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吝啬形象的深刻分析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分析

倍 加奉敬。 ” 而且 当安东尼奥无法偿还贷款时 , 他就坚决要 割 掉安东尼奥一块 肉, 他什 么都 不要 就是要 他身 上的一 块 肉,
从他的语言及行为看 出他是坚决要 复仇 的。 2 . 夏 洛克 是个 有 着不错 收入 的 高利贷 者。有着 一定 的 经济 地位 却受着基督教徒的一再侮辱欺 凌 , 在那种情况 下他 也得努力生存通过借给穷人钱 , 对此我 感到非常 的同情 。犹
著 于犹太人 : j 己的身份建构 , 同时也在积极对抗 着基督教文
化 的霸权 , 但最后归 于失 败 , 夏洛 克这个 人物产 生有 其历史 的必 然性 , 我们应该正视这个 反抗 者 , 正视这个 民族 。
( 下转第 8 1页 )
觉、 没有感情 、 没 有血 气吗 ?他不是 吃着同样的食物 , 同样 的 武器可 以伤 害他 , 同样 的医药可以治疗他 , 冬天 同样会冷 , 夏
弃 的民族 , 他们没有 自己的 国家 和土地 , 被 迫在世 界各 地 游 走做生意 为 生。只 能靠 自己的 勤劳 聪 明努力 生 存 和生 活 。 即使这样 , 他们还是会 随时遭到基督 教及 当时社会 普通人 的 歧视和侮辱 。当时的威尼斯虽说是讲法律 的社会 , 人 民大众
对法律也是 深信 不疑 , 夏洛克也 曾多 次运 用法律武 器来维 护
放过那些鄙视他 侮辱 他 的人 。他一 步一步 让安东 尼奥 走入
这 出喜剧当中最大 的悲剧 人物 。好 像有 一连 串的不 幸都恰 巧被他遇上 , 这一点 小说 中好 多地方 可 以说 明, 他 的仆人跑 到了他的敌人那边 , 他 的女儿 带着 他 的钱财和心 上人 私奔 , 在故事 的结尾 夏洛克几 乎失去 了所有剩 下的财产 , 他得到 的 是更 多的罚款 , 几 乎所 有 的不 幸 和挫 折都 集 中到 了他 的身
孤独的勇者——《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分析

孤独的勇者——《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分析程克美(江都市第三中学,江苏江都225200)摘要:本文联系夏洛克所生存的环境和时代特点分析这个人物形象.认为夏洛克是一个敢于向不合理的制度、不公平的社会挑战的勇士。
关键词:夏洛克犹太民族基督教徒宗族压迫提起夏洛克。
人们一定会如数家珍:他是一个守财奴,和葛朗台、阿巴贡、泼留希金并称的著名的吝啬鬼;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j他具有贪婪残忍、固执吝啬、冷酷狡诈的本性,如此等等。
似乎夏洛克理应只配受到批评、讽刺和嘲笑。
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联系夏洛克生存的环境和时代特点来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我们还应该说:他是一个敢于向不合理的制度、不公平的社会挑战的勇士。
自从4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后。
笃信犹太教的犹太人便被宣布为出卖耶稣的叛徒.灵魂已出卖给了魔鬼,死后要下地狱。
只有接受洗礼,才能获得永生。
于是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一个罪恶的民族.遭到人们的仇视。
备受歧视和压迫。
在成为“巴比伦囚徒”之后的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犹太人到处迁徙,流离失所。
散居在世界各地。
他们作为“客民”。
一直被当地人视做“异族”。
许多工作不允许犹太人做,他们被迫从事中世纪的放债业。
犹太史学家普拉格在他的《前揭书》中写道:“犹太人并非因为放债才遭受人们的憎恨。
而是因为遭受憎恨才走上放债之路。
”而在基督教会的观念里,放债业被认为是最卑鄙、肮脏的行业。
放债人被子斥责成寄生虫。
在《威尼斯商人》剧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这种痕迹.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注意:人们称呼夏洛克时,都不是直呼其名,而是称其为“犹太人”。
例如,传夏洛克上庭时。
公爵说:“来人,传那犹太人到庭。
”即使在劝说夏洛克放弃割一磅肉时。
还只是说:“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安东尼奥为自己辩解时说:。
请你想一想。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人物形象与悲剧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人物形象与悲剧引言:《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宽厚慷慨的富商――安东尼奥、美丽聪慧的女郎――鲍西亚等人,而爱财如命、心胸狭窄的高利贷放贷者――夏洛克则一直是人们谴责的对象,但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宗教原因和民族背景造成的。
1. 《威尼斯商人》与夏洛克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中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叫夏洛克的贪婪阴险的吝啬鬼。
他深爱他的女儿,但极度厌恶基督教徒。
当他的女?捍?着他的全部财产和身为基督教徒的情人私奔时,他一边对女儿予以恶毒的诅咒,另一边却花重金寻找女儿的踪迹;为了金钱他不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仆人。
最终也逼得仆人叛逃。
尽管夏洛克形象最大的特点在于他的吝啬,但这并非是这一人物形象的唯一特征,他还具有头脑灵活、经营有方、报复心极强等鲜明的性格特征。
夏洛克并不单一,反而十分复杂。
2. 夏洛克人物形象分析夏洛克是个犹太的高利贷放贷者,他极度贪婪,为了赚更多的钱而不择手段。
在威尼斯法庭上,他为了让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通无阻进而获取更多的财富,不惜拒绝安东尼奥两倍甚至三倍借款的还款,坚持要收取“一磅肉”的赔款,好致安东尼奥于死地。
而在败诉之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
由此夏洛克贪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展露无遗。
虽然夏洛克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他却不享受,甚至苛待做工的仆人朗斯罗特。
朗斯罗特是个忠实的仆人,一直在夏洛克家兢兢业业做工。
但是夏洛克从不把他当人看,给他很少的食物,导致他长期营养不良,骨瘦嶙峋。
而经过长时间的一番纠结,朗斯罗特再也忍受不了他的非人性折磨去投靠了安东尼奥。
而这又加深了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憎恶。
而面对家庭,夏洛克将他所有的善良和仁爱全部倾注在了女儿杰西卡的身上。
作为一个父亲,他付出了所有,甚至连视作生命的财富也能毫无保留地交给女儿。
但他的女儿却毫不领情,甚至视自己的父亲为耻辱,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卷走夏洛克所有的财产与被父亲所厌恶的基督教徒私奔。
“我本善良”——《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再分析

摘要: 历来人们都认为夏洛克是一个吝啬、残酷、歹毒的“吸血鬼”, 应该受到谴责、讽刺和嘲笑。
分析夏洛克生存的环境和时代特征, 就会发现夏洛克还是一个勤劳的商人、敢爱敢恨的父亲。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 吝啬; 善良《威尼斯商人》是唯一一部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莎士比亚作品, 这个剧本通过“一磅肉”的故事歌颂了青年男女之间的真诚友谊和爱情, 谴责了高利贷者的贪婪和残忍。
商人安东尼奥是被作者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对于犹太人夏洛克, 一直以来, 则被认为是一个吝啬、自私、心胸狭隘的小丑。
这似乎成了公论, 正如剧种人物葛莱西安诺所说:“万恶不赦的狗, 看你死后不下地狱! 让你这种东西活在世上, 真是公道不生眼睛。
你简直使我的信仰发生动摇, 相信起毕达哥拉斯所说的畜生的灵魂可以转生人体的议论来了; 你的前生一定是一头豺狼, 因为吃了人给人捉住吊死, 你那凶恶的灵魂就从绞架上逃了出来, 钻进了你那老娘肮脏的胎里, 因为你的性情正象豺狼一样残暴贪婪。
”然而夏洛克果真如此形象吗?仔细研读这部戏剧,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夏洛克才是悲剧性的人物, 是比安东尼奥更值得同情的人物。
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夏洛克的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考察夏洛克生存的环境和时代特征。
我们来看看犹太民族的状况, 犹太人是一个长期遭受苦难的民族, 从历史上、宗教上、经济上的状况进行分析, 再联系剧中的有关情节,可以看出流落到欧洲的犹太人的悲惨境遇。
夏洛克在威尼斯所遭受的屈辱, 只是其中的一个反映, 而且他还是极少数富裕犹太人中的一个代表, 还有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犹太人, 其状况可想而知。
在剧中借钱和法庭斗争两个关键部分, 夏洛克有大段道白, 道出了整个犹太民族宗教上受压迫、经济上受排挤打击、种族上受歧视的状况。
我们也能想到他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他虽然据理力争, 毕竟势单力薄, 最终以悲剧结局收场,在基督教社会统治下, 他是个“犹太人”,“异教徒”, 他只能成为一个牺牲品。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分析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分析一、作品的社会背景《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杰出喜剧作品之一。
作品当中的人物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塑造的成功反面形象之一,造成夏洛克这种复杂性格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社会和历史背景。
透视过社会深层背景这一面纱,我们会了解夏洛克其实是社会的牺牲品。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一统天下,犹太人被视为是上帝唾弃的民族,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被迫在世界各地游走做生意为生。
只能靠自己的勤劳聪明努力生存和生活。
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会随时遭到基督教及当时社会普通人的歧视和侮辱。
当时的威尼斯虽说是讲法律的社会,人民大众对法律也是深信不疑,夏洛克也曾多次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及复仇基督教徒,但是一再受到打击,他的这点力量在基督教徒面前可谓太微不足道了,仍然受到歧视和压迫。
多少人在不了解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来蔑视夏洛克的,因此在评价人之前了解下社会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二、对夏洛克的人性剖析1.夏洛克是残忍的贪婪的高利贷者的典型代表。
在小说中,夏洛克没有要求安东尼奥偿还几倍的钱而是要割掉他身上的一磅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夏洛克有着强烈的复仇意识,这就意味着一旦有任何机会夏洛克都不会放过,不会放过那些鄙视他侮辱他的人。
他一步一步让安东尼奥走入他的设计中,最后不得不割掉身上的一磅肉,除了那块没有用处的肉,夏洛克能得到什么呢?夏洛克在剧中有这么句话:“他曾经侮辱过我,夺取我十几万的生意,讥笑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侮辱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个犹太人,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治疗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教一样吗?那么你们要是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一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
莎剧《威尼斯商人》中对夏洛克贪婪形象的塑造-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莎剧《威尼斯商人》中对夏洛克贪婪形象的塑造-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经典的戏剧作品,是莎士比亚创作讽刺类喜剧中最为着名的一部,同时颇富争议性.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众多的经典人物形象,其中夏洛克作为戏剧里的一个反面角色,其贪婪和卑鄙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夏洛克是一个在威尼斯经营生意的商人,其自身的犹太人血统和其贪婪的形象让其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都很愤怒,但是他的贪婪形象实际上包含了诸多方面,除了对犹太商人的贪婪进行鞭笞之外,也透过夏洛克的贪婪形象,影射着人类的各种不同的贪婪以及劣根性,这些形象都透射着莎士比亚对于人性的深刻解读与思考.一、夏洛克贪婪的多层次性在《威尼斯商人》中对主人公巴萨尼奥以及鲍西娅的爱情一直都被观众或读者所关注,二人排除了各种困难,最终有终成眷属,可以说是欢喜收场.可是对于《威尼斯商人》中的反面角色,犹太商人夏洛克,实际上其本身形象却不尽然是丑角和反面.犹太商人夏洛克的贪婪、残忍以及狡猾,这些实际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不仅是犹太商人的特质,而且是人类所普遍具备的本能.夏洛克的贪婪是因为时代的压迫,以及犹太人在威尼斯等欧洲地区的卑微地位,所以被迫转化出来的一种维持生存的本能.实际上,夏洛克的贪婪包含了多种层次的内涵,这些内涵实际上也是夏洛克形象里面悲剧性以及对人性、时代的深刻思考.首先,夏洛克的贪婪是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问题.因为犹太人信奉的不是基督教,而是一种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在威尼斯或者其他的欧洲国家地区,都会被视为异教徒,这一点在《威尼斯商人》剧作里面很多,诸如戏剧里面安东尼奥很多次当着他的面骂着异教徒或者杀人狗等,其实就是对夏洛克的鄙夷.这种鄙视的语境,让夏洛克没有办法堂堂正正地去做人,所以他的卑微地位让他变得更加贪婪,希望占有更多的金钱.其次,夏洛克的贪婪背后有一种复仇的心理.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其实包含着人情冷暖,妻子很早就去世了,女儿受不了自己的约束,最终在一个舞会上和一个基督徒私奔了.这样的悲剧,实际上加深了夏洛克对于基督徒的仇恨.夏洛克知道这些基督徒实际上就是在欺侮自己,所以夏洛克抓住机会了,就不断地恣意蹂躏这些高傲基督徒们的尊严.在他眼里,就是要割掉这个基督徒的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内心舒服.这种内心的仇视,让他更为贪婪,这种贪婪表现为非物质性,而是更多在精神上渴望战胜基督徒的复仇心理.而最为本质的,夏洛克的贪婪也是封建主义的压迫所导致的.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威尼斯就是一个少数族裔,并且他卑微的身份让女儿都弃他而去,这样的悲惨经历,归根结底仍然是欧洲封建主义的压迫.欧洲的封建主义表现为宗教精神上的垄断和物质财富上的垄断,夏洛克的贪婪就是他最终渴望自己能够战胜基督徒,并且获得各种财富.实际上,夏洛克的财富也不少了,他内心最大的贪婪,仍然是战胜那个不公平的时代.只是,夏洛克的贪婪也好,努力也好,复仇也罢,最终都是被时代所压迫,一切都化为乌有.二、夏洛克贪婪的特点:唯利是图夏洛克是一个放高利贷的犹太商人,所以他必然贪婪,而且他的贪婪是唯利是图的.这种老练的高利贷商人绝对不会做亏本生意.这种态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商的态度.在《威尼斯商人》第一幕中,巴萨尼奥跟夏洛克借了3000 块钱,并且承诺三个月偿还,并且由安东尼奥签订借据.这样的一种看似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的商谈,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夏洛克这个犹太商人的锱铢必较.巴萨尼奥询问夏洛克的态度,夏洛克只是说了一句:安东尼奥是一个好人.(一)从安东尼奥是一个好人解读夏洛克的利益观念夏洛克放高利贷十分诈,同时也十分贪婪.夏洛克的观点就是觉得有利益可以谋取,那么也就不用想太多;如果没有利益,夏洛克必然是见死不救的.夏洛克非常清楚巴萨尼奥已经没有钱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很差,所以当巴萨尼奥跟他借钱的时候,夏洛克得想一想,巴萨尼奥能不能还上钱,也就是是否有偿债的能力,因此,多次反复询问巴萨尼奥的借钱数目,以及相关的偿还期限,包括担保人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资金不会出现问题.反正赔本的生意,夏洛克肯定是不会做的.这里面要特别注意到,在夏洛克和巴萨尼奥的对话里面,连续加了嗯?,表明了夏洛克对于巴萨尼奥这个没落的基督教豪门公子的不信任,夏洛克对其偿债能力表示深深的质疑,不过幸好最后听到了安东尼奥会做担保人,反正只要有担保人,那么自己就绝对不会亏本.除了金钱,夏洛克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夏洛克很清楚,帮助一个基督徒对自己根本没任何好处,因为基督徒不能让自己富有,更明确的是,巴萨尼奥已经家道中落了,所以对于借钱的风险,夏洛克也得思考清楚.如果巴萨尼奥不说出让安东尼奥做这3000 块钱的担保人,那不可能跟巴萨尼奥达成借钱的意向,而由安东尼奥来签订借据,这一点表明了自己的本金以及利息,起码有两个人做保障.夏洛克说出安东尼奥是一个好人,而巴萨尼奥还不太明白,反问夏洛克安东尼奥本来就是一个好人,而夏洛克笑着说,安东尼奥是个好人,是因为他是个有身价的人,是一个靠得住的人.对于夏洛克而言,好人就是那种能够有足够的身价去偿还这些债务的人,而坏人就是那些还不起自己债务的人,所以好坏都是用能不能够实现自己利益为目标.这里的解释将夏洛克这个犹太商人的本性揭露了出来,将这种诈和贪婪完全展现在戏剧中.(二)以安东尼奥作为担保人的实质:打击竞争对手为了真正实现这种唯利是图的目标,夏洛克作为一个高利贷业者,他无论如何都希望将安东尼奥这个生意上的对手彻底除掉,这样自己的生意才不会在威尼斯受到各种掣肘和竞争.夏洛克一直都希望能够消灭安东尼奥这个竞争对手,因为安东尼奥缺少现金,所以让自己的朋友出面跟夏洛克借钱,夏洛克竟然没有提出任何利息,然后用接近开玩笑的方式,要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巴萨尼奥希望安东尼奥不要和这么狡猾的犹太商人去签订这样的合同,宁愿自己去忍受各种贫困,但是安东尼奥却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获得相应的金钱,这样才能够赢得美人归.夏洛克伪装自己的丑恶,将自己打扮得十分善良,用帮助安东尼奥以及巴萨尼奥的名义,定下了一磅肉的偿还方式,其实夏洛克这种做法,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将安东尼奥置于死地,所以夏洛克设下了一个阴谋,准备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安东尼奥走向.可见犹太商人夏洛克用心的诡诈.三、夏洛克贪婪形象的另一面:复仇与残忍夏洛克的贪婪还表现了另一面,那就是十分残忍.夏洛克十分清楚这样的一磅肉割下来,必然会造成安东尼奥的,在活人身上取下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取了这个人的性命.可是夏洛克却执意这样做,他的残忍实际上源自于以下原因.安东尼奥借钱不跟别人要利息,这种借钱方式,导致了夏洛克陷入到没有利润空间的困境中.安东尼奥是千千基督徒的代表,在犹太商人夏洛克的眼中,这样的基督徒,向来都仇恨自己的民族,所以他希望给自己的民族出一口气.所以,安东尼奥因为自己的商船触礁,不能够按照期限去偿还夏洛克这3000 块钱的借款,但是夏洛克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巴萨尼奥虽然已经娶到了美丽的小姐,而且也允诺要偿还犹太商人夏洛克的这一笔3000 块钱的借款,甚至翻了三倍,要用9000 块钱去帮助安东尼奥偿还,可是夏洛克都不要,坚持要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这样的一磅肉,实际上表现了夏洛克的贪婪背后是复仇的残忍.夏洛克已经不是单纯地贪图钱财了,而是陷入了一种对于钱财以及复仇的贪婪里面.夏洛克宁愿要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也不接受三倍的利息和本金,难道夏洛克不喜欢金钱了吗?不是,夏洛克这样的举动,恰恰反映了他的贪婪.因为从《威尼斯商人》中可以知道,安东尼奥在威尼斯借钱给其他的人,都不索要利息,这样长此以往,对于夏洛克的高利贷经营一定会造成很大的打击,而夏洛克讨要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实际上就是借用契约合同以及法律,企图去合法地杀死安东尼奥,从而消灭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对手,从这一点上看,只有贪婪到极致的人,才可能毫无怜悯地做出这样的残忍与复仇的方式.所以,即使面对着威尼斯大公爵的建议,夏洛克不管不顾,因为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夏洛克对于利益的绝对追求,这种唯利是图背后衍生出来的残忍都表明了夏洛克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包括安东尼奥这样一个善良人的性命,这种无道的取财方式表现了十足的残忍.四、结语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这一部戏剧中,素来被视为对犹太人的丑化,但是人性的贪婪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基督徒,抑或是其他的人群,都是普遍存在的.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对于夏洛克极端的贪婪以及残忍进行刻画,实际上就是对于人性丑陋的一种鞭笞,而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不得不让人反思.实际上,一旦人的贪婪没被约束,那么夏洛克这样卑劣和贪婪残忍的灵魂,也会赫然附体.所以,对于夏洛克的贪婪形象,不仅要以丑角的思路去看,而且要以人性的审视去看,从而反观社会,反观自我.[参考文献][1]何小颖.夏洛克的命运犹太人的悲剧:《威尼斯商人》重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李媛《.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色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李雪峰.我本善良:《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再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再析

的 .只是 很少有 人站 在他 的立场 上看 待此 问题 。作 为一个犹太人 。 夏 洛克 一直处 于压 迫之 中 . 是一个 十分可怜 的人 。 长久 以来 . 犹太 民族 一直是一个遭 受欺 辱、 遭受压 迫 的民族 , 他们 被认 为是低 劣的 种族 . 处处受 到其他种族 的压迫 。“ 在英 国 。 犹 太人所 受的压 迫不 亚于 欧洲 大陆 任何 国 家 的情形 , 从1 2 9 0年起 , 犹太 人就 被逐 了 , 直 到共和 国成立 , 这禁令才 被取消 。犹太人 因 受迫害 所 以才 不敢 置产 , 以 防被 没 收 : 因
伸 张正义的
听 我说 。 杰西 卡 , 把 我的 f - 1 锁起来; 你听见
鼓 响 .和 歪脖子 吹笛 子的人 放 出的卑 贱 的 刺耳 的乐 声 。 别爬 到窗 口 。 别探 头到街 上 去 看那 打花 脸的奉 基督 教的 浪子 .你要 把 我
家 的耳朵 塞起来 . 我 的意 思是说 窗户 ; 别教
多年 来 。 莎翁 笔下 很多 的人物 形象 。 人们 都 耳熟 能详 。 比如 。 四大 悲剧 中 的 哈姆 雷特 、 奥赛 罗等等 。莎 翁的戏 剧《 威 尼斯 商人 》 中
使 夏洛克 中计 。 以致夏 在得知安东尼奥的商船出事. 无法按期 西 亚假 扮法学 博士 ,
奥的一磅肉时说道: “ 可以钓鱼呀, 总可以喂
关注。一 , 直 以来, 夏洛克被人 们认 为是 一个
( 河北传媒 学院 0 5 0 0 7 1 )
于要 求正 义的 夏洛克 来说 。 是很 不公 平 的。 夏 洛克想 利用 法庭 , 为 自己伸 张正义 。 为民 族 抱不平 。结果 。不 但没 有得 到公 正 的裁 决. 反 而受到 更加严 厉 的制裁 。 这是 对他 的 不 公平 . 对 犹太 民族的 不公平 。 由此可 见 , 当时 威尼 斯 的法 律 也 只是 为基 督 徒 服务 , 对 于一 个受压 迫 的犹太 民族来 说 .是 无法
威尼斯话剧人物形象分析200字

威尼斯话剧人物形象分析200字
案例一: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极具生命力和典型作用的反面人物形象,也是极富争议的人物,具有吝啬、贪婪、残忍的性格特点。
夏洛克是——名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心胸狭窄、爱财如命,在他的心里,钱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获得金钱,他可以加害与自己无关的人,也可以出卖朋友亲情,甚至可以不顾女儿的安危,他的灵魂已被金钱熏黑和吞噬:女儿离家出走,他关心紧张的是他的金银珠宝;家里仆人也因他的苛刻吃不饱饭而离开。
由此可见,夏洛克既是一—个贪婪、吝啬、冷酷、自私的人。
案例二:夏洛克虽然是一个贪婪狡诈的高利贷者,但他也是一个遭受民族和宗教歧视的犹太人。
自基督教成为欧洲统治宗教以来,统治者和教会就给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冠以“异端”“邪教”等罪名,掀起排斥、陷害和虐杀犹太人的反犹高潮上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揭露。
夏洛克不止一次悲愤地申诉他作为犹太人所遭遇的讥笑、挖苦和凌辱,在法庭上,当人们指责他冷酷无情凶恶残忍时,他批判资产阶级将奴隶当作驴狗骡马一样看待,让他们在重担之下流血汗,这难道就是怜悯、慈悲和公道吗?就如作者所说的:在宗教上,所有的罪恶都可以引经据典;在法律上,所有的邪恶都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言词来掩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吝啬形象的深刻分析【摘要】在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犹太人夏洛克无疑是最光彩夺目的形象。
作为一名高利贷者,夏洛克贪财吝啬,并为钱而丧失仁爱和理智;而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却不得不对来自安东尼奥的打击和辱骂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同时,作为一名旁观者,他又在不择手段的斗争中对统治阶层的黑暗进行了真实的揭露。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它的吝啬形象进行了深刻揭露和分析,以此来感受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夏洛克;吝啬;形象作为一个跨越时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留给后人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分析,而其中,有关《威尼斯商人》的评述更是屡见不鲜,以至于今天的人再想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都觉得艰难,在此,本文只是想通过对夏洛克这一典型形象的分析,对莎士比亚进行再次的解读,并力争作出有限的探索。
提及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就不得不借用恩格斯对拉萨尔说过的话:“古代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而在这里,我认为您原可以毫无害处地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
”显而易见,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上的才华是大加赞赏的,事实也是如此,在他的戏剧中,汇集了各个阶层、三教九流的人物,在这里,王孙公子、贵族仕女和商人、木匠、村姑、恶棍等摩肩接踵,熙来攘往,而且,不同的人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每个人的性格往往既多样又单一,同时还不断地发展变化,他们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无疑是一本生活的地图,是一种人类经验的缩影,所有的这一切,反映在他早期的喜剧创作上,又以《威尼斯商人》剧中的夏洛克最具代表意义,在这部喜剧中,作者运用生花的妙笔,塑造出了这一世界文学史上颇具特征、永不褪色的艺术形象。
一、对金钱的“不懈”追求在文中,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高利贷者,他同时也是戏剧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全剧中个性最突出、性格最鲜明、最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随着剧情的发展和矛盾的深入,他的本来面目渐渐地凸现于我们眼前:一个吝啬鬼,靠放高利贷生钱,视钱如命,把钱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从而拜倒在这个“世俗的上帝”(马克思语)脚下。
他整天为钱痴迷,为了节钱、积钱,甚至到了不给仆人郎斯洛特吃饱肚皮的地步,不但如此,他还嫌他“做起事来,慢腾腾的像条蜗牛一般”,称他为懒惰的黄蜂,并最终导致郎斯洛特另投新主。
同时,他对自己的女儿也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利己主义原则。
他认为“缚得牢,跑不了”,所以整天把女儿关在家中看守钱财而不许出去玩乐,甚至要她把门锁上,听到外面音乐的声音也不许张望,以至于让杰西卡觉得家里如同“一座地狱”,终于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携巨款和情人私奔。
这对夏洛克而言,简直痛不欲生,他叫道:“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入土安葬,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当然,在剧中,夏洛克除了对金钱的热爱之外,还有着对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仇恨,以至于到了非割肉不可的程度,至此,他的丑恶嘴脸开始跃然纸上,他拒绝其他一切条件而只求安东尼奥快死,即使对方给出二十倍乃至更多的赔偿也在所不惜。
是什么促使夏洛克的复仇之火如此的占据上风呢?说到底,还是为了钱。
首先,安东尼奥借钱给人而不收利息,这无疑对他的行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其次,如能置安东尼奥于死地,那整个威尼斯此后将成为他夏洛克的天下,生钱的机会多得很,所以夏洛克孤注一掷,敢犯众怒,为他心中的“上帝”而做出“不懈”努力。
二、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无奈综观《威》剧,从夏洛克一出场时的旁白就可以看出他在当时社会所处的不利地位。
身为犹太人的他因为干上了放高利贷这一行而遭到基督徒安东尼奥的憎恶和辱骂,甚至当众把口水吐在他的犹太长袍上,所以当安东尼奥来借钱时,他觉得必须利用手中的金币来寻求一个可以和基督徒大商人并肩说话的立足点。
于是他拿腔作势,说出一番令人“心酸”的话:“您,您曾经把唾沫吐在我的胡子上,曾经用脚踢我,像踢开您门口的一条野狗。
现在,您开口要借钱了。
我该怎么回答您?好不好这么说‘一条狗也会有钱吗?一条恶狗也能借给人三千辆银子?’”谁知安东尼奥并不买帐,即使在他万不得已、有求于夏洛克的时候,他仍然是盛气凌人,似乎与对方不共戴天。
这无疑令夏洛克感到不满,所以,他借机提出“一磅肉”契约,试图与安东尼奥较量一番。
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他最终还是失败。
在剧中,夏洛克坚持要求“法律的裁判”,应该说这种要求是无情的,他试图以法律的公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法律并未能保护他,他忽略了这样一点,一个犹太异教徒,想利用基督教的法律来惩罚基督徒自己,成功的机会有多少。
所以在法庭上,鲍西亚利用她对法律的最终解释权,以退为进,引夏洛克上当,按照法律规定,割肉是不能流血的,而法律又允许夏洛克割一磅肉,但既然割肉,怎能不流血?可见威尼斯法律并没有赋予夏洛克任何伤害基督徒的权利。
面临这种欲割不能的境地,夏洛克开始感到无奈,爱财的本性又促使他放弃割肉,想把钱要过来了之,谁知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人家要给他“绝对的公平”,他想不要还不行,按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
至此,夏洛克的最后一线希望宣告破灭,人道的原则获得了胜利,作为一个残忍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这样的结果,应该说符合了观众和读者的欣赏要求,但又是不公平的,在此,作者的讽刺之笔,似乎在无意之中指向了资产阶级法律本身。
夏洛克是有理的,但他最终只能获得失败与无奈。
三、最真实的揭露和并不真实的内心独白作为一个旧式的高利贷者,夏洛克自始至终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处于对立的位置,在这场正义与仁慈、人的法律与神的法律的较量之中,他以人财两空、彻底败诉而告终。
而当我们撇开这一表面现象,认真回顾这场斗争的全过程,却不难看出,作为一名异教徒的夏洛克对当时的统治阶层是进行了怎样的真实的揭露。
当一开始安东尼奥向他借钱的时候,夏洛克觉得机会来了,他搬出《圣经旧约》上雅谷牧羊的故事来为自己的不光彩的行业辩护,并最终得出“只要不是偷来的,积财就是积福”的结论。
在他看来,一切巧取豪夺、压榨剥削的手段都是合法的、名正言顺的、能蒙上帝恩许的。
当夏洛克提出“积财就是积福”的人生信条时,既是为自己的重利盘剥找到了“合法”的依据,同时又为整个惟利是图的资产阶级蒙上了一层遮羞布,他想在这样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上,能和商业资本主安东尼奥取得共识,减少误会。
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话引来的是安东尼奥更大的反感和鄙视,作为一名皇家巨商,安东尼奥一直把自己置身于正人君子的行列,可现在夏洛克只用“积财”两个字就抹去了二人之间的差别,这肯定是难以容忍的。
而当时的实际情形是怎样的呢?安东尼奥作为一个商业资本家,他从事海外贸易,买卖遍及各国,他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夏洛克的行为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而只能假借冠冕堂皇的口实,在威尼斯市场上打击他的对手,即以一种剥削方式反对另一种剥削方式,而事实上,他的这种剥削方式相对于夏洛克而言更隐蔽、更残酷,也更带有掠夺性和欺骗性。
我们再看法庭上的斗争,当对手们口口声声要求夏洛克不要坚持自己的凶恶和残酷,而要“仁慈”和“同情”的时候,夏洛克立刻拿出对方买卖奴隶的例子粗鲁的撕下对方苦心披上的“道德”外衣,从而把诉讼还原为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冲突。
他的一句“你们的法律别给我现眼吧”即从反面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的虚伪性给揭露了出来。
当然,说到这里,并不是说夏洛克就是一个慷慨激昂、为民请命的角色,他充其量只是撕破了脸的泼皮无赖,揪住剥削阶级的小辫子来为自己开脱罪行。
在他的那些“可怜”的独白中,一次又一次的使用“犹太人”这样的字眼以引起同情,但事实上他不是一般的犹太人民,而是和劳动人民处于对立地位的剥削者,当他面对的是那些同样“有骨肉之情、有知觉”的债户时,他仍会毫不心软的从他们身上榨干最后一滴血。
他的种种有关“犹太人”的独白只是借助本民族所受的不公正遭遇来为自己开脱,为自己披上一层受辱的外衣。
所以说,不管夏洛克的独白多么雄辩动听,他所要求的,并不是广大人民的基本人权,而只是向上层的统治阶级要求一个高利贷者的特权而已。
综上所述,夏洛克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是当之无愧的,他是英国舞台上第一个人性化的有血有肉有自己个性的犹太人,他的性格鲜明突出而又有概括性,他的形象是丰富的、复杂的,即带有时代的印记,又刻上了阶级的纹章,同时还具有民族的特色,他既是一个惟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又是一个遭人歧视的异教徒,同时还是一个民族矛盾的揭露者,他不同于以往的一些伟大作家所塑造的一系列的吝啬鬼形象,标志着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杰出成就,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创造出“一个具有伟大的敏感与个性的形象”,既“扩大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剧情的“统一”(h•b•查尔顿语),从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夏洛克是可恶的,他的一切行动都以金钱为中心,从而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仁义之心;夏洛克又是可怜的,势单力薄的他在威尼斯法律面前有口难辩并最终惨败;当然,夏洛克也有他的可欣赏之处,他在歪打正着的斗争中对统治集团的黑暗进行了真实的揭露,正缘于这种种不同的性格因素,使得作家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未受时间洪流的任何损伤,相反,它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发散出更加逼人的永恒的艺术光辉。
参考文献:[1]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喜剧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2]张泗洋等,莎士比亚引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3]梁艳丽,简析夏洛克形象的多面性[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4]何晓颖,“夏洛克的命运犹太人的悲剧—《威尼斯商人》重读”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杨薇,“多样视角下的夏洛克形象” [J],时代文学,2010(3)[6]罗欢,《威尼斯商人》夏洛克人物形象分析[J],芒种,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