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毕业生中考数学模拟成绩、试卷分析及反思

2017届毕业生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析及反思

2017年4月19日九1班数学

本次中考数学模拟测试23人参加,平均分54.2分,72分及72分以上为合格率17.5%,96分及96分以上为优秀率4.3%,低于36分叫低分率13.0%。

本试题总体感觉题量较大,题目偏难,简单题较少,难度与中考题相当。试卷所考查学生的知识点具有全面性、重复性、重点突出三大特点,同时与能力考查紧密结果,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把根基打牢,然后就是要学会灵活运用,提高思维能力。从代数方面看,方程与函数考察的题目比较多,也是复习中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对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多加练习。并注意归纳总结,努力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几何方面,主要侧重考察解直角三角形,和与圆有关的一些问题。与圆有关的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技巧性强,是复习中的重点跟难点。从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是一份很成功的试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本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避重点。如:第一大题选择中的1,2,3,4,5,6,8,9,10小题。第二大题中的11,12,13,14,15,16小题。第三大题中的17,18,19;第四大题中的20,21,22;第五大题中的23,24,25小题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或灵活运用的。

2、抓住新课标的特点,重点内容重点考查,难点内容化难为易,分散考查。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重难点内容把握得很有

分寸。整份试卷中考查的内容比例、分值大小和层次要求都有明显体现。注重对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考查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试题中的第5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第15题第20题、第25题等都是生活中常需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试题形式多样,渗透数学思想,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注意对新课程教学的导向性。通过识图来解答计算题或应用题,这类题都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要求考生能对实际的具体问题进行独立分析,考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此外还有一类题(20题)对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并不高,但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并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将实际背景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二、试卷分析

如第一大题的第1小题8人选择错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相反数;第一大题的第8小题8人选择错误,知正多边形一个外角,求正多边形边数。第二大题的第16题21人填空填错,求复合图形中一部分的阴影面积。第三大题的第17题20人解答过程不正确,零指数、开方、三角函数、负指数的混合运算;第三大题的第18题22人解答过程不正确,解分式方程;第三大题的第19题18人解答过程不正确,尺规作图题。第四大题的第20题21人解答过程不正确,常用方向表示法应用。第四大题的第21题18人解答过程不正确,求概率。第四大题的第22题20人解答过程不正确,求反比例解板式与三角形面积;第五大题的第23题22人

解答过程不正确,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最值、围成面积;第五大题的第24题22人解答过程不正确,几何综合三角形与圆,证明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全等、求函数值。第五大题的第25题学生不能解答,几何与函数。

三、反思与措施:

对于中考常考的重要题型,讲解后及时检测,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进行及时地了解情况,及时的进行辅导与检测。

1、对于填空题,选择题,要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尽量接触到各种题型。

2、对于每一节,每一专题知识检测完,讲解完之后,对于错误较多的题,再重新组织起来进行检测,以便了解掌握情况。

3、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4、阅读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5、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6、及时复习,强化对中考常题型的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复后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