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杨凤池)
杨凤池:没有“铁打的婚姻”

当今社会有一个普遍的现象,男女双方的物质或精神地位,不管是男的高 还是女的高,高的一方都不担心对方有外遇,常常是低的那一方担心对方有外 遇。你担心人家有外遇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赶紧提升自己,以攻为守才是防止 爱人有外遇的最好方法。一般情况下,“得监控着他 ( 她 ) 点儿,别让他 ( 她 ) 出轨”,往往谁先产生这些想法谁就有点问题,什么问题?对自己缺乏自信。 有自信的人不会担心爱人有外遇,只有缺乏信心才担心对方有外遇。当你开始 怀疑、担心爱人另有“隐情”,你首先要想,与其忐忑操心对方,不如先操心 自己,我应该完善自我、充实改变自己。
不能与伴侣同步就可能被替代
双方既要抱着婚姻就是平凡生活的理念,同时每个人也都该知道,婚姻是 一所学校,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学习、总结、提升、完善自己,丰富自己人生 的经历和体验。当婚姻的一方与对方不处于齐步走的状态,就可能有家外的人 与爱人齐头并进,就是大家常说的第三者。事情的另一面是,如果我们及时调 整自己的步伐,跟上了爱人的脚步,就不需要其他人作为代替者而出现。从这 个角度讲,提升自己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法。
有
﹃
铁 打 的 婚
任 中 国 心 理 卫 生
﹄
职
进
业 群
,
体
那
专
么
February 88
危机期是夫妻双方到了四十五六岁的时候。这个时期两人的特点是,一方 可能很成功,另外一方可能很一般。当然,成功的那一方可能是男士,也可能 是女士。不论是男强女弱,还是女强男弱,婚姻都面临着危机。那么,在这个 阶段,夫妻双方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捍卫自己的婚姻呢?
Columns 专栏
业文 信 婚
没
委· 员杨
会凤
任 将
心理学名家杨凤池: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

误区三:重学龄后轻学龄前
有一对年轻夫妇在外地打拼,把孩子交给奶奶带。在孩子的心里, 奶奶就成了孩子的母亲。等孩子长大后再回到母亲身边后,眼前这个 母亲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实际内容。所以当母亲要教育和管理他,跟 他沟通的时候,孩子心理上就会拒绝,跟父母的沟通甚至会出现很大 的障碍。
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习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必要 的方式方法。 在决定孕育孩子的时候,就要痛下决心,艰苦几 年,把孩子带大。可以请老人帮忙,但不放弃自 己照料孩子的责任。
——当孩子没表达吃奶的愿望时不主动 喂奶;当孩子表达有这个愿望时也不耽搁太 长时间。
理解接纳孩子,开展良性沟通
宽容孩子的迷茫
甘当孩子的谋士
——站在孩子身后, 跟着孩子前进
鼓励异性交往
少男少女在青春期中自然地进入异性世界,直 观地认识异性,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认识自己,学习 性别尊重、性别平等,进入与自己匹配的性别角色, 这比任何的理论教导都有效。而且这种交往可视为 对未来的恋爱和婚姻的“早期铺垫”和积极准备。
五、四个重要问题——表扬和批评的技巧 ——网瘾少年的帮助 ——考出好成绩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快乐
六、五个成长关键期——0-6岁:学龄前期心理健康重点问题探讨 ——12~17岁:青春期心理健康重点问题探讨
幸福取决于——
你怎么想你自己 怎么对你自己
怎么想你周围的人 怎么对待周围的人
怎么想你的生活 怎么对待生活
上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学校,因为我爸爸什么都可以办到。”
父亲用自己的能干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扼杀了孩 子学习生存技能的动机。这类父母以为是在爱孩子、帮孩 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基点二: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
赏识教育是指赏识孩子应该被赏识的行为。 提倡表扬、鼓励和肯定并不意味着没有批评。 小错误确实可以忽视,尤其是无心之过。但严重
婚姻家庭知识讲座内容

婚姻家庭知识讲座内容以下是 7 条婚姻家庭知识讲座内容:1. 嘿,大家想想,婚姻就像一艘小船,夫妻两人就是那划船的桨,得一起使劲儿才能顺利前行啊!比如说,你俩一起计划个浪漫的旅行,这就是给婚姻小船加动力呀!沟通在婚姻中那可太重要啦!你可别总是闷着头自己想,得和另一半说说心里话呀!你不沟通,对方咋知道你想啥呢?这就像划船没了方向,不是容易打转嘛!2. 哇塞,婚姻中的信任就如同房子的基石啊!看呀,要是没有可靠的基石,房子能稳吗?就像你发现另一半和异性有点小接触,你不能一下子就胡思乱想、乱发脾气呀!你得信任对方呀,好比你相信自己不会随便背叛对方一样嘛!不然这天天疑神疑鬼的,日子还咋过哟!3. 哎哟喂,在婚姻里,互相尊重那可是必须的呀!好比两个人跳舞,得配合着对方的节奏呀,不能自顾自地瞎蹦跶呀!比如说对方有个爱好,你可别总是泼冷水呀!得尊重人家的选择,支持一下嘛,这样两个人的感情才会越来越好呀,不是吗?4. 咱说呀,家庭里的责任可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呀!就像做饭一样,不能总让一个人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吧!两个人都得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来。
要是孩子生病啥的,你不能光指望对方一个人照顾吧,你也得搭把手呀!这才叫有责任感嘛!5. 嘿,大家知不知道,婚姻中的包容就像是温暖的阳光呀!能融化很多矛盾呢!好比对方偶尔犯个小错,你别揪着不放呀,多包容一下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呀!难道你自己就没犯过错吗?老是计较那些小事,多伤感情呀!6. 哇哦,婚姻家庭里也要有点小惊喜小浪漫呀!这就像生活中的调味料一样,让日子更有滋味哟!比如说突然送对方一束花,或者精心准备一顿晚餐。
你想想,对方收到这样的惊喜,那得多开心呀!这不是能让感情迅速升温嘛?7. 听我说呀,婚姻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长期经营的呀!这就像种一棵树,得按时浇水、施肥、修剪呀!不能种下去就不管啦!夫妻之间要不断努力,互相体贴、互相成长呀!这样婚姻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呀!不是吗?总的来说,婚姻家庭需要用心经营,多沟通、多信任、多尊重、有责任、能包容、会浪漫、持续努力,这样才能幸福长久呀!。
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 -杨凤池

第二个就是想谈谈情绪情感的变化,情绪和情感的健康状态影响夫妻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们的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比如说我们宿舍里头,或者我们的街坊邻居里头有一个人情绪特别低落,那么当我们跟这个同学,或者跟这个邻居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他的情绪感染。有一些人他的情绪状态比较压抑,容易焦虑,容易紧张,容易抑郁。那么当他结婚以后,在他的家庭关系当中,他也经常表现出来这些不良情绪,就很容易让跟他在一起生活的爱人,感受到压抑。那么对方就会感觉到很难受,就可能有一种倾向,倾向于逃离这个家庭。
第三个就是行为方面的。夫妻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会对夫妻关系有很大的影响。第四,健全的人格和美满的婚姻,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如果健康,它是一种均衡的、开放的一种健全人格,它就会在夫妻之间建立起一种比较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的一种气氛。就不太容易造成婚姻的危机,或者是夫妻关系的紧张。
那么如果我们现在探讨的这些婚姻关系当中的起作用的一些心理学因素,那么大家会可能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健康的婚姻状态,如果双方心理都健康,那么健康的婚姻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一个人从小缺少母爱或父爱,那么在他以后长大了的生活当中,就会变成一种渴望,他要去获得、去追寻这种父爱和母爱。等到他了青春期以后,性成熟,性发育开始了以后,那么他就会产生对异性的兴趣。而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他在早年有一个未完成和没有处理好的情结,这个情结使得他对追求母爱、追求父爱有强烈愿望,那么会出现一种可能性,就是把自己对于爱人的选择跟对于母亲的追求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就会导致我们未来建立起来的婚姻关系里头出现一些不平衡、一些不和谐。比如说,夫妻双方一方为父母,一方为子女的模式。比如说,爸爸和女儿的婚姻模式,或者是母亲和儿子的婚姻模式。那么其实这样的一种婚姻模式说明了在婚姻当中的夫妻双方之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都存在着早年生活当中的有精神上的创伤,或者是不幸的经历留在他们的意识深层,使得他们对比较缺失的东西,产生出渴望。这种追求体现在他选择爱人这个方面,他就在择偶这个过程当中,不仅满足着他自己要获得情感的需求,建立家庭的需求。还满足着在他早年生活当中缺少的来自亲情的关爱,这样一来就使得他们在爱情选择的时候,把爱情和亲情混淆在一起。当一个人以这样的模式建立起家庭以后,比如说,一个儿子和母亲的家庭模式,可能就会出现前面我举的例子里说的那种情况,一方承担过多,一方承担过少。一方付出过多,一方索取过多。比如说一个人,他娶了一个太太,这个太太出去要工作,要干活挣钱,在家里要洗衣做饭擦地收拾屋子,但是他回到家里以后,就是看电视,嗑瓜子,嗑瓜子还特意把瓜子皮洒得到处都是。这样呢,实际他是以一种儿童的心态在跟他妻子打交道,你就应该照顾我,你就应该关心我,你就应该管我。
央视心理访谈80母子恩仇录 管理资料

央视心理访谈80母子恩仇录管理资料王女士今年六十岁了,她觉得这辈子最难过的事情就是养了个不孝子,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心理访谈》演播室,我是张小琴。
今天请到的心理学专家是杨凤池老师,杨老师您好。
杨凤池:你好。
主持人:王女士跟小兵好似是有点水火不相溶,王女士:跟他的关系我也说不清楚,反正中间始终是有一道墙隔着。
小兵:我感觉还更远。
我们不可能解决,因为我妈叫过我多少次,就是说回家谈一谈,我说再世包公我也给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主持人:谈不到一起是什么样的表现呢?王女士:我开个超市,又办个制本厂,就为超市的一些问题我们两个争。
王女士告诉我们,母子俩吵架都是为了工作上的事儿。
原来10年前王女士开了个超市、办了个纸杯厂,儿子管经营,她负责理财,两个人一直在经营上争执不休。
王女士觉得自己很委屈,三十七岁就退休了,她没闲下来还累了一身病,为的就是给儿子留点产业。
可儿子却并不领情,反而觉得母亲是在利用他给自己赚钱。
小兵:我只想说这个话就是说我感觉她在做每一件事情都有私心,每一件事情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去做,只有在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她才考虑到怎么用你们,你们来怎么干,王女士:我委屈就委屈到这一点了,我37岁退休,我自己又有工资,我又跑了这么多年,我自己可以不干,要没有这些事,我不会得这些病,所以我的心里头不平衡就在这儿,但是他跟我的关系是。
主持人:就是我给了你这么多,我付出了这么多,把自己弄的一身病,结果你还老是觉得好似我对你不好?王女士:对,我就这个感觉。
主持人:这两句话之间的冲突好似是特别大,那你凭什么说她私心重呢?(加的局部)小兵:她有时候可能是利用我们子女的一些方法,或者亲情,或者是别的,就是说满足自己的一些虚荣心也好,还是自己的一种控制欲望也好,我对她的评价就是控制欲望特别强,特别想控制你。
总想把你拿在手里,她要让你往东你就应该往东,让你往西你要往西。
杨凤池:你刚刚说这个我挺能理解,你觉得妈妈好似要掌控一切,你个人一直受到一些压抑挺委屈。
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

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主持人:很多朋友知道两位老师都是看了中央十二套的《心理访谈》开始,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
杨凤池:《心理访谈》首先是一档电视节目,既是电视节目,又是提供心理学帮助的一个活动。
电视节目我们要好看,是心理学帮助觉得它有用,看到好看的时候,就想至少还有帮助作用。
看有帮助作用的时候,又希望它好看。
-主持人:对于观众来说,看这档节目不光是兴趣、看着好玩,而是希望学到一些东西。
您觉得这档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杨凤池:对大家的帮助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这个节目现在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个功能是强大的。
第二,澄清一个误区,一般公众通常认为求助心理医生的人是精神病得不轻的人,但是《心理访谈》让大家看到日常生活当中的大众都是需要心理学帮助的。
第三,打破了心理学工作者工作的神秘感,有人神化心理医生,觉得他们会算命、相面、预测什么的,另外一个错觉,心理医生的工作不过是思想工作,讲讲大道理,《心理访谈》让观众看到心理学帮助不是思想政治工作。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观众和受众者应该获益,但是也有弊端有问题。
主持人:这档节目一般面向什么样的人来做?您在访谈中遇到过哪些有心理困惑的人?李子勋:各种人都有,有的是因为孩子的问题爸爸妈妈特别着急,全国各地又很缺少有经验的心理医生,觉得杨老师和我还有其他几位老师能够帮助孩子。
也有的是关于关系,不管是夫妻关系、社会关系、跟父母、跟亲人跟老板的关系问题,来我们节目求助。
杨凤池:还有一类是心理创伤性的事件,突发的,对自己刺激特别强大的创伤性事件,希望得到心理学家的帮助。
主持人:节目对当事人肯定会有帮助的,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你们希望他们获得什么样的有效帮助?杨凤池:这恰恰是我们有动力要做这个节目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国家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工作人员比较少,就我们所知一些偏远地区可能一个市相当大一个人口群里面没有一个心理医生。
心理学《谁知父母心》 杨凤池

第六就是好固执己见。因为老年朋友有比较长的人生经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所以他们特别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实践、证明有效的东西,去指导和教育自己的子女和年轻人。因为老年人经常是对社会变化有疑虑,而且接受新事物比较慢,这样一来,他的那个经验很有可能落伍于当前的社会现实生活。这样一来,让我们周围的人看起来觉得老年人很固执,明明他说的这个在现在变化了的情况里头做有问题,但是他还坚持,而实际上这一点是老年人的一个心理特点之一,我们应该理解。而老年朋友也应该意识到,当我们执著地坚持一个什么观点的时候,我们有我们的道理,因为我们在以前的生活当中,证明过这样的说法和做法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千万要谨记,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弱点之一。我们很有可能有些固执了,因为什么呢?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思想未见跟得上,或者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社会的这些新的变化。当我们再盲目坚持自己观点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落伍了,而且让周围的人看起来固执。
杨凤池督导工作坊-情感婚恋篇

?杨凤池教授情感与婚恋督导工作坊?在临床心理咨询理论中,心理咨询师经常看到:大多数来访者的痛苦或悲伤产生于情感关系。
实际上这些人就是来请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决自己情感投注方面的问题的。
由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情感投注对象又与他们有不同或相似的创伤,几个人的情感投注穿插在一起,咨询师个人的情结也会被激发,就会使咨询师感觉头绪纷繁,如同面对一团乱麻,不知从何下手。
有的咨询师在进展了长期的个案工作以后,仍然觉得一头雾水;有时产生了一些效果,也不能深化的理解效果产生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特别需要得到有经历的咨询师对于他们的咨询案例进展深化督导。
本工作坊就是专门针对情感与婚姻个案进展督导设计的。
工作坊特色:现场互动、整合技术、情境教学、案例帮助。
工作坊内容:杨凤池教授从事临床心理学理论26年,处理了大量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个案,积累了丰富的经历。
他参与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录制的节目中,大约有2/3是情感、婚姻方面的内容。
杨教授采用人本主义建立关系,精神分析解读,行为取向解决的整合方法,对很多案例进展了恰如其分的处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此过程中,杨凤池教授将会讲述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及后现代心理治疗整合运用的理论和技巧,理清对婚姻情感案例的分析、解读思路,进步学员在婚姻情感案例中的实际帮助才能。
本工作坊特别邀请杨凤池教授亲临授课,对有理论经历的学员带来的咨询案例进展督导,并帮助学员分析处理婚姻情感咨询个案。
工作坊完毕时,可获得杨凤池教授亲笔签名督导学时证书一份工作坊对象: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学工作者,婚姻家庭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医疗机构心理治疗师,各类教育机构教师,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高管,国家机关党群工作干部,司法、公安系统干警等。
结识同道交流心得拓展视野提升自我工作坊时间地点及费用:报到时间:2021年09月23日工作坊时间:2021年09月24日到25日工作坊地点:南京费用:价格为980元/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杨凤池央视国际2004年6月4日主讲人简介:杨凤池: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内容简介:大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就是说,爱情在谈恋爱的阶段是很甜蜜的,但是一进入婚姻,有一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进入了婚姻以后,爱情就变淡了,或者变味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把他们的爱情引入到婚姻当中?或者把他们的爱情带入到婚姻当中以后,这个爱情都将消失不复存在。
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会看到很多的人,在他们已经结婚了很多年,爱情一点也不变色。
那么一批人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另外一批人终生相伴,白头偕老。
这两者的差别是怎么出现的?我想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一块探讨探讨这个问题。
就是我们很需要研究一下,在夫妻关系当中,在婚姻家庭当中,有哪些因素造成夫妻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家庭瓦解?有哪些因素使得家庭出现危机最后破裂?我觉得如果要是想过好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或者在早一点说要建立一桩美满的爱情,或者再早一点说要去谈恋爱,我觉得很有必要先很好地自我认识,然后检查检查自己,自我的心理健康状态怎么样?如果一个人心理足够健康,其实他才具备了谈恋爱的资格。
如果你心理不够健康,那么你可能去谈恋爱,但是谈恋爱当中就会有很多困扰和麻烦。
然后建立起家庭来,那就可能会出现新的麻烦。
因为双方都不是以一种很平常、很平和、很正常的心态去对对方,所以婚姻家庭生活当中的那些不和谐和苦恼就接踵而至,有可能最后演变成一场危机。
所以我在结束我今天讲的内容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有健康的婚姻观和健康的心理。
我衷心祝愿各位观众朋友能够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同时我殷切地希望大家在建立起婚姻家庭之前,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然后再去建立一个快乐的家庭,谢谢!(全文)大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就是说,爱情在谈恋爱的阶段是很甜蜜的,但是一进入婚姻,有一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进入了婚姻以后,爱情就变淡了,或者变味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把他们的爱情引入到婚姻当中?或者把他们的爱情带入到婚姻当中以后,这个爱情都将消失不复存在。
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会看到很多的人,在他们已经结婚了很多年,爱情一点也不变色。
那么一批人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另外一批人终生相伴,白头偕老。
这两者的差别是怎么出现的?我想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一块探讨探讨这个问题。
就是我们很需要研究一下,在夫妻关系当中,在婚姻家庭当中,有哪些因素造成夫妻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家庭瓦解?有哪些因素使得家庭出现危机最后破裂?首先我先讲讲如果一个婚姻是美满的话,那么它应该具有哪些要素呢?那么实际上我们在研究一对夫妻,他们在一起建立的这个婚姻和这个家庭,它是不是美满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很多的因素。
那么有这么三点我们觉得很重要,有没有基础?互动的情况怎么样?这两个人投入这个家庭里的精力是不是均等?比如有一个人又洗衣服又做饭,又擦地又打扫卫生,出去干活还挣钱最多。
另外一个人对家庭的贡献本身就不大,收入可能还不如每天又洗衣服又做饭的那一位,但是回到家里不是抽烟就是喝茶看电视。
闲着没事嗑瓜子,嗑瓜子还把瓜子皮洒得到处都是,这让我们感觉到一种什么?就在这一个家庭里,丈夫和妻子各自的付出和收获很不平衡。
那么我们不能管这样的婚姻叫美满的婚姻。
当然有的家庭发生家庭暴力的现象,那就存在着更大的问题,如果一个家庭里面,夫妻双方沟通交流不够,那么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沟通和交流导致问题的呢?如果一个家庭里头付出和收获很不平衡,是什么原因让那个付出的老付出?收获的老收获呢?当我们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在这些现象背后我们去观察、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建立家庭的夫妻双方心理是不是健康,可能是婚姻美满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原因。
所以我们就想,今天的讲座里头就探讨一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对婚姻家庭生活有什么影响,那么心理健康水平我们想从一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人格各个方面来衡量,看看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在这个人的这样的心理健康水平之上,会对家庭造成些什么影响。
那么,心理健康和婚姻家庭之间的美满幸福状态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几种关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呢?心理健康和美满婚姻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有哪些表现?第一,比如说一个人他有理性的思维,这个人有理性的思维,这个人就容易把自己和爱人的关系搞好。
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叫做理性思维和夫妻关系的和谐美满。
什么叫理性思维?我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认识问题的态度是合乎理性的,是合乎世界本来的道理的。
那么合乎理性的思维相对应的就是非理性的思维,如果一个人满脑子的非理性思维,那么这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就不高,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应该是充满了理性思维的。
一个非理性的思维就是爱人必须喜欢自己,爱人必须喜欢自己关爱自己。
而实际上我们大家都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除了有很多优点,有很多长处,有很多让人喜欢的地方,同时我们每一个人还会有一些东西让别人不喜欢。
那么谈恋爱的时候,可能人家反映出来特别喜欢你,你也表现出来特别喜欢人家。
但是谈恋爱跟婚姻毕竟不是同一种状态,那么结婚以后两人终日厮守在一起。
谈恋爱的时候,总是有聚有散的,那么双方只要没有婚姻关系,可能大家会花很多精力去让对方高兴。
为什么有一些人恋爱谈到一定的时候,尽管没结婚也谈不下去了,因为终日厮守在一起。
久而久之自己的全部特性都暴露出来了。
除了那些好的特点展现给对方以外,不好的东西也展现给对方,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一种合乎理性的思维进入婚姻的话,我们除了希望对方喜欢我们,我们也得有预期对方对我们比较反感。
在某些情况下,当你做了某件事情,说了某些话的时候,对方可能表现出对你反感。
因为我们知道,两个陌生人从相识到相恋到相爱,到缔结婚姻,那么在这两个人相识之前,有相当长的人生道路是各自在完全不同的地点,在完全不同的家庭,在完全不同的学校成长起来的。
双方形成了很多差异性,那么有了这种差异性,就有可能一方对另外一方大部分是满意的。
如果我们按60分及格的话,这么说的话,你60分及格的那些东西以外是不及格的东西,当那些不及格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时候,你也能理性地加以接受。
你觉得这就是我爱人,他就有那么一部分让我不喜欢的东西。
当对方不喜欢我的时候,我也能加以接受。
因为我有一些东西,大约有40%的东西是对方不喜欢的,那么双方就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我们首先先接受对方,我们不能100%的满意这个现实。
我们也不能让对方100%满意这个现实,那么在这个现实基础之上,我尽可能地改变我自己。
第二个情况就是说,我应该改造你,我要改造对方。
这也是一个非理性的想法和愿望,那就是说既然你有我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得改正。
你如果不改,我压着你、逼着你改。
在我压迫之下,你如果不改我就会怎么怎么样。
但实际上合乎理性的思维就是你欲改造别人先改造自己,尤其是跟你关系密切的人,你想让对方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你最好先改变你自己。
改变了你自己就影响了对方,对方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所以如果你在完全忽略掉你自己主观上加以改变的必要性的时候,就去要求改变对方,这可能是造成婚姻当中夫妻关系紧张和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我们在从思维方式来谈理性思维和夫妻和谐的关系的关系,这是从理性思维方面来谈理性思维和夫妻关系的和谐美满有什么联系。
第二个就是想谈谈情绪情感的变化,情绪和情感的健康状态影响夫妻关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们的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比如说我们宿舍里头,或者我们的街坊邻居里头有一个人情绪特别低落,那么当我们跟这个同学,或者跟这个邻居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他的情绪感染。
有一些人他的情绪状态比较压抑,容易焦虑,容易紧张,容易抑郁。
那么当他结婚以后,在他的家庭关系当中,他也经常表现出来这些不良情绪,就很容易让跟他在一起生活的爱人,感受到压抑。
那么对方就会感觉到很难受,就可能有一种倾向,倾向于逃离这个家庭。
第二个可能性就是情绪化的表达可能会破坏夫妻关系。
比如说一个太太下了班以后回家的时候,下起了倾盆大雨。
然后太太就跑回家,这时候看见丈夫在家里看电视,太太就说,你看下雨我都淋湿了,你还在这儿看电视,你就没想着我。
先生觉得很委屈,因为他看电视了,没看天,没看窗外。
他不知道下雨了,然后先生就说,你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我好给你送把伞。
太太说我不给你打电话,你也应该知道下雨了去接我。
如果你不接我,就说明你心里没有我。
我就成心做这么一个测试,通过今天的测试证明,你从来就没爱过我。
太太的这种表达有一种什么倾向呢?就是不断极端化、不断高度概括,这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三个就是行为方面的。
夫妻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会对夫妻关系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健全的人格和美满的婚姻,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如果健康,它是一种均衡的、开放的一种健全人格,它就会在夫妻之间建立起一种比较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的一种气氛。
就不太容易造成婚姻的危机,或者是夫妻关系的紧张。
那么如果我们现在探讨的这些婚姻关系当中的起作用的一些心理学因素,那么大家会可能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健康的婚姻状态,如果双方心理都健康,那么健康的婚姻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谈到这一点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有一些联想,就是如果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的夫妻关系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出现了一些冲突,一些紧张,甚至最后出现了危机。
那么如果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能大家希望深入探讨一下,就是如果心理不健康,那么可能存在着什么深层的问题呢?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跟他早年生活有关,所以我们去探讨一下早年生活对婚姻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从小缺少母爱或父爱,那么在他以后长大了的生活当中,就会变成一种渴望,他要去获得、去追寻这种父爱和母爱。
等到他了青春期以后,性成熟,性发育开始了以后,那么他就会产生对异性的兴趣。
而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他在早年有一个未完成和没有处理好的情结,这个情结使得他对追求母爱、追求父爱有强烈愿望,那么会出现一种可能性,就是把自己对于爱人的选择跟对于母亲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就会导致我们未来建立起来的婚姻关系里头出现一些不平衡、一些不和谐。
比如说,夫妻双方一方为父母,一方为子女的模式。
比如说,爸爸和女儿的婚姻模式,或者是母亲和儿子的婚姻模式。
那么其实这样的一种婚姻模式说明了在婚姻当中的夫妻双方之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都存在着早年生活当中的有精神上的创伤,或者是不幸的经历留在他们的意识深层,使得他们对比较缺失的东西,产生出渴望。
这种追求体现在他选择爱人这个方面,他就在择偶这个过程当中,不仅满足着他自己要获得情感的需求,建立家庭的需求。
还满足着在他早年生活当中缺少的来自亲情的关爱,这样一来就使得他们在爱情选择的时候,把爱情和亲情混淆在一起。
当一个人以这样的模式建立起家庭以后,比如说,一个儿子和母亲的家庭模式,可能就会出现前面我举的例子里说的那种情况,一方承担过多,一方承担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