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技巧之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翻译中的中式英语思维

翻译中的中式英语思维一、引言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一种洋泾浜语言。
“中式英语”这个词语在英语里面被称为“Chinglish”,意思是汉语及英语组合而成的语言。
是指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
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在英语的运用中经常会受到中式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干扰,尤其在翻译中这样的毛病比较普遍,比如“When you leave car,please turn off door and window,take your valuable things.(离开车时,锁好门窗,拿走贵重物品。
)”,“Today’s weather is not very good.(今天天气不是很好。
)”,“The classroom is quite hot.(教室里面很热。
)”等等。
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中式英语思维的造成往往是学习者在翻译中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易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
二、中英思维对比分析其实,所谓地道的英语,就是所表达的语言符合英语思维方式与习惯。
想要正确运用英语的思维模式,唯一且最好的方式就是模仿。
下面试比较中英思维的差异:1.思维方式:中式思维善于把握事物的整体特性。
主体意识善于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性出发,以人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为标准,以主体介于客体,客体融入主体的形式,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
语言上多以“人”为主语,语态上多用主动语态。
而西方人多以客体为认知对象,把自然作为探索和征服的对象,因而主客对分,天人对立,对自然持尊重客观的态度,导致客体意识为主,以科学认知为基础,由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
所以严格区分主客观,语态上多用被动语态。
2.西式思维喜外露,中式思维喜含蓄。
英语经常开门见山先论述观点态度,再开始叙事表达;而汉语则往往相反。
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及其规避策略

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及其规避策略关键词:中式英语;汉译英;负迁移;思维方式1 引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
然而,中式英语阻碍了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学者都注意到了中式英语现象并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规避策略,但多是针对一般英语学习者,比如英语初级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写作或者中学教育方面。
这些策略对于专业的翻译学习者来说太过宽泛。
而在中国,很多英语学习者在上大学之前都很少接受翻译练习,尤其是汉译英练习。
因此,本篇论文主要关注汉译英练习中的中式英语并试图提出一些规避策略。
2 中式英语介绍2.1 中式英语的定义Joan Pinkham(1998)曾对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Chinglish is a kind of abnormal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 hybrid language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English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所谓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张慧芬和徐雅琴(1989)认为,中式英语是人们在用目的语英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或者文化来表达思想,产生的一种语言负迁移的现象。
汪士彬(2006)认为,中式英语指的是由于受到母语干扰和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出现的一种违反英语语言习惯和文化的非正式英语。
2.2 中式英语的成因2.2.1 母语的负迁移关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Robert Lado(1957)提出了比较分析假说,Selinker(1972)提出了中介语理论,还有学术界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熊德鲵说过:“我总喜欢把英语学习比做一场围攻战。
被围攻的是你脑子里的母语,攻打这个堡垒的是英语大军。
25句英语翻译让你摆脱中式英语

1.你是做什么的呢?False:What’syourjo b?True:Areyouw orking atthem oment?what’syourjo b这种说法难道也有毛病吗?是的。
因为如果您的谈话对象刚刚失业,如此直接的问法会让对方有失面子,所以您要问:目前您是在上班吗,Areyouw orking atthem oment,接下来您才问:目前您在哪儿呢,wherear eyouwo rkingt heseda ys,或者您从事哪个行业呢,Whatlin eofwor kareyo uin,顺带说一下,回答这类问题时不妨说得具体一点,不要只是说经理或者秘书。
2.我很喜欢它。
False:Iveryli keit.True:Ilikeit verymu ch.3.这个对我挺合适的。
False:Thepric eisver ysuita blefor me.True:Thepric eisrig ht.suitabl e(合适的、相配的)最常见的用法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在告示或通知上,如:下列节目儿童不宜。
Thefoll owingp rogram meisno tsuita blefor childr en在这组句子中用后面的说法会更合适。
4.用英语怎么说?False:Howtosa yinEng lish?True:Howdoyo usayth isinEn glish?Howtosa y是在中国最为泛滥成灾的中国式英语之一,这决不是地道的英语说法。
同样的句子有:请问这个词如何拼写,Howdoyo uspell thatpl ease,请问这个单词怎么读,Howdoyo upronounceth isword。
5.明天我有事情要做。
False:Ihaveso methin gtodot omorro w.True:Sorrybu tIamti edupal ldayto morrow.用Ihaves omethi ngtodo来表示您很忙,这也完全是中国式的说法。
中文式英文作文怎么解决

中文式英文作文怎么解决英文,How to Avoid Chinglish in English Writing?As a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 it is common to mix up Chinese and English when writing in English.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Chinglish. It can be embarrassing and confusing for readers, especially if they are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Here are some tips to avoid Chinglish in English writing.Firstly, avoid direct translation. Chinese and English have different grammar structures and expressions. Directly translating Chinese idioms and phrases into English may result in awkward sentences. For example, instead of saying "I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do", some people may write "I have many things to make". This sentence is grammatically incorrect and confusing for readers.Secondly, use English idioms and expressions correctly. English idioms and expression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andusage compared to Chinese ones. For example, the idiom"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means to accomplish two things with a single action. However, some people may mistakenly use the Chinese idiom "一箭双雕" (to hit two birds with one arrow) in English writing. This can cause confusion for readers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Chinese idiom.Thirdly, practice writing in English regularly. The more you write in English, the more familiar you will be with English grammar and expressions. You can also read English books, newspapers, and articles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writing skills.中文,如何避免中式英语?作为非英语母语者,在写英语时掺杂中文是很常见的现象。
口语练习上怎样去除中式英语

口语练习上怎样去除中式英语大家在练习口语时其实要明白根本的目的是以后出国时能更好的交流,那么我们说话就不能用中国式的英语表达了,这点要在口语练习时就注意,毕竟习惯很可能在口语学习时就养成了,以后改也不容易,下面就来说说怎么去除中国式的表达。
中国人的英语以Chinglish或Chenglish闻名于世。
中国人最大的英语发音问题就是没有连读。
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语言问题。
一部分中国人再说英语时,听起来没有礼貌;并不是这些中国人本身没礼貌,而是他们还没有习惯英语的礼貌表达方式,托福口语学习中也是如此。
比如,中国人在餐厅或咖啡厅,会说:”我想要一个汉堡“。
但是如果直接把这些话翻译成英文”I want to have a hamburger”或”I want to have a coffee”. 老外会觉得这样说话很没有礼貌,当然他们也不会直接告诉你。
而在西方国家,老外们一般会说:“Could I have a hamburger, please?”或“Can I have a coffee, please?”另外,在别人表达感谢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用说You are welcome,这个实际上稍显得正式,貌似有点把自己当回事而觉得帮了人家大忙的味道。
回答Cheers 或No worries就好了显得简单地道多了,口语练习中也要注意。
再比如,中国人在拒绝别人邀请的午宴和晚宴时会说:“抱歉,我不能去,我还有别的安排。
”翻译成英文就是“Sorry, I can’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如果这样说那别人第二次也许不会再邀请你了。
老外们一般这样说:“That is a good idea!I would like to join in bu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 today.”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口语听上去更好更加礼貌,我们可以:1,比较多地使用情态动词:can, could, may, might, would等等。
翻译时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翻译时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当你在根据中文翻译成英文时,你是否会觉得你的翻译写的很长,而且会多次出现相同的词。
那是因为翻译的是典型的中式英语。
同样,按照汉语的语言结构来翻译也是中式英语的一大特点。
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避免翻译中出现中式英语。
汉语中会出现一些重复的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我们能有以下处理方式:1.对重复信息进行省略,在结构相同的句子中,重复的谓语动词可以将其省略掉。
例如:竹子象征清逸,松柏象征长寿,莲花象征纯洁,兰花象征归隐。
参考译文:Bamboo represents elegance, pine longevity, lotus purity and orchid reclusion.原文中是四个平行句式,谓语动词相同,在译英时可以将后三个分句中重复使用的谓语动词省略。
2.用英语代词来代替汉语中重复出现的信息。
比如可以用the former、the latter、one、it等词来替代上文所提到过的信息。
例如: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新年。
参考译文: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is Spring Festival, which is also the most exciting.“新年”在原文中出现了两次,可以采取替代的方式,用关系代词which替代第二个“新年”,同时使用定语句。
“节日”在原文中也重复出现,第二个“节日”可以省略不译。
3.采用合并的方式,将同类项进行概括和信息提取。
例如中国文化认为有些颜色吉利,有些颜色不吉利。
参考译文:In Chinese culture, some colors are considered lucky and some unlucky.注解:“颜色”一词出现两次,汉译英时可省略第二个分句中的“颜色”。
要避免动词的过多使用,在汉语中往往有较多的分句,这就使动词有较高的频率出现。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因为英语是我们的第二门语言,我们难免会把母语的思维方式代入进去,那么怎么避免中国式英语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供大家参阅!如何避免说出中国式英语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一、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并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有效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
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一言自明。
二、学会在适当的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
要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上下文的词,使思想连贯、内容完整。
如:Of course! 这一常用词组,“同学,今年过年你回家不?”“of course!%26quot;也许你这样回答似乎看来并没有问题,但老外会理解成“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不回家干什么?”因为of course本来就有对方已经知道的意思。
三、学会判断交际时哪些语言形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我们常会给对方提建议,提建议的目的是让别人接受我们的建议。
当然,对方是否接受取决于与对方的关系和建议的可行性,但是要避免使用带有命令口气的词语和方式。
如:“You must/should…”等,而用婉转语气,恰当的语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方接受建议与否。
如:“Why don't you…?”,“Why not…?”,“You'd better…。
”“Do you think…?”等。
汉翻英翻译技巧

汉翻英翻译技巧汉英翻译技巧的培养(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应涉及以下内容:一.要培养对英语的语感和悟性(language intuition – open and alert mind to pick up idioms, specific expressions, etc.);二.要培养对英语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evaluation capacity –judgment);三.要培养对英语的洞察能力和剖析能力(power of observation –insight);四.要培养对英语细微特征的反应能力(linguistic nuances alertness); -五.要培养对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social-cultural sensitivity –cross-cultural awareness);六.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别的意识 (sens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七.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awareness of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八.要培养对英语“洋为中用”的意识(“use things foreign to serve Chinese purposes”);九.要培养对英语“学以致用” 的意识 (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your translation);十.要培养对翻译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思维方式 (a multi-tier approach )。
十一.一名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必须懂得什么是翻译的真谛(a clear conception of what translation is)。
十二.一名优秀的翻译人员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的视角 (great powers of concep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翻译技巧之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翻译家Peter Newmark指出:“He (one who writes or speaks in a foreign language) will be caught out every time, not by grammar, which is probably suspiciously better than an educated natives, not by his vocabulary, which may well be wider,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
(讲或写外语的人,很容易被讲本族语的人识别出来,他们不是通过语法,因为其语法可能比一个受过教育的本族语人还要好;也不是通过单词,因为其词汇量可能很大;而是通过他所用的词汇搭配难以或者根本不可能为讲本族语的人所接受这一点而判断出来的)。
Newmark这里所说的,也就是汉译英译者最应该努力克服的中式英语。
曾在外专局工作多年的美国专家Joan Pinkham曾对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 “Chingli sh, of course, 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所谓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Pinkham 2000:1-4)。
将“经济发达国家”译成”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一小撮捣乱分子” 译成“a tiny handful of troublemakers”都是我们常见的典型的中式英语。
因为“developed countries”,本来就是指“经济发达国家”,而“a handful of” 本来就是指“一小撮”,译文中所添加的“economically”“tiny”都是十足的画蛇添足。
在英语中,这些“多余的词”显然与其所修饰的成分构成
了“语义重复”,而为讲英语的本族人所难以接受。
如果说,“语义重复”式的中式英语,一经点破,能够或者容易为译者所识别和接受的话,“语义冲突”式的中式英语,即使教师(尤其是母语为汉语的翻译教师)指出,却难以为汉译英学习者所信服。
比如,学生将“学习知识” 译为“study/learn knowledge”,“犯错”译为“commit a mistake”,老师指出这样译不妥。
学生对此难以理解和接受。
他们会问“为什么可以用“acquire knowledge”而不可以用“study/learn knowledge”?为什么可以用“commit a crime”而不可以用“commit a mis take”呢?对于以上问题,只用在英语中习惯上如此这样的解释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在以后的翻译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判断这样的译法是不妥的?怎样译才是自然、地道的英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