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上位机软件开发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盆栽自动化灌溉系统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盆栽自动化灌溉系统目录1. 系统简介 (2)1.1 系统概述 (2)1.2 系统功能 (4)1.3 系统硬件组成 (4)1.3.1 AT89S52单片机 (6)1.3.2 传感器模块 (6)1.3.3 灌溉装置 (8)1.4 系统软件架构 (9)2. 系统硬件设计 (10)2.1 AT89S52单片机接口电路 (11)2.2 传感器接口电路 (12)2.3 灌溉装置接口电路 (13)2.4 系统电源设计 (14)3. 系统软件设计 (15)3.1 系统工作流程 (17)3.1.1 初始化程序 (18)3.1.2 数据采集程序 (19)3.1.3 控制程序 (20)3.1.4 状态输出程序 (21)3.2 每部分程序设计说明 (22)3.2.1 初始化程序 (23)3.2.2 数据采集程序 (24)3.2.3 控制程序 (26)3.2.4 状态输出程序 (27)4. 系统调试与测试 (28)4.1 系统调试步骤 (29)4.2 测试方法及指标 (30)4.3 故障处理 (31)5. 未来展望 (33)1. 系统简介本“基于89S52单片机的盆栽自动化灌溉系统”旨在开发一种智能、高效的盆栽灌溉解决方案。
这套系统利用89S52作为核心控制器,结合传感器技术、电子测量及遥控技术,能够实现对盆栽土壤水分的自动化检测与精准灌溉。
该系统采用实时土壤湿度感应机制,可定时检测盆栽土壤的湿度情况,并通过单片机内部程序处理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灌溉。
当土壤湿度达到预设的下限值时,系统自动启动灌溉定时器,通过电机驱动滴灌装置为盆栽供水,确保植物获得适宜的水分支持。
此外,本系统还提供了用户界面,允许用户根据盆栽的具体需求设定灌溉策略,如灌溉时间、水量以及湿度阈值等。
系统设计还考虑了节能环保,支持在盆栽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进入待机模式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最终该系统实现了一种既节约水资源又省时省力的盆栽养护方式,尤其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及植物爱好者使用。
基于AT89S52的单片机开发板设计

- 64 -基于AT89S52的单片机开发板设计周丽荣(吉林航空工程学校,吉林 吉林 132102)摘 要:单片机技术自发展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需求量巨大,产生了单片机开发板。
本设计就是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实验程序源代码采用C 语言编程方式、配套有电路原理图、液晶显示等功能的通用开发板。
因为本设计中所有单片机输入、输出端口开放,能够满足在校学生学习单片机开发、爱好者进行单片机设计等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AT89S52;开发板;液晶显示中图分类号:TP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3-0064-021 引言单片机技术自发展以来已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得力于微处理器技术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且在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下,以性能价格比高、使用广泛等表现,较微处理器更具有代表性。
小到电子玩具,大到工业控制、军事设施、航空航天技术等行业都有单片机应用的影子。
针对51单片机技术在电子行业自动化方面的重要应用,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者迅速学会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提出了设计单片机开发板的思想。
本文在概述开发板设计系统的基础上,首先介绍开发软件的使用方法,然后引入各个模块的作用、给出各个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并且提出该模块在系统中完成什么功能,最后将对单片机开发流程进行分析。
2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单片机开发板,能够实现典型的功能,如蜂鸣器、跑马灯、数码管显示等功能,也要实现一些常用的功能,如液晶显示、外围电路扩展等功能。
这些功能能够满足基本的学习、开发和设计的需求。
3 单片机开发板系统介绍3.1 单片机开发板的系统框图根据设计的基本要 求,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 为主控器,外围电路由 典型的蜂鸣器、跑马灯、4位数码管显示、液晶显示、矩阵键盘输入等模块组成,为了提高验证程序效率,设计了ISP 接口,直接烧录芯片即可。
AT89S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AT89S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作者:赵焕同来源:《电脑迷·中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单片机教学及研发离不开实验,传统依赖于仿真机的单片机实验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陷,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开发的要求,因此,加强具有成本低廉、通用性好、软硬件扩展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的单片机实验系统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AT89S52单片机为研究要点,分析了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实验系统;开发;应用引言单片机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在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程控玩具、导航装置、计算机的网络通讯、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都体现了单片机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单片机实验系统,需要频繁拔插、烧写单片机芯片来编程,依赖于仿真机调试,实验成本高且效率低,因此,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单片机的性能完善实验系统,方便用户高效学习与开发产品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1 AT89S52单片机简介1.1基本性能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片内含通用位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
该单片机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
另外,AT89S52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电机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方向和停止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方案本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具体方案如下:1.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机驱动电路、at89s52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电机驱动电路采用L298N芯片,它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功能。
at89s52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晶振电路、复位电路、ISP下载电路和串口通信电路。
电源电路采用稳压电源,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2.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和算法设计。
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主要实现电机控制、数据采集和通信等功能。
算法设计主要包括PID算法和PWM调速算法,通过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二、系统实现过程1.硬件实现首先,根据电机的参数选择合适的L298N芯片,设计电机驱动电路。
然后,根据at89s52单片机的引脚功能,设计控制电路。
最后,根据系统的功率需求,设计合适的电源电路。
2.软件实现首先,编写程序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然后,采用PID算法和PWM调速算法,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
最后,实现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处理。
三、系统测试结果经过测试,本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功能,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
同时,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也得到了良好的实现。
四、系统应用前景本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机控制领域,如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电动车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本系统的应用前景也将越来越广泛。
总之,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它可以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f 张 萍 等 .基 于 数 字 温 度 计 4 ]
D 1B 0的 温 度 测 量 仪 的 开 发 f. S8 2 J 1
自动化仪 表 20 ,. 0 76 『I 5 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 『 ] Ⅵ 北 l.
京:国防工业 出版 社.2 0 . 00
f 6 1何立民等. 片机应 用系统设计 单
[】 德 .单 片机原 理 与应 用技 术 【] 京 : 7张友 M. 北 机械
工业 出版社 . 0 4 2 0.
调显示程序
iHale Waihona Puke 调 B D码转化程序 C
【] 鑫.单 片机 原理 及 应 用【 . 京 : 工 业 出 8张 M] 北 电子
版 社 .0 8 20 .
度控制 器设计 【.微计算机 信息, J ]
Ab ta t sr c:Aln t h e h ia rges h e eaue i cmmo aa tri h id s a po u t n u sn h mo oi i ne ae o g wi te tc nc lpo rs,te tmp rtr s a o h n p rmee n te n ut l rd ci ,b tu ig te i r o n lhc itg td t r crutt c ue h p rmee i e o n t is em.Ths rce h s d sg e h dgtltmp rtr uvn a d o t ln ytm b sd n te i i o a c s te aa tr s cmig he mant a c b r i at l a ein d te ii e eaue s rig n cnr l g sse i a o i ae o h mo oi i nertd crut h sse i o oe o he d ls e eaue g te n d l,tmp rtr o tol g moue a w l stmp rtr n lhc itgae ic i t .T e y tm s c mp sd ftre mo ue:tmp rtr ah r g mo ue e eaue c nrln d l s el e eaue i i a
at89s52单片机的开发环境及流程

at89s52单片机的开发环境及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开发环境准备。
1. 硬件准备。
在进行at89s52单片机的开发工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硬件设备,包括at89s52单片机、编程器、示波器等。
2017毕业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2017毕业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2017毕业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I 智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摘要温度测量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能够确保快速、准确地测量温度的技术及装置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
近年来,利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以实现温度信息的检测已成为温度检测技术的一种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温度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对温度测量系统的智能化有一定的要求,譬如在温度达到允许的最高限时实现报警。
研制更灵敏、更可靠、更精确的温度检测系统越来越有必要。
本课题即以上述任务为出发点,拟设计一种智能温度检测系统。
本系统大致可分为中央处理单元、温度数据采集模块、时钟模块、人机接口模块、串行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六部分。
该系统基于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以AT89S52 单片机为核心,用数码管驱动及键盘控制芯片CH452 驱动数码管。
通过时钟芯片DS1302,该系统具有时钟功能。
软件开发采用C51 进行编程。
该系统不仅能实时采集所测环境的温度值,将其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并且在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最高限时进行报警。
上位机通过串行通讯与该系统相连,具有实时分析和存储数据的功能。
关键词:AT89S52,DS18B02,CH452,温度检测II Intelligent Design Temperature Detection System ABSTRA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modern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ensuring product qualit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production safety, and so plays a key role. Therefore, to ensure fast, 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evices and technologies widely national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use of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s to achieve the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testing temperature detec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tre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on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increasingly demanding high and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s have a certain intelligence requirements,such as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the maximum whe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olic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sensitive and more reliable, more accurate temperature detection system increasingly necessary. That is subject to the above task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design a smart temperature det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can be broadly classified into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temperature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the clock modules,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module, serial communications module and alarm module six parts. The system is based on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to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the digital drive and keyboard control of the digital chip CH452 drive. DS1302 chip clock through the system has clock. C51 us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system can not only collect real-time temperature measured by the value of the environment, in fact, shows that in the digital pipe,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reaches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when the realization of police. PC via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ystem linked with real-time analysis and data storage functions. KEY WORDS: AT89S52,DS18B02,CH452,Temperature Detection III 目录摘要.I ABSTRACT.II 1 绪论.1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 1.2 温度测量的现状和发展历程.1 1.3 主要研究工作内容.3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电路设计.4 2.1 系统总体构成.4 2.1.1 各模块介绍.4 2.1.2 系统硬件设计总图.6 2.2 AT89S52 单片机的介绍.6 2.2.1 基本组成.6 2.2.2 引脚功能描述.8 2.3 数码管驱动及键盘控制芯片.11 2.3.1 CH452 芯片概述.11 2.3.2 CH452 的特点.12 2.3.3 封装及引脚12 2.3.4 CH452 功能说明.14 2.3.5 操作命令.16 2.3.6 CH452 驱动数码管及键盘硬件接口.20 2.4 数字温度传感器.21 2.4.1 DS18B20 的性能特点21 2.4.2 DS18B20 的内部结构21 2.4.3 DS18B20 与AT89S52 硬件接口设计.22 2.5 时钟芯片.23 2.5.1 DS1302 概述.23 2.5.2 DS1302 芯片特性.23 2.5.3 DS1302 的引脚和工作原理.23 2.5.4 DS1302 与单片机连接.25 2.6 串行通讯25 2.6.1 串行通讯基础25 2.6.2 MAX232 与单片机的硬件接口.26 3 系统软件设计.28 3.1 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28 3.2 模块化程序的设计.30 3.2.1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30 3.2.2 时钟模块.32 3.2.3 数据参数显示模块.33 4 系统测试.35 4.1 初始界面测试.35 4.2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的测试.36 4.3 时钟模块的测试.36 IV 4.4 报警模块测试.37 5 总结38 致谢.39 参考文献.40 附录.41 智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1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温度的测量是科研与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类测量技术。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电机控制在监控器材、医疗器械、电动阀门、电动窗帘、家用电器、旋转灯具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设计一款可控性好、精度高的电机控制系统是一件十分故意义的事。
本文介绍的基于AT89S52的电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在按键的操作下对时光举行设定,控制电机的转动,对工作状态准时间举行显示。
2 设计计划解释该系统先通过按键对电机的正、反向(即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时光分离设置,时光显示在上,格式为时:分:秒(通过转变程序可以挑选不同的格式)。
采纳倒计时方式,正向时光完毕,立即开头反向转动时光计时,反向时光结束,自动复原到初始设定的时光。
时光设定完成后,按下开头键,正向转动时光开头计时,电机工作指示灯闪耀,正向转动指示灯亮,同时电机正向转动;正向时光完毕,反向时光开头计时,正向转动指示灯熄灭,反向转动指示灯亮,同时电机反向转动。
按下停止键,时光停止计时,电机停止工作,工作指示灯熄灭。
系统采纳的电机为60TDY-11可逆永磁电机,其内部采纳两组绕组,用实现定向旋转,通过转变电容和电机输出引线的接法,能够牢靠地实现电机定向旋转并控制旋转方向。
3 硬件设计囫囵系统硬件结构1所示。
3.1 按键输入和控制电路设计按键输入电路采纳6个按键分离衔接到单片机的P2.0~P2.5口,作为控制信号的输入。
按下K0键,系统进入时光设定模式,延续按下K0键可以挑选对不同的时光单位举行设置,通过K1,K2键对时光举行加1或减1。
按下K3键退出时光设定模式,K4,K5键分离为启动和停止键。
电机控制电路的控制芯片采纳ATMEL公司的AT89S52,它有8 KB FLASH,256 B RAM,32位I/O口线,定时器,两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准时钟电路。
其内部资源丰盛、性价比高,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PO.O~P0.2作为三个工作指示灯的控制信号输出,需要外接上拉;P1.0~P1.2为液晶的控制信号输出;P3.0~P3.1分离是控制电机正反向转动的控制信号输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上位机软件开发项目设计报告题目: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上位机软件开发姓名:袁扬学号:2009821135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指导老师:杨小来设计时间:2011-6-26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上位机软件开发设计报告[项目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是数据采集及处理,显示系统与单片机有效结合,本设计是通过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查阅资料,培养一种自学的能力。
并且引导一种创新的思维,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运用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掌握单片机系统一般的开发流程,学会对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积累设计系统的经验,充分发挥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全能提高个人系统开发的综合能力,开拓了思维,为今后能在相应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LED显示屏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图文显示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视频显示屏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图文、图像并茂,以实时、同步、清晰的信息传播方式播放各种信息,还可显示二维、三维动画、录像、电视、VCD节目以及现场实况。
LED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立体感强,静如油画,动如电影,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证券市场、建筑市场、拍卖行、工业企业管理和其它公共场所。
它的优点: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微型化、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耐冲击、性能稳定。
[项 目 要 求]设计一个能显示16X64点阵图文LED 显示屏,要求能显示文字和温度,显示文字和温度应稳定、清晰,文字和温度显示,以循环左移或右移的方式显示。
我设计的LED 显示屏系统是由中央控制器、1302、16*64LED 点阵、串口通信部分组成。
LED 显示屏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器件,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按矩阵形式排列封装而成,通常用来显示时间、图文等信息。
本设计是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16x64显示屏,其中包含了硬件、软件、调试等方案的设计。
此外、该设计只需简单的级联就能实现显示屏的拓展,但级联时要注意不要超过驱动负载范围。
[关键字]:AT89S52;LED 点阵;DS1302;串口通信一 系统设计LED 显示屏系统总体设计初步确定设计系统由单片机主控模块、时间模块、LED 显示模块、显示驱动模块、串口接收模块共5个模块组成,电路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LED 显示屏系统总体框架图列驱动器电源16X64LED 显示点阵行驱动器单 片 机1302 读取时间串口 接收数据二.硬件设计部分1、电路原理图LED点阵显示屏设计原理电路图2、物品实物图LED点阵显示屏设计实物图3、元件清单LED点阵显示屏设计元件清单1LED点阵显示屏设计元件清单2三.软件设计部分本系统的软件系统主要分为主程序、LED显示程序、温度程序、点阵驱动程序。
3.1系统主程序本设计的系统软件能使系统LED显示屏各点亮度均匀、充足,可显示图形和文字,显示图形和文字应稳定、清晰无串扰。
图形或文字显示有静止、移入移出等显示方式。
系统主程序开始以后,首先是对系统环境初始化,包括设置串口、定时器、中断和端口;然后以“卷帘出”效果显示图形,停留约几秒;接着向上滚动显示“--------”这几个汉字及一个图形,然后以“卷帘入”效果隐去图形。
由于单片机没有停机指令,所以可以设置系统程序不断的循环执行上述显示效果。
单元显示屏可以接收来自控制器(主控制电路板)或上一级显示单元模块传输下来的数据信息和命令信息,并可将这些数据信息和命令信息不经任何变化地再传送到下一级显示模块单元中,因此显示板可扩展至更多的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更多的显示内容。
如果想改变些事内容,先用字模产生字代码,将用这段代码覆盖原来的代码,即可显示你想要的内容。
简单流程图如下:开始系统初始化“卷帘出”显示效果“上滚屏”显示效果“卷帘入”显示效果系统主程序流程图3.2 LED 点阵显示程序显示程序在进入中断后首先要对定时器T0重新赋初值,以保证显示屏刷新率的稳定,1/16扫描显示屏的刷新率(帧频)计算公式如下:刷频率(帧频)=1/16×T0溢=1/16×f/12(65536-t )其中f 位晶振频率,t 为定时器T0初值(工作在16位定时器模式)。
然后显示驱动程序查询当前燃亮的行号,从显示缓存区内读取下一行的显示数据,并通过串口发送给移位寄存器。
为消除在切换行显示数据的时候产生拖尾现象,驱动程序先要关闭显示屏,即消隐,等显示数据打入输出锁存器并锁存,然后再输出新的行号,重新打开显示。
下图为显示驱动程序(显示屏扫描函数)流程图图文显示一般有静态和动态显示两种方案,静态方案虽然设计简单,但其使用的管脚太多,如本设计中16x64的点阵共有1024个发光二极管,显然单片机没有这么多的端口,如果我采用锁存器来扩展端口,按8位的锁存器来计算,16x16的点阵需要1024/8=128个锁存器。
这个数字很庞大,因为我们仅仅是16x64的点阵,在实际应用中的显示屏往往要大得多,这样在锁存器上花的成本将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的显示屏几乎都不采用这种设计,而采用另外一种称为动态扫描的显示方法。
动态扫描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逐行轮流点亮,这样扫描驱动电路就可以实现多行(比如16行)的同名列共用一套驱动器。
具体就16x64的点阵来说,把进入中断定时器赋初值 读取行号并增加1送新行显示数据消 隐切换显示数据发送新行号,打开显示退出中断所有同1行的发光管的阳极连在一起,把所有同1列的发光管的阴极连在一起(共阳极的接法),先送出对应第一行发光管亮灭的数据并锁存,然后选通第1行使其燃亮一定时间,然后熄灭;再送出第二行的数据并锁存,然后选通第2行使其燃亮相同的时间,然后熄灭;以此类推,第16行之后,又重新燃亮第1行,反复轮回。
当这样轮回的速度足够快(每秒24次以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就能够看到显示屏上稳定的图形了。
采用扫描方式进行显示时,每一行有一个行驱动器,各行的同名列共用一个驱动器。
显示数据通常存储在单片机的存储器中,按8位一个字节的形式顺序排放。
显示时要把一行中各列的数据都传送到相应的列驱动器上去,这就存在一个显示数据传输的问题。
从控制电路到列驱动器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并列方式或串行方式。
显然,采用并行方式时,从控制电路到列驱动器的线路数量大,相应的硬件数目多。
当列数很多时,并列传输的方案是不可取的。
采用串行传输的方法,控制电路可以只用一根信号线,将列数据一位一位传往列驱动器,在硬件方面无疑是十分经济的。
但是,串行传输过程较长,数据按顺序一位一位地输出给列驱动器,只有当一行的各列数据都以传输到位之后,这一行的各列才能并行地进行显示。
这样,对于一行的显示过程就可以分解成列数据准备(传输)和列数据显示两部分。
对于串行传输方式来说,列数据准备时间可能相当长,在行扫描周期确定的情况下留给行显示的时间就太少了,以致影响到LED的亮度。
解决串行传输中列数据准备和列数据显示的时间矛盾问题,可以采用重叠处理的方法。
即在显示本行各列数据的同时,传送下一列数据。
为了达到重叠处理的目的,列数据的显示就需要具有所存功能。
经过上述分析,就可以归纳出列驱动器电路应具有的功能。
对于列数据准备来说,它应能实现串入并处的移位功能;对于列数据显示来说,应具有并行锁存的功能。
这样,本行已准备好的数据打入并行锁存器进行显示时,串并移位寄存器就可以准备下一行的列数据,而不会影响本行的显示3.3串口通信模块1、AT89C52单片机芯片,用于控制串口通信。
2、接口电平转换芯片MAX3232,用于实现TTL电平和RS-232电平的转换。
3、1302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主机部分从机部分4、串口电路图3.4点阵驱动程序各行的同名列共用一个列驱动,数据通常存储在单片机的存储器中,按8位一个字节的形式存放。
由于列线过多,故多采用串行传输。
由于每次要传输16位,而且数据要逐位输给驱动器,只有当一行中各列数据都已传输到位后,这一行的各列才能进行并行显示,耗时较长。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驱动选择74LS595移位寄存器。
74HC595是硅结构的CMOS 器件,。
74HC595是有8位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存储器,三态输出功能。
移位寄存器和存储器是分别的时钟。
数据在SCHcp 的上升沿输入,在STcp 的上升沿进入的存储寄存器中去。
如果两个时钟连在一起,则移位寄存器总是比存储寄存器早一个脉冲。
移位寄存器有一个串行移位输入(Ds ),和一个串行输出(Q7’),和一个异步的低电平复位,存储寄存器有一个并行8位的,具备三态的总线输出,当使能OE 时(为低电平),存储寄存器的数据输出到总线。
其特点:8位串行输入 /8位串行或并行输出 存储状态寄存器,三种状态; 输出寄存器可以直接清除 100MHz 的移位频率。
输出能力: 并行输出,总线驱动;串行输出;标准中等规模集成电路。
74LS595的管脚图及其说明如下图所示。
图三 74LS154管脚图对3个输入信号进行译码。
得到8个输出状态。
G1,G2A,G2B,为数据允许输出端,G2A,G2B 低电平有效。
G1高电平有效。
A,B,C 为译码信号输出端,Y0~Y7为译码输出端,低电平有效图四: 74LS595管脚图点阵驱动模块管脚及其说明:QA--QH: 八位并行输出端。
QH': 级联输出端。
SI: 串行数据输入端。
74595的控制端说明:/SCLR(10脚): 低点平时将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清零。
SCK(11脚):上升沿时数据寄存器的数据移位。
QA-->QB-->QC-->...-->QH ;下降沿移位寄存器数据不变。
(脉冲宽度:5V 时,大于几十纳秒就行了) RCK(12脚):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数据存储寄存器,下降沿时存储寄存器数据不变。
(5V 时,大于几十纳秒就行了),更新显示数据。
/G(13脚): 高电平时禁止输出(高阻态)。
如果单片机的引脚不紧张,用一个引脚控制它,可以方便地产生闪烁和熄灭效果。
比通过数据端移位控制要省时省力。
3.5其他程序其他程序包括延时程序,闹铃程序,警报程序,闪烁程序。
其中闹铃程警报程序用延时函数来实现。
闪烁程序用定时器的中断来完成的。
3.6程序中的注意点在程序中应加延时函数,和查表功能。