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赏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
在威尼斯的一座宏伟的宫殿里,公爵、安东尼奥、夏洛克和其他人正围绕着一场官司展开激烈的争论。

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夏洛克借了一笔高额贷款,但因未能按时偿还,被夏洛克告上法庭。

夏洛克要求按照合同条款,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抵债。

公爵试图调解,希望夏洛克能怜悯安东尼奥,但夏洛克坚决不同意。

最终,安东尼奥愿意接受割肉的惩罚,以换取朋友的自由。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作品,它以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和友谊的力量。

在人物塑造方面,安东尼奥是一个典型的仁爱、正义和勇敢的形象,他代表了人文主义理想。

他借钱给朋友不收利息,面对夏洛克的仇恨和威胁,他仍然坚定地站在朋友一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对友谊的坚守和对正义的追求,使他的形象显得高大而光辉。

而夏洛克则是一个贪婪、冷酷的高利贷者形象,他的行为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特点。

他的残忍和无情,使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

在情节设计方面,这部作品采用了曲折跌宕的故事线,使得情节发展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通过公爵的调解和安东尼奥的牺牲,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主题表现方面,《威尼斯商人》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冲突,还强调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等价值观。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性关怀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莎士比亚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

一、安东尼奥——慷慨、忠贞、鲁莽、愚蠢安东尼奥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金钱固然重要,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远远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慷慨仁厚。

淡泊金钱。

例如:他经常无偿借钱给别人而不收取利息:他将意外获得的财产让给了夏洛克的女儿和女婿——罗伦佐。

罗伦佐也是安东尼奥的朋友之一。

他珍惜朋友之间忠贞的友情。

安东尼奥为了朋友可以赴汤蹈火.冒自己的性命去借钱,说明他对朋友讲义气、尊重友谊、不惜牺牲生命。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人物在做事方面欠考虑与谋略.并且较鲁莽和冲动.有时显得有些愚蠢。

安东尼奥明知夏洛克是一个势利、贪婪、有仇必报的小人,并且自己和夏洛克积怨已久,但他仍然不加思索、鲁莽地去向夏洛克借钱。

当夏洛克提出了苛刻、令人发指的条件时。

安东尼奥居然能够接受,这也说明了他逆来顺受与愚蠢的心态。

虽然他是为了朋友能够娶上心爱的女人,但是他的做法真的欠妥。

安东尼奥应该以诚相待、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处境告诉给朋友;并劝说朋友用真情去打动那个富有、美丽的女人,而不是用借来的钱去求婚。

毕竟安东尼奥试图用自己生命换来的钱,只是帮朋友求婚,而并不是为了救助真正需要帮助的穷人或做正义的事情:两者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安东尼奥面对死的威胁时,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但是死也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之分。

毕竟他不是为了正义事业或帮助贫穷受难的人们而去牺牲自己。

他在夏洛克无耻阴谋前。

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显得软弱无力。

二、夏洛克——贪婪、心胸狭窄、残忍冷酷、可悲夏洛克和安东尼奥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金铃并不是万能的,要知道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例如:亲情、爱情、友谊、幸福等等。

个别人为了获得金钱,不择手段,加害与自己无关的人,或者出卖朋友、亲情;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是可耻的,令人唾弃的。

夏洛克是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

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看不到亲情和友善;看到的只有贪婪、冷酷以及利欲熏心。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

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作为莎氏喜剧的巅峰,《威尼斯商人》在人物刻画方面确实非常的纯熟和到位,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富豪孤独的鲍西娅,重情重义的巴萨尼奥等。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带来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如果你也有自己的见解,欢迎补充指正!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1、这篇课文是《威尼斯商人》的高潮部分,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最后集中在这场戏里。

故事充满悬念,十分紧张,丝丝入扣,令人欲罢不能。

莎翁的语言诙谐、优美,富有感染力,富有音乐美;行文娴熟,紧张中含有轻松,轻松中暗藏杀机。

这场戏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冲突。

开端便剑拔弩张。

公爵试图规劝夏洛克这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放弃这一种处罚”。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喜欢这样”、“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对于公爵的规劝,夏洛克理直气壮,对基督徒们进行了深刻、淋漓尽致的批判与揭露。

“我可不可以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子女结婚?为什么要在重担之下流着血汗?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同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尝尝你们所吃的东西吧!”“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让你们的法律去见鬼吧!威尼斯城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

”巴萨尼奥的劝说和怒斥都无济于事,主动权在夏洛克手里。

鲍西娅假扮法官上场,前面的冲突暂时得以缓解。

她也力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可夏洛克不答应,并强调法律铁面无私。

主动权还在夏洛克手里。

故事到此已经陷入僵局,鲍西娅欲擒故纵,夏洛克自以为得计,“屠刀”高高举起。

而沙翁此时把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别处。

通过巴萨尼奥之口(“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犯一次小小的错误”)为鲍西娅赢得主动。

“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情都可以干了。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部戏剧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富有哲理的对话而闻名,吸引了无数名人对其进行深入的评价和解读。

首先, 洛杉矶著名学者艾伦·鲍尔表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最具含金量的作品之一。

在他看来,这部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深刻,情节跌宕起伏,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无穷。

他认为,通过这部作品,莎士比亚探讨了信任、财富、爱情等世间情感的冲突与纠葛,使读者通过角色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处事之道。

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对《威尼斯商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这部戏剧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智慧和洞察力,展现了莎士比亚在人性描写方面的高超技巧。

布鲁姆认为,《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如夏洛克、安东尼奥以及波西亚都是具有独特性格的复杂角色,他们的生动形象与深刻的对话使得这部戏剧成为了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一颗明珠。

此外, 中国文学评论家钱理群也对《威尼斯商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评价。

他认为,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戏剧,更是一部道德哲学的探讨。

通过夏洛克和波西亚之间的爱情纠葛,安东尼奥对押解人质的忠诚以及夏洛克与波西亚之间的商业交易,莎士比亚探讨了正义与公平、友谊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发人们对生活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各路名人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都是非常正面的,他们认为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力。

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刻画,莎士比亚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看法,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与人性的不同层面的思考。

《威尼斯商人》被称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颗明珠,不仅为世界文学史增添了光彩,也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第二篇示例:《威尼斯商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作品,被誉为是戏剧史上的杰作之一,被广泛翻译和演出。

无数名人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刻画的人物和情节具有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性。

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威尼斯商人是指生活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共和国的商人阶层。

他们以他们的商业实践和财富积累为威尼斯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对威尼斯商人的评价。

首先,威尼斯商人非常有商业头脑。

他们把握商机,并具备良好的商业判断力。

作为一个主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威尼斯商人能够迅速适应和利用世界各地的商业机会。

他们追求利润并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市场。

其次,威尼斯商人是冒险家和探险家。

他们勇敢地穿越大海,探索新的贸易路线和市场。

他们经过漫长而危险的航行,承担着许多风险,但他们的野心和决心使他们能够成功地扩大威尼斯的商业帝国。

第三,威尼斯商人非常注重商业道德和信誉。

他们以诚信和公平交易为基础,建立起可靠的声誉。

他们凭借自己的诚信从事商业活动,与他们交往的人感到可靠,尊重其交易的承诺。

第四,威尼斯商人注重商业组织和管理。

他们创建了花样繁多的商会和商业组织,以促进商业合作和交流。

他们建立了高度发达的金融系统和信贷机构,为威尼斯商人提供资金支持。

他们还积极参与政府事务,为威尼斯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第五,威尼斯商人注重文化和艺术。

他们对艺术品和文化宝藏的收集、保护和推广贡献良多。

他们大力支持艺术家、作家和学者,为威尼斯成为文化中心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威尼斯商人还是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他们捐赠资金和资源给穷人和社会弱势群体,并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他们热衷于改善威尼斯城市的社会福利,为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威尼斯商人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杰出的商人之一、他们的商业智慧、勇敢冒险、道德品质、商业管理和文化推广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为威尼斯城市的繁荣和欧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是商业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也是威尼斯城市的骄傲。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生活类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生活类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生活类关键信息项:1、主要人物: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亚2、人物性格特点3、人物行为动机4、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5、人物所反映的社会现实11 夏洛克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一个极具复杂性和争议性的人物。

他是一个犹太放高利贷者,以贪婪、残忍和固执著称。

111 性格特点夏洛克的性格中充满了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和对基督徒的深深仇恨。

他的贪婪使他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甚至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

他的残忍表现在对待安东尼奥时的冷酷无情,一心想要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

112 行为动机他的行为动机主要源于长期受到的社会歧视和压迫。

作为犹太人,他在威尼斯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不公对待。

这种经历使他内心充满了怨恨和复仇的欲望。

113 在故事中的作用夏洛克的存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他与安东尼奥的债务纠纷构成了故事的核心冲突。

他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宗教和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

114 反映的社会现实夏洛克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犹太人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宗教偏见所带来的危害。

12 安东尼奥安东尼奥是一位善良、慷慨的商人。

121 性格特点他为人友善,重视友情,对待朋友真诚无私。

他的慷慨体现在他经常无偿地帮助他人,尤其是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122 行为动机他的行为动机主要源于他内心的善良和对友情的珍视。

他愿意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而向夏洛克借款,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123 在故事中的作用安东尼奥是故事中的正面人物代表,他的遭遇引起了观众的同情,也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一面。

124 反映的社会现实安东尼奥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商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情的重要性。

13 鲍西亚鲍西亚是一位聪明、勇敢、机智的女性。

131 性格特点她聪明伶俐,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辩论能力。

她勇敢地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权威。

132 行为动机她的行为动机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帮助自己所爱的人。

她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化解了安东尼奥的危机。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莎士比亚(1564 - 1616)英国诗人、戏剧家。

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

父亲经营皮革和农畜产品买卖,后被选为镇长。

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

1592年剧作家格林在《没有价值的才智》中攻击他是自以为能同最优秀的作家媲美的“打杂工”,那时他已是受欢迎的剧作家。

约从1594年起成为宫廷大臣剧团重要成员。

1603年詹姆斯一世即位,他的剧团改由国王供奉。

1613年离伦敦,在故乡度过最后3年。

一生写了37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一些别的诗歌。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3)取材于奥维德《变形记》,写爱情女神维纳斯追求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打猎时受伤死去,血泊中生出白头翁花,悲痛的维纳斯把花带回塞浦路斯岛。

另一首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写罗马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斯奸污了鲁克丽丝,鲁克丽丝要丈夫为她报仇,尔后自杀,最后王政被推翻。

十四行诗约写于1592-1598年,前126首写与一青年的友谊,127-152首写对一位黑肤女郎的爱,最后两首作结。

他的一些剧作生前只以四开本“盗印版”流传,是由剧团一些演员口授或演出时被人速记下来的。

1623年他的同团演员海明和康德尔搜集他的36出戏以对开本发行,称“第一对开本”。

1850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根据对诗行的研究,把他的戏剧创作分为3个时期:1590-1600年为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601-1607年为悲剧时期,1608-1612年为浪漫剧时期。

早期历史剧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五世》等9部。

《亨利四世》(上、下)为代表作。

这些剧作主要表达了反对封建内讧及农民起义,要求在开明君主统治下和平、统一的思想。

早期10部喜剧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提倡婚姻自主,反对禁欲主义,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如《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等。

《威尼斯商人》写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友人成婚,以身上的肉做逾期赔偿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最后智挫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赏析《威尼斯商人》赏析 1这个寒假在家里读了《威尼斯商人》,让我感觉到友情的珍贵。

主人公安东尼奥和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面对生死的考验,他们的友谊更显得无私。

《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亚其他的剧本一样,表现了呀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对青春的向往。

我觉得这部剧情节曲折有趣,弥漫着非常浓厚的喜剧色彩,也体现了莎士比亚在生活中开朗乐观的性格。

剧中有一个既可恨又令人同情的角色。

他的名字叫夏洛克。

他是一个支付高息贷款的犹太人。

他唯利是图,贪婪成性,但他也是一个受歧视的犹太人。

我更喜欢那个鲍西娅。

他优雅高贵,温柔多情,智慧极高,敢于机智果断地投入行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人不比男人差。

这本书写出了当时生活在威尼斯的商人那里的真实故事,人间的亲情和友情比什么都重要!《威尼斯商人》赏析 2《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安东尼奥是人们理想中的商人,是所谓的“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

而夏洛克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

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莎士比亚显然持否定的态度。

莎士比亚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安东尼奥这样的商人可以消除资产阶级的矛盾,建立被金钱摧毁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而夏洛克这样的资本商人,看重利润,损人利己,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是美好生活的破坏者。

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同情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羞辱。

这个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很多事物虽然外表十分美丽,但实际上确是很丑陋的,很多富家公子外表金光灿烂,但实际上却是不学无术。

有一句话说的好“会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们要学会分辨是非黑白,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许多事情的表面现象往往是虚假的,仅仅是为了迷惑我们,我们要学会透过表面看本质。

所以,在爱情和友情面前,金钱也只剩淡如水的痕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二——
你认为剧中的塑造的夏洛克是一个应受惩罚的恶人或是宗教与文化差异的牺牲品,还是二者兼有?
摘要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由于其特殊的犹太身份,自然成为莎剧中最具阅读张力、最具文化争议的角色之一。

夏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贪婪、吝音、奸诈、残忍的反面人物,这种结论似乎已“盖棺论定”。

本文从夏洛克的社会存在,经济地位、宗教信仰、民族地位等方面分析,得出夏洛克不只是一个反面人物,而是一个具有多重性的立体形象,他既令人憎恶,又叫人同情,还使人钦佩,既是一个应受惩罚的人也是宗教与文化差异的牺牲品。

关键词:反面人物,牺牲品,宗教,多重性
毋庸置疑作为一个放债人,夏洛克有其贪婪、吝音、奸狡的一面,的确令人憎恶;但作为异教徒,他又是一个深受种族歧视和宗教压迫的牺牲品,也叫人同情。

特别是面对强大的以安东尼奥为首的基督徒阵营和公爵为首的法庭,他又表现出“威武不屈”和以理相争的骨气,更使人钦佩。

正如阿尼克斯特断言:“划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做法,是同莎士比亚格格不人的,对他来说,只有一种被他极为深刻而多方面地揭示出本质的人。

普希金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夏洛克形象具有多面性。

夏洛克不纯粹是一个“反面人物”,而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立体形象。


作为放债人,夏洛克一上场就显示出他是一个老陈精道、锱铢必较的奸商形象。

夏洛克还有他自己的一套“积财”理论。

在安东尼奥斥责他不讲义气、重利盘剥时,他立即搬出《圣经·旧约》为自己辩护,说圣亚伯兰的后裔雅各也曾以羊取利,并说:“这是致富的妙法,上帝也祝福他,只要不是偷窃,积财就是积福。

”“守财就是进财”,正是坚守这一信条,他才赶走仆人,诅咒女儿。

仆人朗斯洛特说:“我替他做事,把身体都饿瘦了,您可以用你的每一条手指来摸出我的肋骨。

”他的女儿杰西卡也抱怨说:“我们这个家是一座地狱。

”结果,仆人另找主家,女儿卷逃私奔,他自己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女儿卷逃私奔后,他竟歇斯底里地诅咒她:“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安葬,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

”可见,除了钱财,哪里还有一点父女之情。

更有甚者,他为放债的利息与安东尼奥结成宿怨,趁安东尼奥替人借债衍约之际,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以罚之,不顾当地二十个商人和有名望的绅士的请求,甚至连公爵的请求也不放在眼里。

他竟然将称肉的天平,割肉的刀子也带到法庭上,而且在法庭上一个劲地在鞋口磨刀。

真是磨刀霍霍,欲将安东尼奥置于死地而后快,这确实是一幅残忍可怕的面孔。

就此而论,夏洛克无疑是一个贪婪残忍的放债人,确实令人瞠目。


夏洛克的人物背景,种族:犹太族,宗教:犹太教,职业:放债。

夏洛克的悲剧就从这里产生。

《威尼斯商人》全剧五幕二十场。

夏洛克出场五场,但当面或背后不叫他是夏洛克,而都称他为“犹太人”或“杀人狗”的地方竟达四十多处。

安东尼奥的辱骂,众基督徒的群起攻之,只因他是一个犹太人。

“割肉”官司这场戏是整个戏剧的高潮,也构成夏洛克形象发展的契机,“割肉”反映了夏洛克的残忍,但这一举动也是一个深受种族歧视和宗教压迫的犹太人向其敌对者的报仇雪恨。

从这点意义上讲,就谈不上残忍或不残忍了。

虽然夏洛克因为坚持割安东尼欧的一磅肉而被很多人所唾弃和讥笑,但是他的这种行为恰好反映了犹太民族遵守契约的文化传统。

也许现代夏洛克——美国犹太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一席话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夏洛克,他说:“金融市场不是不道德的,而是超道德的,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努力在竞争中取胜。

我向往成功,但我并不想为追求成功而丢掉自己的身份。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严格区分商业活动与个人生活的原因。

我发现,先挣钱然后再把钱送给别人要比把道德考虑引入我的经营活动更容易一些”。

根据这番话,是否我们也可以做如下猜想:夏洛克只是按照契约、按照市场规则和他本人作为金融业参与者的身份来行事,而安东尼奥先是傲慢地签订契约然后又想办法毁约的行为才应该受到唾弃。

夏洛克是诚实并值得信任的,尽管安东尼奥歧视并多次在公众场合辱骂过夏洛克,他仍然愿意从夏洛克、而不是他的其他朋友那里借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放贷者,夏洛克是有着良好口碑的,即便是夏洛克的仇敌也向他借钱。

广场上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对话,里面有控诉、也有揶揄。

夏洛克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反击,首先向安东尼奥提出人格上与经济上的平等。

对安东尼奥众多的帮腔助势的同僚,夏洛克疾恶如仇,寸步不让。

三个月之后,安东尼奥因商船遇难不能按约偿还借债,派来的说客劝夏洛克不要割安东尼奥身上的肉,并说“那有什么用处呢?夏洛克回答的义正严词,针锋相对,好一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身”的气概。

如果说,开始夏洛克只是“想出出我这一口气”,但到后来,发展到“我们”,他已超越了自己,要报的是整个犹太民族的民族恨与宗教仇。

他在这里主张的是民族上的和宗教上的平等。

海涅认为“这出戏所描写的根本不是犹太徒和基督徒,而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以及后者将骄横的虐待者所加诸他们身上的屈辱连本带利予以奉还时所发出的极度痛苦的欢呼”。

这哪里是原告在求公爵大人打官司,简直把公爵当成了被告人。

夏洛克无情地揭露了社会不均人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

莎士比亚借夏洛克之口发出了反压迫反岐视求平等的正义呼声。

在法庭上一幕戏里,夏洛克作为原告,有契约在手,本来是一场稳操胜券的官司,但由于安东尼奥纠集一伙基督徒上下串通,强词夺理,结果反倒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悲惨下场。

他非但未讨还本钱,而且自己的整个财产也被没收,甚至连生命也得听候处置。

更为可悲的是,安东尼奥还当场强逼他改变信仰阪依基督教。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宗教压迫。

犹太民族是一个宗教民族,犹太教便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安东尼奥要夏洛克改信基督教,这比人身上割一磅肉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时我们愤恨和憎恶已经不是对夏洛克而发,而是为夏洛克而发了。

美国作家迈克尔·哥尔德在回忆童年看《威尼斯商人》的演出情景时说:“令人惊异的莎士比亚,尽管他具有基督徒的偏见,可还是记录了犹太人悲剧中极其痛苦的几页。

我母亲平时是难得哭泣的,这会儿也跟着全戏院人一起掉泪了。

可见夏洛克形象无论在英国还是在美国以及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都得到广泛的同情。

当然,这时的夏洛克不是作为一个重利盘剥的放债人,而是作为一个深受种族歧视和宗教压迫的犹太人而受到同情的。

结语
莎士比亚的伟大,在于他在当时一个对犹太民族充满敌视与偏见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把夏洛克写成寓言式的纯粹邪恶的化身,而是在谴责夏洛克的“复仇”的同时,也描写了夏洛克所遭受的歧视,揭示出夏洛克在“恶”的背后的“怨”和“恨”,用现实主义的大手笔间接地揭示出造成人物冲突的宗教根源,使这出喜剧暗含了深刻的悲剧性。

参考文献:
[1]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2] 论夏洛克形象的多重性,王述文,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3] 夏洛克的命运犹太人的悲剧,何小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4] 安东尼奥对抗夏洛克,韩旭,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5]从单一走向多元——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及其夏洛克研究在中国,李伟民(四川外语学院莎士比亚研究所),外语研究,2009年第5期第11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