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光电池的照度计设计与调试

合集下载

采用硅光电池实现光照度计电路设计分析

采用硅光电池实现光照度计电路设计分析

采用硅光电池实现光照度计电路设计和分析作者姓名:# # #专业名称:应用物理学指导教师:# # # 讲师摘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比对来确定光照强弱与光电池输出光电信号的关系,并且通过这种关系设计了相应的光电检测电路,更直观展现光伏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光伏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应用的扩展,对光照的研究也日新月异。

所以对如何更加准确的测定光照参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要求,如何快速设计出对应的光电探测器,又有了新的课题。

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了光照度计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本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光电池特性介绍及实验特性参数,第二部分为电路方案设计和电路实现,第三部分为利用Protel 99SE进行电路设计,第四部分为电路实物制作与调试。

关键词:光电池转换电路光电效应伏安特性AbstractA comparsion between analysis theory and numerical ratio,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and optical signal of photocell output in this paper. And we design a corresponding circuit of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by the relationship sh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in our daily life.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of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fracture treatment has been changing quickly. So there have more high requirements about how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 of the light more exactly. As for different requirements, it is a new project to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phptonic detector.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circuit of light meter.There are four parts in this paper:In the first part, it introduce the character of photoelectric cell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of experiment.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designing scheme of circuit and realizing the circuit, The third part is using Protel 99SE to design circuit, The fourth part is to manufacture and adjust the circuit.Keywords: Potoelectric cell, Conversion circuit,Photoelectric effect, Volt-Ampere characteristic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前言 (1)1 光伏技术的发展历程简介 (2)1.1 光伏技术的历程 (2)1.2 光伏技术的现状 (3)2 硅光电池的工作特性 (4)2.1 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4)2.2 硅光电池的负载特性 (7)2.2.1硅光电池零偏和负偏时光电流与输入光信号的关系 (7)2.2.2 硅光电池输出接恒定负载时产生的光伏电压与输入光信号的关系 (9)3 电路的设计方案 (10)3.1 电路的设计要求 (10)3.2 电路的方框图 (10)3.3 电路的原理图 (11)3.4 电路的工作过程 (11)4 各单元电路实现 (12)4.1 光电池的输入信号电路 (12)4.2 电平放大转换电路 (12)4.2.1 运算放大器LM741的性能简介 (13)4.2.2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13)4.2.3 电平转换串联电路 (14)4.3 电平显示电路 (14)5 利用Protel对光照度计电路设计 (15)5.1 Protel电子绘图软件简介 (15)5.2 电路原理图绘制 (16)5.2.1 生成电路原理图过程 (16)5.2.2 生成BOM表 (19)5.2.3 生成网络表Netlist (21)5.2.4 电路ERC表 (22)5.3 电路PCB图绘制 (23)5.3.1 生成单面PCB图过程 (23)5.3.2 电路DRC检测 (26)6 光照度计电路制作 (27)6.1 电路的焊接 (27)6.2 电路的调试及结果 (27)总结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件1 软件安装说明 (33)Protel的安装与配置 (33)前言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ω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

简易光照度计的设计

简易光照度计的设计

目录1 实验任务 (1)2设计原理 (1)2.1 基本理论 (1)2.2 系统框图 (1)2.3 程序设计流程图 (2)3实现方案 (3)3.1 硬件电路图 (3)3.2原理图说明 (3)3.2.1 光电前置放大电路 (3)3.2.2 AD转换电路 (4)3.2.2 显示电路 (4)3.3硬件程序 (4)4调试过程及结论 (10)4.1 调试过程 (10)4.2结论 (11)5心得体会 (13)6 参考文献 (14)利用硅光电池的简易照度计设计1 实验任务利用硅光电池为信号输入电路,以AT89C51单片机芯片设计控制电路,制作一个简易照度计,可以通过LCD显示屏显示照度值。

2设计原理2.1 基本理论硅光电池是一种能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它实质上是一个大面积的半导体PN结,其工作原理是光生伏特效应。

当光照射在硅光电池的PN结区时,会在半导体中激发出光生电子-空穴对。

PN结两边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在内电场作用下,多数载流子的不能穿越阻挡层,而少数载流子却能穿越阻挡层,结果,P区的光生电子进入N区,N区的光生空穴进入P区,使每个区中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分割开来。

光生电子在N区的集结使N区带负电,光生电子在P区的集结使P区带正电。

P区和N区之间产生光生电动势。

当硅光电池接入负载后,光电流从P区经负载流至NE,负载中就会有功率输出。

利用AT89C51芯片实现控制电路,用ADC0809模数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

当光电池接入负载,将输出的信号通过三极管放大,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09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控制电路将信号输入LCD显示屏,在显示屏上显示当前的照度值。

2.2 系统框图1系统框图如下:图1 照度计设计系统框图2.3 程序设计流程图程序流程图如下:23实现方案3.1 硬件电路图图3 照度计硬件原理图3.2原理图说明3.2.1光电前置放大电路利用三级管的的放大作用,将带负载的光电池电路输出的电流放大,为了保证信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所以将三极管接成电流转换为电压的形式。

光照度计设计仿真与研究

光照度计设计仿真与研究

西安邮电学院生产实习报告书系部名称: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技术系学生姓名:张璐(26)专业名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光信息0904时间:2013年02月25日至2013年03月08日光照度计设计仿真与制作一、设计目的:1、利用硅光电池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2、利用A/D转换器ICL7107将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3、通过LED共阳极数码管将该输出值直接显示,由此构成数字照度计。

二、设计思路:1、照度(Luminosity)是指物体被照面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光通量,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ux,lx);2、数字照度计是用于测量被照面上的光照度的仪器,是光学测量中用得最多的仪器之一。

本设计的照度计由光度头和读数显示器两部分。

(一)、光度头的设计:光度头又称光探头,主要是用于接受光信号,然后通过硅光电池把它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分压电路转化成A/D转化器ICL7107可接受的信号。

光度头由硅光电池、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组成,如图l所示。

其中R1、R2,R3、R4为换档及反馈电阻,R5为可调电阻,OP为运算放大器,可调电阻R外接数字电压表:(二)、显示器的设计:显示器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照度值。

主要由A/D转化器ICL7107,共阳极数码管构成。

如上图。

其中:C3和R0构成输入端阻容滤波电路,R0和R,构成分压电路,R0和C s分别是积分电阻和积分电容,C2和G分别为基准电容和自动调零电容,分别为振荡电阻和电容。

三、器件清单:名称型号数量(个)硅光电池 1A/D芯片ICL7107 1运放LF411cn 1电阻24kΩ 1 120kΩ 1 330Ω 1 1MΩ 1 470KΩ 1可变电阻器500KΩ 1 100KΩ 1 200KΩ 1电容100PF 1CBB电容0.01uF 10.1 Uf 11 uF 1 0.047 uF 1 0.22 uF 1共阳极的数码管 4四、设计原理:该数字照度计利用硅光电池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7/2双积分型A/D转换器ICL7107对输入的模拟电压、参考电压分别进行两次积分,将输入电压平均值变成与之成正比的时间间隔,然后再利用脉冲时间间隔,进而得出相应的数字型输出,最后由LED共阳极数码管将该输出直接显示。

自制简易数字照度计

自制简易数字照度计

自制简易数字照度计苏黎明;刘爱华【摘要】利用硅光电池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利用A/D转换器ICL7107将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再通过LED共阳极数码管将该输出值直接显示,由此构成数字照度计.该照度计制作简单,读数方便,费用少.【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照度计;硅光电池;共阳极数码管【作者】苏黎明;刘爱华【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东,250014;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东,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96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模拟技术缺陷的日益明显,数字仪器取代模拟仪器已成为电子仪器的发展趋势[1-2]。

在工农业生产中,光照度是衡量生产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例如,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照度计测量太阳辐射的光照度,可以直接反映作物生长与光照度的关系,准确把握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是保障作物增产增收的关键。

但是市场上常用的照度计,动辄几千元,对于非高精度要求的用户而言费用的确过高。

本文设计的简易照度计,仅利用硅光电池、ICL7107和 LED共阳极数码管等少量元器件,花费不过十几元,但读数迅速、方便,制作简单,原理易懂。

1 设计照度是受光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

数字照度计是用于测量被照面上的光照度的仪器,是光学测量中用得最多的仪器之一[3-7]。

本设计的照度计由光度头和读数显示器两部分组成。

1.1 光度头的设计光度头又称光探头,主要是接受光信号,然后通过硅光电池把它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分压电路转化成A/D转化器可接受的信号。

光度头由硅光电池、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 R1、R2,R3、R4为换档及反馈电阻,R5为可调电阻,OP 为运算放大器。

可调电阻R5外接数字电压表。

1.2 显示器的设计显示器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照度值。

基于ELVIS光电池照度计设计学士

基于ELVIS光电池照度计设计学士

基于ELVIS光电池照度计设计学士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ELVIS光电池照度计设计系(部)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葛良均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 20070028指导教师姓名:盛洪江论文提交时间:2011年5月 21日论文答辩时间:2011年5月28日学位授予时间: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摘要虚拟仪器(Ⅵ) 是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仪器仪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与传统仪器技术不同,虚拟仪器技术指在包含数据采集设备的通用计算机平台上,根据需要可以高效率地构建起形形色色的测量系统。

对大多数用户而言,主要的工作变成了软件设计。

LabVIEW是一个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本文阐明了运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虚拟照度计的设计过程。

它是利用硅光电池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利用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再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送到设计好的虚拟照度计中进行运算处理后显示。

通过显示的电压和对应采集的标准照度进行数据标定,再经过最小二乘法对两组数据进行直线拟合,通过拟合的数值进行反求照度就达到了测量照度的目的。

关键词:LabVIEW,照度计,数据采集ABSTRACTVirtual instrument (VI)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With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the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means that on the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platform which contains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according to needs, you can construct various measurement system efficiently. For most users, the main work is a software design.LabVIEW i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based graphical of 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s, this paper expounds LabVIEW graph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 used to develop virtual design of the digital filter process. Silicon pv changes the optical signal into the electronic signa1.The analogy voltage is changed to digital one by the A/D(analog to digita1)converter.Then sent the collected digital signal to the virtual illuminance meter for operational treatment display.By displaying the volta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ata collected by calibrated standard illumination, go through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linear fit two sets of data, Values by fitting an anti-seeking illumination illumina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easurement.KEY WORDS: LabVIEW,Illuminance meter ,Data Acquisition目录第1章照度计及虚拟仪器概述 (2)1.1照度的定义 (2)1.2 照度计的作用 (2)1.3 虚拟仪器简介 (3)1.4 虚拟仪器的发展 (4)1.5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比较 (5)1.6 虚拟仪器方案 (6)1.7 LabVIEW简介 (7)1.8 用LabVIEW设计虚拟仪器的步骤 (8)1.9 本章小结 (8)第2章光电池 (9)2.1 光电池简介 (9)2.2 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 (9)2.3 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10)2.4 硅光电池的特性参数 (10)2.5 本章小结 (12)第3章数据采集 (13)3.1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 (13)3.2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3.3 数据采集原理 (16)3.4 采样定理 (16)3.5 NI ELVIS 原型设计面板 (16)3.6 高速率M系列PCI-6251 (18)3.7本章小结 (19)第4章系统设计 (20)4.1 设计的要求 (20)4.2 前面板的设计 (20)4.3 后面板的设计 (22)4.4 程序调试 (24)4.4 本章小结 (26)第5章数据处理 (27)5.1 照度计的标定 (27)5.2 标定数据的处理 (27)5.3 本章小结 (31)结束语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附录1基于ELVIS的光电池照度计最后运行结果图 (35)附录2基于ELVIS的光电池照度计最后运行程序框图 (36)附录3 硬件连接图 (37)附录4英文原文 (38)附录5中文译文 (45)前言仪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也是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

整理基于Si光电池的照度计设计与调试方案

整理基于Si光电池的照度计设计与调试方案

20 年 月 日A4打印 / 可编辑基于Si光电池的照度计设计与调试方案第一标段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及技术规格表第二标段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及技术规格表第三标段附件:PCB制作设备技术说明第四标段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及技术规格表附件1:光电检测实验教学系统技术说明技术指标:1、LD/LED电流源最大输出电流150mA,误差为1%;2、LD激光二极管中心波长为1310nm或1550nm,带尾纤输出,FC型标准接口;3、光电探测原理实验箱内置20Lx -2000 Lx光照度计,200mV-20V电压表,20μA -200mA电流表,12V/5W卤素灯,通光口为Φ5的硅光电二极管,光敏直径为Φ6的硅光电池;4、硅光电探测器波长范围300-1100nm,有效接收面积100 mm2,峰值波长800nm;5、棱镜单色仪波长400~706.5nm,焦距329nm分辨率0.6nm(配精密狭缝),波长准确度1nm;6、光电倍增管光谱响应范围300~650nm,最大响应波长400nm,高压调节范围0~1100V,电压漂移±0.03%/hMax,温度系数±0.03%/℃,可测暗电流最小值~10nA;7、彩色CCD图像传感器:CCD总像素:542(水平)X 582(垂直);扫描系统:625行,50场/秒;同步系统:内同步(option line-lock);水平清晰度:380线/ 470线(数字信号强化处理)。

8、铌酸锂电光调制器:透光波段:370-5000nm;透过率:>85% (633nm);消光比:>250 :1 @632.8 nm(晶体换算成30mm);电光系数:r33=32 pm/v 。

9、光电定向实验仪:计算机接口:RS232通信接口,并配置专用软件;发射机:激光器功率5mW,波长650nm;接收机:四象限硅光电探测器;电源:220V±10% ,50±2Hz10.P4 3.06(HT)/512MDDR内存/80G7200转硬盘/ ATI9200E 128M显卡/声卡/网卡10-100M/2.0音箱/光电鼠标17”液晶/主板Intel 915P芯片/采用250W静音电源/有硬盘还原功能/1.44M软驱/DVD光驱/机箱高度大于等于44厘米/自动分配IP/支持网络同传。

光电技术基于Si光电池的照度计设计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光电技术基于Si光电池的照度计设计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目录1 技术指标 (1)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1)2.1 方案一 (1)2.2 方案二 (2)2.3 方案三 (2)2.4 方案比较 (3)3 实现方案 (3)3.1 硬件部分 (3)3.2 软件部分 (8)3.3 测试电路 (20)4 调试过程及结论 (20)4.1调试过程的现象 (20)4.2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4.3 调试结论 (21)5心得体会 (21)6 参考文献 (22)基于Si光电池的照度计设计与调试1技术指标(1)要求系统测量范围为0-200lx,测量精度达到1lx;(2)设计光电池输出信号处理电路,要求可以控制处理后的电压幅度;(3)设计照度计硬件电路系统,要求系统各个模块能够正常工作;(4)设计照度计软件控制系统,要求系统整体工作稳定;(5)给设计系统定标,要求测量结果误差在1%以内。

2 设计方案及其比较当光电池的光敏面收到光照射时,PN节耗尽区内的光生电子与空穴在内建电场力的作用下分别向N区和P区运动,在闭合的电路中产生光电流。

首先将光电流经过I/V变换和电压放大后形成直流电压信号,其次通过模数转换电路将处理得到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信号,再通过单片机处理后得到可以反应光照度的数字信号,最后通过LCD 实时显示出来。

照度计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照度计系统框图2.1方案一通过电阻转换的方式进行I/V转换,如图2,之后将电压放大后的直流电压信号通过由ADC0809构成的A/D转换模块得到数字电压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得到可以反应光照度的数字信号,最后,通过LED数码管实时显示出来。

图2 电阻转换模块2.2方案二通过三极管构建放大电路得到电压信号进行I/V转换,如图3,之后将电压放大后的直流电压信号通过由ADC0809构成的A/D转换模块得到数字电压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得到可以反应光照度的数字信号,最后,通过LED数码管实时显示出来。

图3 三极管转换模式2.3方案三通过集成运放芯片构建放大电路得到电压信号进行I/V转换,如图4,之后将电压放大后的直流电压信号通过由ADC0809构成的A/D转换模块得到数字电压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得到可以反应光照度的数字信号,最后,通过LED数码管实时显示出来。

采用硅光电池实现光照度计电路设计与分析

采用硅光电池实现光照度计电路设计与分析

采用硅光电池实现光照度计电路设计和分析作者姓名:# # #专业名称:应用物理学指导教师:# # # 讲师摘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比对来确定光照强弱与光电池输出光电信号的关系,并且通过这种关系设计了相应的光电检测电路,更直观展现光伏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光伏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应用的扩展,对光照的研究也日新月异。

所以对如何更加准确的测定光照参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要求,如何快速设计出对应的光电探测器,又有了新的课题。

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了光照度计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本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光电池特性介绍及实验特性参数,第二部分为电路方案设计和电路实现,第三部分为利用Protel 99SE进行电路设计,第四部分为电路实物制作与调试。

关键词:光电池转换电路光电效应伏安特性AbstractA comparsion between analysis theory and numerical ratio,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and optical signal of photocell output in this paper. And we design a corresponding circuit of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by the relationship sh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in our daily life.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of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fracture treatment has been changing quickly. So there have more high requirements about how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 of the light more exactly. As for different requirements, it is a new project to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phptonic detector.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circuit of light meter.There are four parts in this paper:In the first part, it introduce the character of photoelectric cell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of experiment.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designing scheme of circuit and realizing the circuit, The third part is using Protel 99SE to design circuit, The fourth part is to manufacture and adjust the circuit.Keywords: Potoelectric cell, Conversion circuit,Photoelectric effect, V olt-Ampere characteristic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前言 (1)1 光伏技术的发展历程简介 (2)1.1 光伏技术的历程 (2)1.2 光伏技术的现状 (3)2 硅光电池的工作特性 (4)2.1 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4)2.2 硅光电池的负载特性 (6)2.2.1硅光电池零偏和负偏时光电流与输入光信号的关系 .. 72.2.2 硅光电池输出接恒定负载时产生的光伏电压与输入光信号的关系 (8)3 电路的设计方案 (10)3.1 电路的设计要求 (10)3.2 电路的方框图 (10)3.3 电路的原理图 (11)3.4 电路的工作过程 (11)4 各单元电路实现 (12)4.1 光电池的输入信号电路 (12)4.2 电平放大转换电路 (12)4.2.1 运算放大器LM741的性能简介 (13)4.2.2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13)4.2.3 电平转换串联电路 (14)4.3 电平显示电路 (14)5 利用Protel对光照度计电路设计 (15)5.1 Protel电子绘图软件简介 (15)5.2 电路原理图绘制 (16)5.2.1 生成电路原理图过程 (16)5.2.2 生成BOM表 (19)5.2.3 生成网络表Netlist (21)5.2.4 电路ERC表 (22)5.3 电路PCB图绘制 (23)5.3.1 生成单面PCB图过程 (23)5.3.2 电路DRC检测 (26)6 光照度计电路制作 (27)6.1 电路的焊接 (27)6.2 电路的调试及结果 (27)总结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件1 软件安装说明 (33)Protel的安装与配置 (33)前言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ω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实现方案原理图
实现方案原理图如图 4 所示,其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是经过方案三的电流转换成电压后,然后经过 PCF89C51 数模转换,接 着 PCF89C51 把数据传入到 51 单片机中,然后在 51 单片机中配置了上拉电阻给 P0 端口,使其能输出一个高电平,再让其接一个锁存器 74HC573,用来驱动 LED 数码管动态段选显示。然后在数码管位选上,又利用了 74LS138 译码器来控制, 通过编程相应的 AD 驱动程序以及 LED 显示程序,最终可以得到如下图的仿真 结果。
2 设计方案及比较
整体思路是将光电池的电流转换成电压,然后经过 ADC 转换,再通过 LED 数码管显示,最后对比照度计与 LED 数码管的数据,画出其关系曲线,拟合曲 线就可以实现照度计的设计。其的设计与调试都是基于 51 单片机以及硅光电池。
2.1 方案一
方案一采用的是硅光电池与电阻进行串联,然后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再经 过 PCF89C51 进行模数转换,再利用 51 单片机处理采样的数据,最后再经过 LED 数码管进行显示。
测量值示数 33.6 78.6 127.3 156.1 198
误差差值 0.6 0.4 0.7 1.1 5
相对误差% 1.81 0.5 0.55 0.71 2.6
通过求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即为(1.81+0.5+0.55+0.71+2.6)/5,其结果为 1.23
说明其符合了测量误差的百分之 5 的要求。
图 2 方案二原理图
2
武汉理工大学《光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2.3 方案三
方案三如图 3 所示,该电路是由两级放大器组成,第一级放大器 2 脚与 3 脚接的是电流源,然后在 1 脚与 2 脚间接一个电阻与电容,电阻 R1 的作用是将 电流源转换成电压的形式,电容 C2 的作用是对其电压进行滤波。然后将从电流 源转换成电压后接第二级运放的 5 脚,然后再利用运算放大器的虚短与虚断,可 以知道 6 脚的电位与 5 脚的相同。因此 R2,R3 之间就有一个回路到地端,又因 为 7 脚与 R2 的另一端相连,所以 7 脚的电压为 U5*R2/(R2+R3)当 R2 远大于 R3 时,7 脚的电压就是 6 脚的电压,也就是 5 脚的电压,即为电流源与 R1 电阻 的乘积。
250
2பைடு நூலகம்0
y = 0.0036x2 + 0.4692x - 3.0416 R² = 0.9993
150
100
50
系列1 多项式 (系列1)
0 0
-50
50
100
150
200
图 9 拟合曲线图 调试测量数据如表 1 所示:
表 1 测量数据表
8
武汉理工大学《光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照度计示数 33 79 128 155 193
5 心得体会
在设计电路时,发现许多问题,当时没有找到开发板的原理图,然后就自己 一步一步去摸索开发板各个芯片的引脚的连接方式,用万用表蜂鸣档一个一个端 口去试探,一个一个去记录。后来翻阅了老师给的资料,终于找到了这个开发板 的原理图。
但是在调试中又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发现电脑找不到开发板的串口, 这就会造成了烧不了程序,后来我上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都不能解决问题。 突然急中生智,可以用自己的开发板烧录程序,再换到调试的开发板就可以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要多思考。
原理图如图 1 所示,在 Proteus 平台进行仿真,电流源为 20μA,然后经过电 阻进行分压,从图中可以看出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2V,当光照度发生变化时, 其电流源的电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发生变化,最终经过 PCF89C51 进行模数转换并在 LED 上显示。
1
武汉理工大学《光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3.3 74HC573
5
武汉理工大学《光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74HC573为八位制3态非反转透明锁存器,具有高性能硅门 CMOS 器件。管 脚图如图6所示:
图6 74HC573 1脚三态允许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D0~D7为数据输入端 /Q0~/Q7为数据输出端
3.4 74LS138芯片
74LS138为3线—8线译码器,引脚图如图7所示: 工作原理: ①当一个选通端(E1)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E2))和/(E3))为低电平 时,可将地址端(A0、A1、A2)的二进制编码在 Y0至 Y7对应的输出端以低电 平译出。比如:A2A1A0=110时,则 Y6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 ②利用 E1、E2和 E3可级联扩展成 24 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相器还可级 联扩展成 32 线译码器。 ③若将选通端中的一个作为数据输入端时,74LS138还可作数据分配器。 ④可用在8086的译码电路中,扩展内存。 引脚功能: A~C:地址输入端
然后再经过 PCF89C51 数模转换,利用 51 单片机处理数据,最终在 LED 数 码管显示。
2.4 方案比较
图 3 方案三原理图
方案一只是一个电流源与电阻的串联,优点是电路简单实现容易,缺点是由
于硅光电池的电压很小,电流也很小,用电阻来实现,如果收到 AD 转换的内阻
的影响,就会及其影响其的精度。方案二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压跟随器,
图 1 方案一原理图
2.2 方案二
方案二如图 2 所示,方案二是先将硅光电池的电流转换成电压,然后再经过 LM358 设计而形成的一个电压跟随器。首先是电流源经过电阻 R1 转换成电压, 然后将电阻下端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 3 脚相连,然后 1 脚与 3 脚相连。通过运 算放大器的原理,虚断与虚短,可以知道 1 脚与 3 脚的电位是相同的。然后将其 1 脚的电位发送给 PCF89C51,经过 51 单片机处理后在 LED 数码管显示就可以 实现了。
目录
1 技术指标 ................................................................. 1 2 设计方案及比较 ........................................................... 1
2.1 方案一 ................................................................ 1 2.2 方案二 ............................................................... 2 2.3 方案三 ............................................................... 2 2.4 方案比较 .............................................................. 3 3 实现方案 .................................................................. 4 3.1 实现方案原理图 ........................................................ 4 3.2 PCF89C51 .............................................................. 4 3.3 74HC573 .............................................................. 5 3.4 74LS138 芯片 ......................................................... 6 3.5 测试电路的布线图 ..................................................... 7 4 调试过程及结论 ............................................................ 8 5 心得体会 .................................................................. 9 6 参考文献 ................................................................. 10 7 附录 ..................................................................... 10
解决了方案一存在的问题,但是方案二很容易收到运放芯片误差的影响,比如说
3
武汉理工大学《光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温度漂移,噪声等影响。方案三则是采用双运放的方式,一个方面解决了方案一 的存在内阻影响的问题,另一个方面又增加了电路的稳定性,解决了方案二的问 题。因此,选择方案三为实现方案比较合适。
3 实现方案
器件功能包括多路复用模拟量输入、片上跟踪和保持功能、8 位模数转换和 8 位数模转换。最大转换速率取决于 I2C 总线的最高速率。其芯片图如图 5 所示:
图 5 PCF8591 引脚图 AIN0~AIN3:模拟信号输入端。 A0~A2:引脚地址端。 VDD、VSS:电源端。(2.5~6V) SDA、SCL:I2C 总线的数据线、时钟线。 OSC:外部时钟输入端,内部时钟输出端。 EXT:内部、外部时钟选择线,使用内部时钟时 EXT 接地。 AGND:模拟信号地。 AOUT:D/A 转换输出端。 VREF:基准电源端。
武汉理工大学《光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基于 Si 光电池的照度计设计与调试
1 技术指标
(1) 要求系统测量范围为 0-200lx,测量精度达到 1lx; (2) 设计光电池输出信号处理电路,要求可以控制处理后的电压幅度; (3) 设计照度计硬件电路系统,要求系统各个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4) 设计照度计软件控制系统,要求系统整体工作稳定; (5) 给设计系统定标,要求测量结果误差在 1%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