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X相关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FXTA)
副高卫生职称神经内科学题库模拟试卷二

副高卫生职称《神经内科学》(题库)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8岁小儿,反复突然意识丧失发作,每次持(江南博哥)续数秒,可以自发缓解,发作时面部抽动,脑电图提示为棘慢复合波,应诊断为A.痫性发作B.脑源性晕厥C.痣症D.反射性晕厥E.脑缺血发作[单选题]2.下列哪种眼肌麻痹不会出现复视A.核上性眼肌麻痹B.核性眼肌麻痹C.核间性眼肌麻痹D.周围性眼肌麻痹E.以上都不是[单选题]3.病理反射见于A.进行性脊肌萎缩症B.肌萎缩侧索硬化C.震颤麻痹D.重症肌无力E.周期性麻痹[单选题]4.脑脊液离体后不久自发凝固,称为FrOin综合征,表示蛋白质含量A.多超过5g∕1B.多超过7g∕1C.多超过9g∕1D.多超过10g∕1E.多超过15g∕1[单选题]5.58岁男性,突然右眼失明,左上肢无力,2天后右眼视力好转,但左侧肢瘫加重,查体血压15∕12kPa,意识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上下肢瘫,左偏身感觉障碍,其阻塞血管A.右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B.右侧大脑中动脉深穿支C.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D.右侧大脑前动脉深穿支E.右侧颈内动脉[单选题]6.III度肌力是指A.可见肌肉收缩,而无肢体运动B.肢体不能抬起,但能在床上移位C.能克服地心引力D.能抵抗阻力E.活动自如[单选题]7.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是A.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减少B.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C.胆碱酯酶活力受抑制D.终板电位下降引起去极性阻断E.肌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异常[单选题]8.TIA的诊断依据主要是A.MRIB.CTC.病史D.生化检查E.TCD[单选题]9.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妊娠期首选药物为A.锌剂C.D-青霉胺C.二疏丁二酸钠D.二疏丙磺酸钠E.维生素C[单选题]10.肌月氐体切开主要能够缓解A.失神发作B.复杂部分性发作C.发作性跌倒D.肌阵挛发作E.简单部分性发作[单选题H1患者女,35岁,因“发作性头痛4年”来诊。
头痛部位不定,每次持续数小时至1d,发作前视物模糊。
脆性X综合征

• The effect of Fragile X on intelligence is more variable in females. Some females have mental impairment, some have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some have a normal IQ.
建议检测人群
• 原因不明的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自闭症人群 (不一定具有家族史)
• 有脆性X综合征家族史的疑似人群、疑似女性携带 者
• 脆性X综合征患儿的母亲及其他高危女性 • 50岁以上,患有进行性的小脑共济失调、意向性
震颤者,排除其他病因 • 女性卵巢早衰人群,且排除其他病因
致病机制
• 脆性X综合征的致病基因为FMR1。 • FMR1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 • FMR1基因编码了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MRP),
• Seizures (epilepsy) affect about 25% of people with frag材、文献认为是X连锁隐性遗传。
• 最近的GeneReviews数据库把其更新为X连锁显性。
• 前突变还是全突变?
• 有两个问题使得对于隐性还是显性的定论变复杂: – 并非所有的女性携带者都有临床表现 – 前突变和全突变的携带者,临床表现不一致,外显率 也不一致
遗传方式
• 是一种X连锁遗传病,主要致病因素是FMR1基因 CGG重复区动态突变;发生突变的男性几乎全部 发病,15%~50%的女性携带者有异常表现,症状 较男性更轻微。
脆性X综合征症状起因1

脆性X综合征症状起因
*导读:脆性X综合征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脆性X综合征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其发生原因是由于脆性 X 智力低下基因( FMR1 ) 5' 非翻译区遗传不稳定的( CGG ) n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 CGG ) n 在正常人中约为 8 ~ 50 拷贝,而在正常男性传递者和女性携带者增多到 52 ~ 200 拷贝,同时相邻的 CpG 岛未被甲基化,称为前突变 (premutation) 。
前突变者无或只有轻微症状。
女性携带者的 CGG 区不稳定,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拷贝数逐代递增 ( 即动态突变 ) ,以致在男性患者和脆性部位高表达的女性中, CGG 重复数目达到 200 ~ 1000 拷贝,相邻的 CpG 岛也被甲基化,称为全突变 (full mutation) 。
几乎所有患者不表达或只有低表达的 FMR1 mRNA ,从而出现临床症状。
这是动态突变的典型疾病之一。
另一种位于 Xq28 的 FMR2 基因的动态突变导致脆性 E 智力低下症,与该基因 5' 非编码区的 GCC 重复片段有关,正常重复数目为 7 ~35 ,前突变为 130 ~150 ,全突变为 230 ~750 。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脆性X综合征的病因,脆性X综合征怎么引起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脆性X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脆性X综合征

09
08
有精神发育迟缓( MR )、发育迟缓或自闭症的男性或女性患者,特别是 ①有任何 FraX 体格或性格阳性征象;或②有 FraX 家族史;或③男性或女 性亲属中有未诊断的 MR;
03
FMR1是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整个基因组序列长约38kb,包含17个外显子 和 16 个 内 含 子 , 主 要 编 码 脆 性 X 智 力 低 下 蛋 白 ( 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FMRP) 。
5‘端外显子上的非翻译区有一个三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CGG)n,n代表重 复数。正常人群中CGG重复序列的数量是多态的,n为5~44。通常在传代 过程中可保持稳定,且(CGG)n上游约250bp处有一个启动子CpG岛。
有后面情况而寻求生育咨询者:①有 FraX 家族史;或②未诊断的 MR 家族 史;
已明确母亲为突变携带者的胎儿; 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与表型不一致者,包括临床高度提示 FraX 但细胞遗传
学检查阴性,或细胞遗传学检查阳性但临床症状不典型。
10
感谢 聆听
tl在一个家系两代人中共发现 11 名男性患者和两名轻度 智力低下的女性患者,认为该家系智力低下是与 X 连锁相关的,因此 X 连 锁智力低下又称为Martin-Bell综合征。
1969 年Lubs首先在男性智力低下患者及其女性亲属中发现了长臂具有 "随 体和呈细丝状次缢痕" 的 X 染色体。
1977年Sortherland证明细丝状次缢痕位于 X 染色体长臂 2 区 7 带(Xq27), 在低叶酸培养条件下表达。因此,提出了脆性部位(fragile site)的概念。
脆X综合征的分子基础及其认知研究进展

脆X综合征的分子基础及其认知研究进展
詹建英;赵正言
【期刊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5(032)002
【摘要】脆X综合征(FXS)由于存在X染色体CGG重复片段大量扩增,导致脆X 智力低下基因异常甲基化,基因失活,脆X智力低下蛋白生成障碍,因嵌合体或X染色体活化率不同,引起不同程度的脆X智力低下蛋白降低和神经元与突触的生成与成熟障碍,导致学习与记忆功能异常.FXS的特殊认知表型与其分子基础有关,FXS具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的异常,主要有视觉空间能力、注意力、工作记忆及执行功能异常,而执行功能异常认为是其特殊的认知基础.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詹建英;赵正言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杭州3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6
【相关文献】
1.脆性X综合征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信号通路与认知障碍关系进展 [J], 张瑾;陈盛强
2.家畜毛色形成分子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 [J], 勿都巴拉; 吴铁成; 李玉荣; 丽春; 吴江鸿; 胡斯乐; 刘斌; 高树新
3.施奈德结晶状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子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J], 陶俊峰; 黄玉迪; 张军林; 苏振宏; 解举民
4.基于流程图法探查高中生“遗传的分子基础”认知结构 [J], 林翠霞; 李雪峰
5.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分子基础与人工诱导调控研究进展 [J], 窦勇;吴琳;闫永芳;任虹烨;陈家宇;乔之怡;翟胜利;周文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脆性X综合征幻灯片

1985
准确定位于Xq27.3
遗传机制
细胞学特点
分子机制
脆性x智力低下1基因
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 Gene
FMR1 gene
Xq27.3
FMR1 gene
FMRP
Nomal
n<45
(CGG)n
前突变
Premutation
50<n<200 CpG岛甲基化
全突变
* R. Frank Kooy, Rob Willemsen and Ben A. Oostra, MOLECULAR MEDICINE TODAY, MAY 2000 (VOL. 6) 2019/1/31 23
•
前突变: 一般前突变携带者不出现症状,但最 近研究表明,女性携带者可能出现卵巢功 能可能不正常,携带者女性有较高的出生 双生子倾向,也可能有早熟卵巢衰竭( POF) 和过早绝经*。
•
三种动态突变和非动态突变。
• FMR-Ⅰ基因的前突变(premutation):MR-Ⅰ基因 (CGG)n 结构中n 拷贝数扩增至53~230时,携带 者虽然表型正常,但在传代过程中易发生进一步 的扩增,使后代的CGG重复数大为增加,并有异 常表型出现。智力水平正常。 • FMR-Ⅰ基因的全突变(full mutation):前突变状 态(CGG)53~230次扩增至>230次时,100%男 性携带者表现为典型的脆性X 综合征,53%的女 性携带者表现出轻重程度不等的智力低下,此时 称为全突变。与智力低下直接相关。
•
女性患者:
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异常X染色体 随机失活,故其智力低下程度较轻,多有 行为及情感异常,体征亦不如男性患者明 显。
【精】脆性X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1.2 Southern印迹杂交法
▪ FXS5’端的(CGG)n的异常扩增及CpG岛异 常甲基化使其上的特异性酶切位点消失,需 mGlu5受体主要在皮质、髓纹、海马、小脑表达。
甲氨蝶呤或5-氟脱氧尿苷可诱导出脆性位点提高显现率,与原位杂交荧光技术结合可分析检测数量和结构的异常并提高图谱分辨率至 10万bp。
脆性X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Southern印迹杂交法缺点为:需要DNA样品多、需要同位素标记、操作复杂、费用大、耗时长、不易推广;
20%男性患者IQ水平在30-50之间。女性患者 FMR1 KO小鼠的大脑的几个区域发现重要的中枢代谢调节酶GSK3出现过度激活,GSK3抑制剂锂盐可以恢复FSX小鼠突变体表型。
原因智力缺陷家族史者; ▪ ⑺未明原因的新发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特别是伴有不
明原因的智力缺陷家族史者。。
▪ FXS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细胞遗传学、 Southern印迹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 RT-PCR和免疫组化分析
1.1细胞遗传学检测
▪ 该方法至尽今已发展成熟。诊断的重要指标:培养中期细胞 染色体Xq2.7显示脆性位点大于4%为阳性。甲氨蝶呤或5-氟 脱氧尿苷可诱导出脆性位点提高显现率,与原位杂交荧光技 术结合可分析检测数量和结构的异常并提高图谱分辨率至10 万bp。fra(X)并不是在所有的中期细胞中都能找到,标本来 源于外周淋巴细胞、羊水、绒毛或脐血。一般智力低下男性 患者fra(X)的表达率为10%~30%。年龄较大、表型正常的女 性携带者可不表达,表达常低于5%。故不用于对表型正常 的女性携带者的诊断。该法费时费力、检出率低于50%,且 只能对男性患者及部分女性患者做出诊断,不能检出不全显 性患者及女性杂合子,对于男性患者也易产生假阴性。所以 应用较局限。
脆性X综合征

脆性X综合征
李东至;廖灿
【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5(13)5
【摘要】脆性X综合征(FraX)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智力低下综合征。
其发病机理是
由于X染色体上FMR1基因三核苷酸重复序列(CGG)n动态突变引起。
携带前突
变的母亲在传递给子代时,(CGG)n大多扩展为全突变,子代发病机会增加。
目前FraX的诊断主要依靠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于前突变携带者的母亲建议进行产前诊断。
【总页数】3页(P121-123)
【作者】李东至;廖灿
【作者单位】广州市妇婴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6.12
【相关文献】
1.脆性X综合征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J], 高飞;胡泽斌;游延军;蒲小聪;陈蕊;黄杰
2.脆性X综合征外周血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与验证 [J], 高飞;胡泽斌;孙楠;段然慧;游延军;左甜甜;夏昆;黄杰
3.新生儿脆性X综合征筛查对本地区CGG重复数情况分析 [J], 马会卿; 郝秀双;
刘晓玲; 郭志娟; 杨灵敏
4.甲基化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自闭症男童中脆性X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J], 陈剑虹; 黄淑君; 马健; 周伟平; 张亮
5.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脆性X综合征的筛查结果分析 [J], 雷洁;龙敏;肖砚微;林晓文;张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脆性X相关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FXTA)
男性、56岁,有几个月步态不平衡和姿势不稳定的病史。
影像学表现如下。
后颅窝水平的轴向T2加权(A)、冠状T2-FLAIR(B)、轴向弥散加权(C)、轴向ADC(D)和增强后轴向T1加权(E)图像显示双侧小脑中脚的对称T2/FLAIR信号高信号,无相应增强。
有广泛的大脑和小脑容积损失。
诊断
脆性 X 相关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FXTA)
背景
FXTAS是一种罕见的成人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脆性X智力低下(FMR1)基因的突变前携带者。
脆性X综合征发生在FMR1基因“完全突变”的患者中,定义为在5'非翻译区有>200个CGG重复,并在儿童中表现出认知障碍和自闭症特征。
具有55–200个CGG重复的突变前携带者在儿童期没有症状性疾病,但在成年后外显率增加,尤其是男性患者。
临床表现
CGG重复次数较多的患者往往出现在较年轻的年龄,症状进展较快。
通常的表现是一名五六十岁的男性患者,患有不明原因的震颤和步态障碍,这可能被误认为是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或多系统萎缩。
其他特征包括认知能力下降、精神障碍和自主神经失调,这些在晚期疾病中更为常见。
其中,女性患者通常病情较轻。
诊断要点
典型的MRI表现包括小脑中脚(MCP)和胼胝体压部对称的T2高信号,即所谓的“MCP征象”。
较不明确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全脑和小脑体积损失和T2/FLAIR高信
号脑白质病变。
鉴别诊断
多系统萎缩-C型(MSA-C):在MCPs中可以看到T2/FLAIR高信号,脑桥、MCPs和小脑的不成比例的体积丢失通常是更引人注目的发现。
脑桥上可以看到“十字征”的标志。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影像学表现可能与MSA-C相同,特别是SCA2和SCA6。
肾上腺白质病变(ALD):T2/FLAIR信号高信号可见于MCPs,通常也见于锥体束、小脑和大脑后白质。
威尔逊病:特征性发现包括壳核、丘脑、中脑和脑桥的对称T2/FLAIR信号高信号,尽管可以看到小脑上脚和小脑中脚的受累。
双侧小脑前下动脉(AICA)区域缺血性梗死:AICA区域梗死可能涉及MCPs,但预计会出现急性而非渐进性临床表现。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尽管PRES更典型地涉及后部大脑白质,但可以看到脑干、MCPs和小脑的受累。
中毒:特别是,甲苯滥用和海洛因吸入可能导致对称性白质损伤,并伴有MCPs。
治疗:
FXTAS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针对症状的治疗可能会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