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课改实验中,作为教师,要具备教师地位的角色知觉,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师,应该履行这一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及时准确做好角色的转型定位,将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革故鼎新,要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整合固有的知识结构,可谓任重道远,其艰巨性、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任。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人格的尊重者

新课程强调尊重和赞赏学生。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就现代心理学而言: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一旦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会发展。

就现代教育而言: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原则。“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默生)。尊重,就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独特价值,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在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都处于一个安全的境地。尊重学生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因此所有的师生都要学会尊重。根据真诚原则,教师应主动创设一种具有充分接纳性的安全感,支持性的教学氛围,其首要条件就是对待学生要真诚。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

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完全鲜活的人”,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需要,都应该得到人性化的尊重与接纳。在新一轮课改实验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不是采取强迫命令和无条件服从的方式进行教育,更不是用简单化的惩罚手段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失败,而是让学生自由质疑、自由争辩、自由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重答、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允许不同意见进行争论。正是这种和谐、真诚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形成一种促进学生“完善个性,尊重人格,崇尚自由”的教育氛围。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就能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独立自主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展现自我的独特才能与价值,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进而朝向自我人生的完美发展,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就能真正达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远景,实现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关键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育中彰显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给

他们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的空间。

由于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教育的本质意义不能只讲教的一方而忽视学的一方,教育的活动是双向式、多边化的活动。所以教育系统中双方的活动必须协调一致,各以对方的活动来调节自身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教师在师生交往、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当中占主导地位,必须首先遵循交互原则。课堂上,我们的教师通过引导点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智能。充分让学生自己看、自由说、自主操作、自我反思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教育,勇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力,逐渐学会探索式学习,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合作与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也指出:“合作与交往是必要的,因为学习者需要同其他人联系,以便对客观世界如何建构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①在这个合作与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彼此的思考、提升经验和知识,聆听各自内心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全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合作的共同体。

教育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学习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因素。研究发现,任何一种关系,无论社会位置意义上的关系多么紧密,只要关联的双方对于情境的控制是不均衡的,一方必须受到另一方的限制,那么这种关系就必定

不能深入,必定缺乏深刻的情感联系。由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比较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更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动机系统而获得学习

的成功。

从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建构一种合作型教学机制,就能促使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让学生通过交往、合作,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懂得尊重人、体谅人,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四、教师应是学生情感世界的共鸣者

“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课程改革所热切呼唤的教育真谛之一便是“爱的教育”。更具体而言,是人性深处的情感教育,进言之,教师的情感深处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的健全与完

满程度,不仅直接承载着教育理念的“朝向”,更关系着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命运”。

试想,一个教师如果惯以“思想的权威、情感的独裁”自居,以大人的情感世界藐视、压服,甚至取代学生气象万千的宝贵情感世界,以成人的思想统治、压抑学生的思想。那么,学生情感的冷漠,人文关怀的缺失,精神的匮乏,思想的贫困,灵气的消逝,将不可避免,我们的教育也终蜕变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因而,只有教师能够“蹲下来看待我们的学生”,懂得“换位思考”,善于倾

听学生的呼声,把握学生稍纵即逝的灵感,积极寻找师生二者情感世界的情感域、升华点、共鸣圈,才能“始终如一同我们的学生站在同一感情线上”惟有饱含师生情感共鸣的学习,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才会最高效、最富生命力,才最有意义,才能同学生自身个性、生活、生成、成长联系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角色的灵魂性定位,是教育生命本真性的回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