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第二次公示简本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西区Ⅱ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模板】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西区Ⅱ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现将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西区II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初步结论的信息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一)规划概述规划名称:《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西区II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定位:建设以轨道交通产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主导,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区,综合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功能区。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东至规划辛庄二号路,西至规划辛庄西路,南至规划辛庄三号院,北至规划辛庄一号路,总用地面积134.27公顷。
总体布局:西区1I沿规划长兴路和辛庄六号路形成“十字型功能轴线”的空间布局形式,将园区分为产业研发区和综合服务区,产业研发、配套服务等各类功能组团分布其中。
图1 西区Ⅱ规划范围图(二)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概述(1)大气环境影响:规划项目实施产生的SO2、NO2、PM10等因子预测浓度增量均很低,不改变原有的环境功能,对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影响: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西区II产生的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至丰台河西再生水厂处理。
园区排水水质能够满足再生水厂的接管要求,且再生水厂处理工艺、处理能够均能够满足园区污水处理需求。
园区排入丰台河西再生水厂的污水占其处理能力的比例较小,处理达标后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地下水环境影响: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途径主要是由于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化粪池等下渗及泄露,正常状况下,规划区各构筑物按建筑设计规范施工,防腐防渗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污染物下渗进而污染地下水环境。
但在非正常状况或事故状况下,防渗措施发生破损,可能造成污染物泄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但此影响可通过规范的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控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短时、局部的,不会造成大范围的污染事故。
(4)固废环境影响:规划实施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
【一周规划】龙湖笕桥、中天义桥,中锐、上海绿都未来科技城住宅项目公示

【一周规划】龙湖笕桥、中天义桥,中锐、上海绿都未来科技城住宅项目公示好地网5月13日讯(研究员孙航海)本周(5.7-5.11),杭州7个项目公示,其中:主城区1个:龙湖笕桥生态公园单元住宅项目(杭政储出【2017】88号);萧山区1个:中天义桥镇住宅项目(萧政储出【2018】3号);余杭区5个:中锐未来科技城商住项目(余政储出【2017】37号)、上海绿都未来科技城商住项目(余政储出【2017】36号)、星创余杭街道商业项目(余政储出【2017】35号)、新世界余杭街道商业项目(余政储出【2017】34号)、星创余杭街道商业项目(余政储出【2017】33号)。
1、龙湖笕桥生态公园单元住宅项目(杭政储出【2017】88号)杭州龙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在药香路东侧、船舫兜弄南侧、浜河路西侧、南都路北侧建设杭政储出(2017)88号地块商品住宅(设配套公建)项目。
地块位置图项目总用地面积为52253㎡,总建筑面积175176.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4956.6㎡,地下建筑面积为60220㎡,容积率2.2,建筑密度30%,绿地率30%。
2018年1月19日,龙湖进驻城东笕桥,以总价35.8亿元、楼面价31154元/㎡、溢价率50.4%竞得笕桥生态公园单元R21-4宅地。
项目总平图项目建造5幢16F高层住宅楼和10幢6F多层住宅楼。
2、中天义桥镇住宅项目(萧政储出【2018】3号)杭州天灿房地产有限公司拟在义桥镇建设萧政储出【2018】3号地块项目。
用地东至腾飞路、南至新城路、西至新陕路、北至义大线。
地块位置项目总用地面积为73264㎡,总建筑面积215772.67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42778.977㎡,地下建筑面积为72993.698㎡,容积率2.5,建筑密度28%,绿地率30%。
2018年1月29日,中天以总价15.4亿竞得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FG08-R-13、FG08-R-14号地块,楼面价10731元/㎡,溢价53%。
杭州未来科技城 和睦路工程(东西大道至上仓路)、绿汀 …

2×10.5
——
4 2×3.0
40 3 ——
3、上仓路
本次设计上仓路(文一西路~02 省道)工程,南起 02 省道,北至文一西路。
本次设计范围内起点段有一条 6m 宽的现状沥青道路良上路,上仓路起点位于现
状荆余路与良上路交叉口。荆余路斜交下穿 02 省道,斜交角度约为 45 度,02
省道与现状良上路高差约 6m。由于高差原因,本次上仓路(文一西路~02 省道)
杭州未来科技城建设有限公司规拟建和睦路工程(东西大道至上仓路)、绿 汀路工程(文二西路至文一西路)、上仓路工程(文一西路至 02 省道)项目, 将有利于平衡杭州未来科技城周边的交通,提高东西向及南北向交通可达性, 分流周边区域的车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完善城市路网及城市道路系统功 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性的需要。
2、路基填方
m3
75430
二
地下管线工程
雨水管
m
2100
污水管
m
1300
三
交叉工程
处
6
四
公交停靠站
对
4个
五
桥涵工程
个
2个
表 6 上仓路(文一西路~02 省道)工程红线范围内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一
路基土石方
1、路基挖方
m3
2、路基填方
m3
105600 155430
二
地下管线工程
雨水管
m
6640
污水管
m
4545
三
交叉工程
处
6
四
公交停靠站
对
4 对半
五
桥涵工程
个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南区)CP07-0600-0047、0048、0060、0..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南区)CP07-0600-0047、0048、0060、0061地块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项目(配建人才公共租赁住房)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051号2014年12月北京目录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目的 (1)1.3编制的依据 (2)1.4评价工作等级 (3)1.5评价范围 (5)1.6评价重点 (6)1.7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6)1.8环境保护目标 (13)2工程概况 (16)2.1基本情况 (16)2.2工程总布置 (18)2.3配套基础设施 (22)2.4施工进度及工期 (23)2.5项目占地 (23)2.5工程投资 (23)3工程分析 (24)3.1产业政策及其相关规划符合性 (24)3.2主要污染源分析 (27)4区域环境特征与现状 (37)4.1自然环境概况 (37)4.2社会环境概况 (42)4.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7)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2)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5.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67)6环境保护措施 (85)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85)6.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89)7公众参与 (93)7.1公众参与的目的 (93)7.2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对象 (93)7.3征求公众参与意见的方式 (93)7.5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95)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6)8.1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 (96)8.2监测计划 (97)8.3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 (98)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9)9.1环保投资 (99)9.2环境效益分析 (99)9.3社会效益分析 (100)10总量控制 (102)11结论与建议 (103)11.1项目概况 (103)11.2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 (103)11.3项目区周围环境质量状况 (104)11.4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5)11.5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6)11.6环保投资 (108)11.7公众参与结论 (108)11.8环评总结论 (108)1总论1.1项目背景根据《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未来科技城属于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是昌平区构建“两轴两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正在集中推进“三城一区一基地”的重要成员。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4.08.01•【字号】沪环评〔2024〕141号•【施行日期】2024.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跟踪评估工作的通知》等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局按照园区自评-各区初评-市局抽查的方式对110个产业园区(含重点管控单元以外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产业社区)进行了全覆盖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本市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要求总体得到有效落实,产业准入、结构调整、环境风险防范、环境监测等重点指标落实率逐年提升,但部分园区在企业巡查和档案建立、监测指标全覆盖、整改计划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各区产业园区跟踪评估指标扣分情况见附件1,跟踪评估报告(含问题清单及整改要求)将由各区生态环境局及相关管委会逐一反馈至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
二、评估结果1. 闵行区航天科技产业园2期等8个园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上(名单详见附件2),符合本市实施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条件。
经园区自愿申报,现核定将相关园区增补为联动园区,有效期至2025年7月31日。
产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可按照《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实施意见》(沪环规〔2021〕6号)有关规定简化项目环评管理。
2. 已联动的59个园区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保税区)等12个园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下(名单详见附件3),主要存在未全面落实园区环境管理机制建设(一企一档)、日常污染源巡查要求等问题,两年联动实施期满后存在不符合产业园区联动条件的风险。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的公告-环发[2003]169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的公告-环发[2003]169号](https://img.taocdn.com/s3/m/69baf9e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7.png)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的公告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的公告(环发[2003]169号)为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推动和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更好地为规划编制部门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经有关部门和专家推荐,我局对申请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进行了审核与遴选,现将第二批43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附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二00三年十月十三日附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序号│单位名称│所在地│├───┼────────────────────┼───┤│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2.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北京│├───┼────────────────────┼───┤│3.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北京│├───┼────────────────────┼───┤│4. │交通部环境保护中心│北京│├───┼────────────────────┼───┤│5.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北京│├───┼────────────────────┼───┤│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7.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8.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北京│├───┼────────────────────┼───┤│9.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10.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北│├───┼────────────────────┼───┤│11. │河北冶金研究院│河北│├───┼────────────────────┼───┤│12. │邯郸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北│├───┼────────────────────┼───┤│13.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14. │山西省化工设计院│山西│├───┼────────────────────┼───┤│15. │煤炭工业部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16.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17.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辽宁│├───┼────────────────────┼───┤│18. │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辽宁│├───┼────────────────────┼───┤│19.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辽宁│├───┼────────────────────┼───┤│20.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黑龙江│├───┼────────────────────┼───┤│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2.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23.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江苏│├───┼────────────────────┼───┤│2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安徽│├───┼────────────────────┼───┤│25. │煤炭工业部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26.│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南│├───┼────────────────────┼───┤│27. │武汉市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湖北│├───┼────────────────────┼───┤│28.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湖北│├───┼────────────────────┼───┤│29.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湖北│├───┼────────────────────┼───┤│30.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31. │中山大学│广东│├───┼────────────────────┼───┤│3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33.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3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35. │海南瑞岛环境顾问有限公司│海南│├───┼────────────────────┼───┤│36.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重庆│├───┼────────────────────┼───┤│37.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38.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39.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4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4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42. │甘肃经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甘肃│├───┼────────────────────┼───┤│43. │西北矿冶研究院│甘肃│└───┴────────────────────┴───┘——结束——。
未来科技城规划图

未来科技城规划图未来科技城规划图未来科技城是一座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城市,旨在吸引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人才,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以下是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图:整体规划:未来科技城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按照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交通规划:未来科技城将严格控制机动车辆数量,主要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城市内设置自动驾驶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
产业布局:未来科技城将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
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和科技孵化器,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入驻,促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公共设施:未来科技城将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
建设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建设现代化医疗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建设文化娱乐中心,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绿色生态:未来科技城注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内设立大片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建设智能化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中心,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鼓励低碳出行和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友好的城市环境。
居住环境:未来科技城将建设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和服务设施。
住宅区规划合理,采用现代化建筑设计,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商业区有多样化的商业设施,满足居民的购物和娱乐需求;服务设施包括银行、邮局、医院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安全保障:未来科技城注重安全保障,设置智能化监控系统和消防设施,确保城市的安全;建设警察局和消防局,加强城市的治安和火灾防控。
未来科技城规划图中展示了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绿色生态、智能化、宜居宜业的城市。
这座城市将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

6 信息公开
6.1 信息公开次数、时间和形式 信息公开次数、时间和形式的具体要求见表 2。
表 2 信息公开的次数、时间和形式
HJ□□-20□□
目次
前 言 ............................................................................................................................................. 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总则.............................................................................................................................................1 4 公众的范围.................................................................................................................................3 5 公众参与计划.............................................................................................................................4 6 信息公开.....................................................................................................................................5 7 公众意见调查的内容.................................................................................................................6 8 公众意见调查方法.....................................................................................................................6 9 公众意见的汇总分析和信息反馈.............................................................................................9 10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篇章的编制要求.........................................................................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公众参与调查问卷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简本)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15年1月1项目概况1.1 任务由来未来科技城位于昌平区东南部。
2011年,根据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通过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及昌平区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根据环保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规划,规划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编制规划的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
截止目前,未来科技城自2009年7月奠基开工以来已开发建设5年,根据国家环保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促进规划环评有效实施和加强环境管理过程监管的相关要求,昌平区环境保护局要求对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并将其列为《昌平区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80项重点任务之一。
北京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区政府及区环保局的号召,拟对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
因此受北京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委托进行跟踪环境影响评价。
1.2 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要点1、规划范围未来科技城范围北至顺于路西延、东至京承高速路和昌平区界、南至七北南路,西至北七家镇中心组团东边界。
园区规划面积10km2,以温榆河和定泗路为界,分为南区和北区。
北区在小汤山镇,占地2.19 km2,南区在北七家镇内,占地4.46 km2,两区之间核心绿地3.54 km2。
2、发展目标未来科技城的总体定位是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划,围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致力于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的要求,未来科技城的建设目标为: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和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
3、空间布局未来科技城空间布局采取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的组团分散式布局,可归纳为“一心、两园、双核、三轴、一带”的空间结构。
“一心”指沿温榆河的绿色空间,“两园”指跨温榆河的未来科技城南北两区,“双核”指为园区配套的一南一北两处公共核心服务区。
“三轴一带”为温榆河生态轴、鲁疃西路产业轴、杨林路文化轴和生活休闲景观带。
4、街区划分根据园区功能结构、自然边界及主要道路将未来科技城划分为7个街区,作为进一步细化至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调整的最小研究范围和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单位。
其中,北区划分为A1、A2、A3三个街区,南区划分为C1、C2、C3三个街区,公共核心区包括北区的A1街区和南区的C1街区。
5、用地及建设规模未来科技城规划范围1024.35公顷,总建筑规模438~662万m2。
其中,北区占地279公顷,建筑规模139.7~251.5万m2;南区占地441公顷,建筑规模140.78~251.5万m2。
6、人口规模未来科技城范围内可容纳居住人口29400人,可提供就业岗位3.9~7.1万人。
7、入区企业未来科技城确定入驻的企业有15家,分别是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家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8、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雨水排除规划排水体制为分流制,建设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并沿规划道路修建雨水管道系统。
(2)污水排除规划未来科技城产生的污水由规划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解决,规划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位于未来科技城以南地区,设计能力为8万t/d,远期规模为11万t/d,处理范围为北七家全镇和未来科技城。
按照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沿未来科技城内规划路新建污水管线,接入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进行处理。
未来科技城规划污水收集率达到100%,污水达标处理率为100%。
(3)中水回用规划规划该地区的中水水源为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再生水,未来科技城的建筑冲厕用水、道路、绿化浇洒及河湖景观用水可用中水替代,规划未来科技城中水回用率达到90%。
规划自未来科技城再生水厂修建中水管线,形成环状管网供水。
(4)供水规划2014年以前,规划在未来科技城北区新建蓄水厂一座,由昌平区本地水资源解决;2014年以后,由中心城供水系统解决。
(5)供热规划规划在未来科技城南区建设一座天然气热电厂;在南区西北部新建一座天然气锅炉房,同时,结合市政道路布置供热管网满足区域供热发展需要。
根据规划区域内建设项目的冷热负荷需求特点,适度发展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地热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热。
(6)供气规划规划在未来科技城北区的东北部、临近京承高速公路新建高压A(4.0MPa)天然气调压站一座,设计供气能力约11万m3/h,气源来自京承高速公路现状DN700mm高压A(4.0Mpa)天然气管线。
结合规划高压A(4.0Mpa)天然气调压站建设CNG加气站一座,设施供气能力约2000m3/h,可以满足未来科技城天然气汽车发展需求。
规划高压A(4.0Mpa)天然气调压站(含CNG加气站一座)占地约1公顷。
结合地区用气需求,规划在北区安排次高压A(1.0Mpa)调压站一座,设计供气能力约3~5万m3/h,占地面积约1000m2。
规划由京承高速公路西侧规划高压A(4.0Mpa)调压站引出,沿顺于路西延、鲁曈西路铺设次高压管线至北区规划次高压调压站,继续向南与沿定泗路引来的次高压管线相连通。
为了满足电热厂的天然气需求,规划由京承高速公路现状高压A天然气管线开口,沿七北南路接引高压A天然气管线为其供气。
(7)环卫规划规划在未来科技城南区北部、北七家污水处理厂西侧建设一座垃圾转运站。
未来科技城北区的商业金融项目的生活垃圾采用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统收集,未来科技城除商业金融以外的企业、住宅等产生的生活垃圾由镇里统一收集,运往垃圾转运站,最终运往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处理。
9、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根据入园企业的需求,统一规划建设会议中心、国际学校、会展、酒店、公寓、体育建设设施、卫生设施等为园区企业服务的公共配套设施。
2、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影响跟踪评价(1)地表水环境除NH3-N外,未来科技城区域温榆河水质其他各项水质指标较规划环评阶段均有所改善。
虽然项目区域地表水现状部分水质指标较规划环评阶段有所改善,但项目区域温榆河仍无法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要求,污染较为严重,其中总氮超标倍数超过10。
(2)大气环境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整体有所好转,除NO2小时浓度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规划环评阶段有所改善,但TSP和PM10仍存在严重超标现象,且四个监测点位PM2.5超标率均为100%。
(3)声环境区域声环境质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开发前的情况。
随着区域后续开发的进行,将会有更多的车流和人流汇入,届时,区域噪声值将会有明显增加。
(4)地下水环境区域地下水水质未出现明显波动,均出现部分地下水监测指标不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3)中Ⅲ类标准限值要求的现象,这主要是昌平区北七家地区地下水整体较差所致。
3园区开发回顾及现状分析3.1未来科技城总体建设情况1、规划编制及审批截至目前,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公共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滨水公园实施方案、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方案获得批复;园区照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发布;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绿色建筑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完善了智能交通、能源、绿色建筑、慢行系统、信息化等专项规划;“城市客厅”规划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
2、征地拆迁安置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需征用北七家、小汤山镇集体土地约1.2万亩,拆迁主要涉及5个村,分别为未来科技城北区的土沟村、南区的鲁疃村、岭上村、北七家村以及滨水森林公园用地范围内的沟自头村。
目前,土沟村安置房已经入住,鲁疃、岭上、北七家3个村安置房已经建成,其中岭上村安置房村民已经领到钥匙,北七家村安置房目前正在进行交房工作,鲁疃村安置房预计年底具备入住条件。
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未来科技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
其中:全长56公里的新建道路已通车53公里,3.9公里综合管廊、27公里供水管线顺利完工;科技城路大桥及科技城东路大桥建成通车,顺于路大桥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调蓄水厂、调峰锅炉房、3个燃气调压站及3个变电站建成使用;再生水厂、热电冷三联供能源中心投入使用。
北区交通、照明、绿化工程全面完工;滨水公园4/5区域已完成绿化种植,年内具备开园条件。
导航台信标塔主体结构完工。
地铁未来科技城段可研、总体设计、初步设计评审完成。
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未来科技城34万平方米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公立学校、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和文化、体育中心,目前,北师大1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完全中学已基本建成;华润国际医院正在开展建筑设计。
175万平方米商务配套、20万平方米商业配套和78万平方米的居住配套市场策划全面完成、招商对接逐步落实、开发时序基本明确,已有15个地块入市交易、建筑规模约65万平方米,北区总部办公项目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南区A08总部办公及A47多功能组团项目计划今年启动建设。
5、文物保护未来科技城用地范围的文物主要为普庆寺。
普庆寺位于原小汤山镇土沟村,随着土沟村的搬迁,普庆寺随所属地块被划入国家电网用地范围内。
普庆寺最终由国家电网出资,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施工,普庆寺得以修缮。
后经北京市文物质量监督站验收,千年古寺重现历史原貌,成为未来科技城中独有的风景。
3.2规划执行及变更情况未来科技城实际开发建设过程中建设目标、建设范围、功能布局、用地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基本相符,未出现重大变更。
3.3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历经五年的开发建设,未来科技城“一心、两园、双核、四轴”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高端、现代化的央企办公楼林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面建成通车,占地314公顷的滨河森林公园实现南北两园的连通,各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区域由开发前典型的农村地区变为城市建成区。
3.4 产业定位与产业结构分析未来科技城入区企业与规划一致,入区企业共计15家,目前已入驻9家。
入区企业以研发为主,园区内不进行生产。
入区企业产业类型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北京市及昌平区产业政策要求。
3.5 污染源现状评价(1)大气污染物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未来科技城区域由开发前的农村地区变为城市建设区,企业大规模入驻,区内人口数量也将大幅增加,因此区内NO X、CO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开发前有大规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