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的中医诊断治疗
中医对鼻炎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鼻炎的辨证施治鼻炎是以鼻流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为特征的病证。
又称鼻渊,脑漏。
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辨证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等。
一、属于实证的鼻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如下:1、肺经风热证:属于此种类型的鼻炎患者在治疗时应采用的原则为辛宣利窍、疏风清热,可选用的方剂为苍耳子散加减,中成药选千柏鼻炎片,鼻渊通窍颗粒炎等。
2、胆腑郁热证:属于此型的患者应该采用的治疗原则时化湿通窍、清胆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成药选鼻渊舒和鼻窦炎口服液等。
3、脾经湿热证:属于此型的鼻炎患者在治疗时要使用的原则为芳香通窍、清脾化湿。
可选用的方剂有两种,分别是①黄芩滑石汤加减。
②加味四苓散加减。
中成药选鼻炎宁颗粒等。
二、属于虚证的鼻炎患者应采用的治疗方法如下:1、肺气虚寒证:属于此种类型的鼻炎患者要采用的治疗原则为益气温肺,散寒通窍。
中医推荐患者使用的效果比较好的方剂是温肺汤加减。
中成药选辛芩颗粒等。
2、脾气虚弱证:辨证属于此型的鼻炎患者患者应该采用的治疗原则为清利湿浊、益气健脾,可选用的具有这些作用的方剂是补中益气汤加减。
中成药选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3、髓海不充证:中医认为辩证属于髓海不充正的鼻炎患者要采用的治疗原则是补肾填精、益脑止涕。
①如患者的体质肾阴虚,可用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
②如果有阴阳两虚症状,可选用补脑丸。
三、屡治不愈,酌扶正脱敏鼻渊之辨,有虚实之分,急慢性之别。
治有清热泻火、舒肝利湿排脓,或健脾补肺益肾填髓,温散浊邪诸法。
但亦有患者涕液汩汩,长湿无干与鼽嚏并见,迭经前述诸法治疗,仍有少数疗效欠佳或迁延缠绵。
结合西医学认识来考虑,多与过敏有关。
鼻及窦腔黏膜过敏反应致黏膜水肿,填塞窦腔,鼻腔引流不畅,影响通气,且易继发感染。
这部分病人的发病特点为多伴过敏性鼻炎,中鼻甲水肿较剧或有息肉样变。
其治,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参考现代病理认识及中药药理认识,对此屡治无效者,可在补益肺气、坚固藩蓠或温肾暖脾、扶正固本方药基础上,视鼻涕之清浊而选加祛邪脱敏之品。
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良方 (2)

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良方一、萎缩性鼻炎概况萎缩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甚至鼻甲骨质萎缩的疾病,可分为两种,一是原发性的,原因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二是继发性的,可由于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或不适当的鼻腔手术等引起。
二、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萎缩性鼻炎病人的鼻腔粘膜干燥,有时这种病变可以蔓延到咽喉部。
鼻腔往往显得宽大,但因痂皮堵塞或粘膜干燥,神经感觉迟钝,病人常常仍会感到鼻塞。
嗅觉减退明显,常有头痛和容易鼻出血。
严重的病人鼻内常擤出黄绿色痂,并散发臭气。
三、萎缩性鼻炎的检查1.细菌培养:取鼻腔分泌物或脓痂做细菌培养,可查得臭鼻杆菌或类白喉杆菌。
2.X线检查:可见鼻腔增宽,鼻腔外侧壁增厚,鼻窦炎改变等。
四、治疗萎缩性鼻炎处方元参20克,麦冬20克,天冬20克,生地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熟地10克,首乌10克,龟板10克,甘草6克。
胃阴虚,加鲜石斛12克,玉竹12克;衄血,加仙鹤草10克,旱莲草10克;肢冷畏寒,加当归10克,肉苁蓉10克;头痛头昏,加女贞子15克;鼻气秽臭,加黄柏12克,知母15克;秋冬季节加重者,加赤芍12克,并重用川芎、当归;服药期间大便溏薄,可用山药、薏苡仁炒至微黄各9克,研末,红糖水冲服。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每天早晨用3%生理盐水冲洗1次,随冲随吭,吭出痂皮,然后以石腊油或复方薄荷油点鼻。
五、治疗萎缩性鼻炎的单验方1.苍耳子160克,辛夷16克,麻油1000毫升,先将麻油温热后加入研碎的苍耳子和辛夷,浸泡24小时,再用小火煎至800毫升,冷却过滤,装瓶备用。
每日滴鼻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2.生石膏(先煎)、生地、牡蛎、生石决明各30克,玄参、桑白皮、党参各12克,麦冬、丹皮、黄芩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冰片3克,蜂蜜100毫升,将冰片研细,溶于蜂蜜中搅匀,用棉签蘸药液涂鼻腔,每日3~5次。
自制克鼻灵Ⅱ号滴鼻液治疗萎缩性鼻炎66例

液 9 m1。合 并 两次煎液 , 入西 洋参 、 胶液 , 压真 0 ) 加 阿 负
空过滤 。滤液 经高 温高压 灭菌后 , F 按 AO( 界粮 农组 世 织) /WHO( 9 4 的规定 : 18 ) 加进 苯 甲酸钠 ( o im e — S du B n
酌减 ,O天为 1个疗程 。有 效可继 用 第 2个 疗程 , 般 2 一 不 超过 4个疗 程 。 治 疗结 果
阴、 生津润燥 、 清热通窍 的功效 , 临床用 治萎缩 性鼻 炎 , 切
合病 机 , 能获 良效 。 故
参 考 文 献
疗 效评 定标准 : 愈 : 治 鼻及 鼻 咽干燥 、 鼻塞 等症状 消
特 色疗 法峙 氐阍 咽 疗珐
CHI ’ NA S NATUR P O ATH ̄
治疗结 果 :6例 中, 愈 4 6 治 3例 , 显效 1 1例 , 效 9 有
自制 克鼻 灵 Ⅱ号 滴鼻 液 治疗萎 缩性 鼻 炎 6 6例
包 明 虎
( 西 玉林 师 范学 院校 医院 ,3 0 0) 广 5 70
固 疗 效 , 访 1年 未 复 发 。 随 体 会
6 6例均 为 门诊 患 者 。其 中男 2 7例 , 3 女 9例 ; 年
龄 1  ̄6 8 4岁 , 平均 4 1岁 ; 病程 1 8年 。 ~2
诊 断标准 : 照《 参 耳鼻 咽喉科 诊断学 》 ] 定 。主要 _拟 1 症状 : 自觉鼻及 鼻咽 干燥 , 吸入 冷 空 气有 凉 感 及 刺激 性
莲 草 ( 品 )鹅 不 食 草 ( 品) l O 鲜 、 鲜 各 O g等 。西洋 参 文火 另 煎 , 板 、鳖 甲先 煎 , 胶烊 化 , 余各 药 加水 煎煮 2 龟 阿 其 次 ( 1次 , 入龟 板 、鳖 甲煎 液 后加 水 8 0 , 2 , 第 并 0 ml煎 h
中药口服鼻腔填塞治疗萎缩性鼻炎32例

觉恢复正常 , 内臭味消失 , 鼻 鼻出血止 , 鼻腔检查无 干脓痂形 成 ; 鼻黏膜红润 , 甲形态正常 , 鼻 通气 良
13 配 制 方 法 .
取一个 lO L Om 注射用 的空瓶 ,先 人7 %酒 精 5 3m 消毒 , 0L 放置2 i , m n 将酒精倒出晾干 , 后 再将上述 诸药鱼肝油 , 蜂蜜共人瓶 中, 调成稀糊状即成 。
1 . 使 用 方 法 4
11 一 般 资料 .
我科2 0 ~ 07 0 4 20 年治疗3 例萎缩性 鼻炎患者 , 2
6 3 6 8 2 - 2 .
消失 , 痊愈出院 , 随访 1 年余未复发 。
5 讨论
( 稿 日期 :0 8 O — 4 修 回 日期 :0 8 0 — 1 收 20 一 1 2 : 20—7 3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属中医的“ 风瘙痒”也属于 ,
中药 口服鼻腔填塞治疗萎缩性鼻炎3例 2
亚 生江 ・ 乎提 , 托 刁晓 洁 , 安
( 自治 区中医医院, 新疆 摘 乌鲁木齐
杨
8 00 ) 3 0 0
要 目的 : 究内服及外用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 研 方法 : 组3 例 均采用 中药 口服鼻腔填塞 , 本 2 运用 中
药百合 固金 汤合六味地黄 汤加减 口服 , 中药纱条充 分填塞鼻 腔 ,h 1 后取 出,0 1 天为1 疗程 。结果 : 观察3 例 , 2 痊愈 率 5 .6 , 转率3 . % , 6 % 好 7 51 4 无效率81 %, .0 总有效率达9 . %。结论 : 10 9 内外标 本兼治 , 中药内服 以滋养肺 肾, 生津润燥 , 滋养 鼻窍; 鼻腔填塞直接作用于鼻黏膜部位, 改善鼻黏膜细胞 的新 陈代谢 , 使鼻黏膜萎缩减轻 , 功能逐渐恢复 。中药 口服 与鼻腔填塞 法联合 治疗 萎缩性鼻炎有效。 关键词 萎缩性鼻炎 ; 中药 口服; 鼻腔填塞 ; 内外治法
中医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中医模拟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萎缩性鼻炎的中医名称是A、鼻渊B、臭鼻症C、鼻槁D、鼻疳E、鼻窒正确答案:C2、用银膏补牙见于A、辽代B、明代C、唐代D、宋代E、汉代正确答案:C3、云雾移睛A、必要时做B超检查,以了解病变性质B、应作血糖等全身检查,以明确诊断C、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诊断标准之一D、结核菌素阳性可辅助诊断E、眼压偏低正确答案:A4、关于振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着力稍轻B、运用肌肉强力地静止性作用力C、操作时力量要集中于着力部位D、有指振法和掌振法之分E、振动的频率较高正确答案:A5、距齿线8cm以上直肠恶性肿瘤虽有远处转移,但全身情况较好,肿瘤能切除者,宜采用A、Mile's术B、Hartman术C、Dixon术D、Bacon术E、Parks术正确答案:C6、下肢外侧分布有A、足三阴经B、手三阴经C、属六脏的阴经D、手三阳经E、足三阳经正确答案:E7、寒热往来,以寒为主,宜重推A、分手阴阳阳池重推B、和阴阳C、推脾经D、推三关E、分手阴阳阴池重推正确答案:A8、时复目痒,外感风热,眼痒难忍,灼热微痛,白睛污红,胞睑内面遍生卵石样颗粒,有白色黏丝样眼眵,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者,以A、清热除湿,祛风止痒,除湿汤加减B、祛风止痒,清热凉血,银翘散加减C、养血熄风,四物汤加减D、祛风止痒,消风散加减E、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加减正确答案:D9、循行于口的经脉有A、足太阴经、足少阴经B、足阳明经、足厥阴经、冲脉、任脉C、手足阳明经D、足三阴经E、足阳明经、足厥阴经正确答案:C10、大肠癌化疗的基础药物是A、氟尿嘧啶B、替加氟C、氟尿苷D、丝裂霉素E、卡莫氟片正确答案:A11、枕后头痛为主者为A、少阳经B、太阴经C、厥阴经D、太阳经E、阳明经正确答案:D12、双眼注视远处目标时,调节处于松弛状态,注视近处目标时则需调节,同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A、眼的调节B、眼的集合C、视功能D、屈光E、视野正确答案:B13、蛇串疮肝经郁热证宜A、理气活血,重镇止痛B、养血活血,清热解毒C、清肝火,解热毒D、养血润肤,祛风止痛E、健脾利湿正确答案:C14、弹拨法的操作频率每分钟是A、>200次B、160~180次C、150~200次D、100~150次E、120~160次正确答案:C15、被动活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是A、理气活血B、益气养血C、舒筋活血D、活血化瘀E、松解粘连正确答案:E16、起于本脏的经脉是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阴肾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少阴心经E、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D17、腕部餐叉样畸形发生于A、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B、尺骨下段骨折C、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D、腕舟骨骨折E、前臂双骨折正确答案:A18、皮肤干燥,肥厚,粗糙,瘙痒,其病机为A、肝胆湿热B、血虚风燥C、气滞血瘀D、脾胃虚弱E、肝肾不足正确答案:B19、引起梅毒的病原体是A、乳头瘤病毒B、支原体C、苍白螺旋体D、金黄色葡萄球菌E、真菌正确答案:C20、神门、太溪适用于治疗心悸A、心虚胆怯型B、心血瘀阻型C、肝郁化火型D、阴虚火旺型E、心脾两虚型正确答案:D21、消痔灵是四步注射术中,第二、第三步中,血管肿型的注射液浓度为A、3:2B、3:1C、2:1D、1:2E、1:1正确答案:E22、治疗范围较广者选用A、肘揉法B、点法C、掌揉法D、扳法E、摇法正确答案:C23、红斑狼疮的预防护理,下列最重要的是A、防风寒B、避日晒C、忌腥膻D、高营养E、免劳累正确答案:B24、紫白癜风的好发部位是A、颜面、上胸和肩背部B、躯干和四肢近端C、颈项、骶尾、肘膝D、胸背、项侧、肩胛等处E、头皮、四肢伸侧正确答案:D25、人类主要致龋的糖类是A、果糖B、麦牙糖C、乳糖D、蔗糖E、葡萄糖正确答案:D26、肾元亏损,邪毒滞留多表现为A、耳流白腐臭脓B、耳流清稀脓C、耳流红脓D、耳流白脓E、耳流黄脓正确答案:A27、病程4日,发热,耳内疼痛,呈跳痛,如钻似刺,痛连头脑。
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萎缩性鼻炎22例

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萎缩性鼻炎22例
钟彦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019)003
【摘要】@@ 1 临床资料rn22例中,男7例,女15例;年龄21~45岁;病程2~6年.诊断标准[1]:鼻中干燥,鼻塞,无涕或少涕,或鼻腔有脓痂,有恶臭,伴头昏痛,记忆力下降,嗅觉减退或消失;鼻腔检查粘膜干燥、鼻甲萎缩、鼻腔可有黄绿色痂皮;全身可见神疲乏力,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总页数】1页(P22-22)
【作者】钟彦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21
【相关文献】
1.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肺癌放射治疗不良反应56例观察 [J], 张育荣;王琦
2.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肺癌放射治疗不良反应91例 [J], 张启家;刘俊波;胡联民;黎广平;李曼贺
3.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肺癌放射治疗不良反应91例 [J], 张启家;刘俊波;胡联民;黎广平;李曼贺;
4.百合固金汤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观察 [J], 田霜
5.百合固金汤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观察 [J], 田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草药辛夷前鼻孔填塞治疗萎缩性鼻炎

中草药辛夷前鼻孔填塞治疗萎缩性鼻炎
王钧镖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年(卷),期】2002(010)004
【摘要】@@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鼻腔疾病,主要表现是鼻腔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缩,鼻腔宽大,有较多黄绿色分泌物积存形成痂皮,可有臭味,引起头痛头昏,鼻出血,嗅觉差或嗅觉丧失,鼻阻塞等症状.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患者较痛苦.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草药辛夷挖小孔填塞前鼻孔,结合稀释后的蜂蜜滴鼻,经观察,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88-188)
【作者】王钧镖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改良前鼻孔缩窄术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萎缩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J], 侯琳琳
2.后鼻孔、鼻腔填塞治疗前颅窝底骨折鼻大出血 [J], 蒋争鸣;曹乐胜;姚力芝;邹世才
3.经鼻内镜前鼻孔填塞治疗鼻腔后段出血的疗效观察 [J], 肖元武
4.前鼻孔闭锁术与前鼻孔缩小术治疗重度萎缩性鼻炎6例分析 [J], 田兴华;任钢
5.高膨胀止血材料经前鼻孔鼻腔深部填塞治疗鼻腔后部出血 [J], 王立银;孙欣;柳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炎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

鼻炎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鼻炎是指鼻黏膜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中医认为,鼻炎是因为鼻腔失去对外界有害物质的清除功能,导致邪气侵袭鼻部而引起的。
中医在诊断鼻炎时,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体质、症状、舌诊、脉诊等综合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诊断方法1. 望诊:中医会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鼻形、鼻孔大小、鼻黏膜颜色等来判断鼻炎的类型。
例如,鼻塞、鼻涕清稀的情况多属于风寒感冒所致;鼻塞、鼻涕黄稠或有腥臭味则可能是湿热的症状。
2. 闻诊:通过闻取患者的气味,中医可以初步判断鼻炎的类型。
如果患者鼻涕呈酸臭气味,有可能是湿热鼻炎;而鼻涕呈腥臭味则可能是鼻窦炎。
3. 问诊:中医医生会向患者了解症状的起因、发展、程度和其他相关情况,以了解疾病的具体表现。
例如,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是否有喷嚏、咳嗽、气喘等症状。
4. 切诊:中医医生通过按压患者的穴位,观察其反应来判断病情。
例如,按压鼻翼区域,如果疼痛明显,可能是鼻炎。
二、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鼻炎的常用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鼻炎,中医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风寒鼻炎,可使用葱白、生姜、大蒜等炖汤;对于湿热鼻炎,可以使用白朮、黄芩、黄柏等清热化湿的中药;对于鼻窦炎,可以使用蜂蜜、石膏、连翘等清热解毒、解表散结的中药。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鼻炎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鼻腔内的湿热状况。
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印堂穴等。
3.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通过按摩鼻翼、迎香穴等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鼻塞、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4. 中医食疗法:中医认为,饮食与鼻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因此,中医提倡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燥热、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养阴滋润的食物,如鸭梨、苹果、百合等。
5. 中医穴位贴敷法:在中医治疗鼻炎过程中,根据病情可以在相应的穴位贴敷药物,通过渗透作用改善鼻黏膜的病变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槁的诊断、鼻槁的分析、鼻槁的治疗鼻槁以鼻内干燥、鼻塞、鼻气腥臭、鼻粘膜萎缩、鼻腔宽大为特征。
若鼻气恶臭者,又称臭鼻症。
鼻槁是一种发展缓慢的常见鼻病,以女性为多,且在妇女月经期或怀孕期症状更为明显。
本病多发生于干寒地区、干燥的工作环境,症状在秋冬季节比春夏季节为重。
类似于西医的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
鼻槁的诊断要点1.鼻内干燥,甚则鼻咽干燥感,鼻塞,嗅觉迟钝,鼻气腥臭,脓涕鼻痂多。
2.检查可见鼻粘膜干燥、萎缩,鼻腔宽大,鼻道内有黄绿色脓稠鼻涕潴留或有黑褐色鼻痂。
自幼发病者,可影响鼻部发育而呈鞍鼻,以致鼻梁宽而平。
鼻槁的辨证分析鼻槁的病因,内因多以肺、脾、肾虚损为主,外因多为受燥热邪毒侵袭,以致伤津耗液,鼻失滋养,加之邪灼粘膜,发生脉络瘀阻,粘膜干枯萎缩而为病。
燥热之邪侵袭,多先伤肺,燥气伤肺,津液受灼,则枯涸不能上承,致使鼻窍粘膜干萎。
邪热伤络,败津伤肌,则鼻涕污秽,痂皮多,时有血丝涕;若肺肾阴虚,虚火循经上炎,津液被耗,可致粘膜干燥,涕痂积留,咽干灼热微痛;若肺脾气虚,肺不能输布津液,脾不能生化气血,使鼻失濡养,清窍干燥,故粘膜枯萎,痂皮受湿热熏蒸,化腐生脓则鼻涕如浆如酪,鼻气腥臭难闻。
治疗上,肺经燥热,宜清肺润燥;若肺肾阴虚,则宜滋阴润肺;肺脾气虚,则宜补益肺脾,行气逐邪。
鼻槁的辨证论治肺经燥热型【证见】鼻内干燥,灼热疼痛较甚,鼻粘膜萎缩,鼻涕污秽,带黄绿色,痂皮多,或有少许血丝,咽痛咽痒时而咳嗽。
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治法】清肺润燥,宣肺散邪。
【方药】1.主方清燥救肺汤(喻嘉言《医门法律》)加减处方:桑叶10克,枇杷叶12克,杏仁12克,麦冬15克,火麻仁15克,石膏15克。
水煎服。
若鼻干灼热疼痛较甚,加黄芩12克、菊花12克。
鼻腔粘膜萎缩甚者,加沙参15克、何首乌15克、当归lO克。
鼻衄者,加白茅根15克、旱莲草15克。
2.中成药(1)二冬膏,口服,每次9~15克,每日2次。
(2)补肺汤,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3)扶正养阴丸,大蜜丸每次l丸,每日2次,片剂每次5片,每日3次。
肺肾阴虚型【证见】鼻内干燥,涕痂积留,遇冷则头痛、头昏加重,咽干不适,咽时微痛。
手足烦热,咳嗽痰少,头晕耳鸣,腰酸无力,溲黄而少。
舌质红而干,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肾,生津润燥。
【方药】1。
主方百合固金汤(汪昂《医方集解》)加减处方:太子参15克,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桔梗12克,白芷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若鼻涕腥秽,鼻气秽臭者,可选加桑白皮12克、黄芩12克、冬瓜仁15克。
妇女月经期症状加重者,加泽兰12克、川芎10克、五灵脂10克。
2.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
肺脾气虚型【证见】鼻内干燥,鼻涕如浆如酪,鼻气腥臭难闻。
或见食少腹胀,疲乏少气,大便时溏,唇淡。
舌质淡红,脉缓弱。
【治法】补益肺脾,利湿逐邪。
【方药】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lO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升麻15克。
水煎服。
若鼻粘膜溃烂,鼻气腥臭较甚者,加黄柏12克、苦参12克、鱼腥草15克。
嗅觉失灵者,加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白芍10克。
鼻粘膜萎缩较甚者,加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
2.中成药(1)补中益气丸,口服,每次6—10克,每日3次。
(2)参苓白术散(丸、胶囊),口服,散剂或水泛丸每次6克,每日2次,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鼻槁的外治法1.滴鼻可用石蜡油、复方薄荷油或清鱼肝油滴鼻,也可用蜜糖、芝麻油加冰片少许滴鼻。
2.洗鼻将温生理盐水或温开水盛于碗盆内,嘱病人低头由鼻将水吸人,经口吐出,反复多次,可洗净鼻内痂皮及脓涕。
每日洗l一2次,洗涤后再滴药液,效果更佳。
鼻槁的其他疗法1.针灸疗法(1)针刺:取迎香、禾髂、素髂、足三里、肺俞、脾俞等穴。
每次2~3穴,中弱刺激,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
(2)艾灸:取百会、足三里、迎香、肺俞等穴。
悬灸至局部发热,出现红晕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3)迎香穴埋线:将鼻部周围按一般外科原则消毒,铺上小孔巾,在迎香穴位处局部注射1%普鲁卡因,每侧1。
2毫升:然后用带有肠线的三角缝合针穿过穴位内,剪去露出皮肤外面的线头。
如有出血,可稍压迫止血,不必包扎。
如有线头露出,容易引起感染,或使整条肠线脱落。
2.饮食疗法(1)黑芝麻适量拌糖,每日食适量。
(2)天冬、麦冬各10克,泡水代茶饮服。
(3)南杏桑白煲猪肺: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约250克,煲汤饮用。
3.预防调护(1)保持鼻窍清洁湿润,清除鼻内积涕或痂皮,禁用血管收缩剂滴鼻。
(2)防治全身慢性疾患,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豆类等食物,少食辛辣燥热之品。
(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积极防治各种急慢性鼻部疾病。
(4)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吸人,室内常洒水,。
保持空气湿润。
在干燥或粉尘环境中工作,要戴口罩等。
中医称为:鼻槁“槁”即鼻内干燥之意。
【古书记戴】<内经、灵枢、寒热病篇>“皮寒热者不可近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阴之络,以补手太阴”。
<难经,五十八难>“毛发焦 , 鼻槁”。
【诊断要点】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内干燥,甚则鼻咽干燥感,并有灼热微痛,鼻塞,嗅觉迟钝,鼻气腥臭,脓涕鼻痂多。
检查:鼻内肌膜萎缩,鼻腔宽大,鼻道内见有黄绿色脓稠鼻涕潴留或有黑褐色鼻痂,自幼发病者可影响鼻部发育而呈鞍鼻,鼻梁宽而平。
萎缩性鼻炎是慢性进行性鼻腔疾病。
患者鼻腔内粘膜会渐渐萎缩促使鼻腔扩大及其下属的骨组织也会发生病变,并产生结痂(痂皮)。
鼻腔内不但有臭味,还常会发生鼻塞,抱怨头痛,嗅觉异常故又叫臭鼻症(Ozena)【临床表征】type(1)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内分泌不正常不协调有关,多发生在青春期(年龄为二十多岁居多)而且女性罹患率比男性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内干燥,甚则鼻咽干燥感,并有灼热微痛,鼻塞、嗅觉迟钝、鼻气腥臭、脓涕鼻痂多。
type(2)临床上发现鼻腔空隙大但鼻甲粘膜又小又薄、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居多(大多伴有鼻病史)因为鼻腔粘膜萎缩,鼻腔宽大使进入鼻内空气增多,易使异物蓄积鼻腔内,粘膜相对地粘液变稠,鼻内见有黄绿色脓稠鼻涕潴留或有黑褐色鼻痂,使鼻腔变得十分干燥再加上空气由于不断流通,鼻粘膜就愈见萎缩。
患者通常不知觉。
自幼发病者可影响鼻部发育而呈鞍鼻,鼻梁宽而平。
鼻内痂盖散发阵阵恶臭,因含臭鼻杆菌(Klebsiella Ozaenae)。
【中医辨证论治】肺阴亏虚:病因:(1) 过食辛辣剌激 (2) 大病亡津 (3) 燥热之邪外袭。
主证:鼻内干燥较甚,灼热疼痛,鼻内肌膜萎缩,嗅觉不灵、鼻痂多、有黄绿色浊涕间有血丝涕,特别在气候干燥季节,症状更加明显。
患者常感咽干、咽痒、咳嗽、讲话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兼证:若肾虚及肺,证见鼻孔干燥,咽喉干痛,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肺肾阴虚之证。
治疗:肺阴亏虚型之鼻槁,主要表现为肺之阴津不足,故治疗上应以润燥,养阴,增液为总的治疗原则。
忌用辛热、温燥的药物。
治则:宜养阴润燥,宣肺散邪。
方药: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本方证是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所致。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促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少苔等证。
故用治肺阴亏虚之鼻槁是恰当的。
肺肾阴虚者,则宜润补肺肾,可选用百合固金汤。
脾气虚弱:病因:(1)饮食失调。
(2)思虑过度。
(3)病后体虚。
主证:鼻涕腥臭如浆如酪,或有黄绿色脓痂,鼻窍肌膜萎缩较甚,头重头痛。
兼证:患者常感食少腹胀,疲乏少气,大便时溏,唇舌淡白,苔白,脉缓弱。
治疗:脾气虚弱型之鼻槁,主要表现为脾虚不健,中气不足之证,故以健脾补气为其总的治疗原则。
治则:补中益气、养血润燥。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减。
萎缩性鼻炎中医治疗:认为本病乃因:肺肾阴亏型“症见鼻孔干燥,咽喉燥痛,手足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肺肾阴虚者。
分析:如肾虚及肺者也宜滋养肺肾。
处解:百合固金汤加味。
方义:百合﹑二地滋养肺肾为主药,麦冬助百合以润肺,玄蔘助二地以滋肾清热为佐,合而用之使阴液充足,肺肾得养怎则虚火自降。
脾气虚弱、湿蕴生热型:鼻涕如浆如酪,其色微黄浅绿,痂皮淡薄,鼻内肌膜淡红。
萎缩较严重者鼻气腥臭,患者食少腹胀﹑疲乏少气﹑大便时溏﹑唇舌淡白﹑苔白﹑脉缓。
分析: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充肺则→鼻失濡养;肌膜干燥而色淡。
脾虚湿停,郁而发热,湿热蒸灼,故→鼻内肌膜萎缩﹑鼻痂黄绿色。
食少腹胀﹑便溏而疲乏少气﹑唇舌淡白为脾虚之症。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减。
可健脾胃而升清阳,生气血而润鼻燥之功。
方解: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升清降浊,培土生金,以四物汤养血活血,润燥生肌。
对于一些顽固病例,长期治疗不效者,跟据〝久病多瘀〞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理论,可适当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红花﹑丹参﹑赤芍﹑丹皮﹑水蛭﹑虻虫等。
外治萎缩性鼻炎㈠大叶桉、芙蓉叶各10克分别研成细粉,以凡士林100克混和加热调匀,即为桉芙软膏。
每晚睡前及午睡前,将软膏涂入鼻腔内。
㈡取干桉叶、芙蓉叶各4斤,加水适量,煮沸30分钟,过滤,文火浓缩至500毫升(1毫升约含生药8克),加羊毛脂1000克,凡士林500克,调匀,制成2x6厘米的油纱布条备用。
用时取纱布条塞入鼻腔内,经1~2小时后取出,每天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