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治分析
门静脉高压

手术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2)门体分流术:脾肾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 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4)脾切除术:脾切除作为上述各种相应手术的
附加步骤可以采用,慎用于单纯为改善脾功能亢 进患者。
(5)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高 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之一,需严 格掌握适应症。
高
直肠上静脉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
胸腹壁静脉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食管静脉丛
压 时
胃左静脉
直
脾静脉
肠
静
肠系膜下静脉
脉
曲
髂总静脉 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 腹壁浅静脉
直肠上静脉 髂总静脉
张 破 裂
髂内静脉
导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致
便
血
③通过脐周静脉网形成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胸腹壁静脉 和腹壁上静脉或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下静脉之间的交通。
头臂静脉
肝 门
上腔静脉
静 脉
食管静脉丛
高 压
胃左静脉
时
脾静脉
食 管
肠系膜下静脉
静 脉
曲
直肠上静脉
张 破
髂总静脉
裂
髂内静脉
导 致
直肠下静脉
呕
血
。
②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
•
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之间的交通。
肝
肝门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 胸外侧静脉
门
头臂静脉
静 脉
外科学:门静脉高压症

约50%的病人在第 一次大出血时可直接 因休克或肝功能损害 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死 亡
第一次大出血后的 1~2年内,约半数 病人可以再次大出血
临床表现
Page 24
门静脉高压症
3.腹水
约1/3的病 人可有腹水, 常因出血后 引起腹水加 剧
临床表现
Page 25
门静脉高压症
4.腹壁静脉怒张
因门静脉高 压致门脉血 流通过脐静 脉至脐周腹 壁静脉,产 生水母头症
血浆蛋白大量丢失
3
肾上腺皮质的醛 固酮和垂体后叶 的抗利尿激素在 体内增多,促进 肾小管对钠和水 的再吸收,钠和 水的储留
Page 21
门静脉高压症
病理生理
肝性脑病
肝细胞功能衰竭 和门体分流(自然 或手术开放),使 门静脉血流(含有 毒物质)绕过肝细 胞不能代谢与解毒 进入体循环,引起 精神神经综合征
当脾脏充血肿大时 → 纤维组织增生→血 液流经迂曲→血小板、 白细胞、红细胞阻留 在脾脏内(可达1小 时)→碎裂分解+单 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外周血红细胞、白细 胞、血小板减少→称 脾功能亢进
Page 19
门静脉高压症
病理生理
交通支扩张(曲张静脉)
胃底、食管下段 曲张静脉
压力差 最大
影响最早 最显著
Page 9
门静脉高压症
解剖概要
门静脉高压症四个重要的交通支
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
(胃冠状静脉、食道下端、奇静脉与上腔静脉相通)
前腹壁交通支
(脐静脉、腹壁上静脉、下静脉与下腔静脉相通)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一、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的病生理变化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常是门静脉高压症的始动因素。
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
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可以发生下列病理变化。
1、脾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大,然后出现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2、交通支扩张由于正常的肝内门静脉通路受阻,门静脉又无静脉瓣,四个交通支大量开放,并扩张、扭曲形成静脉曲张。
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3、腹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及淋巴液生成增加,促使液体从肝表面、肠浆膜面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
门静脉高压症时虽然静脉内血流量增加,但中心血流量却是降低的,继发刺激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钠、水潴留而加剧腹水形成。
二、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方法1、肝组织学活检此法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对于鉴别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至关重要,临床实践中常有两种途径,即经皮或经皮经颈静脉途径。
两种不同途径肝组织学活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表1)。
表1两种不同途径肝组织学活检的主要适应证根据不同病因发展的纤维化分为4种主要纤维化模式:①门静脉-中央静脉型纤维化(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②门静脉-门静脉型纤维化(胆道疾病);③窦周和细胞周围型纤维化(代谢性疾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脏疾病);④中央-中央型纤维化(布-加综合征等静脉流出阻塞)。
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布-加综合征等疾病门静脉高压常在病程的早期就发生,而代谢性疾病门静脉高压常在疾病的后期才形成。
2、肝静脉压力梯度(H V PG)H V P G是检测P H T变化的“金标准”,是通过颈内静脉、股静脉或肘静脉插管检测肝静脉楔压与肝静脉自由压之差,从而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人门静脉压力<5 m m H g。
H VP G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方法,对判断临床终点事件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表2)。
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

3、肝内血液分流
全肝弥漫损害,纤维间隔和再生结 节中可出现多种肝内血管吻合:肝A门V,门V-肝V,肝V-肝V,肝A-肝V吻 合等。 后果:吻合支增加肝内血管阻力,减 少灌注肝细胞血流量,肝首次通过作用
降低。
4、肝内流出道梗阻 炎症破坏,胶原纤维增生、再生
结节可致不同程度的肝小静脉分支受 压、扭曲、迂曲、血栓形成或截断, 导致肝内流出道梗阻。
4、一幅图象可显示PHT 三联征
5、药物、内镜、介入及手术治疗前后
随访对比与评价
6、无创、简便、可靠
超声诊断PHT指征
1、脐静脉开放>5mm 2、胃左冠状静脉>5 mm 3、门静脉主干内径>14mm 4、脾静脉内径>10mm 5、食管静脉扩张(正常无血管断面, PHT时90%管状血流)
内镜诊断
与持续时间。
乙醇(g)=每日饮酒毫升数×乙醇度数(%)
×0.8(乙醇比重)
注意采集长期相关药物摄入与毒
物接触史,既往输血与使用血制品,
腹部感染或手术史。尽可能了解性乱 宿娼、共用针头注射毒品史。
PHT三联征
侧支循环开放,腹水和脾脏
肿大,是典型的PHT三联征,尤
其侧支循环开放具诊断特异性。
侧支循环开放
致许多高摄取物泛滥至全身,引起多
种代谢失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
门静脉血流量增加和高动力性血 循环—PHT持续、加剧因素
内脏动脉血管阻力降低,门静脉 血流量增加的高动力性内脏循环,外 围动脉血管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加的 高动力性体循环。
高动力循环状态产生因素依次为: 1、循环血液中扩血管物质(VDS)
2、门静脉系血流高阻力并非固定一成
不变,而是存在功能性可逆成分,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重点(完整版)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重点(完整版)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腹症,其主要特征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胰腺局部炎性反应,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2014年,XXX发布了《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该指南在推动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化、提高病人救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7年来,急性胰腺炎在诊治理念、方式、策略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XXX胰腺外科学组对《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进行了修订,以期为我国急性胰腺炎临床诊疗实践提供证据,并促进其与国际接轨。
本指南采用以循证为依据、问题为导向的表述方式,形成29条推荐意见,包含诊断、治疗及随访三部分。
本指南使用GRADE证据分级评价系统评估临床证据质量,并采用推荐强度表示指南制定专家对推荐意见的认可程度。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面,流行病学与病因学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我国,胆石症仍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过度饮酒。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更常发生于年轻男性病人,老年病人以胆源性居多。
其他较少见原因包括药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钙血症、感染、遗传、自身免疫疾病和创伤等。
因此,对病因的早期控制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并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
总之,本指南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改善病人预后。
急性胰腺炎常见的症状包括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且呕吐后疼痛不缓解。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等休克表现,严重脱水和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改变。
轻度的临床表现可能只表现为腹部轻压痛,但重度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腹膜刺激征,偶见腰肋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Cullen征)。
急性胰腺炎还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呼吸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最为常见。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脂肪酶升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度优于淀粉酶。
外科学-第三十九章 门静脉高压症-含案例分析

外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一)脾大和脾功能亢进 (二)呕血或黑便 (三)腹水 (四)肝功能不良的非特异性表现 如疲乏、嗜睡、厌食、肝病面容、蜘蛛痣等
外科学(第9版)
(3)内镜下治疗 ②套扎治疗 ➢ 原理与方法:经内镜将要结扎的曲张静脉吸入到结扎器中,用橡皮圈套扎在曲张静脉基底部 ➢ 间隔时间:一般为10~14天 与硬化治疗相比具有相对简单安全的优点
外科学(பைடு நூலகம்9版)
(4)三腔管压迫止血 ➢ 结构:一腔通胃囊,充气后压迫胃底
一腔通食管囊,充气后压迫食管下段 一腔通胃腔,经此腔可行吸引、冲洗和注入止血药 ➢ 原理:利用气囊分别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以达到止血目的 ➢ 并发症:吸入性肺炎、食管破裂及窒息等
外科学(第9版)
(3)内镜下治疗 ①硬化治疗 ➢ 原理与方法:经内镜将硬化剂直接注射到曲张静脉腔内或曲张静脉旁的黏膜下组织,使曲 张静脉闭塞,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预防再出血 ➢ 间隔时间:一般为7天 ➢ 硬化剂: 5%鱼肝油酸钠、1%乙氧硬化醇、5%乙醇胺油酸脂、无水乙醇、1%~3%四羟 基硫酸钠 ➢ 粘合剂: 组织粘合剂+碘油;TH胶
外科学(第9版)
五、辅助检验
(6)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门静脉系统成像(MRPVG) ➢ 了解肝硬化程度(肝体积),肝动脉和脾动脉直径、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入肝血流 ➢ 了解侧支血管的部位、大小及其范围 ➢ 有助于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外科学(第9版)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经皮脾静脉成形术治疗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

经皮脾静脉成形术治疗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朱军;徐晓茜;罗剑钧;林春兴;陈忠华;罗咏萍;蒋晓忠;黄勇;曹跃勇【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脾静脉成形术治疗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 1月至2016年5月采用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脾静脉成形术治疗的4例PSPH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脾功能亢进指标、曲张静脉影像学改变、脾静脉支架通畅度等情况以及有无复发出血,评价该方法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4例患者成功完成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脾静脉球囊扩张及脾静脉支架植入术,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2个月内所有患者均无消化道出血复发,平均血小板计数由术前68.7×109/L升至92.4×109/L.术后12个月胃镜和增强CT显示胃底部静脉曲张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静脉红色征消失,脾静脉支架通畅率为100%.结论经皮脾静脉成形术治疗PSPH 的近期疗效确切,尚需进一步扩大患者数进行远期随访研究.【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8(027)005【总页数】4页(P415-418)【关键词】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经皮脾静脉成形术;静脉曲张【作者】朱军;徐晓茜;罗剑钧;林春兴;陈忠华;罗咏萍;蒋晓忠;黄勇;曹跃勇【作者单位】644000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644000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644000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644000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644000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644000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644000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ancreatic sinistral portal hypertension,PSPH)是一种由胰腺疾病或其并发症所致脾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脾静脉局部区域血流压力过高性疾病[1-4],临床发病率虽较低,但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临床处理较棘手。
门静脉高压症

3.硬化剂疗法和套扎术对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无效。
治疗措施---介入治疗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O) 经皮经肝穿刺置导管入门静脉并超选择插入胃冠状静脉
和胃短静脉,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及栓塞剂,阻断门静脉血 流达到止血目的。用于常用治疗方法无效而又不能紧急作 外科手术的病人。方法:用特别细针(长27cm、内径 3mm)自右腋中线第7~8肋间进针,经肝刺入门静脉抽 回血并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针在门静脉内[经皮经肝门静 脉造影(PTP)],再插导管至胃冠状静脉注射造影剂,待 破裂出血的食管胃底静脉显影后,即可注入栓塞物质(无 水酒精等)。
2.外科治疗以抢救静脉曲张大出血、纠正脾亢、 治疗顽固性腹水为目的。
3.抢救静脉曲张大出血时,child A、 B级患者 短时准备尽快手术,child C患者尽量非手术 治疗。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
1.初步处理:输液、输血、防治休克。
2.血管加压素:使内脏小动脉收缩,门静脉血流量 减少。常用剂量:每分钟0.2~0.4U持续静脉滴注, 出血停止后减至每分钟0.1U,维持24小时。使门 静脉压力下降约35%,一半以上的病人可控制出 血。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可以减轻血管加压素的 副作用。
病史特点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2.上消化道出血 3.腹水 4.体格检查:(肝硬化表现)肝病面容,蜘蛛
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黄疸,浮肿, 腹壁静脉曲张,肝脏表面质地坚硬,边缘 较薄,可触及结节。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脾功能亢进)血细胞计数减少, 以白细胞计数<3×109/L和血小板计数< (70~80)×109/L,最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冠状 静脉引流到脾静脉时 , 旦脾静脉发 生堵塞 , 一 可同时 出 现食 管和 胃底静脉曲张 。由此可见 胃底 静脉 曲张 明显多于食 管 静曲张[ ] 。本研究 1 5例行 电子 胃镜检 查 ,1例有 胃底静 1 脉 曲张 , 3例合并食管静脉 曲张 。
由于脾 胃引流 区域 侧支循 环 丰富 , 只有 当侧 支循环 的压 力 达到一定程度时 , 才会发生 上消化道 出血 。本研究 2 例患 1
者中有 1 例 (7 1 出现黑便 , 2 5 . %) 伴或不 伴呕血 。国内外 的研 究 胰源性门脉高压 上消化 道 出血 的 比例不 等 , 虑 主要 与 随 考
注: 胰腺 炎组 与胰 腺癌 相 比, 差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
访 时间的长短 、 病例数 、 检查手段等 因素 的不 同有关 。
2 结 果
域性 门静脉高压患者 , 分析探讨 其 主要病 因 、 临床特点和治 疗
措施 。 1 临 床 资 料
1 例行电子 胃镜检查 , l (3 3 ) 胃底静脉 曲张 , 5 1 例 7. 有 3 例合并食管下段静脉 曲张 。1 7例行上腹部平扫+增强 C 显 T, 示脾 门、 胃底静 脉丛 明显 扩张 和迂 曲 , 血流丰富 , 3例脾静脉 中
这种病理生理 改变命 名为“ 左侧肝外 门静脉 高压症 ”1。随后 _ ]
大, 上腹痛等 。临床上诊 断胰源性 门静脉 高压 的检查 方法有 :
①影像学检查 : 色超 声提 示脾脏 肿大 , 彩 脾静 脉增 宽 , 门静 脉
又 曾被命名为 “ 源 性 门静 脉 高压 症 ” “ 胰 、 胃脾 区 门静 脉 高 压
3 3 治疗 . 胰源性 门静 脉高压症 是唯一能通过手术治 愈的一种 门静
流至 门静 脉 , 中脾静 脉 是 回流主要 通道 。 胃网膜左 静脉 和 其 胃短 静脉是脾静脉 的分支 , 前者收集 胃左侧前 后壁静 脉血 , 后
者 收集 胃底前后壁静脉血 。脾静 脉除 引流脾脏和胰 腺体 尾部 血 流外 , 尚可 能受纳 胃冠 状静 脉或肠 系膜 下静 脉 的血 。据 我 国 42 1 例解 剖材料分析 , 胃冠状静脉引流至 门静 脉为 5. , 45 汇合 至脾一 门静脉 夹角 为 9 6 , . 引流 至脾 静 脉者 为 3 . % 。 58
当 胃冠 状静脉不汇入 脾静 脉而 汇入 门静脉 时 , 即使脾静 脉堵 塞, 食管静脉可通过通 畅的冠状 静脉引流 到门静脉而不 扩张 。
肿患者 因腹腔严 重粘 连 , 组织 分离 困难 , 无法 切 除脾 脏 , 该患
者曾多次 出现黑便 , 以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
表 I 胰 腺 炎 发 病 原 因
称为 区域性 门静脉 高压 症 。近年 来 , 随着 对 门脉 高压 的进 一 步研究 和检查 手段 的进步 , 对区域性 门脉高压认 识 明显提高 。 施宝 民等将 区域性 门静 脉高压 症依 据病 因分 成三类 , 即胰 源
性、 源性、 脾 腹膜 后 源 性 。胰 腺疾 病 为 本 病 的 首位 病 因, 占
断 。所有患者均行肝 、 、 和胰腺 彩色 多普 勒检查 , 胆 脾 均有脾
2 1例患者 , 男性 1 例 , 5 女性 6 , 例 年龄 2  ̄6 , 5 7岁 平均年
龄 4. 2 7岁 , 中急性胰腺炎 6 , 其 例 慢性 胰腺炎 1 , O例 胰腺癌 4 例, 胰腺外伤术后 感染 并发 门静脉 高压 1例 。所有 患者 均无
本临床观察针对 目前常用的骨瓣开 颅血肿清除术 和小骨 窗开颅显微术两种方 法开 展 临床效果 比较研 究 , 从本 临床 观 察结果表明 , 小骨 窗开颅 显微术 法优 于骨瓣 开颅 血肿 清除术 法, 与有关 的报道结果基本接 近[ ] 3 。但微创 手术 的硬件条 件 “ 收稿 日期 :0 10 —6 2 1—70
的认识水平 的提 高和检 查手段 的进 步 , 疾病 的诊 断率也 明 该 显提高 。我们通过分析 19  ̄2 1 9 8 0 0年收治 的 2 1例胰源性 区
各种急 、 慢性肝脏疾病 , 肝功能均正 常。临床表现依 原发病 不
同而有所差 异 , 出现 区域性 门脉 高压后 , 床表 现相似 , 中 临 其 1 8例有不同程 度 的 上腹 胀 和 不适 ,6例有 上 腹 隐痛 ,2例 1 1 ( 7 14 发生黑便 和/ 5 . }) 或呕血 。2 1例均有程度不同的贫 血。
脉高压症 。治疗 的关键 是阻 断脾动 脉供血 , 由于该 病 的特殊
性, 治疗 上还需要 特别 考虑原 发胰腺 疾病 的治疗 。对于 有症 状 的胰 源性 门静 脉高压症 : ①胰头 、 体病变 导致 外压性脾 静脉
J u n l fMah ma i 1Me iie o r a t e t a dcn o c
Vo. 5 12
No .1
2 1 02
文 章 编 号 :044 3 ( 0 20 —0 20 10 —3 72 1) 10 4 —3
中图 分 类 号 : 4 . R54 1
文献标识码 : A
脏肿大 , 门静脉直径 正常 , 脾静脉直径增加 , 血流减慢 。 1 例患者 因上 消化 道出血 和重度脾 功能亢 进 , 脾切 除 3 行 和操作者要求较高 , 存在一定难度和娴熟 程度的要求 , 同时要
密切监测血压 , 防止再次出血的可能 。
效果要好 , 尤其 与保守疗法在 防止再次 出血 的 比较上有优 势 。 就手术方法 而言 , 目前有 骨瓣 开 颅 、 创 、 刺抽 吸 等方 法 。 微 穿 其中 , 骨瓣开颅血肿清 除手术 , 使脑 出血后较短时间内清除血 肿 , 以迅 速解 除血 肿对 周围组织 的压迫 , 可 从而改 善局部血 液
循环 , 减轻 血肿对周 围脑 组织 的毒性损 害; 但骨瓣 开颅血肿 清
参
考
文
献
除手术创伤面积大而会再次损伤 脑组织 , 患者耐受差 , 且术 后 恢复较慢 , 仅能提高重症高血压脑 出血 患者的生存率 , 术后 神 经功能欠理想 、 合并 症也偏 多 , 有较 高的病死 率 ; 同时小骨 窗 开颅 显微 手术 清除血肿 较完 全、 止血也 较彻底 , 显微镜下 操作 能较好地做 到保 护周 围脑组 织 和重要供 血血管 , 能迅速 清 并 除血肿 、 解除压迫 , 减少 手术创 伤 , 有利 于术后 脑组 织功 能恢
3 1 病 因和病理生理 . 国外学者 T ri L等 1 6 ur l lF 9 9年在研究 中发现 因肝外 因素
脉曲张 ; 肝功能正 常 ; 有 胰腺疾 病 。临 床表现 主要为基 ③ ④
础胰腺疾病和 门脉高压 症 的表现 , 如黑 便 和/ 或呕 血 , 脾脏 肿
引起脾 、 胃区域血液 回流 障碍造 成 的局部 血管压 力增 高 , 并将
* 华中科技 大学同济 医学院附属 同济医院消化 内科
・
通讯作者 : 李德 民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 周伟( 90) 男 , 1 7 一, 医学学士 , 主治医师 , 从事消化肝脏 、 胃肠疾 病诊 治研究 。
42 ・
数 理 医 药 学 杂 志
2 1 第 2 第 1期 0 2年 5卷
术 , 中 8 同时行 胃底 、 门周 围血管离断术 , 例胰 腺假性 其 例 贲 6 囊肿患者 同时行囊肿 引流术 , 术后恢 复 良好 。I 例胰尾 假性囊
例患者均 为胰 腺疾病 , 中胰腺炎 占 7 . , 其 6 2 胰腺癌 占 1 。 9
脾静 脉在脾门与脾 动脉 起始 部一 起 由脾 肾韧 带包 绕 , 在
胰腺后方 , 由胰尾 到胰 头与胰腺并行 , 在胰 头背侧 与肠系膜 上 静脉 汇合 成门静脉 。脾动脉携带 的血液约 为 门静脉 总血 流 的 2 左右 , 0 通过脾静脉 、 胃网膜左静 脉 、 胃短静 脉 、 胃左静 脉 回
简单 , 功率 高 , 成 能较清晰显示脾静 脉阻塞部位及 侧支循 环情 况并可 同时测量脾髓 压 , 还可判 断消化 道 出血部位 ;④ 血常 规与骨髓穿刺检 查常有 脾功 能亢 进 ; 肝功 能检查无 明显 异 ⑤
常。
5 %~8 , 2 7 主要 为 胰腺 炎 和胰 腺 肿瘤 l ] _ 。我 们研 究 的 2 2 。 1
症” “ 段性 门静脉高压 症” “ 、节 及 区域 性 门静 脉高 压症 ” 现 统 ,
直径正常 , 增强 C T提示脾静 脉血流 减少或 中断 , 腺周 围渗 胰 出、 假性囊肿 或胰腺 占位 , 门静 脉血 流受 阻 的情况 。近 年来 ,
通过 MS T mut l eC a go rp y 诊 断胰源 性 门脉 高 C A( lsi T n i a h ) ic g
压, 认为该方法不但 可以明确原发疾病 , 而且能全 面显示 门脉 侧支循环血管走行 、 布及变异 等 ;② 胃镜 提示食管 、 分 胃底 静 脉 曲张或孤立性 胃底静脉 曲张 ; ③血管造 影 : 是术 前最可 靠的 诊断方法 。门静脉造 影 以经皮脾 穿刺 门静脉 造影 为优 , 作 操
压 的 主要 治 疗 方 法 。
关键词 : 胰腺炎 ; 门脉高压
d i1 . 9 9 .sn 0 44 3 . 0 2 O . 1 o:0 3 6 /Ji .1 0-3 7 2 1 . 1 0 8 s
胰 源性 区域 性 门静 脉高压 是 由胰腺 疾病引起 脾 、 胃区域 血流 回液受阻 的一 种病 理生理 学改 变 , 占全部 门静脉 高压症 的 4 ~5 是 目前 能治愈 的一种 门脉高压 。随着对 该疾病 4 } %,
3 2 诊断[ . ]
0 0 ) 与胰腺外伤 术后 组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5, PdO 0 ) 胰 .5 , 腺癌组与胰腺 外伤术后 相 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