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视野校核

合集下载

汽车组合仪表视野校核指南解读

汽车组合仪表视野校核指南解读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43第 18 章组合仪表视野校核指南18.1 概论18.1.1 指南的主要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掌握总组合仪表盲区校核包括的内容;2)掌握组合仪表盲区校核的主要步骤。

18.1.2 组合仪表盲区校核的重要作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会通过对组合仪表显示的信息来观察判断整车的运转状况,组合仪表的视野良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之一。

组合仪表视野在整车总布置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相关法规的校核,因为它关系到驾驶的安全性。

组合仪表按照信号功能主要由车速表,转速表,油量表,水温表,报警指示符号及多功能显示屏组成。

18.2 18.2.1 组合仪表盲区校核组合仪表盲区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1)相关标准SAE J1050 SAEJ941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THE DRIVER’S FIELD OF VIEW MOTOR VEHICLE DRIVERS’EYE LOCATION2) 名词术语眼椭圆:根据座椅的调节行程以及不同人体眼睛位置区域。

18.2.2 组合仪表盲区校核过程1)数据输入a)组合仪表数模:要求输入在整车坐标下的组合仪表三维数模;b)方向盘数模:整车坐标下的方向盘,如果方向盘位置可调用设计位置校核;c)整车坐标下的眼椭圆。

2)数据简化a)把组合仪表、方向盘、眼椭圆装配到一起,如图 1 所示;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44图 1b)把方向盘阻挡组合仪表视野部分的尺寸边界线抽取出来,然后把边界线并合并为一体,以方便编辑和修改。

同时也将组合仪表最里层仪表盘的外边界轮廓抽取出来,并且将主要仪表的外轮廓抽取出,如图 2 所示方向盘图23)求组合仪表左右眼视野盲区过抽取好的方向盘边缘均匀做点,依次连接左眼椭圆中心点与方向盘内外边缘的点并延长至组合仪表的表面所在的平面,然后这些直线组成了一个锥形空间结构,然后过这些直线做曲面(如图 3 所示),并求与组合仪表所在面的交线,交线所围成的区域就是左眼的视野盲区(如图 4 所示),按照以上的方法可以作出右眼的视野盲区145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Array图 3左眼视野盲区图 44)校核结果左右视野盲区的重叠部分就是双眼视野盲区(如图 5 所示)。

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

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

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在驾驶过程中,后视镜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设备,能够帮助驾驶者观察车辆后方的交通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驾驶决策。

因此,确保后视镜视野正常和准确是驾驶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的几种方法。

一、校核内后视镜视野1.调整位置:首先,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使其能够覆盖到车辆后方的最大范围。

一般而言,内后视镜应位于驾驶员正前方的中心位置,以便观察后方的情况。

2.利用参照物:将车停放在空旷的地方,如停车场,调整内后视镜,使其参照物与虚拟车身的位置对齐。

参照物可以是有较明显边缘的建筑物、标志柱等。

调整后,驾驶员应能够通过内后视镜看到虚拟车身的后部。

3.观察盲区:在校核内后视镜视野时,还需要观察盲区的范围,即无法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的区域。

驾驶员应注意盲区的位置,并结合其他后视镜的使用来补充观察盲区的信息。

二、校核外后视镜视野1.调整位置:外后视镜主要用于观察车辆两侧和后侧交通情况,因此应根据驾驶者的身高和坐姿调整外后视镜的位置。

调整时,应将外后视镜的镜面调至与车辆两侧保持水平,并能够清晰观察到侧面和后方的交通情况。

2.利用参照物:在调整外后视镜时,可以利用参照物来帮助确定正确的调整角度。

例如,调整左侧外后视镜时,可以使其与左车辆轮胎的外沿对齐,调整右侧外后视镜时,可以使其与右车辆轮胎的外沿对齐。

3.观察盲区:外后视镜的视野虽然较内后视镜宽广,但依然存在盲区。

调整外后视镜时,应留意盲区的位置,并要结合身体的转向和颈部的转动来补充盲区的观察。

总之,校核内、外后视镜视野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镜面的位置和角度,以及观察盲区的位置,来确保驾驶者能够准确地观察到车辆后方的交通情况。

在实际驾驶中,驾驶员应不断进行视野的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行车安全。

同时,记得在适当的时候清理和调整镜子,以确保视野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汽车前方视野校核指南

汽车前方视野校核指南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38第 17 章前方视野校核17.1 概论17.1.1 指南的主要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掌握前方视野法规校核技术要求;2)掌握前方视野法规校核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17.1.2 指南的校核内容1)校核玻璃透明区是否满足要求;2)驾驶员180°视野是否满足法规要求。

17.2 前方视野校核17.2.1 前方视野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1)相关标准a)GB/T11559-198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b)GB/11562-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和测量方法c)GB/T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d)GB/11556-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点的定义a)V点: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它与纵向铅锤平面R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

通常用V1和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b)风挡玻璃基准点:从V点向前的射线与风挡玻璃外表面的交点。

c)P点: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

通常用P1和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

d)Pm点:纵向铅锤平面与P1和P2连线的交点。

e)E点:驾驶员眼睛的中心(简称眼点)。

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心点P在P1(P2) 位置时的左右两只眼点,它们用于评价A柱视野障碍。

3) 技术要求(欧洲和美国法规要求相同)a)风挡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挡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面积。

这些基准点是: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的基准点a;B.V1点向前沿铅垂平面向上7˚的基准点b;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39C.V2点向前沿铅垂平面向下5˚的基准点c;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另一侧,应增加三个辅助基准点a΄,b΄,c΄,它们与三个基准点a,b,c相对称。

b)驾驶员前方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轴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直于X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角窗分割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但一下情况除外:1.直径小于0.5mm的嵌入式天线,或小于1.0mm的印刷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2.无线电天线的导线一般不得进入A区(GB11556中5.1的规定),但是导线直径小于0.5mm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入,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3.最发直径为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下间距1.25mm,或导线是水平的,最小间距 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18.汽车总布置之人机法规_仪表板视野校核

18.汽车总布置之人机法规_仪表板视野校核

仪表板视野校核
1 组合仪表视野校核
1.1 组合仪表视距与视角校核
(1)仪表盘中心和眼椭圆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小于30°(2)仪表盘面中心到眼椭圆中心的距离应在650mm-760mm之间(3)仪表盘中心和眼椭圆中心连线与仪表盘平面夹角为90°±10°某车型校核如下图:
1.2 组合仪表视野盲区校核
组合仪表所有显示信息处于可视区域内
注:一般用UG校核
某车型校核如下图:
1.3 组合仪表夜间成像校核
(1)组合仪表在侧风窗的成像不得进入驾驶员观看外后视镜所需的透明区域内。

(2)组合仪表在前风窗成像不得进入B区。

注:前风窗玻璃B区见GB 11555-2009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1.4 组合仪表面罩成虚像校核
组合仪表玻璃面罩上不能出现影响驾驶安全的倒立虚像。

1.5 组合仪表白天眩目校核
所有外界射入的光线经组合仪表玻璃面罩反射后不能进入眼椭圆,以免对驾驶员造成眩目。

2 中控显示屏视野校核
2.1 中控显示屏障碍物校核
驾驶员在正常驾驶位置时观测中控显示屏时无障碍物(方向盘、换挡手柄等)遮挡。

2.2 中控显示屏夜间成像校核
(1)中控显示屏在侧风窗的成像不得进入驾驶员观看外后视镜所需的透明区域内。

(2)中控显示屏在前风窗成像不得进入B区。

2.3 中控显示屏白天眩目校核
所有外界射入的光线经组合仪表玻璃面罩反射后不能进入眼椭圆,以免对驾驶员造成眩目。

汽车后视镜视野该如何校核?

汽车后视镜视野该如何校核?

汽车后视镜视野该如何校核?汽车后视镜视野该如何校核?这个有一种专业的汽车后视镜设计视野校核软件。

必须由专业人员使用。

前几天看到坛子里有专业人员发后视镜校核的详细步骤。

按此方法校核后视镜的前提是已经熟读国标,起码GB15084-2006要看过。

并且这是在前期刚刚按效果图绘出2D线框的时候校核造型的后视镜能不能达到要求,并给造型提建议。

在后期已经有后视镜的数模时直接用UG校更方便。

汽车后视镜视野校核:a、按上面定义确定驾驶员的眼点位置。

下述后视野要求是在“双眼总视野”条件下的视野。

当测定汽车后视野时,所试车辆为7.4中规定的可行驶状态。

视野必须透过车窗玻璃进行测定,其可见光的垂直总透光率至少为70%。

b、内后视镜(Ⅰ类)① 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000mm的视野区域,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基准面,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60000mm处延伸至地平线。

②在测量上述后视野时,允许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加热原件、S3类制动车灯,或车身构件(如:纵向基准面附近对开门的后窗立柱等部件遮挡部分视野),但当遮挡部分投影在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垂直的铅垂面上时,其总和应占所规定视野的15%以下。

遮挡程度是在头枕处于最低位置,遮阳板处于收回位置时测定。

c、主外后视镜(Ⅱ、Ⅲ类)①左外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至少宽度至少为2500mm的视野区域,其右侧,以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评选,且切过车辆左边最外侧点的平面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眼点后10000mm处延伸至地平线。

②右外后视镜对于M1类和最大质量不超过2000kg的N1类车辆,其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到一段宽度至少为4000mm的视野区域,其左侧,以与汽车纵向基准的平面平行,且切过车辆右边最外侧点的平面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000mm 处延伸至地平线。

d、障碍物在上面规定的视野中,障碍物(如:车身及附件、门把手、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后保险杆两端,以及反射面清洗装置等)部件所遮挡部分的总和占所规定视野的10%以下即可。

某汽车设计开发项目驾驶员视野校核报告

某汽车设计开发项目驾驶员视野校核报告

某汽车设计开发项目驾驶员视野校核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汽车设计开发项目中驾驶员视野进行校核和评估。

驾驶员视野对于汽车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至关重要,因此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经过详细的测试和校核。

本报告将包括驾驶员视野的校核方法、测试结果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2.校核方法为了评估驾驶员的视野,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室内模拟测试:使用模拟器进行驾驶员视野测试,模拟真实驾驶场景,并对不同驾驶条件进行测试。

-室外实地测试:在实际驾驶环境中对驾驶员视野进行测试,记录驾驶员在不同情况下的视野范围和盲点。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确定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和盲点。

3.测试结果通过室内模拟测试和室外实地测试,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视野范围: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范围较宽,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和两侧的道路情况。

然而,在后方和底部视野方面存在一些盲点,需要注意。

-盲点:在驾驶者的后方和底部视野范围存在一些盲点,导致驾驶者在变道或倒车时可能会错过其他车辆或障碍物。

-夜间视野:夜间驾驶时,驾驶员对道路的能见度会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更好的照明系统。

4.评估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对驾驶员视野进行了评估:-安全性: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较好,能够及时发现前方和两侧的障碍物。

然而,在后方视野和底部视野方面存在盲点,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性。

-用户体验:前方视野良好,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感和信心。

然而,盲点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驾驶员的焦虑和不便。

5.改进建议基于对驾驶员视野的评估-后视镜系统的改进:通过改变后视镜的形状和角度,以减少盲点的存在,提高驾驶员在后方的视野范围。

-车辆照明系统的优化:加强夜间驾驶时的照明效果,提高驾驶员对道路的能见度。

-高清晰度摄像头的安装:通过安装高清晰度的摄像头,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驾驶员观察车辆周围的情况。

-提供辅助驾驶系统:通过引入辅助驾驶系统,如倒车雷达和盲点检测系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警示,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ok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ok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ok版本:00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1.⽬的针对整车总布置中涉及到的汽车前、后视野相关规定的设计校核进⾏规范和说明,理清设计思路,提⾼设计效率。

2.范围前视野校核适⽤于M1类汽车;后视野校核本⽂适⽤于M1、N1类汽车;3.引⽤标准GB 11562-94汽车驾驶员前⽅视野要求及测量⽅法GB 15084—9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4.相关名词定义驾驶员的眼点通过汽车制造⼚确定的驾驶员设计乘坐位置中⼼,作⼀个平⾏于汽车纵向基准⾯的平⾯。

从该平⾯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的⼀条直线段。

在直线段与该平⾯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为65mm)作两个点,即为驾驶员的眼点。

5汽车前、后视野校核5.1汽车前视野校核5.1.1汽车驾驶员前⽅视野必须满⾜下述要求。

5.1.1.1风窗玻璃透明区⾄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积。

这些基准点是:点⽔平向前偏左17°的基准点a;a.V1b.V点向前沿铅垂⾯偏上7°的基准点b;1点向前沿铅垂⾯偏下5°的基准点c;c.V2版本:00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另⼀侧,应增加3个辅助基准点a′,b′,c′,它们与a,b,c三个基准点相对称。

5.1.1.2每根A柱双⽬障碍⾓不得超过6°。

若左右两A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

5.1.1.3在驾驶员前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平⾯下⽅和通过V2的三个平⾯(三个平⾯都和⽔平⾯向下成4°夹⾓,其中⼀个平⾯垂直于Y基准平⾯,另两个平⾯垂直于调基准平⾯)上⽅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窗分隔条、车外⽆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

但是以下情况除外:a.直径⼩于0.5mm的嵌⼊式天线,或⼩于1.0mm的印刷式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b.⽆线电天线的导线⼀般不得进⼊5.4规定的A区,但是导线直径⼩于0.5mm 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c.最⼤直径为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间距1.25mm,或导线是⽔平的,最⼩间距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后视野校核规范标准

后视野校核规范标准

后视野校核规范标准概述在汽车设计中,驾驶员视野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和安全等,在进行布置设计时必须考虑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某车与视野相关的部分基本上与参考样车保持一致,因此本报告是对视野的校核。

下面以相关标准和规定为基础,结合某车布置设计情况,对某车驾驶员前、后视野分别进行校核。

一、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在车身布置图上,确定了代表驾驶员眼睛分布位置的眼椭圆后,即可作出驾驶员的实际视野范围,进行前视野、后视野、内后视野的校核。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汽车驾驶员视野的基本要求如下:a)前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前方180o范围内直接视野的校核。

b)驾驶员一侧外后视镜后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后视镜必须看的视野区域。

2.5m见水平路面上一段宽度至少为c)乘客一侧外后视镜后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面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

d)内后视镜的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

二、某车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3.1 引用标准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1994GB 11556-方法GB/T 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GB/T 11559-1989 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3.2 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汽车前方视野必须符合标准GB11562-1994中的规定。

(1)风窗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联线所包围的面积。

这些基准点是:a.基准点a,V点水平向前偏左17°;1b.基准点b,V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1c.基准点c,V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2d.辅助基准点、、,与a、b、c点关于汽车纵向对称 cab平面对称。

(2)按GB11562-1994的规定进行测量,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

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6超过.要再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保证仪表有效认读误差最小,人眼视 线应尽量与仪表显示平面垂直。所以, 仪表平面与仪表中心与眼椭球中心连线 的夹角一般控制在90°±25°范围内。
仪表布置
如下图所示:
仪表的布置
3.根据已获得的仪表的可视区域,调整组 合仪表指示及符号的排列位置。若可视 区域过小难以满足仪表的布置要求,可 适当调整仪表的中心点及方向盘轮辋的 形状。
仪表视野分析
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仪表布置 三.仪表视野
概念
1.眼椭圆
指不同身材的驾驶员根据自己的意 愿将座椅调整到舒适位置后,以正 常的驾驶姿势入座后,在不转动头 部的前提下,其眼睛位置在车身坐 标系中的统计分布图形。
概念
2.仪表盲区 指驾驶员观察仪表盘上的仪表显示信息 时,其视线受方向盘轮缘和轮毂的阻挡 所形成的区域 3.单眼盲区 指驾驶员用左眼或右眼单独观察时,由 于方向盘对视线的阻挡而形成的左眼或 右眼看不到的区域
仪表布置
2. 人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其头部自然转动 角度,上下各为30°,左右各为45°时, 不会感到分神和疲劳 ,在此范围内人眼 睛的自然转动范围为上下各15°,左右 各为15°时,亦不会感到疲劳。故仪表 中心与眼椭球中心连线(仪表目视距离 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取检查项目
1.布置在驾驶员上下左右视角都为15°的范围内,
可以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组合仪表布置检查项目
2.α : 5.5°, B:5mm, C : 515 ± 15
仪表视野
主要考虑是方 向盘轮毂和轮 辐挡住的驾驶 员在仪表上的 视野区域,此 区域应不影响 仪表的读数,
仪表视野
考虑的是方向盘轮 缘在仪表上的遮挡 区域,此区域应该 为双眼盲区
仪表布置
4.曲面玻璃面罩: 仪表玻璃面罩固定于仪表表牌之上,以 保护表牌不受损坏。通常仪表玻璃罩不 选用平面玻璃,以避免驾驶员在读取数 字信息时,在玻璃表面上看见自己的影 象,即所谓的照镜子现象。另外,适当 曲率的玻璃罩还可使入射光线形成漫反 射,避免玻璃反光,使驾驶员观察仪表 的效果更好
仪表布置
概念
4.双眼盲区 指驾驶员用左右眼同时观察时,由于方
向盘对视线的阻挡而形成的双眼都看不 到的区域,即左右单眼盲区的公共部分
仪表布置
仪表布置要求: 1.汽车的仪表通常都布置在方向盘之下,
以保证驾驶员较容易地读取仪表的显示 信息,而且眼睛和头部无须大的转动, 这就要求透过方向盘轮圈的上半空间有 一无遮挡区域,组合仪表应布置在此区 域范围内。
仪表玻璃和仪表罩都会反射射入车内的 光线,反射的管线再射入驾驶员眼中, 造成了驾驶员眩目现象。令驾驶员感觉 不适,甚至导致交通事故影响了整车的 安全性。所以在设计仪表的位置时,要 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测量出光线可能的 入射角的射出角,避免反射线与眼椭圆 相交。
仪表布置
仪表曲面玻璃会映出车内外景物,驾驶员 的头影等,影响驾驶员观察仪表,要在 仪表上设置遮光罩。仪表板面的金属镀 层,例如镀铬件也会强烈的反射光线, 造成眩目现象,所以要慎重考虑进行防 眩目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