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最详细介绍和分析
威尼斯商人简介

威尼斯商人简介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由莎士比亚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全名为《威尼斯的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该剧首次上演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威尼斯为背景,讲述了富商安东尼奥、借贷者夏洛克、富家女波西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呈现出来的人性冲突。
剧中的主要角色是安东尼奥,他是一个富有的商人,同时也是剧中的主要推动力。
他和夏洛克之间发生了一场借贷交易,而这笔交易的利息就是故事的核心。
而波西娅则是剧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位富家女,同时也是夏洛克的追求者之一。
整个故事围绕着这些角色展开,探讨了金钱、爱情、信任和宽容等主题。
《威尼斯的商人》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中融入了戏剧性、喜剧性和悲剧性等多种元素。
这部作品通过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
同时,该剧也提出了关于容忍、宽容和公正的重要议题,引发了许多关于正义和道德的讨论。
《威尼斯的商人》不仅在戏剧界具有重要地位,也在文学界被广泛评论和研究。
它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使读者和观众在反思和对话中得到启发。
威尼斯商人主要内容

威尼斯商人主要内容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作品,讲述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犹太债主夏洛克逼迫的故事。
在这部戏剧中,莎士比亚巧妙地描绘了商人与金钱、信任与背叛、爱情与友谊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以及权力与道德的冲突。
首先,威尼斯商人通过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债务纠纷展现了商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
安东尼奥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但由于生意失败而无法偿还债务。
夏洛克作为一个犹太债主,对安东尼奥心存怨恨,利用法律手段逼迫他还债,展现了金钱对商人命运的影响。
这一情节反映了商业社会中金钱与商人命运的紧密联系,以及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其次,莎士比亚通过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之间的友谊和爱情展现了信任与背叛之间的复杂关系。
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追求波尔蒂亚女士,不惜拿出自己的生命作为抵押,展现了真挚的友谊和信任。
然而,当安东尼奥陷入困境时,巴萨尼奥却没有及时帮助他,甚至与波尔蒂亚女士私奔,背叛了安东尼奥的友谊。
这一情节揭示了人性中信任与背叛的复杂关系,以及友谊与爱情之间的纠结。
最后,威尼斯商人通过波尔蒂亚女士与夏洛克女儿杰西卡之间的爱情展现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波尔蒂亚女士是一位富有的贵族,而杰西卡是一个犹太女子。
两人的爱情超越了种族和地位的差异,展现了爱情的力量。
然而,波尔蒂亚女士的财产最终被杰西卡私吞,展现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这一情节反映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权力对道德的侵蚀。
总之,威尼斯商人通过商人与金钱、信任与背叛、爱情与友谊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以及权力与道德的冲突。
这部戏剧深刻地揭示了商业社会中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威尼斯商人概括50字

威尼斯商人概括50字威尼斯商人是指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扮演重要角色的来自威尼斯共和国的商人。
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海运贸易条件而著名。
以下是关于威尼斯商人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商业和贸易:威尼斯商人以海上贸易而闻名。
他们利用他们的船只和航行技术,经营着从亚洲到欧洲的贸易路线,特别是与东方的贸易。
其中最著名的是威尼斯与东方贸易的丝绸之路。
他们引进了许多稀有商品和奢侈品,如丝绸、香料、宝石、玻璃器皿和贵金属,并将这些商品销往欧洲各地。
2.金融业务:威尼斯商人不仅在贸易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金融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开设银行和贷款机构,并发展了先进的金融业务模式,如汇票、票据和海运保险。
这些金融业务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并为其他贵族和王室提供了贷款和融资。
3.船队和贸易帝国:威尼斯商人通过建立强大的船队和贸易网络,逐渐控制了地中海地区的贸易。
他们在各个港口建立了交易站和商业中心,并在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各地建立了贸易据点。
通过控制贸易路线和商业领域,威尼斯商人逐渐成为当时最富有和强大的商人之一。
4.政治和外交影响力:威尼斯商人迅速成为政治和外交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他们在外交谈判中起到了中介和调停的作用,并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贸易和经济关系来增加威尼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威尼斯商人还能够通过婚姻和家族联姻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5.文化和艺术赞助:威尼斯商人对艺术和文化的赞助也非常慷慨。
他们支持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作家和学者,如泰奥多罗·达孔波和马可·波罗。
他们建立了许多文化机构和学术机构,并支持了建筑、绘画、雕塑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总之,威尼斯商人通过海上贸易、金融业务和外交交往等多方面的努力,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商业帝国。
他们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和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艺术、文化和政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威尼斯商人的成功故事为后世商人树立了榜样,并对现代商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威尼斯商人》:爱恨、欲望与财富的悲剧之旅

威尼斯商人:爱恨、欲望与财富的悲剧之旅1. 简介《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揭示了爱情、仇恨、欲望和财富等主题。
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威尼斯,讲述了商人安东尼奥和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借钱给年轻的绅士巴西诺,并抵押自己的船只。
2. 主要角色•安东尼奥(Antonio):富有的威尼斯商人,为巴萨尼奥提供资金。
•巴萨尼奥(Bassanio):一个年轻有为的绅士,因追求卓越而向安东尼奥借款。
•谢洛克(Shylock):一个以利益至上的犹太银行家,因债务纠纷与安东尼奥对立。
•波西亚公主(Portia):一位聪明美丽的女子,与巴萨尼奥相爱。
•格拉提阿诺(Gratiano):巴萨尼奥的朋友,与纳里莎相爱。
3. 情节概要•安东尼奥借给巴萨尼奥资金,以便后者能够追求波西亚公主。
但如果巴萨尼奥不能按时偿还,他必须向谢洛克支付高利息。
•巴萨尼奥追求波西亚公主,并参加了一个由波西亚公主父亲安排的试金选择。
他成功地通过试金锁与波西亚结婚。
•同时,另一条情节线围绕着谢洛克展开。
当他的女儿杰西卡私奔并带走了他的贵重财物后,他怒火中烧。
•安东尼奥遇到了困难,无法按期归还债务。
最终,谢洛克将安东尼奥拉入法庭并要求割下他一磅肉作为债务偿还。
•波西亚扮演成年轻律师戴兹蒙德,并在庭审中阻止谢洛克割肉,同时揭示了他不正当取得利益和阴谋。
•最终,在和解的气氛下,安东尼奥偿还了债务,波西亚与巴萨尼奥重修旧好,谢洛克自陷囹圄。
4. 主题探讨•爱恨:故事展现了不同形式的爱的表达,包括友谊、夫妻之爱和家庭之爱等。
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暗藏的仇恨与怀疑。
•欲望:主要通过巴萨尼奥追求财富和波西亚公主展现出了人们对于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追求的欲望。
•财富:财富作为一个重要的动机,引起了角色间复杂而丑陋的斗争,同时也展现出金钱对于个人、关系以及社会影响的力量。
•悲剧:《威尼斯商人》描绘了角色命运无法逃脱社会、心理等因素束缚而导致悲剧结局。
5. 结论《威尼斯商人》深度探讨了爱恨、欲望和财富这些永恒的主题。
威尼斯商人内容简介

威尼斯商人内容简介《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喜剧作品,被誉为“喜剧之王”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以商人安东尼奥和他的朋友巴萨尼奥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友情、爱情、金钱与正义之间的纠葛,同时也揭示了威尼斯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在这部戏剧中,莎士比亚运用了丰富的语言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故事发生在威尼斯这个商业繁荣的城市。
安东尼奥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他借钱给了朋友巴萨尼奥,帮助他追求心上人波西娅。
然而,安东尼奥的船队却遭遇了意外,生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无法如期偿还债务。
此时,威尼斯的法律严格,借款合同规定借款人必须在约定的日期偿还债务,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巴萨尼奥的爱人波西娅的父亲沙洛克是一位犹太人,他利用法律的漏洞,要求安东尼奥履行借款合同,否则将割下一磅肉作为债务的代价。
这个情节为整个剧情埋下了悬念,同时也引发了对金钱与友情、正义与私利之间的冲突。
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和他的仆人诺里莫也卷入了这场纠纷之中。
他们设法挽救了安东尼奥,最终法官也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化解了这场危机。
同时,剧中还展现了巴萨尼奥和波西娅的爱情故事,以及沙洛克女儿杰西卡与基里奥的爱情线,使整个剧情更加丰富多彩。
《威尼斯商人》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喜剧,它还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和人性议题。
通过对金钱与友情、正义与私利的冲突展现,莎士比亚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丑恶。
剧中的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举止既真实又富有戏剧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深度和内涵的戏剧作品,它不仅仅是为观众带来欢乐,更是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探讨,引发人们对自身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这部戏剧至今仍然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和赞赏,成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威尼斯商人主要情节

威尼斯商人主要情节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中,主要情节围绕着理智与感性、信任与背叛、友谊与仇恨等主题展开。
本文将以故事中不同人物之间的互动为线索,逐步展开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
第一幕:安东尼奥向巴萨尼奥借贷故事最初引入了威尼斯的商人安东尼奥,一个受人尊敬的商人。
然而,由于他的财产都投资在海外的贸易上,他需要向其朋友巴萨尼奥借贷3000码素。
在这一幕中,我们见证了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之间的友情,安东尼奥展现了他对巴萨尼奥深深的依赖。
第二幕:巴萨尼奥决定向仇人银行家借贷当巴萨尼奥决定将安东尼奥的借贷转变为可供他使用的资金时,他发现他的所有财产都被锁定在商业企业中。
为了帮助他的朋友,他决定向威尼斯的银行家夏洛克借贷3000码索,并为此签署了一个危险的契约。
这一幕着重揭示了巴萨尼奥对安东尼奥的友情,以及他愿意为了这个友情承担风险。
第三幕:巴萨尼奥与波西娅之间的感情在第三幕中,我们见证了巴萨尼奥与波西娅之间的浪漫情感的发展。
波西娅是一位富有的财主的女儿,她的父亲不同意她与外国商人交往。
然而,巴萨尼奥通过聪明才智和冒险精神赢得了波西娅的心。
这一幕揭示了巴萨尼奥是一个富有魅力和坚持自我价值的人。
第四幕:契约的背叛在第四幕中,故事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
波西娅的父亲得知她与巴萨尼奥的交往后,决定以严峻的试炼来考验巴萨尼奥的爱情。
他借给他10000码索,要求他在三个月内偿还。
否则,他将拿走他所抵押的一磅肉。
这一幕凸显出了信任和背叛的主题,波西娅对巴萨尼奥忠诚的承诺受到了考验。
第五幕:爱情与仇恨的较量在最后一幕中,我们看到了一连串的错综复杂的事件。
巴萨尼奥陷入险境,他的船队遭受了重大损失,他无法按时偿还借贷。
夏洛克坚持执行契约,要求拿走一磅肉。
最终,通过巧妙的辩论和出现的奇迹,巴萨尼奥的好友、法官的女儿波西娅以匿名的形式偿还了借贷,并阻止了夏洛克的残忍行为。
整个故事以巴萨尼奥的胜利告终,他展现了坚定的品格并赢得了爱情与友谊的胜利。
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

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威尼斯商人故事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著名剧作,讲述了一个商人安东尼奥为朋友贾西新借贷而冒险,最终因债务未能偿还而陷入困境的故事。
以下是对该剧情节的梗概。
第一幕:贾西新与安东尼奥的借贷交易贾西新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他向好友安东尼奥借款3000达克特来资助他追求一个华美女子波西娅。
然而,由于他的资金投资在海外,暂时无法使用。
在向安东尼奥借贷时,商人贾西新与安东尼奥约定,如果贾西新未能在期限内偿还借款,则安东尼奥将给予贾西新一磅肉,并将这一磅肉割下他的身体。
第二幕:波西娅的爱情困境波西娅是一位美丽聪明的女子,她引起了许多追求者的注意,其中包括了贾西新。
然而,波西娅只对维斯图利奥一往情深,而贾西新却是一个她不怎么感兴趣的人。
在女主的父亲离世后,他给了她一份遗嘱,要求她的丈夫必须挑选三种盒子中的一种,以得到她的手。
不幸的是,维斯图利奥选择了错误的盒子,导致波西娅无法成为他的妻子。
第三幕:安东尼奥与犹太人的交易为了帮助贾西新归还借款,安东尼奥接受了一个犹太人史洛克的借贷条件。
史洛克是一个贪婪的犹太商人,他希望借此机会报复威尼斯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
史洛克提出了一个特殊的合同:如果安东尼奥未能如期归还债务,则史洛克将获得他身体上一磅肉的权利。
安东尼奥不以为意地签署了这份协议。
第四幕:贾西新的复仇计划得知维斯图利奥被拒绝后,贾西新感到愤怒与绝望,决定通过不拿回还给伯森堤奥的贷款,使之破产,来报复伯森堤奥。
同时,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形象,从一个反对奢华的商人变成一个奢侈的富豪。
第五幕:安东尼奥的拯救在最后一刻,通过聪明机智的朋友尼莫尼克尔斯的帮助,维斯图利奥成功地挑选到了正确的盒子,与波西娅喜结连理。
同时,史洛克被认为是对他人恶意的原始表达而不被法律所允许,他陷入了被制裁的困境。
最终,安东尼奥的生命得到了拯救,并与朋友们一起庆祝。
这个概要只是对威尼斯商人故事情节的简要描述。
在剧中,莎士比亚通过各个角色的命运纠葛,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爱、友情、仇恨之间的关系。
威尼斯商人基本内容

威尼斯商人基本内容
威廉·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争议的作品,它探讨了当时的反犹太人情绪、贷款和复仇的主题。
故事情节围绕着商人安东尼奥和他的密友巴萨尼奥展开。
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向富有的孟太太求婚,而向一位犹太人拉伯封当铺借了三千杜卡特金币。
由于商船全部下落不明,安东尼奥无力偿还债务,拉伯封依据约定要索取一磅肉。
法庭审理中,贫穷但机智的波812雅成功地运用法律诡计,不仅免除了安东尼奥被肢解的命运,还赢得了拉伯封的财富。
这部戏剧作品同时包含了喜剧和悲剧的元素。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少数群体的偏见和歧视,也表现出人性中仇恨和报复的残酷面。
另一方面,它也歌颂了友谊、智慧和宽容。
整体而言,《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杰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剧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威尼斯商人》(英文:The Merchant of Venice)又名《威尼斯的犹太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
可能写于1596年至1598年,出版于1600年,首演于1598年。
而它也是最早在中国演出的莎剧(1913年)。
展开1内容梗概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是个宽厚为怀的富商,与另外一位犹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贷政策恰恰相反。
安东尼奥的一位好朋友巴萨尼奥因要向贝尔蒙脱的一位继承了万贯家财的美丽女郎鲍西娅求婚,而向他告贷三千块金币,而安东尼奥身边已无余钱,只有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为抵押品,借三千块金币。
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高利贷行业,又侮辱过自己,所以仇恨安东尼奥,乘签订借款契约之机设下圈套,伺机报复。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往日与威尼斯商人自己作对耿耿于怀,于是利用此一机会要求他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
在一番口舌之后,安东尼奥答应了,与他定了合约。
巴萨尼奥欢天喜地到贝尔蒙脱去求亲了,在贝尔蒙脱,他的侍从葛莱西安诺喜欢上了鲍西娅的侍女尼莉莎,两对新人在一个意外事件来临时,匆匆同时结了婚。
原来,安东尼奥写了一封信来,信中说明了他的商船行踪不明,他立刻就要遭到夏洛克索取一磅肉的噩运,因这一磅肉可能会导致他的性命不保,所以,他希望见到巴萨尼奥的最后一面……听到这个消息,巴萨尼奥与葛莱西安诺赶紧奔回威尼斯,鲍西娅与尼莉莎也偷偷地化装成律师及书记,跟着去救安东尼奥。
在法庭上,鲍西娅聪明地答应夏洛克可以剥取安东尼奥的任何一磅肉,只是,如果流下一滴血的话(合约上只写了一磅肉,却没有答应给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及财产来补赎。
因此,安东尼奥获救,并且,庭上宣布以谋害威尼斯市民的罪名,没收其财产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则给安东尼奥,而后者却把这笔意外的财产让给了夏洛克的女婿、自己的朋友——罗伦佐。
夏洛克见阴谋失败,也只好答应了,并遵依判决,改信基督教。
就这样,鲍西娅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生命。
同时,鲍西娅及尼丽莎戏弄了他们的丈夫。
她们要求用戒指作为替安东尼奥辩护的报酬,然后回到了家中。
等她们的丈夫回来时,她们责备他们忽视了结婚戒指的意义,并咬定了一定是他们把它们送给了别的女人。
一连发窘的解释后,终于真相大白。
每个人都有一个满意的结局,除了那个想害人害己的夏洛克。
2创作背景从十六世纪初期开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专制王朝执行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王室和资产阶级之间,形成了暂时的联盟。
到了十六世纪后期,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英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政治安定的局面。
十六世纪九十年代,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
这时,英国社会基本上保持着表面的繁荣。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作家,莎士比亚对于解决当时社会上和生活中的矛盾,充满着信心,因此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大都带有愉快乐观的色彩。
他在八部喜剧以及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宣扬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生活思想。
但是,从九十年代的后几年开始,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尖锐化起来:在农村,“圈地运动”在加速进行;在城市,资本主义手工工厂大量出现,导致手工业者和贫民的状况不断恶化;1594—1598年间,又连续发生涝灾和严寒,农业歉收,物价飞涨,农民和城市贫民纷纷起来反抗。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更加强大,它同王室的暂时联盟瓦解。
莎士比亚开始感到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间的矛盾,因此1596年以后写的几部喜剧里,虽然调子还是愉快乐观的,但社会讽刺因素已有所增长。
这时完成的《威尼斯商人》就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有社会讽刺色彩的一部。
3人物介绍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
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
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
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在很多人的眼里夏洛克是一个老于世故,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的形象,又是一个守财奴“让一个靠不住的奴才看守着门户,有点放心不下”,夏洛克不能说不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更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为了报复安东尼奥的辱骂之仇可以不收利息让他一步一步地钻入圈套里,为了就是要得到他的一块肉,可是他得到肉又能怎样?他却说“拿来钓鱼也好”。
其实安东尼奥也是挡住他财路的一个拦路虎,为了自己的财路必须要把这个拦路虎除掉。
这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
她是个博学细心,有修养的新时代的女性,她的谈吐文雅,又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她为了援助丈夫的朋友,法如山,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
可以说,鲍西娅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是崇尚正义,活泼、开朗、落落大方、幽默并且充满智慧,行事果断的人,她在选偶的时候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惜做手脚,而当她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时候,是从容不迫,一步步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
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奇案一筹莫展时,却让这位妙龄少女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商人,作者对他是有所美化的。
作者写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
总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人文主义者为之讴歌的品质。
他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敢于斗争,和安东尼奥形成鲜明对比。
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为人稳重慈祥。
4人物关系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是好朋友鲍西娅是巴萨尼奥的未婚妻尼莉莎是葛莱西安偌的妻子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是欠债人与债主的关系鲍西娅与尼莉莎是主仆关系角色安东尼奥——威尼斯商人,巴萨尼奥的好朋友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巴萨尼奥——安东尼奥的好朋友;鲍西亚的追求者;萨莱尼奥——安东尼奥好友夏洛克——犹太富翁;杰西卡——夏洛克的女儿;罗伦——杰西卡的爱人亲王两名——阿尔恭亲王,摩洛哥亲王公爵一名5剧本高潮《威尼斯商人》第四幕“法庭”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这场戏围绕着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展开戏剧冲突。
剧中情节线索到这里会合,主要人物全部登场;矛盾冲突双方正面交锋,决定了胜负;全剧的两个主要人物——夏洛克和鲍西娅的形象以及全剧的主题思想在这一场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这场戏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前后两半,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鲍西娅的戏。
莎士比亚精心设计的这场戏,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合情合理地展示了人物形象及矛盾冲突。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赞扬过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从“法庭”一场来看,它写法庭审判,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却把这场戏写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作者运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推波助澜,将矛盾的双方推向白热化,然后奇峰突起,使剧情急转直下。
这种大开大合、曲折有致的情节安排,显示了莎士比亚杰出的戏剧才能。
夏洛克上场之前,威尼斯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告诉我们,安东尼奥被捕入狱以后,公爵曾一再劝告夏洛克作一些让步,可是夏洛克顽固坚持,公爵对这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毫无办法,不得不让他们当庭质对。
这一段简短的开场承前启后,交代了场景,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
夏洛克一上场,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相继与他展开辩论,要求他放弃处罚,但都遭到拒绝。
公爵劝他慈悲为怀,夏洛克坚持“照约执行处罚”,其原因在于他“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在夏洛克看来,只要有钱,自己喜欢怎样就可以怎样,谁也管不了。
巴萨尼奥许以两倍的金钱替安东尼奥还债,夏洛克不为所动。
他以富有论辩性的语言,死死抓住资产者有利的威尼斯法令,当众宣言:“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你们的法律见鬼吧!威尼斯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
”葛莱西安诺怒言斥骂,他反唇相讥,冷嘲热讽,刻薄挖苦,而且当场磨刀准备动手“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三人从劝到骂,态度一个比一个严厉,夏洛克的反驳也越来越厉害,显然占了上风。
巧妙的铺垫手法使剧情有层次地推进到高潮。
就在戏剧冲突发展到不可开交的关口,鲍西娅以律师身份出场了,剧情有了转折。
她登场后并不直接宣判,还是委婉地劝导。
但她一再宣布坚持依法审理,这无疑于鼓励夏洛克坚持处罚。
夏洛克再一次抛去道义,放弃大量赔款,也就是断绝了自己的一切退路。
最后,鲍西娅又劝他从起码的人道出发,在割肉时请一位外科医生,以免安东尼奥丧命。
夏洛克的目的就是要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等于当众表示自己要杀人,这就为鲍西娅判他有意谋害威尼斯公民的罪名提供了依据。
鲍西娅以请君入瓮的方法让夏洛克自己钻进死胡同。
鲍西娅的上场,对矛盾冲突的剧烈变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表面上看,鲍西娅似乎是处处为夏洛克打算,而实际上把夏洛克一步步地逼向绝路。
剧情发展到鲍西娅宣判,急转直下。
鲍西娅接过夏洛克坚持的“照约处罚”判决只许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肉,不准多一点也不准少一点,即使是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
夏洛克惊愕之余要求撤回原诉,但鲍西娅依据法律,剥夺夏洛克全部财产,将其一半充公,将另一半判归受害一方。
鲍西娅执法如山,夏洛克只好节节败退,彻底败诉。
被剥夺了财产又嗜钱如命的夏洛克,绝望地嚎叫:“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
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鲍西娅的一场戏,是神来之笔。
她持着久负盛名的培拉里奥博士的一封推荐信,获得了公爵的信任。
鲍西娅走上法庭,在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问题上,事情似乎完全按夏洛克的意向发展。
夏洛克兴高采烈,得意忘形,百般奉承,誉之为“但尼尔”。
众人陷入绝望,安东尼奥要向朋友告别。
就在这时,奇迹出现,剧情急剧转逆。
鲍西娅的“照约执行”和用威尼斯的法律将夏洛克陷入绝境,恶人终于受到了惩罚。
在这场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作者善于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