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第三章储盖层(4)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能源地质学课件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主要包括各种砂岩、砂砾岩、砾岩、粉砂岩等碎屑 沉积岩。它们是世界油气田的主要储集层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 重要的储集层类型。
能源地质学课件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一、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与孔隙类型 1、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指孔隙和喉道的几
能源地质学课件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第一节 储集层的岩石物性参数 (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一、孔隙性
广义的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有人亦称之 为空隙,包括狭义的孔隙、洞穴和裂缝(裂隙)。 狭义的孔隙:是指岩石中颗粒(晶粒)间、颗粒(晶粒)内(指晶格间 的空隙)和充填物内的空隙。
根据岩石中的孔隙 大小、及其对流体 作用的不同,可将
增高而加大,直到该相流体在岩石孔隙中含量达到100%时,该
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等于绝对渗透率。 相反,随着该相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含量逐渐减少,有效渗透率 则逐渐降低,直到某一极限含量,该相流体停止流动。
能源地质学课件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第一节 储集层的岩石物性参数 (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二、渗透性
渗透率高; 2)以喉道较粗,孔隙较上类偏小为特征的储集层,一般表现为孔隙度低 一中等,渗透率偏低一中等;
能源地质学Leabharlann 件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一、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与孔隙类型
1、孔隙结构 喉道与孔隙的不同配置关系,可以使储集层呈现不同的性质。
3)以喉道较上两类细小,孔隙粗大为特征的储集层,一般表现为孔隙度
孔隙性即岩石具备由各种孔隙、孔洞、裂隙及各种成岩裂缝所形成的储
08 第三章-1-储层物性

习惯上:有效孔隙度又简称为孔隙度。 习惯上:有效孔隙度又简称为孔隙度。
一般砂岩孔隙度变化在5 30 之间,多为10 30% 10— 一般砂岩孔隙度变化在5—30%之间,多为10 20%之间,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度一般小于5 20%之间,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度一般小于5%。
莱复生将砂岩孔隙度分为5个等级: 莱复生将砂岩孔隙度分为 个等级: 个等级
四、储集层的类型: 储集层的类型:
碎屑岩储集层 储集层按岩石 类型可分为: 类型可分为: 碳酸盐岩储集层 其它杂类岩石储集层。 其它杂类岩石储集层。 其中,杂类岩石储集层主要指泥质岩、 其中 , 杂类岩石储集层主要指泥质岩、 硅质岩以 及岩浆岩和变质岩。 如没有地质外力作用, 及岩浆岩和变质岩 。 如没有地质外力作用 , 这类岩石 储集性能很差, 基本不能作为储集层, 储集性能很差 , 基本不能作为储集层 , 只有在各种各 样的地质外力作用下,如构造破坏、长期风化等改造 样的地质外力作用下 , 如构造破坏 、 下,这类岩石方可成为裂隙性储集层。 这类岩石方可成为裂隙性储集层。
度量岩石孔隙度发育程度的参数是孔隙度(或孔隙率): 度量岩石孔隙度发育程度的参数是孔隙度(或孔隙率): 孔隙度 总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孔隙度) 所谓总孔隙度就是指岩石中的总孔隙和岩石总体积之 比。 Pt= VP /Vt*100% 其中, Pt:总孔隙度 其中, Vp总孔隙体积 Vt岩石总体积
自然界中,储集层的渗透非常复杂, 自然界中,储集层的渗透非常复杂,储集层内常有两 相甚三相( 相甚至三相(油、气、水)。岩石对其中每种相的渗透作 用与单相渗透有很大区别,为此提出了有效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和 用与单相渗透有很大区别,为此提出了有效渗透率和相对 渗透率的概念。 渗透率的概念。 的概念 所谓有效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存在时, 所谓有效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存在时 , 岩石对其中每一相流体的渗透率。并分别用KO、Kg、Kw 岩石对其中每一相流体的渗透率。并分别用K 、 表示油、 表示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水的有效渗透率. 而把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 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相对渗透率。并分别以K 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相对渗透率。并分别以Kg /K、 表示气、 水的相对渗透率。 /K、KO/K、Kw/K表示气、油、水的相对渗透率。
第八次-PPT【教学课件】

第八次-PPT【教学课件】
拓展: 布鲁斯王子看到蜘蛛结成网,心里会想些什么?发挥 你的想象写一写。 此刻的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有志者事竟成’, 蜘蛛结网结了七次没成功,照样从头干起,我也失败 了七次,为什么就不能重新开始呢?难道我连一只蜘 蛛都不如吗?”
第八次-PPT【教学课件】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1.第八次抵抗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2.布鲁斯王子前七次打仗结果如何?他有什么表现? 3.布鲁斯王子在磨坊里看到了什么? 4.布鲁斯为什么决定进行第八次战斗? 5.第八次抵抗的结果如何?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 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
激烈:(动作、言论等)剧烈。本课指布鲁斯的第八次 抵抗战斗得很凶猛、艰难。
抗击 抵抗
相同点: 都是写动作,都有使某件事不能顺利进行的意思。 不同点: “抗击”指抵抗并且反击。“抵抗”指用力量制
止对方的进攻。 造句:1.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之下,日本侵略者终于投
降了。 2.我们通过多运动来抵抗寒冷。
英勇:勇敢出众。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
音。本课指布鲁斯王子因失败而叹气。 猛然,不经心地。
几乎:①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②表示某种事情接 近发生(多用于说话人不希望的事情);差点儿。
动员: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本课指布鲁斯发动人民 起来抵抗。
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本课指苏格兰人民用 武力抵抗侵略者的进攻。
第八次-PPT【教学课件】
第八次-PPT【教学课件】
1.布鲁斯王子前七次打仗结果如何?他有什么表现? 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可
是一连七次打仗都失败了,布鲁斯也受了伤,他几乎 失去了信心。 2.布鲁斯王子在磨坊里看到了什么?
第三章第四节油气藏类型

岩性油气藏
岩性尖灭油气藏
沉积作用(相变)藏:
透镜体油气藏
透镜状或不规则状储集层四周被非渗透性岩层所
限或渗透性变差而构成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岩性油气藏
岩性尖灭和透镜体油气藏特征:
1)常成群成组出现; 2)圈闭形成早,生油层在周围,有优先捕获油气
2、发育地区:三角洲地区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
缘亚相发育的同生正断层下降盘靠近断层一侧。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油气藏 滚动背斜 油气藏
3、油气藏特点:
(1)背斜一般较平缓;
(2)背斜范围较小,一般多为宽缓的不对称短轴背斜; (3)常发育在同生正断层的下降盘,靠近断层一翼陡, 远离 断层一翼平缓;
1、圈闭的成因:地层受侧向应力挤压
上隆弯曲形成圈闭。
2、圈闭的分布:褶皱区及其前缘带
基底隆升背 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油气藏
例如:天山褶皱带
龙门山褶皱带
3、油气藏特点:
(1)两翼地层倾角陡,且不对称; (2)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小; (3)常被断层复杂化; (4)构造走向与盆地边缘褶皱方向一致; (5)油气藏常成排成带出现。
• 已提出的分类依据:
圈闭成因
油气藏形态
储集层岩性 流体性质 评论:只有根据圈闭成因对油气藏进行分类,才能充 分地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 条件,充分展示各 种类型油气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目前在勘探上常采用基 于圈闭成因的油气藏分类方案
提问:
•
1、什么是圈闭?
2、什么是油气藏? 适于油气聚集成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称为油气藏
4、典型实例
中国渤海湾盆地(多)黄骅坳陷 大港油田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5)按孔隙直径大小分: 三类
1)超毛细管孔隙:管形孔径>500μ m,裂缝宽度>250μ m,在 自然条件(即重力作用)下,流体在其中可以自由流动, 服从达西直线渗流定律。 2)毛细管孔隙:管形孔径为500~0.2μ m,裂缝宽度 250~0.1μ m,流体不能在其中自由流动,只有在外力作用 下,流体才能在其中流动。 3)微毛细管孔隙:管形孔径<0.2μ m,裂缝宽度<0.1μ m。在 通常条件下,流体不能流动。
基质:随碎屑颗粒同时沉积的粘土级(d<μ )颗粒(也叫 杂集)。
受沉积期水动力条件控制:水动力较强时,基质不易沉淀 下来,岩石中基质含量少。 基质含量与砂岩物性的关系
基质含量(%)
基质含量越高,物性越差。
主要黏土矿物
(二)碎屑岩沉积环境对物性的影响
碎屑岩储集层多分布在陆相沉积环境,从剥蚀区开始
b)粒内溶孔: 矿物颗粒内可溶性矿物被溶解所留下的孔隙;
c) 印模孔隙: 矿物颗粒被全部溶解掉,留下与原颗粒大小、 形状完全一致的孔隙。
(4)根据成因分: 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
原生孔隙:岩石中至今保存下来的、在沉积期形成或业已 存在的孔隙。 一般地,原生孔隙以粒间孔隙为主。
次生孔隙:形成于沉积期后﹙包括成岩后生期、表生期﹚ 的一切孔隙。
的冲积扇环境到深湖中的浊积扇,不同沉积环境中发育的
不同储集砂体,其物性差别较大。
砂岩体: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
的,具有一定形态、岩性和分布特征,并以砂质为主的沉积
公式说明,理论上,孔隙度与颗粒大小无关。
颗粒粒度大小和分选性相关:
二者常密切联系:都取决于沉积介质的能量条件和搬运距离 -随着搬运距离加长,粒度变细、分选变好 -沉积介质的强烈扰动有助于提高分选性 当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不等,粒度对物性有较大影响。一般 地,随粒径加大,总孔隙度减小,而渗透率则增大。
石油地质学课件——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孔喉越粗;平坦段越长,说明孔喉的百分含量越大。
孔隙结构定量评价
③饱和度中值压力:非润湿 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 压力(Pc50%),与之对应的喉 道半径称为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 (r50)。Pc50%越低,r50越大, 则孔隙结构好。
④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 分数(Smin%):当注入汞的压 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 有被汞侵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 一般将小于0.04μm的孔隙称为 束缚孔隙。束缚孔隙含量愈大, 储集层渗透性能越差。
Pt=Vp/Vt*100% 按岩石孔隙大小,有超毛细 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 管孔隙三类。 有效孔隙度:指彼此连通的, 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 根据孔隙度的大小可将砂岩储集层进行分级 液体在其中流动的超毛细管孔隙 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Pe=Ve/Vt*100%
(一) 岩石孔隙大小分类
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图
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 与渗透率无明显的关系。孔隙 大小主要影响其孔隙容积。因 为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分布与 岩石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变化 很大,不一定以原生孔隙为主, 有时可以是次生孔隙占主要的。
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图
五、流体饱和度
流体饱和度:油、气、水在储集岩孔隙中的含 量分别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的 饱和度。 在油藏中的油、水分布反映出毛细管压 力同油、水两相压力差相平衡的结果,在油藏的 不同高度上的油、水饱和度是变化的。
岩石结构对原生孔隙的影响
分选:粒度中值一定时:分选差的岩石,小颗粒充填大孔隙, 使孔隙度、渗透率降低;分选好的岩石,孔渗增高。孔隙度、渗 透率随着分选系数趋于1而增加,分选系数So<2时,各种粒径的砂 岩孔隙度、渗透率都随So增大而降低;分选系数So>2时,中细粒 砂岩,孔隙度随So增大而缓慢下降;粗粒和极细粒砂岩,So增加 时,孔隙度基本不变。
第三章第四节__构造圈闭和油气藏

构造圈闭与油气藏[内容提要] 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
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等。
关键词:构造圈闭油气藏一.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1.圈闭圈闭是地下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继续向前运移,并且在其中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
(它实际上只是表明其中能够有油气,但无论其中是否有油气,都可以称为圈闭)圈闭的形成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1)储集层(2)盖层(3)一定的遮挡条件(封闭条件)。
而遮挡条件的形成,即可以是背斜,也可以是断层、不整合或岩石的物性变化引起。
这样,当组成圈闭的这三部分配合良好时,其中的储集层便处于上方或四周被不渗透岩层所包围或阻隔的状态。
一旦油气通过这里,它便能够起到捕获油气的作用,从而在其中形成油气聚集。
2.油气藏当圈闭中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就形成了油气藏(油藏、气藏)。
其定义为: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
不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即使位于同一面积上的油气聚集也不能看作是同一油气藏。
由此可见,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同时,圈闭的类型还决定着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勘探方法;圈闭的位置和埋藏深度是设计井位和井深的依据;圈闭容积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其中油气的可能储量多少。
这正是石油地质工作者十分重视寻找和研究圈闭的原因。
二.构造圈闭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根据其变形或变位及储层的变化特点可分为:背斜圈闭和油气藏、断层圈闭和油气藏、裂缝性背斜圈闭和油气藏、刺穿圈闭和油气藏AAA一、背斜圈闭和油气藏1、概念背斜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发生褶皱变形,其上部又为非渗透性岩层所覆盖遮挡,底面或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或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即为背斜圈闭,聚集油气后,成为背斜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第3章储集层与盖层

物源
沉积环境
沉积后作用
碎屑颗粒成分
结构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1、物源及沉积环境
受物源和沉积环境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碎 屑颗粒的粒度与分选、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与圆球度、基质含量
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碎屑颗粒的构成:石英、长石、云母、重矿物、岩屑 ( 石英+长石 >95% ) • 耐风化性: 石英 > 长石 • 亲水/亲油性: 长石 > 石英
“正常情况” “煤”
孔隙结构的主要变量
(据Wardlaw,1990)
(a)孔隙形状
(b)孔-喉连通性
(c)不相关的孔-喉结构 (d)相关的孔-喉结构
(e)空间无序的孔隙结构 (f)空间有序的孔隙结构
第一节 储集层 2、孔隙结构的研究方法
(1)压汞法(mercury porosimetry)
A、原理:模拟地层条件下,油气的运移--是非润湿相流体 (油气)不断排驱储层孔洞缝中的润湿相流体(水)的过程。
(Photograph by R.L. Kugler)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2、化学压实作用 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即应力集中点上明显的溶解作用。
• 造成颗粒镶嵌接触或缝合接触,使粒间孔变小 • 溶解物质的再沉淀, 进一步使 Ø、K 降低
压溶造成的硅质胶结
孔隙空间缩小
石英增生 压溶接触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3、胶结作用
• 胶结物的含量是影响储集物性重要因素
e=VVcrp 100%
• 常简称为“孔隙度” • 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 • 储集层大多在10-20%
第一节 储集层
按孔隙度对储集层的评价
孔隙度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深1 徐深1天然气藏剖面图
芳深2 徐深1 肇深5 尚深2
K1d K1d K1yc 基 底 J3h K1sh 甜点 构造隆起带常规 天然气成藏系统 天然气 运移路径 K1d
K1sh
K1yc 深盆气系统
碎屑岩储层在深层孔隙性变差:平均 碎屑岩储层在深层孔隙性变差:平均<5%
5
5
10
10
15
15
(%)
如柴达木盆地第三系钙质泥岩裂缝性储层
泥质岩中含石膏、盐岩, ◆ 泥质岩中含石膏、盐岩,经地下水溶 蚀形成溶孔、 蚀形成溶孔、溶洞 ◆ 超压引起的泥岩的天然水力破裂可导 致泥质岩储层化
如 Williston盆地 Bakken页岩
我国青海省柴达 木盆地油泉子油 田第三系钙质泥 岩,因发育有密 集的裂缝而使油 储集于其中, 储集于其中,形 成工业性产能。 成工业性产能。
火山渣( )、火山砾 火山渣(cinder)、火山砾(lapilli) )、火山砾( )
喷出岩:玄武岩 喷出岩 玄武岩 (熔岩 熔岩) 熔岩
富钙 辉石 斜长石
喷出岩:浮岩(pumice)
泡沫状构造(pumice structure)
2、岩浆岩储集层岩石类型 岩浆岩储集层岩石类型
1、熔岩类: 熔岩类: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reservoir and caprock)
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二、碎屑岩储集层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 四、 其他岩类储集层
四、 其它岩类储集层
(一) 岩浆岩储集层
(二) 变质岩储集层 (三) 泥质岩储集层
(一)岩浆岩储层 一 岩浆岩储层
1、岩浆岩储层的概念 、
以各类侵入岩、火山熔岩以及相 以各类侵入岩、 伴生的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储集层。 伴生的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储集层。
4、侵入岩: 侵入岩:
花岗岩、辉绿岩、煌斑岩、 花岗岩、辉绿岩、煌斑岩、细晶岩等
3 、储集空间类型 1、孔隙
原生孔隙:气孔、杏仁体内孔、晶间孔、 原生孔隙:气孔、杏仁体内孔、晶间孔、晶内孔 次生孔隙:溶孔、溶洞、胀裂孔、 次生孔隙:溶孔、溶洞、胀裂孔、塑流孔
2、裂缝
构造缝 隐爆缝 成岩裂缝(冷凝收缩缝) 成岩裂缝(冷凝收缩缝) 风化裂缝
锦州25-1S油气田过4D、2井油藏剖面图
块状潜山油藏
1801.85m(水平片)
1802.67m(垂直片)
JZ25-1SJZ25-1S-5井片麻岩孔缝特征
(三)、泥质岩储层 )、泥质岩储层
泥质岩储层化的原因
致密性脆的泥质岩(页岩、钙质泥岩、 ◆ 致密性脆的泥质岩(页岩、钙质泥岩、硅 质泥岩),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裂缝 ),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 质泥岩),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裂缝
变质岩储层常发育于不整合带 变质岩储层常发育于不整合带 裂缝发育区常与断裂有关 裂缝发育区常与断裂有关 断裂
5、变质岩古潜山储层的分带性 、
1、风化破碎储集带
位于岩体的上部,为物理风化、构造碎裂复合作用而成 位于岩体的上部,为物理风化、 的一个连续的岩石破碎带。 的一个连续的岩石破碎带。 厚度从几米至几百米不等
(二)变质岩储集层
1、变质岩形成 、
2、变质岩储层的概念 、
由变质岩类构成,并由其中的表生 变质岩类构成, 构成 风化或构造破裂形成的裂缝作为主要的 风化或构造破裂形成的裂缝作为主要的 裂缝 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的储集层。 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的储集层。
3、变质岩储层岩石类型 、
(1)混合岩类: 混合岩类:
玻璃质 隐晶质 斑状
超基性岩 <45 基性岩 45-53 中性岩 53-66 酸性岩 >66 结构 构造
闪长岩 闪长玢岩 正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斑岩 花岗斑岩 花岗岩
全晶质中粗粒 细粒、斑状 ∨ ∨ ∨ 块状 块状,气孔 块状
气孔,流纹
喷出岩: 喷出岩:复合火山锥 火山口 熔岩 火山碎屑物质
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 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榴辉 大理岩、 岩、大理岩、变质石英砂岩
(3)碎裂变质岩类: 碎裂变质岩类:
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 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碎粒岩等
4、变质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
几乎无原生孔隙 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 有的还有溶蚀孔、洞及微孔隙,但数量较少, 有的还有溶蚀孔、洞及微孔隙,但数量较少,
4200
登 泉 泉 登 泉 泉 登 泉 泉 营 营 营 沙 沙 沙 营
(m)
(m)
升平-汪家屯地区 升平 汪家屯地区
昌德东地区
我国下辽河坳陷在下第三 系沙河街组三段(盆地的 系沙河街组三段 盆地的 主要生油层系)下部的火 主要生油层系 下部的火 山岩里也获得了工业油流, 山岩里也获得了工业油流, 产层岩性为凝灰岩、 产层岩性为凝灰岩、粗面 初产量可达14吨/日 岩。初产量可达14吨/日, 酸化后可增至数十吨; 酸化后可增至数十吨;我 国酒泉西部盆地鸭儿峡油 田基岩油藏, 田基岩油藏,产油层为志 留系变质岩基底。 留系变质岩基底。
杏仁 状气 孔
杏仁 体内 孔
安山质角砾岩溶蚀孔
煌斑岩溶蚀孔
煌斑岩: 煌斑岩:沿黑云母解理溶蚀孔
玄武岩多期裂隙
松辽盆地深层
地层系统 统 组 地层代号
泉头组
K 1q 2 K 1q 1
下白垩统 登娄库组 营城组 沙河子组 上侏罗统 火石岭组
K 1d34 K 1d12 K 1y K 1sh 2 K 1sh 1 J 3h
由大规模的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形成, 由大规模的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其中由脉体和基体两 部分以不同数量和比例混合而成。 部分以不同数量和比例混合而成。
混合岩、混合片麻岩、 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
(2)区域变质岩类: 区域变质岩类:
是区域变质作用带中常见的岩石类型。 是区域变质作用带中常见的岩石类型。
5
5 2200 2400
10
10
15
15
(%)
孔 隙 度 与 深 度 关 系 图
2200
2400
2600
2600
2800
2800
3000
3000m
3000
3000m
3200
3200
3400
3400
3600
3600
3800
3800
图
4000 4000
例
泉 泉 泉 泉 泉 泉 泉 泉 泉 登 登 泉
4200
(1)岩浆岩形成与产状 )
岩浆岩形成短片
(1)岩浆岩的产出状态 )
岩脉
①侵入岩 ②喷出岩(火山岩)
玄武岩高 地
火山颈
岩床 岩株
岩盖
岩床
岩基
(3)岩浆岩分类表 岩浆岩分类表
产状 SiO2 含量
深成岩 橄榄岩 辉 岩 辉长岩
浅成岩 苦橄玢岩 辉绿岩 细 伟 煌 晶 晶 斑 岩 岩 岩
喷出岩 金伯利岩 苦橄岩 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英安岩 流纹岩
2、裂隙发育储集带
位于风化破碎带下部,主要受断层破碎带控制。 位于风化破碎带下部,主要受断层破碎带控制。 厚度变化十分大。 厚度变化十分大。其破碎部位在剖面上是不连续 表现出多处破碎部位组合的特征。 的,表现出多处破碎部位组合的特征。
3、致密带
岩体的下部,由基本上未风化过的岩石组成, 岩体的下部,由基本上未风化过的岩石组成,没有 破碎或局部极轻微破碎
玄武岩、安山岩、 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
2、火山碎屑岩
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 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
3、次火山岩
为岩浆未喷出地表而在近地表处固结形成的地 质体,多呈岩、岩床方式产出。 质体,多呈岩墙、岩床方式产出。 储层岩性:次安山岩、英安岩、 储层岩性:次安山岩、英安岩、石英斑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