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肿瘤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肿瘤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综述?肿瘤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谢峰 戴炳华 阎龙 申荣喜 杨甲梅

常见疾病如肿瘤、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每个基因的单独作用较弱,且往往存在多基因交互和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这些疾病被称作复杂疾病,其遗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药物、发展新疗法和开展预防。上述复杂疾病不像单基因疾病,即不遵循经典的Mendel遗传规律,遗传因素对疾病只起部分作用,如遗传因素对老年性痴呆的影响约为60%~80%[1],其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往往存在遗传异质性,遗传模式也尚未确定,基于以上特点,复杂疾病的研究面临着众多难题。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唱wideassociationstudy,GWAS)是现阶段研究复杂疾病与基因关系比较有效和方便的一种方法[2唱3],从2006年起,已经陆续报道了糖尿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精神分裂症等几十种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确定了一系列疾病的易感位点[4唱6]。在我国“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对精神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癌和食管癌等5种重大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行了优先支持。大量研究表明,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基因唱基因间,基因唱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对于基因(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尚无法用生物学实验验证,因此利用统计学方法筛选疾病易感位点,分析评价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对复杂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有重要作用。

一、疾病易感位点识别研究进展

目前绝大多数GWAS研究是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基础上对个体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检测,其数据的特点是变量(SNP)远远多于样本量,在一个GWAS研究中,SNP的数量能够达到上百万,且变量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用于离散数据建模的多元回归模型如Logistic回归无法正常使用。目前,疾病易感位点识别的常用方法是基于单个SNP位点P值的频率学方法,如Cochran唱Armitage趋势检验[3],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P值的阈值无法确定,由于变量众多,单个SNP位点的检测容易引起Ⅰ类错误的升高,从而引起大部分的假阳性结果,虽然目前存在较多的多重检验方法,如Bonferroni,但是当样本量较小,power较低时,这种保守的方法容易产生假阴性的结果,从而使较为重要的SNP位点无法发现。二是复杂疾病中单个变异位点的效应往往是微小的,不存在明显强的主效应,但是这些微小作用的集合对疾病的表型有着重要的作用[7唱8]。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集合关联方法以避免多重比较的问题,如Hoh等[9]提出的

set唱association方法,虽然该方法通过SNP的集合检验避免了多重检验,但是该方法存在着无法识别最重要位点的缺点,因此使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基于上述多重检验及集合关联分析的缺点,有研究将贝叶斯方法引入GWAS数据分析中。目前贝叶斯方法在GWAS易感位点识别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贝叶斯图模型(Bayesiangraphicalmodels)[10]和贝叶斯因子(Bayesfac唱tors,BFs)[4,8,11唱12]。与P值比较,BFs有如下优点:BFs方法相对简单,避开了选择检验统计量确定统计量的抽样分布这一频率统计学派假设检验的难点;充分利用了先验信息,不仅利用了样本信息而且利用了参数的先验信息,并将其综合为后验分布并根据后验分布进行推断;方便处理多重检验的问题,BFs是通过计算每一个假设的后验概率并接受后验概率最大的假设进行推断,因此可以方便的处理频率统计中较难处理的多重检验问题[13唱15]。有研究将利用BFs取代P值推断SNP与患病状态的关联,同时,将在基因表达数据中有广泛应用的多重检验方法———假阳性发现率(falsediscoveryrate,FDR)[16]引入GWAS数据分析,FDR是在基因表达数据多重比较中应用较为成熟的方法,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也对该方法与permutationtest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进行多重检验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时有很好的表现[17]。有学者建议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不同遗传模式、样本量以及SNP密度等,对BFs与FDR进行全面比较。

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目前GWAS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将重点放在关联性研究上,对于基因唱基因间,基因环境间的研究不是很多,但是却已经引起了重视,枟Science枠[18]的一篇社论对于GWAS基因(环境)间的研究寄予了厚望。由于目前生物学实验没有很好的方法来验证基因唱基因间、基因唱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因此较为可行的方法是运用统计学或机器学习的方法,对GWAS数据进行挖掘,但是目前该领域的方法研究不是很多。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多因子降维法(multifactor唱dimensionalityreduction,MDR)[19唱20],MDR为非参数方法,将多位点基因型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并采用交叉验证对测试集进行分类,计算预测错误率,但是MDR方法存在着以下缺点:首先是计算量较大;其次是当模型维度较高样本量较小时,模型对外部数据集的预测能力较差;再次是DOI:10.3877/cma.j.issn.1674唱0785.2011.19.082

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20100470107);上海市博士后基金A类资助(11R21418500);CSCO基金(Y唱B2011唱006);博士后特别资助(201104750)

作者单位:200438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科

通讯作者:谢峰,Email:hunanxiefeng@yahoo.com.cn

对于每个多位点基因型,只能将其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无法获得量化指标。据以上方法的缺点,目前有学者引入了贝叶斯网络分析基因唱基因,基因唱环境间的交互作用。

贝叶斯网络是用图的形式来描述一组随机变量之间的联合概率分布,在基于基因表达谱的网络构建中已有成功的应用[21]。在关联分析中,Rodin等利用贝叶斯网络研究了载脂蛋白E基因上的SNP位点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利用boot唱

strap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发现了三个多态性位点与APOE水平关联[22唱23]。构建贝叶斯网络一般分为确定变量集和变量域、结构学习及参数学习。由于全基因组数据SNP数量庞大,若不经过变量筛选,直接将所有变量纳入贝叶斯网络的构建中,将加大运算的复杂度,引起“维度灾难”,且构建的模型过于复杂,变量间相互作用的涵义无法解释。故在进行贝叶斯网络构建前,必须确定参与网络构建的变量集。Wakefield等[24]在最近一篇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识别基因唱环境和基因唱基因间交互作用的文章中,也对纳入模型的变量集进行了限定,适用于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或者GWAS数据经过SNP筛选的后续研究。

在贝叶斯网络构建中,结构学习是核心部分,而NP难题是结构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基于节点的顺序采用局部搜索算法,寻找满意的但不一定是最优的拓扑结构。关于网络节点的顺序一般可以通过先验知识或专家意见指定,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顺序是无法预先获得的,所以确定网络各节点的顺序对于网络的结构学习至关重要。有学者利用决策树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算法对基因表达数据与临床资料进行联合数据挖掘,并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随着人类全基因组图谱精细度的提高和大样本GWAS研究的增多,我们不仅能绘制出肿瘤易感基因图谱,分析评价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还可标示出各种肿瘤易感基因分型者的患病风险。更进一步,除了注明这些易感基因对肿瘤易感性贡献外,还可以标示出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各病程的生化指标与临界值,针对相关信号通路上各靶点的有效药物,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等,将开创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新时代。

参 考 文 献

[1] AbrahamR,MoskvinaV,SimsR,etal.Agenome唱wideassociationstudyforlate唱onsetAlzheimer′sdiseaseusingDNApooling.BMCMedGenom唱ics,2008,1:44.

[2] CardonLR,BellJI.Associationstudydesignsforcomplexdiseases.NatRevGenet,2001,2:91唱99.

[3] McCarthyMI,AbecasisGR,CardonLR,etal.Genome唱wideassociationstudiesforcomplextraits:consensus,uncertaintyandchallenges.NatRevGenet,2008,9:356唱369.

[4] WellcomeTrustCaseControlConsortium.Genome唱wideassociationstudyof14,000casesofsevencommondiseasesand3,000sharedcontrols.Nature,2007,447:661唱678.

[5] SladekR,RocheleauG,RungJ,etal.Agenome唱wideassociationstudyidentifiesnovelrisklocifortype2diabetes.Nature,2007,445:881唱885.[6] EastonDF,PooleyKA,DunningAM,etal.Genome唱wideassociationstudyidentifiesnovelbreastcancersusceptibilityloci.Nature,2007,447:1087唱1093.

[7] FridleyBL.Bayesianvariableandmodelselectionmethodsforgeneticassociationstudies.GenetEpidemiol,2009,33:27唱37.

[8] StephensM,BaldingDJ.Bayesianstatisticalmethodsforgeneticassociationstudies.NatRevGenet,2009,10:681唱690.

[9] HohJ,WilleA,OttJ.Trimming,weighting,andgroupingSNPsinhumancase唱controlassociationstudies.GenomeRes,2001,11:2115唱2119.[10] VerzilliCJ,StallardN,WhittakerJC.Bayesiangraphicalmodelsfor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AmJHumGenet,2006,79:100唱112.

[11] WakefieldJ.Bayesfactorsforgenome唱wideassociationstudies:comparisonwithP唱values.GenetEpidemiol,2009,33:79唱86.

[12] WakefieldJ.ABayesianmeasureoftheprobabilityoffalsediscoveryingeneticepidemiologystudies.AmJHumGenet,2007,81:208唱227.

[13] MardenJ.HypothesisTesting:FrompValuestoBayesFactors.JournaloftheAmericanStatisticalAssociation,2000,95:1316唱1320.

[14] JamesO.Berger.贾乃光,译.统计决策论及贝叶斯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15] 朱新玲.假设检验:从p值到贝叶斯因子.统计教育,2008,5,17唱18.

[16] BenjaminiYH.Controllingthefalsediscoveryrate:apracticalandpowerfulapproachtomultipletesting.JournaloftheRoyalStatisticalSociety.SeriesB(Methodological),1995,57:289唱300.

[17] JinZC,GaoQB,WuC,etal.Acomparativestudyoftwomultipleclassificationmethodsbasedonpartialleastsquaresusingtumormicroarraygeneexpressiondata//2009InternationalInstituteofAppliedStatisticsStudiesm,2009.

[18] CouzinJ,KaiserJ.Genome唱wideassociation.Closingthenetoncommondiseasegenes.Science,2007,316:820唱822.

[19] MaDQ,WhiteheadPL,MenoldMM,etal.Identificationofsignificantassociationandgene唱geneinteractionofGABAreceptorsubunitgenesinau唱tism.AmJHumGenet,2005,77:377唱388.

[20] RitchieMD,HahnLW,RoodiN,etal.Multifactor唱dimensionalityreductionrevealshigh唱orderinteractionsamongestrogen唱metabolismgenesinsporadicbreastcancer.AmJHumGenet,2001,69:138唱147.

[21] FriedmanN,LinialM,NachmanI,etal.UsingBayesiannetworkstoanalyzeexpressiondata.JComputBiol,2000,7:601唱620.

[22] RodinA,MosleyTHJr,ClarkAG,etal.MininggeneticepidemiologydatawithBayesiannetworksapplicationtoAPOEgenevariationandplasmalipidlevels.JComputBiol,2005,12:1唱11.

[23] RodinAS,BoerwinkleE.MininggeneticepidemiologydatawithBayesiannetworksI:Bayesiannetworksandexampleapplication(plasmaapoElevels).Bioinformatics,2005,21:3273唱3278.

[24] WakefieldJ,DeVochtF,HungRJ.Bayesianmixturemodelingofgene唱environmentandgene唱geneinteractions.GenetEpidemiol,2010,34:16唱25.

(收稿日期:2010唱09唱25)

(本文编辑:戚红丹)

谢峰,戴炳华,阎龙,等.肿瘤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9):5756唱5758.

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摘要:子宫颈癌是引起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HPV疫苗在预防和治疗子宫颈癌方面备受关注,关于HPV疫苗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HPV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癌;HPV疫苗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Zhang Ting(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Abstract: Cervical cancer is the second cause of cancer death in women, many studies confirm that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ha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In recent years, HPV vaccines get much attention in the fields of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i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progress HPV vaccine researching. Key Words: human papilloma virus; cervical cancer; HPV vaccine 宫颈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2位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死亡50万人。在西方发达国家,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有效实施使该病的死亡人数急剧下降[1],但在那些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宫颈癌不仅相当常见,而且多为晚期,预后很差。流行病学以及病毒学资料已经证实,HPV 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内在联系[2]。分子生物学及免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及其在动物模型中对HPV疫苗研究取得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HPV(human papilloma virus,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研究。 1 HPV的地域分布及感染特点 1.1 HPV是含有大约80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病毒,并按照其致癌特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HPV16,18,52,33,45,39等均属高危型,它们与CIN2级与CIN3级密切相关,其中HPV16和18与71%的宫颈癌有关 [3]。HPV16是在所有国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其他类型的HPV的患病率因地理位置的差别而有所差异,如HPV45在非洲西部常见,而HPV39多见于非洲中部及南部。相同基因型的HPV中存在多样的基因组型是与史前时代种族分离进化相关的,这些变异体之间的区别是在其DNA内容物的1%~5%。在墨西哥的人口中HPV16变异体数量和美国、印第安地区相比,比预期的高出很多,相反,HPV18变异体在欧 洲比在非洲常见。 1.2 HPV感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该病毒的自发清除以及多类型HPV联合感染常见。已有证据表明,在性活跃人群中,HPV感染是常见并且短暂的,只有那些长期感染高危型HPV的病人才有罹患宫颈癌的危险,这是因为HPV感染及宫颈癌前病变有较高的自愈能力。目前,已 有一些研究,其目的在于观察HPV感染的自然病程和自发清除率。一项加拿大的调查中发现,HPV16的24个月累计感染率最高(12%),感染时间最长(平均持续18.3个月),其次是HPV31(平均感染14.6个月)。一项哥伦比亚研究显示,与其他HPV类型相比,HPV16及其相关基因型(31,33,35,52,58)具有较低的清除率。另有资料显示,非欧洲的HPV16变异体的自发清除率较低,并因此表现出了更强的致癌性。 2 HPV预防性疫苗及其临床试验成果、前景

【免费下载】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真菌为低等真核生物,种类庞大而多样。据估计,全世界约有真菌150万种,已被描述的约8万种。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生物体内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真菌在自然界的碳素和氮素循环中起主要作用,参与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含碳化合物及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有些真菌如蘑菇、草菇、木耳、麦角、虫草、茯苓等可直接供作食用和药用,或在发酵工业、食品加工业、抗生素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也有些种类引起许多植物特别是重要农作物的病害,如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玉米腥黑穗病、果树病害等。少数真菌甚至是人类和动物的致病菌,如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等。因此,合理利用有益真菌,控制和预防有害 真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整理了已完成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真菌的信息,并对真菌染色体组的历史、测序策略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1真菌染色体组的研究历史和资源 1986年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fick提出基因组学概念,人类基因组计划带动了模式生物和其它重要生物体基因组学研究。阐明各种生物基因组DNA中碱基对的序列信息及破译相关遗传信息的基因组学已经成为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不可分割的学科。由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近百个实验室六百多位科学家通力合作,1996年完成第一个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基因组测序,这 对于酵母菌类群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并且激起了真核基因功能和表达的第一次全球性研究(Goffeau etal,1996)。随后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Wood etal.2002)和粗糙脉孢 霉Neurospora crassa(Galagan etal.2003)染色体组的完成显露出酿酒酵母作为真菌模式生物的局限性。尽管如此,真菌染色体组测序的进展最初是缓慢的。为加快真菌染色体组研究的步伐,2000年由 美国Broad研究所与真菌学研究团体发起真菌基因组行动(fungal genome initiative,FGI),目的是 促进在医药、农业和工业上具有重要作用的真菌代表性物种的基因组测序。2002年2月FGI发表了第 一份关于测定15种真菌基因组计划的白皮书。2003年6月,真菌基因组行动发表了第二份白皮书,列 出了44种真菌作为测序的目标,强调对其中10个属即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组 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球孢子菌Coccidioides、镰刀菌属Fusarium、脉孢菌属Neurospora、假丝 酵母属Candida、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和柄锈病菌属Puccin& 的物种优先进行测序。之后,经过FGI、法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联(G6nolevures Consortium)、美国能 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The DOE Joint Genome Institute,JGI)DOE联合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研究 院(The Institute for Genomic Research,TIGR)、英国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mteSanger和华盛顿大学基因组测序中心等共同努力;得到包括美国国家人类染色体研究所、国 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等的资助,也有来自学术界和产业集团如著名的 Monsanto、Syngenta、Biozentrum、Bayer Crop Science AG和Exelixis等公司的持续合作,在最近 的几年里,真菌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至2008年6月1日,共有3734种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公开发表812个完整的基因组,其中,70余种真菌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 组装完成或正在组装,分别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和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 的代表。此外,还有Ajellomyces dermatitidis和Antonospora locustae等20余种真菌基因组序列 正在测定中(Bemal etal.2001)。这些真菌都是重要的人类病原菌、植物病原菌、腐生菌或者模式生物,基因组大小为2.5—81.5Mb,包含酵母或产生假菌丝的酵母、丝状真菌,或者具有二型性(或多型性) 生活史的真菌,拥有与动物和植物细胞一样的的细胞生理学和遗传学特征,包括多细胞性、细胞骨架结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应用基因组中 数以百万计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loymorphism ,SNP)为分子 遗传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对照分析或相关性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影响复杂性状的基因变异的一种新策略。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通过GWAS方法发现并鉴定了大量与复杂性状相关联的遗传变异。近年来,这种方法在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基因的筛查和鉴定中得到了应用。 全基因组关联方法首先在人类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应用,尤其是其在复杂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使许多重要的复杂疾病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得到重视。 人类的疾病分为单基因疾病和复杂性疾病。单基因疾病是指由于单个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疾病,通过家系连锁分析的定位克隆方法,人们已发现了囊性纤维化、亨廷顿病等大量单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这些单基因的突变改变了相应的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或者产量,从而产生了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的疾病表型。复杂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经鉴定出的与人类复杂性疾病相关联的SNP位点有439 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的重大革新及其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基因组医学的发展。(2005年, Science 杂志首次报道了年龄相关性视网膜黄斑变性GWAS结果,在医学界和遗传学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此后一系列GWAS陆续展开。2006 年,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联合哈佛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报道了基于佛明翰心脏研究样本关于肥胖的GWAS结果(Herbert 等. 2006);2007 年, Saxena 等多个研究组联合报道了与2 型糖尿病( T2D ) 关联的多个位点, Samani 等则发表了冠心病GWAS结果( Samani 等. 2007); 2008 年, Barrett 等通过GWAS发现了30 个与克罗恩病( Crohns ' disrease) 相关的易感位点; 2009 年, W e is s 等通过GWAS发现了与具有高度遗传性的神经发育疾病——自闭症关联的染色体区域。我国学者则通过对12 000 多名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的GWAS发现了5 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并确定了4 个新的易感位点( Han 等. 2009) 。截至2009 年10 月, 已经陆续报道了关于人类身高、体重、 血压等主要性状, 以及视网膜黄斑、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精神分 裂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几十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的GWAS结果, 累计发表了近万篇 论文, 确定了一系列疾病发病的致病基因、相关基因、易感区域和SNP变异。) 标记基因的选择: 1)Hap Map是展示人类常见遗传变异的一个图谱, 第1 阶段完成后提供了 4 个人类种族[ Yoruban ,Northern and Western European , and Asian ( Chinese and Japanese) ] 共269 个个体基因组, 超过100 万个SNP( 约1

MAGE基因在肺癌疫苗研究进展

四综述四 D O I :10.3760/c m a .j .i s s n .1673-436X.2012.004.018作者单位: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通信作者:刘超,E m a i l :l i u c h a o @b y y f y .c o m.c n MA G E 基因在肺癌疫苗研究进展 刘帮助 刘超 ?摘要? 随着对肿瘤逃避免疫监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有希望治疗肿瘤的新方法三其中肿瘤疫苗作为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成为肺癌非常有吸引力的靶向治疗策略之一, 尤其适用于完全切除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三近年来肿瘤疫苗是采用MA G E 多肽二基因和树突状细胞等方法来免疫肺癌患者,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已观察到免疫反应和肿瘤的缓解,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评价三目前正在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进行论证三 ?关键词? 黑色素瘤抗原; 免疫治疗;疫苗;肺癌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o f M A G E g e n ei nl u n g c a n c e rv a c c i n e L I U B a n g -z h u ,L I U C h a o .D e p a r t m e n t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t h e 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B e n g b u M e d i c a lC o l l e g e ,B e n g b u 233004,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L I UC h a o ,E m a i l :l i u c h a o @b y y f y . c o m .c n ?A b s t r a c t ? A st h et u m o rt oe v a d ei mm u n es u r v e i l l a n c e m e c h a n i s m f o rt h ec o n t i n u o u si n - d e p t h r e s e a r c h ,i mm u n o t h e r a p y h a sb e c o m ea p r o m i s i n g n e w m e t h o d f o rt r e a t m e n to fc a n c e r .O n ec a n c e r v a c c i n e a sat u m o r - s p e c i f i ca c t i v e i mm u n o t h e r a p y o f l u n g c a n c e rb e c o m e sav e r y a t t r a c t i v es t r a t e g y o f t a r g e t e dt h e r a p y ,e s p e c i a l l y 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o m p l e t e l y r e s e c t e da d j u v a n tt h e r a p y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 ,c a n c e r v a c c i n e s i st h eu s eo f MA G E p e p t i d e s ,g e n e s ,a n dd e n d r i t i cc e l l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l u n g c a n c e r ,t u m o r i mm u n e r e s p o n s e a n dm i t i g a t i o nh a v e b e e n o b s e r v e d i n p h a s eⅠ/Ⅱ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 ,a n d g o o d c l i n i c a l e v a l u a t i o na c h i e v e d .O n g o i n g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u l t i -c e n t e r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w i l l d e m o n s t r a t e i t .?K e y w o r d s ? MA G E ;I mm u n o t h e r a p y ;V a c c i n e ;L u n g c a n c e r 肺癌在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中病死率居首,尽管常规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二化疗二放疗取得了较大 改进,但是5年生存率仍较低[ 1] 三综合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就诊时 70%患者已是中晚期[2] ,据统计仅有20%可以接受 手术治疗,且术后复发和转移率高达50%以上,而化疗对复发患者的有效率不足25%三在肺癌的靶向治疗中,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G F R )为靶标的分子靶向治疗受到国内外肿瘤界的普遍关注,但经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初始治疗有效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出现进展即产生了获得性耐药三因此迫切寻求更新的肺癌治疗模式尤为重要,而免疫治疗是一种极具有可能替代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前景的方法三 肿瘤疫苗研制是免疫治疗热点,肺癌疫苗是具有吸引力的靶向治疗,尤其适用于完全切除术后患 者的辅助治疗;它的低风险性和合理性尤其引人关注三然而肿瘤疫苗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大多数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很弱,抗原表位少,表达分布不均,很难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三而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MA G E )被认为是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理想免疫原,可以作为肿瘤治疗型疫苗的靶抗原,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三本文主要针对MA G E 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特点二肺癌疫苗研制在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以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三1 M A G E 基因发现与结构特点 1991年,v a nd e r B r u g g e n 等[3] 使用基因转染技术发现了黑色素瘤细胞系上的MA G E -A 1基因,其后发现该家族中MA G E -A 基因亚家族有12个成员,并根据其在染色体上分布的区域不同分为A 二 B 二 C 二 D 四个主要亚系和MA G E -E ~L 以及N e c d i n 二r e s d i n 等多个次要亚家族, 它们均定位于x q 28上,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结构三其成员在多种恶性肿瘤和正常睾丸组织和胎盘中均有表达,而其他正常组织不表达三根据MA G E 家族基因的结构特 四 713四国际呼吸杂志2012年2月第32卷第4期 I n t JR e s p i r ,F e b r u a r y 2 012,V o l .32,N o .4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研究进化基因组学进展 摘要:进化基因组学是利用基因组数据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学科。随着近年来基因组数据的不断增加,进化基因组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化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和新基因分析研究探索两方面的内容。本文介绍了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较为常用的方法,以及近年来在细菌、酵母、果蝇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进化基因组学系统进化比较基因组学新基因 正文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基因组学的飞速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基因组学数据,利用所得的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与进化生物学相结合,在基因组水平研究生物进化机制,随即产生了进化基因组学。 近年来进化基因组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终极方式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对人类理解生命现象和过程有重要作用。 研究系统进化学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一方面,在不同物种中鉴定同源性特佂,另一方面利用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比较这些特征,进而重新构建这些物种的进化历史[1]。针对这两个关键步骤,传统系统进化学,常采用基于形态学数据和单个基因研究的同源性状鉴定和重建系统进化树(常包括距离法、最大简约法、概率法)[1]的方法来研究。在目前拥有丰富基因组数据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分析基因组数据,利用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系统进化。 一、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在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数据的基础上,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2)通过对新基因的分析研究探索基因进化过程的规律两个方面。在进行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方面,进化基因组学主要集中于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基因组进化策略、研究生物功能变化和进化机制、进化和生态功能基因组学、基因注释的等方面;在新基因方面

肿瘤学研究进展(1989-2001)

肿瘤学进展(1889-2001) 里程碑1 1889年Seed and soil hypothesis 种子与土壤假说 决定哪个器官将会遭受癌症播散的因素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西方伦敦医院和皇家医院的一个助理外科医生--Stephen Paget的思考,并于188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引起癌症转移的"种子和土壤"假说。即:癌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可以播种到其它组织并能使其周围细胞癌症化;并通过分析了735个乳腺癌病例,证实了癌症转移灶不是随机的,而是一些特定器官可以提供适合特定转移灶生长的环境。 虽然这个理论被忽视了很多年,但是,在1980年,Ian Hart 和Isaiah Fidler使种子和土壤假说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个时候临床观察也确证了一些器官更易于发生转移。Hart 和Fidler做了黑色素细胞瘤的动物实验,并用放射性标记技术证实了癌细胞需要从环境中得到一些营养才能生长。这个思想在今天仍旧激励科学家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种子与土壤假说的转移机制。 里程碑2 1890年Cancer as a genetic disease 肿瘤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癌症的遗传学基础是现代癌症研究的基石。1890年,David von Hansemann详细描述了13个不同腺癌样本的有丝分裂像,发现每个样本都存在异常分裂像,于是推断这些异常的细胞分裂是癌症细胞中染色质内含物或多或少的原因。 在20世纪初,zoologist Theodor Boveri研究了异常有丝分裂和恶性肿瘤的关系。他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是设计了一个海胆卵操作实验,该实验可以诱导多级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异常分离。他发现并命名了有丝分裂纺锤体,推测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对于每个个体在质上都是相似的。他认为异常分裂导致染色体不平衡分离,这在多数情况下会产生有害基因。一次偶然中发现染色体的不正确联合会产生能够遗传的有无限增殖能力的恶性细胞。这些奠定了癌症是遗传性疾病的基础。 同时,Boveri还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了和癌症相关的许多现象,并且提出了很多大胆的设想和推测,诸如目前我们所说的细胞周期检查点、肿瘤抑癌基因和癌基因。他甚至想象毒药、射线、物理损伤、病原体、慢性炎症和组织修复都可能会间接促进染色体异常分离或导致染色体不平衡的其它情况,进而与癌症的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这些惊人的假设,Boveri还阐明了在一种组织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肿瘤、隐形染色体等位基因丢失、癌症易感性的遗传度、癌症在发生和进展上的步骤相似、癌细胞对放疗敏感。这些观点已经广泛接受。后来,一些研究者发现了致癌物可以作为诱变剂,这使癌症的遗传学基础更引人注目。1960年Ph染色

DNA+疫苗及其免疫途径的研究进展

DOI:10.3969/cmba.j.issn.1673-713X.2010.04.010 · 综述·DNA 疫苗及其免疫途径的研究进展 楚琰,吴兴安 DNA 疫苗(DNA vaccine)又称为核酸疫苗、基因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作为疫苗,采用某种方法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然后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从而使被接种动物获得相应的免疫保护,以达到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目的。1990 年,Wolff 等[1]发现小鼠的骨骼肌细胞能捕获含外源基因的质粒并表达外源基因,首次提出了基因免疫的概念。1992 年,Tang 等[2]将含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导入小鼠表皮细胞,88% 的被免疫小鼠产生了抗生长激素抗体,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显著提高。随后的大量动物实验都说明在合适的条件下,DNA 接种后既能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又能产生体液免疫。于是,基因疫苗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显示出作为第 3 代疫苗的优越性。 最近几年来,关于基因免疫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和动物的各种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及肿瘤性疾病。目前,在医学上针对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和 T 细胞淋巴瘤的基因疫苗已进入临床阶段;而针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牛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癌症、巨细胞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炎病毒、疟原虫、利什曼病、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的核酸疫苗也正处于研究和开发之中。 虽然 DNA 疫苗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多数DNA 疫苗,尤其是针对大型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 DNA 疫苗的免疫效果仍不理想,普遍存在免疫原性低、诱发的抗体滴度低以及不能完全清除病毒感染的问题,妨碍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因此,探索提高 DNA 疫苗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是目前 DNA 疫苗研制的重要环节。已有的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影响 DNA 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目的基因的选择、质粒载体的选择、免疫佐剂的选择等,其中免疫途径的选择是一个重要方面。DNA 疫苗存在多种不同的免疫途径,不同免疫途径和免疫方式可对抗原 DNA 的吸收、表达和递呈产生影响,从而诱导出不同强度的免疫反应,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机制也各不相同[3]。现有资料表明,不同 DNA 疫苗最佳的接种方式不同。因此,需根据客观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本文就 DNA 疫苗免疫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注射免疫法 所谓直接注射法就是将重组质粒 DNA 直接注射到动物或人体的不同部位,如肌肉、静脉、腹腔、皮内和皮下等。该法需要大量重组质粒 DNA,但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1.1 肌肉注射 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包括骨骼肌和心肌在内的横纹肌系统是最有效的摄取外源基因的组织[4]。肌肉组织具有安全、体积大、免疫接种容量大的优点,是一个可以长期分泌治疗性蛋白的有效平台,能引起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因此多被用来进行 DNA 免疫注射[5]。但是肌肉组织缺少相关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故其抗原提呈能力较弱。将质粒 DNA 注射进入肌肉组织后,最多只有1% ~ 2% 的肌纤维被转染,而影响质粒 DNA 扩散的主要屏障是肌束膜[4]。尽管如此,但由于肌肉组织的骨骼肌细胞可通过 T 小管或沟隙摄取 DNA,且可长时间持续表达,因而其内化质粒 DNA 及表达编码基因蛋白的能力远优于其他类型细胞,从而成为 DNA 疫苗最主要的免疫方法之一。DNA 转染的效率还与质粒 DNA 的大小、构型、肌细胞的状态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DNA 分子越小,越有利于肌细胞的摄取,反之则扩散和摄取的效率越低。超螺旋闭合环状双链质粒构象对质粒进入肌细胞并在其中有效表达是十分有利的;而线性或开环的双链质粒 DNA 的转染效率则较低。对肌细胞而言,处于再生状态的肌细胞摄取质粒 DNA 的能力较强。 研究表明[6],肌肉内接种诱发的免疫类型以 Th1 型为主,包括激活 CD8+ 的 CTL,CD4+ 的 Th1 细胞以及产生 IgG2a 为主的 B 淋巴细胞,且所获得的免疫力随免疫次数增加而不断加强。其产生 Th1 型优势应答的机制除与巨噬细胞和 NK 细胞活化产生 Th1 类细胞因子有关外,尚与肌肉的部位有关。骨骼肌所属淋巴结为周围淋巴结,其内有较多 Th1 类细胞及可提供 Th0 向 Th1 类细胞分化的微环境,这也是骨骼肌成为比较理想的肌注部位的原因之一。 1.2 静脉注射 有文献显示[7],静脉注射的免疫保护效率与肌注无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虽然静脉注射导入 DNA 的转染率很低,但其内丰富的抗原提呈细胞及其对特异抗原的识别和高效提呈,能够弥补转染率的不足。 1.3 腹腔注射 腹腔注射由于可迅速吸引众多巨噬细胞吞噬处理侵入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2006AA02A225);军队科技攻关课题(2008G112) 作者单位: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通讯作者:吴兴安,Email:wuxingan@https://www.360docs.net/doc/7d16790745.html, 收稿日期:2010-03-29

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前景摘要: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学科,基因组的结构不仅是蛋白质,还有许多复杂功能的RNA,包括三个不同的亚领域,及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近几年,基因组学在微生物药物,细菌,病毒基因,营养基因方面都有进展,其前景是光明的。 关键词:基因研究未来结构 一、微生物药物产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微生物药物是一类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多个产生菌基因组序列已经被测定完成,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方兴未艾,并在抗生素生物合成,形态分化,调控,发育与进化及此生代谢产物挖掘等方面有着新的发现,展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青霉素及其衍生的《》内酰胺类抗生素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卫生保健和生活质量,并促进研究人员不断对其工业生产菌株类黄青霉进行遗传改良和提高其产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经过60年的随机诱变筛选,当前青霉素产量至少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同时,青霉素的生物合成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清晰的阐述,其pcbAB编码的非核糖体肽合酶ACVS~DPcbc编码的异青霉素N合成酶IPNS位于细胞质中,而苯乙酸COA连接酶PenDE编码的IPN酰基转移酶位于特殊细胞器一微体中。 研究发现,青霉素合成基因区域串联扩增,产黄青细霉胞中微体含量增加都可显著提高青霉素产量。然而随机诱变筛选得到的黄青霉工业菌株高产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此,2008年荷兰研究人员联合国美国venter基因组研究所对黄青霉wisconsin54—1225进行了基因组测试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了wisconsin54—1255及其高产菌株DS17690在培养基中是否添加侧链前体苯乙酸情况下的转录组变化,四组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有2470个基因至少在其中一个条件下是差异表达的,根据更为严格的筛选标准,在PPA存在的条件下,高产菌相比测序菌株有307个基因转录是上调的,和生长代谢,青霉素前体合成及其初级代谢和转运等功能相关,另有271个基因显著下调,主要是与生长代谢及发育分化相关的功能基因。 二、乳酸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刘超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进化基因组学是利用基因组数据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学科。随着近年来基因组数据的不断增加,进化基因组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化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和新基因分析研究探索两方面的内容。本文介绍了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较为常用的方法,以及近年来在细菌、酵母、果蝇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进化基因组学系统进化比较基因组学新基因 前言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基因组学的飞速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基因组学数据,利用所得的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与进化生物学相结合,在基因组水平研究生物进化机制,随即产生了进化基因组学(Evolutional Genomics)。 近年来进化基因组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终极方式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对人类理解生命现象和过程有重要作用。 1进化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研究系统进化学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一方面,在不同物种中鉴定同源性特佂,另一方面利用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比较这些特征,进而重新构建这些物种的进化历史[1]。针对这两个关键步骤,传统系统进化学,常采用基于形态学数据和单个基因研究的同源性状鉴定和重建系统进化树(常包括距离法、最大简约法、概率法)[1]的方法来研究。在目前拥有丰富基因组数据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分析基因组数据,利用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系统进化。

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在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数据的基础上,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2)通过对新基因的分析研究探索基因进化过程的规律两个方面[2](如图1)。在进行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方面,进化基因组学主要集中于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基因组进化策略、研究生物功能变化和进化机制、进化和生态功能基因组学[2]、基因注释的等方面;在新基因方面主要分析基因产生机制和新基因固定及其动力学研究。 图1 进化基因组学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有力的解决了一些基础性的进化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未来需要急需解决的挑战。例如生物进化的本质和目前重建系统进化树方法的限制[1]。 2研究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 研究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基因组数据分析和研究新基因的产生和演化两种。 2.1利用基因组数据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利用基因组数据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常有基于基因序列的方法和基于全基因特征的方法。(如图2)

肿瘤基因疫苗研究进展

肿瘤基因疫苗研究进展 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外源抗原的基因与质粒重组,构建出真核表达载体,导入人或动物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外源抗原蛋白,并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1]肿瘤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性的难题,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肿瘤疫苗的发展经历了肿瘤细胞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三个阶段。 肿瘤基因疫苗也称DNA疫苗,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主要包括与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s)有关的全长、表位、独特型(Idiotype,Id)和融合脱氧核糖核酸(Deaxyribonucleic Acid,DNA)疫苗, 能够自主复制的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疫苗,与树突细胞(Dendric Cell,DC)相关的肿瘤基因疫苗等。 近年来, 肿瘤基因疫苗在动物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 甚至I期及II期临床 试验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1990年Wolff等[2]首次发现将编码报告基因的DNA质粒直接肌肉注射, 能在肌细胞内获得较持久的蛋白表达。1992年Tang等[3]将表达人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DNA导入小鼠细胞后, 诱导小鼠产 生了特异的抗人生长激素的抗体, 从而提出了基因免疫的概念。1993 年,Ulmer[4]等将可表达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核蛋(Nucleoprotein,NP)的质粒DNA 注射小鼠,发现可有效地保护小鼠抗不同亚型、分离时间相隔34年的流感病毒的攻击。随后的大量动物实验都说明,在合适的条件下,DNA接种后既能产生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免疫。于是,核酸疫苗技术应运而生。随后的几年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从而使基因免疫的研究更加深入。 1 肿瘤基因疫苗的免疫学机制 肿瘤基因疫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机理可能是DNA疫苗转染至宿主细胞后, 将其编码的抗原蛋白提呈给免疫系统,诱导MHC-I限制性CD8+ 的CTL和MHC-II限制性的TH以及抗体产生,引起广泛的免疫应答。质粒DNA进入组织后,通过胞饮方式被摄入宿主细胞,在细胞内表达产生抗原蛋白, 细胞将表达蛋白转运至近的抗原提呈细胞(APC), 然后蛋白被多蛋白酶体系降解成为有不同抗原表位的短肽进入内质网腔内, 与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MHC-I肽复合物,递呈给并激活CD8+T细胞, 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反应。辅助性T细胞( HTL)则诱导和维持CTL效应。动物实验证明了抗原特异性的HTL在CTL清除肿瘤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而另一些短肽则与MHC-I结合, 形成MHC-II肽复合物, 提呈给CD4+ T细胞使其激活,刺激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分泌抗体, 产生体液免疫。[5] 2 肿瘤核酸疫苗的构建 核酸疫苗的构建方法是将编码保护性抗原的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到真核表达载体上,主要包括真核表达载体的选择、外源抗原基因的选择与分析、抗原基因与表达载体的连接与鉴定几个方面。 2.1 载体的选择 构建核酸疫苗的载体主要有重组质粒型载体和病毒载体(包括逆转录病毒),尤以前者较多。质粒载体必须是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拷贝地扩增,而在动物细胞内则能高效表达,但不复制,也不含有向宿主细胞基因组内整合的序列,一般以PBR322 或PUC 质粒为基本骨架,带有细菌复制子,真核生物的启动子(有的含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解决方案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解决方案 ※ 概述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用来检测全基因组范围的遗传变异与 可观测的性状之间的遗传关联的一种策略。2005年,Science杂志报道了第一篇GWAS研究——年龄相关性黄 斑变性,之后陆续出现了有关冠心病、肥胖、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精神分裂症等的研究报道。截至2010年 底,单是在人类上就有1212篇GWAS文章被发表,涉及210个性状。GWAS主要基于共变法的思想,该方法是 人类进行科学思维和实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统计学研究也表明,GWAS很长时期内都将处于蓬勃发展期(如 下图所示)。 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的获得,随着诸多新技术的发展变得日益海量、廉价、快捷、准确和全面:如 Affymetrix和Illumina公司的SNP基因分型芯片已经可以达到2M的标记密度;便携式电子器械将产生海量的表型 数据;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催生更高通量、更多类别的基因型,以及不同类别的高通量表型。基于 此,我们推出GWAS的完整解决方案,协助您一起探索生物奥秘。 ※ 实验技术流程 ※ 基于芯片的GWAS Affymetrix公司针对人类全基因组SNP检测推出多个版本检测芯片,2007年5月份,Affymetrix公司发布了 人全基因组SNP 6.0芯片,包含90多万个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探针和更多数量的用于拷贝数变化(CNV)检测的非多态性探针。因此这种芯片可检测超过180万个位点基因组序列变异,即可用于全基因组 SNP分析,又可用于CNV分析,真正实现了一种芯片两种用途,方便研究者挖掘基因组序列变异信息。 Illumina激光共聚焦微珠芯片平台为全世界的科研用户提供了最为先进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平 台。Illumina的SNP芯片有两类,一类是基于infinium技术的全基因组SNP检测芯片(Infinium? Whole Genome Genotyping),适用于全基因组SNP分型研究及基因拷贝数变化研究,一张芯片检测几十万标签SNP位点,提 供大规模疾病基因扫描(Hap660,1M)。另一类是基于GoldenGate?特定SNP位点检测芯片,根据研究需要挑选SNP位点制作成芯片(48-1536位点),是复杂疾病基因定位的最佳工具。 罗氏NimbleGen根据人类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的2.1M超高密度CGH芯片,可以在1.1Kb分辨率下完成全基 因组检测,可有效检测人基因组中低至约5kb大小的拷贝数变异。

肿瘤学最新进展

十年辉煌不寻常:抗癌药物盘点 2015-02-02 14:16来源:丁香园作者:shumufeng 字体大小 -|+ ASCO 自从2005 年公布首篇临床癌症进展报告以来,它见证了肿瘤学领域10 年来坚实而笃定的进展。10 年来,有超过60 项抗肿瘤药物获得了FDA 的批准(图1),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理解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它们的问世改变了成千上万例难以治疗的癌症病患的现状。此类新型药物可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存活或扩散所必需的特异性分子或分子簇。 图 1 这十年FDA 批准的抗癌药物汇总(2014 年截止至十月份) 十年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了TCGA 项目,它也成为此类项目中最早及涉及范围最广的一个。迄今为止TCGA 研究网络已经描绘出了10 种不同癌症类型的完整分子图谱。今天,TCGA 及其他大通量测序项目不断探索出宝贵的信息,将有助于通过一系列路 径改善患者预后,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成为可能,研究还发现了新的癌症驱动基因异常,这些基因可能成为新药的靶点。 经历了数十年的稳步发展,抗体免疫治疗领域终于在近年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重大成功,它首先发生在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其后一系列其他癌症类型,包括肺癌的最常见类型等也获得进展。此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人群经新型疗法治疗后生存期出现了显著的延长,近期一项长期研究提示抗体免疫疗法在完成治疗多年后仍对肿瘤生长产生作用。

另一种免疫疗法致力于重组自身的免疫细胞以攻击肿瘤细胞,它对于特定的血液肿瘤以及一 系列实体肿瘤同样表现出色。过去的十年间首款癌症疫苗也得以问世(宫颈癌Gardasil 疫 苗)。探索其他类型癌症疫苗的试验也正在进行中。最后,大规模的筛查研究带来了新的重要证据,表明对于一些常见癌症如肺癌、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可推进筛查实践。 靶向治疗迅速发展 最近的十年间,我们看到由FDA 批准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有了稳步且迅猛的增加,远远超过新型化疗药物的研发速度(图2)。这期间大约有40 种新型靶向药物得到批准,其中许多都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许多癌症患者的预后。 图 2 近十年FDA 批准的抗癌药物类(2014 年截止至十月) 新型肿瘤饥饿疗法 首先介绍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这是一类旨在减少肿瘤新血管生成的药物,已成为许多晚期和侵袭性癌症的成功疗法。FDA 批准的此类首款药物是贝伐单抗,它在2004 年被批准用 于晚期结直肠癌,此后被用于某些肺癌、肾癌、卵巢癌和脑肿瘤。随后,其他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如阿西替尼、卡博替尼、帕唑帕尼、瑞格非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凡德他尼及阿柏西普相继被批准用于晚期肾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及胃肠间质瘤和肉瘤的治疗。EGFR 抑制剂:靶向关键的信号通路 肿瘤与血管 另一类主要的靶向药物旨在破坏细胞关键的信号通路,尤其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信号网络。其中一个通路被EGFR 蛋白所控制。首款EGFR 药物是吉非替尼,它在2003 年被批准用于NSCLC 的治疗。两年后,FDA 批准了第二款EGFR 药物西妥昔单抗用于治

肿瘤疫苗作用

肿瘤疫苗作用 【关键词】肿瘤;肿瘤免疫;肿瘤疫苗 0引言一直以来,对于肿瘤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常规方法.一百多年前,Caley用细菌疫苗免疫机体时,观察到肿瘤缩小.此后人们理解到肿瘤能够诱发免疫反应,而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也具有监视作用.肿瘤疫苗的产生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使用增强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原性的基本方法,诱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达到缩小和消除肿瘤的目的. 1肿瘤特异性免疫机制及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肿瘤在机体内能引发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而以后者为主.肿瘤抗原在细胞内加工成肽段后与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并(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并)类分子结合并呈递给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或先从肿瘤细胞上脱落,再由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成肽段后与表面MHC并蚶喾肿咏岷喜⒊实莞鳦D4+辅助性T淋巴细胞,进而诱发机体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值得注意的是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激活都需要MHC部乖肽复合物和免疫共刺激分子的协同刺激作用[1],而共刺激分子的缺失正是肿瘤引发的机体外周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之一.肿瘤因为其极大的异质性和遗传不稳定性,在机体环境长时间的免疫选择压力下,会启动一系列的免疫逃避机制,对抗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些机制分别针对T细胞对肿瘤的识别阶段和效应阶段,包括肿瘤抗原的丢失、MHC并窭喾肿颖泶锵碌鳌⒖乖加工缺陷、表达干扰细胞毒作用的蛋白酶及表达FasL等[2]. 2肿瘤疫苗的设计策略 2.1总体思路针对肿瘤抗原在机体内免疫原性下降,造成特异性细胞免疫激活不足,外周免疫耐受的状况,肿瘤疫苗设计策略的总体思路是应用各种技术,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识别水平,改善免疫微环境,引发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阻止肿瘤进展,最终消除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