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答案
2021 最新高考语文寒暑假优化组合练(二八)附详解答案

2021 最新高考语文寒暑假优化组合练(二八)附详解答案[共3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等组成,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
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
这真是一个________的风水宝地。
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展到山脚,________,气势磅礴。
白水河迢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________,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
()。
在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
特别令人________的是:这里有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承载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这是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文化名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清水秀鳞次栉比熠熠生辉心驰神往B.山清水秀星罗棋布五光十色梦寐以求C.青山绿水鳞次栉比五光十色心驰神往D.青山绿水星罗棋布熠熠生辉梦寐以求(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连通两岸的是五座风雨桥,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B.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白水河被装点得更加秀丽C.白水河被连通两岸的五座风雨桥装点得更加秀丽D.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
B.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C.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由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等组成,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调研考试试卷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南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吊脚楼是一种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为土家族的主要住所形式之一。
土家族大多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人们,房屋建筑多建于带坡度的地面上,为了保持平衡,房屋的一边临空而建,其下以支柱支撑,成“吊脚”样式,这就形成了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建筑形式。
土家吊脚楼外形多样,有单吊、双吊、两层吊等多种形式。
千楼自别,相互竞秀,因各栋吊脚楼构架内部空间处理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吊脚楼,都风格别致,。
吊脚楼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这种几何形体稳定而庄重,给人一种静而刚的感觉,表现了一种典雅灵秀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挺拔健劲之美。
其内部构架,无论梁、柱和枋、檩,都是互为垂直相交的,构成了一个相互垂直的在三维空间上的网络体系,整个屋盖从横向观察则是一个三棱体,给人以端庄、雄健的感觉。
土家吊脚楼从整体布局看,可称为不规则弹性组群,房屋布局自由灵活。
有的依山顺势,层叠而上;有的沿沟环谷,生动活泼;有的背山占崖,居高临下。
加之这些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从而获得变幻的视觉效果,这与我国园林建筑中“借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土家吊脚楼整个构架均以榫穿卯相连,无钉无栓,并且从构思、设计到每一道工序的完成,不用图纸,皆,表现出土家匠师精湛的建筑技术和的创作精神,实现了技术性能与审美性能的有效结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因地制宜平分秋色目无全牛别具匠心B . 因势利导平分秋色胸有成竹别出心裁C . 因势利导各有千秋目无全牛别出心裁D . 因地制宜各有千秋胸有成竹别具匠心(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无论梁、柱和枋、檩,都是互为垂直相交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相互垂直的在三维空间上的网络体系B . 无论梁、柱和枋、檩,都是互为垂直相交的,构成了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的网络体系C . 无论梁、柱还是枋、檩,都是互为垂直相交的,构成了一个相互垂直的在三维空间上的网络体系D . 无论梁、柱还是枋、檩,都是互为垂直相交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的网络体系(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山路的迂回曲折,常常使人领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B . 山势的蜿蜒起伏,常常使人领略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C . 山势的蜿蜒起伏,常常使人领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D . 山路的迂回曲折,常常使人领略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20·东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根据新部编教材编写1 北京的春节2 腊八粥3 古诗三首4* 藏戏)(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25分)(一)选一选。
(10分)1.下面词语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翡.翠(fěi) 蜜.饯(xiàn) 煮粥摘得桂冠B.骡.马(luó) 塞.灌(sài) 搅拌拔得头筹C.焖.饭(mèn) 擢.起(zhuó) 摊贩零七八碎D.僧.人(sēng) 彻.底(chè) 涕泪竭然不同2.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脉.络诊脉.温情脉.脉B.铺.设铺.张铺.天盖地C.间.断间.接反间.计D.内脏.心脏.五脏.六腑3.不是“充足”的近义词的一项是()(3分)A.足够B.富足C.满足D.充沛4.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除夕夜家家_______,不许_______,鞭炮声_______。
在外边做事的人,_______万不得已,_______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A.灯火通宵间断日夜不绝除非一定B.灯火通宵间断日夜不绝除非必定C.灯火通宵阻断连绵不绝除了必定D.灯火通宵断开日夜不绝除了一定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新年,差不多在初旬的腊月就开始了。
B.即使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C.甜城举行的端午龙舟赛,是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D.世界杯赛是足球的顶级赛事,受到人们的瞩目和喜爱,并以进入世界杯为最高荣誉。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8题。
(7分)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两字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_”两词点名享受特权的对象,现人们常用“____________”这句诗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湘西吊脚楼阅读理解,在文中找到描写喜鹊恋梅和双凤朝阳的句子

湘西吊脚楼阅读理解,在文中找到描写喜鹊恋梅和双凤朝阳的句子
湘西吊脚楼(节选)
聂鑫森
我曾数次叩访美丽的湘西,山奇水异,令人徘徊不忍归去。
而古香古色、建筑风格独特的吊脚楼,更添得山水几分韵致。
在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城,沱江傍城而过,当地人临河而居,一幢幢吊脚楼,高高低低参差错落。
吊脚楼的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则悬于水面,高高的悬柱立于水中作为撑持,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
湘西吊脚楼建筑形式活泼,可临水,也可依山傍谷,或就建在田坝边。
稍稍开凿修砌,选上好木料支撑起一座座或者一排排的吊脚楼来,旁边饰以几丛茂林修竹,省时又省工,温馨而有意境。
这种楼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几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光亮光亮的,并嵌有花窗,通风向阳。
花窗也往往用意极深,镂有“双凤朝阳”“喜鹊恋梅”等图案,古朴而秀雅。
吊脚楼的妙处,一是防潮避湿,通风干爽;二是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三是依山傍水或靠着田坝而建的吊脚楼,悬柱之间往往留有一定的空地,可喂养家畜。
正如沈从文先生说的:“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
”
古老的黑瓦木结构吊脚楼,堂屋很敞亮,温暖而亲切。
我曾有幸叩访,热情的湘西人泡茶筛酒,端出种种野味,令人宾至如归。
【题目】在文中找到描写喜鹊恋梅和双凤朝阳的句子。
【答案】花窗也往往用意极深,镂有“双凤朝阳”“喜鹊恋梅”等图案,古朴而秀雅。
2023年《恩施州的风雨桥》阅读答案

2023年《恩施州的风雨桥》阅读答案2023年《恩施州的风雨桥》阅读答案1乐①风雨桥兴时于汉未唐代,这种历史悠丸、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
恩施州的风雨桥是与吊脚楼齐名的恩施州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
恩施州山重水复,沟壑纵横,旧时不通公路,只有条条青石板路穿山越岭,爬坡过河。
而将条条青石板路在沟壑山涧连接起来的就是风雨桥。
利川市毛坝风雨桥②恩施州的风雨桥大多由桥墩、桥面、桥廊、桥亭和桥硕组成,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
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
桥墩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两旁是桥廊,设有栏杆、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
桥顶盖有坚硬严实的黑瓦,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数层飞檐翅角楼亭,凡外露的术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
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雕龙绘凤,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
③恩施州的风雨桥,虽年代久远,但很多至夸仍然保存完好。
利川市境内的毛坝风雨桥,建于公元l808年,距夸已200余年。
桥全长32.5米,桥面宽3米,高40米。
该桥全用木料建成,至夸仍奇迹般屹立不倒,为行人和当地村民畅行于青山两岸而默默地遮风挡雨。
成丰县境内的十字路风雨桥,建于1916年。
桥身全长63.4米,宽4.2米,通高8.78米。
桥上是两层楼阁式的青色瓦面,脊梁的正中是一座宝塔式的亭阁,瓦檐重重,周围四条昂首欲飞的青龙仰望着东西南北,龙嘴里含着红色的宝珠,四条龙尾绕成塔顶,好似一台大轿行走在桥的中央。
桥面用木板铺就,下面由很多巨型圆木固定在桥墩上支撑,整个桥身结实、牢固,桥面平坦舒适。
桥廊l3间,亭廊相连,两边有漂亮的护栏,肾靠护栏的是条形长凳。
桥下有3座梭子形的桥墩,墩与墩之间净跨10米,都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任凭河水冲刷,桥墩依然坚固如初。
故宫博物院 2

【学习目标】1、读课文,扎实记忆文中字词,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全力以赴,阳光展示,培养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使用说明】1、大声朗读课文两遍,充分预习: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
给段落标上序号。
②再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按顺序主出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路线(注意:方位词)③在此基础上总结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一、检查预习:矗立()鳌头()湛蓝()琉璃()鎏金()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击磬()玉玺()檀木()攒()乾清宫()坤宁宫() zhào ( )书肃穆()上谕()额枋()藻井()垂脊()Jiǎo( )健妃嫔()翊坤宫()修缮()jiǒng( ) 玲珑:湛蓝:布局:肃穆:幽雅:悠扬:井然有序:举世闻名:二、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大意,并理清说明顺序。
三、走进故宫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从文中找出)2.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3.作者介绍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4.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观察还是移步观察?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5 在介绍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内部装饰要突出“龙”?四.课外拓展恩施民居----吊脚楼①吊脚楼是恩施州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
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②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
《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音qióng)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
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
远远望去,更显险奇。
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妙不可言。
说明文题型整理系列1、2

整理:若问能否删去,先判断不能;若问某词的作用则不用判断。
(1)解释该词(该词是指……)
(2)代入原句陈述(说明……)
(3)(若删去,则与文中“……”事实不符)或者(使用该词与文中“……”事实相符)
④光线折射的原理
系列2(补充稿,题源来自学校印刷的3份说明文卷子)
一.首段的作用
例1:第一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
答:本段说明了堰塞湖形成的过程和危害,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2: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
答:本段说明了“小品建筑”名称的由来,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首先概括该段说明内容,其次4段最后两句是设问句,由此判断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闵行区一模·正在逝去的“灵丹妙药”》P44(18)
第9-13段通过澳大利亚青蛙为治疗胃溃疡的研究提供资源和北极熊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资源(概括说明内容应理解9——13段)两个例子进行说明。你认为只举其中一个例子是否可行?为什么?
三.体会语言准确性(字词能否替代/删除)
具体要求见《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P50
1、《虹口区一模·植物生长方向之谜》P32(17/1)
第3段加点词“渐渐”不能省略的原因是“渐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它强调了胚芽鞘朝有光方向弯曲生长速度缓慢。若删除,则与事实不符。该词的使用符合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3、(系列1)《虹口区一模·植物生长方向之谜》P32(16)
第1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作用是:本段说明植物生长方向的普通现象,引出下文对植物生长方向之谜原因的探讨;同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答案

《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答案《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回答问题。
恩施民居——吊脚楼顾祥明①吊脚楼是恩施州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
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②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
《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音qióng)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
”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
远远望去,更显险奇。
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妙不可言。
③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
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
总的看来,吊脚楼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全部悬空,所以也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④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
它的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
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答案
《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回答问题。
恩施民居——吊脚楼
顾祥明
①吊脚楼是恩施州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
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②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
《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
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
远远望去,更显险奇。
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妙不可言。
③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
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
总的看来,吊脚楼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全部悬空,所以也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④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
它的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
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
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
作支撑用的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⑤吊脚楼具有很高的建筑工艺水平。
窗花雕刻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
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
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寓意深刻。
⑥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除具有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
从某种意义来说,吊脚搂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比“干栏”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⑦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苗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吊脚楼,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17.本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就其中一种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18.吊脚楼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19.第①段说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参考答案:
15.吊脚楼的特点,悠久历史,分布,构造,种类,建筑工艺水平,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说明。
16.生命顺序是从古到今,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
17.分类别和举例子,“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这样使说明对象更系统清晰,特点更突出。
18.“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或“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
19.不能,这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可以知道平地起吊式就可以不依山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