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旅游地理简答题

(完整版)旅游地理简答题

旅游地理简答题【基础梳理】一、旅游资源的类型及价值1.旅游资源的类型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景观: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2.旅游资源的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二、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与活动设计1.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资源的价值评价●质量评价——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评价:类型丰富,搭配协调,与临近景点不雷同,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

资源的市场评价●客源地——主要考虑客源地的经济是否发达,有无外出旅游的动机,考虑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否恰当。

其他评价-—●旅游地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便利的交通能让旅客来去方便●旅游区的基础设施与服务——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吸引游客。

●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人口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2.旅游活动设计旅游地的选择原则——游客倾向选择知名度高,表现出明显非凡价值,与居住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点;旅游时间的选择—-春秋适合踏青、秋游;夏季适合山地、海滨和北方或高山避暑;冬季适合温暖的南方休闲度假,北方冰雪风光、滑雪、溜冰。

旅游线路的设计—-增强安全意识,符合自身特点,选择最佳路径,注意劳逸结合、追求最佳效果;三、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体如下图所示:四、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项目拉动经济发展国际旅游能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国内旅游能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商业、外贸、旅游纪念品等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和保护传统文化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素质和提高生活质量影响区域环境【设问角度】一、评价景点开发条件[典型例题]1。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旅游地理》模板(完美版)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2.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积极方面: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c.促进文化交流(①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②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消极方面:a.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b.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可能会促进当地房产的价格上升。

c.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d.旅游者的到来使得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促使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促进环境保护立法)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超出当地环境的承载力,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导致生态破坏,降低了旅游质量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4、旅游资源种类5、旅游资源数量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数量、种类;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2.位置及其交通通达度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客源市场的经济发展程度及旅游者的消费能力4.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接待能力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四、旅游景观欣赏(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了解景观信息(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了解景观形成原理,景观的美学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等)2.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1.旅游资源价值评价(1)美学价值(2)科学价值(3)历史文化价值(4)经济价值(5)观赏价值2.旅游资源评价游览价值:(1)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3)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市场交通:(1)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基础设施:(1)服务设施较完善(不足)(2)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环境承载力强3.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积极)(1)拉动经济发展(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带动就业(4)促进文化交流和繁荣(5)对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6)促进国民素质提高4.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消极)(1)旅游业有波动性,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性(2)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房地产价格上涨(3)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4)交通拥堵(5)环境污染(6)破坏生物多样性(7)对文物古迹的破坏(8)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9)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冲击5.旅游景观的欣赏角度选择观赏位置:瀑布——仰视把握观赏时机: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抓住景观特点: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6.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景区交通线路: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旅游交通工具(观光车):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游客中心):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有的服务设施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具体分析7.旅游业发达的原因(1)旅游资源丰富(2)交通便利(3)经济发达,旅游消费市场广阔(4)基础实施完善(5)安全性高(政治环境等)8.旅游出行人数多的地区的条件(1)经济发达,收入高(2)交通便利,出行方便(3)生活水平高,出行意愿强(4)思想意识先进,开放性强9.旅游开发条件(1)旅游产品(有价值)(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组合状况好、有独特性)(2)客源条件(距经济发达地区近,游客多)(3)交通条件(便利)(具体说:有无机场、高速、铁路、公路等)(4)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5)政策支持10.历史老街特征和开发原则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原则:(1)重点是保护历史文物;(2)围绕着老街店铺,开发特色产品;(3)与周围整体景观相协调;(4)注意环境保护11.旅游开发需注意的问题(1)安全问题:限制游客人数,加强旅游管理(2)接待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提高服务质量(3)环境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12.新兴旅游项目发展条件(1)政策支持(2)新兴项目有吸引力(3)客观条件具备13.个人(探险式)旅游注意事项(1)知识储备(旅游资源方面)(2)装备储备(3)安全方面(防暑、防虫、防雨、自然灾害、意外伤病、团队合作等)(4)对旅游地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文等)和人文环境(民俗、禁忌等)(5)发生意外时应急预案。

2019年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2019年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如何观赏旅游景观▲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1.了解景观特点观赏距离的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3.把握观赏时机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人文景观)5.提高自身审美素质6.保护当地环境、注意人身安全…旅游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1.一个景区的景观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1)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样。

(2)景观的主要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以山林为主还是以水体为主,人文景观以历史文化为主还是以现代风貌为主等。

(3)景观特色:有何地方特色和审美特色。

(4)景观品位的高低: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方级。

▲2.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1)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等。

(2)人文因素:人口、经济、城乡聚落、文化、政治等。

自然旅出游时间应在9月至次年3月(或冬半年或最好选择9月和3月);选择新月出现日期前后;拍摄极光应该选择在夜晚;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晴朗的天气;注意防寒保暖;准备专业拍摄工具;野外拍摄需带好照明设备。

【例2】云南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之列,一年四季对境内外旅游者产生着强烈的吸引力。

请说明云南石林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及该地境内外游客数量较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

形成的自然条件:喀斯特地貌,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地壳上升;原因:地处亚热带,冬季不冷,四季皆宜旅游;地势较高,夏季不热,旅游价值高(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独特,吸引力强。

【例3】说出黄果树瀑布最佳旅游季节是什么时候?简述原因。

夏(秋)季节,此时水量丰富,气势磅礴;云贵高原地势高,夏季凉爽;植物茂盛,景色优美;假期多,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交通不便)区内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不完善),接待能力强(弱)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环境承载力强(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协调)【例4】距离短,出行时间短,成本低;国内游,出行手续简便,容易出行;国内游,语言和风俗障碍少。

【要点整理】高考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汇总,附高考地理备考知识必背——旅游地理部分专题归纳!

【要点整理】高考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汇总,附高考地理备考知识必背——旅游地理部分专题归纳!

【要点整理】高考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汇总,附高考地理备考知识必背——旅游地理部分专题归纳!【高频考点】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三、旅游规划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五、考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旅游资源开发六、考查旅游开发评价和旅游环境保护七、考查旅游地的吸引力【旅游地理答题模板】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游览价值分析角度答题模板资源价值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2)市场交通分析角度答题模板经济发展程度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或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较远)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3)基础设施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服务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或不足) 环境承载力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2.旅游规划(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2)选择和设计旅游线路:要求具体内容目的符合自身特点考虑旅游者自身特点,如旅游动机、兴趣爱好、经济条件、年龄和身体等因素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使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内容更加合理、可行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选择最佳旅游路径。

将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形线路,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降低旅游费用,减少体力消耗。

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景观丰富多样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其原则是:既做到景观丰富,富于变化;又突出重点,避免雷同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欣赏不同的旅游景观,感受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注意劳逸结合安排游览日程时,要考虑身体条件,力求做到有张有弛,动静结合,使游程有一定的节奏及时调节和恢复旅游者的体能,保证旅游质量获得最佳效果①形成鲜明的主题和特色;②根据景观特点,安排适宜的游览时间;③根据光照效果安排旅游线路;④充分考虑旅游者心理预期;⑤尽可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确保旅游活动高效和安全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乘兴而来,尽兴而归3.发展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高三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高三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00班复习资料——旅游地理答题模板根本内容如何欣赏旅游景观▲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1.了解景观特点2.精选欣赏点位欣赏距离的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欣赏效果。

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3.把握欣赏时机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人文景观〕5.提高自身审美素质6.保护当地环境、注意人身平安…旅游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1.一个景区的景观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1)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样。

(2)景观的主要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以山林为主还是以水体为主,人文景观以历史文化为主还是以现代风貌为主等。

(3)景观特色:有何地方特色与审美特色。

(4)景观品位的上下: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方级。

▲2.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1)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等。

(2)人文因素:人口、经济、城乡聚落、文化、政治等。

主要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及成因类型著名景区景观特点景观成因自然旅游景观地文景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雄伟壮观,幽深陡峭地壳上升,流水侵蚀中国岭南溶洞洞岩交织,变幻奇特流水侵蚀、沉积水域风光美国夏威夷层次清楚,风光秀丽火山岛出合理建议。

出游时间应在9月至次年3月(或冬半年或最好选择9月与3月);选择新月出现日期前后;拍摄极光应该选择在夜晚;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晴朗的天气;注意防寒保暖;准备专业拍摄工具;野外拍摄需带好照明设备。

【例2】云南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之列,一年四季对境内外旅游者产生着强烈的吸引力。

请说明云南石林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及该地境内外游客数量较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

形成的自然条件:喀斯特地貌,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地壳上升;原因:地处亚热带,冬季不冷,四季皆宜旅游;地势较高,夏季不热,旅游价值高(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独特,吸引力强。

【例3】说出黄果树瀑布最正确旅游季节是什么时候?简述原因。

夏〔秋〕季节,此时水量丰富,气势磅礴;云贵高原地势高,夏季凉爽;植物茂盛,风光优美;假期多条件评价术语〔有利、不利〕游览价值〔旅游资源本身评价〕资源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高(低);资源质量好(差);游览价值高(低);集群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景点分散,集群状况差〕地域组合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开发条件社会经济与经济兴旺地区距离近(远),开发条件优越〔差〕▲市场客源市场广阔;客源市场较近〔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小,对游客的吸引力大〕;▲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交通不便〕▲根底设施区内配套效劳设施的完善(不完善),接待能力强〔弱〕环境承载力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环境承载力强〔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协调〕社会条件政策政策支持社会社会秩序良好【例4】中国大陆游客出行目的地的选择,海南岛要高于普吉岛,试分析原因。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2019.9.17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邮电金融、旅游纪念品等产业)3.促进文化交流4.影响区域环境: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配套服务设施)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区域游客容量)四、旅游景区规划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2)旅游者:主体地位(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购物等。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色(2)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3)维护生态平衡(4)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3.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1)景区形象:景观特色是决定性因素。

(2)功能分区: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

(3)空间布局:交通线、服务设施等要布局合理。

五、旅游景区规划中一般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

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区过多的接待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类地理题目答题模板!高频考点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三、旅游规划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五、考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旅游资源开发六、考查旅游开发评价和旅游环境保护七、考查旅游地的吸引力旅游地理答题模板2.旅游规划(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3.发展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1)促进文化交流a.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b.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总体促进文化繁荣。

(2)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影响区域环境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2)负面影响分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①污染自然环境;②破坏生态系统;③损毁文化古迹。

对社会环境的破坏:①外来文化入侵,传统文化消亡;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景观破坏;③景点保护和管理压力大,安全系数下降,旅游质量下降。

4.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措施(1)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2)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3)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模板(完美版)
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积极方面: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促进文化交流(①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②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消极方面:a.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b.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可能会促进当地房产的价格上升。

c.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d.旅游者的到来使得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促使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促进环境保护立法)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超出当地环境的承载力,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导致生态破坏,降低了旅游质量
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4、旅游资源种类
5、旅游资源数量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数量、种类;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位置及其交通通达度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客源市场的经济发展程度及旅游者的消费能力
4.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了解景观信息(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了解景观形成原理,景观的美学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等)
2.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3.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4.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①形象美。

②色彩美。

③动态美。


(2)以情观景。

步骤:直觉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华
五、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应具备交通便捷、景观独特、安全卫生、服务周到、环境优良、配套设置完善,能够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等基本要素。

(一)旅游规划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调查与评价-基础
2.交通条件和其他基础设施规划
3.经济的发展水平、历史、政府政策、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经济距离等规划
4.住宿设施和其他旅游设施服务
5.旅游景区交通规划
6,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
(二)核心旅游活动设计
1.正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
(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旅游目的地。

(2)设计旅游线路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
追求最佳效果
(3)保证旅游安全
①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象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景区管理、旅行社)、
个人防患意识、自我保护和应急能力。

例:旅游不安全因素
交通事故、犯罪、疾病(或中毒)、火灾与爆炸、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旅游者冒险造成的以外伤害、旅途迷路、其他突发性以外事故
②安全防范措施:
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限定游客活动范围,设置安全警告标志;加强巡视;及时获得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加强游客安全教育;
4.加强救援。

六、旅游景区规划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

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区过多的接待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4.景区开发建设中,城市化的特征过于明显,人工建设痕迹太多,对背景环境破坏严重。

5.旅游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七、旅游与环境
1.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1)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2)提高环境质量(3)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2.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1)污染自然环境(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视觉)
(2)破坏生态系统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3)损毁文物古迹
(4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5)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扰乱社会秩序
(6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7)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8)景点保护和管理压力大,安全系数下降,旅游质量下降。

3.解决旅游业过度开发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的措施
(1)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环境立法
(2)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防治环境污染。

(3)建立各种环境保护区
(4)加大环保宣传,倡导绿色旅游,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5)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6)进一步发展交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工程建设,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