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施工总技术交底

智能化施工总技术交底
智能化施工总技术交底

工程技术交底编号02

智能化工程技术交底

智能化技术交底 第一章、施工管线预埋、敷设要求 管路敷设时,管路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穴和裂缝现象。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6倍。管入盒、箱、桥架处管口应平整、无毛刺。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5mm,用锁母固定,接地处应跨接良好。管口露出锁母的丝扣2—4扣,并应一管一孔,孔的大小应与管径相吻合,管道连接处清洁、美观,电气连接牢靠、严密。 1)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防水防暴接线盒,无弯时30m,一个弯时20m,两个弯时15m,三个弯时8m。如无法加接线盒时,应将管径加大一号。 2)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必须用专用开孔器开孔。 3)弱电系统的配线原则上可采用同槽分离方式敷设,但电压大于65V以上的辅助供电回路应另管敷设。特别是视频信号线与动力线之间应有良好屏蔽和隔离,防止信号窜扰和电磁干扰。 4)视频线长度不够,需接头时,采用专用对接接头连接,屏蔽线的屏蔽层与上位机及下位机要有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 5)设备接线时接头必须上焊锡再接入端子。开关件安装,其固定必须稳固、牢靠,高度按规定标准,并保证横平、竖直。 6)线缆敷设时,必须在电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行。放线过程中线缆严禁

打小圈,螺旋波浪等现象,视频线中间如要接头需专用电缆头连接,多股线与设备使用铜线鼻进行连接。 7)设备处导线连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余量,导线两端按图纸提供的线号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编号进行端子接线。 8 ) 地下室汽车库监控配管须用红外线定位成直线敷设,管卡宜1.0米设一个,敷设在风管、桥架上的顶面上。 9)室外管井盖做成草坪井盖,不影响景观效果。 10)室外管采用PE管,壁厚需达到规范要求。 第二章、设备安装要求 监控设备安装 在安装前摄像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摄像机的位置需根据物业要求进行准确定位; 2、室外需有36台摄像机监控,确保每个角落监控到。 3、尽可能选择在绿化较隐蔽的部位。 4、结合园艺,尽可能少立监控杆。 5、商铺顶和地面均需安装监控。 6、地下室的人行出入口、自行车库口需安装监控,监控朝入口方向。

智能化(弱电)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智能化(弱电)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为确保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特作如下安全技术交底。 一、安全技术交底 1. 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通用部分的全部条款。 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系紧帽带,在施工过程,严禁脱帽解,严禁穿拖鞋,带钉易滑鞋、高跟鞋、短裤、短衫等上班。严禁酒后上班。 3. 施工前,应检查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劳动保护用户是否完好,如发现危及安全工作的因素,应立即向技安部门或施工负责人报告,清除不安全因素后,方能进入工作。 4. 各专业交叉施工过程中,应按指定的现场道路行走,不能从危险区域通过,尽可能地避开土建塔吊物运行轨迹,不能在吊物下通过、停留。要注意与运转着的机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 在预埋管道时,应注意操作区域内的钢筋及模板,防止铁钉轧脚和被钢筋绊倒,同时也要注意上方的脚手架临时走道防止高处物体坠落打击伤人。 6. 在高空作业时,(2.5米以上)要正确佩戴牢固无损的安全带,被挂点要牢固可靠,安全带实行高挂低用,严禁在高处向下抛物。 7. 使用人字梯时,必须垫平放稳,两梯脚与地面的夹角应不大于60度,且两梯面应用挂钩或索具接牢,不允许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张人字梯上作业。使用单

面梯时,低脚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小于45度,在梯上操作时,地面应有专人配合和监护,严禁借身体来缩短与施工点的水平距离,把重心移至人字梯外,操作时应用绊位人字梯档。 8. 使用各种电动工具时,必须采用一机一闸一保一箱一锁等保护措施,电源线路必须回空引走,架空线路以高于人体头部0.5米为宜。严禁将线路直接拖挂或绑扎在钢管脚手架上,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9. 使用电焊机设备,首先要进行绝缘测试,符合标准方可使用,并要定期测试,做好记录,在使用过程中,焊机一次线不得超过5米,二次线不得超过30米,并做好焊机的防潮与防雨水措施。 10. 使用气焊设备时必须彩检验合格的氧气表,乙炔瓶上必须配有回火装置。严禁在气焊瓶处明火抽烟,使用气焊设备时,氧气乙炔瓶与割焊点必须保持10米以上距离。气焊设备旁严禁堆放易燃物品。 11. 施工现场临时电线路严禁乱接乱接在施工中需要用电时,必须由现场专职电工进行搭接,所用的电箱必须符合“临电规范”要求。 二、施工质量技术交底 1. 施工人员开工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工艺流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密切配合好预埋预留工作,严格遵守施工程序,认真执行施工操作和验收规范即国家建筑安装质量的检验评定标准。 2.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安防等产品,包括控制柜、配套配件要进行校对产品质保书、合格证,逐一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分类堆放整齐,对不合格的产品一律杜绝安装,特别杜绝伪劣产品进场。 3. 管内穿线操作工艺要求:选择→扫管→穿带线→放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智能化工程技术交底样本

科尔马庄园首开区智能化技术交底 第一章、施工管线预埋、敷设要求 管路敷设时, 管路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穴和裂缝现象。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10,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 6 倍。管入盒、箱、桥架处管口应平整、无毛刺。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5mm, 用锁母固定, 接地处应跨接良好。管口露出锁母的丝扣2—4 扣, 并应一管一孔, 孔的大小应与管径相吻合, 管道连接处清洁、美观, 电气连接牢靠、严密。 1)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防水防暴接线盒, 无弯时30m, 一个弯时20m,两个弯时15m,三个弯时8m。如无法加接线盒时,应将管径加大一号。 2) 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必须用专用开孔器开孔。 3) 弱电系统的配线原则上可采用同槽分离方式敷设, 但电压 大于65V 以上的辅助供电回路应另管敷设。特别是视频信号线与动 力线之间应有良好屏蔽和隔离, 防止信号窜扰和电磁干扰。 4) 视频线长度不够, 需接头时, 采用专用对接接头连接, 屏 蔽线的屏蔽层与上位机及下位机要有可靠接地,接地电阻w4Q。 5) 设备接线时接头必须上焊锡再接入端子。开关件安装, 其固定必须稳固、牢靠, 高度按规定标准, 并保证横平、竖直。 6) 线缆敷设时, 必须在电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行。放

线过程中线缆严禁打小圈,螺旋波浪等现象,视频线中间如要接头需专用电缆头连接,多股线与设备使用铜线鼻进行连接。 7)设备处导线连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余量,导线两端按图纸提供的线号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编号进行端子接线。 8)室外管井盖做成草坪井盖,不影响景观效果。 9)室外管采用PE管,壁厚需达到规范要求。 第二章、设备安装要求 监控设备安装 在安装前摄像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摄像机的位置需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准确定位安装; 2 、尽可能选择在绿化较隐蔽的部位。 3、结合园艺,尽可能少立监控杆。 对讲系统安装 安装对讲系统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管线是否到位,门口机安装是否水平; 2、门口机和开关的位置尽可能业主使用方便,路径短为宜; 3、门口机面板是否能够盖住底盒边的石头缝; 4、户内对讲分机底座安装前需住户内墙壁粉刷完成后才可安 装;

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交底-会议系统#精选.

1.会议系统 2.一、施工前准备 3. 1、施工前,应准备齐所有施工的施工图纸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包括综合管线剖面图、各个子系统的系统图、平面图、安装示意图等。 2、施工前班组长应该首先熟悉施工图纸,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工艺技术交底,保证施工工艺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要求。4.二、施工技术要求 5.1、投影机的安装 6.安装前投影机应加电进行检测和调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投影机方可安装。不可自行拆卸投影机。搬运投影机时应小心,不可撞击或摇晃投影机。不可使投影机受到雨淋,不可在有水的地方使用投影机。清理投影机机体时,不可使用烈性或腐蚀性清洁剂,应使用干布清理投影机。固定安装好投影机升降器后,让投影机与升降器相接用螺丝灯转动螺丝固定投影机。为投影机供电测试图像效果。 7.2、话筒系统的安装安装前每个话筒、音箱前均加电进行检测和调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投影机方可安装。不可自行拆卸相关设备。 8.安装设备时应小心,不可猛烈撞击拾音器。 9.不可使拾音器受到雨淋,不可在潮湿的地方安装设备。 10.清理设备机体时,不可使用烈性或腐蚀性清洁剂,应使用干布清理。桌面话筒设备应根据方案设计位置摆放。 11.3、控制设备的安装 12.包括:调音台、功率放大器、时序电源、均衡器等。符合施工图、安装接线图、说明书要求。设备安装前应用检查。 13.设备外形完整,内表面漆层完好。 14.设备的外形尺寸、设备内的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15.设备及设备构件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层。有底座的设备的底座尺寸应与设备相符。 16.设备底座安装时, 机架与地面固定应竖直平稳,其表面保持水平, 17.垂直偏差、几台并排安装的前后偏差符合要求。 18.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机架和控制台内的设备和部件的安装,设备应牢固端正,紧固件应紧固。接插件应接触可靠,内部接线符合设计要求。 19. 4、工艺流程:器材检验→管路敷设→设备安装→线缆敷设→控制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竣工核 20.验 21. 22.三、线缆敷设 23.室内管线敷设室内线路的布线设计和施工应做到短捷、安全、可靠,尽量减少与其它管线的交叉跨越,避开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便于施工维护。对安全防范系统的传输线路要注意隐蔽保密。施工时需遵守下列规定:(1)线缆保护管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优选穿钢管或电线管。传输采用耐压不低于250V铜芯绝缘多股电线。周界报警线路应采

智能化弱电技术交底记录汇总

工程名称广益上尚城分部工程弱电智能化系统 分项工程名称车库管理、周界报警、楼宇对讲、远传二抄表 交底内容: 为确保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特作如下安全、施工质量技术交底。 一、安全技术交底 1、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通用部分的全部条款。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系紧帽带,在施工过程,严禁脱帽解,严禁穿拖鞋,带钉易滑鞋、高跟鞋、短裤、短衫等上班。严禁酒后上班。 3、施工前,应检查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劳动保护用户是否完好,如发现危及安全工作的因素,应立即向技安部门或施工负责人报告,清除不安全因素后,方能进入工作。 4、各专业交叉施工过程中,应按指定的现场道路行走,不能从危险区域通过,尽可能地避开土建塔吊物运行轨迹,不能在吊物下通过、停留。要注意与运转着的机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在预埋管道时,应注意操作区域内的钢筋及模板,防止铁钉轧脚和被钢筋绊倒,同时也要注意上方的脚手架临时走道防止高处物体坠落打击伤人。 6、在高空作业时,(2.5米以上)要正确佩戴牢固无损的安全带,被挂点要牢固可靠,安全带实行高挂低用,严禁在高处向下抛物。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

工程名称广益上尚城分部工程弱电智能化系统分项工程名称车库管理、周界报警、楼宇对讲、远传二抄表 7、使用人字梯时,必须垫平放稳,两梯脚与地面的夹角应不大于60度,且两梯面应用挂钩或索具接牢,不允许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张人字梯上作业。使用单面梯时,低脚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小于45度,在梯上操作时,地面应有专人配合和监护,严禁借身体来缩短与施工点的水平距离,把重心移至人字梯外,操作时应用绊位人字梯档。 8、使用各种电动工具时,必须采用一机一闸一保一箱一锁等保护措施,电源线路必须回空引走,架空线路以高于人体头部0.5米为宜。严禁将线路直接拖挂或绑扎在钢管脚手架上,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9、使用电焊机设备,首先要进行绝缘测试,符合标准方可使用,并要定期测试,做好记录,在使用过程中,焊机一次线不得超过5米,二次线不得超过30米,并做好焊机的防潮与防雨水措施。 10、使用气焊设备时必须彩检验合格的氧气表,乙炔瓶上必须配有回火装置。严禁在气焊瓶处明火抽烟,使用气焊设备时,氧气乙炔瓶与割焊点必须保持10米以上距离。气焊设备旁严禁堆放易燃物品。 11、施工现场临时电线路严禁乱接乱接在施工中需要用电时,必须由现场专职电工进行搭接,所用的电箱必须符合“临电规范”要求。 12、施工现场必须搭设危险品库。并配置1211灭火器对所使用的氧气瓶,乙炔实行归类堆放,在危险品库内严禁堆放其它物件。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

智能化工程技术交底

智能化工程技术交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科尔马庄园首开区智能化技术交底 第一章、施工管线预埋、敷设要求 管路敷设时,管路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穴和裂缝现象。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6倍。管入盒、箱、桥架处管口应平整、无毛刺。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5mm,用锁母固定,接地处应跨接良好。管口露出锁母的丝扣2—4扣,并应一管一孔,孔的大小应与管径相吻合,管道连接处清洁、美观,电气连接牢靠、严密。 1)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防水防暴接线盒,无弯时30m,一个弯时20m,两个弯时15m,三个弯时8m。如无法加接线盒时,应将管径加大一号。 2)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必须用专用开孔器开孔。 3)弱电系统的配线原则上可采用同槽分离方式敷设,但电压大于65V以上的辅助供电回路应另管敷设。特别是视频信号线与动力线之间应有良好屏蔽和隔离,防止信号窜扰和电磁干扰。 4)视频线长度不够,需接头时,采用专用对接接头连接,屏蔽线的屏蔽层与上位机及下位机要有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

5)设备接线时接头必须上焊锡再接入端子。开关件安装,其固定必须稳固、牢靠,高度按规定标准,并保证横平、竖直。 6)线缆敷设时,必须在电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行。放线过程中线缆严禁打小圈,螺旋波浪等现象,视频线中间如要接头需专用电缆头连接,多股线与设备使用铜线鼻进行连接。 7)设备处导线连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余量,导线两端按图纸提供的线号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编号进行端子接线。 8)室外管井盖做成草坪井盖,不影响景观效果。 9)室外管采用PE管,壁厚需达到规范要求。 第二章、设备安装要求 监控设备安装 在安装前摄像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摄像机的位置需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准确定位安装; 2、尽可能选择在绿化较隐蔽的部位。 3、结合园艺,尽可能少立监控杆。

弱电综合布线施工技术交底样本

弱电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 1) 技术准备 ( 1) 详读图纸, 对弱电管线及终端结合现场进行放线定位。 ( 2) 弱电施工在墙面抹灰与天花吊顶封板前进行。 ( 3) 施工前主要材料应经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并封样。 ( 4) 施工前先做样板, 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及有关质量部门验收后, 再大面积施工。 ( 2) 材料准备 A.主要材料与选用要求 1.传输部分: 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 2.机房部分: 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 3.终端部分: 信息插座、米纤插座、 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4.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 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5.镀锌材料: 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6.其它材料: 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 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B.材料报样与估算 ( 2) 进场时间提前五天, 施工班组必须熟读图纸, 按设计要求把各班组要用的物料提供样品送验, 合格后由甲方封样保存, 用于材料进场验收标准。 ( 3) 报样检验合格后, 各施工班组进入现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与现场情况, 对班组所需物料用量进行估算。要求物料用量估算准确度必须达到95%以上。估量允许比实际用量超出值为3%, 超出部分物料费用由施工班组承担。 C.材料进场与验收 1.使用线缆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 告。进场后交与甲方封存。 2.材料进场后要向甲方申请验收, 甲方以之前送样为标准进行验 收, 合格后乙方按每层的物料统计计划分配到楼层, 码放在甲方指定位置, 做好相应的物料保护措施。 3.如物料保护不当发生损坏丢失, 不在向甲方申购物料计划之 内。 4.各施工班组物料必须提前两天进场。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交底内容: 一、一般规定 、电力线缆的信号线缆严禁在同一线管内敷设; 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将各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经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各方共同会审批准后实施。 、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路布排设计(强电/弱电线管、桥架、消防管、水管、风 管),减少混乱现象。 、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整;绝缘导管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 说明:材料进场验收首先是感观检查,包括尺量、称重、敲击;其次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要纳入工程技术文档;检验工作应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参加, 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检验结论要有书面记录。 三、桥架、管路安装 、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文后附桥架及桥架和金属管安装示意图) 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 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直线段每超过50 米设置20mm-30mm的伸缩缝;

距离不应小于,桥架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 、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处应无卷边、毛刺; 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卡间最大距离 管外径的6倍;当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10倍; 小于25mm,并列敷设的线管间距不应小于25mm; 管上口宜高出楼面10mm~30mm,套管下口应与楼面平 齐; 入落地式箱、柜时,宜高出箱、柜内底面50mm; 道上; 接线,跨接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

得加热弯曲; 应少于2个; 设于硬质路面下时,应加钢套管,人、手孔井应有 排水措施; ‰,; 线盒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且应锁紧,内壁应光洁便于穿线; 2,当长度超过30m 时,应增设固定用拉线盒; 说明:采用超五类线时,没有问题,现普遍采用超6类、7类线缆,兼做过线盒时网络模块将无 法安装,弯曲半径也严重不足; 四、线缆敷设、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插座和光缆终接 线缆两端应有防水、耐摩擦的永久性标签,标签书写应清晰准确,推荐使用标签打印设备制作的标签; 管内线缆间不应拧绞,不得有接头;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 便于日后维修;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