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初中古诗词赏析:【岑参】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赏析】全诗以白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风雪送友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一二句,“卷”和“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一个“即”字,表明这里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飞”字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

三四句,“忽如”写出了胡天的变幻无常,写出了雪之骤和雪之大。

“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想象奇特,以春景写冬景,意境壮美。

“将军”和“都护”两句巧用对偶,从侧面写出了边塞的苦寒。

“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奇寒,也勾勒了一幅奇异壮美的画面。

最后两句,“空”描绘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明了处境的恶劣,写出了惜别与惆怅;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不舍的真挚感情。

【主题】作者在这首诗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

(6分,每小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分)【答案】20.(2分)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1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描述诗歌呈现的画面。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首先要理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中的重要词语的意思,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生曾云”:云气在胸中荡漾。

然后再加以想象,把浮现的画面,用连贯、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这种题型不该等同于一般的扩写,诗歌更不应该提翻译。

画面描绘时应该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句子都适合描绘,合描绘的画面也必须带有作者的情感着眼点。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

【白话译文】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精校word版)2018年广西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精校word版)2018年广西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2018年广西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古诗词鉴赏(解析版)【一、 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

(6分)【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毎空1分,共3分)【参考答案】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

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

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13 诗歌鉴赏一、【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__________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

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17.(1)窦宪勒石燕然,(2)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3)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

18.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

)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借用典故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二、【2018年中考广西柳州卷】古诗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写的是的场景。

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岑参赏析诗歌赏析

岑参赏析诗歌赏析

岑参赏析诗歌赏析岑参赏析诗歌赏析中国古诗内容繁多,诗人各有千秋,每个诗人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现在我们通过了解诗人,分析他们的诗。

这样可一举两得,既可以了解诗人的情况,又可以同时学会诗的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边塞诗人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两度出塞,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

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

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歌颂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背景:天宝八年(七四九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

诗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请他给自已家里带个口信,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大意: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主题: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赏析: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意思了。

“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

“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东归晚次潼关怀古赏析翻译

岑参东归晚次潼关怀古赏析翻译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将军幕府中的奢 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 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 雪,左延右延生旋风”。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 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九月天山风似刀,城 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
游河朔时间考 关于岑参游河朔的时间,闻一多在其《岑嘉州系年考证》中有较详细的考证,他认为,岑参于开元二十九年游河朔,春自 长安至邯郸,历井陉,抵冀州。八月由匡城经铁丘,至滑州,遂归颍阳。陈铁民等《岑参年谱》则不同意闻说,认为岑参于开 元二十七年游河朔。春自长安经古邺城至邯郸,复由邯郸抵贝丘。暮春自贝丘至冀州。四月由冀州抵定州。后到井陉。冬抵黎 阳、新乡。
常清返京之前。在胡文发表后不久,孙映逵撰《岑参“西征”诗本事及有关边塞地名》与胡文商榷,孙文认为西征与破播仙是一 役,闻说是确当的,岑诗中的“西征”即是征讨入寇吐蕃,同时也是征讨吐蕃支持下的叛镇播仙;而且三诗所写地理位置亦合, 在行军路线和地点上也无矛盾。胡大浚《再论“西征”本事――答孙映逵同志》再次强调“西征”与“破播仙”并非一役,且就二诗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岑参于开元三年生于河南仙州,时父为仙州刺史。岑参的高祖善方时已由南阳棘阳迁居荆州江陵。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 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但长倩被杀,五子同赐死,羲亦伏诛,身死家破,岑氏亲族 被流徙的数十人。他的父亲植曾作过仙、晋二州刺史,不幸很早就去世。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汇编大全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汇编大全

20182018 4.1 2 32018566 54【答案】5、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2【答案】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古诗词情感答题技巧著名诗歌研究家林庚先生说过,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诗歌是激情和想象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象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开古诗词神秘之门,走进它神秘而奇幻的世界呢?靠“科学考证”,是行不通的;靠“胡猜瞎蒙”,也是不靠谱的。

这里给大家提供四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意象。

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习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例如:以“月亮”表达思乡之意,以“丁香”表达愁思或情结,以“鸿雁”表达羁旅伤感和思乡怀亲之情,以“杜鹃”表达哀怨、思归之意和凄凉、哀伤的情感,以“寒蝉”表达悲切、伤感,以“乌鸦”表达肃杀、萧瑟的氛围,以“黄鹂”表达欢快的心境,以“燕子”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折柳”表达惜别友情,以“菊花”表达高尚与纯洁,以“梧桐”表达凄凉、悲伤,以“浮云”表达游子漂泊,以“红豆”表达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等等。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以抓住其中很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举个例子,柳永的词《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怎奈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诗词赏析专题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诗词赏析专题含解析

诗词赏析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23.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

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3.(1)锦(红)衣(2)春游(3)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24.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意对即可)【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对是个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品味语言,从“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二、【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_”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分析能力,范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具体描写景色的诗句为三、【2018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语文初中古诗词赏析:【岑参】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岑参】岑参,唐代,边塞诗人。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远在边塞思念故园亲人的情感,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却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故园东望路漫漫”应重读哪个词?请说明理由。

①“望”是有意识的向远处看,表达了诗人对故园亲人的思念及难舍之情。

②“路漫漫”写路途遥远,回家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故园亲人的思念及难舍之
情。

③“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通过夸张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对故园的无限眷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写了边塞大雪纷飞的奇景。

大雪飘舞,整整下了一夜。

一觉醒来,推门一看,只见到处都是一片银白色的世
界,特别是那满树满枝的雪絮,一簇簇,一团团,简直美丽极了。

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也为这个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

也表现出一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3.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的辕门,大雪纷纷,大风吹着一面鲜艳的红旗,而红旗却凝住不动。

“掣”字用得好,本意是拉、扯的意思,在这里真实的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飘不动的情状。

从视觉的角度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为送别的场面涂抹上一层雄浑悲壮的色彩。

4、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背影,茫茫雪地上只留下一串孤单的马蹄印迹和作者仍伫立远眺的身影。

“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上的马蹄印记,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

“不
见”表现诗人久久伫立,极目远送之情态;一个“空”字包蕴多少惜别惆怅之情。

抒发了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边防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高昂的爱国豪情。

2、赏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的艺术特色。

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

诗人抓住了马毛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寒冷,环境的艰苦和临战
的紧张气氛,反衬出边防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高昂的爱国豪情。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