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血糖操作操作规范

监测血糖操作操作规范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

(以鱼跃悦准Ⅱ型为例)

目的:及时反馈患者目前血糖水平,并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识别血糖波动;及时发

现低血糖。

血糖监测流程

血糖监测流程 目的: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评价代谢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用物准备:血糖仪、采血笔及针头、试纸条、75%乙醇、棉签、弯盘、锐器盒、医疗垃圾、生活垃圾。 操作流程: 责任护士:(携带治疗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得体大方的来到病房门前,轻叩房门,获得病人或家属允许后进入病房)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请问我可以进来吗? 患者:可以 责任护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请告诉我您的床号和姓名。 患者:xx 责任护士:请让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好吗? 患者:好的。 责任护士:xx您好!因为您患有糖尿病,根据医嘱要给您每天监测血糖。请问您对自己的病了解吗?在家有没有监测过血糖呢? 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在家也做血糖监测。 责任护士:通过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您的血糖变化,评价代谢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帮助您随时发现问题,您能够理解吗? 患者:理解。 责任护士:病房监测血糖就是通过指尖采血一滴,采血用的针头很细,不会很疼,请您放心,我可以看一下您指尖皮肤吗? 患者:好的 责任护士:您的指尖皮肤完整无破损,血运良好,待会我们就在这里测血糖好吗?患者:好的 责任护士:您对酒精过敏吗? 患者:没有。 责任护士:请问您吃过午餐有两小时了吗? 患者:是的,刚好。 责任护士:那您稍等,我去做准备,咱们待会见。 报告评委老师经评估:环境宽敞,光线明亮,无干扰,适宜操作。用物已准备齐全,一次性物品均在有效期内,经检查血糖仪性能完好,血糖仪代码与试纸代码一致,病人神志清楚,已向患者讲解血糖监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配合,病人指尖皮肤完整,血运良好,适宜采血,无酒精过敏史,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责任护士:xx,您好,刚才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请允许我再次核对一下您的腕带信息好吗? 患者:好的。. 责任护士:(先安装采血笔,在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后进行采血,)xx,采血有点疼,您忍一下,很快就好了。(弃去第一滴血,吸血于试纸合适的需血量,采血部位止血)xx,血糖已经给您测好了,您自己按压一下穿刺点,一会儿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评估准备 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申请单 1.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意识状态、检验目的、血糖情况 2.局部因素评估:选择合适采血部位 自身评估:着装整洁,仪表端庄,符合操作要求;洗手,戴口罩 用物评估:用物齐全,摆放有序,血糖仪性能良好,试纸在有效期内(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针、无菌棉签、75%酒精)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告知相关事项,取得合作,环境符合操作要求,保护患者隐私,选择适合采血的部位,核对血糖仪上的调码和试纸瓶上的号码是否一致,协助患者处舒适体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用2根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开机,当屏幕上闪现插入试纸提示时,可轻轻插入试纸 实施 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将采血针固定在手指欲采血部位,快速刺入皮下,轻轻挤压手指,把第一滴血滴入试纸测试孔,测试孔应全部被血充满,(注意:血样不能重复添加,也不能涂抹到加样区,足够量的血正确滴入后,不要涂抹、移动试纸,等待屏幕上显示血糖的测定值,读取数据,再次查对并做好记录(检验报告申请报告单记录血糖测试结果) 用干棉签按压采血针眼处至血止,告知患者测出的血糖结果。 评价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用物及垃圾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健康宣教 操作流程熟练,动作流畅,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方法正确,未引起操作相关并发症,患者感觉舒适,体现人性化关怀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沟通,时间2min,超时终止操作。 常见血糖仪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确认血糖仪和试纸条是否同一产家,代码是否一致; 2、熟读血糖仪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3、常用采血部位为中指或无名指的指腹 4、消毒时用酒精,待酒精完全干燥后,方可采血,不要用碘酒或者碘伏消毒; 5、注意观察不同患者的血液流动性,冬季可活活手指,确保采血部位有足够的吸血量; 6、采血中不要过度挤压创口,以免组织液渗出,影响血糖结果。 二、注意事项: 1、血糖仪试纸条是否过期; 2、血糖仪是否存在环境污染; 3、试纸条保存是否妥当,有些误差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引起的,试纸条用后应将试纸条储存在原装盒内密闭保存,避免其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4、检测时患者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5、测试时若采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

动态血糖监测仪简明操作规程

动态血糖监测仪简明操作规程 一、使用方法: 1、基本操作流程: 1)将探头准确置入患者皮下,探头与记录器用电缆连接好,开机记录血糖值; 2)记录器通过信息提取器与电脑连接,将信息下载到电脑进行分析; 3)医生通过分析值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2、记录器的使用: 1)按键功能:① ON/OFF:记录器开关;②上/下箭头:选择YES或NO或输入数值; ③ SEL:选 择不同功能屏④ ACT:确定选定的功能或输入的信息。 2)开机后,按SEL选择不同屏幕,用ACT键确认程序设定屏:时间,输入指血值,输入事件和设 置屏。 3)设置屏中有4种可选,同样用SEL选择,ACT确认选择或功能的完成:日期和时间设置;清除历 史记录;患者ID号;初始化。 4)患者1天内至少用常规血糖仪测定4次指血值并输入记录器和输入事件如饭量,药剂量等。 5)对患者使用记录器的具体细节加强宣教。 3、信息下载: 1)将信息提取器和电脑连接并打开电脑和信息提取器开关; 2)将信息提取器设备选择键拨到MINIMED图标上 3)打开记录器开关,并置于将信息提取器设备槽中; 4)双击电脑桌面上MINIMED CGMS软件图标,根据屏幕信息设置软件;

5)设置好后,屏幕上方菜单条中的下载图标变成黑色,点击即可载; 6)下载波毕,查看血糖存储血糖报告。 二、常见故障提示及处理: 1、DISCONNECT 1)清除警报;2)检查电缆或其接口;3)再监测一次指血值 2、ERROR 1)清除警报; 2)检查输入的指血值是否正确;3)再测指血值输入记录器或更换探头 3、TOO HIGH 1)清除警报;2)再测指血值判定是血糖高或探头坏 4、LOWBRTT 1)关闭记录器;2)更换电池(更换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监测血糖操作流程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 (以xx悦准Ⅱ型为例) 目的: 及时反馈患者目前血糖水平,并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识别血糖波动;及时发现低血糖。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医务人员: 着装整洁、规范准备人 员病人: 评估病人的病情、采血部位皮肤、进食时间、末梢循环、 病人心理反应及配合程度标扣得准分分55345用物: 血糖仪(处于功能状态)、血糖试纸(在有效期内、试纸代码与 血糖仪机型匹配)、棉签、75%乙醇、一次性采血针、速干洗手液、医嘱 执行单、废料桶或弯盘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选择采血部位 洗手、戴口罩 用75%酒精消毒采血部位,消毒范围为第一指节掌面及双侧面(以中指 和无名指常用)待干 取出血糖仪及血糖试纸,(手捏试纸中部,不要捏试纸两端)将试纸插 入血糖仪试纸插槽中,将试纸推到底(黑色面朝上)操作流程听到提示音后,血糖仪自动开机并显示代码,查看试纸瓶上的代码与血

糖仪显示代码是否一致。屏幕上闪烁血滴符号,提示采血 核对患者,将采血针头贴紧患者采血部位皮肤,在指侧腹快速穿刺 用无菌棉签弃掉第一滴血 用血糖试纸进血端口,轻触血液,血糖仪发出提示音表明采血量足够,开始测试。并用无菌棉签按压采血点 5秒屏幕显示血糖检测结果。倒计时过程中将血糖仪平放,请勿晃动 推动试纸弹出推杆,试纸弹出,血糖仪自动关机。将用过的试纸置入废料桶中 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洗手、记录 用物终末处理。报告操作完毕。 用物准备xx,血糖仪处于正常状态 方法正确,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查对制度 关爱病人,护患沟通有效,操作熟练,动作准确 1、请勿使用碘酒或含“碘”的消毒液消毒预采血部位,可用肥皂水和 温水洗净双手或用75%的酒精消毒。 2、选择手指两侧部分采血。 3、采 血时不要过度挤压创口,应从手指根部朝指尖方向挤血,不可掐指尖取血。 4、每次不要在相同部位采集血样。

(完整版)血糖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doc

血糖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工号成绩考核者签名 项考核标准分评分细则扣分目值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准备 2.准备用物:血糖仪、采血笔、采血针头、血糖试纸、消毒8 质量治疗盘(内置75%酒精、棉棒、化验单)。 标准 3.评估病人意识、病情、体位及合作程度, 了解病人手指皮 5 20肤情况。 分 4.检查血糖仪是否完好,试纸是否在有效期内,仪器表面是 5 否干净、清洁。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2 2.向病人解释测血糖的目的、方法,取得病人的合作。确认 5 是否空腹或餐后 2 小时。 3.病人取舒适体位。环境清洁、舒适,光线明亮。 3 4.打开血糖仪,查看血糖仪试纸代码与血糖试纸型号是否一 5 致,如不一致,予以调整。 操 5.指导病人手臂下垂 5~ 10 秒。 2 作 6.安装采血针头,调节深浅适宜,使采血笔处于备用状态。 5 流7.75%酒精消毒指尖,待干。 3 程8.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5 质9.选择手指两侧任一部位(避开指腹神经末梢丰富部位,减10 量轻疼痛),将采血笔紧紧压住采血部位,按下释放按钮,采 标血。不要挤压出血点局部,以防组织液析出。弃去第一滴 准血液,用第二滴血液进行测试。 70 10.快速从试纸瓶内取出试纸,并快速盖紧瓶盖。将血样滴10 分于试纸的采血区,当血糖仪显示插入图样时,将试纸平直 插入血糖仪,倒计时开始,同时干棉棒按压采血部位,至 不出血为止。 11.读取血糖值,将试纸条、采血针取出分别放入弯盘和利 5 器盒内,关闭血糖仪。 12.脱去一次性乳胶手套,置医疗废物桶内。 3 13.再次查对,将测得血糖值告知病人,并记录血糖结果、 5 测量日期、时间于化验单上,检验者签名。 14.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5 15.整理用物。 2 终末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熟练。 5 质量 2.与病人交流有效。 5 标准 10 分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

中铁二局二处医院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 血糖: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 血糖测定: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血糖情况的主要指标 血糖仪监测血糖的原理: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流量测量血糖。 采集末梢血:滴血式和吸血式 优点:较生化仪测量更快(30秒内)用血量更少(5微升以下) 血糖仪的特点:方便、快速、安全。 只适合日常检测,不能作为准确诊断糖尿病的工具,应进行及时校准和常规质控。 血糖值: 正常人:空腹:3.9~6.1mmol 餐后2小时:≤7.8mmol/l 糖尿病:空腹:≥7mmol/L 餐后2小时:≥11.1mmol/L 血糖危急值: 成人血糖低于3.9mmol/L 高于16.7mmol/L 择期手术者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1.1mmol/L 急诊手术者随机血糖应控制在13.9mmol/L以下。 如空腹血糖>10mmol/L、随机血糖>13.9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9%,应推迟非急诊手术。 眼科手术等一些精细手术对血糖要求更加严格,应控制在 5.8~

6.7mmol/L。 血糖异常: 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于摄入高糖饮食或注射葡萄糖后,或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时。 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过量。 2. 病理性高血糖 ⑴糖尿病: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髓质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瘤等。 ⑶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刺激血糖中枢,出现高血糖。 ⑷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4. 病理性低血糖 ⑴胰岛素分泌过多:由胰岛β细胞增生或胰岛β细胞瘤等引起。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腺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⑶严重肝病患者:肝贮存糖原及糖异生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调节血糖。低血糖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血糖仪操作规范

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用品准备:血糖仪、采血笔、采血针、血糖试纸、棉签、75%酒精、笔、记录表 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查对床号、姓名,对病人做好解释工 作; 2)按采血笔操作步骤安装采血针,按摩指尖并消毒待干; 3)从试纸筒内取出试纸插入血糖仪,自动开机后确认屏幕上显示的 密码号与试纸筒上的密码号匹配,屏幕出现闪烁的血滴符号; 用采血针刺入已消毒过的指尖侧面,请将血滴触及试纸弧形边缘缺口处,试纸自动吸血,需确认黄色测试区完全被血覆盖;如血量不足,可在15秒内补充滴血,超过15秒,请用新试纸重新测试; 4)读取屏幕上显示的测量结果并记录; 5)取出试纸,关闭血糖仪并使用弃针栓安全退出采血针。 注意事项: 1)试纸取出后应在3分钟内插入血糖仪测量血糖,取出试纸后应随 手盖紧筒盖以防试纸受潮失效。 2)持续90秒内无按键操作,或试纸从血糖仪取出后5秒,血糖仪 自动关机。 3)启用一筒新的试纸时,必须安装新的密码牌,请务必在仪器关机 状态下安装。 4)彻底清洁并晾干采血部位,残留水份或酒精可能稀释血样,影响

检测结果。 5)采血时稍稍挤压手指形成一小滴血样,请避免过分挤压手指。 6)血糖仪的血糖测定范围一在0.6-33.3mmol/l。如血糖值高于 33.3mmol/l则显示“HI”,如低于0.6mmol/l则显示“Lo”。 7)为防止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每次测试后必须将使用过的试纸放 置在医疗感染性垃圾袋全,而采血针放置应在防损伤的锐利盒内。当采血针头不能自动退出时,严禁用手直接拔出,要用钳等方法妥善处理,防止职业暴露。 清洁、存放血糖仪: 1)用柔软无絮的棉布或棉签蘸冷水或医用酒精,轻轻擦拭仪器的 外表,避免任何液体流入仪器的试纸插口、密码牌插槽或仪器内部,将擦拭部分充分晾干,以免影响测试功能。 2)防尘,避免摔撞,建议将血糖仪及配套物品存放在随机附赠的 便携包内。 3)定期检测保养和清洁。

微量血糖监测操作流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微量血糖监测操作流程 一、评估患者血液循环情况、身体是否存在影响血糖的因素、采血部位 的皮肤情况,有无酒精过敏使,合作程度。 二、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病房安静、整洁、整齐,光线充足。 2.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75%乙醇,棉签),微量血糖仪1台,一次性采血针1个,血糖试纸1片放于试纸筒内,弯盘,笔,记录单。 三、操作步骤 1.使用前仔细检查仪器功能是否正常。 2.检查试纸有效期,调整仪器内的试纸号与所用的试纸号码相同。3.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查对,做好解释,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准备并清洁好双手,取舒适的体位酒精消毒指侧待干,采血手下垂摆动10次(促进血液循环,一般冬天常采取此法,夏天可略)打开血糖仪(罗氏、拜安易直接插入试纸开机)取一张试纸插入机内绷紧皮肤,采血针紧贴皮肤按下采血(方法:从掌跟向指尖挤,挤出一大滴血。切忌挤压针尖处,以防组织液挤出影响血糖结果)一次滴(或吸)满试纸的规定范围棉签按压手指,直至不出血为止,查对放好血糖仪和采血针读数并告知患者(血糖过低或过高应通知医师) 关机、整理用物、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洗手、记录、用物处理符合院感要求。 四、注意事项

1.尽量不选择指腹部作为针刺部位。 2.不可强力挤压皮肤。 3.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4.试纸放于试纸筒内保存,不可放于阴凉潮湿的地方。 5.采血时从掌跟向指尖挤,挤出一大滴血。切忌挤压针尖处,以防组织液挤出影响血糖结果。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201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 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 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 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 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 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标 准 扣分及原因 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核对 2 双人查对医嘱 2 评估15 1. 评估患者:姓名、年龄、诊断、病情、意识状 态、合作程度及穿刺手指末梢循环及皮肤情况(有 无疤痕、炎症、硬节等) 2.了解患者进食、水情况,是否符合空腹或餐后2 小时血糖测定要求 3.指导或协助患者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双手 4. 评估患者周围环境 5.告知患者:对清醒患者,要告知血糖监测的、目 的、方法及配合,问二便。 5 5 1 1 3 操作前10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75%酒精、棉签、棉签、 血糖仪、同型号血糖试纸、采血针、执行单 3.检查血糖仪性能是否完好,仪器表面是否干净、 清洁,血糖试纸是否在有效期内 2 5 3 操作中43 1.查对患者及检测项目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从患者手腕向指尖按摩2-3次促进指尖血液循 环 4.75%酒精消毒指尖,待干 5.从试纸瓶内取出试纸,并快速盖紧瓶盖。查看试 纸表面有无受潮或污染,禁用手触摸试纸两端 6.沿箭头方向将试纸插入到血糖仪试纸插口中,血 糖仪自动开机 7.确认血糖仪显示的密码和试纸筒标签上的密码 一致 8.显示屏上显示出线试纸和闪烁的血滴符号 9.再次核对患者及检测项目 10.用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的指间关节,用采血针 在指尖任一侧刺破皮肤采血(避开指腹神经末梢 丰富部位,减轻疼痛) 11.弃去第一滴血液,用第二滴血液进行测试 12.将血滴接触试纸黄色窗口的前沿位置,血液自 动吸入黄色窗内,直至填满整个黄色窗口。看到 有图标闪烁是,代表试纸已经有足够的血样,如 2 1 2 2 2 2 2 2 2 5 2 10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课件)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 准 评估准备 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申请单 1.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意识状态、检验目的、血糖情况 2。局部因素评估:选择合适采血部位 自身评估:着装整洁,仪表端庄,符合操作要求;洗手,戴口罩 用物评估:用物齐全,摆放有序,血糖仪性能良好,试纸在有效期内(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针、无菌棉签、75%酒精)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告知相关事项,取得合作,环境符合操作要求,保护患者隐私,选择适合采血的部位,核对血糖仪上的调码和试纸瓶上的号码是否一致,协助患者处舒适体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用2根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开机,当屏幕上闪现插入试纸提示时,可轻轻插入试纸......感谢聆听 实施

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将采血针固定在手指欲采血部位,快速刺入皮下,轻轻挤压手指, 把第一滴血滴入试纸测试孔,测试孔应全部被血充满,(注意:血样不能重复添加,也不能涂抹到加样区,足够量的血正确滴入后,不要涂抹、移动试纸,等待屏幕上显示血糖的测定值,读取数据,再次查对并做好记录(检验报告申请报告单记录血糖测试结果)......感谢聆听用干棉签按压采血针眼处至血止,告知患者测出的血糖结果。 评价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用物及垃圾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健康宣教 操作流程熟练,动作流畅,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方法正确,未引起操作相关并发症,患者感觉舒适,体现人性化关怀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沟通,时间2min,超时终止操作。 常见血糖仪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确认血糖仪和试纸条是否同一产家,代码是否一致; 2、熟读血糖仪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系统测试题+答案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培训测试题 一、填空:(共82分,一空2分,共41空,41*2=82分) 1.GB/T 19634-2005本标准规定了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签和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2. GB/T 19634-2005本标准适用于体外监测人体毛细血管全血和/或静脉全血中葡萄糖浓度的自测监测系统,通常包括便携式血糖仪、一次性试条和质控物质。 3.当“准确度”这一术语应用于一批检测结果时,包括了随机误差部分和一个共有的系统误差或偏差部分。 4.血糖监测系统包括一个便携仪器和与其适配的试条及质控物质,用于体外监测血糖浓度的检测系统。 5.系统准确度可以表示为将评价系统所得结果与其参考值之间差异的95%包括在内的区间。参考值是指一个可以溯源至较高级水平参考测量程序所赋的测量程序所赋的值。 6.精密度的程度是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测量不精密度的数字形式表示的。如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都与精密度成负相关。 7.制造商提供的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信息手册,内容包括试剂的安全和正确使用或仪器的安全和正确操作、保养和基本的解决故障的方法。 8.质控物质是制造商用于一个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性能特征的物质、材料或无物品。质控范围是质控物质测得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可接受的数值区间,测量结果95%应在质控范围之内。 9.血糖试纸通过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产生信号,用以检测存在于样品中的葡萄糖的浓度。 10.血糖仪外观应光洁无毛刺;正面的加样区洁净无污点;质控物质外观应均匀一致。 11.血糖仪和血糖试纸重复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应符合在<5.5mmol/L ,SD<0.42mmol/L ;≧5.5mmol/L ,CV<7.5%.准确度测量结果应符合≦4.2mmol/L ,允许偏差±0.83mmol/L ;>4.2mmol/L,不超过±20%. 12.不同批血糖试纸之间测量值的差异称为批间差,应不大于15%。 13.重复性实验用血糖浓度范围:①1.7~2.8;②2.9~6.1③6.2~8.3④8.4~13.9⑤14.0~22.2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F ) 2.准确度指的是一个测量值与可接受的参考值之间的相似程度。(F ) 3.系统准确度指的是一个测量系统得到的一组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与它们各自的参考值的一致性的接近程度。(T ) 4.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T ) 5.重复性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T ) 13.批(lot)为一个或多个器械组件或完整的器械,它们包含在不同的条件下生产的一个单一的类型、型号、类别、尺寸、组成或软件版本,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致的特性和质量。(F ) 6.回收率是指在样品中加入定量标准品后,实际检测到的标准品加入量与已知标准品加入量之比,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T )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2011年1月1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

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2.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 3.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每种血糖仪均应当有相应浓度葡萄糖的质控品,通常包括高、低两种浓度。 4. 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5.采用血糖仪血糖检测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参加血糖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估。

血糖监测技术进展

血糖监测技术进展 刘迎鸣 摘要:糖尿病作为一种流行的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血糖的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静脉血糖监测、毛细管全血血糖监测、无创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人工胰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为临床选择血糖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监测血糖仪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然而,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在中国已经由“富贵病”成为了一种慢性流行病。据2010年3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一份来自中国的研究报告,截至2008年5月份中国大陆已确诊的糖尿病人已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病人达到1.46亿[1]。糖尿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而在中国因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而死亡人数也日益增多。为了尽早的发现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必须开展血糖监测。 1、血糖监测的意义 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效根治办法,患者一旦患病就会伴随终身,能否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是决定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成本关键因素。根据有关调查研究以及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结果显示,严格控制含糖物质的摄入量以及体内血糖水平,能够明显的降低糖尿病人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通过自我血糖监测(SMBG)可以客观的反应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评价用药效果,为医生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血糖监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状态,积极参与糖尿病的管理,及时调整用药,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3]。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定期血糖监测,可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防病于未然。 2、血糖监测的主要方法 2.1静脉血浆葡萄糖生化测定 静脉血浆葡萄糖生化测定常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这些方法采用人体内静脉血血浆进行生化测定,测试结果比较准确、稳定、干扰性小,是临床检验中被广泛认可的常规手段。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速度慢,而且是有创检测、需血量大、有可能导致其他感

血糖检测仪 产品技术要求万孚

2.性能指标 2.1基本技术要求 2.1.1外观检查 应符合 GB/T 19634-2005 中 4.1 的要求。 2.2重复性 应符合 GB/T 19634-2005 中 4.2 的要求。 2.3准确度 对葡萄糖的回收率应为 80%-120%。 2.4质控物质 质控物质测量结果的95%应在血糖试条质控范围之内。 2.5功能 2.5.1仪器功能 2.5.1.1EC-101、EC-102、EC-103:可设置日期、时间、血糖单位、餐前/餐后预设、提醒血酮测试、高低血糖报警功能设置、定时闹钟提醒;自动存储最近测试的400个结果,并具备7天、14天、21天、28天检测结果平均值显示功能。 2.5.1.2EC-104、EC-105、EC-106:设置日期、时间、血糖单位、提醒血酮测试、高低血糖报警功能设置;自动存储最近测试的300个结果,并具备7天、14天、30 天、60天、90天检测结果平均值显示功能。 2.5.2提示功能 2.5.2.1EC-101、EC-102、EC-103:电量不足时进行提示;血糖测试结果低于1.1mmol/L(20mg/dL)或高于3 3.3mmol/L(600mg/dL)时提示“Lo”或“Hi”;餐前/餐后血糖标记提示;“#”符号特殊血糖标记提示;血酮测试提示;定时闹钟提醒;错误信息提示;血糖测试结果低于或高于用户设定的低/高警戒值时提示“低”或“高”。 2.5.2.2EC-104、EC-105、EC-106:电量不足时进行提示;血糖测试结果低于1.1mmol/L(20mg/dL)或高于3 3.3mmol/L(600mg/dL)时提示“Lo”或“Hi”;

血糖监测

(八)血糖监测一、技术规范

二、操作流程 血糖监测操作考核流程 护士甲沟通

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标准 分值 质量标准 评分等级 A B C D 准备8分2 4 2 1.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用物:治疗盘、 血糖仪、一次性采血针、血糖试纸、75%酒精、 棉签、弯盘、笔、医嘱执行单检查血糖仪的工作 状态、物品质量及有效期。 3.环境:清洁、舒适、注意保暖。 2 4 2 1 3 1 2 查对解释 评估10分2 3 3 2 1.查对患者及医嘱执行单。 2.解释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指导,取得合作。 3.评估末端循环情况、是否存在影响血糖因素、采 集部位皮肤情况、有无酒精过敏史等。 4.询问患者大小便,必要时清洁双手。 2 3 3 2 1 2 2 1 1 1 试纸确认10分10 取出血糖监测仪,按下开机键,确认血糖监测仪显 示代码和试纸瓶标签上的代码相符。 10 5 0 0 采血 27分 5 5 17 1.床边核对患者及医嘱执行单,询问是否可以开始。 2.准备一次性采血针,从试纸瓶中取出试纸,盖好 瓶盖。 3.选择充血良好的手指末端,酒精棉签消毒手指, 确认酒精干透后将采血针去帽,采血端放在手指 侧面按按钮采血,待血液自然流出。(口述如出血 较少,应从远端轻轻挤压,不可直接挤压穿刺点, 否者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5 5 17 4 3 15 3 1 12 滴血17分17 棉签轻拭去第一滴血,将第二滴血滴入试纸测试区 的中央,直至试纸背面的确认窗变蓝,不可反复 滴入血液。指导患者按压采血点1~2分钟。 17 15 12 0 插入试纸,读取结果 10分10 将变蓝后的试纸插入血糖仪,约30秒后即显示测量 结果。读数,告知患者。结果如有异常,重复检 验一次,并告知医师,遵医嘱处理。 10 8 5 0 整理解释 记录10分2 2 3 3 1.再次核对医嘱、患者。 2.协助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3.询问患者感觉→告知注意事项。 4.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2 2 3 3 1 1 2 2 1 1 整体印象 3分 3 3 2 1 0 超时扣分全过程5分钟,超过10秒钟扣0.1分。 提问 5分 5 5 4 3 0 总分100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评估准备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申请单 1.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意识状态、检验目的、血糖情况 2.局部因素评估:选择合适采血部位自身评估:着装整洁,仪表端庄,符合操作要求;洗手,戴口罩用物评估:用物齐全,摆放有序,血糖仪性能良好,试纸在有效期内(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针、无菌棉签、75%酒精)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告知相关事项,取得合作,环境符合操作要求,保护患者隐私,选择适合采血的部位,核对血糖仪上的调码和试纸瓶上的号码是否一致,协助患者处舒适体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用 2 根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开机,当屏幕上闪现插入试纸提示时,可轻轻插入试纸 实施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将采血针固定在手指欲采血部位,快速刺入皮下,轻轻挤压手指,把第一滴血滴入试纸测试孔,测试孔应全部被血充满, (注意:血样不能重复添加,也不能涂抹到加样区,足够量的血正确滴入后,不要涂抹、移动试纸,等待屏幕上显示血糖的测定值,读取数据,再次查对并做好记录(检验报告申请报告单记录血糖测试结果)用干棉签按压采血针眼处至血止,告知患者测出的血糖结果。 评价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用物及垃圾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健康宣教 操作流程熟练,动作流畅,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方法正确,未引起操作相关并发症,患者感觉舒适,体现人性化关怀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沟通,时间2min ,超时终止操作。 常见血糖仪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确认血糖仪和试纸条是否同一产家,代码是否一致; 2、熟读血糖仪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3、常用采血部位为中指或无名指的指腹 4、消毒时用酒精,待酒精完全干燥后,方可采血,不要用碘酒或者碘伏消毒; 5、注意观察不同患者的血液流动性,冬季可活活手指,确保采血部位有足够的吸血量; 6、采血中不要过度挤压创口,以免组织液渗出,影响血糖结果。 二、注意事项: 1、血糖仪试纸条是否过期; 2、血糖仪是否存在环境污染; 3、试纸条保存是否妥当,有些误差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引起的,试纸条用后应将试纸条储存在原装盒内密闭保存,避免其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4、检测时患者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5、测试时若采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 6、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对血糖仪校准: (1)第一次使用新血糖仪。 (2)更换新一瓶试纸条时。 (3)怀疑血糖仪或试纸条出现问题时。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12719

血糖监测的操作流程 【目的】 快速,方便地监测血糖, 为控制血糖提供依据 【评估】 1、病人的双手手指皮肤的颜色、温度、污染及感染情 况。 2、病人的合作程度。 3、血糖试纸的有效期, 没有裂缝和折痕。 4、血糖试纸的插口处是否干燥。 【准备】 1、护士: 洗手、戴口罩,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病人: 洗手。 3、环境: 整洁、安静。 4、用物: 血糖监测仪、匹配的血糖试纸、穿刺针、 75%酒精、棉签 【操作流程】 1、核对病人床号、姓名。 2、准备好采血针头。 3、打开血糖仪, 屏幕上即显示出一个号码, 调试该号码与将要使用的试纸瓶上的号码完全一致。 4、当屏幕上闪现插入试纸提示时,可轻轻插入试纸 5、采血: 1)消毒手指, 将消毒液完全蒸发;

2)将采血针放在手指欲采血部位(采血针在手指上压 的愈重, 则采血针将刺得愈深), 按下采血针; 3)轻轻挤压手指,将试纸测试孔靠近血液,血应充满 测试孔,不要涂抹、移动试纸, 等待屏幕上显示 血糖的测量值 4)无菌干棉签按压采血点,不出血为宜 6、弃去血糖试纸, 关闭血糖仪 7、安置病人舒适卧位 8、终末处理:治疗车、治疗盘用含500mg/L有效氯的干湿两用纸擦拭,一次性医疗垃圾弃入黄色垃圾袋 9、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当仪器出现 NOT ENOUGH BLOOD RETEST, 表示血量太少或未能在正确位置。此时需要用一片新的试纸重新测试。 2、要接触测试孔,瓶装试纸应盖紧盖。 3、每天检测血糖仪一次 4、尽量选择左手无名指指腹两侧采血 【沟通要点】 1、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此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2、操作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与病人沟通, 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 3、操作后:告知病人血糖值,如有不适及时告诉护理人 员

血糖监测技术

第二节血糖监测技术 【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合作能力及身体状况。 (2)向患者解释监测血糖的目的、操作过程及如何配合,取得患者合作。 (3)患者身体是否存在影响血糖的因素,如有无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 (4)患者服用降糖药情况。 (5)评估患者手指皮肤情况、血液循环情况,有无对酒精过敏。 (6)患者进食情况,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空腹、餐后2小时、随机血糖测定的要求。 2.评估血糖仪 (1)评估血糖仪的工作状态 (2)检查质控品有效期,贮存是否恰当。 (3)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贮存是否恰当,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4)清洁血糖仪。 【护理要点】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病房安静、整洁、整齐,光线充足。 2.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75%酒精、棉签)、血糖仪(密码与试纸一致)、 试纸(在有效期内)、记录单、一次性采血针。 (二)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查对,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准备并清洁好双手,取舒适体位。 4.采血手下垂摆动10次促进血液循环(冬天采用此法,夏天可略)。 5.用75%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干。 6.插入试纸条——开机。 7.绷紧皮肤,采血针紧贴皮肤按下。 8.弃去第一滴血液(用棉签抹去),用第二滴血充满试纸的指定区域。 9.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处,直至不出血。 10.再次查对, 读数并告知患者。 11.推出试纸——关机。 12.整理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

13.按院感要求处理用物,清洁血糖仪,洗手。 14.记录: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测定结果、单位、检测 者签名等。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目的,取得合作。 2.指导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将手下垂摆动。 3.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技术和注意 事项。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2.采血前局部加温或手臂下垂以增加采血量。 3.快速血糖测定的为末梢毛细血管全血的血糖值,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 跟两侧,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 4.针刺部位尽量不选择指腹,应在手指尖两侧,部位要交替更换。 5.根据病人皮肤情况选择针刺深浅度。 6.采血时禁止过分挤压,应从掌根向指尖挤,切忌挤压针刺处,以防挤出 组织液影响血糖结果。 7.不要触摸试纸的滴血区、测试区。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 色。 8.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 9.严重贫血、水肿、脱水、末梢循环不良及采血部位损伤的均影响结果。 10.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多巴胺、维生素C、甘露醇等对快速血糖仪 的检测存在干扰。 11.定期清洗和校对血糖仪。 12.试纸应在阴凉、干燥、避光、密封下保存,避免污染。 13.血糖仪应按卫生部文件及生产商使用要求,定期进行标准液校正、室 间质评和结果比对。 14.出现血糖异常(过低或过高)结果时应重复检测一次,立即通知医 生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考试血糖监测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考试血糖监测操作程序 及评分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血糖监测(一)目的 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评价代谢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血糖监测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 1.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2.确认患者手指消毒剂待干后实施采血。 3.避免试纸发生污染。 4.采血时弃去第一滴血,取第二滴,以免影响结果。 5.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6.对需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告知穿刺部位应轮换,在指尖或耳垂侧边采 血疼痛较轻,且血量充足。另外,采血时不要挤压采血的手指,太用力挤压手指会导致血液稀释,影响检测结果。并指导血糖监测的方法,告知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 mmol/L,餐后2h血糖:~ mmol/L。 7.低血糖诊断标准为:非糖尿病人男< mmol/L,女< mmol/L(饥饿72小时 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糖尿病<L,;高血糖的诊断标准为: 空腹血糖> mmol/L,餐后血糖> mmol/L。一般处理:遵医嘱服用药物,调节饮食,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8.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附血糖监测考核评价标准 血糖监测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注:评分等级为Ⅰ级表示动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Ⅱ级表示动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 Ⅲ级表示动作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 Ⅳ级表示动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