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钢渣处理技术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分析
【分享】钢渣的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分享】钢渣的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钢渣的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铁产量增加,钢渣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2016年钢渣的产量约为0. 65~1. 2 亿t,而我国钢渣利用率较低,目前尚未利用的钢渣存放量高达10亿t。
国内对钢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钢渣的排放量也将随之增加。
钢渣的堆放会占用土地,而且钢渣中化学物质的挥发和渗透会污染周边的空气和河流。
合理利用钢渣不仅能变废为宝,同时可保护环境,因此钢渣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1 钢渣的形成及物理化学性质1. 1钢渣的来源及组成钢渣是炼钢厂在冶炼粗钢时排放的固体废弃物。
在我国钢的冶炼方法分为转炉、电炉及平炉,钢渣也因冶炼方法的不同分为转炉、电炉及平炉钢渣,其中以转炉钢渣为主。
钢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CaO40%~60%、MgO 3%~10%、SiO2 4%~12%、Fe2O3 2%~8%、MnO1%~8%、Al2O3 2%~8%、TiO2 1%~4%、P2O5 1%~3%等。
钢渣的主要矿物组成为: 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钙镁蔷薇辉石、铁酸二钙、RO( 镁、铁、锰的氧化物,即FeO、MgO、MnO形成的固熔体) 、游离石灰( f-CaO)等。
此外,有的钢渣中还会出现黄长石( 2CaO·Al2O3·SiO2) 以C2AS 表示;尖晶石( Fe、Mg、Mn) O·( Fe、Cr、Al) 2O3等。
1. 2 钢渣的性质钢渣性质与炼钢过程、矿石原料等均有关系,通过对吉林通钢钢渣进行物化性能分析,钢渣的主要性质为: A.密度。
钢渣是经过高温后的矿石,含有大量高密度的化合物,因此钢渣具有较高的密度,一般为2. 9~3. 5 g/cm3,堆积密度为1. 3~2. 2 g/cm3,吸水率为5%~9%。
B.强度。
钢渣抗压强度介于145~302 MPa,冲击强度为15次,莫氏硬度为5~7。
钢渣强度较高,质地坚硬,难破碎。
2023年钢渣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钢渣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钢渣行业是指通过对冶金行业产生的废渣进行回收和利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产业。
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长和限产政策的实施,钢渣行业的市场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本文将对钢渣行业的市场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市场规模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产生的钢渣数量庞大,据统计,我国每年钢渣的总产量约在1亿吨左右。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利用手段,大部分钢渣被当作污染物排放或直接填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钢渣回收利用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规模巨大。
二、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对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对钢渣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建筑行业、水泥行业、冶金行业等对钢渣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钢渣可以作为水泥配料,用于水泥生产,能够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钢渣可以用于制作路面材料,能够提高路面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市场需求多样化且不断增长。
三、市场竞争目前,我国钢渣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竞争:目前,我国钢渣回收利用企业众多,包括大型钢厂和小型钢渣加工企业。
大型钢厂通常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技术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而小型钢渣加工企业则主要依靠低成本和精细化加工能力来获取市场份额。
2. 技术竞争:钢渣回收利用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源。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在钢渣回收利用技术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3. 价格竞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降低产品价格,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四、发展趋势随着政府对环保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对钢渣的回收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几年,钢渣行业仍然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钢渣资源利用技术将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钢渣的回收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对钢渣进行分离和提纯,使其可以用于更多的领域。
国内外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2015.11)

国内外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一、概述钢铁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高炉渣(矿渣)和钢渣。
高炉渣是高炉生产铁水时产出的一种废渣,出炉状态也是温度高达1400℃以上的液体,化学成分中CaO含量约30%-40%,SiO2含量约30%-40%,反应形成的矿物主要是低钙硅酸钙。
目前,高炉渣已经得到很好的资源化利用。
钢渣是转炉炼钢产生的一种废渣,出炉状态温度高达1400℃以上的液体,化学成分CaO含量约40%-60%,SiO2含量约13%-20%。
主要矿物相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铁橄榄石、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等。
冷却处理后的钢渣中含有大量的结晶粗大、结构致密的游离氧化钙和游离氧化镁,这些游离氧化钙(f-CaO)和游离氧化镁(f-MgO)遇水后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水化并发生体积膨胀,导致钢渣利用时的长期安定性极差,严重制约了钢渣的安全利用。
目前,我国钢渣的主要应用方向是生产钢渣粉、钢铁渣复合粉。
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亿吨,按照钢渣的产量是粗钢产量的10%-15%核算,2014年我国钢渣产量约为0.82-1.2亿吨。
目前约有70%的钢渣处于堆存和填埋状态。
如果能循环利用这些钢渣,不仅能回收大量的有价金属,而且能减轻环境负担。
二、我国钢渣循环利用现状1、钢渣一次处理工艺利用现状常规的钢渣一次处理方法主要有热焖分解法、机械破碎法。
其中,热焖分解法包括热焖法、热泼法及浅盘法,这类处理工艺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钢渣中的氧化钙、氧化镁等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形成氢氧化物,由体积的膨胀破碎来达到粒化钢渣的目的。
机械破碎法,顾名思义,是通过机械外力作用对流动状态的钢渣进行冲击,使其破碎。
机械破碎法包括水淬法、风淬法、滚筒法及钢渣风淬粒化法。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冶金咨询中心统计国内129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钢渣一次处理数据,见图1。
图1 钢渣一次处理法的分类统计由图可知,采用热焖法的有59家,占比达到45.73%;采用热泼法的改进处理工艺“热泼焖渣法”的共有51家,比例达到39.53%;居第三位的是宝钢工程的滚筒钢渣处理法,占比为7.75%。
金属冶炼废渣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03
CATALOGUE金属冶ຫໍສະໝຸດ 废渣综合利用技术有价金属回收
回收有价金属
金属冶炼废渣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有价金属,如铁、锌、铜等,可 以通过选矿、化学浸出等技术进行回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提取稀有金属
金属冶炼废渣中可能含有稀有金属,如钴、镍、钒等,这些金属具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特定的提取技术可实现回收利用。
定化。
热处理技术
02
通过高温焚烧或热解等方法,将废渣中的有害物质分解或转化
成无害物质。
湿式氧化技术
03
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利用氧气或空气将废渣中的有害物质氧
化成无害物质。
化学处理技术
酸碱中和法
通过添加酸或碱,将废渣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物 质。
沉淀法
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渣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沉淀物 ,然后分离出来。
还原法
通过添加还原剂,将废渣中的有害物质还原成低毒或 无毒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浸出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渣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可溶性的 离子,然后提取出来。
生物吸附法
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渣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微生物表 面,然后分离出来。
生物转化法
利用微生物的转化作用,将废渣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 低毒物质。
利用先进技术将废渣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建 筑材料、土壤改良剂等,实现废渣的资源化利用 。
环保处理技术
采用环保处理技术,减少废渣处理过程中的环境 污染,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市场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金属冶炼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金属冶炼废渣 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技术创新推动
技术创新将推动金属冶炼废渣处理与综合利用行 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钢渣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与展望

钢渣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与展望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钢铁工业中,钢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钢渣处理过程产尘量大、产尘点多、烟尘湿度大,超低排放改造难度大,是钢铁工业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分析钢渣基层标准体系现状,其次探讨钢渣资源化利用技术,最后就相关思考与展望进行研究,为相同或相似工序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钢渣;资源化;利用引言钢渣是炼钢环节产生的一类大宗碱性工业固废,随着粗钢产量的快速增长,作为炼钢工艺副产物的钢渣的产生量也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钢渣产生量达1.21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30%左右。
钢渣的堆存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对空气、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资源化利用这一工业固废是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设期按当时最为严格的特排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运营期针对无组织排放进行了多次专项改造,钢渣处理中心全工序通过了超低排放评估审核。
1钢渣基层标准体系现状国内开展钢渣在道路基层的标准制定工作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CJJ35—1990《钢渣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从原材料、混合料设计、现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等方面规定了钢渣石灰作为道路基层、底基层的要求。
YBJ230—1991《钢渣混合料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程》提出了钢渣在水泥、水泥粉煤灰、石灰粉煤灰(以下简称二灰)稳定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拓展了钢渣在道路基层的应用范围。
由于钢渣来源渠道多、理化性质复杂,为了明确钢渣在道路基层的技术要求,CJJ35—1990在平炉和转炉钢渣的基础上增加了电炉钢渣,提出了钢渣粉化率、最大粒径以及压碎值等指标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截至2021年底,道路钢渣基层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涵盖了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无机结合料等原材料技术要求、混合料设计、设计参数、质量控制、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等内容。
2钢渣资源化利用技术2.1钢渣用作建材及道路材料钢渣含有C2S、C3S等具有一定胶凝活性的矿物组分,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类似。
2024年钢渣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钢渣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钢渣是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废弃物。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钢渣市场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就钢渣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其现有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钢渣市场背景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有各种金属元素的渣滓,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固体废物。
长期以来,钢渣大多被视为废弃物处理,采取简单的填埋或堆放方式,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风险。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废弃资源再利用的迫切需求,钢渣市场逐渐受到关注。
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钢渣可以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为钢铁企业创造附加值,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钢渣市场现状目前,钢渣市场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处理和利用技术进步:通过选矿、磁选、浮选等技术手段,可以将钢渣中的有用金属元素进行有效分离,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2.产品多样化:经过加工处理后的钢渣可以用于砂轮、耐火材料、路基材料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钢渣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2019年中国钢渣综合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
然而,钢渣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技术瓶颈:目前钢渣处理和利用技术仍然相对滞后,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
2.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市场规模相对小、标准不统一,导致钢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市场竞争。
3.相关政策不完善: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行业标准,但仍然缺乏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执行。
发展建议为推动钢渣市场的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资源,提升钢渣处理和利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统一市场标准: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规范钢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
3.完善相关政策:政府应加大对钢渣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完善的法规和标准,提高环保要求和技术监管。
钢渣资源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展望

钢渣资源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渣废弃物也日益增多。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铁、钙、镁等可利用元素,但同时也存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因此,钢渣的综合利用不仅关乎资源的有效回收,也关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钢渣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其技术路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并探讨钢渣资源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期望为钢铁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钢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钢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包括钢渣在建筑材料、农业肥料、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
我们还将评估钢渣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政策障碍。
我们将展望钢渣资源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技术创新方向,以期为我国钢铁产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二、钢渣的成分与特性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由矿石、熔剂、氧化铁皮、杂质以及造渣材料在熔融状态下混合、冷却、凝固而成。
钢渣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钙、硅、铝、铁、镁、锰等元素,其中钙和硅的含量较高,这使得钢渣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钢渣的物理特性因其冷却方式和成分差异而有所不同。
钢渣的外观通常为深灰色或黑色的不规则块状,密度较大,硬度较高。
钢渣的内部结构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水性,这使得钢渣在建筑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钢渣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化学特性。
由于钢渣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如氧化钙、氧化镁等,这使得钢渣具有碱性激发剂的特性,可以与其他废弃物进行混合利用,制备出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建筑材料。
钢渣中的铁元素也可以被回收利用,用于生产铁合金或其他铁制品。
钢渣的成分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开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钢渣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实现钢渣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钢铁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理水平。
03
社会效益
钢铁工业大宗废综合利用有助于提升社会效益。通过资源化利用,可
以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
机会,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3
钢铁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 挑战与问题
技术瓶颈与难题
高效分选技术缺乏
目前钢铁工业大宗固废的分选技术尚不成熟,难以实现高精度、 高效率的固废分选。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的日益紧缺,钢铁工 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商业模式创新
钢铁企业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与上下游企业 合作、建立产业联盟等,共同推动大宗固废的综 合利用。
拓展应用领域
钢铁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产品将不断拓展应 用领域,如建筑、道路、化工等,为经济发展提 供新的动力。
政策与法规展望
01
02
03
强化政策引导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鼓 励钢铁企业开展大宗固废 综合利用,推动产业绿色 发展。
完善法规标准
制定和完善大宗固废综合 利用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规范行业秩序。
加大资金支持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钢铁 企业开展大宗固废综合利 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市场前景与商业模式创新
1 2 3
相关法规对钢铁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规定执行不力,缺乏
有效的监管措施。
环保标准不严格
03
环保标准对钢铁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要求不严格,导致一
些企业缺乏环保意识。
市场接受度与经济性考量
市场接受度低
由于公众对钢铁工业大宗固废再生产品的认知度低,市场接受度普遍较低。
经济性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80 年代我国钢渣利用基本情况
序 号
企业名称
1
鞍山钢铁公司
2
武汉钢铁公司
3
太钢钢铁公司
4
包头钢铁公司
5 攀枝花钢铁公司
6
本溪钢铁公司
7 马鞍山钢铁公司
8
重庆钢铁公司
9
首都钢铁公司
10 唐山钢铁公司
11 上钢一、三、五厂
12
济南钢铁厂
13
南京钢铁厂
14
江西钢厂
15
涟源钢铁厂
16
柳州钢铁厂
17 成都无缝钢管厂
利用率 %
97
30
7
23 0 91
18
7 100 7. 6 10 36 26
0 4 30 3 60 600
4. 2 从钢渣中回收废钢
理利用, 可谓一举两得。南钢还在学习广钢的经验基
从回收废钢为目的翻挖已堆积的渣山和处理利 础上, 对原钢渣处理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钢
用钢渣的工作, 已经开展了许多年。太钢“以渣治渣、 渣加工处理系统, 经过多道破碎和磁选, 使渣中废钢
139 (9. 4)
农肥 利用量
125. 2 (20. 9) 223. 5 (100)
56 (2. 3)
32 (2. 2)
其它 利用量
77. 1 (3. 5)
79. 8 (13. 4)
水泥原料 92 (6. 2)
填海 933 (63. 2)
总利用量
1 771. 1 522
223. 5 1 016
原西德推荐在水利工程、堤坝建筑中使用钢渣,
问题。 经过处理钢渣作为筑路材料、水泥原料、混凝 已经用转炉钢渣加固了莱茵河港口和谬司河岸, 用
土骨料等建筑材料和符合 J IS (日本工业规范) 标准 平炉钢渣加固了一些河流的河床。 采用 0~ 10mm
的各种工业产品。 全日本冶金渣的利用率目前达到 转炉钢渣加固海岸斜坡脚, 使海岸下部基础更结实,
(7) 日本在钢渣处理方面是将水泥生产、金属回 收和磷回收等几个工艺流程结合起来进行。 4 我国钢渣综合利用情况
·29·
4. 1 技术的发展过程
回烧结约 43 万t, 占 5%~ 8% ; 用于生产水泥约 45
尽管我国对钢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的积极性大有 万t, 占 5% ; 用于筑路约 170 万t, 占 20% ; 用于填海
烧结 烧结、水泥 高炉、烧结 工程回填、水泥
烧结 烧结、水泥
农肥 工程回填 工程回填 水泥、烧结回填 大庆油田
处理工艺
检出大块废 钢后运走 渣场检出
废钢 喷水粉化加 破碎筛分 干渣破碎
渣场检废钢 平炉水碎渣
场检钢 钢渣粉化筛分
破碎筛分 热泼、破碎
水淬 开采渣山破碎 余热粉碎炉 渣场检废钢 渣场检废钢 干渣破碎 无加工
总利用率 % 79. 8 87. 1 100
42. 0
1 476 295. 44
100 38. 7
注: 此表为 80 年代统计数据。
瑞典利用熔融钢渣加入碳、硅和铝质材料, 达到 回收金属的目的, 并用于生产水泥。
美国的钢渣利用率为 79% , 其中 59% 用于冶炼 熔剂。 美国国内 8 条主要铁路也是采用钢渣作铁路 道渣。
(2) 钢渣的处理利用在国外已有悠久的历史, 其 利用途径主要还是做水泥原料, 筑路材料、市政工程 材料、肥料、土壤调节剂。
(3) 一些国家加强开发高炉渣微粉磨细设备, 使 高炉渣微粉化。微粉高炉渣可根据不同用途, 与水泥
(6) 钢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小型化、连续 化。 在这方面独联体有其独到之处。
HW 旋密复燃 HW 旋密复燃 水泥室 (PCB 油) 水泥室 (PCB 油)
工业铜熔炉 工业钢磨机
平均值 (ng·m - 3)
10 5. 6 80 2. 0 38 1. 8 1~ 6 3~ 10 0. 1~ 2 ≤1. 5 1. 1 0. 8 ng g (du st)
一步发展。 工业发达国家钢渣的综合利用率得到迅 速提高, 一直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联合国 (ECE ) 组织对美、日、俄、德、法等 20 多 个国家钢渣的利用情况作了调查, 统计表明, 20 个 国家的钢渣 50% 左右用于道路工程。 钢渣在烧结、 炼铁、化铁炉、水泥生产中应用, 德国为 31% , 日本 为 25% , 美国为 50%。 3 国外钢渣处理综合利用及途径
(1) 由于钢渣用作冶炼熔剂可以回收渣中的钙、 镁、锰、钒、铁的氧化物和稀有元素等有效成分, 收到 节约大量石灰石和莹石、降低焦化、提高利用系数、
转炉
8
26
转炉
7
37
转炉
7
36
转炉பைடு நூலகம்
9
20
转炉
5
31
平炉
9. 5
53
转炉、电炉
11
35
电炉
5
利用量 万t
120
27
1. 5
6. 3 0 22
4. 6
2. 1 ~ 23
18 9 3 1. 8 0 0. 4 4 0. 27 6. 5 34. 9
利用途径
盘锦油田营口
工程回填
水泥烧结
水泥工程回填
烧结、水泥
源流失比例仍然不小。
80 年代以来, 我国首钢、太钢、唐钢、济钢、南钢
我国 1986 年开始对老渣山进行技术开发和对 等众多钢厂, 把钢渣返回烧结作冶炼熔剂, 效果甚
新老钢渣多层次综合利用。 钢渣利用量达 746 万t, 好。 部分大型钢铁企业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基本情
利用率 (包括老渣) 为当年排渣量的 83. 4%。钢渣返 况参见表 2。
18
安阳钢厂
19 齐齐哈尔钢厂
钢产量 万t 700
炼钢炉型 平炉、转炉
产渣量 万t 123
346
平炉、转炉
90
134. 7
平炉、转炉
21
175
平炉、转炉
27
175
转炉
18
133
转炉、电炉
24
160 转炉、平炉、电炉 26
71
平炉、电炉
14
180
转炉
23
123
转炉
24
525 转炉、平炉、电炉 90
41
90%。日本研究用钢渣生产铁酸盐水泥, 其主要性能 船舶停泊几年也不会损坏。 通常是将转炉钢渣装入
与硅酸盐水泥一样。
铁丝网内, 象溜坡一样滑到坡脚下进行加固。即使有
前苏联时期, 钢渣作为有用元素的来源, 不仅用 体积不稳定的钢渣, 在上述情况下也不会产生问题。
于燃料燃烧过程, 而且也用于金属熔炼、精炼和回炉 表 1 为主要产钢国家钢渣利用的情况。
2 T aylo r, p. h, D ellinger, b. and lee, c. c. : Environ Sci. T ecjno l, 1990; 24~ 3, 316~ 328 (收稿日期: 1999- 07- 14)
·28·
海和土建工程, 其中 20% 在钢铁厂内循环使用。 电 高温冶炼过程。 在医学上, 充分利用高炉炉渣中硫、
炉渣利用率约为 56% , 用于筑路、厂内循环、作建筑 钙、镁、铁等化合物含量较高这一特性, 将钢渣溶于
骨料。高炉缓冷渣用于筑路、混凝土骨料。急冷渣大 水中形成矿化水, 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以
部分作水泥原料、混凝土骨料。 目前, 日本在钢渣热 及神经痛等疾病。
熔液中添加了一种添加剂, 基本上解决了钢渣膨胀
排出的二恶英类可降低原有数字的十分之一以 下, 因此, 重视垃圾焚烧二恶英类的发生对环境的影 响, 开展对焚烧设备改善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M ark lund, S, D iox in Em ission s and Environm en tal Imm ission, Docto r thesis of U m ea U n iversity, P 17 (1990)
关键词 钢渣 综合利用 建议
The sta te of trea tm en t techn ique and com prehen sive un il iza tion to steel slag in Ch ina and abroad
Shan Zh ifeng (S af ety & E nv ironm en ta l P rotection R esea rch Institu te, MM I 430081) Abstract T h is a rticle in troduces the sta te of com p rehen sive u tiliza tion of steel slag in develop ed coun try and ana lyses d ifference betw een Ch ina and develop ed coun try on trea tm en t techn ique of steel slag, and p u ts fo rw o rd a p ropo sa l fo r so lving the question on trea tm en t techn ique of steel slag. Keywords Steel slag Com p rehen sive u tiliza tion P ropo sa l
2000 年第 2 期 Feb ruary 2000
工业安全与防尘 Indu strial Safety and D u st Con tro l
·27·
国内外钢渣处理技术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分析
单志峰
(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 43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