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幼儿一般是指(三到六七)岁的儿童。2.幼儿教育心理学旨在揭示教育情境中幼儿(心理与变化)的规律,并探讨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3.幼儿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科,又是(教育)学科。4.教育是(造就)和(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5.幼儿教育最典型的形式是(幼儿园教育)。6.在幼儿园教育系统中,(教师及其活动)与(幼儿及其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7.(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要处理好(主体)与(客体)、(教育)与(发展)的关系。8.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创造性原则、教育性原则)。9.(创新)是衡量和评价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标准之一。10.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11.就幼儿园情境而言,教师常用的观察形式主要有(轶事记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核查表)。12.心理学中所讲的发展主要指个体的(身心发展)。13.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心理演变与扩展。心理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体现出来的。14.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速度、方向、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15.艾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前三个阶段是(信任对怀疑【0-1岁】、自主对羞怯【1-3岁】、主动对内疚【3-6岁】)。16.幼儿期的口语表述具有(情境性)特点。17.(感知觉)和(观察)是幼儿认知活动的基础,是形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基本要素。18.(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19.在幼儿初期,儿童的主导性思维方式是(直觉行动思维)。20.幼儿期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21.大约在5、6岁左右,幼儿开始发展(抽象)思维。22.情绪更多地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情感则更多地与人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23.个性的差异可以通过(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方面体现出来。24.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同伴交往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性别化的发展)三个方面体现出来。25.(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26.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27.(游戏)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进行

学习的最佳方式。28.(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29.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发生于(游戏)和(日常生活)中。30.按学习内容来划分学习的种类,一般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及(态度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三大类。运动技能的学习也称(操作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31.按学习方式来划分学习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32.个体的生理发展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支配。33.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特殊性}是指(活动-游戏性、直观-操作性、指导-模仿性)。34.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是(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35.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36.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提出的,了解经典性条件反射形成的规律,可以主动建立积极的(联想)。37.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提出的,他将自发产生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他设计了(斯金纳箱)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38.早期顿悟学习理论是(苛勒)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39.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40.认知学习理论指出,幼儿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主动)地适应环境。41.(观察学习)是人类进行社会学系的一种典型形式。42.观察学习一般要经历(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过程。43.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著名的(累积学习)观点;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理森的(感觉剥夺)实验。44.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使用观察法总结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45.认知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46.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和(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