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采储量计算
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公式1、采出程度=累积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100%阶段采出程度=(阶段内累计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100%2、采油(液)速度=核实年产油(液)量/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100%3、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月平均日产油*当年日历天数/(当年可采储量-上年底累积产油量)4、综合递减率:老井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1)、标定老井综合递减率:标定老井综合递减率=[A*T-(B-C)]/(A*T)*100%式中:A:上年末(12月)标定的日产油水平(t);T :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A*T:老井当年1-n月的标定年累积产油量(t)B:当年1-n各月的年累积核实产油量(t)C:当年新井1-n月年累计产油量(t)(2)、同期老井综合递减率同期老井综合递减率=(B - A)/B*100%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B:上年老井在去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3)、对四季度老井综合递减率对四季度老井综合递减率=(B/92-A/T)/(B/92)*100%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T: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B:上年老井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产油量(t)(4)对12月老井综合递减率对12月老井综合递减率=(B/31-A/T)/(B/31)*100%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T: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B:上年老井在去年12月的产油量(t)5、自然递减率: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1)标定老井自然递减率标定老井自然递减率=[A*T-(B-C-D)]/(A*T)*100%式中:A 上年末(12月)标定的日产油水平(t);T 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A*T 老井当年1-n月的标定年累积产油量(t)B 当年1-n各月的年累积核实产油量(t)C 当年新井1-n月年累计产油量(t)D 老井当年1-n月的年累积措施增产油量(t)。
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86所谓的经济可采储量,就是在满足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支持之下,在净现金流为0的时候,油田所达到的最大累计产油量。
油田在开发的过程中,尤其是开采的中后期,要根据油田开发的综合水平来评估以后的可开采存量。
对油气价值进行评估的主要算法便是油藏经济可采储量计算,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储量商品化可以获得的预期经济效益有多大的分析,对此,本文将对经济可采量的计算和在油田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这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原理计算的基本原则是投入和产出达到互相平衡,根据地质、油气沉积工程和地面技术评价,从而计算出该油气藏的最大净现值可以达到多少,零年份的累计产油量就是该年的净现金流,对于新油田的开发,要充分保证该油藏的可开采储存量;对于已经开发的油田来说,则是已经剩余的开采量,累计产气的年净箱流量是埋藏石油的经济可行储量,石油储量必须按年初生产的油气计算。
二、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不断减少的方法来计算预测油田未来几年的的产油量,然后根据目前现金流的流动情况,采取最大的一段现金流量从而判断经济可开采储量和开采可能达到的经济储量。
1.递减法所谓递减法,就是根据油田的产油量的当天大小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而推算出月油田的产量大小,然后根据递减率的变化从而计算处未来产量的递减规律,再根据最大产量的限制推算出乐观的经济可采储量。
在计算经济可开采量的时候,只需要找到某一个油田的的产量开始减产的点就可以了,这个时间就是递减规律的时间起点。
2.运用现金流量法截取最大累计净现金流量时累采油运用现金流量法截取最大累计净现金流量时累采油,采用的就是投入产出比的基本原理,然后可以根据油藏的地质评价和工程评价等提供出来可以参考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张文奇 胜利油田鲁明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摘 要】行业人士要想对油田开发管理工作进行准确的评价,那么一方面可以从可储量视角下出发,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采收率进行分析。
为了能够促使油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提高,那么在进行可采储量计算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合理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经济可采储量实施准确的计算。
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新方法及应用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f o D a q i n g O i l i f e l d C o m p a n y L t d . ,D a q i n g 1 6 3 7 1 2 , C h i n a )
徐衍 彬
1 6 3 7 1 2 )
4 3 0 0 7 4 ; 2 .中 国 石 化石 油 勘 探 开 发研 究 院 ,北 京 1 0 0 0 8 3
3 .大 庆油 田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勘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黑龙江 大庆
摘要 :中国许 多油 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 ,需要适用 于高含水 条件 的经 济可采储量计 算方法 方 法 ,通过油井井底 的平均 含水 饱和度 与含水率
NEW CALCULATI NG M ETH oD oF ECo No M I C RECoVERABLE
RES ERVE AND I TS AP P LI CATI oN
K A N G Z h i j i a n g ,
( 1 . R e s o u r c e s C o l l e g e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G e o s c i e n c e s , Wu h a n 4 3 0 0 7 4 ,C h i n a ;2 .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f o
2 0 1 3年 6月
大庆石 油地质 与 开发
Pe t r o l e u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ie f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矿井储量管理计算方法

大兴石板箐煤矿矿井储量管理第一节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一、矿井储量的分类可采储量:指工业储量中预计可采出的储量设计损失量:为了保证采掘生产的安全进行,在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中,根据国家技术规定,允许丢失在地下的能利用储量。
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与工业储量三者间的关系为:T= (I-P) K式中T——可采储量,万tI——工业储量,万tP——设计损失量,包括保安煤柱、隔离煤柱以及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不能开采的煤。
K——设计采区采出率第二节矿井三量管理一、三量管理的意义搞好三量管理是保证矿井生产正常接续、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二、三量的划分和计算(一)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三)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类比法计算天然气可采储量

( 1 .东北 石油 大学 ,黑龙 江 大 庆 1 6 3 3 1 8 ; 2 . 大 庆油 田有 限责 任公 司第 二采 油厂 ,黑龙 江 大 庆 1 6 3 4 1 4)
摘
要: 在动态资料缺乏 的情况下 ,应用类 比法求采 收率是一种 简便 、快速的计算方法 。通过选取合适
第4 4卷 第 3期 2 0 t 5 年 3月
当
代
化
工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V o 1 . 4 4. N o . 3 M a r c h, 2 0 1 5
类 比法计 算天然气 可采储量
的参数 以及适当的方法 ,依然可 以获得理想的结果。预测油 田原始可采储量方法分为动态法和静态法 ,动态法 包括驱油效率法 、产量递减法 、水驱曲线法等 ;静态法包括类 比法 、相关经验公式法 、地质综合评价法 、经验 值法等 。其 中类 比法是一种相对简单而且实用的逻辑 推理方法 。以喇嘛甸油 田萨零组北块为例 ,运用类 比法估 算天然气原始可采储 量 ,并通过经验值法进行验证 。
关 键 词 :可采储 量 ;类 比法 ;采收率 ;曲线拟合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0 4 6 0( 2 0 1 5)0 3 — 0 6 1 5 — 0 4 中图分类号 :T Q 0 1 8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Na t u r a l Ga s Re c o v e r a bl e Re s e r v e s b y t he A na l o g y Me t ho d
i n i t i a l r e s e r v e s o f o i 1 ie f l d i n c l u d e d y n a mi c me t h o d a n d s t a t i c me t h o d . T h e d y n a mi c me t h o d i n c l u d e s o i l d i s p l a c e me n t e mc i e n c y me t h o d . p r o d u c t i o n d e c l i n e me t h o d , a n d t h e me t h o d o f wa t e r d r i v i n g c u ve r a n d s o o n .T h e s t a t i c me t h o d i n c l u d e s a n a l o g y me t h o d ,r e l e v a n t e mp i ic r a l f o r mu l a me t h o d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me ho t d , e x p e r i e n c e v a l u e me t h o d a n d s o o n . T h e a n a l o g y me t h o d i s s i mp l e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r a t i o c i n a t i n g me t h o d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ak t i n g t h e n o r t h b l o c k o f S O g r o u p i n L a ma d i a n o i l i f e l d a s a n e x a mp l e , i n i t i a l r e s e r v e s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wa s e s t i ma t e d b y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地下水是指土壤中和地下岩石裂隙或孔隙中蓄积的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需要准确计算地下水的可开采量。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
一、地下水可开采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地下水可开采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人类能够合理开采并利用的地下水总量。
影响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1. 地下水资源量:即地下水的总储量,受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2. 补给量:地下水的补给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地下水系统的水量,受到降雨量、地表径流水量、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等因素的影响;3. 地下水流量:指地下水在单位时间和单位截面上的流动量,受到渗透性、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4. 开采量:指人类从地下水系统中抽取和利用的水量,也是地下水可开采量的核心因素。
二、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开采量之间的经验关系,通过统计和分析历史数据得出的计算公式。
该方法常用的经验公式有Houlsby公式、Darcy公式等。
这些经验公式通常在具体项目中应用广泛,但适用范围较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采用计算机模拟和数学建模的方法,通过建立地下水数学模型,模拟地下水的补给、流动和开采等过程,计算地下水的可开采量。
数值模拟法可以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3. 水平分段法水平分段法是根据不同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和开采特点,将地下水域划分为多个水平分段,在每个分段内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和开采数据计算可开采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大范围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规划中,对于不同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来水平衡法来水平衡法是通过平衡地下水系统的来水量和出水量,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
该方法常用于地下水流域和水库周边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对于长期稳定的地下水系统较为适用。
第四章 储量计算

是油田开发规模大小的物质基础 1、地质储量(N):特定地质构造中所聚集的油 气数量。 2、可采储量(NR):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 以采出来的地质储量。 类比法 3、采收率(R):可采储量/地质储量。 经验法
模拟法
4、静态地质储量:用静态地质参数计算的地 质储量。(容积法) 5、动态地质储量:用动态生产数据计算的地 质储量。
3).相渗透率曲线法 4).相关经验公式法* 5).水驱特征曲线法* 6).产量递减曲线法* (确定 Re 、 NR)
与储量质量、开 发水平和管理水 平有关
7).模糊综合分析法**
(2) 不同阶段计算Re 、 NR的方法
1)勘探评价阶段:统计法(相关经验公
式法)、类比法、岩心分析法、岩心模 拟试验法、分流量曲线法 2) 稳产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 法、数值模拟法 3) 递减阶段: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 法(衰减曲线法)、水淹区内取心方法 (岩心分析)
oisiwcoisioisios22储量计算参数储量计算参数地质参数地质参数wcwc岩心分析岩心分析ososoioisisipvtpvt实验实验储量的分类与分级储量的分类与分级潜在资源量潜在资源量预测储量预测储量含油边界不确定含油边界不确定含油面积不确定含油面积不确定控制储量控制储量含油边界基本确定含油边界基本确定探明储量探明储量含油边界完全确定含油边界完全确定开发储量开发储量油藏情况完全掌握油藏情况完全掌握分为
该分流曲线采收率又可叫水平波及系数ER
4).估算体积波及系数Ev法: Craig(克雷格)近似体积波及系数计算公式
Vk—渗透率变异系数
最终采收率为:
Re=Ev ER
5).经验公式法:
是根据已经开发结束或接近开发结束油田的实际开发 指标,就其影响采收率的各项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最后找出相关系数最大和标准差 最小的相关经验公式。
可采储量计算解读

1.0 1.0 ---0.4~0.8 0.1~0.4
1.0 0.8~0.9 ---0.5~0.7 0.1~0.4
A B ---C D
2.储量质量 评价:
以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作为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
1). 储量规模类(地质储量,储量丰度) 2).储量分布类(过渡带储量百分比,有 效厚度钻遇率,砂层分布系数,有效砂
3. 采收率Re的预测方法 6).矿场产量递减和水驱规律方法: 7).物质平衡方法:
二、储量评价 1.储量计算可靠性的评价:
风险系 概率 数 建议采用 可信度 符号
储量级别 探明已开发 探明未开发 基本探明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准确度 1.0 0.8± 0.7 ± 0.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
1.0 0.75~0.9 ------0.35~0.6 0~0.1
年 度 新 油 藏 增 量
年 度 复 核 增 量
年 度 复 核 减 量
资 料 变 动 增 减 量
7).模糊综合分析法**
8)预测模型法**
(确定 Re 、 NR)
9)物质平衡法**
2. 不同阶段计算Re 、 NR的方法 1. 勘探评价阶段:统计法(相关经验公式
法)、类比法、岩心分析法、岩心模拟 试验法、分流量曲线法 2. 稳产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 法、数值模拟法 3. 递减阶段: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 法(衰减曲线法)、水淹区内取心方法 (岩心分析)
岩系数,平均单层有效厚度) 3). 产能类或自然开发条件类(地层天然 能量,流度,油气井产能大小,储层埋 藏深度)
评 语流 度 [μm2/(mPa· s)] 高流度>80 中流度30~80 低流度10~30 特低流度<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NR——可采储量,104t N——原始地质储量,104t Re——
1.九类可采储量NR的计算方法
1).经验类比法 2).岩心分析法 3).相渗透率曲线法 4).相关经验公式法* 5).水驱特征曲线法* 6).产量递减曲线法*
(确定 Re )
与储量质量、开 发水平和管理水 平有关
3. 采收率Re的预测方法 6).矿场产量递减和水驱规律方法: 7).物质平衡方法:
二、储量评价 1.储量计算可靠性的评价:
风险系 概率 数 建议采用 可信度 符号
储量级别 探明已开发 探明未开发 基本探明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准确度 1.0 0.8± 0.7 ± 0.5 ± 无
1.0 0.75~0.9 ------0.35~0.6 0~0.1
7).模糊综合分析法**
8)预测模型法**
(确定 Re 、 NR)
9)物质平衡法**
2. 不同阶段计算Re 、 NR的方法 1. 勘探评价阶段:统计法(相关经验公式
法)、类比法、岩心分析法、岩心模拟 试验法、分流量曲线法 2. 稳产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 法、数值模拟法 3. 递减阶段: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 法(衰减曲线法)、水淹区内取心方法 (岩心分析)
岩系数,平均单层有效厚度) 3). 产能类或自然开发条件类(地层天然 能量,流度,油气井产能大小,储层埋 藏深度)
评 语流 度 [μm2/(mPa· s)] 高流度>80 中流度30~80 低流度10~30 特低流度<10
储量丰度和单储系数评价标准表 储量丰度 单储系数 评 语 (×104t/km2) ×104t/(km2· m) >300 >20 高 较高 200~300 20~15 中等 100~200 15~10 低 50~100 10~5 <50 <5 特低
Vk—渗透率变异系数
最终采收率为:
Re=EvER
3. 采收率Re的预测方法 5).经验公式法:
是根据已经开发结束或接近开发结 束油田的实际开发指标,就其影响采收 率的各项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进行多 元回归分析,最后找出相关系数最大和 标准差最小的相关经验公式。
不同学者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参 数,得出的经验公式不同。
1.0 1.0 ---0.4~0.8 0.1~0.4
1.0 0.8~0.9 ---0.5~0.7 0.1~0.4
A B ---C D
2.储量质量 评价:
以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作为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
1). 储量规模类(地质储量,储量丰度) 2).储量分布类(过渡带储量百分比,有 效厚度钻遇率,砂层分布系数,有效砂
年度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N N Q NR1 NR2 NR3 NR4 NR5 NR6 NR7
i RR
i 1 RR
期 望 的 可 采 储 量
上 年 剩 余 可 采 量
上 年 产 量
年 度 探 边 增 量
年 度 新 区 块 增 量
年 度 新 油 层 增 量
高凝油储量
凝固点大于40℃的原油。 非烃类天然气储量 包括H2S、CO2、He。 低经济价值储量。 超深层储量。
油田期望的可采储量
NRE A NRA B NRB C NRC D NRD
期 望 的 可 采 储 量 探明 未开 发的 可采 储量 探明 未开 发的 可采 储量 控 制 的 可 采 储 量 预 测 的 可 采 储 量
年 度 新 油 藏 增 量
年 度 复 核 增 量
年 度 复 核 减 量
资 料 变 动 增 减 量
三、特殊类型的储量(要单列)
稠油储量(地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a.s)
分为三类: 第一类:应用目前常规注水抽油方法可以 开采的储量(地下原油粘度大于100mPa.s) 。 第二类:利用现代热采技术可以开采,并 具有经济效益(地下原油粘度大于15000mPa.s ,深度一般小于1400米) 。 第三类:表外储量,目前无开采价值。
3. 采收率Re的预测方法 1).岩心驱替分析法
Hale Waihona Puke 3. 采收率Re的预测方法 2).取心岩心分析法:
考虑了溶解气影响
3. 采收率Re的预测方法 3).分流量曲线法: 考虑一单度流情况和地层原油高压物性 ,借助与渗流力学理论可得:
3. 采收率Re的预测方法 4).估算体积波及系数Ev法: Craig(克雷格)近似体积波及系数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