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采储量及生产能力
任务2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大小,体现矿井开采的大 小,不只是影响一个矿井的开技术经济效果,而且影响 整个矿区。 如果矿井生产能力确定过小,矿井服务年限可能过 长,将使大量煤炭资源积压不能满足对煤炭的需求;相 反,如果矿井生产能力确定得过大,可能会造成矿井长 期达不到设计设计产量,或生产分散、接续紧张,以致 服务年限过短,矿井很快衰老报废,井而影响其他工业
核定生产能力是指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因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致使煤炭生产许可证原登记的生产能力不符合实际按照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规定经重新核实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变更登记的生产能力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计算
矿井储量
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储量
永远遗留在地下的一部分储量设计损失。
储量损失(实际损失)
在开采过程中实 际发生的煤量损失, 根据其发生的范围, 也可分为采煤工作 面损失,采区损失 和全矿损失。
矿井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由依法批准的煤矿设计所确定、施工单位据以建设竣工, 经验收合格,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 许可证上予以登记的生产能力。
内因
供应能力 (5)、国家需煤程度和设备 外因 A受国家政策影响 应随之调整 B更受国内外市场影响, (6)、A也受井上、下运输条件 限制和影响
《山西省煤炭条例(修订草案)规定:新建煤矿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设立 条件,且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0万元人民币;新建煤矿井型规模不得低 于120万吨/年。
尚难利用储量,又 称平衡表外储量: 目前尚难利用将来 可能会利用,目前 手工业协会 技术条件不能够采 …… 出而将来能够采出 的储量。
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一、井田境界银星二号煤矿位于宁东煤田积家井矿区的中北部,东以总规划定的矿区东界线为界,南以凤凰梁断层为界,西以DF1(野麦子塘西侧)断层为界,北以18(D9)勘探线南500m(银星一号井田南边界)为界。
井田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南北走向长约8.6km,东西倾向宽约5.7km,井田面积约46.4 km2,由21个拐点圈定。
井田境界见图2-1-1。
井田拐点坐标见表2-1-1。
银星二井井田拐点坐标二、矿井资源/储量计算(一)矿井地质资源/储量1、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本次矿井资源/储量是根据2010年8月《银星二号井田勘探报告》计算而来的,该勘探报告于2011年已通过审批并备案,勘探资料可以作为初步设计的一句。
根据勘查报告,井田内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煤层有:1、3、3下、4上、4、5、10、11、12、18下,共10层煤层。
本区煤炭资源丰富,地层倾角一般小于25°左右,煤类为不粘煤,属非炼焦用煤。
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附录E的规定,本区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确定如下:(1)最低可采厚度:0.80m 。
(2)原煤最高可采灰分Ad(%):40%。
(3)最高硫分St,d(%)3%:(4)最低发热量Qnet.d (MJ/Kg):17.0MJ/Kg。
2、资源储量估算设计开采范围的选择:DF2、DF5、DF9 、DF7四条落差大于50m的断层将井田划分为五块。
其中DF5与DF9断层之间区域煤层赋存比较完整,勘探程度高,资源/储量为429.48Mt,占整个井田的54.5%,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的资源/储量(331)为114.32Mt,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储量(332)为65.42Mt,331+332占区内资源/储量的41.8%;其它四个块段平均资源/储量都在整个井田的10%左右,其绝大部分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储量(333),其控制程度较低,且50%左右的资源/储量埋深都超过1000m,另外由于断层切割,不易布置工作面。
2023修正版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1. 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煤矿的生产能力管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本《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所有煤矿的生产能力管理工作。
3. 生产能力评估煤矿生产能力的评估是保证煤矿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
根据具体煤矿的实际情况,评估煤矿的生产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煤矿煤层勘探情况的评估,包括煤矿可采储量、煤矿煤质等。
- 3.2 煤矿设备设施的评估,包括煤矿的生产设备、运输设备、通风设备等。
- 3.3 人力资源的评估,包括煤矿员工数量、员工素质等。
4. 生产能力管理为了实现煤矿生产能力的高效管理,需要对煤矿的生产能力进行管理和调配。
- 4.1 煤矿生产能力的管理应具体明确,包括生产能力的指标、要求、调配等。
- 4.2 煤矿生产能力的调配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煤矿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确保生产能力的最大化利用。
- 4.3 煤矿生产能力的管理应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相结合,确保生产能力的管理与安全生产的有机衔接。
5. 生产能力监测为了及时了解煤矿生产能力的运行情况,需要对煤矿生产能力进行监测。
- 5.1 煤矿生产能力的监测应包括生产能力的实际产量、生产效率等指标的监测。
- 5.2 煤矿生产能力的监测应及时进行,确保对煤矿生产能力的把控和管理。
6. 生产能力优化为了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需要进行生产能力的优化。
- 6.1 煤矿生产能力的优化应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 6.2 煤矿生产能力的优化应注重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
7. 生产能力追踪为了确保煤矿生产能力的持续稳定运行,需要进行生产能力的追踪。
- 7.1 煤矿生产能力的追踪应及时了解生产能力的变化和调整情况,进行相应的跟踪和分析。
- 7.2 煤矿生产能力的追踪应定期进行,确保对煤矿生产能力的全面掌握。
常用生产指标

两种工作制度下日注水量之差 吸水指数=——————————————— 两种工作制度下流压之差
11、注水井利用率(或开井率):按月计算,注 水井开井总数占注水井总数之比。开井数是指当月连 续注水时间不小于24h的井数。 12、注水井分注率:实际分层配注井数(含一级 两层分注井)与扣除不需要分注和没有分注条件井之 后的注水井数之比。 13、分层注水合格率 14、分层注水测试率 15、注水井定点测压率 16、注水水质合格率
qw——日产水量,吨/日; qo——日产油量,吨/日。
3、含水上升速度
指每月(或每季、每年)含水上升了百分之几, 相应地叫做月(或季、年)含水上升速度。 月含水上升速度=当月综合含水-上月综合含水
4、含水上升率:指每采出1%地质储量 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f w1 f w2 含水上升率 % R1 R 2
自泵站经过地面管线和配水间到注水井井口的压力, 单位兆帕(MPa)。
5、注水井的套管压力(简称套压):是表示注
水井油套环形空间的压力。下封隔器的井表示第一 级封隔器以上的油套环形空间的压力。
6、静水柱压力:是指井口到油层中部的水柱压力,单 位帕或兆帕。
P ρgH
式中:P——静水柱压力,帕;
2、目前地层压力:是指油田投入开发后,在指定的 井点所测关井后油层中部恢复的压力值。是衡量目前地下 油层能量的标志,单位兆帕(MPa)。
3、流动压力:是指油田在正常生产时测得的 油层中部压力,它的高低直接反映油井井底能量
的大小,单位兆帕(MPa)。
4、注水井配水间的干线压力(简称泵压):
注水井的油管压力(简称油压):是指注入水
注采平衡:
指进入油层流体(注入水和边水)的体积与采出物 (油、气、水)的地下体积相等。
油田开发指标定义计算方法

油田开发指标定义计算方法1. 采收率(Recovery Factor)采收率是指油藏或油田从勘探和开发阶段到停产时的期间,所产出的可采石油占原始可采储量的比例。
采收率是油田可开发资源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油田的生产能力和储量利用程度。
采收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采出的石油量除以原始可采储量。
2. 产能(Production Capacity)产能是指油田所能提供的石油或天然气年产量的最高限度。
产能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产出的石油量除以生产周期(一般以年为单位)。
产能是评估油田生产效益的指标,它可以用来判断油田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多少资源。
3. 产量(Production Rate)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油田产生的石油或天然气量。
产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产出的石油量除以生产周期中的时间。
产量是评估油田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来确定油田在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状况,以协助进行生产计划和调整。
4. 综合资费(Overall Production Cost)综合资费是指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
综合资费的计算方法是将从勘探、开发到停产的所有费用总和除以总产量。
综合资费是评估油田开发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油田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复杂度指数是衡量油田开发的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的指标。
它考虑了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和工程要求,包括地质、岩石性质、工艺流程等因素。
复杂度指数可以通过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权重和评分来计算,从而帮助评估油田的开发难度和挑战。
综上所述,油田开发指标是用于描述和评估油田开发情况的重要工具。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油田的开发效益、生产能力和经济可行性,为油田规划、生产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计算采收率、产能、产量、综合资费和复杂度指数等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油田开发的情况,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矿业权评估指南》

《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修订)――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和参数目录第一章收益途径评估方法 (1)第一节现金流量法 (1)第二节收益法 (5)第三节收益权益法 (8)第四节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 (11)第五节约当投资-现金流量法 (14)第二章收益途径评估方法的参数及选取 (16)第一节资源储量和可采储量 (16)第二节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20)第三节产品方案与采选(冶)技术指标 (25)第四节销售收入 (27)第五节投资 (29)第六节成本费用 (35)第七节税金及附加 (41)第八节折现率与折现系数 (43)第九节采矿权权益系数 (44)评估基准日选取 (46)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和参数矿业权(探矿权和采矿权,下同)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矿业权所包括的矿产资源储量在未来开发预期收益的现值来确定被评估矿业权价值的一类评估方法。
收益途径是被较广泛采用的矿业权价值评估途径,易于为买卖双方所接受。
该途径评估方法是基于人们根据对矿业权价值的认识,通过将地质的、采矿的、选矿的和经济的等知识、经验和实践的综合运用,对矿业权价值做出评价和估算。
因此,合理地确定技术、经济等评估参数,是该途径评估方法应用的关键。
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时,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和遵循的假设条件:一、前提条件1.评估对象未来的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2.获得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3.评估对象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二、假设条件1.产销均衡原则,即生产的产品当期全部实现销售;2.评估设定的市场条件固定在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即矿业权评估时的市场环境、价格水平、矿山勘查和开发利用技术水平等以评估基准日的市场水平和设定的生产力为基点。
设定的生产力水平(以下相同)与评估目的相关,对于以收取矿业权价款为目的的出让评估以及以公平交易为目的的转让评估指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对某些评估目的,如矿业权抵押贷款、上市或一般卖方的出价决策咨询,可以指矿业权人真实、实际的生产力水平。
第三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25°~45° 煤层
45°~90° 煤层
特大 大
300及以上 120、150、 180、240 45、60、90 9、15、21、 30
70
30~40 20~30 15~20
— 20~30 15~20
— 15~20 12~15
60
中 小
50 各省自定
作
业:
1.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2.试述矿井的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间
三、矿井服务年限
定义
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 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 年限。(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全部生产时间)
四、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的关系
T=ZK/AK
ZK-矿井可采储量,万吨;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 K—储量备用系数,1.3~1.5。
矿 井 地 质 储 量
尚难利用储量
(二)对煤炭资源采出率的规定
煤层分类
地点
薄煤层 85%
中厚 80%
厚 75%
水力 70%
采 区
工作面
97%
95%
93%
(三)储量损失
1.设计损失:根据煤层赋存条件、所采用的采煤方法 以及保证开采安全的需要,在设计中规定永远遗留 在地下的一部分储量。 (1)全矿总损失 (2)采区损失 (3)采煤工作面损失 2.实际损失: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损失
第三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定义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一矿井储量一煤炭储量的分级分类1按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1概略研究储量2预可行性研究储量3可行性研究储量2按经济意义划分1经济的储量2边际经济的储量3次边际经济的储量4内蕴经济的储量5经济意义未定的基础储量3按地质可靠程度分1探明的储量2控制的储量3推断的储量4预测的储量4旧煤炭储量分级分类2003年以前矿井地质储量1能利用储量abcd工业储量abca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已更名)•【公布日期】2006.04.30•【文号】发改运行[2006]819号•【施行日期】2006.04.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2006年4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发改运行[2006]819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二)有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四)各生产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运转正常。
第三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以万t/a为计量单位,年工作日采取330d。
第四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应当逐项核定各生产系统(环节)的能力,取其中最低能力为煤矿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核查采区回采率、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
井工矿主要核定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
矿井压风、灭尘、通讯系统和地面运输能力、高瓦斯矿井瓦斯抽排能力等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露天矿主要核定穿爆、采装、运输、排土等环节的能力。
除尘、防排水、供电、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第五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档次划分标准为:(一)30万t/a以下煤矿以1万t为档次(即1、2万t/a……);(二)30万t/a至90万t/a煤矿以3万t为档次(即33、36万t/a……);(三)90万t/a至600万t/a煤矿以5万t为档次(即95、100万t/a……);(四)600万t/a以上的煤矿以10万t为档次(即610、620万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田境界和储量第一节井田境界井田境界一、井田范围井田西部基本以黄河为界,北部与邓家庄井田相邻,东部与大东庄煤矿及武家山煤矿相邻,南部基本以聚财塔北断层为界。
井田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2km,南北宽约5km。
二、开采界限井田内有可采煤层两层,即4和9号煤层。
9号煤层由于绝大部分处于带压开采不安全区内,且含硫量较高,结构较复杂,上距4号煤层达70m左右。
故4号煤层为主采煤层。
其它煤层做为后期储备资源开采,矿井设计只针对4号煤层。
三、井田尺寸井田南北走向最小长度为 4.70km,最大长度为 5.05km,平均长度为4.83km。
井田东西倾斜最小长度为 4.70km,最大长度为7.47km,平均长度为 6.15 km。
煤层的倾角最大为5°,最小为1°,平均为3°,井田平均水平宽度为 6.12 km。
井田的水平面积按下式计算:S=H×L(2.1)式中:S——井田的面积,K㎡;H——井田的水平宽度,Km;L——井田的平均走向长度,Km。
则,井田的水平面积为:S=6.14*4.83=29.66(K㎡)。
2.1井田的赋存状况示意图见图井田的赋存状况示意图图 2.1孟门镇地垄堡村冯新村西刘家山第二节井田工业储量储量计算基础(1)根据双柳井田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煤层储量计算图计算;(2)依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煤厚,能利用储量最低可采厚度为0.7m,暂不能利用储量厚度为0.6m;煤的灰份指标,能利用储量灰份最高不大于40%(含40%),暂不能利用储量灰份最高不大于50%(含50%),超过51%则不计储量;(3)依据国务院过函(1998)5号文件《关于酸雨控制区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内容要求:禁止新建煤层含硫份大于3%的矿井硫份大于3%的煤层储量列入平衡表外的储量;(4)储量计算厚度:夹矸厚度不大于0.05m时,与煤分层合并计算,复杂结构煤层的夹矸总厚度不超过每分层厚度的50%时,以各煤分层总厚度作为储量计算厚度;(5)井田内主要煤层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产状平缓,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采用地质块段的算术平均法;(6)煤层容重:4号煤层容重为 1.40t/m3;9号煤层容重为 1.43t/m32.2.2井田地质勘探双柳井田地质报告主要是依据:1989年和1995年148地质队提交的三交详查和三交三号井精查地质报告其中详查、精查报告分别于1990年、1997年被省煤管局和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审查批准。
涉及本井田内钻孔6个。
井田范围内钻孔分布,井田内西部钻孔位置较少;东部区域钻孔分布比较均匀,勘探详细。
井田内西部边界附近属C级储量;中部及西北部边界一部分属于B级储量;其余区域为A级储量,高级储量占85%,符合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要求。
煤层最小可采厚度为 1.04m。
4号煤层最小可采厚度为 2.00m,最大可采厚度为5.51m,平均厚度为 4.95m。
2.2.3工业储量计算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与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一般即A+B+C级储量。
4号煤层工业储量计算:据地质勘探情况,将矿体划分为A、B、C三个块段,在各块段范围内,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个块段的储量,煤层总储量即为各块段储量之和。
块段划分如图2.2所示。
由图计算各块段面积为:Sa=16.05Km2;Sb=9.10Km2;Sc=4.51Km2。
4号、9号煤层工业储量按下式计算:Zg=S×M×γ/cosα(2.2);t式中:Z——各块段储量,万;Km2S——各块段的面积,号煤层厚度m,9M——各块段内煤层的厚度,4号煤层平均厚度为 4.95;m8.82为;t/m39号煤层为 1.43t/m3号煤为各块段内煤的容重,γ——4 1.40,°。
段取3.5°,C 3.5段取B2.5段取A——α各块段内煤层的倾角,°,)t(万=11133.25°16.05*4.95*1.40/cos2.5Za4=块段储量:A.Za9=16.05*8.82*1.43/cos2.5°=20262.50(万t)B块段储量:Zb4=9.10*4.95*1.40/cos3.5°=6318.08(万t)Zb9=9.10*8.82*1.43/cos3.5°=11498.91(万t)C块段储量:Zc4=4.51*4.95*1.40/cos3.5°=3131.27(万t)Zc9=4.51*8.82*1.43/cos3.5°=5698.91(万t)则:4号煤层工业储量为:Zg4=Za4+Zb4+Zc4=20582.60(万t)9号煤层工业储量为:Zg9=Za9+Zb9+Zc9=37460.32(万t)矿井工业储量为:Zg=Zg4+Zg9=58042.92(万t)地质块段划分图图 2.镇孟门村垄堡地村冯新山家西刘第三节矿井可采储量井田安全煤柱(一)安全煤柱留设原则(1)工业场地、井筒留保护煤柱,对较大的村庄留设保护煤柱,对零星分布的村庄不留设保护煤柱;(2)各类保护煤柱按垂直断面法或垂直法确定。
用岩层移动角确定工业场地、村庄煤柱,岩层移动角为75°,表土层移动角为45°;(3)维护带宽度:风井场地20m,村庄10m,其他15m;(4)断层保护煤柱留舍的原则:落差大于50m的断层,两侧各留50m的煤柱;落差大于20m不大于50m的断层,两侧各留30m煤柱;落差大于10m 不大于20m的断层,两侧各留20m煤柱;落差小于10m的断层不留设断层煤柱;(5)井田境界煤柱宽度为20m;(6)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根据《煤矿设计规范中若干条文件修改决定的说明》中第十五条,工业场地占地面积见表2-1。
(二)矿井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各类永久煤柱包括井田边界保护煤柱、断层保护煤柱、工业广场保护煤柱、风井保护煤柱,具体留设如下:(1)断层保护煤柱井田南部聚财塔断层落差达150~230m,断层附近裂隙发育,伴生羽状小断层较多,且断层穿越黄河,因此在开采断层附近煤层时,必须对其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
聚财塔正断层(F2)防水煤柱宽度计算如下:依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中附录八“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对断层煤柱宽度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3PKp(2.3)L=0.5KM式中:;煤柱留设的宽度,mL——;5~5),取K——安全系数(一般2;4.95mM——煤层厚度或采高,取;,东南角(浅部)13kg/cm2——水头压力,西南角(深部)60kg/cm2P;2kg/cm2——煤的抗张强度,参照邻近煤矿,取KP则:3 * 60213=117m,取3 *120m5×F2断层西侧L西=0.5×4.95×2=55m,取60mF2断层东侧L东=0.5×5×4.95×即F2断层的防隔水煤柱宽度由东向西由60m逐渐增加到120m(2)黄河防水煤柱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黄河防水煤柱的留设以提高洪水位线为基准,外推120~150m做为煤柱范围,取150m宽。
(3)井田边界保护煤柱井田西部以黄河为边界;南部以大断层为边界;东、北部按规定井田边界保护煤柱留设20m宽。
Pi=L×b×M×γ/cosα(2.4)式中:P——井田边界保护煤柱煤量,万t;L——边界长度,(北部+东部取l=9.60Km);b——边界宽度,(北部、东部取b=20m)M——煤层平均厚度,4号煤层平均厚度为4.95m;9号煤层平均厚度为8.82m;γ——煤的平均容重,4号煤为 1.40t/m3;9号煤为 1.43t/m3;α——煤层平均倾角,取3°。
则:P4(北、东)=9.60×20×4.95×1.40/cos3°=133.23(万t)P9(北、东)=9.60×20×8.82×1.43/cos3°=242.49(万t)P4(西)=767.53×4.95×1.40/cos3°=532.63(万t)P9(西)=767.53×8.82×1.43/cos3°=969.38(万t)P4(南)=606.28×4.95×1.40/cos3°=420.73(万t)P9(南)=606.28×8.82×1.43/cos3°=765.73(万t)井田边界保护煤柱损失量为:P4=1086.59(万t)P9=1977.60(万t)P=P4+P9=3064.19(万t)(4)工业场地保护煤柱工业场地按II级保护留设维护带宽度15m,工业场地面积由表 2.1确定,取30公顷。
工业场地的布置应结合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条件及工艺要求,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电。
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表表 2.1)t井型(万t)/10占地面积指标(公顷万及以上1.0240120-1801.245-901.59-301.8公顷,由于长方形便于布置地面建筑,所以初30本矿井工业场地的面积为。
用作图法求m500600步设定工业广场为长方形,即长方形长边为m,短边为出工业广场保护煤柱量。
所示。
本矿井地质条件及冲击层和基岩移动角见表 2.22.2表矿井地质条件及冲击层和岩层移动角煤层倾煤层厚冲积层厚75533754.954575所示的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的尺寸,并2.3由此根据上述已知条件,画出如图由图可得出保护煤柱的尺寸为:°)cos3/(2×)×梯形面积=(上宽+下宽高Si=m2cos3°)=563267.05S4=(790.28+812.43)×701.93/(2×m2cos3°)=632389.74×746.49/(2×S9=(836.02+855.96)则,工业广场的煤柱量为:(2.5γ)Zi=S×M×;t——工业广场煤柱量,万式中:Zi;m2——工业广场面积,S8.8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 4.95m和9煤层厚度,M——4号煤层平均厚度为;m。
t/m39号煤为 1.43γ——煤的容重,4号煤为 1.40t/m3和t)则,Z4=563267.05×4.95×1.40=390.34(万t)Z9=632389.74×8.82×1.43=797.61(万t)Z9=1187.95(万工业场地保护煤柱损失量为Z=Z2+)村庄保护煤柱5(,用作图法求出村庄保护煤mII村庄保护煤柱按级保护留设维护带宽度15;则村庄保护煤柱损失量为号煤面积为 1.51Km2柱4号煤面积为 1.24Km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