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生态环境调查

合集下载

白洋淀ei指数变化研究

白洋淀ei指数变化研究

白洋淀ei指数变化研究白洋淀EI指数变化研究报告研究背景•白洋淀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EI指数(环境综合指数)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水质评估•研究白洋淀EI指数的变化可以揭示湖泊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研究目的•分析白洋淀EI指数在过去十年的变化趋势•探讨可能导致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保护和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研究方法1.收集白洋淀过去十年的水质监测数据2.计算每年的EI指数,并绘制趋势图3.分析每年EI指数变化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污染物排放情况–城市化进程对湖泊的影响–农业活动对水质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强污染物的监管和治理–控制城市扩张速度,保护湖泊周边生态环境–推广节水农业,减少农业对湖泊的负荷研究结果•白洋淀EI指数在过去十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污染物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化进程导致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加剧了水质恶化•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也对EI指数变化有一定影响研究结论•白洋淀生态环境面临威胁,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水质•加强污染物的治理和监管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同时,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城市扩张对湖泊的影响•推广节水农业和生态修复措施,减少农业对湖泊的负荷参考文献•张三,李四. (2010).白洋淀水质状况与治理对策. 北京: 科学出版社.•王五,赵六.(2015).湖泊生态环境评估与修复. 北京: 人民出版社.引言白洋淀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其生态环境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EI指数(环境综合指数)是评估湖泊水质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白洋淀EI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探讨湖泊生态环境的演变情况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本报告旨在研究白洋淀过去十年EI指数的变化,并提出保护和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相关建议。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白洋淀EI指数变化的研究: - 收集白洋淀过去十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包括水质监测站点、监测指标和监测时间等信息。

白洋淀渔业水域环境现状评价

白洋淀渔业水域环境现状评价

大量 的耗氧 , 致使此 区域溶 氧极低 , 面附近散 发 水
着水 草腐 败 的气 味 。油 类 污 染 在 枯 水 期 极 其 严



单 项标准 指数和超标 率的计算 结果 列 于表 2中。
3 评 价 结 果
监测 的 白洋淀 区域在枯水 期和 丰水期 没有完 全 符合地 表水三类标 准的 区域 。在枯 水期 总氮 的
13 2 底 泥 .. 汞、 、 。 铅 砷 14 检 测 方 法 .
1 调查时 间 、 地点 、 目 项
1 1 时 间 .
20 0 7年 的 6月 2 0日、 0 7年 的 9月 7日共 20 进行 了 2次 的水质 、 底质 环境调查 。
12 地点 .
按 国家 现行标 准执行 。
最 大值 最 小值
1 .1 1 0 6 .2 8 7 5.
超标 率
4 综 合 评价
4 1 自 洋 淀 的 污 染 源 .
市 的工农 业废 水绝 大 部分 流入 了 白洋淀 , 这 些 且
废水对 白洋 淀的渔业是致命 的。工业废 水的大量
个检 测站位 总氮 含量 整 体下 降 , 大超标 倍 数 为 最 3 6倍 , . 比枯水期 下降 了 5 4倍 ; 水期 总磷 的超 . 枯
2 1 1 O 1 1 3
标率 为 8 . , 大超标 倍 数为 3 6 57 最 . 6倍 , 丰水 在 期 总磷 含 量 整 体提 升 , 标 率 为 i 0 。在 枯 水 超 0 期和 丰水期 总磷 的超 标倍数最 高 点均 出现在 2号 站位 即季庄 子地 区 ; 高锰 酸盐 指数在 枯水 期超 标
调查地 点安 排在 白洋淀 常 年 有水 的地 点 , 示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 ppt课件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 ppt课件

白洋淀由堤防围护,淀内壕 沟纵横,河淀相通,田园交错, 水村掩映。淀上波光荡漾,水鸟 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 成了一幅生态美景。素有华北明 珠之称、亦有“北国江南、北地 西湖”之誉。
白洋淀现状
1、白洋淀严重缺水现状
白洋淀像一个又大又浅的“盘子”,淀底海拔7—9米, 库容量小,且渗透和蒸发量大。它的水位观测点设在淀内 的十方院,当此地水位低于6.5米时,白洋淀大部分地方 已干涸见底,因此白洋淀的干淀水位是6.5米。汛限水位 是8.0—8.3米,高于这个水位时,防汛部门将视水情雨情 有计划地开闸放水。
2、白洋淀污染严重现状
白洋淀水质长期处于Ⅳ类以下,鱼类品种由1958年的54 种下降到了30种,据保定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去年6月白 洋淀8个常规国控监测点中,有4个是Ⅲ类水质、3个是Ⅳ类 水质、1个是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是COD、高锰酸盐、总磷、 氨氮。主要污染源:一是上游河流污染太重。二是淀区生产 生活功能太强。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 现状与治理保护
汇报人:李文星
目录
CONTENTS
1 白洋淀简介 2 白洋淀现状 3 白洋淀水环境恶化的原因 4 白洋淀的治理和保护
白洋淀简介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 平原,地处海河流域大清 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接纳 从南、西、北三面流来的 潴龙河、唐河、府河等八 条河流的水汇集而成,是 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 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 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 以白洋淀较大,总称白洋 淀。
4.产业低端
淀内以水产养殖、水稻种植、小作坊生产和旅游 也为主,生产模式都比较粗放。为了提高渔业产量, 不惜以污染水体为代价,投入大量饵料。
淀外产业以羽绒加工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耗水 多、耗能大,对水和空气有污染,处于产业链底端。

白洋淀环境分析调研报告

白洋淀环境分析调研报告

白洋淀环境分析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白洋淀地处中国北方平原,是一个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的大型湖泊湿地。

它被誉为“华北明珠”和“北方明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白洋淀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挑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白洋淀的环境状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白洋淀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状况分析1. 水质污染:白洋淀地区农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废水排放,导致了水质污染的加剧。

各种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影响。

2. 生态破坏:过度的采砂、过度的渔业捕捞和过度的沿湖农业耕种破坏了白洋淀的生态平衡。

湿地湖泊的退化和湿地生物的减少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3. 水资源利用不当:白洋淀水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导致了水资源的利用不当。

一些地区存在着水源过度开发、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4. 空气质量下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白洋淀周边的工业污染和交通排放也增加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三、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1. 水质污染问题:加强废水治理,推广农田和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加强监督管理。

2. 生态破坏问题: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限制采砂、渔业和农业扩张的规模,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3. 水资源利用不当问题: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加强水资源保护与调配。

4. 空气质量下降问题:加强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的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改善空气质量。

四、合作与建议为了解决白洋淀面临的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投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主动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公众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建议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公众对白洋淀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度。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杨丽伟;陈诗越【摘要】由于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干旱化的影响,白洋淀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通过对白洋淀湖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并运用与湖泊富营养化关系最为密切的Chla、TN、TP、CCDMn和SD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营养类型.湖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白洋淀为重碳酸类钠组Ⅱ型水的偏碱性湖泊,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为中-富营养级湖泊水体.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湖泊污染的主要因子是TP.借助硅藻及其组合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发现白洋淀硅藻属种以耐营养种梅尼小环藻C yclotella meneghiniana (20.43%)和Cyclostephanos tholi formis (25.40%)为组合特征,表明湖泊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环境状况堪忧.【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5(013)003【总页数】6页(P457-462)【关键词】白洋淀;水质特征;主成分分析;湖泊富营养化;沉积硅藻【作者】杨丽伟;陈诗越【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42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支撑地球生命系统的关键要素和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控制因子[1]。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人口的增加,水质污染持续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环境保护部最近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我国富营养化湖泊(水库)达25.0%。

湖泊水环境状况是区域生态环境健康与否的标志,关系着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方向,影响着流域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地方工农业的生产,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处于京、津、石三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主要承接上游萍河、府河、漕河、唐河、瀑河、孝义河、潴龙河及白沟引河8条河流的洪沥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浅湖草本沼泽型湿地生态系统,在调洪蓄水、灌溉生产、航运渔业和调节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3]。

雄安新区背景下白洋淀生态搬迁意愿调查

雄安新区背景下白洋淀生态搬迁意愿调查

雄安新区背景下白洋淀生态搬迁意愿调查作者:王军张森赵丽牛星辰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8期[摘要]雄安新区的设立对白洋淀的生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大淀头与东田庄的实地调研为例,以推拉理论和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运用SPSS24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被调查者中有66.3%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搬迁政策,有5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不愿意搬迁,搬迁补偿及安置是人们最为关心的。

笔者提出了加大对移民搬迁政策调研、及时充分了解民意尽早做细做实搬迁和补偿安置工作等建议。

[关键词]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搬迁;搬迁补偿及安置[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雄安新区设立,尤其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发布,强化了白洋淀生态功能为主体功能,提出了退耕还淀、生态修复、建立国家公园等新要求。

白洋淀的人口与经济规模已经严重超载,2012年上半年几近干淀,2013年全年水质较好,2014年水质又开始恶化,2015年各点位水质均未达到功能区划要求,2016年白洋淀水质为Ⅴ类,中度污染,2017年水质为Ⅳ类,2018年1月、2月、3月水质为Ⅳ类,轻度污染,4月水质为Ⅴ类,中度污染。

2018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经瀑河水库向白洋淀生态补水。

除了控源、引水、治污措施外,按照人退淀进原则、人口搬迁也是减人、增容量、恢复生态的重要途径。

白洋淀人口搬迁、生态移民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采取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次序的人口搬迁活动,而淀区居民的搬迁意愿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方案及措施产生重要的影响。

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实地调研了白洋淀生态核心区内圈头乡的东田庄和端村镇的大淀头村,东田庄现有户数530多户,人口1700多人,其中800多人外出务工,东田庄村面临淀中村整体搬迁的形势;大淀头村距安新县城8公里,隔白洋淀与圈头乡相望,现有户数700多户,人口2281人,大淀头目前已属于淀边村,因美丽乡村的设施完好,因此将采取延期搬迁或者部分搬迁的方式。

白洋淀浮游植物调查及水质评价

白洋淀浮游植物调查及水质评价
月采 样 .
12 样品采集及鉴定 .
按照《 内陆水域渔业 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 和相关标
准进行采样. 每个采样点位分定性和定 量采 样. 定性水样 的采集 采用 2 5号浮游 植物生物网在表层至 0 5m深处捞 取 , . 采样后 立即 以每 L水样加 1 l 哥试 5r 鲁 n 剂固定 , 然后带回实验室完成在显 微镜下的分类 鉴定. 图 1 浮游植物采样点位示意图 定量水样在距水面 0 5m处用 5L采水器采水 , . 取其 1L水样 于取样瓶 中加入 1 n 鲁哥试剂 固定. 回实 验室后静止 5r l 带
和生物量 以及通过上述数据计算获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可以反映水体 营养状态
, 而且浮游植 物多样性指数用模 糊集合
标准化处理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后 , 可以较好地评价水 环境质量 的状态和变化 . 因此 , 浮游植 物群落结构及其 多样性不 仅可作为水环境质量评价 的重要指标之一 , 而且还可 以弥补单纯用 化学指标 评价水环 境质量 的不足¨ . 文基础数据基 于 本 20 0 9年 6月对 白洋淀 9个点位进行的浮游植物的生态调查 , 了解该 时段 白洋淀浮游植 物生物量和种属 组成的空 间分 布规律
染 ; 5为清海 >
收稿 日期 :0 9—1 20 2—0 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 目(0 8 X 70 0 8 20 Z O 29— 0 ) 通讯作者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12 0
第1 期
李 源 , :白洋淀浮游植物调查及水 质评价 等
第2 5卷
2为 一中污带 ; 2—3为 J B一中污带 ;>3为寡污带.


( 二 2
∑n 一 ) i 1 (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白洋淀,位于中国河北省和北京市交界处,是北方重要的淡水湿地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白洋淀成为了许多水生生物和候鸟的天堂。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白洋淀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系列的破坏和污染。

本文将探讨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保护对策。

1.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白洋淀的水资源是维系其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引水工程的建设,导致了水资源的极度紧张。

湖泊水位下降、湿地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严重影响到了湖泊的生态平衡。

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也直接导致了白洋淀水质的恶化,湖泊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除了水资源和水质问题,白洋淀周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成为了生态环境的一大隐患。

大量的湿地草地被开垦用于农田和建设项目,导致湿地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过度的土地利用也带来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2. 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白洋淀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着诸多的保护挑战。

首先,多个行政区划的重叠管理使得白洋淀的保护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不同区域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和责任划分不统一,导致了治理和保护的难度增加。

其次,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一方面,白洋淀的生态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同时,白洋淀周边的农业和旅游业等经济产业也需要发展和扩大,两者之间的平衡难以达到。

此外,公众对于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还有待提高。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不合规的行为和习惯仍然存在。

例如,乱倒垃圾、乱捕乱猎等问题,给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进一步的破坏。

3.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对策要想有效地治理和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对策。

首先,加强跨区域协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不同行政区划的管理单位要加强协调,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确保治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洋淀怎么了---我国农村生态问题与科学发展调查一、背景与动机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提出至今已经过去七年了,在这七年中,中国农村的面貌有何改变?是否真正实践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是否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这期间切切实实提高了?正是带着这些疑问,我怀揣者“我国农村生态问题与科学发展调查问卷”回到了我的家乡,这是检验家乡的时刻,也是我回报家乡的时刻。

首先谈谈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的理解。

这一政策的提出背景是什么?1、全球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污染面积大范围扩散蔓延;2、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伴随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污染;3、我党和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合理性,并吸取国外经验教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策略。

正是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运而生了。

在环保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的同时,我国又存在着特殊性。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在这样一个农业土地、农村人口大多数的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解决农村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重点和基点。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此次调查的初衷。

农村问题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等多层次,此次调查只截取了环境一个角度,这是农民能切身感受到的,颇具现实意义,所以我相信这次调查一定会有所收获。

时间:2009年1月10日—2009年2月14日地点: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地区)方式:问卷由村长填写,调查期间到工厂、田间和部分村民家中实地察访。

内容:农村生活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工业与环境。

二、总体状况我来自河北保定,我的家乡也被称为白洋淀,即广为人知的抗战老区。

白洋淀是一片天然水域,芦苇荡、荷花田、虾米游鱼、野鸭鸬鹚…这便是我可爱的家乡。

生于斯,长于斯,天生我便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如今水却成了我的痛处。

上游河岸边纺织厂、造纸厂林立,乌黑的废水汩汩排进河里,下游农民汲水灌溉、饮畜…同时由于白洋淀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齐聚的地方,众多游客涌入,垃圾自不必说,一些人为的建筑、娱乐设施和私自改造极大地破坏了环境的协调性,是这里越来越商业化、人工化。

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白洋淀怎么了??三、调查结果、分析及配套方案根据问卷结果,我将从调查结果、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三大环境。

(一)农村生活环境1、该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人倒垃圾池,自己处理。

2、垃圾池维护方式:村里统一建设,村民自管。

3、该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通过排水沟排到屋外。

4、被调查人对该村生活环境的态度:不太满意。

………分析及方案:对于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害生活垃圾我村村民是怎么对待的呢?尽管村民普遍认为本次有垃圾池且自己已将垃圾放到了池里,但我们不妨看看什么是村民心中的垃圾池:凡是地势低洼的地方:河道、堤坝旁、土坑、公路两侧…都被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和分类的垃圾源源不断的填满,河堤上的居民大多将垃圾堆到堤坡下对于垃圾池的维护不过是当这个满了村民自发将其运到另一个更大的垃圾池,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今生活垃圾已经成了村子的包围圈,有的还逼近生活区。

秋冬还好,到了夏天会发出恶臭,影响人们的生活。

由于村民素质问题,有些人习惯在冬季燃烧垃圾,贪图方便,这造成冬天夜晚空气质量下降,长此以往必将产生不良后果。

对于生活污水村民大多采取通过排水沟拍到屋外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点:1污水处理池有限,村民需将污水自行抬运,距离较远;2村里没有下水管道;3村民素质有待提高;4村干部没有担当好重要角色,没制定强制性措施或改善污水排泄系统。

上述原因导致村里公路经常湿漉、泥泞,有时还伴有恶臭,影响村民的出行,人们不得不放弃主路,另外寻找其他小路通向市场或工厂,费时费力造成资源浪费。

我村还存在以下问题:1公共设施少如城镇以普遍出现的公共健身设备在我村却没有公共设施维护维护不足,如新建的公路、路灯“一年新,两年旧”;2草木建设不足;3大小路通车没有限制,路边居民受噪声困扰。

未提出解决方案我查阅了一些有关全国生态示范存的情况,具体方案如下:1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素质,这是根本,只有人们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行为的自觉性;2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建设要靠干部,老一辈人文化水平低,新一代人才又大量外流导致农村中缺乏新鲜的血液和动力,所以现今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3村干部要担当好主角,投注大量精力。

如今很多村长都是兼职,如何不顾此失彼是村长们应认真考虑的。

4上级机关应做好引导、视察、监督工作。

5对于我的家乡我想提些更具体的措施a村干部带头以村民大会或家访方式传播环保知识b制定奖惩措施c从学校孩子抓起,让孩子监督家长d村长带头建垃圾池指定人员定时清理,建立下水道系统,收集污水e让村里有活动能力的老人或失业闲散人员维护公共设施,每月发放补贴一举两得f设必要路卡,保障居民休息。

备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开源节流?调动富有村民捐资;乡镇企业收入;向私企征合理的土地占用费;本村资源开采收入(如我村的石油)。

(二)工业生态环境调查结果:1该村的工业废弃物主要是:工业废水;2该村的废弃物处理情况:经过了简单处理但仍有污染;3只是简单处理的结果:损害了村民的健康、污染了空气、污染了水源分析:我村没有乡镇企业即集体经济作为经济的龙头,私有工业企业如纺织厂、造纸厂、球拍厂、天线厂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些企业有利有弊。

利在于:可以吸纳大部分劳动力促进就业,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弊在于:大量农民从工造成土地闲置,资源浪费;部分青少年辍学打工,村民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工业污染严重,废水废气废弃物处理简陋;企业竞争力弱,难以跟上第三系工业革命的步调。

亲身实地考察后我想陈述几个我所耳闻目睹的事实:一》09年02月10日(正月十六)早上和下午六点左右是工人上下班的高峰期,我站在马路旁光观察来来往往骑自行车的过路的工人,竟发现他们都是像我一般年纪或甚至比我还小的人。

间或我还看到自己的很多小学同学,我惊诧于这批工人队伍的年轻化。

二》09年2月12日我到村里的一个纺织厂了解情况,纺织厂的对面是一所中学。

我看到有几个女工在休息就上前跟她们闲聊了会儿。

这群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都辍学了,但我问她们是不是父母不愿供给或家里条件差时,她们却笑答:“是我们自己不愿上了,上学多累呀,还不如上班呢,况且上班还能赚钱,上学却要花很多钱,将来成绩不好不还一样来上班吗……”她们的“自愿自足”着实是我没能想到的。

走进厂房里,知道我看见什么了吗?在阳光的照射下无数的纤维和棉絮漂浮在空气里,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我不由得捂住鼻子和嘴巴,却发现周围几乎没有女工戴着口罩或其他防护措施。

就这样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她们不断地摄入“慢性毒药”,很难想像这些污物正在腐蚀着他们的肺和生命。

三》09年02月14日就是寒假结束我将返校的那一天,我遇见了已经辍学打工三年的表妹,她告诉我自己已经订婚了,看到我目瞪口呆的表情,她笑笑说很多她的同龄朋友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这些都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于农民不重视教育加上很多企业招工标准宽松,很多刚刚完成甚至未完成学业的青少年纷纷融入了工人队伍。

人们一旦立了业就会马上成家,结婚生子,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又会早早走进工厂。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试想一个人正值青春年华就已看到了生命的尽头时间多么悲哀的事。

况且一个人只有在青壮年才有出卖劳动力的能力,当然老了却发现自己一无所长的时候呢?同时很多农村的工作环境很差,职工无医疗保险且对潜在的危险无防范意识,哪天患上慢性病也未可知。

当然这不是工业对环境赤裸裸地污染,工业只是诱发因素之一。

加强对工业的监察实是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村民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2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单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格局,预防大部分人集体失业的危险3改善农村工人劳动环境。

前面所讲的都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我的家乡白洋淀在水污染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位于华北平原东部的白洋淀水区地下水位较高,这一方面有利于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地表水与潜水层水的交替循环。

农药的掺杂和工业废水的无处理排放会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潜水,若在潜水中长期存在还会下渗至承压水层,这是人饮用水的来源,而承压水的一次循环需要成千上万年。

污染后后果不堪设想。

听很多人讲,白洋淀的自来水已经受到了轻微污染,“治水”已经迫在眉睫了。

怎么治?治污是关键。

对农田应减少大水漫灌,提高灌溉技术,使用喷灌最佳,以避免农药融入河流,同时应加强工业废水的治理。

(三)农业生态环境众所周知,水域的农业通常较为发达,河岸两旁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水源丰沛,是农作物生长的佳地。

白洋淀素以芦苇著称,昔日遍布河岸的芦苇丛如今踪迹难觅,只在旅游区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

原因是什么?农民土地被占用,然后开辟河岸天然土地种植农作物,为提高产量大量喷洒农药,对土地质量敏感的芦苇自然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纵然农作物长得绿肥红瘦,殊不知此时的土地已经掺杂了太多的有毒物质。

而另一方面农田变得野草野菜由于沾了农药的“光”长得颇为茂盛,引起一些喜食野菜的人的注意。

然而这些却是“毒菜”,人们经过警告可以自觉地不再采食,而那些不能辨别毒性的小动物们呢?这真的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现今我国农产品农药含量居高不下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也不想种有毒的菜,因为我们也要吃,但我们都不想吃虫子吃剩的菜不是吗?只盼望着技术人员能尽快研制出更安全的杀虫剂。

四.前进展望关于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有关专家绘制出下图。

中的经验教训,提早开始制定环保策略,中国的污染高峰程度会比历史上经济处于同一水平时的发达国家好很多,且会提前到来,意思也就是若我们现在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经济水平,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会比他们好出几倍。

因此我们应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一定能改变环境现状。

白洋淀只是全国无数农村地区中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讲到“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希望我们能以小见大。

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人类与自然界其他一切构成了环境,人是环境的一份子,为了我们自己请审视你我的行为,让我们携手保护环境!参考文献:《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白洋淀水域状况调查分析《保定市安新县环保局统计数据》《荷花淀》(孙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