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时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4.西汉初期,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
括( C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重视“以德化民”
③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5.[2019·晋中期末]《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 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 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材料所述情况反映了当时( C ) A.政府特别重视工商业 B.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
C.咸阳
D.长安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 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 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面对这样 一种情况,西汉初期的统治者( B ) A.加强对百姓的搜刮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采取残酷的刑罚措施 D.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2.“休养生息”一词出自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下列对汉 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行的目的是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B.是汉高祖实行的政策,在汉高祖死后废止 C.主要措施有重视农业,减轻赋税,减免徭役等 D.实行的结果是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部编版优选整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练习教师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练习一、选择题1. 汉初一位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这段话代表了汉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是()A. 重农B. 重商C. 农商并重D. 发展手工业【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重农,曾和百官一起劝农,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
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
因此,题文材料说明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
BCD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A。
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2.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
瓦当在秦汉最盛,除花纹外,多用文字,以篆书最常见,称“文字瓦当”。
“汉并天下”一类建筑用瓦当,常出土于陕西关中地区。
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A. 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B. 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C. 秦末农民起义D. 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答案】B【解析】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
所以它代表的含义是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故选B。
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3.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
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①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②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③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④为了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解析】根据材料中叙述的内容联系所学可知汉朝初年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实施和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而实行一系列有利发展的措施,②不符合当时是的史实;③是这些措施产生的作用,不是原因,故选C。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习题 含答案.doc

第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西汉的建立1.建立:刘邦于__________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__________。
2.社会状况: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__________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人民流离失所,__________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
如何恢复和发展________,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知识点休养生息政策1.目的:巩固__________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__________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措施: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__________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__________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__________生产,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注重__________生产。
3.结果:汉初的__________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__________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文景之治”1.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__________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__________税一;重视“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__________苛法;提倡__________治国,反对奢侈浮华;__________以身作则。
21 2.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__________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__________,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 B.东汉C.西晋 D.东晋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着“楚河”“汉界”字样,这来源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指的是()。
A.楚国和汉朝之间的战争B.刘邦和项羽之间争夺帝位的战争C.陈胜、吴广与秦王朝之间的战争D.项羽、刘邦与秦王朝之间的战争2.“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诗中的“汉祖”是指()。
A.汉高祖刘邦B.汉文帝刘恒C.汉武帝刘彻D.汉景帝刘启知识点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3.西汉初建,百废待兴,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曾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此措施体现了汉高祖()。
A.降低田赋,爱惜民力B.重视生产,释奴为民C.提倡节俭,反对奢华D.鼓励生育,轻徭薄赋知识点三“文景之治”4.“文景之治”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
《史记·平准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这里的描述体现了文景时期我国()。
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文化昌盛D.社会安定能力提升5.“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
只消一勺清冷水,冷却秦锅百沸汤(意即采取一些措施,化解了秦末以来的诸多矛盾)。
”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
A.肯定了刘邦推翻秦朝的功绩B.分析了楚汉之争的性质C.指出了刘邦约法三章的目的D.认识到刘邦得民心的原因6.以下表格是文景时期关于“笞刑(打板子)”的记录,这可以说明汉文帝和汉景帝()。
汉文帝时期汉景帝时期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用笞刑代替,规定当劓(割掉鼻子的酷刑)者笞三百改笞五百为三百、笞三百为二百A.重视农业B.减轻刑罚C.重视儒学D.整顿吏治7.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汉文帝时多次下诏减“田租之半”,汉景帝时甚至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
这些举措()。
A.引起了陈胜、吴广起义B.贯彻了法家的法治思想C.促进了封建统治的稳固D.促进了楚汉战争的胜利8.汉文帝时,有人进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宣布不接受献礼。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精品习题课件

10.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
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
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
局面的原因有( C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
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 重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3)从材料二中可知,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结 合所学知识,说说他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发展农业生产。措施: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 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浪费。
8.“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
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
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
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A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有人作诗曰:“新朝建立忧患多,百姓疾 苦谁人知。文景齐心来努力,百姓同声谢皇恩。” 下列不属于汉初“文景齐心来努力”的是( C )
会局势
公元前202年 长安 刘邦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
文景之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 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上 (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 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用来交 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根据官府的用度 来制定农民的赋税标准)。
的各种负担 ③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重视“以德化
民” ⑤推行儒学教育
A.①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分层精练含答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1.“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高祖建立的政权称西汉,定都于(B)A.洛阳B.长安C.北京D.南京2.导学号79594109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C)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3.“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A)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知识点二休养生息政策4.导学号79594110汉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措施的客观原因是(C)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经济困难D.人心思安5.导学号7959411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
其根本目的是(D)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们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统治6.下列哪一措施不是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D)A.让士兵还乡务农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C.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西汉建立初期)“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米至石万钱,马至匹则百金。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出现材料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基于这种经济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三“文景之治”8.导学号79594112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的政策是(A)A.休养生息B.严刑酷法C.重商抑农D.分封制9.2016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工……部署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
秦汉时期注重减轻百姓赋税负担的帝王有(C)①秦始皇②汉高祖③汉文帝④汉景帝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史书记载汉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的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以雄壮气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秦朝,十几年的时间就暴病而亡。
下列西汉建立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推恩令B.休养生息C.设置西域都护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 西汉初年,百废待兴。
刘邦采取宽松政策。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之后的统治者继续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西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史称A.无为而治B.文景之治C.休养生息D.光武中兴3. 儒家学说长期以来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宣扬的诚信、友善、孝道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在传承着。
下列史实与儒家无关的是A.孔子提倡“仁”的学说B.汉朝初年实行修养声息政策C.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4.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注重商业的发展,发展经济B.注重农业生产,增加佃租C.部队屯田,以农养战D.休养生息,减轻赋税5.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面对材料中的状况,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A.在垓下大败项羽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下令攻打匈奴D.建立刺史制度6. 今天我国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A.汉高祖时期B.文帝景帝时期C.汉武帝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7.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治霸陵(汉文帝陵寝)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该材料说明汉文帝()A.注重农业生产B.重视以德化民C.主张减轻赋税D.提倡勤俭治国8.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③重视发展农业④以德化民⑤焚书坑儒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文景之治”的表现()A.经济发展B.政治清明C.诸侯王势力强大D.国力增强10. 《西汉开国》是一部历史文化题材的宏图巨制。
部编版2017年秋人教(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练习(解析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选择题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B.西汉→秦C.夏朝→商朝D.商朝→西周【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政权的更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嬴秦氏,始兼并”指的是秦的统一。
“传二世,楚汉争”指的是秦朝二世而亡,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高祖兴,汉业建”指楚汉之争,刘邦取胜,西汉建立,刘邦即汉高祖。
因此,材料中包含的朝代顺序是秦→西汉。
2.(2017·平凉期中)西汉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其建立者和建立时间是( )A.汉高祖、公元前202年B.汉高祖、公元202年C.汉文帝、公元前206年D.汉景帝、公元206年【解析】选A。
楚汉之争,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3.右图是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不包括( )A.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B.结束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C.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D.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初步改变汉初贫困局面【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图中人物是汉高祖刘邦。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局面的是秦王嬴政。
其余三项都是刘邦的功绩。
4.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民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汉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自身的统治,故答案选D。
5.从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景帝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是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坚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
其中休养生息的措施不包括( )A.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B.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C.汉高祖让子弟到地方建立侯国D.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解析】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了减轻农民负担,
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等许多措施。西汉 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B.他们都是农民出身,还保留着农民的本色 C.西汉国力还弱,还不能享受 D.西汉奉行儒家思想
14.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 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 ) A.楚汉之争 B.“文景之治” C.百家争鸣 D.“国人暴动”
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
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
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
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高祖建立的政权称西汉,定都于( )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南京
B.文
景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
明帝时期
8.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 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减轻人们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统治
9.“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负担的帝王有( ) ①秦始皇 ②汉高祖 ③汉文帝 ④汉景帝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史书记载汉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 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 平时穿的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 为自己预修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
装饰,只可用瓦器。这说明汉文帝( ) A.正直无私 B.轻徭薄赋 C.重农抑商 D.注重节俭
3.下面不属于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的原因是( )
A.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汉初分封了一些诸侯王
C.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D.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需要
4.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5.以提倡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 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光武帝 D.汉武帝
6.“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 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
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7.今天我们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
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材料二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 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
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 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 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
材料三 汉初至汉武帝继位的70年间,由于国 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 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 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 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
。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 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 时的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
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 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
秦朝的暴政。休养生息的政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了解刘邦建立西汉史实 2.知道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3.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文景之治出 现原因 4.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休 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
10.下列哪一措施不是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
) A.让士兵还乡务农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9.2016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 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 任分工……部署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进一步 减轻企业税负。秦汉时期注重减轻百姓赋税
11.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
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
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形成“文景之治”的
原因有(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
各种负担 ③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推行儒家学说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今天国家提倡“以德治国”的方略,而 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汉景帝时期 C.秦二世时期 D.秦始皇时期
15.《汉书·食货志》记载:“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导致汉初
经济残破,百姓极度贫困的原因是( ) ①秦的残暴统治 ②社会经济发展 ③秦末战乱
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 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 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 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断了。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期间 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至少举出3
点)
西汉初年至汉武帝继位,社会经济恢复发 展并逐渐繁荣。 汉高祖: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 民。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 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田赋降为三十税一;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