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机器人创意设计及实现研究

合集下载

智能六足机器人舞蹈设计实验报告

智能六足机器人舞蹈设计实验报告

智能六足机器人舞蹈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一款低成本的小型舞蹈六足机器人的设计。

根据仿生学原理确定六足机器人的比例尺寸,根据六足机器人的功能要求确定其自由度配置,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和驱动元件,实现了一个小型的双足舞蹈六足机器人。

舞蹈六足机器人是娱乐六足机器人的一种,集软件和硬件于一身,核心是控制系统。

采用基于上下位机的控制结构,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数据和指令。

在音乐特征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等手段,通过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自动匹配、同步演示等方法,实现舞蹈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舞蹈六足机器人的设计一般要经过创意提案、整体论证、初步设计、组装调试、最终定型等几个大的步骤。

其中最重要的当数其中的机械设计环节,它关系到后面六足机器人的整体性能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舞蹈六足机器人;AVR单片机;舵机1.引言六足机器人是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象征和发展结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的哥哥领域,并正在给人类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六足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现在,国际上对六足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步趋近一般,即六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六足机器人协会给六足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六足机器人产业在二十一世界将成为和汽车、电脑并驾齐驱的主干产业。

从庞大的工业六足机器人到微观的纳米六足机器人,从代表尖端技术的仿人型六足机器人到孩子们喜爱的宠物六足机器人,六足机器人正在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

六足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化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拥有一定得现实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次设计采用Atmega16L单片机作为双足六足机器人控制单元的核心,具备自主决策和智能判断的能力。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近些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逐渐成为开发的热点。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行走、跳跃等动作,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过程。

一、需求分析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一款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研发。

从用户需求出发,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分析:使用场景:以舞蹈表演为主要使用场景,但在轻松、互动的活动中也可出现。

动作需求:需要具有基本的行走、跑步和转弯等动作,并能完成更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外观设计:需要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且容易接受。

系统架构:需要具备完整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芯片、应用程序等组件。

二、设计方案1.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基础。

根据需求分析,机械结构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轻巧:机械结构应该尽量轻量化,方便机器人完成更为复杂的舞蹈动作。

稳定:机械结构应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机器人在动作时不容易翻倒或者失衡。

可调节:机械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舞蹈动作的需求。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案,每个模块可以拆卸和汇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轻松的拼装和更换。

机器人采用轻巧的材质制作,整机重量不超过3公斤,可完成基本的舞蹈动作。

2.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核心。

控制系统需要具备以下特点:高精度:机器人需要实时的控制和反馈,以保证舞蹈动作的精度。

稳定: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避免机器人因控制失误而出现异常。

可扩展:控制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以便于后期的升级和维护。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采用了基于Arduino控制芯片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该控制系统以多传感器为基础,可以实时的获取机器人的姿态、位移等信息,并通过程序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完成一系列动作的实现。

三、实现过程根据设计方案中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制作出相应的机械部件,并进行拼装和测试。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导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舞蹈领域,
机器人也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编程和控制实现各种舞蹈动作。

本文将设计和实
现一个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通过结合机械结构设计、电子控制系统和编程算法,实现机
器人的舞蹈动作。

一、机器人的设计
1. 机械结构设计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是实现舞蹈动作的基础。

我们设计一种双足机器人,可以在平
稳的地面上进行舞蹈动作。

机器人的双足结构采用轻量、坚固的材料制作,同时保证机器
人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双足机器人的关节部分采用柔性材料设计,可以实现多种舞蹈动作。

双足机器人的步态设计要符合舞蹈的节奏和韵律,能够实现舞蹈动作的美感和流畅度。

2. 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机器人的电子控制系统是实现舞蹈动作的关键。

我们设计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机器人的步态控制和舞蹈动作的编程控制。

控制系统采
用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可以实现舞蹈动作的实时控制和优化调整。

控制系统还需
要包括传感器模块,能够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姿态和环境信息,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编程算法设计
机器人的舞蹈动作是通过编程算法进行控制和实现的。

我们设计一种基于动作规划和
运动控制的编程算法,可以实现机器人舞蹈动作的优化和实时调整。

编程算法需要考虑机
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和机械结构特点,能够有效控制机器人的步态和姿态,实现各种舞蹈动作。

高自由度舞蹈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

高自由度舞蹈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


还 是 达 不 到 我 们 的要 求
日本 在 机 器 人 方 面 的 研 究 在 世 界 范
我 们 创 造 性 的用 舵机


根 线 控 制两 个
围 内处 于 领 先 地 位 成 果有S o
n

具有代表性 的

即将 同

个信 号送 往 极

y
公 司 的QR I O
本 田公司

位 角 相 差 1 8 0 度 的两 个 舵机 上 面 从 而 实现 了 机 器 人 变 形 后 翅 膀 和
种 技术 的融合 体
的和 谐 美

最 终表 现 为 动 作
和 两 个 直 流 电机
由于 5 1 单 片机
只 能把 1 6 通 道

目前 世 界 上 舞 蹈 机 器 人
本 身端 口 的因素
升 级 为2 4 通 道


可 实现 的动 作 与 真 人 几 乎 没 有 什 么 区别

即使如 此

软件
最后

可 以上 下 楼 梯 甚 至 是 奔 跑
的A S I MO

同这 些 公 司 相 比

我 国在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和 应 用 还 有
定差距

机 翼 的动 作
2


在连 续 多年 参加 各 种 比赛 和 展 览 过 程中

对 机 器 人 上 直 流 电机 的 出 于 对 动 作 准 确 性 的要 求

我们 对 于舞蹈机器 人 的设计
控制

[作者 简 介] 杨 东辉 ( 1 9 8 4 ) 男 河 北承 德人 西 北 工 业 大学材料成 型 及 控制 工 程专 业 中心 舞 蹈 机 器 人 基 地 成 员 参与 2 0 0 7 年 R o b o Cu p 机 器 人 大赛获 等奖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舞蹈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我们需要确定机器人的外形和尺寸。

考虑到实用性和可行性,我们选择设计一个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

机器人的身高约为30厘米,重量约为1千克,这样既方便携带又容易控制。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

双足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机身、双足和关节。

机身可以采用一种轻质材料制作,如碳纤维,以提高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双足可以使用橡胶或塑料材料制作,以增加机器人在舞蹈中的灵活性和摆动范围。

关节可以采用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设计,使机器人的动作更加精确和流畅。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机器人的动力系统。

机器人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源和电机。

电源可以选择锂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以提供足够的电能支持机器人的运动。

电机可以选择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并将其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部位。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

传感器系统可以用于检测机器人的自身状态和环境变化。

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可以检测机器人的倾斜角度和转动速度;通过距离传感器可以检测机器人与障碍物的距离。

传感器的数据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调整机器人的姿态。

我们需要确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和控制电机的运动。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和编程代码,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舞蹈动作。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可以使用开源硬件平台如Arduino或Raspberry Pi来搭建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机器人的舞蹈动作控制。

还可以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和机器人仿真软件进行机器人的设计和预演。

设计和实现一个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涉及到机械结构设计、动力系统选择、传感器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的建立。

舞蹈运动训练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

舞蹈运动训练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

舞蹈运动训练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第一章:引言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在体育运动项目中,舞蹈运动因其优美的形式和艺术性,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热爱与关注。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舞蹈运动所需技巧过多,对身体灵活度和协调性的要求也相当高,这使得很多人在舞蹈运动中表现欠佳,丧失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因此,本文将对一种舞蹈运动训练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舞蹈运动爱好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运动体验,同时也为舞蹈运动的普及和促进健康运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二章:相关技术在进行舞蹈运动训练机器人设计与开发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技术。

首先,机器人技术是舞蹈运动训练机器人实现的基石。

机器人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中,从而使得训练更加高效、准确和安全。

其次,姿态估计技术也是该机器人的关键。

姿态估计技术能够对运动员的身体姿态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舞蹈动作的正确和有效。

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机器人能够在舞蹈运动训练过程中实时检测运动员的身体姿态,并根据其动作进行精确的指导和调整。

第三章:设计与实现在进行舞蹈运动训练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底盘部分。

可以使用轮式底盘或多足底盘,具体选择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机器人的使用环境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各个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包括运动臂、传感器、动力系统等。

此外,为了能够实现对运动员身体姿态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我们需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姿态进行识别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和学习,以实现更高效、准确和个性化的舞蹈训练。

第四章:实验与验证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舞蹈运动训练机器人的设计和开发效果,我们进行了实验和验证。

首先,我们测试了机器人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性能和适用性,并对其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

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机器人领域,双足机器人一直备受瞩目,因为它们能够模仿人类的步行方式,并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及实现,探索其在娱乐、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应用前景。

设计理念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人类舞蹈的动作,通过对人类舞蹈动作的模仿,实现机器人的舞蹈表演。

这不仅需要机器人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和运动学控制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机器人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系统:双足机器人需要装备多种传感器,如力觉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以便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平衡控制。

2. 动作规划:机器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动作规划能力,能够根据舞蹈的音乐节奏和节拍,生成相应的舞蹈动作序列。

4. 舞蹈表现力:机器人的外形设计和舞蹈动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以便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实现方法为了实现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实现方法:1. 结构设计:需要设计出合适的机器人结构,包括骨架结构、传动机构和外部装甲。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重量、稳定性和舞蹈表现力。

3. 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需要集成运动规划、运动学控制和传感器数据处理等多种功能,以实现机器人舞蹈动作的精确控制。

4. 舞蹈动作生成:通过对人类舞蹈动作的分析和建模,可以生成机器人舞蹈动作的序列。

这一过程需要考虑节奏和音乐的影响,以保证舞蹈动作与音乐相匹配。

应用前景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娱乐、教育和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娱乐应用: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可以用于舞蹈表演,成为各种娱乐节目的表演嘉宾,为观众带来新奇的视听享受。

2. 教育应用:通过机器人舞蹈表演,可以吸引孩子们对科学和技术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

3. 科研应用:小型舞蹈双足机器人具有独特的动作规划和运动控制特性,可以为人类行为学和运动控制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平台和研究对象。

基于单片机的舞蹈机器人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舞蹈机器人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舞蹈机器人的设计1. 引言舞蹈机器人是一种结合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新兴技术,它能够模拟人类的舞蹈动作,成为了现代娱乐产业中的一种新宠。

本文将探讨基于单片机的舞蹈机器人的设计,通过对其结构、控制系统和动作生成算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舞蹈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2.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娱乐形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舞台表演已经不能满足观众们对于创新和惊喜感的需求。

而舞蹈机器人作为一种创新娱乐形式,能够通过模拟人类动作来展现出独特而精彩的表演。

基于单片机是设计和控制舞蹈机器人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3. 舞蹈机器人结构设计3.1 传感器系统为了使舞蹈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与之互动,传感器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等。

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舞台上的灯光变化,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身体姿态。

3.2 机械结构舞蹈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以便能够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常见的机械结构包括关节、连杆和齿轮等。

关节负责连接各个部件,连杆负责转动关节,齿轮则能够提供更大的转动力矩。

3.3 动力系统为了使舞蹈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而精确的动作,需要一个高效可靠的动力系统。

常见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和伺服驱动等。

电机负责提供转动力矩,而伺服驱动则能够精确控制电机转速和位置。

4. 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4.1 单片机选择在设计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时,单片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单片机需要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IO口以满足舞蹈机器人的需求。

常用的单片机包括Arduino和Raspberry Pi等。

4.2 控制算法舞蹈机器人的控制算法需要能够准确控制机器人的运动,使其能够按照预定动作完成舞蹈表演。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和遗传算法等。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而有效的控制方法,而遗传算法则能够通过优化搜索来找到最优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机器人创意设计及实现研究摘要:舞蹈机器人是一种娱乐类机器人。

本文针对其设计结构,以及操控性能的要求,以51系列单片机为处理器,设计和实现了基于舵机达到控制机器人舞蹈动作的效果。

关键词:舞蹈机器人;51单片机;舵机
1设计机器人技术的难点和关键点
通过对参加2007年Robocup的比赛,发现设计机器人的难点和关键技术主要在以下方面:1)控制软件。

目前,市场上仅有同时支持16个舵机运转的软件,也就是这款软件的控制通道只有16个,不足以满足这款有两个直流电机与26个舵机的机器人实际需求。

由于51单片机的端口有限,所以只能把16通道升级为24通道,创造性的用一根线连接两个舵机,即往两个极位角相差180的舵机上传送同一个信号,最终实现了机器人变形后翅膀和机翼的动作;2)对机器人直流电机的控制。

要单独设计电路板,以确保动作的准确性,避免线路之间信号造成的互相干扰;3)机械设计方面。

机器人在设计尺寸上有严格的规定,其自身的构造必须要科学设计,要合理分布其自身的重量,以便于达到机器人重心尽可能得到合理调整的目的,同时还要二次加工个别位置的舵机[1]。

2具体实现过程
1)机械设计。

以前研发比较成熟的机器人为基础,添加一些类人型舞蹈动作模块,如手指、腕部、腿部、头部等部位的模块。

机器人通常使用3种电机,也就是步进电机、直流电机和舵机这三种。

通过
对这三种电机进行综合对比,舵机最终被决定用在机器人的各个关节部位,但机器人变形后的轮子,则是用直流电机来驱动。

这样机器人电机的安装可以结合自身的结构特点省去麻烦,还能使电池的负载大大减轻。

机器人采用SolidWorks2006来构建三维建模平台,在整体建模结束后,所进行的工作模拟仿真一般是通过Solidworks的COOS/Motio模块来实现。

当前面临的难题是选择机器人本身材料。

大家都很难完美解决机器人自身重量和结构强度的矛盾,综合考虑多方面原因,决定采用铝合金构件来作为机器人的整体结构,把电木板材构件应用于摩擦较剧烈的部位。

有机玻璃不仅美观,抗冲击性能还比较稳定,所以把其用于脚掌部位。

上述做法,都是为了让机器人具备高强度的同时,还必须控制其重量在规定的范围里。

为防止机器人舵机的连接件出现故障,特意采用同轴连接器对舵机实施二次加工改造,提升了舵机的稳定性,后来舵机连接件几乎没有发生过脱落现象。

2)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电路系统采用Atmel8051单片机,12MHz晶振,RS232通讯部件,I2C总线插座,24路舵机控制器接口。

操作软件采用24路舵机控制器,是由我国自主研发,与机器人的连接通过串口实现,拖动数据滑杆即可实时操控机器人[2]。

由于端口通讯的实时性较强,所以舵机能够实时对信号做出响应,做出想要的舞蹈动作。

可以把各种舞蹈动作制作成相应的数据,并把其存入数据库里,借助Access和MATLAB,数据库可以对其进行数据的编辑和处理,使单个机器人的数据在不同机器人上实现共享,减少后期动作编排的麻烦。

可借助软件对动作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格式能被单片机
直接识别,利用Top2003编程器写入24C64,而后将其插入I2C插槽。

拨动机器人开关后,其可直接读取于E2PROM中的数据,机器人能独立表演舞蹈。

表演前,要加装无线收发模块,跳线后,通过遥控器就可以对机器人的执行动作进行控制。

由于成本因素,选择了简易遥控器,其电路板是接收组建的集成。

在开始对机器人进行调试过程中,舵机的运转会断续出现不稳定的状况。

后来经大量实验发现,通过调整输入的电压、改变输入信号的波形以及优化电路板的布局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这一状况的发生,使机器人能够更加平稳的工作。

为便于机器人故障后的检修和维护,始终要把模块化思想贯穿在控制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中,这样能确保模块的通用性和损坏后维护、更换的便捷性,所以,要分开设计舵机控制模块、直流电机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3]。

3结束语
整个系统接受遥控的指令较为准确度,可控性强,流畅完成了各项舞蹈动作,完成了最初的设想。

从效果上来看,整个设计流程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并在2007年Robocup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舵机间歇性失稳、机器人自身平衡控制等,也有待进一步去做出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晋西,郭学琴.SolidWorks及Cosmosmotion机械仿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张继伟王鑫单位: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