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诊治策略.ppt
合集下载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ppt课件

肺栓塞的发病率及危害
高发病率,严重危害。
肺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它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死亡。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肺栓塞对于保障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课件的目的和内容概述
提高认识和了解,指导护理工作。
本课件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其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内容涵盖肺栓塞 的定义、发病率及危害、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预防与护理等方面,以指导医护人员在临 床实践中更好地应对肺栓塞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者,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
药物护理
抗凝治疗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普通肝素等,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 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溶栓治疗护理
对于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 过程中需监测患者凝血功能,观察有无出血现象,溶栓后评估溶栓效果。
肺栓塞的护理措施
急性期护理
01 0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实时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 等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患者面色、末梢循环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窒息发生。
03
疼痛护理
肺栓塞可能导致胸痛,可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同时安慰、鼓励患
04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02
03
04
05
在对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和护理措施进行深入学 习后,我们可以得出以 下几点总结
临床表现多样性:肺栓 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包 括呼吸困难、胸痛、咯 血等,严重程度因个体 差异而异,要求医生具 备较高的诊断能力。
肺栓塞完整版ppt课件

出血
抗凝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如消 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心律失常
肺栓塞患者常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 速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再栓塞
肺栓塞患者存在再次栓塞的风险,需密切监 测并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建议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时识别并干 预肺栓塞风险因素。
规范抗凝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 降低出血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 当运动。
定期随访与监测
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 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处理方法探讨
肺动脉高压与右心衰竭处理
采取降压、利尿、强心等措施,必要 时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 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出血处理
立即停用抗凝药物,进行止血、输血 等对症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全面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方案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防止血 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大。
溶栓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可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使用相应的药物如止痛药 、止咳药等,缓解患者痛苦。
非药物治疗手段
发病机制
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栓 子来源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其他栓子如脂肪栓、空气 栓、羊水、骨髓、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细菌栓 、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肺栓塞。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肺栓塞的发病率较高,但 具体数字因地区、年龄、
抗凝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如消 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心律失常
肺栓塞患者常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 速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再栓塞
肺栓塞患者存在再次栓塞的风险,需密切监 测并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建议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时识别并干 预肺栓塞风险因素。
规范抗凝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 降低出血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 当运动。
定期随访与监测
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 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处理方法探讨
肺动脉高压与右心衰竭处理
采取降压、利尿、强心等措施,必要 时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 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出血处理
立即停用抗凝药物,进行止血、输血 等对症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全面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方案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防止血 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大。
溶栓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可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使用相应的药物如止痛药 、止咳药等,缓解患者痛苦。
非药物治疗手段
发病机制
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栓 子来源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其他栓子如脂肪栓、空气 栓、羊水、骨髓、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细菌栓 、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肺栓塞。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肺栓塞的发病率较高,但 具体数字因地区、年龄、
肺栓塞最新指南ppt课件

易患因素
➢ 强易患因素(相对危险度OR大于10,S):重大创伤、外 伤、手术、下肢骨折、关节置换和脊髓损伤等。
➢ 中等易患因素(OR 2-9,M):膝关节镜手术、自身免疫 疾病、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炎症性肠道疾病、肿瘤、口 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卒中瘫痪、慢 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浅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的大体解剖观
流行病学
➢静 脉 血 栓 栓 塞 症 ( V T E ) 年 发 病 率 为 1 0 0 - 2 0 0 / 1 0 万 人
➢我国急性肺栓塞防治项目1997-2008年全国60多家 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中肺栓塞发生率0.1%。
➢急性肺栓塞发生风险与年龄相关,40岁以上,每增加 10岁,发生风险增加约1倍。
概念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生于下肢或骨 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PTE常为DVT的合并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DVT和PTE统称为VTE,为同一疾病病程中两 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Wells评分和修正的Geneva评分) 2. 初始危险分层 3. 逐级选择检查手段明确诊断
2001年Wicki等制定的Geneva量表包 括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年龄、既 往患过PE/DVT病史,近期手术), 体征(心率)和辅助检查包括动脉血 气分析和胸片,减少了主观判断的误 差。 在低度危险约10%患者确诊肺栓塞, 高度危险有81%患者确诊肺栓塞。 但是动脉血气和心率稳定性不佳,
治疗—循环支持
右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降低
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

Reference Line
ZS
C LA UDIA
W ELLS
1.00
GENEVA
诊断:血浆D-二聚体
❖ 血浆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 纤维蛋白有很高得特异性,其正常参考值 <500μg/L,升高提示体内血栓存在
❖ D-二聚体小于500ug/L(定量ELISA法))可以 除外PE
❖ 肿瘤、炎症、感染、坏死等都可产生纤维蛋 白,所以D-二聚体大于500ug/L对PE得阳性预 测价值较低,不能用来诊断PE
❖ 联合这些检查方法即形成PE诊断策略 ❖ 《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治疗
指南》推荐D-二聚体+ US +肺扫描做为急诊 首选得诊断策略
D-二聚体+US+肺扫描得研究结果
排除PE 16(17.4%) 漏诊PE 4例(8%)
排除PE25(27.2%) 低可能2(2.17%)
怀疑PE患者104例
溶栓治疗:机制
❖ 药物直接或间接将血浆蛋白纤溶酶原转变 为纤溶酶,迅速裂解纤维蛋白,使血块溶解
❖ 清除与灭活凝血因子Ⅱ、Ⅴ、Ⅷ,干扰凝血 作用
溶栓治疗:适应证
❖ 大面积PE(超过两个肺叶血管) ❖ 次大面积PE并右心功能障碍 ❖ 伴血流动力学改变 ❖ 并发休克与体循环低灌注 ❖ 原有心肺疾病由于次大面积PE引起循环衰
sTM值 ng/ml
对照组 (n=9)
2.34±0. 43
PE组 (n=18)
3.32±0. 73※
大面积 PE组 (n=10)
3.64±0. 86●
非大面 积PE组 (n=8)
2.94±0. 20
呼吸衰 竭组
(n=9)
3.72±0. 87■
肺栓塞的诊断和评估PPT医学课件

4
肺栓塞的病情评估
心肌损伤 标志物?
肌钙蛋白 升高?
临床表现: 休克?
持续性低血 压?
右室功能不全指标: Pro-BNP或BNP升高?
右室有无扩大? 右室运动幅度减弱? MRI或CT见右室扩张?
根据上述三个方面,决定肺栓塞 的危险分层及不同处理。
5
肺栓塞危险分层
注:PESI------肺栓塞严重指数
14
生化检查
强调用ELISA法检查; 特异性高,但不敏感; D-D二聚 如阴性,可排除低危可 体 能的肺栓塞,但正常不 能排除高危的PE。
PE时必须急检 的三个项目
肌钙蛋白
评价肺栓塞时是否 存在心肌坏死,如 其升高,则表示病 情重,须积极处理
pro-BNP 或BNP
主要用于评价肺栓 塞时有无右心功能 不全,可确立该患 者是否为肺栓塞高 危组
有条 件做
阴性 结果
• 寻找其它病因 •不溶/碎栓治疗
阳性 • 如确诊为高危PE 结果 •溶栓或外科手术
• 如不能做肺动脉CTA,在 右室负荷增大的患者中,可 行经食道心脏超声,往往可 发现肺动脉内血栓。 • 床旁双下肢静脉超声对诊 断亦很有帮助。
19
怀疑非高危PE的诊断
怀疑非高危PE:
评估PE可能 Wells or
6
预后评估其它指标
肺栓塞严重指数
危险分层
• 其它指标:如D-D二聚体 水平、血清肌酐值等均 能反应预后。
7
PE易患因素
强易患因素 • 髋或腿部骨折,髋、膝关节置换 预测率>10% •普外科大手术
• 重度创伤、脊髓损伤
• 膝关节镜手术,化疗,慢性心肺功能不
中等易患因素 预测率2-9%
全,雌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 • 口服避孕药,肢体瘫痪,病理产科
肺栓塞的病情评估
心肌损伤 标志物?
肌钙蛋白 升高?
临床表现: 休克?
持续性低血 压?
右室功能不全指标: Pro-BNP或BNP升高?
右室有无扩大? 右室运动幅度减弱? MRI或CT见右室扩张?
根据上述三个方面,决定肺栓塞 的危险分层及不同处理。
5
肺栓塞危险分层
注:PESI------肺栓塞严重指数
14
生化检查
强调用ELISA法检查; 特异性高,但不敏感; D-D二聚 如阴性,可排除低危可 体 能的肺栓塞,但正常不 能排除高危的PE。
PE时必须急检 的三个项目
肌钙蛋白
评价肺栓塞时是否 存在心肌坏死,如 其升高,则表示病 情重,须积极处理
pro-BNP 或BNP
主要用于评价肺栓 塞时有无右心功能 不全,可确立该患 者是否为肺栓塞高 危组
有条 件做
阴性 结果
• 寻找其它病因 •不溶/碎栓治疗
阳性 • 如确诊为高危PE 结果 •溶栓或外科手术
• 如不能做肺动脉CTA,在 右室负荷增大的患者中,可 行经食道心脏超声,往往可 发现肺动脉内血栓。 • 床旁双下肢静脉超声对诊 断亦很有帮助。
19
怀疑非高危PE的诊断
怀疑非高危PE:
评估PE可能 Wells or
6
预后评估其它指标
肺栓塞严重指数
危险分层
• 其它指标:如D-D二聚体 水平、血清肌酐值等均 能反应预后。
7
PE易患因素
强易患因素 • 髋或腿部骨折,髋、膝关节置换 预测率>10% •普外科大手术
• 重度创伤、脊髓损伤
• 膝关节镜手术,化疗,慢性心肺功能不
中等易患因素 预测率2-9%
全,雌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 • 口服避孕药,肢体瘫痪,病理产科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10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11
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
• 患者自身因素:多为永久性因素(原发 性)
• 环境因素:多为暂时性因素 6周到3个 月内的暂时性或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外 科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避孕 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可诱发VTE
3
基本概念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 是指肺栓塞发生后引起 肺组织出血或坏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de胞等血液成份在深静脉管腔内形成凝血 块(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lism,VTE): PTE 和DVT 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 统称为VTE.
• 我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甲 医院的PE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16,792,182例住 院患者中共有18,206例确诊为PE,发生率为0.1%。
9
流行病学情况
• 临床误诊与漏诊情况 – 漏诊率67% 假阳性率63% 正确诊断率9% – 阜外医院资料,院外肺栓塞的误诊率为79% – 国内另一组82例肺栓塞误诊63例(76.8%) – 国外报道本病生前诊断率不到50% – 国内两组尸检报告,在90例及64例中生前作出诊断 者分别为7.8%(7例)及12.5%(8例)。 – 据国外资料,误诊中60年代主要为漏诊,80年代以 后又主要为过诊。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 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 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 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 鉴别。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11
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
• 患者自身因素:多为永久性因素(原发 性)
• 环境因素:多为暂时性因素 6周到3个 月内的暂时性或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外 科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避孕 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可诱发VTE
3
基本概念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 是指肺栓塞发生后引起 肺组织出血或坏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de胞等血液成份在深静脉管腔内形成凝血 块(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lism,VTE): PTE 和DVT 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 统称为VTE.
• 我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甲 医院的PE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16,792,182例住 院患者中共有18,206例确诊为PE,发生率为0.1%。
9
流行病学情况
• 临床误诊与漏诊情况 – 漏诊率67% 假阳性率63% 正确诊断率9% – 阜外医院资料,院外肺栓塞的误诊率为79% – 国内另一组82例肺栓塞误诊63例(76.8%) – 国外报道本病生前诊断率不到50% – 国内两组尸检报告,在90例及64例中生前作出诊断 者分别为7.8%(7例)及12.5%(8例)。 – 据国外资料,误诊中60年代主要为漏诊,80年代以 后又主要为过诊。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 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 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 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 鉴别。
肺栓塞最新指南ppt课件

制定长期随访计划,安排定期随访时间,确保患者得到持续关注 。
随访观察指标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随访观察指标,如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 状态等,全面评估患者康复状况。
异常情况处理
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症状加重、复发等,应 及时进行处理和干预。
肺栓塞最新指南 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2
目录
• 肺栓塞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及方案优化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康复管理与随访计划制定 • 总结: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
后
01
肺栓塞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各种栓 子阻塞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 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 、空气栓塞等。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时机把握
介入治疗时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高危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如经导管肺动脉血栓清除术( TP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治疗时机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条件 而定。
外科手术时机
对于介入治疗无法解决问题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肺栓塞 切除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等。手术时机应在充分评估患者风险和手术可行 性后进行。
01
抗凝治疗
确诊肺栓塞后,立即给予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华法林等,防止血栓
进一步扩展。治疗效果评价包括症状缓解程度、凝血指标改善等。
02 03
溶栓治疗
对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可考虑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溶 解血栓,恢复肺组织灌注。治疗效果评价包括肺动脉压力下降、右心室 功能改善等。
支持治疗
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如给予氧气吸入、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控制 心律失常和休克等措施。治疗效果评价包括并发症缓解程度、生存率等 。
随访观察指标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随访观察指标,如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 状态等,全面评估患者康复状况。
异常情况处理
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症状加重、复发等,应 及时进行处理和干预。
肺栓塞最新指南 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2
目录
• 肺栓塞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及方案优化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康复管理与随访计划制定 • 总结: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
后
01
肺栓塞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各种栓 子阻塞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 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 、空气栓塞等。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时机把握
介入治疗时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高危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如经导管肺动脉血栓清除术( TP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治疗时机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条件 而定。
外科手术时机
对于介入治疗无法解决问题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肺栓塞 切除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等。手术时机应在充分评估患者风险和手术可行 性后进行。
01
抗凝治疗
确诊肺栓塞后,立即给予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华法林等,防止血栓
进一步扩展。治疗效果评价包括症状缓解程度、凝血指标改善等。
02 03
溶栓治疗
对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可考虑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溶 解血栓,恢复肺组织灌注。治疗效果评价包括肺动脉压力下降、右心室 功能改善等。
支持治疗
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如给予氧气吸入、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控制 心律失常和休克等措施。治疗效果评价包括并发症缓解程度、生存率等 。
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学习ppt

评估肺栓塞临床可能性(根据临床经验或评分规则)
低度或中度可能
高度可能
D-二聚体
增强CT
阴性 阳性
无肺栓塞 有肺栓塞
不治疗 增强CT 无肺栓塞 有肺栓塞
不治疗 治疗
不治疗
治疗
或进一步寻找其她原因
诊断策略2 可疑非高危急性肺栓塞诊断流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2008年溶栓建议
心源性休克及/或持续低血压得高危肺栓塞患者,如无绝对禁忌 证,溶栓治疗就是一线治疗。
介入治疗或肺动脉血栓剥脱术者;③严重肺动脉高压或肺心 病者。
因滤器只能预防肺栓塞复发,并不能治疗DVT,因此安 装滤器后如无抗凝禁忌仍需抗凝,防止进一步血栓形成。
预防
一、危险性评估。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 险、极高度危险
二、基本预防
三、物理预防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 力袜
四、药物预防 LMWH 优于UFH 中度危险患者 UFH皮下注射5000IU,一日两
由暂时或可逆性诱发因素(服用雌激素、临时制动、创伤与 手术)导致得肺栓塞患者推荐抗凝时程为3个月。
对于无明显诱发因素得首次肺栓塞患者(特发性静脉血栓) 建议抗凝至少3个月,3个月后评估出血与获益风险再决定就 是否长期抗凝治疗,对于无出血风险且方便进行抗凝监测得 患者建议长期抗凝治疗。
对于再次发生得无诱发因素得肺栓塞患者建议长期抗凝。 对于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长期存在得患者应长期抗凝治
抗凝治疗时程
急性肺栓塞得抗凝时间长短应个体化,一般至少需要3 个月。
如果急性肺栓塞(0、5%-5%患者)发展成慢性血栓栓 塞性肺动脉高压者应长期抗凝治疗。
如果急性肺栓塞治疗成功,症状基本消失,无右心压力 负荷,影像学检查肺栓塞基本消失者应根据血栓形成得 诱发因素类型决定抗凝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