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的“两难”问题
中国人口形势面临五大挑战

中国人口形势面临五大挑战中国人口形势面临五大挑战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纵观我国人口规模、生育水平、人口结构等,我国人口形势面临五大挑战一、我国人口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庞大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日趋完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每增加1亿人的时间大大缩短。
目前,我国13亿的人口数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相当于亚洲总人口的1/3,比世界上现有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量还多1亿。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和人口持续增长将长期并存。
21世纪,中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龄人口三大高峰。
二、现在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还存在反弹的隐忧。
未来十几年,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将继续保持强劲态势。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重要地位没有根本改变,群众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的距离依然存在,低生育水平面临着反弹的压力。
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总体还不高,目前农村的生产方式对孩子有更多的需求。
如果放开生育,每年将有大批人补偿性生育,势必对人口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内人口流动空前活跃的时期。
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据专家预测,农村劳动力中还有1/3可能转移出来,成为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日益庞大,将不断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
中国面临十大“人口问题”

中国面临十大“人口问题”一,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0—14岁人口 2。
22亿,占16。
60%”,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这个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较,下降了6.3%。
“少子化程度超过老龄化”北大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说:“中国已经不可救药地掉进了‘少子老龄化陷阱’或者说‘超低生育率陷阱’。
”“六普”数据彻底颠覆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总和生育率为1。
8的说法。
“现在从公布的数据看,我国的总和生育率1。
4—1。
5之间。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说,我国长期处于超低生育率的状况下,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最低的..生育率下降,计划生育等政策应该是主导原因,但是美国经济研究局2011年10月的一份新研究:高房价导致低生育率,放在中国,也有几分道理。
该研究发现,1995-2007年间,房价上升导致已经购房者的生育率上升,尚未购房者的生育率下降,原因在于尚未购房者的财富需要在买房子和生孩子之间分配,而已经购房者的房产增值可以帮助生孩子。
二,“空巢”现象冲击传统家庭模式由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生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等背景下,因此又具有特殊的复杂性.穆光宗说,中国的老龄化伴随着独子高龄化、高龄病残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孤独化的特点。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则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从空巢老人引发的社会问题来看,与“常回家看看"等留守老人的情感奢望并存,许多年青一代对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却日渐削弱淡化,致使家庭亲情出现隔阂甚至矛盾冲突,传统伦理亲情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
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和家庭养老模式都受到巨大冲击.同时,社会养老机制的不健全,也为“空巢"家庭再添一根致命稻草。
三,中国社会老化的包袱越来越沉重随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未富先老”等人口结构问题的涌现,中国社会老化的包袱也越来越沉重。
8月26日,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中国“多老"、“少子”的现状,认为“单独二胎"等微调政策不足以扭转人口结构严重老龄化趋势。
2040年后人口或持续负增长造成灾难性后果

2040年后人口或持续负增长造成灾难性后果2010年07月16日01:15【】【】周天勇中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
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增长,而财富要用资源生产出来,还要有创造财富的环境条件。
未来的下一个30年中,我们如果不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模式,7%—9%的经济高速增长,要满足到亿人口水平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还包括他们就业手段和场所的投资和建设,中国目前现有,甚至是全球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能满足吗?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说,显然是支撑不住的。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严峻。
人口规模太大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两难人口超过适度规模太多。
按照主流人口和经济学家们的测算,中国国土的人口承载容量在6 .5—10亿之间,适度人口规模应当在这个范围内。
2009年底中国人口规模13 .34亿人,2040年保守估计可能会达到15 .5亿。
目前,中国人均耕地排在世界倒数第6位,农业劳动力劳均耕地排在孟加拉和越南之后,为倒数第3位。
中国供生活和发展的优良国土比例不大,从云南腾冲到黑龙江黑河划一条直线,只有5%的人口生活在西部64%的国土上,而95%的人口生活在东部36%的国土上。
如果仅按东部人口密度计算,每平方公里364人,排在孟加拉(1102人)和印度(393)之后,为全球第三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两难选择。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至今少生育了3—4亿人口,为平衡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未来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对其进行调整,还是废除计划生育,看来存在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改变政策,放开生育,2040年人口规模可能达到16 .5亿,甚至更多,从而形成就业、资源、环境等方面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在城市中长时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未来也会存在人口年轻的红利持续下降,养老成本大幅度上升,国民经济失去竞争力,到2040年后,人口可能会惯性并不可逆转地持续负增长(一子生育文化习惯形成,城市化工作和生活方式逼迫少生人口,工作竞争使受孕率下降,单身家庭增多,各种污染等因素使生育能力趋弱等等),而且趋势会加剧,与将来的合力,致使国力急剧并长期衰败,给中华民族的再下一个30年(2041—2070)造成灾难性后果,也即可能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华民族经过崛起的30年后,又进入没落的30年。
中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中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面临着人口问题的挑战。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程度加剧、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人口政策,旨在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人口问题的解决。
一、人口问题的表现与影响中国的人口问题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结构不合理。
首先,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总人口超过14亿,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
高密度的人口分布不均导致了城市人口过多,造成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
其次,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养老和医疗资源的不足,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压力。
此外,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出现了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
这些人口问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实质性的挑战和不利影响。
因此,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人口政策来应对这些问题。
二、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的人口政策是基于国家目标和社会需求制定的,旨在优化人口结构和解决人口问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人口政策:首先,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避免人口爆炸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可承受之压力。
该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其次,分区域发展是人口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高,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为了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鼓励和支持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基础设施等,以促进人口的均衡发展。
此外,改善养老和医疗服务也是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和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养老和医疗领域的投入,提高养老金水平,并加强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
我国流动儿童人口发展与挑战

我国流动儿童人口发展与挑战1. 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流动儿童人口的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
文章以2000年至2015年期间的数据为基础,包括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流动儿童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研究内容涵盖了流动儿童的人口结构、流动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教育状况等方面。
在人口结构方面,文章指出流动儿童整体上呈现“上大下小”的格局,学龄流动儿童规模占比处于“紧缩”状态,学龄前流动儿童有小幅增长,而大龄流动儿童则有所减少。
在流动特征上,儿童参与流动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别模式和性别差异,跨省远距离流动比例有所下降,流动儿童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同时,也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家庭特征方面,文章强调了流动儿童面临的家庭教育不完整问题及其区域差异,同时指出拥有高学历父母的流动儿童群体占比在增长。
在教育状况方面,文章提到了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持续改善,但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从人口学的视角总结流动儿童人口的主要特点,并重点把握流动儿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干预提供支持。
2. 流动儿童人口发展特征大规模,快速增长: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017岁的流动儿童数量达到7109万人,是2010年的近2倍。
014岁的流动儿童有5319万人。
这意味着每4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流动儿童。
多省内,向镇聚集:流动儿童的流动范围主要在省内,2020年省内跨市和跨省流动儿童分别为5647万人和1462万人,省内流动是跨省流动的4倍。
从2010年到2020年,省内流动儿童的常住地从城市为主转变为以镇为主,尤其是省内流动的学龄儿童。
重学业,随迁减少:流动儿童的流动原因中,随同离开的比例从2010年的3下降到2020年的2,而学习培训的比例从7上升到1。
这表明年幼的流动儿童以随迁为主,而年长的流动儿童则更倾向于为了学习而流动。
流入地就学难问题突出:尽管流动儿童数量庞大,但他们在流入地的就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中国的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的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中国的人口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
这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挑战,包括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压力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政策。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人口问题,并介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曾经是令人担忧的。
1950年至1970年期间,中国的人口增长率非常高,人口增长速度迅猛。
这引发了资源紧缺、就业难题以及社会福利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中国在1970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政策。
然而,中国的人口问题并未完全缓解。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即使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仍然持续增长。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接近14亿。
这庞大的人口规模对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愈发突出。
这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社会保障压力的加剧。
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了应对人口问题,中国政府自1979年起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旨在控制和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该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并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措施来限制多胎儿出生。
计划生育政策主要通过限制夫妻生育的权利和经济激励措施来实施。
譬如,政府设置了生育许可证制度,凡是未取得许可证的夫妻生育将面临处罚。
此外,政府还对计划生育遵守者给予奖励,例如享受优先就业、教育资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了人口压力。
根据统计,估算了自1979年至2020年的人口增长情况,若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总人口可能达到17亿以上。
此外,计划生育政策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人口减少,劳动力供给相对稳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由于人口减少,中国政府也能更好地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福祉。
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一直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人口问题的原因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高出生率:在历史上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出生率非常高,这导致了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
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在部分地区和社会群体中,生育率仍然较高。
2. 长寿率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长寿率的增加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给社会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
3. 农村城市流动人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这种流动人口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带来了挑战,人口过于集中也容易导致资源不均衡分布的问题。
二、人口问题的影响中国人口问题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压力增加: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包括食物、水资源、能源等。
这种压力加剧了资源的供应紧张,对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2. 就业困境:人口过剩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和低技能劳动者来说。
就业困境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了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
3. 社会保障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严重的负担。
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可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应对中国人口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1. 推行全面二孩政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政府决定2016年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限制,鼓励更多家庭生育二个子女。
这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劳动力人口比例。
2. 促进教育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和减少出生率的关键。
四大问题构成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四大问题构成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社会或者城镇化,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时间是公元2010年,当今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社会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历史上的“摸着石头过河”,当今这些问题已经积累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矛盾一:当今城镇化的困境与矛盾以及未来城镇化的道路问题。
当今中国城镇化的表现是,1.3亿流动人口想进城而无法进城,因为供他们选择的机会太少,限制条件太多:一是城镇的高房价;二是城镇的户口、公共资源太稀缺;三是农村集体土地放不下;城乡两栖人口陷入了两难境地。
不仅如此,中国未来每年还将有1300万人向城镇流动,城镇的压力会更大,城镇各方面显现出来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不解决,中国的社会就很难再前进,或者是会把中国带到崩溃的边缘。
矛盾二:建设用地扩大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目前中国建设用地的扩大确实非常明显,每个城镇的规划面积都在成倍的增加,这势必会造成耕地的减少,耕地减少就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供给出现问题,势必会造成国家管理的混乱。
如何破解是摆在全体中国人以及中国政府工作日程中的大事。
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十八亿亩耕地的总体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矛盾三: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和使用粗放的矛盾。
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一方面是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一方面是与农村集体用地闲置和使用粗放的矛盾。
构成了当今中国社会土地利用的两大问题。
据统计:中国的城镇人口中有40%以上在农村有宅基地,甚至有的在农村还有承包地。
更别说目前栖息在中国城乡之间的1.3亿流动人口。
这更加剧了农村建设用地的闲置和使用粗放。
如何破解也成为全中国人以及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解决不了就会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矛盾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中国在农村地区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却遇到了启动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没有资金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就无法展开,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而这种转变具有不 同于其它 国家 的迅速性与突然性 , 二十几 年 的时 间便进入 了发达 国家近百年才 出现的人 口老龄化状态 , 即在社会经济还不太发达 的情况下 “ 未富先老” 。近期 , 自各 来 方 面的研究都表 明, 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 其在政治 、 经济 、 文化和社会 等诸 多层面带来的冲击空前强 烈。 首先 , 中国的家庭结 构模式下 , 在 越来越 多独生子女 家庭 开始进入养老期 , 老龄化和高龄化(0岁以上的高龄 老人 占6 8 0 岁及以上老年人 口的比例 趋于上升的过 程) 的发展趋势使独子
社 会 问题 。
未来 的二 三十年里 , 中国人 口仍将处 于增长状态 , 总人 口还 将 增加约两亿 , 2 3 在 0 5年前后达到 1 5亿左 右的高峰。
伴 随 着 人 口总 量 的 增 长 以 及 按 年 龄 分 组 中 1 5—6 4岁 人
口比重 的不断提 高 (9 2年 为 6 .%,0 9年达到 7 .%) 18 15 2 0 30 , 劳动 力人 口将继 续增 加 。据预 测 , 中国已经进 入劳 动力高 峰 期 ,约在 2 1 0 5年前 后 ,劳 动力 人 口将 达 到约 93亿 人 的峰 .
十全 十美 的, 在实践的过程 中没有预见到 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逐
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于 2 1 年 9 00 月发布 的 《 中国财政政 策
报告 2 1/0 1 指 出 ,0 1年以后 的 3 0 02 1》 21 0年里 , 国人 口老龄 中 化将呈现 加速发展态 势 , 2 3 到 0 0年 , 国 6 中 5岁以上人 口比将
案 ”的 3 7号 提 案—— 《 4 停止 计划 生育 ,恢复 人 口可持续 发 展 能力》 得到 许多人 的支 持 。当届两会 上 , 开生 育政策 成 , 放
为 激 辩 的议 题 之一 。
大部分人 口学者和计生部 门官员 的观点是 , 中国现 在的低 生育水平并不稳定 , 依然 面临着 反弹的压力 。 由是根据调查 , 理 群众生 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之 间的距离依然存在 。2 0 0 2年 末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领取独生 子女证的约有 60 0万名 , 0 如 果放开 生育 , 每年将有大批 人补偿性生 育 , 势必对人 将 使 中国 承受 前所 未有 的失业 压
力 。根据 人 口学者 的分析 , 今后 2 0年 内 , 国劳动 力将始 终 我 处于 供大 于求 的严重 失衡 状态 。与此 同时 , 村劳 动力 向城 农
关的老年保 障制 度安排 与政策措施 。未雨绸 缪 , 应对挑战 的措
2人 口 老 龄 化 问 题 .
有 人认 为 , 口生 育有 其 自然 规律 , 不 以人 的意 志 为 人 并 转移 。提高人 口的 出生率是 应对 人 口老龄化 最直 接 的措 施 。 为 此 ,0 9年 “ 会 ” 间 人 民 网 “ 20 两 期 E两 会 ” 号 称 “ 一 提 上 第
中国的人 口转变是政府运用一定程度的强制力量促成的 ,
3 4
理轰育 21年第1 期 02 - 2
I 构严重失衡、 l =1 人E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紧张、 2 人1 1 素质整
’ ’体不高等一 系列人 口问题 。其 中, 庞大 的人 口数量 与不 断加 剧的老龄化是人 口问题 中最为棘手的“ 两难 ” 问题。
1人 1 数 量 问题 . : 1
20 0 5年 1 6 E , 月 t 中国人 口总数 ( 不舍香 港、 门特 别行 澳 政 区和 台湾省 ) 达到 1 ;0 9年 , 3亿 2 0 年末总人 E为 1 . 7 l 33 4亿 4
规模 , 却还没有达 到中国人 口总数 的高峰。 据人 口专家预测 , 在
家庭 的养老支持能力开始受到 日趋严峻 的挑战 。 中国出现 了所 谓 的“— 一 ” 4 2 l 的人 口社会结 构 , 即每个孩子将 来需要抚养 一对
父母和两对祖 ( 祖 ) 母 。 外 父
其 次 , “ 富先 老” 在 未 和家庭保 障功能持续弱化 的背景 下 , 不 断加速的老龄化 时代 的到来 , 意味着老年人 的生活保 障 ( 包 括经济来源及生活照料服 务) ,正在 由家庭问题转变为重大 的
施 之一就是 要赶在 日益严 峻的老龄 化到来之 前 , 建立起完善 的 社 会养老保 障制 度体系 , 如大力发 展社会养 老 , 确保 平稳渡 过
这一困难阶段。
3 制人 口数 量 与 应 对 老龄 化— — “ . 控 两难 ” 的抉 择
镇转 移 的速 度也 越来 越 快 , 计在 2 估 O年 间将 有 两亿 以上 劳 动力 从农 村 流 向城 市 。这一 时期 解 决就 业 问题 会变 得非 常 困难 , 特别 是很难 实现 充分 就业 。
第三, 随着人 口老 龄化 的发展 , 领取退 休金 和养 老金 的人
数将 不断增加 , 社会保 险 、 社会 救济和 医疗 卫生等社 会福利 的
支 出将 不 断 增 加 , 会 负 担 逐 渐 增 大 。 社 能 否有 效 地 化解 人 口老龄 化 所 带来 的压 力 , 接 取 决 于 相 直
渐显露 出来 , 需要随着社会 经济发展 的步伐和人 口形势的变化 及 时作 出调 整。不论是不 断膨胀 的总人 口规模 , 还是不断攀升 的老年 人 口数量及其人 口比重 , 都是极 富挑 战性 的 , 其解决 但 措施有 时却 又是两难 的。▲
超过 日本 , 成为全球人 口老龄化程度最 高的国家 。
生率快速下降 ,使得 6 岁及其 以上 的老年人 口占总人 口比例 0 迅速上升 , 加速 了我 国人 口老龄化进程 。( 0 9年度 中国老龄 (0 2
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 国 6 岁 以上 老年人 口已经 达到 0 16 。随着 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生 育高峰时 出生的人 口进入 .7亿 老年 , 今后人 口老龄 化速 度还将进 一步加快 。中国社会科学 院
成很大 的冲击 。 因此 , 现在的低 生育水平 还要 靠行政措施 , 如果
放松工作 , 反弹的可能性很 大。
2 0世纪 6 0年代 , 有感 于带给家乡小孩子 的糖果越 来越不 够分 了, 口学家马寅初建议实行计划生育 。生育政策 的制定 人 和实施 , 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 。但 任何 一个 政策都不可能是
教 辅 集 锦
二 -, 一
.
/
中国人 口的“ 两难" 问题
●赵 克义 / 山东省 枣庄市第 四十一 中学( 7 1 0) 27O
●黄 礼 安 / 东省 枣 庄 市 第 十 六 中 学 ( 7 1 0) 山 2 7 O
一
前 , 国面临着人 口数量庞大 、 我 老龄化态势严 峻 、 性别结
人 ( 中国 统 计 年 鉴 》 2 1 《 ,0 0年 1 发 布 ) 1月 。虽 然 我 国 已经 进 入
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从 2 0 0 4年开始人 口自然增长率 降 到了 6 。 % 以下 (0 9年 为 50%o , 即使按 照 5 的 自然增 长 20 . )但 5 ‰ 率, 每年新增加 的人 口也在 6 0万左 右。这种 前所 未有 的人 口 7
根据联合 国人 口老龄化 的标 准 ,一个 国家 6 0岁及以上 的 老年人 口占人 口总数 的比例超过 1 %, 6 0 或 5岁及 以上 的老年 人 口占总人 口的比例 高于 7 这个 国家 或地 区就 进人了老年 %, 型 国家或老年型社会 。20 0 0年 , 我国 6 5岁及 以上的老年人 口 数量 为 88 1 2 万人 , 占当年全 国人 口总数 的 7 , % 开始进入老龄 化社会 。 0 9年 ,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口达到 1 3 9万人 , 20 6 10 占 全 国人 口总数 的 比重上升到 8 %, . 老龄化呈现加速趋势 。 5 人 口老龄 化主要是 由于出生率下 降和预期寿命 延长引起 的, 尤其是 出生率下降起着决 定性 的作用 。我 国 自 2 0世纪 7 O 年代 起大力控制人 口增长 , 由于计划生育强力干预下 的人 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