵入体(岩株、岩脉等)比被侵入体中最新的还要新;比不整合面上的最老地层还要老。 ②新岩脉穿过老的侵入岩。 1?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对应关系: 年代单位地层单位 3.新老地层的顺序 二、地质构造 概念:地质构造一地壳运动在岩体(大范围岩石)中留下的痕迹,即地质体(岩层、岩体)存在的空间形式、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简单地质构造: ㈠水平构造: 未受构造运动影响(或受影响较小)的沉积岩构造,其层面呈水平或近似水平正常层序为上新下老。图中表示 -- ㈡单斜构造: 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的构造其空间分布位置用产状(attitude) 表 示。

建筑构造第三章

第三章:墙体 一、填空 l、窗台宜挑出_______,且必须抹出_______或鹰嘴线以防雨水污染外墙面。2、墙体的组砌原则是墙面美观,施工方便、________、,避免通缝, 保证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3、板条抹灰隔墙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4、砌筑砂浆是和掺合水搅拌而成。 5、不透水性地面和垫层,墙壁身防潮层宜设置在_________________。 6、勒脚的高度一般应距室外地坪____________以上。 7、变形缝分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8、常用的防潮层材料做法有一毡二油防潮层,__________防潮层,防水砂浆砌 砖防潮层,_______防潮层______防潮层。 9、散水宽度一般应________外向横坡宜__________。 10、在砖混结构中,楼板支承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11、普通砖的规格为________。 12、提高砖墙砌体强度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 13、抹灰类装修按照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和三类。 14、沉降缝基础处理的方法有、、和。 15、墙体按其受力状况不同,分为和两种,其中包括自 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等。 二、判断题。 1、散水适用于降雨较少的情况( ) 2、伸缩缝和沉降缝基础可以不断开。( ) 3、圈梁中断可以在其上或下方增加一道附加圈梁与被中断的主圈梁搭接,搭接 长应大于等于两圈粱高差的二倍,且不小于1000mm。( ) 4、圈梁和构造柱是加强房屋空间刚度和整体性的构造措施。( ) 5、设有暖气槽的窗台,至少应有240mm的围护墙。( ) 6、圈梁是均匀地卧在墙上的闭合的带状的梁。( ) 7、寒冷地区外墙过梁常采用L形,以减缓热桥的危害。( ) 8、圈梁梁顶标高位于预制空心板板底20mm痤浆位置。( ) 。 9、一砖半墙厚实际尺寸为365毫米。( ) 10、水刷石墙面边属于抹灰类装修。( ) 11、实心砌块和多孔砌块墙体,要求上下皮搭接不得小于60mm。( ) 12、伸缩缝的结构方案中双墙方案适用于地震地区。( ) 13、烟道不得中断圈梁。( ) 14、圈梁是梁的一种,承受结构荷载。( ) 15、构造柱起加固和承重作用。( ) 16、构造柱是结构柱,承受结构荷载。( ) 17、伸缩缝和防震缝基础可以来断开。( ) 18、基础和基础墙部位不宜使用砌块材料。( ) 19、伸缩缝的基础必须断开。( ) 20、寒冷地区,散水施工前应先作完勒脚饰面。( ) 2l、楼地面变形缝应贯通楼地面各层。( ) 22、油毡防潮层适用地震地区墙身水平防潮层。( ) 23、防震缝必须采用双墙方案,但基础部分一般不必断开。( ) 24、在砌筑钢筋砖过梁时,在砂浆上摆设的钢筋直径应不大于8mm,以便抹灰缝 隐埋。( ) 25、构造柱不承受竖向荷载,但从构造上起加固作用因此它是结构柱。( ) 27、梁是一个受弯构件。( ) 28、提高砌墙砖的强度等级是提高砖墙壁砌体强度的主要途径。( ) 29、基础和基础墙部位不宜使用砌块材料 三、选择题。 l、水刷石墙壁面为( )类装修。。。 A、抹灰 B、贴面类 c、涂刷 D、裱糊 2、圈梁的作用是( ) A、加强砖造建筑的整体和空间刚度 B、抵抗变形和开烈 C、承受墙体 传来的荷载 3、下列物件中对墙体起加固作用的有( ) A、过梁 B、圈梁 C、构造柱 4、为保证墙体的强度,加强砖墙整体性,一般选用不低于( )的砂浆砌筑。 A、M5 B、M2.5 C、M7.5 D、M10 5、建筑物在( )不设置沉降缝。 A、高差<3m B、埋深相差较大 C、荷载相差较大 D、结构类型不同 6、散水的宽度一般为( ) A、不小于80 B、不小于600 C、不小于2000 7、砌筑钢筋砖过梁应用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 ) A、1~2皮 B、3~4皮 C、4~6皮 8、设有暖气槽的窗台,围护尺寸至少( ) A、120 B、180 C、240 D、90

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

《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 实训指导书 建筑工程系 李铁津编写

目录 实训大纲 (1) 实训项目一 (2) 实训项目二 (3) 实训项目三 (4) 实训项目四 (5) 实训项目五 (6) 实训项目六 (7)

实训大纲 一、实训目的 《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实训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及工程监理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本实训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当中,提高其阅读实际工程图的能力,最终达到具备实际工程识图能力的要求而安排的实践课。在实训中,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内容相互验证,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 二、实训要求 1、实训期间应严格遵守考勤制度,遵守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许擅自缺席。 2、服从指导老师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按照要求完成实训内容。 3、实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4、实训过程中不要在走廊大声喧哗,严禁带食物进实训室内,自觉保持实训室内卫生。 5、实训结束,按时上交实训大作业。 三、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一:建筑平面图(抄绘) 实训项目二:建筑立面图(抄绘) 实训项目三:建筑剖面及详图(抄绘)

实训项目四:房屋测绘实践 实训项目五:楼梯间方案设计 实训项目六:墙身方案设计 四、实训场地、设备、仪器、工具: 校内外及制图室,用A3图纸根据要求绘制建筑平面图。 五、实训课时分配 实训项目一:建筑平面图 一、实训任务 按教材附录图纸,抄绘学校体育教学楼首层平面图,或按辅导教师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图,抄绘指定的平面图。并符合以下要求: 1、图纸:A3号图幅。图标格式和大小符合标准规定。 2、图名:一层平面图。 3、比例:1:100。 4、图线:墨笔线图。 5、字体:汉字用长仿宋字体。平面图下方的图名(首层平面图)用10号字;文字说明用5号字(或略小些);尺寸说明中数字均用3.5号字;轴线编号圆圈中数字用5号字。 6、作图准确,图线粗细分明,尺寸标注无误,字体端正整洁。 二、实现的能力目标 1、熟悉建筑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2、通过作业掌握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三、相关支撑知识 建筑平面图的内容、图示方法和读图示例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结构工程专项方案 目录 4.1柱、梁板、墙模板施工............................. - 4 -4.2梁柱接头......................................... - 5 -4.3剪力墙模板施工................................... - 5 -4.4楼梯模板施工..................................... - 5 -4.6 模板拆除 ........................................ - 6 -6.8直螺纹连接施工技术.............................. - 11 -6.8.4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 - 13 -

建筑结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机场路以北,秦淮大道以东地块,包含15#、17#—19#楼以及人防地库, 15#、17#~19#楼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类型为框架结构。15#楼地下1层,地上27层,建筑面积为12625.03㎡,建筑高度为80.10米; 17#楼地下1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为8636.14㎡,建筑高度为54.40米; 18#楼地下1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为8772.56㎡,建筑高度为54.40米; 19#楼地下1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为8728.92㎡,建筑高度为54.40米; 地下车库为部分人防地下室,地下一层,主要层高 3.25m、3.9m,总建筑面积为15170.3㎡,其中人防建筑面积为13737㎡。 建筑防水等级:屋面为Ⅰ级,种植屋面为一级;地下室为二级;地下室种植顶板及配电房、电信间防水等级为一级。 工程±0.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30.000m(地下车库为30.300m)。室内外高差为0.300米。 (1)建设单位:南京溧水亚东置业有限公司 (2)施工单位: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南京国通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勘察单位: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6)质量等级:1幢市优 二、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防裂度为7度,抗震设防分类为标准设防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混凝土强度等级(构造柱及圈梁采用C25混凝土) 1)地下车库:

房屋建筑构造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墙体 一、单项填空题 1、墙身水平防潮层应在( A )中连续设置。 A、所有的内外墙体 B、外墙 C、所有的内墙 D、均可 解析: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 2、钢筋砖过梁的最大跨度为( B )。 A、1.8m B、1.5m C、1.2m D、1.0m 解析:钢筋砖过梁的最大跨度为1.5m。 3、沉降缝要求基础( C )。 A、不断开 B、可以断开也可以不断开 C、必须断开 D、按设计要求解析:三种变形缝的基础是否要断开是考点。 4、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 C )。 A、240mm×240mm B、240mm×370mm C、240mm×180mm D、180mm×180mm 解析: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 5、自承重墙是( B )。 A、承重墙 B、非承重墙 C、隔墙 D、均可 解析:自承重墙是非承重墙。 6、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常用的材料为( B )。 A、混合砂浆 B、水泥砂浆 C、纸筋灰 D、膨胀珍珠岩 解析:水泥砂浆是勒脚常用的构造材料。 7、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其墙身水平防潮层不宜采用( C )。 A、防水砂浆 B、细石混凝土(配3φ6) C、油毡防潮层 D、圈梁解析: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禁止使用油毡防潮层。 8、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材料时,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 D )。A.垫层高度范围内 B.室内地面以下-0.06mm处 C. 垫层标高以下 D.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 解析:碎砖、灰土属于透水材料。 9、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 C )。A.£2h 且£ 1000mm B. £4h 且£1500mm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壳运动:指由于地球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包括:升降运动:指垂直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水平运动:指平行于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或沿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第一节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概念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向同一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便形成了单斜构造。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褶曲一翼,断层一盘等)的一部分。 二、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第二章 褶皱构造 褶皱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岩层的连续性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 一、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 二、褶曲的类型 1、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产状要素 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 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 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褶曲 的要素 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枢纽: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枢纽在空间上的产出状态:枢纽水平、枢纽倾斜 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想面

《建筑工程构造统一做法》 版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标准(修订版)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标准(修订版) 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保证龙光产品品质,统一规范建筑构造做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产公司下属各房产公司的住宅项目。 3、编制依据 在国家相应规范及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龙光地产住宅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编制。 4、说明 4.1公共部分装修仅限于构造层次,其效果由设计确定; 4.2营销中心、物业管理用房、社康中心、公共卫生间等由精装修设计确定装修做法。 4.3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做法及二次构造做法,新开项目应在项目启动会或预备会的时候确定;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做法及二次构造做法已开项目应由房产项目部牵头,联合集团研发中心、设计中心、采购中心、成本中心召开专题研讨会确定; 4.4外墙节能做法,是否施工附加保温层,由区域房产公司总经理室根据当地政策确定。外墙若需施工保温层,原则上按图纸节能设计施工(图纸节能设计已经按既满足规范要求也达到成本最优的角度考虑)。 4.5若有公共厨房,楼地面应考虑附加防水层。 4.6首层室内外交接处:遇水外填充墙底部浇筑混凝土反坎,且一次成型,反坎高度超过室外种植完成面或铺装完成面250mm;室外防水材料施工上反高度要求超出室外种植面、装饰面250mm; 4.7楼层的阳台、露台以及屋面等部位在室内外交接处:遇水外填充墙底部浇筑混凝土反坎,且一次成型,反坎高度不低于室外完成面200mm;露台室外防水材料施工上反高度要求超出室外完成面200mm; 4.8首层架空层内夹层屋面:首层架空层如设有配电房、物业用房等功能房并有夹层平屋面时,按对应平屋面做法做防水施工。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标准(修订版) 目录 1楼地面 (1) 1.1楼面 (1) 1.1.1楼面1(混凝土楼面) (1) 1.1.2楼面2(有防水层) (1) 1.1.3楼面3(局部有防水层) (1) 1.1.4楼面4(水泥砂浆楼面) (1) 1.1.5楼面5(地坪漆面层) (2) 1.1.6楼面6(细石混凝土楼面/金刚砂) (2) 1.1.7楼面7(地下室顶板) (2) 1.1.8楼面8(水泥砂浆+灰色地坪漆) (3) 1.2地面 (3) 1.2.1地面1(地坪漆地面) (3) 1.2.2地面2(细石混凝土地面/金刚砂地面) (4) 1.2.3地面3(地坪漆+绝缘胶垫) (5) 1.2.4地面4(细石混凝土+蓝色地坪漆) (6) 1.2.5地面5(防静电地板) (6) 1.2.6地面6(砂浆地面) (6) 1.2.7地面7(室外铺装地面) (7) 1.2.8地面8(室外车行道路) (7) 1.3地下室中间板地面 (7) 1.3.1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原浆收光) (7) 2墙面 (8) 2.1内墙面 (8) 2.1.1内墙1(水泥砂浆墙面) (8) 2.1.2内墙2(防水墙面) (8) 2.1.3内墙3(防霉乳胶漆墙面) (8) 2.1.4内墙4(大白浆墙面) (8)

建筑工程细部构造知识汇总

建筑构造: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 中国先秦典籍《考工记》对当时营造宫室的屋顶、墙、基础和门窗的构造已有记述。唐代的《大唐六典》,宋代的《木经》和《营造法式》,明代成书的《鲁班经》和清代的清工部《工程做法》等,都有关于建筑构造方面的内容。公元前1世纪罗马维特鲁威所著《建筑十书》,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四论》和《五种柱式规范》等著作均有对当时建筑结构体系和构造的记述。在19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物理等学科的成长,建筑构造学科也得到充实和发展。 建筑结构是构成建筑物并为使用功能提供空间环境的支承体,承担着建筑物的重力、风力、撞击、振动等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荷载;同时又是影响建筑构造、建筑经济和建筑整体造型的基本因素。为此,就要研究: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构造形式的选择;影响建筑刚度、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因素;结构与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关系等。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基本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和骨架结构建筑(以上为传统结构体系建筑),装配式建筑和工具式模板建筑(以上为现代工业化施工的结构体系建筑),筒体结构建筑、悬挂结构建筑、薄膜建筑和大跨度结构建筑(以上为特种结构体系建筑)等。 门窗构造—遮阳设施门窗概述—窗的构造 门窗概述—窗门窗概述—门的构造 门窗概述—门坡屋顶—平瓦屋面 坡屋顶—构造形式坡屋顶—承重结构 坡屋顶—形式与组成平屋顶—涂料、粉剂防水屋面构造 平屋顶—卷材屋面防水构造平屋顶—刚性防水屋面构造 工程构造—屋顶概述工程构造—楼梯概述 工程构造—阳台和雨篷楼梯—台阶与坡道及电梯与自动扶梯 钢筋混凝土楼梯—楼梯细部构造楼板层与地面—楼地面种类及构造要点 楼板层与地面—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楼板层与地面—楼地层的基本组成及类型 墙体—骨架墙构造墙体—块材墙构造 墙体—墙身的细部构造知识工程构造—墙体概述 工程构造—基础与地下室工程构造—基础工程 工程构造—民用建筑专业名词工程构造—建筑模数 工程构造—民用建筑的类型工程常用材料—木材 工程常用材料—建筑涂料工程常用材料—化学建材 工程常用材料—饰面板(砖)工程常用材料—墙体用块材 工程常用材料—建筑钢材工程常用材料—砌筑砂浆 工程常用材料—混凝土工程常用材料—其他品种水泥

第三章地质构造

第三章地质构造 一、名词、术语解释题 地质作用;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褶皱构造,褶曲,背斜;向斜;褶皱的翼和核部;褶皱轴面;构造盆地;构造穹窿;断裂构造,断层;上升盘与下降盘;节理;平移断层;逆断层;冲断层;逆掩断层;纵断层;横断层;辗掩断层;剪节理;张节理;上盘与下盘;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整合;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相对地质年代;地层年代;地层 二、选择题 2. 在野外的褶曲,一般向斜处为谷,背斜处为山的说法是( C )。 A、正确的——* B、不正确的——* C、不一定…… 3. 褶曲的基本形态是(A)o A、背斜褶曲和向斜褶曲…… B、向斜褶曲和倾斜褶曲……* C、背斜褶曲和水平褶曲------* D水平褶曲和倾斜褶曲——* 4. 关于褶曲分类正确的是(D )o A、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 B、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C、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 D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7.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的断层是( B )o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推断层------* D冲断层------* 8. 断层的上升盘一定是断层的上盘吗?( C ) A、是——* B、不是——* C、不一定------ 11.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 B )o A、代、纪、时------* B、代、纪、世------ C、代、纪、期------* D 代、系、世------* 13已知某岩层的走向,则该岩层的倾向 ①可以知道 14下图中的断层为

建筑构造第三单元

第三章墙 一、填空题 1、砖墙的组砌原则是:()、()、()、()、避免通缝,保证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2、普通砖的规格为() 3、墙体结构的布置方案一般有()()()三种形式。 4、砌筑砂浆是()与()掺和加水搅拌即成。 5、变形缝分为()、( )、( )三种。其中从基础底面到屋顶全部断开的是( )。 6、砌筑砂浆中,一般用于砌筑基础的是( ),用于砌筑主体的是( ) . 7、下列砖墙组砌方式中,适合于砌筑半砖墙的方法是( )。 8、圈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现场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 9、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叫( )。 10、泛水高度不应小于( ). 11、沉降缝处基础的做法有( )、()、()。 12、在设有暖气槽的窗台,至少应有()的围护墙。 二、判断题 1、提高砌墙砖的强度等级是提高砖墙砌体的强度的主要途径。() 2、圈梁是均匀地卧在墙上的闭合的带状的梁。() 3、设有暖气槽的窗台至少应有240mm外围护墙。() 4、伸缩缝和沉降缝即成可以不必断开。() 5、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断面尺寸是由荷载的计算来确定的。() 6、构造柱属于承重构件,同时对建筑物起到抗震加固作用。()

7、与建筑物长轴方向垂直的墙体为横墙。() 8、砖砌体的强度一般为砖的强度与砂浆强度的平均值。() 9、普通粘土砖的强度必定大于砖砌体的强度。() 10、砌块墙上下皮垂直缝交错不小于100mm。() 三、选择题 1、钢筋混凝土过梁,梁端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少于() A 180mm B 200mm C 120mm 2、钢筋混凝土圈梁断面高度不宜小于() A 180mm B 120mm C60mm 3、散水的宽度应小于房屋挑檐宽及基础底外缘宽() A 300mm B 600mm C 200mm 4、提高砖砌墙体的强度等级的主要途径是() A 提高砖的强度 B 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 C 以上两种都不能提高 5、对构造柱叙述正确的是() A 构造是柱 B 每砌一层或3m浇筑一次 C 构造柱边缘留出每皮一退的马牙槎退进60mm 6、()的基础部分应该断开。 A伸缩缝B沉降缝C抗震缝D施工缝 7、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沿竖直方向,()位置必须设置圈梁。 A基础顶面B屋顶C中间层D基础顶面和屋面 8、如果室内地面面层和垫层均为不透水性材料,其防潮层应设置在() A室内地坪以下60mm B室内地坪以上60mm C室内地坪以下120mm D室内地坪以上120mm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 墙 体 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的类型 1.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墙体分内墙和外墙。 2.按方向分:横墙和纵墙。横向外墙又称山墙。纵墙又分为内纵墙与外 纵墙。外纵墙又称檐墙。 3.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4.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 5.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分:有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之分。 实体墙包括实砌砖墙,借手工和小型机具砌筑而成。 教学目的 1. 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 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 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了解砌块墙常用隔墙、隔断类型和要求要求。 课程重点 墙身的加固措施、砖墙尺度、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 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程难点 砖墙加固及砖墙构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问答及讨论 作业类型 作图:墙身大样

6、防水防潮要求 7、建筑工业化要求 第二节砖墙 一砖墙的材料 砖墙的材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一)砖 按其使用材料分,砖有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依其形状特点分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粘土砖是我国传统的墙体材料。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级别。 (二)砂浆 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 石灰砂浆: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砌体。 混合砂浆::是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好,常用于砌筑地面上砌体。

《建筑构造》试题第三章《墙体》

《建筑构造》检测试题 第三章《墙体》 一、填空题 1、砖墙的组砌原则是:()、()、()、()、避免通缝,保证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2、普通砖的规格为() 3、墙体结构的布置方案一般有()()()三种形式。 4、砌筑砂浆是()与()掺和加水搅拌即成。 5、变形缝分为()、( )、( )三种。其中从基础底面到屋顶全部断开的是( )。 6、砌筑砂浆中,一般用于砌筑基础的是( ),用于砌筑主体的是( ) . 7、下列砖墙组砌方式中,适合于砌筑半砖墙的方法是( )。 8、圈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现场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 9、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叫( )。 10、泛水高度不应小于( ). 11、沉降缝处基础的做法有( )、()、()。 12、在设有暖气槽的窗台,至少应有()的围护墙。 15、按受力情况不同,墙体有( ) 和( ) 之分。 16、墙体按构造方式不同,有( ) 、( )、( ) 。 17、墙体按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 ) 、( ) 、( )。 19、砖的强度等级分( ) 。 20、常用的砌筑砂浆为( ) 。 21、常用的墙体厚度为( ) 、( ) 、( ) 、( ) 等。 22、24实体砖墙的常用的组砌方式为( ) 、( ) 、( ) 、 18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为( ) 。23、砖墙的细部构造主要包括门窗过梁、窗台、勒脚、散水、明沟等。 24、门窗过梁常用的有砖平拱、钢筋砖过梁、( ) 等。 25、钢筋混凝土过梁两端伸入墙内的长度应不小于( ) 。 26、钢筋混凝土过梁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 ) 、( )两种。 27、砖砌悬挑窗台的悬挑长度一般为( ) 。 28、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地面垫层范围内,一般在( ) 标高处。 29、墙身防潮层根据材料不同,一般有( ) 、( ) 、( ) 等。 30、散水的宽度一般为( )。 31、散水的材料一般用( ) 、( ) 。 32、对墙身加固的方法一般有( ) 、( )、( )等。 33、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 ) 的连续封闭的梁。 34、圈梁有( ) 和( ) 两种。 35、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应与( ) 砖的规格相适应,常见的有( )和( ) 。附加圈梁和圈梁之间的关系( )。 36、常见的隔墙有( ) 、( ) 、( ) 。 37、按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常见的墙面装修可分为( ) 、( ) 、( ) 、 ( )和( ) 等五类。 38、墙面装修的作用有( ) 、( ) 、( ) 。 39、普通的抹灰一般有( ) 、( )组成。 二、判断题 1、提高砌墙砖的强度等级是提高砖墙砌体的强度的主要途径。() 2、圈梁是均匀地卧在墙上的闭合的带状的梁。() 3、设有暖气槽的窗台至少应有240mm外围护墙。() 4、伸缩缝和沉降缝即成可以不必断开。()

第3章 地质构造

第3章地质构造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地质年代单位。 2.掌握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3.掌握岩层产状三要素及其量测方法。 4.理解褶曲的基本类型、特征、野外识别方法及工程地质评价。 5.理解节理的类型、特征、工程地质评价及统计和表示方法。 6.了解断层要素。理解断层类型、特征、野外识别方法及工程地质评价。 7.了解地质图的规格、地质图种类及所反映的内容。掌握地质图的阅读方法及步骤。 【学习重点】 1.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2.褶曲的基本形态及其特征.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 3.节理的统计及表示方法.节理的特征及工程地质评价。 4.断层的类型及野外识别方法,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5.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地壳中存在很大的应力。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运动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如褶皱、断裂。褶皱、断裂破坏了岩层或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降低了岩层的稳定性,使工程建筑的地质环境复杂化。 3.1地质年代 1、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岩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年代,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相对地质年代虽然不能

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能反映岩层形成的自然阶段,从而说明地壳发展的历史过程。地质工作中,一般以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许多地质事件,如火山喷发、河谷切割、沉积岩形成、岩层的变形等。都可以根据最简单的原理,确定其有关岩石记录的相对新老,地质学确定岩石相对新老顺序主要依据下述基本规律或方法: (1)地层层序律 在地质历史中的每个地质年代都有相应的沉积岩层(部分地区还有喷出岩)形成,这种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没有发生巨大的构造变动,沉积岩层的原始产状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而且都是先形成的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即叠置律。根据地层层序律便可将地层的先后顺序确定下来。 (2)生物演化律 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其遗体和遗迹可保存在沉积岩层中,它们一般被钙质、硅质等所充填或交代(石化),形成化石。生物界的演化历史也是生物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生物演化总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利用一些演化较快存在时间短,分布较广泛,特征较明显的生物化石种或生物化合组合,作为划分相对地质年代依据。 (3)岩性对比法 岩性对比法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岩性方面的特点为对比的基础。认为在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层,其岩性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近似的。 (4)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地质历史上,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结果,往往可使不同岩层之间,岩层和侵入体之间,侵入体和侵入体之间发生相互穿插的切割关系。可以利用这种切割规律来确定地质事件的先后顺序。地质体之间的相互穿插切割关系有沉积岩之间的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岩浆岩与围岩之间的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 ①整合接触即相邻的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 ②平行不整合接触又叫假整合接触。指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基本相同,但两套地层之间发生了较长期的沉积间断,其间缺失了部分时代的地层。两套地层之间的界面叫做剥蚀面,又叫不整全面。界面上可能保存有风化剥蚀的痕迹,有时在界面靠近上覆岩层底面一侧还有源于下伏岩层的底砾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