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说明书

合集下载

肿瘤坏死因子-α 正常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α 正常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α正常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是一种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广泛参与了多种免疫和非免疫反应。

TNF-α可以激活、调节各类免疫细胞、介导细胞凋亡、促进炎症反应、改变代谢、参与器官发育、影响认知和情绪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 TNF-α的正常水平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正常水平TNF-α的正常水平会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而异。

正常人体血清中 TNF-α的浓度大约是 1.6 -14.5 pg/mL,但这个水平也有很大的变异性。

此外,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也可能对 TNF-α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鉴于此,医生在判读检测结果时应该参考具体的医学指南并结合患者情况,以免产生误差。

参考值的设定通常是以健康人群的平均值为基准,多数实验室以3 pg/mL ~ 5 pg/mL为临界值。

当血清中 TNF-α的浓度超过临界值,则有可能存在某些炎症、感染、肿瘤等疾病。

当然,TNF-α检测结果应该与临床症状、其他病理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标准。

影响因素TNF-α的分泌受到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影响因素:1. 炎症和感染:TNF-α主要在炎症和感染状态下才会被大量产生。

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会刺激免疫细胞分泌 TNF-α,以启动炎症反应并抵抗病原体。

2. 创伤和手术:创伤和手术也可以引起机体炎症反应,从而促进 TNF-α的分泌。

尤其是大面积的烧伤、创伤和手术后综合征等情况,TNF-α的水平会显著升高,并可能影响病情和预后。

3. 肥胖和代谢紊乱:一些研究表明,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紊乱疾病与 TNF-α的水平升高有关。

这可能是由于TNF-α与脂肪细胞、胰岛素、葡萄糖代谢等有关的机制。

4.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如精神压力、某些药物、环境污染等也可能引起 TNF-α的变化,但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正常人血清为4.3±2.8 mg/L。

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β主要由活化的T 淋巴细胞分泌。

TNF在体内外均能刺激IL-1的产生,不耐热,70℃30min失活。

1975年Carswell等发现接种BCC的小鼠注射LPS后,血清中含有一种能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使体内肿瘤组织发生血坏死的因子,称为肿瘤坏死因子。

1985年Shalaby把巨噬细胞产生的TNF命名为TNF-α,把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命名为TNF-β。

TNF-α又称恶质素。

TNF的蛋白特性1、人TNF-α前体由233个氨基酸组成(26 kDa),其中包含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在TNF转化酶TACE的作用下,切除信号肽,形成成熟的157个氨基酸残基的TNF-α(17 kDa)。

由于没有蛋氨酸残基,故不存在糖基化位点,其中第69位和101位两个半胱氨酸形成分子内二硫键。

人类TNF-α与小鼠TNF-α有79%氨基酸组成同源性,TNF-α的生物学作用似无明显的种属特异性。

最近有人报道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了N端少2个氨基酸(Val、Arg)的155氨基酸人TNF-α,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活性和抗肿瘤效应。

此外,还有用基因工程方法,将TNF-α分子氨基端7个氨基酸残基缺失,再将8Pro、9Ser和10Asp 改为8Arg、9Lys和10Arg,或者再同时将157Leu改为157Phe,改构后的TNF-α比天然TNF体外杀伤L929细胞的活性增加1000倍左右,在体内肿瘤出血坏死效应也明显增加。

TNF-α和β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天然形式是同源的三聚体。

2、人类TNF-β分子由20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34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成熟型TNF-β分子为17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25kDa。

TNF-a说明书

TNF-a说明书

人(human)肿瘤坏死因子a(TNF-a)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标本:血清或者血浆一、试剂组成精密度微孔板96孔 (Microtitration Strips) 1块 2~8℃干燥保存酶标偶合液 (Conjugate ) 1瓶 12.0毫升 2~8℃冷藏保存标准品 (Standard) 5瓶各1.0毫升 2~8℃冷藏保存呈色剂A (Substrate A) 1瓶 6.0毫升 2~8℃避光冷藏保存呈色剂B (Substrate B) 1瓶 6.0毫升 2~8℃避光冷藏保存终止液 (Stopping Solution) 1瓶 6.0毫升室温保存20倍浓缩洗涤液 (Rinsing Buffer x 20) 1瓶 60.0毫升 2~8℃冷藏保存5倍浓缩样品稀释液 (Diluent x 5) 1瓶 15.0ml 2~8℃冷藏保存英文说明书,中文说明书各一份室温保存二、注意事项1. 此试剂为体外检测试剂,效期内使用,试剂应视为传染物,不同总批号的试剂不能混用。

2.使用前应将盒内各试剂取出。

室温放置至少30分钟,3.浓缩洗涤液出现结晶后,请于37℃孵育15分钟。

4.浓缩样品稀释液出现结晶后,请于37℃孵育15分钟5.若24小时内进行实验,标本可存放于2~8℃。

不需及时实验,标本-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6.在反复清洗微孔板,并扣干微孔中的残余液体,否则将降低精确度,造成吸光度偏离的假像。

7.加样完毕后,应注意轻微摇动微孔反应条,以便使孔中的液体充分混匀。

8.试剂盒保存于2~8℃,请勿冷冻,有效期请见盒内标示。

三、实验前准备1.使用前应将盒内各试剂取出,室温放置至少30分钟。

2.准备各种实验仪器及材料,如微量移液器,吸头,医用蒸馏水等3.浓缩洗液与医用蒸馏水1︰19倍稀释后成为应用洗涤液4.浓缩样品稀释液与医用蒸馏水1︰4倍稀释成应用样品稀释液5.用应用样品稀释液来稀释样品,按照1:100的体积比来稀释样品如10μl的样品加入到1ml的应用样品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待用。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α介绍: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可分为TNF α和TNF
β两种,前者来自单核巨噬细胞,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是具有重要
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存在于细胞上的TNF 受体主要有两种:TNFRⅠ
和TNFRⅡ,血清中存在的是可溶性的TNFR(s TNFRⅠ, s TNFRⅡ)。

肿瘤坏死因子α正常值:
放射免疫法:为0.74~1.54纳克/毫升。

肿瘤坏死因子α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报告质粒的荧光素酶基因由肿
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及3’端非翻译序列驱动,荧光素酶基因的表
达水平即反映了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表达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α基
因的报告质粒用于检测化合物对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肝脏炎症,组织炎症以及血糖异常的患者。

肿瘤坏死因子α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无
检查前禁忌:患者应该避免接近各种放射源
检查时要求:标本均与确诊时取静脉血3ml,及时分离血清,-40℃冻存集中测定。

肿瘤坏死因子α检查过程:
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分析法。

将TNF α单克隆抗体包被于PVC板上,样品种的TNF α和单抗体结合后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免抗TNF α
多克隆抗体结合,过氧化物酶与TMB反应终止后用酶标仪测定450nm的
光密度,结果与标准曲线比较确定TNF α的含量。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细胞上清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用纯化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再与HRP标记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

试剂盒组成: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封板膜2片(48)2片(96)密封袋1个1个酶标包被板1×481×962-8℃保存标准品:450pg/ml0.5ml×1瓶0.5m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1.5ml×1瓶2-8℃保存酶标试剂3ml×1瓶6ml×1瓶2-8℃保存样品稀释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A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样本处理及要求: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说明书

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说明书

人肿瘤坏死因子人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α)酶联免疫酶联免疫分析分析分析试剂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盒使用说明书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检测范围:: 96T20 ng/L -400 ng/L使用目的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用纯化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再与HRP 标记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 显色。

TMB 在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

试剂盒组成 1 30倍浓缩洗涤液 20ml ×1瓶 7 终止液6ml ×1瓶 2 酶标试剂 6ml ×1瓶 8 标准品(800ng/L ) 0.5ml ×1瓶 3 酶标包被板 12孔×8条 9 标准品稀释液 1.5ml ×1瓶 4 样品稀释液 6ml ×1瓶 10 说明书 1份 5 显色剂A 液 6ml ×1瓶 11 封板膜 2张 6显色剂B 液6ml ×1/瓶12密封袋1个标本标本要求要求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 )活性。

操作步骤1. 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释。

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说明书

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说明书

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说明书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说明书,欢迎阅读。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商品介绍通用名: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生产厂家: 上海唯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药品规格:50万IU*2支/盒药品价格:¥950元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说明书【商品名称】天恩福【通用名称】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英文名】:InjectionofRecombinantMut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汉语拼音】:ZhusheyongChongzuGaigouRenZhongliuhuaisiyinzi【主要成份】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性状】白色或微黄色疏松体【适应症】天恩福与CAp化疗方案联合适用于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用法用量】仅可与CAp化疗方案使用。

每支用2ml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每次400万U/M2,第1-7天及第11-17天每天用药一次,21天为一个疗程,可试用两个疗程。

如无较明显效果,建议停止继续使用。

【不良反应】在天恩福的临床研究中,先后共有约450例受试者接受了天恩福的治疗,试验中,天恩福短疗程应用的近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感冒样症状,注射局部疼痛、局部红肿硬结、骨肌肉疼痛,发生率在80%左右。

4例受试者因发热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

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可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天然肿瘤坏死因子为多效应细胞因子(见上述药理作用),改构后其性质和特点又可能会发生较复杂的变化,由此可能对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反应和长期后续效应,特别是对某些肿瘤可能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以及发生与自身免疫性相关的疾病等,因此对天恩福可能发生的远期和潜在不良反应需给予密切关注。

【禁忌症】1.对天恩福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四正柏生物 人类TNF-α ELISA试剂盒说明书

四正柏生物 人类TNF-α ELISA试剂盒说明书

REV20190712仅供研究,不用于临床诊断。

客服热线: 400-7060-959﹡技术支持邮箱: **************公司官网: 目录简介 ......................................................................................................................................................................... - 3 -检测原理 ................................................................................................................................................................. - 3 -试剂盒组分 ............................................................................................................................................................. - 4 -储存条件 ................................................................................................................................................................. - 5 -其他实验材料 ......................................................................................................................................................... - 5 -注意事项 ................................................................................................................................................................. - 5 -样本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 - 6 -试剂准备 ................................................................................................................................................................. - 6 -操作步骤 ................................................................................................................................................................. - 7 -操作流程图 ............................................................................................................................................................. - 8 -操作要点提示 ......................................................................................................................................................... - 8 -结果判断 ................................................................................................................................................................. - 9 -结果重复性 ........................................................................................................................................................... - 10 -灵敏度 ................................................................................................................................................................... - 10 -特异性 ................................................................................................................................................................... - 10 -参考文献 ............................................................................................................................................................... - 10 -该产品由北京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肿瘤坏死因子人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α)酶联免疫酶联免疫分析分析分析
试剂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盒使用说明书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检测范围:: 96T
20 ng/L -400 ng/L
使用目的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用纯化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再与HRP 标记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 显色。

TMB 在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

试剂盒组成 1 30倍浓缩洗涤液 20ml ×1瓶 7 终止液
6ml ×1瓶 2 酶标试剂 6ml ×1瓶 8 标准品(800ng/L ) 0.5ml ×1瓶 3 酶标包被板 12孔×8条 9 标准品稀释液 1.5ml ×1瓶 4 样品稀释液 6ml ×1瓶 10 说明书 1份 5 显色剂A 液 6ml ×1瓶 11 封板膜 2张 6
显色剂B 液
6ml ×1/瓶
12
密封袋
1个
标本标本要求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 )活性。

操作步骤
1. 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释。

400 ng/L 5号标准品 150µl 的原倍标准品加入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200 ng/L 4号标准品 150µl 的5号标准品加入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100 ng/L 3号标准品 150µl 的4号标准品加入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50 ng/L 2号标准品 150µl 的3号标准品加入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25 ng/L
1号标准品
150µl 的2号标准品加入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2.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µl ,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µl ,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µl (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 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µl ,空白孔除外。

7. 温育:操作同3。

8. 洗涤:操作同5。

9. 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µl ,再加入显色剂B50µl ,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µl ,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 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 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 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 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 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 值计算出标
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2.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

3.各步加样均应使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避免试验误差。

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最好做复孔。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样本OD值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OD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倍)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