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艺术17580021

合集下载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初评入选作品寄件说明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初评入选作品寄件说明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初评入选作品寄件说明初评入选作者须详细阅读本说明,按规定向展览办公室收件组寄送作品原件参加终评。

一、作品装裱。

参评书法作品、篆刻印屏无需装裱,由展览办公室统一装裱,此前已寄送印屏的篆刻作者无须重复寄送。

二、作品图片。

初评入选作者须提交作品电子图片(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或图片大小不低于30兆,图片文件名请以“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省份”命名)。

初评入选作者须认真填写《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品终评信息表》,作品图片和信息表电子版须于2022年7月2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至展览办公室收件组,邮件地址:名)。

三、原作寄送。

初评入选作者务必于2022年7月24日前将作品原件及《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品终评信息表》纸质打印件,一并寄送至展览办公室收件组。

并在作品背面注明作者姓名及详细联系方式、作品名称、尺寸、材质、创作时间等基本信息。

作品逾期未送达指定地点,视为放弃参展资格。

可通过挂号或特快专递邮寄,为防止邮寄过程中破损、遗失,送件须妥善包装并由作者自行购买保险。

作品安全由作者本人负责,作品寄送、保险等费用由作者本人承担。

四、要求。

参展作品须确保作者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

凡因等问题导致纠纷的,一律取消参评、展出资格,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作者负责。

主办单位对参展作品有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的权利。

凡送作品参评、参展作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五、作品退件。

参展作品在展览结束后由展览办公室负责统一退件。

参展作品可获得由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展览入选证书及《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品集》一本。

六、收件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址:美术馆展览部收邮编:300201联系人:高爽何佳靓联系电话:注:参评作品必须为公布的初评入选作品。

初评入选作品请妥善包装,安全运输。

不在此名单内的作者,请勿寄送作品,由此产生的邮寄、保险、安全等一切后果自负。

草篆:当代篆刻印石上的历史奇葩

草篆:当代篆刻印石上的历史奇葩

Arts circle 专栏草篆:当代篆刻印石上的历史奇葩中国当代印学现在已经绕不开陈国斌这个名字了。

像书法中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一样,篆刻艺术中至少可分出三大类:楷篆、花篆、草篆。

如果我们将秦汉以降的中国印章算作篆刻中楷篆的话,那么,数千年之后,由当代陈国斌所创造的,就是中国篆刻艺术中的草篆。

我认为,中国篆刻史上有几个里程碑性质的人物。

第一个是明人文彭,据说他发现了青田寿山,让软玉入印,成功地将中国文人艺术家引进了这片艺术天地,开启了文人流派的印学历史新篇章。

第二个是齐白石。

齐白石是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时代巨匠,他对时代的最大的艺术贡献是他的篆刻,他平正苍雄、刚健简洁的结字风格,不仅在中国篆刻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开启了现当代篆刻艺术的先河。

齐白石的印作是最好辨识和阅读的,这一点,是包括吴昌硕为首的西泠印社等晚清乃至现当代印家无人所及的。

齐白石用他的作品表达的正是如今篆刻的核心理念。

如此下来,第三个人,恐怕就数陈国斌了。

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专业职业篆刻家,是广西第一个专业职业篆刻家。

上世纪90年代末,他和张羽翔等人发起的细柳营运动,创造了我国书法篆刻界风靡一时的广西现象。

从此也树起了一面艺术大旗,开启了篆刻领域中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以至影响了长达至今的书法篆刻的审美辨识和标准;他们带出了一大批弟子,不少印家都用陈国斌的模子打磨甚至复制,并成为学院派书法篆刻艺术的主潮。

由此,他开启了离经叛道的艺术之门,打开了印学的潘多拉之盒。

两大截然对立的艺术流派由此形成。

一个是传统的,强调印章内容应当是可辨识的,是具有特殊文字的或文学审美功能的;另一个则是强调视觉审美的和美术形式的,甚至是可以离开文字表达而独立存在的。

二者可能在更抽象的哲学层次才能和解。

但现实的艺术标准秩序却已被打乱而使书法篆刻领域鱼龙混杂,大众的视线也被模糊。

无论怎么说,陈国斌对当代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影响和贡献都不容忽视。

陈国斌对自己创造的草篆没有明确的理论认识和定义,草篆这顶帽子是我给他戴上去的。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进行简要介绍和概括。

篆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刻写印章来传达思想和情感的技艺。

祖国大好河山作为篆刻的常见主题,意味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在篆刻作品中,艺术家们以巧妙的手法,将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文化融入字画之中,用刀刻于印章上,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这些篆刻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通过篆刻艺术,我们能够感受到祖国的瑰丽与丰饶,感受到艺术家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

它让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珍视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

简要概述篆刻与祖国大好河山的关系,为读者打下基础,引领他们进入接下来的文章内容。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为读者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为读者提供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本文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组织。

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对本文所涉及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进行概述,简要介绍篆刻艺术与祖国大好河山的关系。

然后,我们将对本文的文章结构进行说明,让读者清楚了解本文的组织方式。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进行研究,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两个方面。

在第一个要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的相关知识和背景,包括篆刻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与祖国大好河山之间的密切联系。

同时,我们将分析篆刻艺术在表现祖国大好河山方面的独特之处。

在第二个要点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通过分析篆刻作品的构图、题材和技法等方面,揭示祖国大好河山的篆刻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

篆刻艺术教学课件

篆刻艺术教学课件

Step3:刻石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 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 小指紧贴中指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 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 合力自上而下运刀。
切刀法
五指握刀,刀柄垂直,以刀角入石,运用腕 力频频向下按刀,使两刀刀角交替切进石内, 将切出的刀痕连接成印文线条。
切刻时按刀用力不要太重,使刻出的跳刀痕 迹错综不齐,形同锯齿。应使切刻出的线条 气势连贯,浑然一体。
满文
满文印出现在清代的官印中,有半为 汉文篆书、半为满文的;亦有半为汉 文篆书、半为满文九叠篆的;还有篆 文、满文和篆体化满文三种字体合一 的印章。
押字
押字亦称花押印,是把名字花 写变化成一个类似图案的符号 作为私印的印文。押字印起于 宋代,至元代很为盛行,故亦 有“元押”之称。其形式,有 单一个押字的,也有上刻楷书 姓氏,下端为一花押的,还有 表示吉祥的和各种动物形状的 押印。
3、缪篆
缪篆是出现在汉代私印中的一种印章文字。 其笔画如丝之缠绵、屈曲宛转,系吸取汉 碑额篆字和瓦当文字变化而成,用缪篆作 为印文只局限于私印。它的宇形不同于摹 印篆,同鸟虫篆类似,但却没有鸟虫篆鸟 头虫鱼的形状,是介于摹印篆和鸟虫篆之 间的一种字体。
鸟虫篆
鸟虫篆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 文上,到了汉代被列为汉六书之一。鸟虫 篆是依据篆书的字形,将笔画屈曲盘环, 处理成鸟、虫、鱼等形状,用于印章别具 一格。这种字体仅限于私印和吉语印中使 用。
篆刻的材料
编号
1 2 3 4 5
战国秦汉古印材
铜 玉 象牙 犀角 黄杨木
明清以后印石
寿山石(福州寿山) 青田石(浙江青田) 昌化石(浙江临安昌化) 巴林石(内蒙古赤峰)
..............

《中国篆刻艺术》课件

《中国篆刻艺术》课件
篆书用笔
了解和掌握篆书的用笔技巧,如起笔、行笔、收笔等,以及如何通 过用笔表现出篆书的韵味和气质。
章法
1 2
章法布局
了解章法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则,如虚实、主次 、呼应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进行章法布局 。
题款与印章
了解题款和印章在章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 何运用题款和印章来完善章法布局。
3
章法变化
05
篆刻鉴赏与应用
鉴赏标准
01
02
03
04
艺术性
评估篆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包括线条的流畅性、构图的美
感以及整体的艺术风格。
历史价值
考虑作品在篆刻历史中的地位 ,是否反映了某一时期的特点
或创新。
技术水平
分析作品的篆刻技巧,如刀法 、布局和印文的设计。
文化内涵
评价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 意义,如文字的含义、寓言或
浙派代表人物
浙派的代表人物有丁敬、蒋仁、黄易等人,他们 的作品被誉为“浙派三大家”。
皖派
皖派简介
01
皖派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安徽地区,具有
清新、秀逸的风格。
皖派特点
02
皖派篆刻讲究章法布局和刀法的灵活运用,线条纤细、流畅,
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皖派代表人物
03
皖派的代表人物有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等人,他们的作品
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 刚柔等变化,表现出形式 美感。
文化内涵
篆刻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 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 文化和历史。
02
篆刻工具与材料
刀具
刀具的种类
包括平口刀、斜口刀、圆口刀等 ,每种刀具都有不同的用途和特
点。
刀具的材质

篆刻印章艺术 ppt课件

篆刻印章艺术  ppt课件

秦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後,制定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
的文字。它第一次把汉字在结构上定型,固定了部首、偏旁。 把玺印的名称也作了规定,天子用的叫“玺”,臣民用的叫 “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代及魏晋南北朝
到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代,明显的标志是白文印用边框,
後来渐渐去掉边框。到了东汉,印章制作趋於精致。後来明、
珍藏印谱。一种细朱文印成为时尚,直到赵孟頫、吾 丘衍等人研究印学,情况才起了很大变化。
作为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对篆学研究也很深,他的篆刻风格对後 世影响很大。可以说赵孟頫是为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论方面奠定基礎的人。 在赵孟頫等人之後,王冕则在实踐上对篆刻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形式上看,印章艺术与篆刻艺术没什么不同,都 是刻印,但本质却不同,前者是实用艺术,後者则是 欣赏艺术。
式刀。口是平的、两 面开刃,开刃 的斜度 为二十至三十度角, 在刀杆上都需要缠棉 绳或藤条,以便於把 持。
PPT课件
11
篆刻工具
二、砂 纸 磨石章必须用水砂
纸,不可用木工用的 砂纸,磨时垫 於小块 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 准备320号、800 号 与1500号三种砂纸, 粗磨用320号纸,磨 细则用800,如果印 身磨光,则用1500 号纸。
PPT课件
18
篆刻工具
九、印垫、印笺 (印谱纸) 拓印上纸时,最好找松
一点的纸质来鈐印,也可以 用橡皮垫,效果 都很好。 印笺或印谱上印的框格可以 自行设计,但不可过於艳俗, 须沈厚雅致,才显得人方。
PPT课件
19
篆刻工具
十、拓包或拓墨 拓包可以拓边款,它的
作法足将小团新棉花裹上, 如 一层细的丝绸或缎面, 再用线扎紧即可。用墨拓 边款是一种湿拓法,又称 墨拓法,与拓碑帖一 样。 後来有人发明用蜡与碳粉 混煮。制成蜡墨,可以 不 用水、直按将边款用蜡墨 拓出来,这幢拓法称为乾 拓。

第八届全国篆刻展征稿启事

第八届全国篆刻展征稿启事

第八届全国篆刻展征稿启事尊敬的篆刻爱好者:为了推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展示篆刻家们的创作成果,第八届全国篆刻展将于近期在我国举办。

现诚邀广大篆刻爱好者积极参与,以丰富多样的篆刻作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征稿要求1.主题:作品主题不限,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或者展现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等。

2.作品形式:可以是篆刻作品,也可以是篆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篆刻与绘画、篆刻与书法等。

3.作品要求:篆刻作品应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技巧,刻有清晰的篆字,构图合理,线条流畅,且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作品数量:每位参展作者最多可提交三件作品。

5.提交方式:请将作品以照片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同时附上作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

二、评选与展示1.评选方式:由资深篆刻家和文化艺术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评选,将从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展示形式:入选作品将以实体形式展示于全国篆刻展场馆,同时也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展览。

三、征稿时间及相关事项1.征稿时间:即日起至XX年XX月XX日止。

2.参展费用:本次征稿及展览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3.获奖及证书:将对入选作品进行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

4.知识产权:参展作品的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将尊重作者的权益。

5.其他事项:如有参展者对展览要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联系主办方进行沟通。

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

通过篆刻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与艺术的无穷魅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全国篆刻展,能够汇聚篆刻爱好者的力量,传承与弘扬篆刻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展作品请发送至:***************(请勿加入http地址)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期待您的积极参与!全国篆刻展组委会。

篆刻针度简体版 -回复

篆刻针度简体版 -回复

篆刻针度简体版-回复刻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篆刻作为刻字的一种形式,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篆刻针度简体版]”这个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将引领我们深入探索篆刻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篆刻的起源。

篆刻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朝和西周时期,那时候的篆刻主要是用来刻制印章。

印章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标识身份的工具,更是象征权威和尊严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逐渐从印章的刻制中发展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索篆刻的发展。

篆刻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在战国时期,篆刻的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著名的篆刻家如吴伯、钟鼎等都活跃在此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的风格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从楷书篆刻到行书篆刻,再到隶书篆刻,每一种风格都展现了篆刻艺术的独特之处。

然而,篆刻除了在艺术上的发展外,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篆刻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形式,它对中国字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篆刻的字体形式独特,线条简练而有力,这种独特的字体在中国书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次,篆刻也广泛应用于印章刻制,这使得印章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印章在中国不仅仅用于签名,还用于文件的封印和印证,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象征。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篆刻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印章和电子签名等现代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篆刻和印章,这也导致了篆刻艺术的衰落。

然而,篆刻的价值和魅力很难被取代,许多篆刻爱好者仍然坚持传统的篆刻技术,并且努力推动篆刻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我们要讨论的是篆刻针度简体版。

篆刻针度简体版指的是用篆刻的技法刻制简化字的艺术形式。

简化字作为中国文字的一种形式,通过简化繁体字的结构和笔画,达到方便书写和提高识别的目的。

篆刻针度简体版充分发挥了篆刻的简洁和力量,使得简化字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篆刻艺术17580021
任课教师:唐志明(讲师)
课程简介:
中国篆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几乎承载了中国人所有的思想和审美,也是人文修养道德的最好体现。

从欣赏到书写到篆刻,这期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具体精微的刻印技巧。

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进入篆刻艺术殿堂,从学会欣赏到掌握一般篆刻能力,进而达到陶冶性灵、美化生活、崇尚高雅、抒情达意的目的。

教师简介:
姓名唐志明
艺名鉴堂
职称讲师
主要经历
省部级及全国级展览
1986年创办秋石印社,入编《中国印学年表》(西泠印社)
1988年黄河碑林诗书画印国际展
1989年全国首届东峰碑林书法篆刻大奖赛
1989年太极杯全国书画比赛
1989年玉峰杯全国书画大赛
1991 年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4 年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5 年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日本韩国协办1995 年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1995 年西泠印社第三届篆刻作品评展西泠印社
1995年二十世纪中韩书法家作品精鉴
1997 年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08年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展西泠印社
2010年第二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
其他展览
1986年首届上海市书法篆刻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1996年青啤杯全国书法公开征集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2000年上海市新世纪书法大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2005年首届上海市青年书法大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2010年首届上海市草书书法大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2010年首届上海市青年篆刻大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专访
2001年《写字》杂志专栏介绍
2002年《海外留学生》杂志专栏介绍
2012年《上图导航》杂志专栏介绍
2013年《闵行报》专版介绍
2013年《Shanghai Daily》专版介绍
著作
1999年合著《我的名字叫中国》大型文选书法篆刻部分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年合著《海上篆刻十家》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专著《鉴堂印举》香港新亚洲出版社
2006年合著《秋石印社作品集》香港新亚洲出版社
2008年入编《上海现代篆刻家名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发表
书法、篆刻作品散见于《中国书法杂志》、《书法杂志》、《中国篆刻杂志》、《书法报》、《书法导报》、《新民晚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杂志》、《上图导航》等报刊杂志。

作品特色简介
唐志明,字静安,号鉴堂,茗轩子,别署抱元斋。

祖籍上海。

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吴颐人先生。

书法以汉魏晋唐为宗,篆刻立足秦汉,旁渉明清诸家。

艺术旨趣崇尚“清、正、朴雅”,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新意。

作品具有朴素、
厚博、文雅之韵,广为书画界有识人士收藏。

书法、篆刻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第三、第四届书法篆刻展,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二届国际篆刻展,西泠印社第三届全国篆刻评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书法篆刻展以及中日、中韩书法交流展,上海市书法展等。

作品入选入编多种专辑,出版合著大型文献《我的中国》(书法、篆刻部分),《篆刻欣赏》、《海上篆刻十家》,入编《海上近现代篆刻家大典》,《鉴堂印举》。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墨画社社员,上海文艺心理学会会员。

主要获奖情况
1988年黄河碑林诗书画印国际展碑林奖
1989年全国首届东峰碑林书法篆刻大奖赛佳作奖
1989年太极杯全国书画比赛三等奖
1989年玉峰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1991 年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入展
1994 年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入展
1995 年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日本韩国协办)入展
1995 年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入展1995 年西泠印社第三届篆刻作品评展(西泠印社)入展
1995年二十世纪中韩书法家作品精鉴金奖
1997 年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入展
2008年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展(西泠印社)入展
2010年第二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入展
其他展览
1986年首届上海市书法篆刻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入展
1996年青啤杯全国书法公开征集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优秀奖2000年上海市新世纪书法大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入展
2005年首届上海市青年书法大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入展
2010年首届上海市青年篆刻大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入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