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

合集下载

古武网短棍教学_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三)

古武网短棍教学_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三)

古武网短棍教学_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三)6、架挡棍法:此棍主要用于防御头上直向的劈击,当对方直向劈击我头部时,我以架挡棍法进行防御,同时垫步起脚蹬其小腹(图83-86)。

要点:架挡垫步蹬脚同时完成,不可脱节。

17、直劈棍法:属主攻棍法,走的路线完全直向劈击,是近身劈击的一种棍法,当对方持棍撩击我下颏时,我左侧步以直劈棍劈其肘部,顺势戳击其头部(图87-90)。

要点:侧步快劈击要狠,以腰胯带棍转动戳击。

18、平斜棍法:属转换型棍法,主要用于近身时撑开对方,当对方欲近身搂抱我时,我以平斜棍法向前推撑,随势左右摆棍击其头部(图91-93)。

要点:推撑时运用短促脆劲,摆击时以脚掌腰胯转动为轴心。

19、点砸棍法:以棍端为力点向下点击,主要与膀手斜劈棍法组合,用于砸击对方脚面,对于向我头部劈击的对手,我以膀手棍法防其来棍,对方后退,我以点棍点砸其脚面(图94-96)。

要点:膀手棍法防御时进步缩短打击距离,点砸时重心下沉。

20、转身挡棍:是对后方攻击进行防御的一种棍法,当我对前方对手实施攻击时,后方对手持棍欲偷袭我,我以转身棍法挡其来棍,随势进步斜劈其头部(图97-100)。

要点:转身要快挡击要准,以脚掌为轴心带动整个身体后转。

21、斜砍棍法:主攻型棍法,在运用时可与其它防守型棍法组合运用,与斜劈棍法复合式玫击时更具威力,当对方向我头部劈击时,我以立挡棍法防其来棍,当对方收棍欲第二次发起攻击时,我进步同时斜向砍击其头颈部(图101-102)。

要点:劈砍时腰胯回转传递力量。

22、穿云棍法:主要用于防御后的进身锁棍,当对方由头侧扫击我时,我以立棍格挡,同时进步,棍法沿其手臂向前穿行,身体左转将棍穿至头颈部时,左手抓扣其棍端向回拉锁(图103-106)。

要点:穿棍时进步要快,拉锁时身步腰胯旋转后撤。

23、平撑棍法:属控制类棍法,主要用于平向颈部固锁及攻击,当对方抓我双肩时,我以平撑棍法撑其双臂,同时左右摆棍摆击其头部(图107―110)。

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咏春拳13招基本手法

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咏春拳13招基本手法

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_咏春拳13招基本手法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_咏春拳13招基本手法一、什么是咏春拳基本功? 提起广州咏春拳,广大武术爱好者都为它精湛的技艺所折服。

但是,人们在练习广州咏春拳的过程中,往往容易留连于咏春拳的奇妙手法,而忽视对咏春拳基本功法的修炼。

而广州咏春拳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跻身中国武术之林,很大程度取决于广州咏春拳有一套严谨合理的基本功训练法。

武术界有句谚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所谓吃工夫熬工夫,高层次修炼必须在条件具备、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用大量的时间去“堆”,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光阴去“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功夫在不长的时间内上一个层次。

任何功夫都一样,离开基本功去寻求所谓捷径,都仅是“三脚猫”功夫,都是不能成大器的。

那么什么是广州咏春拳的基本功法呢?广州咏春拳的基本功由佛山张保所创,定型于广州咏春宗师岑能,这就是习广州咏春拳者要熟习的广州咏春入门十二式。

只有将咏春拳入门十二式练好,才算打好咏春拳的基础,为日后的套路练习、获取劲吸“黏桥打”高级手法打下基础。

那么,广州咏春拳入门十二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现按前辈编排逐一介绍如下。

基本拳法:子午捶。

十二式编排:偏身捶、毒龙捶、拉箭捶、内搭手、外搭手、三品掌、阴里帘掌、阳里帘掌、纳内帘手、纳外帘手、扑翼掌、白鹤寻狐,共十二式。

广州咏春前辈统称为“三拳两掌三内外”。

当然也有人为了方便记忆,将其编为一鹤二掌三内外四大捶,不过这样却变成“十三式”了,因为“子午捶”是编排在“十二式”之外的。

十二式也罢,十三式也罢,不过是有助于记忆而已。

二、广州咏春拳十二式练好广州咏春拳十二式,你就获得了咏春拳的入门路径。

以前曾经使你心旷神怡的功技法,如寸劲(零距离发劲)、整劲(咏春门叫身、手、步)、三合一爆劲、铁臂劲、站桩功等,均可仰仗“十二式”练至大成。

饮誉武坛的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主要内容均源于咏春拳十二式。

所谓“妙法法中生妙法,奇功功上见奇功”,“十二式”是广州咏春拳的大平台。

46式太极短棍棍谱详解[精华]

46式太极短棍棍谱详解[精华]

46式太极短棍棍谱详解起势:并步站立,右手握棍。

第一段(1—13)1.子牙观阵:斜侧举棍,向左平带,左手外推,立棍转手。

2.金鸡点头:屈膝下蹲,拨棍展脚,弓步戳棍,虚部上挑,弓步下压。

3.行者施礼:收步拨棍,腋下藏棍,弓步戳棍。

4.太师挥鞭:振脚分手,撤步左摆,提膝劈棍。

5.金蛇缠腰:上步收棍,马步右展。

6.回马抢:上步腕花,弓步回戳。

7.进步撩珠:转身下拨,虚步撩棍。

8.纺花刺:撩棍换手,弓步刺棍。

9.天河翻浪:展脚下拨,上步翻压。

10.顺水推舟:转身撤步,转身上步,叉步下刺。

11.钢钎凿石:转腰起身,擦步右刺。

12.老牛望月:立圆上拨,腋下藏棍,叉步后撩。

13.刀劈三关:撤步左摆,马步劈棍,上步下带,叉步劈棍,转身劈棍。

第二段(14—26)14.大蟒翻身:上步撩棍,转身撩棍,上步撩棍,转身撩棍。

15.哪吒闹海:上步撩棍,点棍分手,跳步抬腿,提棍举棍,仆步压棍。

16.韦驮献杵:握棍起身,提膝架棍。

17.金蛇缠首:腋下穿棍,落步转身拧棍。

18.孔雀开屏:腋下收棍,盖步绕棍,仆步下扫。

19.二郎赶山:(起身)抛接撤步,后坐背棍,换手撩棍,(左)弓步背棍,上步撩棍,(右)弓步背棍。

20.浪子回头:上步后打,翻身后劈。

21.仙女舞剑:转身上步,虚步撩棍,左撩(一),右撩(二),左撩(三),上(左)步右撩(四),上(右)步左撩(五),上(左)步右撩(六)。

22.撩刀入鞘:下撑右架,叉步下刺。

23.马上开弓:(转身)弓步架棍。

24.弯弓射虎:收棍摆脚,(上步)弓步前刺。

25.雁别金翅:收棍右移,提膝别棍。

26.夜叉探海:振脚抽棍,马步斜刺。

第三段(27—40)27.翻身劈棍:转身提棍,落脚背棍,弓步劈棍。

28.孟女思夫:换手荡棍,背棍撤步,歇步下蹲。

29.刮耳戳腮:起身上步,弓步合手。

30.行者施礼:收脚收棍,(上步)弓步戳棍。

31.白虎抬头:翻手绷棍。

32.虎口夺鞭:拉棍蹬脚,(落步)弓步前刺。

33.二起鞭:(上步)分手举棍,换步跳,轮棍背棍,弓步戳棍。

咏春拳六点半棍法动作要领(上)

咏春拳六点半棍法动作要领(上)

咏春拳六点半棍法动作要领(上)棍术自古以来属各大武艺之祖,是十八般武艺中重要的攻防兵器之一,它在武林中广为流传,而且多以外家棍法为主。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说过:“若能棍,则诸利器之法,从此得矣。

”可见,棍在冷兵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

咏春拳六点半棍法属内家棍法,外传甚少。

六点半棍法主要由前三点、后三点以及中间不进不退为半点的六个基本动作组成,因此被武林中人称为六点半棍法。

北宋《武经总要》说:“取坚重木为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曰棒,曰轮,闩杵,曰杆。

”在冷兵器时代,棍棒的使用与配备比其他兵器(如刀、枪、剑、戟等)便利得多。

能练就一身娴熟的棍法,一旦遇有突变,常常可以借用家中的扁担、山野树林中树木的粗枝或竹竿为兵器。

以棍棒为兵器的好处小但在于其取材容易.而且其运用也十分方便,可抡、劈、扫、舞,可伸可缩,可上拦,可下打,棍头和棍尾都可运用,其威力也容易发挥,拳诀中有“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之说,其威力往往可使对手防不胜防。

六点半棍法套路及动作要领1.开钳阳马(第1势)在拍脚钳阳马的基础上,双脚跟略离地面后向左右移开成“八”字形马,双脚跟着地后双脚尖向左右移开成反“八”字马,然后双脚跟向左右移半步成“11”字形马,这时双脚掌外侧紧钳地面,开膝、沉腰、提肛、收臀,环跳凹陷,气沉丹田。

注意上身要挺直,不能后仰或折腰(图2-1)。

2.下蹲请棍(第2势)依上势,促腰马劲弯双膝,慢慢下蹲将棍请起,左手阳把握棍,右手阴把握紧棍尾(手握棍时手心向天称为阳把,手心向地称为阴把) (图2-2)。

3.预备起势依上势,以腰马桥促劲,双脚以踝、膝、髋发力起身。

两手以同肩宽握棍并提至与肩平(图2-3)4.上步杀棍依上式,双脚保持二字钳阳马,然后左脚向前方迈出一步,以腰马促六合劲将棍送出(左手将棍前推,右手将棍尾后拉),使棍梢与肩同高,目光盯住棍梢(图2-4)。

5.马步割棍依上式,左脚着力,右脚向前迈 |出一步成二字钳阳马,也可站右前左后马。

截拳道短棍的步法训练

截拳道短棍的步法训练

截拳道短棍的步法训练截拳道作为一门实用战术技能,强调快速、有效的打击技巧,而短棍则是截拳道中常用的武器之一。

在短棍使用技巧的基础上,步法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截拳道短棍步法训练。

1. 熟悉基本步法在进行截拳道短棍步法的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基本的步法。

其中包括前进步、后退步、左右移动步,以及进退转步等。

在熟悉这些基本步法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训练。

2. 短棍步法的适应性训练短棍步法的训练,需要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训练。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短棍和步法之间的协调,同时加强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先从简单的动作和基础动作开始,然后逐步提高难度,慢慢加强对步法和短棍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3. 短棍步法的实战训练对于任何一种武术技巧,实战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以,在短棍步法训练之后,应注重实际的实战训练。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对手来进行不同的步法操作,从而加强思考和应变能力。

同时,在实战训练中,我们需要注重身体的力量和耐力,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挑战和压力。

4. 手脚协调的训练短棍步法的训练,不仅涉及到手部的协调,还需要注重手脚协调。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强调双手短棍的操控和步法的配合,同时注重双腿和手的配合。

在实战训练中,掌握好手脚协调的训练,能更好地发挥短棍技巧的威力。

总之,截拳道短棍步法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的训练,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武术技巧和实战能力,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不过,在进行步法训练之前,我们需要掌握好基本步法,然后才能逐步进行提高难度的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台湾陈氏太极拳 24 短棍简介

台湾陈氏太极拳 24 短棍简介

台灣陳氏太極拳– 24短棍簡介
此套短棍係武術大師陳泮嶺先生所編,傳遍台灣各地,招式包含棍法、劍法、刀法動作,可適用於棍、鐧、傘、拐、棒、笛、簫,甚至拂塵、刀劍等兵器,只要隨手取得之物皆可禦敵防身。

甚至雙手也可,如雙短棍、雙刀、雙鐧等,奧妙無窮。

演練時隨個人所好,高架低架、大圈小圈、快打慢打都適宜,分解動作或是連續動作都美觀,簡單實用、易學易練,為推廣武術之短兵器最佳套路。

短棍沒有利刃,近距離攻擊容易被對方抓住,因此擊打時儘量勿將棍伸直,以免被對方將棍奪走。

演練時左手按在右腕,必要時可以雙手握棍。

遇到敵方兵器較重或是重擊時,左手須握棍助力,避免單用右手的力量不足,遭到短棍回彈或掉落。

全部套路動作均以防禦、攻擊兩個口令劃分,大體上都是以口令一為防禦,口令二為攻擊。

第三段有較複雜動作,教學時須以三、四個口令說明,但是在學習熟練後,可以改用兩個口令。

個人表演這套短棍時,不須拘泥口令或分解動作,可以一氣呵成、綿綿不斷來表現,或是配合音樂起伏、快慢相間,表現較特殊風格。

24短棍棍普
預備式
1.提棍站立,兩腳跟靠攏、頂頭、鬆肩、沉氣,右手握短棍,棍尖向下約45度,左手自然下垂。

2.聞「背棍預備」口令,右手以腕將棍在身體右側向下、向後旋轉一圈,將棍垂直背於右肩後方。

收勢
1.右手短棍向下掛、向後轉腕繞一圈,背於右膀後;收左腳,腳跟和右腳靠攏。

同時左掌向前推出成立掌,指尖向上。

2.左掌轉腕使掌心向上,收回胸前,再翻掌心向下,按至丹田位置,使氣沉入丹田。

然後自然下垂於左腿旁,回復自然站立狀態。

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有哪些招式

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有哪些招式

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有哪些招式吴阿敏,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她自由学习太极拳等相关的体育项目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吴阿敏太极拳有很多种不同的拳谱。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希望你们喜欢。

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第一式:起式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第三式:白鹤晾翅第四式:左搂膝拗步第四式:右搂膝坳步第五式:手挥琵琶第六式:倒卷肱第七式:左揽雀尾第八式:右揽雀尾第九式:单边第十式:云手十一式:单鞭十二式:高探马第十三式:右蹬脚第十四式:双峰贯耳第十五式:左蹬脚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第十七式:右下势独立第十八式:左右穿梭第十九式:海底针第二十式:闪通臂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第二十二式:如风四闭第二十三式:十字手第二十四式:收式太极拳的总体特点全面性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

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太极拳的拳术派别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名奏庭,1600-1680所创。

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

咏春截拳道短棍实战二十四式,零基础习练者短时间即可上手学会

咏春截拳道短棍实战二十四式,零基础习练者短时间即可上手学会

咏春截拳道短棍实战二十四式,零基础习练者短时间即可上手学会咏春截拳道短棍实战二十四式,零基础习练者短时间即可上手学会此套棍法由二十四个连续动作组成,棍法主体核心完全由咏春截拳道的手法步法相辅相成,其特点简捷、直观、实用,所有动作都为实战攻防而练,没有基础的习练者短时间即可上手学会。

此套棍法随意拿出一式即可与其它动作自由组合成攻防棍法。

棍法套路是为了让练习者把每一式动作练得更精深更纯熟,但却不是一种固定束缚的枷锁,一套好的棍法不仅体现在外表的华丽与美观,而且体现出内在的本质与攻防作战的实质。

这套棍法虽然以实用性为主,但久练之后打起来同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为了使更多的短棍爱好者受益。

一、短棍取材:找一根直径2.5厘米至3厘米,长度70厘米左右(以自己的指尖到肩为准)的圆木或铁管,距离棍端四指,以握拳的方式持棍(图1-2)。

二、棍法的三种定式:棍法的定式分为三种,上斜式(图3)、平斜式(图4)、下斜式(图5),三种定式决定了持棍的有利姿势和位置,在站立持棍时的姿式与截拳道警戒式相同,要求双脚站立侧斜45度角,两脚间距略宽于肩,以自己的双脚刚好能容下双肩为准,重心前40%后60%分布,下颔微收,两眼平视前方,后手放于自身中心线。

此三种斜式称为短棍的定式,在这套棍法中虽然三种定式都有攻防的效果,但下斜式与平斜式偏重于防守多一些,而上斜式则偏重于攻击多一些。

三、二十四式棍法套路:起式:两脚并拢自然站立,右手持棍放于体右侧(图6),左手掌心扣握于右手拳面之上,双手向前施抱拳礼(图7),左脚后撤一步,右手拉棍成上斜式棍法(图8、9)。

第一式:膀手棍法在上斜式基础上,步马前进,同时右手臂旋转由内向外斜向上翻形成膀手棍法(图10)。

要点:进步与膀手同一时间进行,膀棍时要高于头顶,腕部定于中心线位置,此式为咏春拳中的膀手动作。

第二式:摊压棍法接上式,向前进马肘部内合小臂外翻形成摊压棍法(图11)。

要点:摊压、进马、腰胯右转同步完成,后手成掌立于中心线,此式如同咏春拳中的摊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一)
来源: 作者: 点击: 1784 发布时间:2009-03-27 双击鼠标滚 字体:[大中 小]
咏春截拳道短棍二十四式是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把短棍实用技术规范运用在棍法中,整理出的一套以实战为目的的短棍技术,此套棍法由二十四个连续动作组成,棍法主体核心完全由咏春截拳道的手法步法相辅相成,其特点简捷、直观、实用,所有动作都为实战攻防而练,没有基础的习练者短时间即可上手学会。

这套棍法不仅在棍套中不同于其它棍法,而是在棍法回环中,注重了步与马的整体协调性和攻防之间棍与手的兼顾性。

此套棍法随意拿出一式即可与其它动作自由组合成攻防棍法。

棍法套路是为了让练习者把每一式动作练得更精深更纯熟,但却不是一种固定束缚的枷锁,一套好的棍法不仅体现在外表的华丽与美观,而且体现出内在的本质与攻防作战的实质。

这套棍法虽然以实用性为主,但久练之后打起来同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为了使更多的短棍爱好者受益,现整理成文与大家一起分享。

短棍取材:
找一根直径2.5厘米至3厘米,长度70厘米左右(以自己的指尖到肩为准)的圆木或铁管,距离棍端四指,以握拳的方式持棍(图1-2)。

棍法的三种定式:
棍法的定式分为三种,上斜式(图3)、平斜式(图4)、下斜式(图5),三种定式决定了持棍的有利姿势和位置,在站立持棍时的姿式与截拳道警戒式相同,要求双脚站立侧斜45度角,两脚间距略宽于肩,以自己的双脚刚好能容下双肩为准,重心前40%后60%分布,下颔微收,两眼平视前方,后手放于自身中心线。

此三种斜式称为短棍的定式,在这套棍法中虽然三种定式都有攻防的效果,但下斜式与平斜式偏重于防守多一些,而上斜式则偏重于攻击多一些。

二十四式棍法套路:
起式:两脚并拢自然站立,右手持棍放于体右侧(图6),左手掌心扣握于右手拳面之上,双手向前施抱拳礼(图7),左脚后撤一步,右手拉棍成上斜式棍法(图8、9)。

第一式,膀手棍法:在上斜式基础上,步马前进,同时右手臂旋转由内向外斜向上翻形成膀手棍法(图10)。

要点:进步与膀手同一时间进行,膀棍时要高于头顶,腕部定于中心线位置,此式为咏春拳中的膀手动作。

第二式,摊压棍法:接上式,向前进马肘部内合小臂外翻形成摊压棍法(图11)。

要点:摊压、进马、腰胯右转同步完成,后手成掌立于中心线,此式如同咏春拳中的摊手。

第三式,斜劈棍法:接上式,腰胯回转棍法由体前向左前斜向劈击(图12)。

要点:劈击时腰胯回转加大劈击力量,劈击时高不过头低不过腰。

第四式,平扫棍法:接上式,腰胯右转带动棍子平行扫出至腰侧(图13-14)。

要点:扫击时以腰胯和前脚掌转动为轴心,此动作发力如同截拳道中的反背拳。

第五式,前刺棍法:接上式,腰胯左转向前进步腕部上翘,左手扣棍合力,以棍头为力点向前刺击(图15)。

要点:刺击时运用进步落脚转腰胯增加刺击之力,此动作如同截拳道中寸拳的发力,体现于短促之力。

第六式,顶击棍法:接上式,腰胯向右后转动,双手握棍不变,将棍由前向后刺顶击出(图16)。

要点:顶击时左手为主,右手为辅,沉胯降低重心,加大顶刺的力量。

此动作如同截拳道中的顶肘。

第七式,撩击棍法:接上式,双手不变,腰胯左转,重心上挺,以棍子底端为力点,上步同时向前上方撩击(图17)。

要点:撩击时力点向斜前上方,撩击时借助左手杠杆下压增强撩击力量。

此动作如同截拳道中的肘法撩击。

第八式,砸击棍法:接上式,双手位置不变,沉胯提右膝,同时以棍底端为力点向下砸击(图18)。

要点:砸击时借助左手向斜前下方推击之力,以增强整体下砸惯性和力道。

此动作如同截拳道中的砸肘。

第九式,摆击棍法:接上式,落脚同时腰胯左转,由下平行向左弧线摆击(图19)。

要点:摆击时借助落脚与腰胯旋转之力加大摆击效果。

此动作如同截拳道中的摆肘。

第十式,戳击棍法:接上式,腰胯右转,左手顺势滑向棍顶端,转手反握棍端,同时与右手合力向前戳击(图20)。

要点:左手转换时与腰胯回转形成一致,戳击时棍子平行直向前方,此动作如同咏春中封拍手日字拳的封打。

第十一式,右立挡棍法:接上式,腰胯右转同时立棍于体右侧,左手下滑成掌与右手合力,向右外侧立推其棍身(图21)。

要点:立挡时借助腰胯右转,双手向前撑推,挡击力点放于棍子中心。

此动作如同咏春中的右交剪手。

第十二式,左立挡棍法:接上式,向前进步落脚同时腰胯左转,双手位置不变向左侧将棍推出(图22)。

要点:立挡时借助腰胯左转,双手向前撑出,挡击点位棍子中心。

此动作如同咏春中的左交剪手。

第十三式,下斜棍法:接上式,前脚回收,脚尖点地成虚步,棍子由中位向前斜下方右侧斜劈击(图23)。

要点:下斜时以棍的前端为挡击力点,左手成掌回放于中心,与虚步形成一致。

此动作如同咏春拳中的圈马拐膝动作。

第十四式,上撩棍法:接上式,前脚向前落步,棍子由下向前斜上方撩出(图24)。

要点:撩击时以肩关节为轴心,上撩时与虚步落脚同步完成。

此动作如同咏春中的拂手。

第十五式,斜挡棍法:接上式,前行滑步腰胯左转,同时左手成掌与右手合力推其棍向左侧上方斜挡(图25)。

要点:左手以掌辅助前推,斜挡时与进步的惯性协调统一。

此动作如同咏春中的抱拍掌。

第十六式,架挡棍法:接上式,腰胯右转向前垫步,同时棍法上撑,左手与右手合力同时向前上方将棍推出,同时右脚向前蹬击(图26-27)。

要点:上撑、垫步、推棍、蹬脚要连贯,不可脱节。

此动作如同咏春拳中的弹手动作。

第十七式,直劈棍法:接上式,右脚前落成虚步,右肘下沉,右手将棍由体前直向劈击(图28-29)。

要点:劈击时借助于落脚的惯性,棍走立圆。

此动作如同咏春拳中的底掌。

第十八式:平斜棍法:接上式,向前进步,肘部下沉,腕部上提至腰部,将棍由中位向前平向撑出(图30)。

要点:平撑时肘部大于90度角,左手掌辅助推其棍前端。

此动作如同咏春拳中的中位拦手。

第十九式,点砸棍法:接上式,重心下沉,同时前行滑步,右手腕部下扣以棍头为力点砸击地面(图31)。

要点:点砸时发力瞬间短促,重心下沉,腰胯转动传力。

此动作如同截拳道中的盖拳。

第二十式,转身挡棍:接上式,腰胯向左转动,同时右手向左后方将棍挡出(图32)。

要点:转动时重心后移,以脚跟为转动轴心,此式如同咏春拳中的转马冲拳。

第二十一式,斜砍棍法:接上式,后脚向前换步,同时将棍向右中下方斜向劈砍(图33)。

要点:换步劈击做到连贯有力,步到棍到。

此式如同咏春拳中的弧手。

第二十二式,穿云棍法:接上式,向右前侧进步落脚,同时右臂由右向左弧线穿棍走半圆形,左手接棍端,腰马左后转动,双手将棍子回拉胸前(图34-36)。

要点:转动时脚跟为轴心,左手始终放于中心线接棍。

此式如同咏春拳中的勾撞拳。

第二十三式,平撑棍法:接上式,腰马右转,双手平行向前撑出(图37)。

要点:以肘部传递力量,撑出的棍子两边要平行,高不过头,低不过肩。

此式如同咏春拳中的穿桥动作。

第二十四式,斜锁棍法:接上式,腰胯左转,双手同时向回斜向拉棍(图38)。

要点:拉锁时借助于腰胯换步左转之力,此式如同截拳道中的抓臂夹颈摔法。

收势:左脚向后与右脚并步,随势左手松棍扣于右手拳背,前撑施礼,棍端停放于左臂肘弯处,落棍两手收于体侧(图39-40)。

驻港兵网:讴歌驻港部队、驻澳部队将士,展示当代军人风采的军事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