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视中枢 摘自叩诊锤论坛
中枢神经各系统各部位损害的表现p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37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Horner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 经任中何枢压至迫延眼和髓部破旁的 坏正通,中路引综上起合受瞳征到孔
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 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
最新版整理ppt
38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
最新版整理ppt
39
闭锁综合征
主要见于脑干的血管病变,多为基底动 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导致脑桥基底部 双侧梗塞所致
调整由前庭刺激引起的 肌张力变化,维持平衡。
最新版整理ppt
48
② 旧小脑(脊髓小脑)
接受脊髓小脑束,
经小脑下脚进入, 发出纤维经顶核、中间核 中继后,再到前庭核、红 核、网状结构,
参与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
最新版整理ppt
49
③新小脑( 大脑小脑)
接受对侧脑桥核的纤维, 经小脑中脚进入
发出纤维经齿状核至大脑 皮质,经小脑上脚传出
小脑上脚 小脑下脚
44
(三)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 小脑表层的灰质,有3层
2、髓体:
3、小脑核(小脑中央核)
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中间核
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最新版整理ppt 髓体(白质) 小脑皮质 45
(四)分叶和机能分区
前叶 形态分叶 后叶
小脑体
绒球小结叶 古(原)小脑 (前庭小脑)
底丘脑核 黑质
最新版整理ppt
背侧丘脑 红核
24
五、脑干
中脑 脑桥 延髓
最新版整理ppt
25
脑神经核
脑 脑干灰质 非脑神经核
干
网状核、中缝核
内
部
结
视神经萎缩伤残鉴定

视环:四壁的眶端都有增厚的区域,骨质致密,呈环状骨环绕。
视神经管狭部(受伤最多)
4、颅内段
定义:视神经进入颅腔到视交叉的一段,长度10-20mm。
创伤性视神经萎缩
视路损伤:筛板以后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 体以前的视路损伤,均可引起视神经萎缩。(骨折、撞 击导致视神经压迫)
结果:(70+40+12+15+39+56+58+84)/500=74.8% 注意:颞下侧中心视野附近的缺失是生理盲点!
视野有效值与视野度数对照表
视野缺损程度
结果:视野有效值在74.8%,相当于残存视野的 半径在45°~50°之间。
属于视野轻度损伤。
静态视野
静态视野:用于检查受检眼在一定的视野范围内的视敏度, 并检出其是否存在绝对暗区或者相对暗区。
P-VEP提供大量形觉信息——黄斑形觉:受主观影响较大 F-VEP提供大量光觉信息——视路光觉:受主观影响较小
应用:视网膜节细胞到视中枢的电活动 应用:昏迷、不配合、视力严重受损、视通路异常
VEP
F-VEP在视神经萎缩中:视神经萎缩一般在伤后2周出 现,P1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
P-VEP在视神经损伤中(采用双眼对照,P100波) 正常:两眼振幅之差小于30%,同时刺激双眼引出的振 幅比单眼刺激高25%以上,两眼潜伏期小于5ms。
3、管内段
定义:位于视神经管内的一段,长度6-7mm。
作用:固定视神经(三层脑膜包绕)
视神经管
组成:两口四壁一狭部。 颅口为水平卵圆形
眶口、颅口 眶口为垂直的卵圆形
上壁:由蝶骨小翼上根及其后缘的硬脑膜镰共同构 成,前为骨性结构,后为膜性结构。
眼外肌麻痹的诊断思路 ppt课件

眼外肌麻痹的诊断思路
Cortical basal ganglionic degeneration Whipple disease Metabolitic diseases of childhood (Niemann-Pick C,Gaucher, Tay-Sachs,etc.) Any cause of bilateral internuclear palsy (e.g.,multiple sclerosis)
眼外肌麻痹的诊断思路
围绕导水管行向背侧—到对侧—在下丘的下缘出脑 干—围绕中脑的外侧方走向腹侧—通过中脑和颞叶之 间—穿过硬脑膜—进入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内—支 配上斜肌
眼外肌麻痹的诊断思路
在脑桥和延脑交界处出脑干—在脑桥与颞骨岩部锥体 间走行(该段行程较长)—于后床突和颞骨岩部之 间—穿过硬脑膜—入海绵窦的外侧壁前行—经眶上裂 而入眶内—支配外直肌
眼外肌麻痹的诊断思路
垂直注视麻痹可伴有 瞳孔对光反应消失、两眼幅辏消失 (Parinaud症群)
常见于松果体和四叠体肿瘤
垂直性协同运动麻痹时玩偶眼现象可以存在
眼外肌麻痹的诊断思路
Midbrain infarction and hemorrhage Midbrain region tumor (e.g.,pinealoma) Advanced hydrocephalus with third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Parkinson disease Lewy body disease
2.滑车神经核 位于 中脑下丘水平,与 动眼神经核的外侧 核相连续
3.外展神经核 位于 脑桥被盖部
眼外肌麻痹的诊断思路
【诊断学总结】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总结】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检查一、脑神经检查:嗅神经以特殊气味的物品分别测试双侧嗅觉,引起嗅觉障碍提示同侧嗅神经损害,可由创伤、前颅凹占位性病变和脑膜结核等。
鼻腔本身疾病也可引起嗅觉障碍。
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底检查等。
动眼、滑车、展神经这三对脑神经同司眼球运动,合称眼球运动神经。
上睑下垂与眼球运动向内、向上及向下运动受限,均提示动眼神经麻痹。
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弱,提示滑车神经损害。
眼球向外转动障碍提示展神经受损。
瞳孔反射异常可由动眼神经或视神经受损所致。
三叉神经面部感觉及咀嚼运动由三叉神经支配。
面神经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具有味觉功能。
观察鼻唇沟是否变浅,口角有无低垂或歪向一侧。
面神经损害时,舌前 2/3味觉丧失。
位听神经包括前庭及耳蜗神经。
检查包括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
舌咽、迷走神经询问有无吞咽困难、呛咳,观察腭垂是否居中,咽反射及舌后 1/3味觉是否正常。
副神经检查胸锁乳头肌与斜方肌是否萎缩,耸肩及转颈运动是否正常。
舌下神经观察舌肌有无萎缩,伸舌有无偏斜。
二、运动功能检查肌力分六级。
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病变或脑卒中。
交叉性偏瘫为一侧偏瘫及对侧脑神经损害。
截瘫为双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等。
肌张力肌张力增高分为痉挛性及强直性,分别为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所致。
肌张力降低见于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炎和小脑病变等。
不随意运动是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包括震颤、舞蹈样运动及手足徐动等。
共济运动包括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及快速轮替动作等。
三、感觉功能检查包括痛觉、触觉及温度觉。
深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及震动觉。
复合感觉是指皮肤定位感觉、两点辨别觉和形体觉等,也称皮质感觉。
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眼心反射眼球加压20-30秒后,心率减慢10-12次/分,减慢超过12次提示副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心率加快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麻痹则无反应。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笔记大全

与形体大小无关,取决于该部感觉
敏感程度(手、唇、面、眼)。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笔记大全
3、视区: 枕叶内侧面,(17区)
距状沟上下(两侧)皮质。
特点: 一侧视区接受同侧视网膜颞侧
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视区。
损伤: 双眼同向性偏盲;
双眼对侧视野偏盲。
4、听区: 外侧沟下壁的颞横回。
豆状核: 壳
(爬行类)
苍白球
旧纹状体
(参与机体的学习记忆);(鱼类)
属锥体外系重要组成部分。
哺乳类以下
控制运动的的最高中枢。
人类
大脑解发剖学展中枢神经系统纹笔记状大全体退居从属地位。
临床:
损伤(脑溢血) 肌张力增高、
旧纹状体: 运动减少、表情呆板、静止性
震颤、
称震颤麻痹。
新纹状体: 损伤肌张力下降、上肢、头部
类皮质存在特有的语言中枢。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笔记大全
“优势半球” 右利人 左半球 左利人 右半球(左半球)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44、45区)。 “Broca”氏区。
损伤: 运动性失语症,虽能发音,但丧失 说话能力。“不会说” “ 失说症”。
2)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 (22区)。 损伤: 感觉性失语症,虽听觉正常,但 听不懂意思、含解剖义学中枢。神经“系听统笔不记大懂全 ” “失听症” 。
(3)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不同皮质区具有不同功能,将这些具有一 定功能的 “ 脑区 ” 称为 “ 中枢 ” 。这些中枢只是管理某 种功能的核心部分 ,皮质的相邻或其它部分也具类似 功能。当某一中枢损伤后,其它相关脑区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代偿该功能。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各种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皮质后,经皮质的整合,或产 生特定的意识性感觉;或贮存记忆;或产生运动冲动 下行,调控机体的活动。这就需要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参加。但是,不同功能相对集中在某些特定皮质区, 从事对一定机能的分析综合
神经系统解剖学试题

神经系统解剖学试题(中医大)选择题1.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A.全部骶节中B.骶1-3节中C.胸部和腰部脊髓侧角D.腰2-4节中E.骶2-4节中2.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A.胸核B.中间外侧核C.骶中间外侧柱D.中间内侧核E.网状结构3.切断脊髓侧索,可导致切断部位以下:A.同侧随意运动丧失B.同侧随意运动及深浅感觉丧失C.同侧腱反射丧失,触觉和压觉丧失D.同侧随意运动丧失及对侧痛温觉障碍E.同侧痛温觉全部丧失4.脊髓后索损伤时:A.闭眼能确定关节的位置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D.闭眼能指鼻准确E.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5.从延髓脑桥沟出入脑的神经,自内向外分别为:A.展神经、面神经B.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C.展神经、面神经、前庭神经D.面神经、前庭蜗神经E.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展神经6..从脑干背面出脑的神经是:A.视神经B.展神经C.动眼神经D.三叉神经E.滑车神经7.三叉神经根位于:A.脑桥小脑三角处B.延髓脑桥沟处C.脚间窝处D.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E.以上都不是8.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A.舌咽神经B.迷走神经C.副神经D.舌下神经E.展神经9.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A.舌下腺,颌下腺B.腮腺C.泪腺D.胸腹腔脏器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10.关于基底核的正确描述是:A.又称新纹状体B.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C.是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块D.包括纹状体,屏状核E.参与组成边缘系统11.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A.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B.额中回后部C.额下回后部D.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E.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12.视觉区位于:A.额中回后部B.额下回后部C.扣带回后部D.海马回后部E.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13.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A.优势半球的中央前回B.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C.优势半球的顶叶角回D.优势半球的顶叶缘上回E.优势半球的Broca回14.关于大脑皮质机能定位区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视区在枕叶的(Brodmann)17区B.听区在颞横回(Brodmann)41、42区C.手的躯体运动区在中央前回下部D.脚的躯体运动区在中央旁小叶前部E.运动性语言中枢在额下回后部15.内囊位于:A.豆状核与丘脑之间B.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C.豆状核与尾状核,背侧丘脑之间D.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E.豆状核,尾状核与屏状核之间16.不通过内囊后肢的纤维束是:A.额桥束B.听辐射C.丘脑皮质束D.皮质脊髓束E.视辐射17.左侧内囊膝部损伤可出现:A.右侧肢体瘫痪B.左侧肢体瘫痪C.伸舌偏向右侧D.口角偏向右侧E.右侧额纹消失18.在行程中贴近肱骨的神经是:1A.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B.腋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C.腋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D.桡神经、桡神经和皮神经E.正中神经、尺神经和皮神经19.穿四边孔的神经是:A.旋肩胛神经 B桡神经C.腋神经D.肌皮神经E.胸背神经20.肱骨外科颈骨折,最易损伤的神经是:A.桡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腋神经E.肌皮神经21.胸长神经支配:A.背阔肌B.前锯肌C.小圆肌D.大圆肌E.冈上肌22.支配喙肱肌的神经是: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腋神经E.肌皮神经23.桡神经:A.以内、外侧头发自臂丛内、外侧束B.与旋肱后动脉伴行穿四边孔C.与肱深动脉伴行D.在肱骨肌管内由外上斜向内下E.支配臂伸肌和旋前圆肌24.支配拇收肌的神经是:A.正中神经返支B.桡神经浅支C.肌皮神经D.尺神经深支E.尺神经浅支25.指背皮肤的神经支配:A.桡侧一个半指受桡神经支配B.尺侧三个半手指尺神经支配C.桡侧二个半指受桡神经支配D.尺侧二个半指受尺神经支配E.示指、中指中远节和环指桡侧半中、远节受正中神经支配26.支配手肌外侧群的神经是:A.尺神经B.桡神经C.正中神经D.骨间后神经E.正中神经和尺神经27.通过腕管的神经是:A.尺神经B.尺神经深支C.指掌侧总神经D.正中神经E.以上都不对28.手掌刀伤后拇指不能内收,可能损伤的神经是:A.正中神经返支B.尺神经浅支C.尺神经深支D.桡神经深支E.桡神经浅支29.病人手掌内侧1/3皮肤感觉障碍,但拇指能对掌和内收,受损伤的神经是:A.正中神经B.尺神经深支C.尺神经浅支D.桡神经E.尺神经手背支30.病人右手不能用伸直的食指和中指夹住一张卡片,受损伤的神经是:A.桡神经浅支B.正中神经返支C.尺神经浅支D.尺神经深支E.桡神经深支31.支配骨间掌侧、背侧肌的神经是:A.腋神经B.正中神经C.肌皮神经D.桡神经E.尺神经32.患者足下垂和足背皮肤感觉缺失,损伤可能涉及:A.胫神经和腓浅神经B.腓总神经C.腰骶干D.骶1-2的前支E.腓深神经33.眼外斜视是因为损伤下述哪条神经:A.眼神经B.动眼神经C.面神经D.展神经E.滑车神经34.通过海绵窦外壁的脑神经:A.Ⅲ、Ⅳ、Ⅴ、Ⅵ对脑神经B.Ⅲ、Ⅳ、Ⅴ对脑神经C.Ⅲ、Ⅳ、Ⅵ对脑神经D.Ⅲ、Ⅳ对及眼神经、上颌神经E.Ⅲ、Ⅳ、Ⅵ对及眼神经35.左外展神经损伤出现:A.左瞳孔偏向内侧B.左瞳孔偏向外侧C.右瞳孔偏向内侧D.右瞳孔偏向外侧E.右瞳孔移向上方36.传导头面部痛、温觉冲动的神经是:A.第Ⅲ对脑神经B.第Ⅳ对脑神经C.第Ⅴ对脑神经D.第Ⅵ对脑神经E.第Ⅷ对脑神经37.支配上提下颌骨诸肌的神经是:A.上颌神经B.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C.下颌神经D.面神经E.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8.穿过卵圆孔的结构是:A.面神经的鼓索B.岩大神经C.上颌神经D.滑车神经E.下颌神经239.上颌神经通过的孔是:A.破裂孔B.棘圆孔C.卵圆孔D.圆孔E.茎乳孔40.支配颊肌运动的神经是:A.颊神经B.面神经C.下颌舌骨肌神经D.下颌神经E.舌咽神经41.管理舌的感觉的脑神经有:A.舌下神经B.三叉神经和视神经C.滑车神经和舌下神经D.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面神经E.三叉神经、展神经和迷走神经42.传导头面部触觉冲动的神经是:A.第Ⅲ对脑神经B.第Ⅴ对脑神经C.第Ⅳ对脑神经D.第Ⅵ对脑神经E.第Ⅸ对脑神经43.滑车神经支配:A.上直肌B.提上睑肌C.上斜肌D.下斜肌E.内直肌44.不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A.嗅神经B.三叉神经C.动眼神经D.滑车神经E.副神经45.患者角膜反射消失,可能损伤了:A.视神经或三叉神经B.视神经或动眼神经C.动眼神经或面神经D.面神经或三叉神经E.动眼神经或三叉神经46.管理眼球角膜的神经是:A.展神经B.视神经C.眼神经D.滑车神经E.动眼神经47.穿过眶上裂的结构为:A.视神经B.眼动脉C.滑车神经D.上颌神经E.下颌神经48.一侧舌下神经损伤时表现为:A.不能伸舌B.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C.伸舌时舌尖偏向健侧D.伸舌时舌尖上卷E.伸舌时舌尖居中49.管理舌内肌和舌外肌运动的神经是:A.舌神经B.舌咽神经C.舌下神经D.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E.舌神经和舌下神经50.舌下神经:A.支配颏舌肌B.支配二腹肌C.发自疑核D.从延髓前外侧沟出脑E.管理舌的运动和感觉51.舌的神经支配:A.舌肌由舌神经支配B.舌前2/3感觉由面神经管理C.舌前2/3的味觉由上颌神经管理D.舌后1/3粘膜感觉由迷走神经管理E.舌后1/3的味觉由舌咽神经管理52.内脏神经的说法何者错误:A.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B.中枢在脑和脊髓内C.含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D.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在脑和脊髓神经节内E.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53.交感神经交通支的说法何者错误:A.分灰、白交通支B.白交通支含节前纤维C.灰交通支含节后纤维D.胸、腰神经均有白交通支E.每对脊神经均有灰交通支54.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A.胸1-12脊髓节B.胸1或颈8-腰2或腰3脊髓节C.骶2-4脊髓节D.胸1-腰4脊髓节E.胸1-骶3脊髓节中枢神经系统55.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A.间脑和骶2-4脊髓节B.脑干和胸1-腰2脊髓节C.脑干和骶2-4脊髓节D.胸1-腰2脊髓节E.脑干56.交感神经:A.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的中间外侧核B.节前纤维经灰质交通支终于椎旁节C.节后纤维仅分布于躯干、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3D.不支配肾上腺E.以上都不是--------------------------------------------------------------------------------填空题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1)和(2)。
各中枢区位置

各中枢区位置躯体运动区 first somatic motor area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 Brodmann 分区第4 区和6 区(后述),该区对骨骼肌运动的管理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其特点为:①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中央前回最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与下肢、会阴部运动有关,中部与躯干和上肢的运动有关,下部与面、舌、咽、喉的运动有关,②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但一些与联合运动有关的肌则受两侧运动区的支配,如眼球外肌、咽喉肌、咀嚼肌等。
③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该区接受中央后回、背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的纤维,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至脑干运动核和脊髓前角。
2 .第1 躯体感觉区 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3 、 l 、2 区),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以及位置和运动觉。
身体各部投影和第1 躯体运动区相似,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射特点是:①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
②左右交叉。
③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也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例如手指和唇的感受器最密,在感觉区的投射范围最大。
在人类还有第2 躯体运动区和第2 躯体感觉区,它们均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下面的岛盖皮质,与对侧上、下肢运动和双侧躯体感觉(以对侧为主)有关。
3 .视觉区 visual area 在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即上方的楔叶和下方的舌回上( l7 区),接受来自外侧膝状体的纤维。
局部定位关系特点是距状沟上方的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来的冲动,下方的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来的冲动。
距状沟后1 /3 上、下方接受黄斑区来的冲动。
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损伤一侧视区可引起双眼对侧视野偏盲称同向性偏盲。
4 .听觉区 auditory area 在颞横回(41 、42 区),接受内侧膝状体来的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记忆卡片-精品文档

听觉中枢—颞上回中部、颞横回—单侧损伤不产生听力障碍,但可出
现幻听
双侧损伤可致耳聋
感觉性语言中枢—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e)—感觉性失语 【能听见说话的声音,能自言自语,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说话的含义】
命名中枢—优势半球颞中、下回后部—命名性失语(Amnestic amphasia) 【丧失对物体命名的能力,能说出用途,但无法说出名称】
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1
躯干、 周围支 四肢的 经脊神经 皮肤
脊神经节
中枢支
经后根进入脊髓 上升1~2个节段
2 脊髓后角固有核
痛、温度觉纤维经白质前连合 3 交叉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侧索)
粗略触觉纤维不交叉或经白质
前连合交叉组成脊髓丘脑前束
(前索)
丘脑腹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大脑皮质中央后 回中上部和中央 旁小叶后部
丘脑综合征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所有感觉均障碍;深重于浅;肢体重于面部) 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丘脑痛)(部位不定,性质不定,受情绪影响,止痛剂无效) 对侧偏身感觉过敏或感觉过度 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大哭大笑对侧表情丧失;随意运动时无瘫痪表现) 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或共济失调 情感障碍,强哭强笑
体和四肢的感觉
腹后内侧核: 接受三叉丘系、味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 丘脑中央辐射,终止于中央后回下部,传 导面部感觉和味觉
内侧核团:与额叶联系,躯体和内脏感觉的 整合中枢,与意识活动有关
前核:与下丘脑、边缘系统联系; 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
外侧膝状体:接受视觉纤维,发视辐射到枕叶 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发听辐射到颞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自叩诊锤论坛
人体有两个侧视中枢,一个在额中回后部8区,称为皮质侧视中枢;一个在桥脑,称为桥脑侧视中枢。
两者之间有纤维联系,当侧视中枢或其联系纤维受损,都会引起凝视麻痹。
该患右侧壳核出血引起的右侧偏视,就是其联系纤维受损导致的。
侧视中枢损害时引起病变性质不一样,表现有差异,记忆时常记混,比如额中回后部侧视中枢损害时可以用以下方式记忆比较容易记牢而不以混淆:你把我惹到了(刺激性病变)我不理你(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你把我整坏了(破坏性病变),哼哼....我就把你盯到起(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本贴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